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PT

搜索文档
智能软件研发:算力与场景双驱动,智能软件研发进入“平台+服务”融合新阶段,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7-16 2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专注于开发和应用AI技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中国在此领域实力强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智能硬件出货量增加将带动需求增长,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等领域提供丰富机遇,市场规模预计持续扩张,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集中度较高且未来将进一步提高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智能软件研发行业为各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提升业务效率等,未来注重个性化和用户体验,按应用领域分为办公、嵌入式、新兴技术、信息安全、信创软件 [5] - 办公软件集成AI技术优化办公流程,如自动完成文档编辑等工作 [6] - 嵌入式软件为嵌入式系统设计,集成AI算法实现特定设备智能化操作,应用于多领域 [7] - 新兴技术软件融合前沿技术,革新工作方式,提供智能化、自动化和互联功能 [8] - 信息安全软件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 [9] - 信创软件基于自主可控原则开发,涵盖基础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 [11] 行业特征 - 技术依赖性强,依赖专业工具和先进算法框架,2024年4月中国推出近40款智能化软件开发工具 [13] - 产品迭代周期短,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以用户为中心提升体验和竞争力 [14] - 多样化与跨领域应用,应用于多领域并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15]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60 - 1969年),软硬件分离定价与软件工程概念提出奠定独立发展和技术创新基础 [16] - 启动期(1970 - 2000年),独立数据库公司崛起奠定数据处理基础,IBM推出PC及配套软件开启大众市场时代 [18] - 高速发展期(2001 - 2021年),签署《敏捷软件开发宣言》,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激增推动行业在多场景广泛渗透 [19] - 成熟期(2022年至今),ChatGPT推出引领智能软件进入全新智能化纪元,广泛渗透各行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20]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硬件与基础软件供应,包括计算机硬件、嵌入式芯片、操作系统等 [21] - 产业链中游为智能软件研发与开发,包括需求调研等环节,企业地域集聚特征明显,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22][28] - 产业链下游为应用与服务,推动工业软件产业升级,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增长至约2414亿元,同比增长12.3% [30]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市场规模从14669亿元增长至282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98%,预计2025 - 2029年从31977亿元增长至526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30% [31] - 历史规模扩张原因是中国人工智能实力强劲,推动智能软件研发,AI技术成熟普及拓宽应用边界 [32] - 未来规模增长原因是智能硬件普及拓展应用场景,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市场发展带来机遇 [33] 政策梳理 -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智能软件研发行业技术创新等,推动智能化与实体经济融合 [35][36] -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行业加速IPv6技术应用与创新,提升网络安全性和扩展性 [36]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推动行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水平,促进技术自主可控 [37] -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促进智能软件在能源领域应用 [37] - 《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炼油行业转型,促使智能软件研发行业开发能源管理等解决方案 [37] 竞争格局 - 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有科大讯飞等,第二梯队有中国软件等,第三梯队有北京超图软件等 [38] - 历史上头部企业融合云服务与软件推出SaaS产品,专注擅长领域占据领先位置,未来市场集中度将提高 [39] - 领先企业通过AI赋能巩固领先地位,如科大讯飞和金山办公借助AI提升研发效率和用户体验 [40] 上市公司速览 报告列举了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基本信息、财务数据和竞争优势 [44][54][59] 财务数据分析 报告展示了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多年的财务指标数据 [52][56][63] 公司竞争优势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软件先驱,提供完整产品链条,覆盖多领域,积极投入新兴技术领域 [54] -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企业数智化软件与服务提供商,深化AI技术应用,推出企业服务大模型YonGPT [59] -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运营WPS Office,推出智能办公应用和政务场景大语言模型 [66]
用友网络: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拥抱AI变革,看好全年收入放量-20250606
华泰证券· 2025-06-06 2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20.40 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用友网络积极拥抱 AI 变革,产品 Agent 用例迭代更新覆盖企业流程,商业上加速大型企业客户 AI 产品推广,25 年与多家大型客户签订 AI 订单 [1] - 公司产品竞争力有望加速凸显,大型企业客户 AI 业务 25 年有望加速增长,AI 技术提效或使公司盈利能力增长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化 - 用友 23 年推出 YonGPT,24 年发布 2.0 版本,25 年推出"用友 BIP 企业 AI"打造数智底座,其包括三层架构,公司加速拓展企业级 Agent 覆盖全业务场景 [2] 商业化 - 25 年初 DeepSeek 模型激发企业客户 AI 采购需求,大型企业意愿快速增长,用友有大中型客户业务基础,25Q1 累计签约 45 家一级央企单位,2、3 月合同签约金额恢复正增长,6 月与鞍山钢铁等签 AI 项目 [3] AI 提效 - AI 渗透公司内部各环节提升人效,截至 25Q1 员工数量缩减至 19,594 人,较 2024 年末减少 1,689 人,人员结构化调整基本完成,看好公司人效与费用率优化及盈利能力增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5 - 27 年营收为 99.58、110.18、123.15 亿元,25 - 27 年 EPS 为 0.05、0.17、0.31 元,给予 25 年 7 倍 PS 估值,维持目标价 20.40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97.96 亿、91.53 亿、99.58 亿、110.18 亿、123.15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9.6717 亿、 -20.61 亿、1.5879 亿、5.9263 亿、10.7 亿元等多项指标数据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20.40 元,截至 6 月 5 日收盘价 13.62 元,市值 465.4 亿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11.82 亿元,52 周价格范围 8.13 - 20.00 元,BVPS 2.19 元 [9]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包含 2023 - 2027E 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等 [17]
用友网络(600588):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拥抱AI变革,看好全年收入放量
华泰证券· 2025-06-06 18: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维持“买入”,目标价为 20.40 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用友网络积极拥抱 AI 变革,产品 Agent 用例迭代更新覆盖多企业流程,商业上加速大型企业客户 AI 产品推广,25 年与多家大型客户签订 AI 订单,看好全年收入放量 [1] 各部分总结 产品化 - 用友积极拥抱 AI 转型,23 年推出 YonGPT,24 年发布 2.0 版本,25 年推出“用友 BIP 企业 AI”打造数智底座,其包括三层架构,加速拓展企业级 Agent 覆盖全业务场景,产品竞争力有望凸显 [2] 商业化 - 25 年初 DeepSeek 模型激发企业客户 AI 采购需求,大型企业意愿快速增长,用友有大中型客户业务基础,累计服务超 5.8 万家大中型企业,截至 25Q1 签约 45 家一级央企单位,2 月、3 月合同签约金额恢复正增长,6 月与多家大型企业签 AI 项目,大型企业 AI 业务 25 年有望加速增长 [3] AI 提效 - AI 技术渗透公司内部提升人效,截至 25Q1 员工数量缩减至 19,594 人,较 2024 年末减少 1,689 人,人员结构化调整基本完成,看好公司人效与费用率优化及盈利能力增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5 - 27 年营收为 99.58、110.18、123.15 亿元,25 - 27 年 EPS 为 0.05、0.17、0.31 元,给予 25 年 7 倍 PS 估值,维持目标价 20.40 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97.96 亿、91.53 亿、99.58 亿、110.18 亿、123.15 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9.67 亿、 -20.61 亿、1.59 亿、5.93 亿、10.70 亿元等多项指标及变化情况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 20.40 元,截至 6 月 5 日收盘价 13.62 元,市值 465.40 亿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11.82 亿元,52 周价格范围 8.13 - 20.00 元,BVPS 2.19 元 [9]
AI专题:当前Agent的发展进行到了什么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5-21 05:40
Agent发展阶段与定义 - Agent尚无统一定义,学界强调需具备规划能力(如李飞飞团队提出的五模块范式:环境感知、学习、记忆、认知、执行)[1][10] - 业界定义分化:OpenAI认为Agent是能独立完成任务的系统,Anthropic区分Workflow(预定义流程)与Agent(自主规划)[1][12][16] - 技术路径遵循"模仿学习→解耦→泛化→涌现"递进范式,基于LLM/VLM构建多模态、通用、具象行动等类型[1][20] 中美厂商布局差异 - 北美云厂商(Google/Microsoft)聚焦Agent部署平台(如Vertex AI、Azure AI Foundry),B端企业(Salesforce)商业化成熟(部分项目收入占比达35%)[2][6] - 国内互联网大厂(字节/百度/阿里)延续流量逻辑,推出通用Agent产品(扣子空间、心响等);B端企业(金蝶/用友)主攻垂域Agent(财务、人力场景)[2][6][9] Agent技术特性与挑战 - Token消耗量极大(单次任务超10万,远超chatbot),主因长上下文窗口、多Agent通信、验证模块及多模态需求[7] - 存在意图混淆、多Agent协作低效、幻觉等问题,学界通过贝叶斯实验设计优化,业界引入RAG、数据增强方案[2][35] 应用场景落地 - **医疗领域**:诊断Agent可辅助分诊(需搭配知识检索减少幻觉),远程监控Agent优化资源分配[35][36] - **游戏领域**:NPC行为动态优化、玩家行为分析、AI场景合成提升沉浸感[39][40] - **机器人领域**:视觉运动控制、语言条件操作、技能优化及动态导航[32][33] 产业链影响与投资方向 - 算力需求持续增长(服务器/一体机/超融合标的受益),模型私有化推动B端外包服务(金融/政府/能源领域)[8] - 垂域软件企业ARPU提升(推荐ERP/政府信息化标的),教育/医疗场景商业化潜力大(如视源股份、创业慧康)[8]
用友网络再上市,等待触底反弹?
搜狐财经· 2025-04-25 21:39
文章核心观点 用友网络筹划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但市场反应平淡,公司面临基本面业绩不佳、资金压力、云转型遗留问题、换帅频繁等困境,全球化战略破局有挑战,AI大模型是机会但研发投入存不确定性 [1][3][18][19] 公司现状 上市计划 - 公司为推进全球化2.0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筹划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 市场反应 - 股民投资者对公司二度上市不看好、不信任,消息发酵后资本市场波澜不惊,股价走势不振 [1] 业绩情况 - 2019年后营收增速从双位数降至个位数,2024年营收91.53亿元,同比增长 -6.57% [3] - 2023年和2024年归属净利润亏损,2年合计亏损约30.28亿元,亏完2019 - 2022年4年净利润之和 [4] 资金状况 - 2024年末货币资金64.2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269亿元,长期股权投资28.19亿元;短期借款43.5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2.33亿元、长期借款14.33亿元,短期资金压力明显 [5] - 202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13.04亿元下滑至 -2.736亿元 [5] 问题原因 云转型影响 - 低估市场落地难度,2020 - 2023年砸下85.45亿元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增速远超研发费用,挤压利润 [8] - 高估自身服务能力边界,营业成本占比从2019年的34.57%上升至2023年的49.27%,通过拓展生态伙伴和扩张员工规模应对,2023年因外包成本和咨询顾问费用增加成本大涨 [9] 换帅频繁 - 过去四年3次换帅,2019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受影响,投资者担忧战略稳定性和接班人问题 [15][17] 解决措施 降本增效 - 2024年员工数量减少3666人,离职人员经济补偿金增加1.423亿元,销售费用同比下滑4.42%至26.22亿元 [10] - 新总裁计划用2 - 3年时间实现80%客户项目由生态伙伴交付 [10] 发展方向 全球化战略 - 随着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供应链等管理体系有市场想象力,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超1300家海外客户 [18][19] - 但国内服务经验能否复制海外存疑,可能增收不增利,利润亏损问题难解决 [19] AI大模型 - 2023年7月公司发布企业服务大模型YonGPT,大模型加入企服市场带来行业巨变,若公司领先可实现降本增效 [19][20] - 未来需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能否保持投入完成转型未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