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agrisso(奥希替尼)
icon
搜索文档
跨国药企2025年Q1财报:专利悬崖下的创新突围与全球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8:07
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 - 受益于密集政策支持,中国创新药研发十年间突飞猛进,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 [1] - 当前面临药价下行、融资不畅、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药企正调整战略并探索国际化业务 [1] - 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提升,但需寻找新增长点以应对"黄金十年"后的转型压力 [1] 跨国药企2025年Q1业绩分化 - 默沙东、阿斯利康、诺华凭借创新药和新兴市场维持韧性,BMS、罗氏因成熟产品收入下滑面临挑战 [1] - BMS总收入112亿美元同比下降6%,成熟产品收入下降20%,Eliquis收入35.7亿美元(降4%),Revlimid收入9.4亿美元(降44%) [4] - 罗氏总营收154.4亿瑞士法郎(+6%),制药业务收入119.49亿瑞士法郎,但诊断业务中国区销售额下滑23% [5][6] 专利悬崖与创新转型 - 2025年为"专利悬崖大年",BMS风险敞口达64%,行业平均超20% [5] - 药企通过专利丛林、剂型革新(如Keytruda皮下制剂)、生物类似药反制(安进)应对专利到期 [14] - 强生Carvykti销售额3.69亿美元(+135%),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持续放量,艾伯维Skyrizi收入34.3亿美元(+71%) [8][9][10] 明星产品与新兴技术 - Keytruda收入72.05亿美元(+4%),占默沙东总营收46% [10] - 诺华核药Pluvicto收入3.71亿美元(+21%),siRNA药物Leqvio收入2.57亿美元(+72%) [11] - 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05.4亿美元,CAR-T疗法引领增长 [8] 本土化与战略调整 - 罗氏启动裁员(Spark Therapeutics裁337人),优化成本应对政策冲击 [7] - 跨国药企加速本土合作(默沙东与恒瑞、赛诺菲RNAi疗法在华审批),采用合资模式抢占基层市场 [15] - 诺华强调合作需考察数据质量、科研价值及商业潜力,聚焦早期创新资产 [16] 全球药品市场趋势 - 2023年全球药品支出1.6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2万亿美元(CAGR 6.6%) [12] - 新兴市场仿制药占比46%(发达市场仅19%),原研药在发达市场占72% [12] - 药企通过法律和解(强生Stelara)、适应症扩展(诺华Entresto)延长市场独占权 [13]
阿斯利康一季报:中国区收入18亿美元,ADC药物驱动新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8: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5 88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产品销售额128 75亿美元同比增长9% [1] - 研发投入31 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 [1] - 美国区收入56 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占总营收42%中国区收入18 05亿美元同比增长5%占总营收13% [1] - 肿瘤领域收入56 43亿美元同比增长13%CVRM领域收入33 2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呼吸与免疫领域收入20 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 [3] - 最畅销药物Farxiga贡献20 57亿美元收入Tagrisso贡献16 79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8% [3] 产品与管线 - ADC药物德曲妥珠单抗一季度销售额10 86亿美元2023年2月在中国获批后已扩展至乳腺癌胃癌三项适应症 [3][4] - 德曲妥珠单抗成为增长最快单品受益于适应症快速扩展及中国创新药加速审评政策 [4] - 通过收购/合作布局ADC管线覆盖TROP2 HER3等靶点未来将形成产品矩阵对冲单一风险 [6] - 与石药集团映恩生物银珠医药合作探索奥希替尼联合疗法潜力涉及EGFR单抗HER3-ADC等 [7][8] 市场与行业趋势 - 中国成为全球ADC研发与商业化竞争最激烈市场之一HER2靶点占比超20% [5] - 国内HER2 AD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6亿元增长至2030年84亿元CAGR 39% [5] - 跨国药企早期介入中国创新项目趋势明显关注可行性创新性及企业执行能力 [8] - 中国企业需加强国际化合规团队建设提高临床数据透明度完善全球化视角 [9] 战略转型 - 从政策博弈被动应对转向生态共建主动参与中国市场价值向质量重构演进 [2] - 聚焦创新加速BD合作应对专利到期风险通过ADC药物和多元化管线平衡风险 [7][9] - 需以更快创新迭代和灵活商业化策略应对ADC赛道无序竞争及生物类似药围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