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长鸿高科重启争议关联并购:百亿投资承压,多元化再落“险棋”|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7-08 21:38
公司动态 - 长鸿高科拟收购广西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3] - 此次交易采用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支付现金的组合方式 不同于2023年全额现金收购方案 [4][8] - 标的公司广西长科涉及关联交易 交易对方为长鸿高科实控人陶春风控制的企业 [7] 历史交易争议 - 2023年收购计划因标的亏损 资金面紧张 实控人资本运作争议等问题终止 [3] - 上交所曾连发6问 质疑现金收购合理性 标的业绩下滑 专利索赔 在建项目转固压力等问题 [5] - 标的公司此前存在关联方非经营性占款 为实控人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等内控问题 [6] 财务状况 - 公司一季度营收7.18亿元 同比减少6.93%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48万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一季度亏损 [12] - 截至一季度末 资产负债率升至66.25% 短期借款14亿元 货币资金覆盖不足3成 [3] - 2024年末有息负债23.69亿元 短期借款12.87亿元 货币资金仅余2.79亿元(含受限资金1.26亿元) [13] 多元化布局 - 公司近年投资超200亿元布局可降解塑料 工程塑料 炭黑 碳酸钙等领域 [3][13] - 60万吨可降解塑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 降解母粒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 [13] - 丙烯酸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15亿元 高端纤维弹性体新材料项目拟总投资6.3亿元 [13] 主营业务表现 - 一季度PBAT/PBT系列产品毛利率贡献率仅1.22% 黑色母粒及其他产品毛利率贡献率7.8% [10] - 销售毛利率降至近十年低点 主要受成本下降 需求疲软 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 [10] 标的公司情况 - 广西长科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8873.97万元 专注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 [15] - 透明ABS产品实现中国大陆首家工业化量产本体法工艺 打破国外垄断 [16] - 透明ABS已获得乐天化学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采购订单 [16]
6月机器人融资回暖!49起融资背后,资本正在悄悄转向这些赛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8 14:18
据机器人大讲堂 &立德智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6月,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活动在5月小幅回调后重现升温态 势。相较于5月的43起融资事件,6月融资事件数量增至49起,环比上升14%,但未披露金额事件占比小幅回 升至53%左右,显示市场透明度波动性仍存。 从融资规模来看 , 6月机器人行业融资规模预估在34亿-74亿元之间,较5月的53亿-97亿元区间明显收 窄,整体规模中枢下移。亿元级融资缩减至5起(其中2起超5亿元),环比下降58.3%,反映出资本对头部 项目的押注力度有所减弱;而千万级融资大幅增至18起,占比攀升至36.7%,表明资金进一步向早期及中小 规模项目倾斜。这种"金字塔型"分布与5月的"哑铃型"格局形成对比,或暗示资本短期策略转向分散化布局, 以平衡风险与机会。 从融资轮次分布来看 , 6月早期投资集中度进一步强化,种子/天使轮(11起)和A轮系列(28起)合计占 比达80%,较5月提升5.6个百分点,行业创新动能持续释放。中后期轮次呈现结构性调整:B轮系列维持5起 与上月持平,但C轮系列反弹至3起(环比增长200%),显示部分成长期项目通过技术壁垒或商业化验证获 得资本认可;而D轮及股权融资各1 ...
F1大电影的场外服饰赢家,为什么不是运动品牌
36氪· 2025-07-08 09:49
电影《F1:狂飙飞车》票房表现 - 上映10天后猫眼预测票房几乎翻了四倍[1] - 创造了暑期档第一个惊喜[1] Tommy Hilfiger的营销策略 - 作为电影赞助商提前数月造势 5月通过Met Gala红毯展示赛车主题服装[1] - 推出与电影虚拟车队同名的APX GP限量系列 包含T恤 配饰 赛车条纹夹克等[3] - 签约主演伊德瑞斯为APXGP系列代言人 电影中直接穿着该系列服饰[3] - 6月宣布成为凯迪拉克F1车队官方服装合作伙伴 将为车队提供装备并推出粉丝系列[4] 时尚品牌与赛车运动的结合 - 采用"FAMES"策略 其中S代表体育 F1是核心投入运动之一[3] - 创始人认为F1不仅是运动 更是全球文化力量 时尚与赛车已成为奢华生活方式一部分[3] - 通过电影营销传递品牌定位 为新品线积蓄势能 实现传播和销售双重转化[4] 运动品牌在影视营销中的表现 - PUMA近年重启赛车鞋理念 推出Speedcat系列和Racecore风格产品 但未参与该电影[4] - 耐克2018年与《蜘蛛侠:平行宇宙》合作 推出AJ1芝加哥款升级版 首映时发售同款鞋被抢购一空[5] - 安德玛通过《速度与激情》系列与巨石强森结缘 2016年签约其为代言人并推出专属产品线[7] 影视营销的价值 - 对运动品牌是文化输出机会 不应止于产品露出[7] - 优秀营销可将功能性产品转化为文化符号 以更契合方式植入消费者心智[7]
嵌入式内存有了新选择
36氪· 2025-07-07 18:13
嵌入式存储技术发展 - 嵌入式系统对内存性能、功耗和成本要求日益严苛,传统SRAM和DRAM存在明显短板:SRAM成本高容量有限,DRAM需要复杂刷新电路且功耗控制困难 [1] - PSRAM融合SRAM接口便利性与DRAM存储密度优势,采用1T+1C存储单元结构,相同制程下容量可达SRAM的4-8倍,内部集成自刷新控制器 [3] - PSRAM可直接接入MCU/MPU总线,无需额外刷新控制逻辑,显著降低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难度,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等厂商已推出支持方案 [4] PSRAM技术特性对比 - 存储结构:DRAM为1T+1C,SRAM为6晶体管,PSRAM类似DRAM但集成刷新电路 [3] - 集成度:DRAM高,SRAM低,PSRAM介于两者之间 [3] - 成本:DRAM低,SRAM高,PSRAM适中且性价比优 [3] - 读写速度:SRAM最快,PSRAM接近SRAM且优于DRAM [3] PSRAM市场应用 - 主流类型包括OPI、QPI和SPI PSRAM,其中OPI PSRAM在133MHz下理论带宽达2.128Gbps,24脚封装简化设计,爱普科技APS12808L-OBM-BA型号支持266MB/s吞吐量 [5] - QPI PSRAM在104MHz下提供416Mbps带宽,SPI PSRAM采用8脚微型封装适配成本敏感应用 [6] - 应用场景覆盖智能手机音频缓冲区(读取延迟比DRAM低30%)、工业机械臂运动轨迹数据即时存取等 [7] 技术局限性 - PSRAM为易失性存储器,需与NAND Flash等非易失性存储配合使用,如"PSRAM+NOR Flash"组合方案 [8] - 容量多在32-512Mb之间,最高端产品为英飞凌512Mb HYPERRAM™,与LPDDR5的16Gb存在明显差距,限制其在大规模缓存场景应用 [8] 国产化进展 - 紫光国芯发布兼容Xccela协议的PSRAM产品系列,容量32-128Mb,支持400MHz频率和1066Mbps传输速率,最高带宽17.06Gb/s [9] - 产品支持1.62-1.98V电压范围,即将上市的256Mb版本支持1.8/1.2V双压和0.9V超低功耗模式,工规级温度范围-40℃至105℃ [9] - 兆易创新GD32E5系列集成4MB PSRAM,启明智显Model3芯片内置64Mb PSRAM,思澈科技SF32LB55x集成4MB PSRAM,AGM AG32系列合封64Mb PSRAM [10] 行业发展趋势 - 物联网和AI应用普及推动MCU存储需求增长,PSRAM因成本、性能和易用性平衡优势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11] - 国产MCU厂商加速集成PSRAM技术,紫光国芯计划Q4量产256Mb新品并推出CSP封装方案,技术追赶势头明显 [9][10]
新股前瞻|翼菲智能:2024年营收近2.7亿,工业机器人热潮下成长力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7-05 22:17
公司上市计划 - 翼菲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拟通过18C章程在主板挂牌上市,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及商业化,提供机器人综合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 [1]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交所"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 [1] 公司市场地位与产品结构 - 按2024年收入计,翼菲智能是中国轻工行业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2] - 公司产品组合涵盖并联机器人、AGV/AMR移动机器人、SCARA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及六轴工业机器人 [2] - 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控制及视觉系统,并提供基于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 [2] - 具备全栈机器人架构,实现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等效能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亿元、2.68亿元,后两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3.46%、34% [3] - 同期毛利分别为4325万元、3687万元、7102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6.7%、18.3%、26.5% [3] - 2022年至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5755万元、1.1亿元、7150万元 [3] - 研发开支分别为3420万、3310万、3870万元,占营收比例达21.1%、16.5%、14.4% [3] 客户与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公司服务直销客户达275名,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和半导体等领域 [4] - 2024年海外收入约为2550万元,约占当年收入的9.5% [4]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价值已超过4亿元 [4] 行业前景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由2020年的1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2% [6] - 预计至2029年将达到438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3% [6]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由2020年的36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8% [6] - 预计2029年达到1710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5% [6]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核心组件的自主研发难度较大,如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 [7] - 机器人系统需要高度复杂的跨学科技术集成,新进入者面临技术验证周期长、产品可靠性要求严格等挑战 [7] - 品牌壁垒体现在市场对成熟品牌的技术信任和使用惯性,新进入者需经过漫长的市场验证期 [7] 公司竞争优势 - 市场占有率靠前,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8] - 持有36项发明专利,核心专利被行业巨头引用超百次 [8] - 拥有全面且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以及广泛的客户阵容 [8]
另一只户外「神鸟」来中国开店了
36氪· 2025-07-05 20:26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未来消费 ,作者彭倩 36氪未来消费 . 在这里看到消费的未来。36氪旗下官方账号。 仅用一款背包就拿下了"小红书姐妹"。 文 | 彭倩 编辑 | 乔芊 来源| 36氪未来消费(ID:lslb168) 封面来源 | 企业官网 户外风衣、小鹰背包、昂跑鞋,正成为大城市打工人的"通勤三宝"。 这种被称为"Gorpcore"的新美学风格,强调把徒步野营等户外装备融入日常生活穿搭中,可以理解为"只是上班不出城,也要穿得像去野外求生"。年轻白领 们想用户外穿搭冲淡浓重的"班味",在繁重的工作中获得喘息。 在中国,小鹰背包(Osprey)是"通勤三宝"里最为最低调的那个。小鹰常被户外发烧友称作是"户外动物园系列"里的另一只"神鸟",还有一只当然是始祖 鸟。小鹰的品牌名和logo是一只鱼鹰,来源于创始人Mike Pfotenhauer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看到的鱼鹰捕食画面。 许多中国消费者对小鹰的印象是"很有名但看不见店",因为想要在线下渠道找到它需要费些力气:要么得跑一趟中国香港的集合店,要么得找到三夫户外等 集合店,这两年如果逛逛山姆,运气好也能在货架上碰到一两款小鹰Daylite系列的产品。考虑到中国 ...
测测你是哪种女人?从你背的包就能看出来,答案太准了!
洞见· 2025-07-04 22:18
先来玩个超准的心理小测试! 看看你平时最爱背哪种包,一秒看穿你的隐藏性格~ 准备好了吗?3秒直觉选一个! A. 超大容量实用双肩包 B. 能装耐造的万能托特包 C. 精致小巧的腋下包/链条包 D. 随性自由的帆布袋/编织包 选好了?不准偷看答案! 这就来揭秘! | A. 双肩包党 → 「人间值得托付者」 | | --- | | 你肩上扛的是责任,是娃的水壶、老人的药、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还有一颗踏实可靠、值得托付的心。你总是那个默默准备好一切的人,像大地一 | | 样让人安心。 | | B. 托特包控 → 「行走的人生指挥官」 | | 你就是行走的"司令部",文件、日程、甚至临时塞进的健身服都井井有条。你掌控力爆表,效率惊人,家庭事业都能撑起一片天,是真正的"大女 | | 主"风范。 | | C. 精致小包派 → 「生活精算美学大师」 | | 你懂得取舍,明白"少即是多"的真谛。包里每一件物品都精挑细选,如同你的人生——高效、利落、目标清晰,从不被冗余拖累,活得清醒又漂 | | 亮。 | | D. 帆布/飞织包爱好者 → 「自由灵魂栖息者」 | | 你更看重内心的舒适和生活的真实感,不喜欢被束缚,有种自然不做作 ...
工业机器人厂商翼菲科赴港IPO:本体业务占比仅两成,三年亏2.38亿盈利困局待解
证券之星· 2025-07-04 15:20
公司概况 - 翼菲科技是一家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业务涵盖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控制系统开发、视觉系统开发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2] - 产品线包括并联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晶圆搬运机器人、控制器及视觉系统等[2] - 客户包括富士康、蓝思科技、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2.68亿元,呈现稳健增长但整体规模较小[3] - 累计亏损2.38亿元,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5755.3万元、1.11亿元、7149.5万元[5] - 综合毛利率波动明显,分别为26.7%、18.3%、26.5%[7] - 机器人本体业务毛利率从10.8%(2022)降至7.1%(2023)后飙升至35.6%(2024)[7] - 机器人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8.6%(2022)降至20%(2023)后回升至24.1%(2024)[7] 业务结构 - 2024年机器人本体业务营收占比20.8%,解决方案占比79.2%[3] - 机器人本体业务营收从2022年8143万元(5%)增长至2024年55724万元(20.8%)[4] - 并联机器人营收占比从2.1%(2022)提升至7.4%(2024)[4] - 移动机器人业务从无到有,2024年营收占比达3.9%[4] 客户与市场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83.3%(2022)降至50.1%(2024)[4] - 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71.2%(2022)大幅下滑至23.7%(2024)[4] - 海外收入占比9.5%(2024),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研发与营销 - 研发开支分别为3420万元(2022)、3310万元(2023)、3870万元(2024),占营收比例从21.1%降至14.4%[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1478.9万元(2022)增至5314.9万元(2024),费用率从9.1%升至19.8%[5] - 拥有202名研发人员,平均年薪14.7万元,获得271项授权专利(36项发明专利)[6] 产能与募资计划 - 2024年三条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73%、55%[11] - 募资用途:30%用于技术开发、25%产能建设、20%海外业务、15%供应链投资[11]
硅谷的企业级AI正在这样赚钱|2025人工智能现状报告
量子位· 2025-07-04 12:40
企业级AI开发现状与战略变化 - OpenAI的GPT系列模型仍是最受欢迎的首选模型 Claude位居第二 但多模型并行策略正成为趋势 多数企业采用OpenAI搭配1-2个其他供应商模型的组合[7][10][42] - 90%高增长初创公司正在积极部署或使用智能体 显示智能体技术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20] - 营收规模约5亿美元的公司在AI上的年支出约为1亿美元 显示AI投入与企业规模正相关[16] AI产品战略与价值转化 - AI原生公司将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远超AI赋能公司 仅1%AI原生公司处于预发布阶段 而AI赋能公司达11% 47%AI原生公司已验证市场契合度 AI赋能公司仅13%[33][34] - 80%AI原生公司正在构建自主工作流程 代表用户执行多步操作的自主系统成为建设重点[37] - 代码辅助工具效益显著 高增长初创企业AI生成代码量占比达33% 其他公司为27% 生产力提升15%-30%[30][76][77] AI定价模式演变 - 混合定价模式成为主流 40%企业维持现有策略 37%正探索基于用量 ROI和使用层级的新收费模式[25][49] - AI赋能SaaS厂商目前多将AI作为差异化卖点 但预计未来将转向基于用量的收费模式以避免利润率压缩[47] - 推理成本在产品进入通用可用阶段后大幅飙升 高增长企业支出可达同行两倍[19] AI人才与组织架构 - AI/ML工程师平均招聘周期超70天 54%企业表示招聘进度滞后 合格人才储备不足是主因[56][58] - 多数企业预计20%-30%工程团队将专注AI领域 高增长企业比例达37%[55] - 营收突破1亿美元的企业普遍设立专门AI高管职位 以应对运营复杂度提升和统一战略布局[23] AI工具生态系统与内部应用 - 70%员工被提供内部AI工具 但仅50%定期使用 大型企业员工接受度尤其低[72][73] - 高采用率组织平均在7个以上场景部署AI 代码助手使用率达77% 内容生成65% 文档搜索57%[73] - 高增长企业更积极试验新AI工具 显示头部公司已将AI视为战略杠杆[82] AI研发投入与成本结构 - 企业将10-20%研发预算用于AI 多数计划2025年追加投入[61] - 早期阶段人才是最大开支 产品成熟后云成本和模型推理成为主要支出[64] - API使用费被视为最难控制的支出 显示外部API调用带来显著不确定性[67] - 每月模型训练成本在16万至150万美元间浮动 与产品成熟度相关[69]
李宁20250703
2025-07-03 23:28
李宁 20250703 摘要 李宁公司二季度线上线下销售额均出现负增长,主要受端午假期、降雨、 台风及 618 提前预售等客观因素影响,整体流水趋势未完全符合预期, 同时线上线下折扣同比去年加深,反映终端消费力疲软和市场竞争激烈。 李宁公司正优化门店结构,2024 年净关店 201 家,2025 年计划净关 10-20 家,侧重提升现有门店效率;批发渠道计划净开 30-40 家,渗透 空白商圈。通过产品调整,如推出性价比更高的 Soft 系列,并根据市场 层级调整组货结构,综合优化门店效率。 李宁公司 COC 营销重点围绕荣耀系列产品线,该系列对标奥运会,包含 国旗款式。2025 年上半年已开展小型营销活动,主要投入集中在下半 年,围绕冬奥会进行预热和营销,预计全年 AMP 费用率将从去年的 9.5%上升到低双位数水平。 李宁公司新产品以休闲通勤装备为主,定价略高于普通产品,主打大众 市场。跑步品类表现引领,篮球品类表现较差,下跌幅度较大。公司对 篮球品类采取主动控量措施,以期逐步回归与大盘更趋近的节奏。 李宁公司直营渠道中低效店和亏损店的占比情况如何?今年开关店计划是什么 样的趋势? 低效店和亏损店具体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