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接口

搜索文档
Neuralink发布重大突破,关注脑机接口迭代进展
长江证券· 2025-07-01 20: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地时间6月27日Neuralink发布视频展示研究成果与产品方向 其进展展示脑机接口可能性 未来规划明确产业方向 加速商业化落地 建议关注侵入式脑机接口海外先进产业链国内映射标的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消费场景产品落地相关标的 脑机接口下游应用端相关标的 [2][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当地时间6月27日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一小时视频 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及产品发展方向 [2][3] 事件评论 - 受试者效果出众 进展显著 截至目前Neuralink受试者达7人 含4名脊髓损伤患者与3名ALS患者 接受N1植入体手术后 能仅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 平均每周使用约50小时 峰值超100小时 未来或可控制Optimus身体 有望改善肢体残疾人群生活质量 [10] - Neuralink公布未来规划 远期或构建“全脑接口” 2025年四季度在言语皮层植入设备解码词语转换语音 2026年电极增至3000个让“盲视”参与者重获视觉 2027年通道增至10000个 首次多设备植入 最终实现全脑接口 [10] - 多款产品针对不同场景 未来或共同作用于脑机交互 三款产品分别为针对运动障碍患者的“心灵感应” 帮助视障者的“盲视” 面向神经调节障碍等患者的“深入” 不同产品协同实现高带宽连接 [10] - Neuralink实现技术突破 产业或将迎来爆发 其进展展示可能性 规划明确方向 加速商业化落地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0]
格林大华期货全球经济早盘提示-20250701
格林期货· 2025-07-01 1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宏观与金融板块的全球经济品种投资评级为偏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国债出售压力大,财政问题严峻,美股估值虚高但有资产负债表支撑,欧洲交易具投机性 [1] - Neuralink使人形机器人操控和全脑接口有新进展,人类大脑有望改造 [1] - 香港发放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机构申请相关服务 [1] - 纽约市长候选人主张向富人增税打造公平城市 [1] - 全球经济方面,中美贸易、美联储降息预期、各国PMI及政策等因素影响经济形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资讯 - 达利欧称美国接下来一年需出售约12万亿美元国债,财政问题如心脏病随时发作 [1] - 共和党参议员开启法案辩论但最终通过悬而未决,马斯克称其荒唐且具破坏性 [1] - 高盛认为美股估值虚高,多元化时代开启,欧洲交易取决于基础设施计划落实 [1] - 马斯克称Neuralink让人可用意念操控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其终极目标是全脑接口 [1] - 香港证监向11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放牌照,机构申请相关服务 [1] - 纽约市长候选人曼达尼初选中获胜,主张向富人增税打造公平城市 [1] 全球经济逻辑 - 美国总统称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 [1] - 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2.0继续扩张,中国6月PMI生产和新订单指数扩张 [1] - 瑞士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0利率,中国整治内卷式竞争 [1] - 欧洲央行已降息8次,德国扩军30%推动欧洲制造业景气度回升 [1]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701
格林期货· 2025-07-01 08: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A股和港股的超配建议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一两市主要指数回升,成长风格主导市场,6月制造业PMI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向好,市场从危机阶段转入响应阶段,外资唱多中国资产,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有望从震荡回升演化为趋势上涨行情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行情复盘 - 周一两市主要指数走强,成长风格主导,军工板块涨幅居前,两市成交额1.48万亿元稍有减少 [1] - 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指数分别涨1.26%、0.88%、0.37%、0.16% [1] - 行业与主题ETF中游戏、航空航天等ETF涨幅居前,中证银行、证券ETF龙头等跌幅居前 [1] - 两市板块指数中地面兵装、军贸概念等涨幅居前,中小银行、油气开采等跌幅居前 [1] - 中证1000、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IH指数股指期货沉淀资金分别净流出50、24、18、16亿元 [1] 重要资讯 - 6月制造业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1] - 生产指数为51.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1] - 截至6月27日,上半年新成立股票型基金377只,发行总份额1847.08亿份,占新发基金35.49% [1] -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删去“择机降准降息”,增加“灵活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表述 [1] - 香港证监向11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放牌照,陆续收到机构相关申请 [1] - 马斯克称Neuralink使人可用意念操控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 [1][2] - 达利欧称美国接下来一年须出售约12万亿美元国债,财政问题严峻 [2] - 美国法案最终通过悬而未决,引发担忧,部分参议员反对 [2] - 特朗普表示希望伊朗接受国际检查,考虑因铀浓缩问题再次轰炸伊朗 [2] 市场逻辑 - 周一两市主要指数回升,成长风格主导,6月制造业PMI数据向好,市场从危机阶段转入响应阶段,外资唱多中国资产 [2] 后市展望 - 周一两市主要指数回升,成长风格主导,6月制造业PMI数据好于预期,外资唱多中国资产,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有望从震荡回升演化为趋势上涨行情 [2] 交易策略 - 股指期货方向交易看多四大股指期货合约,成长类指数弹性更高 [2] - 股指期权交易买入股指远月深虚值看涨期权 [2]
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深圳也出手了:完成高难度临床首秀,0.01毫米黑科技重塑患者运动功能!
搜狐财经· 2025-07-01 00:30
Neuralink技术进展 - Neuralink发布会展示"插脑"速度达1.5秒/根 实现七位志愿者意念控制机械臂和游戏操作 [1][26][28] - 公布三年路线图:2026年实现盲人复明 2028年完成人类与AI集成 [1][33][64] - N1植入体已帮助七位瘫痪患者恢复数字交互能力 包括渐冻症患者恢复沟通功能 [34][36][40][43]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将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 可深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区域 [66] - 提出"全脑接口"概念 包含Telepathy输出、Blindsight输入和Deep治疗三大产品线 [61] 深圳脑机接口临床突破 - 深圳市二院完成华南首例高密度薄膜电极脑机接口手术 使用128通道柔性电极实现97%准确率运动意图解码 [2][5][8] - 微灵医疗自主研发0.01毫米超柔性电极阵列 采用MEMS工艺 厚度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 [12][14] - 手术系统实现60毫秒超低时延 包含1024通道30kHz采样率的便携式采集设备 [12] - 建立"脑机接口临床评估与转化中心" 已累计开展500余例相关手术 [14][16][22] - 形成"研发-制造-临床"全闭环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圳模式" [20][24] 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 Neuralink志愿者平均每周使用设备50小时 峰值超100小时 显示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52] - 深圳案例证明本土化"医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实现从实验室到手术台的快速转化 [16][18][20] - 深圳市卫健委推动"医企创未来"计划 建立临床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机制 [18] - 微灵医疗与市二院合作构建"电极材料-AI解码-手术应用"完整技术链条 [5][12][14] - 深圳二院规划通过一体化手术室和康复单元实现脑机接口全流程数据管理 [22][24] 技术参数与性能 - Neuralink植入体通道数计划从3000个(2026年)扩展至25000个(2028年) [64] - 深圳系统支持1024通道采集 30kHz/通道采样率 具备自供电和强抗干扰特性 [12] - Neuralink目标将人机通信速率从每秒1比特提升至数兆比特级别 [47] - 深圳电极阵列厚度0.01毫米 采用超柔性材料实现紧密脑组织贴合 [12][14] - Neuralink手术机器人实现11倍速度提升 电极植入深度覆盖99%人类大脑 [66]
马斯克Neuralink脑机接口新成果!看完头皮发麻
量子位· 2025-06-30 14:38
Neuralink最新成果展示 - 七名受试者通过Neuralink的N1脑机接口实现意念控制游戏操作,包括移动、转弯、吃道具等动作[1][2][3][4] - 受试者包括四位脊髓损伤患者和三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平均每周使用脑机接口50小时,峰值超过100小时[5][10] - 首位受试者Noland当天学会意念控制电脑光标并打破世界纪录,现已能玩《马里奥赛车》和《使命召唤》等复杂游戏[12][14] - 受试者Alex通过N1控制虚拟手和特斯拉擎天柱机械手,并重返工作岗位操作CAD软件[17][18][20][22] - 渐冻症患者Bard借助N1恢复与世界交流能力,可与孩子们外出玩耍[23][24][25] 产品技术路线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实现任意神经元读写传输信息的通用平台[27][28] - 当前产品N1(Telepathy)植入1000个电极于运动皮层,帮助瘫痪患者意念控制设备[31] - 下一代产品Blindsight旨在通过电信号转换帮助失明者恢复视力[32][33] - Deep技术将电极深入大脑深层区域,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34] 未来三年发展计划 - 2024下半年计划在言语皮层植入,解码大脑语言信息[37] - 2025年电极通道增至3000个,进行首次Blindsight植入[38][39] - 2027年通道达10000个,实现多脑区同步植入[40] - 2028年单植入物通道超25000个,全面治疗神经疾病并与AI整合[40][41]
“全脑接口”登场,马斯克Neuralink发布会炸翻全场
虎嗅APP· 2025-06-29 21:21
核心观点 - Neuralink已成功为7名志愿者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帮助他们恢复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能力,如玩游戏、控制机械臂等[3][5][9] - 公司计划到2026年让盲人重见光明,2028年实现全人类与AI互联,彻底改变人类本质[5][12][53]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的高带宽连接,突破生物学极限[61][63][76] 技术进展 - N1植入体已帮助四肢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全球首位接受者Noland重获数字世界自由[14][15][17][19] - 渐冻症患者Bard和Mike通过脑机接口重新获得沟通和工作能力[24][25][27][28]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将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至1.5秒/根,可深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区域[77][79] 产品路线 - Telepathy: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恢复独立,首个产品已应用[41][67] - Blindsight:通过眼镜和视觉层植入设备帮助盲人恢复视力,计划2026年实现[43][45][74] - Deep:针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电极可插入大脑任意区域[68] 研发规划 - 2025年:言语皮层植入,解码大脑信号为语音[74] - 2026年:电极增至3000个,实现盲视导航[74] - 2027年:通道数量达10000个,支持多设备植入[75] - 2028年:单植入物通道超25000个,治疗精神疾病并与AI集成[76] 技术原理 - 目标是将人机通信速率从每秒1比特提升至数兆/吉比特,释放数百万倍交流潜力[38][39] - 自研N1植入物创造全新大脑数据传输模式,连接生物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模型[80][81] - 提出交互神经元摩尔定律,感知更多神经元将颠覆人机交互方式[81]
彻底沸腾!马斯克,突然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6-29 13:24
核心观点 - Neuralink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受试者达7人,未来计划包括言语皮层植入、电极数量提升至3000个等 [2][5][12][13] - 马斯克提出通过Neuralink完全接管擎天柱机器人,构建通用大脑输入输出技术,实现高带宽脑机接口 [7][8][9] - Neuralink终极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解决神经系统疾病并释放人类大脑潜能 [16][17] - 脑机接口行业2025年被视为"元年",2025-2029年市场规模CAGR达25.22%,2029年达76.3亿美元 [3][21][22] Neuralink最新进展 - 受试者达7人,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与3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平均每周使用时长约50小时,峰值超100小时 [5] - 脊髓损伤患者Alex未来将连接擎天柱机械手实现更复杂操作 [6] - 6名患者参与PRIME研究,证明N1植入设备、R1手术机器人及N1用户应用程序安全性和有效性 [10] - N1脑植入设备使患者能意念控制计算机,通过蓝牙连接实现光标移动、文字输入、网页浏览等功能 [11] Neuralink未来计划 - 2025Q4:言语皮层植入,解码无声"意图言语" [12] - 2026年:电极数量提升至3000个,首位"盲视"项目参与者加入 [13] - 2027年:电极数达1万个,实现多设备植入 [14] - 2028年:电极数超2.5万个,治疗精神类疾病并探索AI融合 [15] 行业市场规模 - 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12亿美元,2023年达19.8亿美元,2024年预计24.8亿美元(同比+25.25%) [21] - 医疗健康是最成熟赛道,严肃医疗应用潜在规模150-850亿美元,消费医疗250-600亿美元 [22] - 中国脑机接口专利超2000项,处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阶段 [23] 公司融资情况 - 最新一轮融资6.5亿美元,估值将突破百亿美元 [19]
刚刚,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插脑只要1.5秒,26年治愈失明,28年全人类变AI
猿大侠· 2025-06-29 11:45
核心观点 - Neuralink发布会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重大突破,包括七名志愿者成功植入设备并实现意念控制[4][6][13] - 公司提出三年路线图:2026年让盲人重获视觉,2028年实现全人类与AI集成[2][11][75][76]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突破生物学限制,彻底改变人类与机器交互方式[61][63][78] 技术进展 - N1植入体已帮助四肢瘫痪者通过意念控制计算机,实现游戏操作、机械臂控制等功能[14][16][21][27]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将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至1.5秒/根,可深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区域[80][82] - 当前设备平均每周使用50小时,峰值超100小时,深度融入用户生活[56][57] 产品规划 - Telepathy:针对运动障碍患者,恢复基础控制能力[40][67] - Blindsight:通过视觉皮层植入与摄像头眼镜组合帮助盲人复明[42][43][68] - Deep:覆盖全脑区域,治疗神经系统疾病[69][70] 未来计划 - 2025年:解码言语皮层信号实现脑控语音[75] - 2026年:电极增至3000个,实现低分辨率导航视觉[75] - 2027年:通道数量扩展至10000个,支持多设备植入[76] - 2028年:单植入体通道超25000个,覆盖全脑区域并与AI深度集成[76][78] 社会影响 - 技术已帮助脊髓损伤、渐冻症患者恢复部分生活能力与工作能力[16][21][23][27] - 潜在应用包括超人视觉(红外/紫外感知)、意识上传至机器人躯体[6][52] - 长期目标是通过提升脑机带宽解决AI文明风险[47][52]
刚刚,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插脑只要1.5秒,26年治愈失明,28年全人类变AI
创业邦· 2025-06-28 17:04
Neuralink技术进展 - 全球已有七人植入Neuralink脑机接口设备 通过心灵感应产品重获物理世界交互能力 可玩马里奥赛车 使命召唤 控制机械臂写字 [4][6][8] - 植入者Alex通过意念控制虚拟机械手与叔叔玩石头剪刀布 另一植入者Noland通过设备重获数字世界自由 常击败朋友玩游戏 [8][17][19] - 渐冻症患者Bard和Mike通过N1植入体重新获得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 Mike可操控CAD软件继续测绘工作 [24][25][27][29] 产品路线图 - 2026年计划让盲人重见光明 发展超人般多波段视觉能力 看到雷达 红外线 紫外线 [6] - 2025Q4计划在言语皮层植入设备 直接从大脑信号解码有意识词语转换为语音 [77] - 2026年将电极数量增至3000个 首位盲视参与者重获视觉 初期低分辨率导航 最终达超人多波段视觉 [77] - 2027年通道数量增至10000个 首次实现多设备植入运动皮层 言语皮层或视觉皮层 [77] - 2028年每个植入物超25000个通道 可访问大脑任何部分 治疗精神疾病 疼痛 失调 并与AI集成 [77][78] 技术突破 - 第二代手术机器人电极植入速度提升11倍 从17秒/根提速至1.5秒/根 可植入大脑皮层下50毫米以上区域 兼容99%人类 [80][82] - N1植入体创造全新大脑数据传输模式 将生物神经网络连接到机器学习模型 首次扩展人类大脑基本基质 [84] - 目标提升人机通信带宽 从每秒1比特提升至数兆比特甚至数吉比特 打破人类交流速度限制 [38][39] 长期愿景 - 最终目标是构建全脑接口 在任何地方监听和写入神经元信息 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高带宽连接 [63][65] - 通过解决带宽限制 让全人类集体意志与AI意志相匹配 减轻AI文明风险 [54][49] - 提出交互神经元摩尔定律 随着感知神经元数量增加 人类与计算机和物理世界交互方式将被彻底颠覆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