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阶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禾赛港股IPO,难掩5年亏12.3亿元的残酷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56
禾赛科技创立于2014年,一开始是做激光检测,后来才进入激光雷达市场。禾赛最初专注于Robotaxi的市场,Velodyne是当时的领军企业,但交付周期长和 价格高昂,被人诟病。禾赛科技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Pandar 40,很快打开了市场,拿下了Velodyne最大客户之一——百度Apollo。2020年,禾赛杀入常用 车市场,满足了理想汽车不提价却提高技术参数要求的苛刻条件,最终拿下理想,至今理想依然是其大客户。比亚迪、小米、零跑等都采用禾赛的激光雷达 方案。 禾赛的营收也从2020年的4.16亿一路飙升到2024年的20.77亿元。不过,禾赛把单个激光雷达的价格从10万美元级打到200美元,助推了激光雷达在汽车领域 的普及,但禾赛依然没有规模盈利。禾赛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3亿元、4.76亿元、1亿元,近五年总计亏损达12.3亿元。经调整净利分 别为-1.96亿元、-2.41亿元、1369万元,。 资本市场之所以愿意给禾赛溢价,重要的原因在于: 禾赛科技9月16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当日股价一路走高,市值突破360亿港元,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科技股之一。 2、禾赛也将激光雷达技术 ...
智能化新升级,高增长下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17:1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吴志新,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安全发展研究部主任周文辉,长 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经理胡成太,智已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CTO郭辉,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等就中国辅助驾驶技术的市场化进程、安全保障、技术路 线、法规标准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殷承良主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辅助驾驶技术已进入高速发展期,2025年上半年增长率达到62.1%,装车率显著提升,标志着该技术已从实验室研发阶段全面 走向产业化应用。尽管如此,辅助驾驶技术仍面临安全责任界定、系统可靠性、跨区域标准统一、成本控制等多重挑战,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协 同,共同推进技术迭代与生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9月11-14日,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隆重召开。14日,在智能化新升级论坛上,一场关于"辅助驾驶普及浪潮下,如何 打造成本、安全、差异化新优势"的研讨会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场景应用方面,城区领航辅助驾驶(City NOA)成为当前技术竞争的高地。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地图+强算 力平台的技术组 ...
2025成都车展: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首次亮相,为燃油车高价值而战
新浪财经· 2025-09-04 18:02
产品发布 - 公司在2025成都国际车展焦点位置推出全新燃油车系列中国星全新东方曜 主打五大豪华产品力重新定义燃油车豪华标准 [1] - 新车型搭载G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和Flyme Auto车机系统 首次引入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3方案实现高阶智能驾驶 [1] - 动力系统采用2.0TD+爱信8AT组合 零百加速最快6.5秒 配备AI数字底盘 座椅按摩及全方位安全系统 [1] 市场战略 - 公司坚持多能源路线并行发展 不放弃燃油车赛道持续投入 基于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态势和用户需求的洞见 [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燃油车销量仍占据中国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 [3] - 中国星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60万辆 是10万-20万燃油车市场中最快进入百万俱乐部的中国高端系列车型 [3]
凌云股份(600480):Q2经营环比向上 机器人&液冷等新业务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3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2.6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8.5% [1][2] - 第二季度营收49.2亿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13.4%,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1.3% [1][2] 业务进展 - 汽车金属板块获得161个新定点项目,保险杠、电池壳、热成型等优势产品占比89.97% [2] - 汽车管路系统获得365个定点项目,并成功开发储能、充电站、数据中心液冷产品订单 [2] - 机器人拉压力、扭矩力传感器实现批量交付,六维力传感器完成设计,力传感器车间建成专业生产线 [3] 战略布局 - 成立智能传感分公司独立运营机器人业务,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 [3] - 线控转向业务完成无人物流车转向系统设计,进入样机制造阶段 [4] - 合资公司亚大集团具备数据中心液冷全栈式高分子产品及解决方案,顺应服务器液冷需求增长趋势 [4] 成长预期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09亿元、226亿元、244亿元,同比增长11%、8%、8%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7亿元、9.9亿元、11.5亿元,同比增长32%、15%、16%,三年复合增长率21% [5]
均胜电子:积极探索光模块在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领域应用
证券之星· 2025-08-25 23:0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丰富产品形态支持车辆平台及跨域融合开发模式 [1] - 公司利用国内外法律法规及生态体系经验优势推进智能网联产品市场落地 [1] - 公司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V2X解决方案并实现量产 [1] 技术创新布局 - 公司积极研究探索光模块在汽车上的应用 [1] - 技术应用重点提升车载通信网络安全性和网络可靠性 [1] - 技术升级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与容量 满足高阶智能驾驶及车载高速互联需求 [1] - 技术改进目标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稳定更可靠的网络连接 [1] 订单执行情况 - 报告期内现有订单持续放量 [1]
德赛西威20250824
2025-08-24 22:4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德赛西威 一家专注于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 在智能驾驶 座舱域控制器等汽车电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1][2][3] *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 涉及高阶智能驾驶 域控制器等细分领域 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3][6]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收入从2014年不足50亿元增长至2025年预计突破300亿元 年化增速超过40%[2][4] * 新势力车企对收入贡献显著增加 从2022年不到10%上升至2025年30%以上[2][4] * 海外市场收入预计以50%以上年化增速增长 到2027或2028年达到公司总体收入的20%[3][15] * 未来两年收入年化增速预计为25%至30% 利润年化增速预计在20%以上[3][16][17] * 中长期经营率(operating margin)稳态目标为7%左右[17]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公司自2019年布局新能源 2021年起效果逐步显现 目前重点拓展海外市场及第三 第四曲线战略[2][5] * 管理层多为内部培养 工作超过20年 并通过股权激励留住人才 公司战略稳定且执行力强[2][5] * 2021年收购德国天线公司 在西班牙和墨西哥建设工厂 在东南亚和日本建立渠道[8] * 海外市场毛利率高于国内10个百分点[2][1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在域控制器环节 公司与英伟达合作进行软硬件适配[3][10] * 座舱驾驶加网联单车价值量超过2万元 其中座舱域控制器价值量超过三四千元 智能驾驶层面超过1万元[12] * 座舱域控渗透率目前不到30% 预计年化增速可达50%以上[12] * 高阶智能驾驶领域预计2025年迎来重要节点 国内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四五百亿元 公司市占率有望保持领先[3][12][14] **产业链地位与挑战** * 作为Tier 2供应商 面临利润率压力 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3][9] * 部分车企剥离软件部分仅保留代工 对产业链环节造成挤压 但代工与非代工业务净利率差别不大 对经营影响有限[3][9][10] * 通过出海及规模效应提升 有效对冲代工订单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问题[6][7]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计划于9月2日发布Robo One无人物流车 并有机器人及低空领域布局[7] * 公司正处于扩表阶段 计划投入44亿元资金用于西南地区产能建设及惠州二期工厂建设[18] * 公司现有现金不到10亿元 但经营现金流健康[18] * 公司因惠州国资委股权变化变为无实控人状态 管理层话语权提高[5]
小鹏汽车明确Robotaxi商业运营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8-20 00:23
Robotaxi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2026年量产支持L4自动驾驶的前装车型 并在获得政策批准后启动部分区域Robotaxi试点运营 [3] - Robotaxi采用无地图模式 突破区域限制 无需依赖激光雷达扫描进行高清地图匹配 [3] - 初步测试阶段由公司自主运营Robotaxi 若测试未通过则寻求合作方共同推进商业化 [3] 技术差异化与合作伙伴 - 2023年8月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 合作范围涵盖Robotaxi业务 [4] - Robotaxi与自售Ultra版本共享同源软件模型 但硬件配置与云端服务存在差异 [4] - Robotaxi支持招手即停功能 其训练方法与强化学习逻辑区别于自售车辆 [4] 财务表现与交付目标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 净亏损4.8亿元 [6] - 当期交付量10.32万辆 同比增长241.6% 毛利率17.3%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6] - 目标9月起月交付量稳定突破4万辆 第三季度预计营收196-210亿元 交付量11.3-11.8万辆 [6] 产品与技术路线图 - 2025年第四季度发布多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 包括小鹏X9 开启"一车双能"产品周期 [6] - 2026年全面完成混动车型国内外上市计划 [6] - 基于图灵芯片与VLA模型 目标18个月内将城市辅助驾驶能力提升数十倍 对标L3级有人驾驶标准 [4] 机器人业务布局 - 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具备初阶L4能力的可量产版机器人 基于图灵芯片、VLA及VLM技术 [5]
小鹏汽车明确Robotaxi商业运营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8-20 00:10
公司战略与产品规划 - 公司支持L4的车型将在2026年量产 并在获得政策批准后于部分区域试点Robotaxi运营[1] - Robotaxi采用前装量产模式且无区域限制 因采用无地图模式无需激光雷达扫描进行高清匹配[1] - 初步测试阶段公司自行运营Robotaxi 测试不通过则寻求合作方探讨商业化[1] - 自售车辆Ultra版本无硬件和云端接管服务 但2026年与Robotaxi搭载同源模型 功能存在差异如Robotaxi支持招手即停[2] - 目标未来18个月内通过图灵芯片+VLA模型将城市辅助驾驶能力提升数十倍 安全性、全场景和用户体验对标L3有人驾驶[2] - 基于图灵芯片、VLA和VLM 公司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具初阶L4能力的可量产机器人版本[2] - 2023年8月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 合作内容涵盖Robotaxi业务[2] 财务表现与交付指引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3] - 同期净亏损4.8亿元 交付量10.32万辆 同比增长241.6%[3] - 毛利率17.3% 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3] - 目标从9月起月交付量稳健超过4万辆[3] - 第三季度预计营收196亿元至210亿元 预计交付量11.3万辆至11.8万辆[3] 新产品与业务布局 - 2024年第四季度发布包括小鹏X9在内的多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 开启"一车双能"产品周期[3] - 2025年全面完成混动车型国内和海外上市[3]
比亚迪天神之眼累计销量突破120万辆,7月智驾车型市占率达87%
经济观察报· 2025-08-13 14:44
核心观点 - 比亚迪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20万辆 规模化应用进入新阶段 [2] - 7月单月辅助驾驶车型销量达228,215辆 占据国内市场份额87% 市场主导地位巩固 [2][4] - 公司通过多品牌矩阵实现7万至百万元级市场的全域智驾覆盖 并形成销量-数据-技术闭环 [4] 销量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底 搭载"天神之眼"系统车型累计销量强势突破120万辆 [2] - 7月单月辅助驾驶车型销量达228,215辆 [2][3] - 分品牌销量:王朝与海洋系列204,838辆 方程豹13,121辆 腾势9,936辆 仰望320辆 [4] 市场份额 - 7月单月辅助驾驶车型占国内市场份额87% [2] 数据积累与技术迭代 - 每日生成辅助驾驶数据超7,200万公里 为算法迭代提供海量场景支撑 [3][4] - 形成"销量-数据-技术"闭环 [4] 产品体系与功能配置 - "天神之眼"系统通过DiPilot 600(仰望)、DiPilot 300(腾势/比亚迪中高端)、DiPilot 100(比亚迪主流)三大版本适配多元需求 [4] - 系统整合高快领航辅助(HNOA)、自动紧急制动(AEB)、代客泊车(AVP)等全场景功能 [3][4] - 功能清单显示不同车型配置存在差异 部分功能需后期OTA升级 [3][4] 战略举措 - 推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承诺及全民智驾战略 推动高阶智驾从高端配置向全民标配转型 [4]
上汽集团(600104):巨头变革向上周期开启 携手华为缔造第二成长极
新浪财经· 2025-08-13 08:29
公司概况与历史表现 - 上汽集团为上海国资委控股企业,传统油车领域长期处于国内TOP1地位,2018年市占率达28.7% [1] - 2018年后因电动化转型较慢、合资普遍下滑导致公司份额、业绩双承压,2024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销量为114.8/43.5万辆,同比-5.5%/-58.3%,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滑22.3%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仅16.7亿元,同比-88.2%,业绩触达底部区间 [1] 内部改革与转型措施 - 管理层换血:2025年2月对63位乘用车板块高管职权进行变更,加速业务转型 [1] - 大乘用车板块架构调整:2024年10月进行荣威、飞凡合并,2025年1月组建"大乘用车板块",有望实现经营效率提升 [1] - 电动智能化技术加速:2024年5月发布"七大技术底座"2.0版本,支撑自主品牌上攻 [1] - 与大众合资协议延长至2040年,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 [1] - 2025H1改革初见成效,2025年2-7月销量同比均正增长,2025Q1营业利润为48.6亿,同比+53.48%,环比由负转正 [1] 海外市场表现与战略 - 2016-2023年出口量排名第一,2020-2025H1海外销量占比从7.0%提升至26.1% [2] - 欧盟市场:2024年EV车型销量4.8万辆,同比-41.2%,2025H1进一步下滑51.8%;但2024H2起加速推出混动车型,2025H1 HEV、PHEV销量分别为4.1、1.1万辆,同比增长19倍/1.7倍,整体新能源同比+63.7% [2] - 新兴市场:2025H1非洲销量达2.86万辆,同比+264.1%,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持续增长 [2] - 预测海外销量2025年、2026年分别达到110万辆、150万辆 [2] 华为合作与新品牌发展 - 2025年2月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打造鸿蒙智行家族全新品牌尚界汽车 [3] - 首款车型尚界H5搭载华为ADS 4.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支持无图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2025年9月发布,价格下沉至20万以内 [3] - 预计尚界全系达到50-100万销量规模,打造全新增量表现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6940.35/8156.77/9071.97亿元,同比+10.6%/17.5%/+11.2%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124.0/153.5/184.0亿元,同比+644.3%/+23.8%/+19.9%,对应EPS为1.07/1.33/1.59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