Workflow
SA01双足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众擎机器人赵同阳:不愿被定义为专注做“本体”的公司
新京报· 2025-09-25 11:21
公司发展历程 -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创业初期专注于物联网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因行业未获资本认可而采取曲线救国策略[2] - 公司于2023年正式成立 创始人曾于2020年将创立的Dogotix机器人公司出售给小鹏汽车并成为其最大股东[2] - 2025年2月23日通过前空翻视频展示硬件与算法能力 同年9月24日在阿里云栖大会首次亮相PM01机型[2] - 2025年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表演斧头舞 凸显全身协调性与平衡性[2] 融资与商业合作 - 2025年7月完成两轮融资:Pre-A++轮由小鹏汽车旗下星航资本投资 A1轮由京东领投 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 银泰集团 华控基金 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及黄浦江资本参投[4] - 2025年9月12日与多伦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获3年内不低于2000台人形机器人采购计划 用于道路安全 车检及数据采集场景[5] - 与京东合作聚焦技术层面 采用JoyInside模型并进行内部调优[16] 技术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定位为硬件到软件全栈自研 注重展示"人"的特质 强调步态灵动性与产品独特性[6] - 技术发展路径优先解决"体能"问题(灵活性/协调性/稳定性)再攻克"智能"问题[6] - 具身智能投入从早期克制转向大规模投入 员工比例从2024年20%具身智能/80%运动控制 调整为2025年50%/50%[7][8] - 算法架构优先于数据 认为90%操作依赖仿真数据 仅10%需现场采集[10][11] - 硬件本体构型尚未行业统一(如末端执行器设计分歧)制约算法模型统一[12] 生产交付规划 - 新厂房建设规模达6000-7000平方米 专用于解决生产制造与产能扩张[13] - 计划2025年10月开启大规模交付 年底实现月产500台目标[14] - 交付延迟因公司80%员工为工程师 仅20%负责交付 优先保障技术研发与产品口碑[13][14]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产品定价差异化 SA01双足机器人售价4.2万元 但否认价格战 强调价值导向[16] - 应用场景从科研教育向商业化服务场景拓展 终极目标为家庭场景但需长期技术积累[15] - 否认与宇树科技同质化 强调公司独特发展路径与互相学习态度[9]
机智谈|众擎机器人赵同阳:不愿被定义为专注做“本体”的公司
贝壳财经· 2025-09-25 11:17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赵同阳创业初期专注于物联网和人形机器人 因行业未获资本认可而采取曲线救国策略[4] - 2020年小鹏汽车收购其创立的Dogotix机器人公司 成为最大股东 同年成立深圳鹏行智能[7] - 2023年离开小鹏汽车后创办众擎机器人 初始资金100多万元 其中100万用于注册公司[8][10] - 2025年2月23日机器人前空翻视频获得广泛关注 9月24日PM01机型亮相阿里云栖大会[5] - 在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斧头舞 展现全身协调性与平衡性[5] 技术研发战略 - 公司定位硬件到软件全栈自研 强调去除机械感并展现"人"的特质[15] - 产品设计追求亲和力与拟人化 步态要求大步流星且潇洒[16] - 技术发展分两阶段:优先解决体能问题(灵活性/协调性/稳定性)再攻克智能问题[17][18] - 员工结构从2023年20%具身智能+80%运动控制算法 调整为2024年各占50%[20] - 算法架构优先于数据 认为90%操作依赖仿真数据 仅10%需现场采集[26][27] 资本运作与商业合作 - 2024年7月完成两轮融资:Pre-A++轮由小鹏系星航资本投资 A1轮由京东领投 宁德时代/银泰/华控基金等参投[11] - 9月12日与多伦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后者计划3年内采购不低于2000台人形机器人用于道路安全及车检领域[12] - 与京东合作集中在技术层面 采用JoyInside模型并进行内部调优[35] 产能建设与交付计划 - 新厂房约6000-7000平方米即将完工 专门解决生产制造与产能扩张问题[31] - 计划2024年10月开启大规模交付 年底达到月产500台制造能力[32] - 优先保障产品成熟度 在达标前主动收敛订单以维护口碑[32]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应用场景从科研教育向商业化服务场景拓展 终极目标是进入家庭[33][34] - 产品定价策略非价格战导向 SA01双足机器人售价4.2万元属于特定产品线定价[36][37] - 强调价值创造而非低价竞争 不同产品对应不同价格区间[37] 行业认知与发展观点 - 认为硬件本体尚未统一 末端执行器形态(五指灵巧手/夹爪)等存在分歧[28] - 行业需在传感器/自由度等领域形成共识后 才可能实现算法模型最优解[29] - 认可宇树科技等行业同行 强调互相尊重与学习促进整体行业发展[21]
2025年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6大人形机器人创新有哪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7 13:43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通过"应用验证—技术突破"双向循环模式加速发展,吸引多元化厂商入局,协同构建产业生态[1]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约2000台,预计2030年达6万台,复合增长率95.3%[1] - 创新驱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包括肢体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具身智能、能源效率和硬件成本下降,推动其从实验室向家庭、工厂、服务场景的"通用型智能体"迈进[1] - 人形机器人将迎来"爆发奇点",资本、人才、供应链、应用场景快速汇聚融合,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开启智能体经济新纪元[2] 公司创新成果 宇树 - 发布Unitree R1人形机器人,售价3.99万元起,关节总数26个,重量约25kg,集成多模态大模型,支持高动态动作,定位为"开发者平台"[3] - 推出四足机器人系列XDog、Laikago等,人形机器人H1、G1、R1,深化UniForm机器人模型应用,G1带动格斗娱乐赛事风潮[5] 浙江人形 - 展示国内首个全尺寸精准作业多地形自平衡拟人行走机器人,身高165cm,体重60kg,具备鲁棒运控能力[5] - 融合视觉、力觉和触觉信息,采用机理和学习相融合算法,实现高精度具身智能操作,作业精度0.1mm[7] - 创新性落地服装产线自动化,实现柔性布料精准分片、移位、抓取及对齐叠片,全流程操作偏差±2mm以内[9] 智元机器人 - 发布灵犀X2,身高1.3米,25~31个自由度,搭载情感计算引擎,价格十几万到三四十万[11] - 推出灵犀X2-N,双形态设计,轮式和足式自由切换,可手持12斤重物前行[11] - 发布开源机器人世界模型平台Genie Envisioner,实现端到端闭环,提升跨平台泛化能力与时序任务执行精度[13] 众擎 - SA01双足机器人凭借流畅步态和敏捷动作引发关注,全尺寸通用机型身高1.85米,重85公斤,搭载41个高自由度关节与固态电池[14] - 计划推出消费级人形机器人SA02,售价3.85万元起,定位"年轻人的第一台人形机器人"[16] 逐际动力 - 发布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感知拓展套件,集成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17] - 发布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LimX Oli,售价15.8万元起,身高165cm,31个自由度[17] - 发布LimX VGM,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实现机器人操作,支持多平台泛化[19] 优必选 - 全球首创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应用于Walker S2,具备7*24小时工作能力[20] - Walker S2实现2m/s高速行走,采用高功率高扭矩腰关节设计及动态平衡算法[20] - 提出人形机器人群脑网络(BrainNet)软件架构,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IoH,提升决策与泛化能力[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