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pathy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公司何时才能有收入?马斯克的公司最新计划披露
第一财经· 2025-07-24 14:16
Neuralink营收目标与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到2031年实现至少10亿美元年收入 届时每年为2万人植入脑机接口设备 [1] - 未来六年内将运营五家大型诊所 提供三种版本的大脑植入设备 [1] - 三种设备包括运动解码设备Telepathy 视力恢复设备Blindsight 治疗震颤和帕金森的Deep设备 [1] 技术路线与临床试验进展 - 公司宣称将实现"全脑脑机接口" 到2028年完成人类大脑与AI全面集成 [1] - 目前已有七名临床试验患者 其中五名重度瘫痪患者实现用意念控制设备 [1] 产品审批与收入预测 - Telepathy设备预计2029年获批准 计划每年2000例手术 创造1亿美元收入 [2] - Blindsight设备2030年有望获批 手术量扩大至每年10000例 创造超5亿美元收入 [2] 融资与估值情况 - 近期完成约6亿美元融资 当前估值达100亿美元 [2] - 自2016年成立以来 总融资金额超过13亿美元 [2] 行业观察 - 脑机接口领域需要"耐心资本" 公司成立8年才产生收入但仍成为超级独角兽 [2]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最新计划:每年为2万人植入芯片
搜狐财经· 2025-07-24 12:45
公司发展规划 - 到2031年每年为约2万人植入脑芯片并实现至少10亿美元年收入 [1] - 未来6年内建立至少五家大型脑机接口临床中心 [1] - 推出三大产品系列覆盖脑机通信(Telepathy)、视觉恢复(Blindsight)与帕金森症等疾病治疗(Deep) [1] - Telepathy版预计2029年获批首年植入2000人实现营收约1亿美元 [1] - Blindsight版2030年推出年植入量1万人收入约5亿美元 [1] - Deep版植入量扩展至2万人带动年度营收突破10亿美元 [1] 公司技术进展 - 2023年5月获得FDA"突破设备"认可允许开展人类临床试验 [2] - 2024年1月首位患者成功植入Telepathy芯片并迅速出院 [2] - 已有5名重度瘫痪患者参与试验能通过思维控制电子设备 [2] - 核心技术包括脑信号采集、数据处理、逆向刺激等形成"植入-读取-反馈-处理"闭环模式 [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26.2亿美元预计2034年增长至1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48% [4] 行业竞争格局 - 面临Synchron、Precision Neuroscience等竞争者开发更低侵入或表面性脑机接口方案 [4] - Synchron Stentrode已在ALS患者中展现落地能力 [4] - Precision推出无需开颅的薄膜阵列系统 [4]
Neuralink募资文件:预计2031年营收达10亿美元,每年为20000人植入“脑机接口”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09:13
公司扩张计划 - 公司预计到2031年为2万名患者植入芯片 年度营收至少达到10亿美元 [1] - 计划在六年内运营五家大型诊所 推出至少三种脑植入设备 [1] - 已从投资者处筹集13亿美元 目前估值为90亿美元 [1] 产品线布局 - Telepathy聚焦脑机通信 允许用户通过思维控制设备 [2] - Blindsight针对盲人 提供视力恢复功能 [2] - Deep专攻震颤和帕金森病的治疗 [2] 技术进展与财务预测 - 瘫痪患者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设备控制电脑 实现上网和视频编辑 [3] - 在猴子身上测试视力植入 积累数据支持监管申请 [3] - 预计2029年Telepathy获监管批准 年手术2000例 收入1亿美元 [3] - 2030年Blindsight推出 年手术1万例 收入超过5亿美元 [3] 行业挑战与竞争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尚未批准任何脑机接口设备用于人类永久植入 [4] - 从10名试验者扩展到2万名患者需克服监管审批和技术完善等挑战 [4] -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多家公司正在构建和测试脑植入设备 [4]
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深圳也出手了:完成高难度临床首秀,0.01毫米黑科技重塑患者运动功能!
搜狐财经· 2025-07-01 00:30
Neuralink技术进展 - Neuralink发布会展示"插脑"速度达1.5秒/根 实现七位志愿者意念控制机械臂和游戏操作 [1][26][28] - 公布三年路线图:2026年实现盲人复明 2028年完成人类与AI集成 [1][33][64] - N1植入体已帮助七位瘫痪患者恢复数字交互能力 包括渐冻症患者恢复沟通功能 [34][36][40][43]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将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 可深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区域 [66] - 提出"全脑接口"概念 包含Telepathy输出、Blindsight输入和Deep治疗三大产品线 [61] 深圳脑机接口临床突破 - 深圳市二院完成华南首例高密度薄膜电极脑机接口手术 使用128通道柔性电极实现97%准确率运动意图解码 [2][5][8] - 微灵医疗自主研发0.01毫米超柔性电极阵列 采用MEMS工艺 厚度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 [12][14] - 手术系统实现60毫秒超低时延 包含1024通道30kHz采样率的便携式采集设备 [12] - 建立"脑机接口临床评估与转化中心" 已累计开展500余例相关手术 [14][16][22] - 形成"研发-制造-临床"全闭环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圳模式" [20][24] 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 Neuralink志愿者平均每周使用设备50小时 峰值超100小时 显示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52] - 深圳案例证明本土化"医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实现从实验室到手术台的快速转化 [16][18][20] - 深圳市卫健委推动"医企创未来"计划 建立临床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机制 [18] - 微灵医疗与市二院合作构建"电极材料-AI解码-手术应用"完整技术链条 [5][12][14] - 深圳二院规划通过一体化手术室和康复单元实现脑机接口全流程数据管理 [22][24] 技术参数与性能 - Neuralink植入体通道数计划从3000个(2026年)扩展至25000个(2028年) [64] - 深圳系统支持1024通道采集 30kHz/通道采样率 具备自供电和强抗干扰特性 [12] - Neuralink目标将人机通信速率从每秒1比特提升至数兆比特级别 [47] - 深圳电极阵列厚度0.01毫米 采用超柔性材料实现紧密脑组织贴合 [12][14] - Neuralink手术机器人实现11倍速度提升 电极植入深度覆盖99%人类大脑 [66]
马斯克Neuralink脑机接口新成果!看完头皮发麻
量子位· 2025-06-30 14:38
Neuralink最新成果展示 - 七名受试者通过Neuralink的N1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控制游戏操作,包括移动、转弯、吃道具等动作[1][2][3][4] - 受试者包括四位脊髓损伤患者和三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平均每周使用脑机接口50小时,峰值超过100小时[5][10] - 首位受试者Noland当天学会意念控制电脑光标并打破世界纪录,现已能玩《马里奥赛车》和《使命召唤》等复杂游戏[12][14] - 受试者Alex通过N1控制虚拟手和特斯拉擎天柱机械手,并重返工作岗位操作CAD软件[17][18][20][22] - 渐冻症患者Bard借助N1恢复与世界交流能力,可与孩子们外出玩耍[23][24][25] 产品技术路线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实现任意神经元读写传输信息的通用平台[27][28] - 当前产品N1(Telepathy)植入1000个电极于运动皮层,帮助瘫痪患者意念控制设备[31] - 下一代产品Blindsight旨在通过电信号转换帮助失明者恢复视力[32][33] - Deep技术将电极深入大脑深层区域,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34] 未来三年发展计划 - 2024下半年计划在言语皮层植入,解码大脑语言信息[37] - 2025年电极通道增至3000个,进行首次Blindsight植入[38][39] - 2027年通道达10000个,实现多脑区同步植入[40] - 2028年单植入物通道超25000个,全面治疗神经疾病并与AI整合[40][41]
“全脑接口”登场,马斯克Neuralink发布会炸翻全场
虎嗅APP· 2025-06-29 21:21
核心观点 - Neuralink已成功为7名志愿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帮助他们恢复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能力,如玩游戏、控制机械臂等[3][5][9] - 公司计划到2026年让盲人重见光明,2028年实现全人类与AI互联,彻底改变人类本质[5][12][53]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的高带宽连接,突破生物学极限[61][63][76] 技术进展 - N1植入体已帮助四肢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全球首位接受者Noland重获数字世界自由[14][15][17][19] - 渐冻症患者Bard和Mike通过脑机接口重新获得沟通和工作能力[24][25][27][28]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将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至1.5秒/根,可深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区域[77][79] 产品路线 - Telepathy: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恢复独立,首个产品已应用[41][67] - Blindsight:通过眼镜和视觉层植入设备帮助盲人恢复视力,计划2026年实现[43][45][74] - Deep:针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电极可插入大脑任意区域[68] 研发规划 - 2025年:言语皮层植入,解码大脑信号为语音[74] - 2026年:电极增至3000个,实现盲视导航[74] - 2027年:通道数量达10000个,支持多设备植入[75] - 2028年:单植入物通道超25000个,治疗精神疾病并与AI集成[76] 技术原理 - 目标是将人机通信速率从每秒1比特提升至数兆/吉比特,释放数百万倍交流潜力[38][39] - 自研N1植入物创造全新大脑数据传输模式,连接生物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模型[80][81] - 提出交互神经元摩尔定律,感知更多神经元将颠覆人机交互方式[81]
马斯克宣称2028年实现“全脑接口”计划,他能解码人类意识吗?
第一财经· 2025-06-29 14:21
Neuralink的全脑脑机接口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8年实现人类大脑与AI的全面集成,达到意识层面的互联 [1] - 全脑接口是一个通用的大脑信息输入输出平台,能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的高带宽连接 [1] - 公司布局了三款产品:运动解码产品Telepathy、视觉编码产品Blindsight和深度设备Deep [1] - Deep设备预计在2028年达到1万个电极通道,可访问大脑任何区域 [1] 技术进展与临床应用 - 已展示7名植入N1设备患者的表现,四肢瘫痪者可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光标 [2] - 运动解码产品Telepathy主要针对脊髓损伤、渐冻症或中风导致的运动障碍 [1][2] - 视觉编码产品Blindsight旨在帮助失明患者恢复视觉能力 [1] - 7例志愿者均为渐冻症或高位截瘫患者,整体效果安全有效 [2] 技术路线与行业观点 - 公司技术路线持续聚焦通过脑机接口实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高带宽链接 [2] - 行业专家认为目前技术仅能实现大脑局部解码,无法解决意识本质问题 [3] - 预计2028年可实现更高准确率的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但高级认知能力读写需到2035-2045年 [3] - 当前技术主要集中应用于临床问题解决,更前沿应用短期内难有重大突破 [3][4] 行业发展阶段 - 脑机接口技术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需要长时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4] - 更通用的脑机接口技术远未达到真正爆发点 [4]
刚刚,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插脑只要1.5秒,26年治愈失明,28年全人类变AI
猿大侠· 2025-06-29 11:45
核心观点 - Neuralink发布会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重大突破,包括七名志愿者成功植入设备并实现意念控制[4][6][13] - 公司提出三年路线图:2026年让盲人重获视觉,2028年实现全人类与AI集成[2][11][75][76]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突破生物学限制,彻底改变人类与机器交互方式[61][63][78] 技术进展 - N1植入体已帮助四肢瘫痪者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实现游戏操作、机械臂控制等功能[14][16][21][27]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将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至1.5秒/根,可深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区域[80][82] - 当前设备平均每周使用50小时,峰值超100小时,深度融入用户生活[56][57] 产品规划 - Telepathy:针对运动障碍患者,恢复基础控制能力[40][67] - Blindsight:通过视觉皮层植入与摄像头眼镜组合帮助盲人复明[42][43][68] - Deep:覆盖全脑区域,治疗神经系统疾病[69][70] 未来计划 - 2025年:解码言语皮层信号实现脑控语音[75] - 2026年:电极增至3000个,实现低分辨率导航视觉[75] - 2027年:通道数量扩展至10000个,支持多设备植入[76] - 2028年:单植入体通道超25000个,覆盖全脑区域并与AI深度集成[76][78] 社会影响 - 技术已帮助脊髓损伤、渐冻症患者恢复部分生活能力与工作能力[16][21][23][27] - 潜在应用包括超人视觉(红外/紫外感知)、意识上传至机器人躯体[6][52] - 长期目标是通过提升脑机带宽解决AI文明风险[47][52]
刚刚,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插脑只要1.5秒,26年治愈失明,28年全人类变AI
创业邦· 2025-06-28 17:04
Neuralink技术进展 - 全球已有七人植入Neuralink脑机接口设备 通过心灵感应产品重获物理世界交互能力 可玩马里奥赛车 使命召唤 控制机械臂写字 [4][6][8] - 植入者Alex通过意念控制虚拟机械手与叔叔玩石头剪刀布 另一植入者Noland通过设备重获数字世界自由 常击败朋友玩游戏 [8][17][19] - 渐冻症患者Bard和Mike通过N1植入体重新获得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 Mike可操控CAD软件继续测绘工作 [24][25][27][29] 产品路线图 - 2026年计划让盲人重见光明 发展超人般多波段视觉能力 看到雷达 红外线 紫外线 [6] - 2025Q4计划在言语皮层植入设备 直接从大脑信号解码有意识词语转换为语音 [77] - 2026年将电极数量增至3000个 首位盲视参与者重获视觉 初期低分辨率导航 最终达超人多波段视觉 [77] - 2027年通道数量增至10000个 首次实现多设备植入运动皮层 言语皮层或视觉皮层 [77] - 2028年每个植入物超25000个通道 可访问大脑任何部分 治疗精神疾病 疼痛 失调 并与AI集成 [77][78] 技术突破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 从17秒/根提速至1.5秒/根 可植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以上区域 兼容99%人类 [80][82] - N1植入体创造全新大脑数据传输模式 将生物神经网络连接到机器学习模型 首次扩展人类大脑基本基质 [84] - 目标提升人机通信带宽 从每秒1比特提升至数兆比特甚至数吉比特 打破人类交流速度限制 [38][39] 长期愿景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 在任何地方监听和写入神经元信息 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高带宽连接 [63][65] - 通过解决带宽限制 让全人类集体意志与AI意志相匹配 减轻AI文明风险 [54][49] - 提出交互神经元摩尔定律 随着感知神经元数量增加 人类与计算机和物理世界交互方式将被彻底颠覆 [86]
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完成6.5亿美元融资 加速推进人脑与AI连接
智通财经· 2025-06-03 06:18
融资与资金用途 - Neuralink完成6.5亿美元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ARK Invest、Founders Fund、红杉资本、Thrive Capital、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等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研发新设备以加深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的连接 [1] 技术与产品进展 - 首款产品"Telepathy"系统包含64根超细线程 植入大脑后通过1,024个电极记录神经信号 [1] - 技术初步目标是帮助重度瘫痪患者恢复自主性 已有5名患者完成植入手术 可实现意念控制设备 [1] - 围绕Telepathy系统推进四项临床试验 验证可行性与安全性 [1] - 研发中的设备"Blindsight"获FDA"突破性设备"认证 目标为恢复盲人视力 [2] 行业竞争格局 - 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 除Neuralink外 Synchron、Paradromics、Precision Neuroscience等公司也在研发同类技术 [2] - Paradromics同日宣布首次成功将脑机接口系统植入人体 行业竞争加剧 [2] 商业化挑战 - 脑机接口技术距离真正商业化仍有很长的路 需克服安全性、伦理争议、监管审查及用户接受度等障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