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XH305
icon
搜索文档
1.8万元/支童颜针,现在只要5999元?新氧和圣博玛又“火拼”了
行业竞争格局 - 童颜针市场公价普遍在1.2w-2.6w区间,但新氧自营诊所复配的艾维岚产品售价仅为5999元,为市场公价的1/3,引发品牌方圣博玛不满[2][39] - 2021年市场仅2款童颜针产品,2024年已增至不少于7款获批上市,包括艾塑菲、塑妍萃、普丽妍等,价格区间1.3w-2.4w[32][34][36] - 另有杭盖秱博生物、江苏西宏生物医药等2款童颜针处于注册审批阶段,行业供给加速扩容[37] 公司动态 - 圣博玛声明不对新氧诊所销售的艾维岚提供正品保证,新氧则反驳称产品均为正品,双方爆发"口水仗"[1][3] - 东方妍美核心产品XH301(童颜针)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国内上市审评,欧盟注册处于提交阶段[8][19] - 东方妍美2024年收入仅0.13亿元,亏损0.64亿元,现金储备0.33亿元,资金压力较大[9][25] 产品与技术 - XH301采用聚左旋乳酸(PLLA)+羧甲基纤维素(CMC)组合,与艾维岚材料一致,但优化了造球工艺使微球更圆润均匀[14][16][17] - 临床试验显示XH301矫正皱纹严重有效率达95.5%,显著高于对照组进口玻尿酸的59.83%[18] - 东方妍美其他产品如XH305(类似水光针)终端价仅数百元,想象空间有限[46][47] 商业模式 - 东方妍美采取代理销售模式,2023年将XH301等3款产品独家授权新氧10年,新氧承诺采购最低数量[20][21][23] - 与爱美客、锦波生物等直销模式不同,东方妍美计划未来搭建自有销售团队,但当前资金限制其商业化能力[20][26] - 公司计划将IPO募集资金用于推进XH301在欧洲、东南亚市场的注册与商业化[49] 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童颜针市场规模达14.88亿美元,预计2033年增长至20.82亿美元[29] - 新氧CEO透露即将上市的国产童颜针定价更理性,行业价格战或持续升级[5][44] - 杭州、成都等地医美机构艾维岚价格已低至5900元,万元价格体系面临挑战[42][43]
【医美专栏】东方妍美赴港冲刺IPO,专注再生医学材料和特医食品!
搜狐财经· 2025-05-16 18:34
公司IPO动态 - 东方妍美于2025年5月12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2] - 发行股份类型包括H股,每股定价包含1.0%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费用 [3] 公司业务与产品线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 [4] - 再生医学医疗器械产品线分为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13款候选产品)和医用敷料及补片(7款已获批) [4][9] - 特医食品产品线已获批2款产品,另有7款在研(含3款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 [7]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核心产品XH301(鼻唇沟皱纹治疗)处于注册审评阶段,预计2025年完成,计划提交欧盟CE认证申请 [5][6] - XH305(皮肤暗沉治疗)正在国家药监局注册审评,预计2025年获批 [5][6] - XH321(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和XH322(乳腺癌术后重建)分别处于注册审评和临床前阶段 [5][9]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288.2万元,2024年增长至1452.0万元 [8] - 2023年研发成本4572.6万元,2024年略降至4495.0万元 [8] - 2023年净亏损6350.1万元,2024年扩大至6938.3万元 [8] 研发管线规划 - 加速推进8款临床或注册阶段候选产品,包括XH301、XH305及6款临床试验阶段产品 [6] - 临床前阶段产品如XH309、XH312、XH306等正加快研发,目标进入临床试验 [6]
东方妍美递表港交所,核心产品尚未商业化,资产负债率超100%
财经网· 2025-05-13 16:49
公司概况 - 东方妍美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医疗健康企业 [1] - 公司主要产品线包括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 [1]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于香港主板挂牌,建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产品研发 - 公司拥有13款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候选产品,均属第三类医疗器械 [1] - 核心产品XH301(治疗鼻唇沟皱纹)和XH305已完成临床试验且处于注册审评阶段,预计2025年在中国推出 [1] - 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候选产品XH321处于临床前阶段 [1] - 在医用敷料及补片产品线中,有7款产品已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 [2] - 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交联ECM候选产品XH322处于临床前阶段 [2] - 特医食品方面有2款获批产品和7款研发中候选产品 [2] 财务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1288.2万元、1452万元 [2]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4572.6万元、4495万元 [2] - 2023年和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6350.1万元、6938.3万元 [2] - 毛利率从2023年的11.4%降至2024年的2.6% [2] - 2023年和2024年总资产分别为14891.5万元、15872.7万元 [4] - 2023年和2024年总负债分别为11661.4万元、19580.9万元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78%上升至2024年的123% [3][4] - 流动比率从0.6倍降至0.3倍 [3] - 流动净负债从3710万元增至1.43亿元 [3] 募资用途 - 募资将用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的注册及上市后临床跟进 [6] - 资金将用于其他再生医学材料注册候选产品的开发及注册 [6] - 资金将用于再生医学材料敷料及补片候选产品的开发及注册 [6] - 资金将用于特医食品候选产品的开发及注册 [6] - 部分资金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6] 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再生材料注射剂市场规模为29亿元 [6] - 2023年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市场规模为25亿元 [6] - 预计2032年再生材料注射剂市场规模将达到185亿元 [6] - 预计2032年医用敷料及补片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元 [6] - 2024-2032年再生材料注射剂市场复合增长率为21.5% [6] - 2024-2032年医用敷料及补片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2.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