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 S2 机器人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英伟达推出JetsonThor-20250901
国元证券· 2025-09-01 15:46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天然载体有望核心受益 [5][21] - 建议关注国内核心产业链:华锐精密,富临精工,中大力德,宁波华翔 [5] 周度行情回顾 - 2025年8月24日至8月29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0.75%,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输1.97pct [2][11] - 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来看,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69.78%,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赢52.07pct [2][11] - A股人形机器人指数相关个股中,豪恩汽电周涨幅最大(+58.28%),海昌新材周跌幅最大(-14.90%) [2][17] 周度热点回顾:政策端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批开放基金正式签约,总规模300万元,平均单项目资助金额30万-50万元 [3][19] - 工信部与民政部公布32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3][19] - 国务院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3][21] 周度热点回顾:产品技术迭代 - 优必选在Walker S2机器人上率先部署英伟达最新发布的Jetson AGX Thor及Isaac Sim,成为全球首款具备自主换电能力的人形机器人 [3][21] - 均普智能旗下普智未来机器人宣布2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即将下线,明年产能扩展至2000台 [3][22] 周度热点回顾:投融资 - 若愚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主要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大脑的产业化应用 [3][22] - 梅卡曼德完成近5亿元融资,加速"眼脑手"全栈技术进化与全球化落地 [3][22] - 仁新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深创投独家投资,将加速工业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3][22] 重点公司动态 - 麦捷科技与光明实验室共建"微型驱动关节与仿生灵巧手"联合实验室,探索具身智能领域 [4][23] - 禾川科技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并取得订单 [4][23] - 珠海冠宇已向多家头部厂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送样,并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有合作 [4][24] - 珠城科技与优必选签署战略合资协议,合作开展智能服务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研发 [4][24] - 英诺赛科表示由公司芯片支持的全球首款氮化镓机器人已推出,今年出货量有望突破万台,单台机器人氮化镓芯片需求未来可提升至1000颗 [4][25]
小摩看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正迎来爆发前夜?这些明星企业亮了
智通财经· 2025-08-14 22:51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 汇聚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涵盖整机厂商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1] - 人形机器人首次成为全场焦点 全产业链企业集体亮相 吸引企业客户 政府官员和普通观众大量关注 [2] 参展企业动态 - 国内企业如埃斯顿 禾川科技 深圳越疆 新松 科沃斯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加大战略投入 [2] - 国际品牌如ABB 库卡更多聚焦协作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等传统业务 [2] - 优必选展示Walker S2机器人组成生产队 在模拟生产线中执行分拣作业 支持自动充电 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实际工厂分拣速度是演示速度的2倍 [3] - 优必选计划2025年Walker S系列发货500台 其中比亚迪已确认采购50台 订单交付周期2-3个月 9月起逐步放量 [4] - 宇树科技进行机器人拳击表演 展示超强运动控制能力 包括受外力冲击保持平衡 流畅精准的出拳和踢腿动作 [5] - 宇树科技CEO预测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已清晰 突破时刻可能在1-3年内 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有望3-5年内实现 [6] 技术成熟度差异 - 优必选和宇树科技可进行实时演示 机器人完成行走 抓取静态物体 重复性工作 姿态转换等复杂动作 覆盖工业 零售 安防 医疗 研发等多场景 [7] - 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原型机展示阶段 [8] - Galbot聚焦零售和物流场景通用型机器人研发 Spirit AI展示基于VLA模型训练的叠衣服机器人 Robotera自研VLA模型 手部模块实现每秒10次点击操作 [9] 核心零部件进展 - 绿的谐波展示多款适用于工业和人形机器人的谐波减速器 包括全球最小可用于机器人手指的谐波减速器 已实现对外销售 执行器模块引发关注 [10] - Unitree等整机厂商展示自研灵巧手模块 为机器人精细操作如抓取和装配奠定基础 [11] 中外研发差异 - 美国企业多聚焦通用型机器人控制技术 中国企业更倾向于特定场景应用突破如工业分拣和零售服务 [12] - 差异源于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场景定制化机器人的迫切需求 推动企业快速落地细分领域解决方案 [12] 行业展望 - 人形机器人技术瓶颈正逐步突破 优必选凭借垂直整合模式和先发优势在商业化上领先 宇树科技在运动稳定性展现硬实力 [13] - 随着核心零部件成熟和场景需求释放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临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