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eep
icon
搜索文档
RadNet, Inc. Announces Date of its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Conference Call
Globenewswire· 2025-07-25 18:00
LOS ANGELES, July 25, 2025 (GLOBE NEWSWIRE) -- RadNet, Inc. (NASDAQ: RDNT), a national leader in providing high-quality, cost-effective diagnostic imaging services through a network of owned and operated outpatient imaging centers and digital health solutions, announced today that it will host a conference call to discuss its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on Monday, August 11, 2025 at 7:30 a.m. Pacific Time (10:30 a.m. Eastern Time). Investors are invited to listen to RadNet’s conference call by dia ...
人工智能时代投什么?吴世春的三条逻辑、两个观点和十个忠告
创业邦· 2025-07-25 17:42
作为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长期深耕早期投资领域,聚焦 AI、具身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赛道, 是国内创投圈的重要人物。 7月18日杭州拱墅,在"创业邦 2025 新青年创投大会"现场,谈到了他 对中国 AI 发展现状的观察、 梅花创投的投资布局、AI 迈向 Agent 时代的趋势,以及梅花创投投资理念等核心内容。 对于AI、Agent、具身智能,吴世春是怎么看的?他的十条忠告,有哪些铁律值得参考? 以下是吴世春在"创业邦 2025 新青年创投大会"上的演讲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梅花创投是布局最全的早期投资机构。在商业航天领域,我们投了火箭、卫星、遥感、北斗,以及太 空计算、星链。投了理想汽车、字节跳动,投了20多家机器人企业,包括10年前的诺斯机器人,以 及现在的很多具身智能企业。AI的话,也是从五六年前开始投,包括蚂蚁加注的Meta GPT是我们6 年前投的,那时候ChatGPT还没有兴起。 AI已经从原来的技术能力转向商业落地,硅谷新的共识,是AI不再是卖工具,而是卖收益。从2024 年开始,中国市场的应用层融资已经超越模型层融资了。DeepSeek虽然现在月活下降很厉害,但它 的出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Bi ...
不怕被挖!谷歌晒IMO金牌团队大合照,还挨个圈出了联系方式
量子位· 2025-07-25 15:59
时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谷歌DeepMind不信邪。 这不前脚,谷歌刚获IMO金牌,小扎就光速挖走三名核心团队成员。 如此抓马又无语,更多人都劝谷歌DeepMind小心点儿吧,要不以后论文署名都匿名吧,实在不行学习中国互联网公司用 花名 吧…… 没想到啊,谷歌IMO金牌团队不信邪,直接晒出来团队全家福——既像是回应,又多少有点挑衅。 Thang Luong ,谷歌IMO金牌团队负责人——DeepMind超级推理团队负责人,还专门艾特了每个人。 这简直就是给小扎递刀子了…(bushi Thang Luong对此评价道: 团队负责人Thang Luong,这次进一步透露了他们的准备细节。 我相信,那一周就是所有奇迹发生的时候 。 除此之外,他还分享称他们在IMO开幕前,从四处各地齐聚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一「奇迹时刻」。 在IMO2025开赛前夕,Google DeepMind的科学家们,做了件堪称"传说级"的事。 他们把之前摸索出的所有"配方"整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全力以赴的冲刺训练。 以及有意思的是,被小扎挖走的那3个华人,没有出现在合照中。 值得一提的是,要跑这次模型,竟然还得从多个团 ...
Nature头条:AI大模型已达国际数学奥赛金牌水平
生物世界· 2025-07-25 15:54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全球顶尖中学生智力角逐的最高殿堂,其题目之难,往往令普通人望而却步。 然而,人工智能 (AI) 正在这个领域创造历史。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近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在其官网头条报道了 人工智能 (AI) 取得一项新成就—— 大语言模型 首次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达到金牌水平 。 曾经被认为需要"人类顶级智慧"才能驾驭的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IMO) ,如今迎来了强大的 AI 挑战 者 。Google DeepMind 和 OpenAI 的最新大模型,首次在这项顶级数学竞赛中展现了与人类金牌选手比 肩的实力! 此外,这项突破的深远意义远超竞赛本身: 1、AI 能力的证明 : 它有力地证明了大语言模型 (LLM) 能够处理极其复杂、需要深度逻辑思维和抽象 推理的任务,而不仅仅是文本生成或模式识别。 2、教育与研究的新工具 : 此类 AI 可以作为强大的助手,帮助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启发解题思路,甚至协 助数学研究人员探索新的猜想和定理。 3、通往 AGI 之路的里程碑 : 解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级别的数学问题,需要多方面的认知能力组合, 这无疑是通往 ...
浦发银行:人工智能已从场景化规划进入规模化应用
新华财经· 2025-07-25 15:44
数智化转型战略 - 公司加速推进大模型应用体系建设,成立人工智能中心,构建"算力+算法+平台+知识"四位一体智能基座,人工智能从场景化规划进入规模化应用[1] - 基于华为昇腾服务器建设千卡异构算力集群,突破算力瓶颈,支撑大模型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1] - 筹建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定位大规模低成本计算中心,满足非实时算力需求,设计遵循安全可靠、绿色节能原则[1] 技术基础设施布局 - 和林格尔数据中心建成后将实现云平台统一纳管的智算集群,形成端到端全场景覆盖的智算基座[2] - 建设涵盖通用能力、金融知识等四维度的多模态评估体系,整合三万余条场景数据,实现大模型精准评估[2] - 引入DeepSeek、Qwen等大模型构建算法矩阵,大参数量模型用于财报分析等复杂推理,小参数量模型处理指标查询等轻量任务[2] 应用场景与成效 - 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于表单识别、图像涵义抽取等场景,提升内部营销、运营、办公效率[2] - AI技术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重构风险管理模式并延伸生态服务[2]
工信部:聚焦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加速开源项目孵化与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5:2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北京报道7月23日~24日,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的"2025开放原子开源 生态大会"在北京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出席大会表示,当前,数字浪潮席卷全球,技术的迭代步伐不断加快。开 源不仅是软件开发的协作模式,更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作为新型生产方式,开 源打破了创新的壁垒,共享前沿成果,营造合作创新的生态。从基础软件到人工智能的大模型,从云原 生的架构到智能设备的互联,开源有力地推动了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谓开源,最初指开源软件,就是将软件的源代码公开,允许用户自由查看、使用、修改和分发的开发 模式。后来,开源这种开放、共享、协同的协作模式,逐渐拓展到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 能、生物工程、脑科学、智能驾驶、机器人、工业软件等多个领域。 熊继军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加强与各方面的协同配合,扎实推 动构建国内的开源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 从开源基础来看,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构建了连接国内外、贯通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代码的托 管平台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科技企业、金融机 ...
对话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预计到2030年,每台设备都将内置AI推理芯片
钛媒体APP· 2025-07-25 15:05
AI推理芯片行业趋势 - AI分为训练与推理两大环节 训练需海量数据和超强算力 推理要求快速响应现实问题 [2] - 2022年云端推理算力占比达58.5% 预计2026年升至62.2% [2] - AI推理芯片市场处于蓝海阶段 未来三至五年增速将大幅超越训练芯片 [3] - AI推理算力需求每年增长超80% 有望成为数据中心计算主要驱动力 [13][15] - 未来五年推理算力网络将无处不在 贯穿端、边、云场景 [3][8] 云天励飞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全面聚焦AI推理芯片 发布深穹Edge200芯片及X6000 Mesh推理计算卡 [2][3] - X6000 Mesh加速卡算力达256Tops 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推理 [2] - 提供推理一体机产品线 最高达4PFlops算力 [2] - 采用自研"算力积木"架构 支持国产Chiplet工艺 通过100%国产化验证 [6][12] - 产品矩阵覆盖云边端 包括模组、边缘盒子、加速卡、一体机等 [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自研第四代NPU 高效支持Transformer架构 [12] - 第五代NPU Nova500计算效率提升5倍 能效比提升3倍 [18] - 采用3D Memory Hybrid Bonding技术 内存带宽提升10倍 [18] - 下一代AI芯片计划2026年推出 含深界、深擎、深穹系列 [17] 市场表现与业务进展 - 2024年营收超9亿元 同比增长81.3% 2025年Q1营收2.64亿元 同比增168.23% [7] - 与德元方惠签署16亿元算力服务协议 上半年预计贡献2亿元营收 [7] - 消费级业务进入华为、荣耀等供应链 预计2025年增速超50% [7] - 已完成天府智算中心交付 2024年Q4确认收入 [7]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公司从创业之初定义AI推理 具备差异化竞争力 [15] - 中国拥有人口红利和应用场景优势 推动算法与芯片技术发展 [9] - 采用国产工艺实现量产 克服生态不完善等挑战 [17][19]
恒指公司:恒生科指过去一年涨超53% DeepSeek模型成关键催化剂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11:46
另一方面,2014年11月推出的股票互联互通机制,对促进香港资本市场发展至关重要。截至2025年6月 30日,共有17支ETF符合南向交易资格,其中13支追踪恒生指数系列。值得留意的是,当中有5支以科 指为基础指数,令科指成为目前最多南向合资格ETF追踪的指数。 恒指公司指出,自科指期货于2020年11月推出以来,成交量在过去五年节节上升。据香港交易所数据显 示,2025年上半年,科指期货的平均每日成交量(ADV)达到约17.2万张合约,较2024年增长44%。长线 而言,自2020年科指期货开始交易以来,ADV累计录得97倍涨幅,其成交量显著上升,亦带动科指期 货于香港整体期货市场的市场份额上升至22%,仅次于恒指期货及国指期货。 截至2025年7月18日,年初至今的升势带动科指于过去一年升幅扩大至超过53%,跑赢以恒生综合指数 为代表的大市12个百分点。虽然科指表现优于大市,但其波幅亦较高。截至今年7月18日,科指的1年年 化波动率近41%,而恒生综指则为28%。 自首支追踪科指的ETF于2020年8月推出以来,以科指为参考基准的ETP(ETF+L&I)数目持续上升,带动 整体资产管理总值(AUM)同步录 ...
老黄自曝皮衣口袋藏“秘密期权池”!随时准备奖励员工,团队亿万富翁数量世界第一
量子位· 2025-07-25 10:01
黄仁勋的管理哲学 - 随身携带"秘密期权池",随时奖励表现出色的员工,方式随性直接,无需冗长审批流程 [1][2][3][4] - 亲自审核全公司42000名员工的薪酬方案,强调增加薪酬支出以照顾好员工 [4][5] - 团队中亿万富翁数量比世界上任何CEO都多,反映对员工慷慨分享成功果实的态度 [6][7] AI人才争夺战 - 顶尖AI研究员身价飙升,如Meta开出4年10亿美元天价合同 [9] - 150名顶尖AI研究员加足够资金可创建类似OpenAI的公司,如DeepSeek、月之暗面等 [10][11] - 认为收购初创公司不如直接重金投入个人,提出"为什么不愿意直接付给一个人10亿美元"的思考 [8][12] 开源与AI模型发展 - 强调开源对初创公司生存的重要性,未来产业可能由需要开源模型的初创公司主导 [14] - 兴奋谈论DeepSeek R1等推理模型的意义,指出其能真正思考且能源高效 [14] GPU分配机制 - 芯片分配采用"先到先得"原则,需求方需提前下单 [15] - 提前一年向合作伙伴披露产品路线图,共同规划电力、数据中心空间等资源 [16][17] - 目前仍有5000亿美元Hopper芯片库存可供额外需求 [18] 芯片价值与迭代 - 每代产品性能提升带来客户收入提升,加快迭代速度以降低AI成本 [20][21] - Hopper芯片价值衰减缓慢:一年后保持80%,两年65%,三年50%,且性能通过优化可提升4倍 [22][23] AI对就业影响 - AI未导致裁员,反而100%软件工程师和芯片设计师使用AI辅助工作,推动更多创新 [24][25] - AI创造就业连锁反应:提升生产力→实现更多创新→生产客户购买产品→推动增长→创造岗位 [26] - 警告不使用AI者将落后,未来程序员必须借助AI工具 [29] AI技术普惠性 - AI是"最伟大技术均衡器",使每个人都能成为程序员、艺术家、作家 [27][28] - 自然语言交互降低编程门槛,AI可帮助优化问题表述 [27] AI产业化趋势 - AI生产需要持续进行,未来生成tokens的产业规模将达数万亿美元/年 [31][32] - 预测所有能移动的东西都将自主化,每个工业公司需配备"AI工厂" [33][34][35] - 以特斯拉为例说明AI工厂必要性,未来空中交通等场景将由巨型AI主导 [34]
硅谷华人能不能站起来把钱挣了?
虎嗅· 2025-07-25 07:24
美国AI行业动态 - 马斯克旗下XAI发布grok4模型 部分能力显著提升但编程能力仍有局限 写作能力出现倒退[1] - Meta人工智能部门进行大规模重组 高薪引进新人才同时裁撤原有团队 核心团队44人中至少50%为华人[4][6] - 美国AI行业炒作热点从AGI(通用人工智能)转向SSI(超级人工智能) 概念定义模糊但商业价值显著[22][24] Meta技术路线调整 - Llama系列开源模型表现下滑 从Llama3开始被中国开源模型超越 Llama4因应对竞争仓促调整导致性能不佳[2][3] - 原首席科学家Yann LeCun被替换 因其公开质疑当前大模型架构无法实现AGI 主张需要全新架构[6] - 新任AI部门主管Alexander Wang来自Scale AI(数据标注公司) 缺乏大模型研发经验引发行业质疑[7][8] 中美AI竞争格局 - 中国开源模型如DeepSeek冲击美国闭源商业模式 通过开源降低行业利润 公布推理过程实现技术祛魅[25][26] - 美国AI企业高度依赖华人人才 Grok4团队几乎全为华人 顶级AI会议参会者至少50%为华人[10][12] - 部分美国企业采取技术封锁策略 Llama3/4刻意弱化中文支持 政治因素影响技术决策[12][16] 行业人才结构 - Meta新组建团队包含大量OpenAI/DeepMind前员工 22位研究科学家中有14位华人 主要毕业于清华/MIT/斯坦福等名校[5][6] - 美国AI领域存在显著族裔不平等 华人技术贡献与职业地位不匹配 高管层仍以白人为主[10][11] - 英伟达等芯片企业同样依赖华人人才 黄仁勋公开承认这一事实[12] 开源与闭源之争 - Meta可能放弃开源路线 转向闭源开发 中国成为开源生态主要维护者[16][31] - 美国企业开发"符合价值观"的基准测试(如R1-1776) 将技术问题政治化[19][26] - 开源模式冲击闭源商业逻辑 迫使OpenAI等公司提高免费用户额度[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