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BW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世宝两因素驱动首季净利倍增 转向器项目明年量产助力智能驾驶
长江商报· 2025-06-10 07: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 49亿元 同比增长逾90%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 49亿元 同比翻倍 [1][4]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 18亿元 同比增长45 47% 经营现金流净额7590 60万元 同比增长1714 77% [4] - 2023年营业收入18 19亿元 同比增长31 24% 2024年营业收入26 93亿元 同比增长48 04% [5] - 2023年归母净利润0 77亿元 同比增长387 91% 2024年归母净利润1 49亿元 同比增长93 15% [5] 业绩驱动因素 - 产品结构优化和单车配套价值提升是业绩增长两大核心驱动因素 [2][6] -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良好 中国品牌乘用车和新能源车销量提升带动转向系统产品销售增长 [4] - 业务规模扩大同时费用控制有效 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例下降 [6] - 汽车电动化 智能化和全球化趋势加速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提升 [5]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1 60亿元 形成七项核心技术能力 [3][7] - 拥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循环球转向器及智能线控转向的设计制造能力 [8] - 在线控底盘领域进行技术储备 具备转向系统设计与匹配技术等7项核心技术 [8] - 自主设计和集成智能产线 具备柔性生产能力 [8] 智能驾驶布局 - 线控转向作为L3+自动驾驶关键执行部件前景广阔 [1][9] - 已获得多家主流车企定点 部分项目最早预计2026年量产 [8] - 转向系统能与自动驾驶系统无缝对接 [8] 客户资源 - 主要客户包括奔驰母公司戴姆勒 奇瑞 吉利等传统车企 [9] - 与蔚来 理想 零跑 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合作 [9] - 与一汽 江淮 长安等整车厂商保持合作 [9]
耐世特20250609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耐世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新一代线控转向产品带来新周期**:新一代线控转向产品研发落地,获业内龙头客户定点,标志新一轮产品周期到来,有望提升公司竞争力[2]。 - **经营改善盈利能力增强**:今年上半年 EBITDA margin 预计维持双位数,去年不到 5%,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46 亿、51 亿、56 亿美金,每年双位数增长,利润分别为 1.5 亿、1.9 亿、2.4 亿美金,同比去年显著增长,得益于经营改善、新订单获取、新技术投放及不利因素消除[2][3][9]。 - **制动产品拓展成长空间**:公司发布制动产品 EMB,与现有电动助力和线控转向能力重合,若成功攻克将扩展产品线,打开长周期成长空间[2][4]。 - **关税对北美业务影响有限**:中国直接向北美出口仅约 1000 万美金,北美业务 60%收入来自美国本土,40%来自墨西哥且大部分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今年北美营业利润率预计从去年 8%提升至双位数[2][5][6]。 - **亚太业务订单增长盈利稳定**:今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订单量达 8 亿美金,同比增长 80%,全年经营展望恢复到双位数 EBIT margin,通过设计优化、供应链管理及新工厂投产,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7]。 - **SBW 项目前景良好**:SBW 项目定点情况好,蔚来 ET9、Cybertruck 等车型采用,有望成旗舰车型标配并渗透至中端市场,公司已获海外及国内头部品牌定点[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耐世特是产品驱动型周期股,上一轮投资周期是产品从液压助力向电动助力转型,现处于液压助力转向产品成熟期,国内竞争对手增多,利润趋于正常制造业毛利[4]。 - 亚太地区第一季度订单包含 Repsol 新单及后轮转向、SBW 等新订单[7]。 - 公司在后轮转向、线控制动 EMB 领域具备高协同效应,延续在 EPAS EPS 领域竞争优势[8]。
汽车降价潮引发的估值回撤:捡漏智驾产业链龙头耐世特(01316)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1:55
行业背景 - 汽车行业"降价潮"导致产业链估值持续回撤,但投资者开始布局智驾产业链龙头 [1] - 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超过40%,但高阶智能驾驶渗透率仍低,普遍处于L2阶段,仅少数车企如小鹏、特斯拉实现L2+及准L3级别 [1] - 线控转向作为高阶智驾核心构件前景广阔,行业龙头耐世特受资金青睐 [1] 公司概况 - 耐世特是全球汽车转向系统龙头企业,全球EPS行业前五大市场份额超70%,公司位居前三 [1] - 2024年中国市场份额16.16%,位居第二,与第一名博世华域(26.65%)差距超10个百分点 [1][2] - 2024年收入分布:北美洲51.3%(21.93亿美元)、亚太区31.3%(13.38亿美元)、欧非中东及南美洲16.8%(7.72亿美元)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仅增长1.65%,股东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后企稳反弹 [4] - 客户集中度高,前三大客户贡献收入68.8%(29.42亿美元),最大客户通用汽车占比35.5% [4] - 2025年Q1新获取订单8亿美元,同比增长60%,中国客户订单占比提升至39% [5] - 新客户订单占比从2024年31%提升至76%,扩张超1倍 [5]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结构:EPS(67.6%)、CIS、HPS、DL及线控转向系统 [8] - 2025年Q1订单结构变化显著,CIS订单占比从7%大幅提升至45% [8] - 线控转向系统(SbW)是L2+以上自动驾驶必然选择,2025年单车价值量4000元,对应85亿元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239亿元 [7] - 已研发多款新产品:后轮转向系统(RWS)、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并获多家车企订单 [10] 市场前景 - 国内L2级别车型装车率超70%,L2+级别在24万以上车型装车率15%,24-32万价格带超30% [7] - 花旗预计2025-27年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29% [11] - 国泰海通预计2025全年订单金额将超50亿美元 [11] - 公司全球拥有27个工厂,覆盖六大洲,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 [10] 投资价值 - 2024年估值回落7%,但今年上涨超77% [1] - 基本面改善:盈利能力显著上升,线控转向领域竞争力强 [1] - 2024年业绩拐点出现,收入结构优化,盈利企稳回升 [11] - 智能驾驶板块长期投资价值明确,公司市值有望保持上升通道 [12]
浙江世宝(002703) - 002703浙江世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8:56
营收与利润增长 - 公司营收增长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单车配套价值提升和多元化客户拓展,利润增长得益于业务规模扩大和费用控制,增长具可持续性,未来将围绕智能化、电动化强化与战略客户协同推动业绩增长 [1][2] 产品收入构成 - 2024 年度,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占营业收入的 73%,传统机械及其他产品占 27% [2] - 2024 年度,乘用车业务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约 82%,商用车业务占比约 18%,且在两领域均实现电动化、智能化产品量产 [3] 毛利率与降本增效 - 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0.94%,新产品规模化量产优化成本带动毛利率提升,新产品定价能力强对毛利率改善有正向贡献 [2] - 公司应对行业挑战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包括优化组织架构及流程、强化模块化开发与工艺创新、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并推动战略供应商协同降本 [2]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相对较低,暂无明确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计划,但正与多家国际知名车企推进资格认证,拓展国际市场,将跟踪产业转移趋势优化海外拓展路径 [3] 订单与排产情况 - 公司 4 月经营良好,预计二季度延续增长态势,排产根据订单安排,生产能力可满足订单需求 [3] 产能情况 - 2024 年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80%-90%,将综合考虑订单和业务拓展规划产能建设,围绕“智能化、电动化”打造供应链体系 [3] 线控转向技术 - 公司在线控转向(SBW)领域深耕多年,软硬件技术储备扎实,已获多家主流车企定点,部分项目最早预计 2026 年量产,长期来看前景广阔 [3]
利氪科技IHB-LK®标杆升级,同时发布全新智能底盘2.0
IPO早知道· 2025-04-24 10:06
核心观点 - 利氪科技以"让底盘思考,让智驾进化"为核心理念,推出全新版本IHB-LK®线控制动系统及智能底盘2.0核心产品,助力车企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浪潮中实现品牌跨越 [3] - 公司成为业内率先开发出线控制动One Box及全地形功能并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时完成智能底盘2.0全系产品布局的科创公司 [4]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拓展产品应用场景边界和性能指标,助力主机厂打造品牌差异化 [9] 产品与技术 IHB-LK®线控制动系统 - 首发多版本IHB-LK®(One-box)线控制动方案,可适配主机厂不同需求,其中IHB-LK® GEN3.0可适配全地形功能,将于2025年中在国内头部车企量产 [3] - IHB-LK® GEN3.0搭载双芯片冗余方案,支持取消P挡锁和制动电子开关,满足ASIL D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远程升级可回滚等需求 [6] - IHB-LK® GEN3.0通过算法优化与多模态控制策略,首次实现在泥地、沙地、深雪等极端地形的精准适配,泥地通过率、单轮脱困成功率均达100% [9] - 推出全栈自研-100%国产化的IHB-LK® GEN4.0方案,将于2025年四季度量产,助力主机厂实现线控制动完全自主可控 [11] - 公司Onebox线控制动产品已实现单车安全驾驶20万公里,累计安全行驶总里程超15亿公里,量产出货跻身国内供应商前三 [11][12] EMB-LK®电子机械制动系统 - EMB-LK®具有结构紧凑、控制精准、极速响应(3.5吨位乘用车响应速度小于85ms)、极致安全等竞争优势 [16] - 轴向空间比EPB仅增加4mm,对整车布置0压力,可根据路况和车辆姿态进行精准制动力控制,搭配低拖滞卡钳实现更优节能效果 [16] - 采用冗余安全设计,满足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级,轮端可支持冗余ABS控制,并提供多种外观形式选择 [16][17] - EMB-LK®产品将于2026年在头部车企高端车型首发量产 [19] SBW-LK®线控转向系统 - 取消机械连接,实现方向盘与车轮纯电信号传输,支持自定义转向比与主动避障干预,为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提供更高自由度 [19] - 与EMB-LK®共同接入底盘域控平台C trio-LK®,确保单一故障下制动与转向系统正常工作 [21] 智能底盘2.0战略 - 推出EMB-LK®和SBW-LK®线控转向系统,为智能底盘2.0时代线控底盘核心技术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14] - 智能底盘2.0平台产品可帮助主机厂缩短研发周期,通过开放接口与标准化协议加速与自动驾驶算法、整车域控平台的生态融合 [21] - 公司已快速建立起完善的线控技术体系,从One-Box规模化量产到全地形智能控制技术突破,再到智能底盘2.0产品发布,夯实技术领先地位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