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密南下:谁在买、还有多少空间——港股资金跟踪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港股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1: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规模大且结构变化** - 论据:2025年一季度南向资金流入超4100亿,上半年近7000亿接近2024年全年体量;一季度约4000亿南下净流入中,主动公募和险资各贡献约1000亿,私募和ETF各贡献约700亿,散户端超1200亿,散户占比降至40%,机构占比显著增加 [1][3] - **核心观点2:过去几年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且近两年创新高** - 论据:2016 - 2023年每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除2018年外每年净流入约3000亿,近两年持续创新高,持股规模占比从2024年初13.5%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20.7% [1][4] - **核心观点3:今年机构加速投资港股因资产稀缺性** - 论据:类通缩环境下,投资机构面临资产荒,会转向稀缺标的,权益市场中高收益资产及顺应AI浪潮的科技板块是稀缺资产,险资投银行和非银板块,主动公募和被动ETF投科技板块 [1][6] - **核心观点4:未来南向资金仍有增配空间,全年有望超万亿** - 论据:宏观环境不变,港股稀缺资产有吸引力,机构端有增配空间;2025年上半年南下规模6800亿,全年有望超万亿;险资可能是最大增量来源,全年南下规模有望超3000亿,公募全年实际增量可能达2000 - 3000亿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静态测算存量港股通公募未来还有3000亿理论增配空间,无资格投资港股通公募可修改合同实现投资目的 [2][7] - 2024年全年散户资金在南下净流入中占比约85%,过去三年大幅流入主要由散户推动 [5]
从海外映射寻找下半年创新药新赛道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细分包括创新药、核药、心血管、自免、仿制药、中药、药店、医疗服务、CXO、器械与上游等领域 [1][2][3] - **公司**:康方生物、李新医药、百安泰克、钴锂斯生物、三生制药、辉瑞、BMS、康诺亚、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百利天恒、恒瑞医药、科伦博泰、诺华、礼来、悦康药业、成都先导、艾伯维、百泰、广生堂、上海谊众、惠宇制药、科兴制药、舒泰神、英威、九芝堂、佐力药业、康惠制药、启迪药业、贵州百灵、马应龙、济川药业、东阿阿胶、华润三九、ST香雪、益丰药房、舒玉平林、昭衍新药、皓元医药、美迪西、睿智医药、元生物、维亚生物、方达控股、百花医药、万邦医药、朝聚眼科、三博脑科、新邦制药、盈康生命、国际医学、美年健康、锦欣生殖、新里程、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翔宇医疗、爱朋医疗、乐鑫、麦麦兰德、乐普医疗、迈普医学、广东医疗、热景生物、博拓生物、白普赛斯、浩源精胺蛋白、奥普迈、必德、白奥赛图、纳微等 [1][5][6][9][10][11][12][13][15][20][22][24][2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创新药领域 - **PD - 1 plus 资产**:2024 年以来表现亮眼,2024 年 9 月康方生物伊沃西单抗研究提升市场确定性,带动出海交易;2025 年上半年海外大药企加速布局,如三生制药授权辉瑞、百安泰克与 BMS 合作;预计类似交易持续,信达生物、康方、三生及未出海跟随研发公司或受益 [1][5][6][7][8] - **下半年热点赛道**:自免领域双抗(如 TSLP 白介 13 双抗,关注康诺亚、信达生物)、蛋白降解剂(Protac,关注百济神州)、新一代 TCE 双抗(实体瘤领域,关注百济神州)、ADC 迭代开发(关注百利天恒 EGFR ADC 进展) [1][9] - **HER3 ADC**:进入三期研究,是领先靶点组合;信达生物披露 EGFR 和 B7H3 ADC 初步临床前数据,双毒素双配体 ADC 有望克服耐药性,相关公司如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等或受催化 [1][10] 其他领域 - **核药领域**:诺华 Provelto 拓展适应症,国内相关公司有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 [1][11] - **心血管领域**:礼来脂蛋白 a 小干扰 RNA 疗法二期结果积极,国内映射标的有悦康药业、成都先导等 [1][12] - **自免领域**:艾伯维收购英威提前布局自免赛道,体内嵌合 CAR - T 疗法适合自免疾病治疗;艾伯维收购百泰布局体内 CAR - T 技术,适合自免疾病治疗,科济药业或受益 [13][14][16] - **仿制药板块**:本周仿制药指数环比增长 7.64%,跑赢申万医药指数等;龙头仿创企业具创新重估潜力,恒瑞医药艾马西替尼新增成人重度斑秃适应症 [15] - **中药板块**:上周上涨 1.27 个百分点,跑输医药指数;年初至今下跌 3.38 个百分点,跑输医药指数;建议关注国企动作、政策利好型企业及业绩拐点 [20][21] - **药店板块**:上周上涨 0.62 个百分点,跑输医药指数,今年整体回暖;建议关注政策端门诊统筹推进和门店数据 [22][23] - **医疗服务与 CXO 板块**:CXO 板块上周申万医疗研发外包指数上涨 7.13 个百分点,年初至今跑赢医药生物指数 9.5 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板块上周涨幅 0.2 个百分点,跑输申万医药指数 3.4 个百分点;CXO 关注中报和地缘政治事件,医疗服务关注半年报、市场消费数据及筹码结构和经营趋势 [24][25][26] - **器械与上游板块**:器械指数上周上涨 2.16%,细分领域有不同表现;预计 25Q3 器械设备改善,耗材集采政策缓和,体外诊断关注 DRGs 影响,上游生命科学早研创新项目增加 [27][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医药行业中短期投资机会除创新药和供应链上游,业绩期应关注中报高增长公司,短期聚焦核心标的,挖掘有 BD 预期的相关重估及中小市值爆款单品 [2] - 展望 2025 年,医药行业值得关注新科技包括脑机接口、AI 医药医疗和康复机器人,自主可控关注科研仪器及部分设备上游产业链重构 [3] - 在泛整合方面,应注意国改、大集团、小公司的发展动态 [4] - 新兴阿尔法核素如 AC225、AT211、PP212 等有助于推动 PSMA 靶向治疗,国内阿尔法和数开发刚进入一期,关注下半年到明年 ADC 在阿尔法和素上的产品数据 [17][18][19]
特种电子布系列:企业利润&估值空间如何? 当前时点怎么看?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低介电电子布行业、高端CCL行业、电子树脂产业链、风电行业、军工行业 [1][2][9] - **公司**: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国际复材、菲利华、红河科技、东方科技、世明科技、盛天集团、日东纺 [1][2][9][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前景 - 低介电电子布行业前景乐观,2029年CCL市场规模将达202亿美元,2025 - 2029年年均增长率8.3%,2024 - 2026年高端CCL增速26%,下游需求来自高端GPU和AI硬件 [2] - AI硬件对低介电常数电路需求增长迅速,2025年市场规模21亿元,2026年44亿元,2027年78亿元 [2][3] 公司发展情况 - **中材科技**:在低介电电子布领域表现突出,2025年主业业绩15 - 16亿元,对应市值超200亿;Low DK和Q部产品2025年业绩2.9亿,2026年7.7亿,按30 - 40倍PE估值,对应市值约230亿;2027年净利润预计11亿,对应市值560亿,还有50%以上空间;产品体系完善且产量大 [1][4] - **宏和科技**:在高端电子布领域竞争力强,2025年高端电子布业务净利润1.1亿,2026年3.1亿;2025年整体净利润约4.3亿,2026年至少8.6亿;按30倍PE估算,2026年合理市值约173亿,2027年257亿,有50%以上市场空间 [1][5] - **国际复材**:low DK2产品供货量大,2025年供货量20 - 30万米,2026年至少翻倍达50 - 60万米,总产能600 - 700万米;low DK2产品利润可达2.5亿,总体水平接近3.1亿;2025年利润约3.2亿,2026年至少5.5亿,对应市值175 - 250亿,还有60%空间 [1][6][7] - **菲利华**:主要依靠军工逻辑,科优布业务体量与中材相当,2026、2027年度产能分别为200万米和400万米,对应利润分别为1.7亿和3.7亿 [2][8] - **红河科技**:2025年6月受市场关注,业务纯粹,主要是2亿米电子布,预计利润约2亿;业务弹性高,未来涨幅可能超中材科技和国际复材 [10][11] 推荐标的 - 推荐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国际复材,其低介电电子布业务增长潜力显著,下游需求旺盛,有望带动整体业绩提升;中材科技背靠中建材平台,新材料产品品类齐全且产能最大 [1][2][9] - 新材料组覆盖的东方科技、世明科技及盛天集团等涉及电子树脂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也值得关注 [9] 涨价预期影响 - 市场有博弈涨价趋势,若考虑涨价,各公司净利润提升约八九个百分点;中材科技2026年市值可能从450亿增至500亿以上;宏和科技从200亿增至220亿以上;菲利华有望达300亿左右 [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英伟达GPU 2025年需求量预计400万颗,对应PCB市场规模116亿元,800G交换机对应PCB市场规模150亿元 [2] - 国际复材传统产品成本较高,与中材科技二代玻纤价格不同 [19] - 日本头部厂商日东纺8月1日计划对复合材料事业部提价,反映行业供需紧张 [18]
廖市无双:分歧渐生,本轮上涨终点在哪里?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银行、券商、家电、电力、工程试验、煤炭、钢铁、建材、医药、电子通信、非银、军工、传媒、电信、化工、计算机、有色金属、消费、成长、金融、稳定风格等行业,未提及具体公司名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银行板块**:表现出色,自4月7日以来连续九周阳线,多数银行股涨幅超30%,PB约为0.6至0.7,具备长线投资价值,或处于牛市中段,是性价比高的长线投资标的,适合长期持有,不建议频繁短差操作 [1][11][27] 2. **券商板块**:是本轮行情破局的关键因素,6月24日券商股拉升带动市场情绪,中证证券公司指数约为800点,理论上最高可涨至876点,仍有上涨空间,建议选择离年线较近且刚好站上年线的股票 [1][6][21] 3. **市场行情**:本轮上涨行情预计为衰竭式上涨,多头周期预计持续到7月中旬,上证指数在3497点附近冲高回落属正常现象,3509至3550点附近压力较大,不建议追高开新仓,适合超短线操作 [1][5][19] 4. **大盘突破条件**:要继续突破,需要形成主升浪,且券商板块需单周涨幅达到15个点以上,目前尚未出现主升浪迹象,白酒板块难以推动大盘,主要依赖券商 [1][10] 5. **市场热点**:当前市场热点包括家电、电力、工程试验、煤炭等偏红利的板块,但这些热点并非主升浪性质,仅为小突破,综合金融和科技板块出现一定程度回吐,表明当前行情并非主升段行情 [4][16][18] 6. **未来行情预期**:未来行情仍有延续空间,上行目标至少达到3509点,但在3509点之后需谨慎,压力可能增大至3550点附近,预计多头周期持续至下周三到周五之间,此时可能出现变盘节点 [19][20] 7. **行业风格优势**:未来一个季度甚至半年,消费、成长和金融这三个行业风格预计将居于前列,无风险利率下降、美联储预期降息以及国内产业景气状态企稳恢复,都为这些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稳定风格当前仅在估值和资金方面占优,而景气度及宏观经济状态相对较弱,未来可能失去吸引力 [4][37][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市场分歧**: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强弱的判断和对板块轮动速度和热点的看法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当前市场状况的不确定性 [3] 2. **权重指数走势**:本周权重指数继续带头上攻,小部分指数如科创50和北证50出现下跌,权重指数的强劲走势主要受到银行板块的推动,上证50和沪深300表现出色,小盘股指数相对疲软 [7][8] 3. **行业板块表现**:本周钢铁、建材等行业板块表现突出,医药板块在6月15日出现疲态后经历了一波高位回撤,随后出现了反弹,但并未创新高,港股创新药目前处于第五浪上涨阶段,一旦创出新高可能形成MACD日线顶背离 [12][14][31] 4. **行业性价比**:根据7月4日的数据,目前性价比较高的行业包括电子通信、非银、军工、银行、传媒、电信、化工、计算机和有色金属,是基于6成交易面和4成基本面的综合评分得出的结果 [29] 5. **多头周期板块**:在多头周期中,可以积极考虑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和电信等板块,这些板块预计将在未来一周内保持多头走势,并且大盘调整不会立即出现,但需注意选择接近年线附近的品种 [30] 6. **股票选择建议**:银行股可在回调至5月均线时买入,券商股应避免选择前期反弹幅度较大的品种,建议选择离年线较近且刚好站上年线的股票 [28]
盛美上海20250706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半导体设备行业、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半导体电镀设备行业、先进封装领域 - 公司:盛美上海、ACMR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支出达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中国支出4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巩固全球最大市场地位 [4] - 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达1270亿美元,中国是高增长区域之一;2025 - 2027年中国300毫米晶圆产能将占全球26%,2027年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率有望达26.6%,高端设备国产化是重点 [4][5][14] - 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清洁装备市场规模可达69亿美元 [22] 盛美上海市场地位与业绩 - 是国内半导体清洗和电镀设备龙头企业,业绩增长稳定,2023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占有率7%,排名全球第五,是中国大陆唯一进入前五的厂商 [3][4][17] - 2024年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49%,复合增长率54%,毛利率50%左右,净利率超20%;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1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大增超200% [2][12] - 预计2025年营收在65 - 71亿之间,同比增长16% - 26% [3] 盛美上海技术创新优势 - 清洗设备领域优势显著,SUBS Tibo超声波清洗技术适用于28纳米及以下制程,陆续推出高温单片SPM、单片槽式组合清洗等新型工艺,力求覆盖超95%清洗需求 [2][6] - ACMR公司成功将立式炉管ALD设备推向市场,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涂胶显影设备出机,推出迭代PECVD设备平台,缩小占地面积并提高处理能力 [2][11] 盛美上海平台化布局与战略 - 平台化布局成型,拓展电镀、先进封装湿法、立式炉管、涂胶显影track以及PCVD五大系列产品,从单一产品线扩展至多个细分赛道,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综合竞争力 [2][7] - 采取差异化战略路线,通过兆声波技术追赶国内先进水平,考虑国产替代政策影响提升全球竞争力 [22] 盛美上海各业务营收预测 - 2025 - 2027年清洗设备营收分别为48亿、53亿、57亿元左右,其他半导体设备营收分别为16亿、22亿、28亿元左右,先进封装湿法设备营收分别为3.2亿、3.8亿、4.6亿元左右 [4][26] 半导体清洗工序及设备技术 - 清洗工序贯穿半导体产业链,约占芯片制造工序步骤30%以上,占晶圆制造总投入7%,湿法清洗是主流,先进兆声波清洁需求预计持续增长 [15] - 半导体清洗设备主要有六种方法,超声波清洗在无图形晶圆表面无伤清洗效果好,单片清洗设备是主流,单片与槽式组合清洗技术可综合两者优点 [16] 先进封装领域发展趋势 - 摩尔定律放缓,先进封装通过改变连接距离和方式提升芯片性能,设备需求快速增长,2025 - 2026年先进封装资本开支将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增速 [19] 盛美上海电镀及炉管设备领域表现 - 电镀领域,全球前道电镀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5.2亿元增长至2032年的12亿元,盛美上海市占率15%,排名全球第三,是唯一进入前五的中国半导体公司 [21] - 炉管领域,自研立式炉管提高产品多样性并巩固技术领先地位,Ultra FN立式炉管有望成为未来显著增长点 [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盛美上海控股股东ACMR成立于1998年,总部在硅谷,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ACMR持股比例达81%,董事长王辉博士是创始人、实控人和核心研发团队成员 [8] - ACMR公司创始人王辉博士发明多阳极局部电镀铜和无应力铜抛光技术,带领团队归国二次创业,保障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 [10] - 盛美上海供应链风险较低,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比均低于30%,对头部客户依赖性从2020年的80%以上降至2024年的一半左右 [13] - 盛美上海积极调整项目布局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终止韩国资产投资,变更资金用于盛美半导体设备研发和制造中心项目 [18] - 投资者需注意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内竞争加剧、技术迭代、政策变化以及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等风险 [27][28]
特高压进展更新及投资观点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力设备、特高压、核电、分布式光伏 [1][3][6] - **公司**:许继、西安西开、平高、南瑞、国内日新 [1][2][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电力设备行业承压**:受特高压项目延缓、新能源装机风险、电网集采降价及工业投资疲软等因素影响,板块整体表现不佳 [1] - **2025 年特高压项目核准情况不及预期**:年初预期核准五条直流线路和两到四条交流线路,上半年仅核准一条交流线路,6 月底蒙西到晋冀和张家口大湾区核准,预计全年核准三至五条线路 [1][4] - **特高压建设与新能源建设节奏不同步**:需解决新能源外送通道不足问题,有超前建设需求,“十五五”期间每年 5 至 6 条直流线路预期难维持 [1][5] - **核电发展带动电网设备和通道建设**:2022 年起每年核准超 10 台核电机组,推动输变电设备升级,内陆新建核电项目促进配套需求 [1][6] - **不同投资策略关注不同公司**:短期许继、西安西开受益于特高压直流建设更具弹性;稳健投资关注平高、南瑞;建议关注国内日新投资机会 [1][7][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高压板块行情**:2024 年 10 月 8 日以来整体持续下跌,许继电气、平高电气 2025 年跌幅近 20%,受业绩不及预期、行业利空因素、投资需求疲软等影响 [3] - **平高订单情况**:拥有 16 个间隔订单,14 个为核电竞争项目,750 千伏交付节奏平稳 [2][7]
兆威灵巧手VS星动纪元灵巧手:直驱路线面临哪些挑战?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兆威机电、星动纪元、新拓公司、特斯拉 - 行业:灵巧手、机器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兆威机电新一代灵巧手优势**:定价 128,000 元,在近 20 个自由度产品中具价格竞争力,竞品价格约 10 万元;多方面优化,触觉系统完善,齿轮达 S513,285 级标准,量产模数最小至 0.05 毫米,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成立联合系统控制实验室提升系统控制能力 [1][2][3] - **直驱技术特点和优势**:每个指节有独立动力源,不跨越关节,可独立控制关节,简化算法计算,为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提供更大自由度,传统连杆传动需非线性方程式计算,对算法不友好 [5] - **星动纪元与兆威机电直驱技术差异**:星动纪元采用锥齿轮传动,结构简单但指节长;兆威机电用线性电机和丝杆驱动,实现三个指节设计,更贴近人手结构 [6] - **空间限制对灵巧手影响**:是机械设计重要因素,目前无完美方案将必要组件内置狭小空间,追求高自由度和精密控制需权衡空间利用,如星动纪元尺寸限制其复杂程度 [7] - **指节长度对灵巧手设计的影响**:影响手指灵活性和抓握能力,为实现自然、符合人类手部结构设计,动力模组长度需控制在 3 厘米以内,如星动纪元方案指节长,做三个指节不协调不实用 [8] - **兆威公司解决空间限制的方法**:创新性使用直线步进马达,内部装梯形丝杆,动力单元高度不到 2 厘米,使指节缩短至约 2.5 厘米,实现三个指节直驱设计,但步进电机和梯形丝杠精度有限 [9] - **当前直驱灵巧手面临的挑战**:主要面临微型电机和减速器尺寸限制问题,现有产品存在妥协,如星动纪元只能做两个指尖,兆威步进电机有精度局限 [10][11] - **未来发展方向**:关注小尺寸、高精度动力模组,如无框力矩或无刷电机、微型谐波或摆线减速器,应用于大模型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和模型训练,直驱路线将在机器人领域爆发式增长 [12] - **特斯拉四代灵巧手方案及供应商标准**:方案可能由上游供应商决定,供应商需提供扭矩大、体积小且价格合适的产品,若特斯拉选低价路线,昂贵灵巧手和小谐波减速器选择余地不大,小谐波减速器市场售价约 3,000 元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两款灵巧手发热情况**:现场体验中,两款灵巧手从中午到晚上运动,发热情况理想,仅有稍微发热 [13] - **两款灵巧手成本对比**:售价均约 10 万元,星动灵巧手由电机、齿轮箱和齿轮构成,兆威使用大量丝杠,滚珠丝杠和线性驱动器成本高,兆威整体成本较高 [14] - **两款灵巧手触觉感知差异及用户需求**:通常外采触觉传感器,星动用帕西尼传感器,能感知六维信息;兆威 17 自由度版本配图鉴传感器,配置高,6 自由度版本配置低;10 万元级别产品应配能感知法向力、切向力的传感器,万元级别产品普通电阻式路线即可 [15] - **横向放置减速器及小尺寸摆线减速器情况**:横向放置减速器有案例,需电机与减速器通过同步带或链条连接,目前市面上未见过小尺寸摆线减速器 [16] - **国产微型谐波售价**:可参考新拓公司产品,淘宝售价约八九百元一个 [17]
中信建投|TMT周观点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行业包括虚拟资产、TMT(含通信、算力、游戏等)、潮玩、消费电子等;涉及公司众多,如朗新集团、新大陆、恒生电子、立讯精密、英伟达、Oracle、英维克、泡泡玛特、网易、三七互娱、阅文集团、心动公司、IGG、友谊时光、百奥家庭互动、祖龙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虚拟资产行业 - **美股代币化**:6月以来发展迅速,因美国天才法案和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监管完善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参与 [2] - **技术路线**:有第三方发行加多交易所接入、持牌券商自建链加自营发行、差价合约三种,分别适应不同合规要求和市场参与者 [1][5] - **香港金融机构布局**:超40家资管机构升级9号牌,41家完成1号牌升级,虚拟资产交易系统IT改造空间30 - 180亿人民币 [1][4][6] - **受益公司**:稳定币发行方、加密货币交易所、RWA业务服务方(如朗新集团)、跨境支付和证券IT相关标的(如新大陆、恒生电子)将受益 [1][7] 算力与通信行业 - **英伟达**:GB200量产高峰,GB300增量可期,ODM厂商三季度推GB300系统 [1][9] - **Oracle**:过去四季基础设施业务收入约100亿美元,新服务协议表明CSP厂商大力投入基建 [9] - **液冷技术**:海外2025年英伟达B系列应用液冷达高渗透率,国内2026 - 2027年达高渗透率,相关公司有望增收提利 [1][11][12] - **算力产业链**:建设力度加强,推荐算力板块,关注上游紧缺环节 [10] 消费电子行业 - **美国与越南关税协议**:对在越或东南亚建厂的消费电子公司如立讯精密构成利好 [3] - **果链公司**:市场预期低,估值普遍低,建议关注立讯精密等,苹果四季度明确折叠屏手机供应链情况 [15][16] 潮玩行业(泡泡玛特) - **市场表现**:短期股价横盘,长期关注一手市场,维护品牌与IP价值 [18] - **畅销款**:部分畅销款走向长青,公司多元化运营IP,保持长线运营信心 [19] - **IP发展**:头部与二线IP势能提升,通过多元举措增强品牌影响力 [20] - **海外市场**:拓展处于早期,各地区有不同发展态势和增量机会 [21][22][23] - **国内市场**:消费群体渗透初期,有扩张空间,上修业绩预期 [24] 游戏行业 - **行业表现**:今年大幅跑赢指数,受EPS和PE双重驱动,推荐网易、三七互娱、心动公司 [25] - **三七互娱**:7月11日上线斗罗大陆游戏,预计首年流水40 - 50亿,计划出海 [26] - **阅文集团**:今明两年业绩或改善,利润弹性在游戏流水分成、衍生品和短剧 [27] - **心动公司**:PE约20倍有增长空间,TapTap平台等带来潜在催化 [28] - **港股破净小市值公司**:如IGG等具高安全边际,进入新增长周期 [29][30] 算力领域发展趋势 - **产品迭代**:GB200产量下修,GB300成主流,电源、液冷、BBU升级放量,BBU成标配 [38] - **高压直流方案**:2026下半年单机柜功耗超600千瓦后,HVDC成主流,国内公司有优势 [3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泡泡玛特部分畅销款销售周期远超行业平均,如Molly一天系列达34个月 [19] - Oracle新服务协议虽未明确客户,但有报道OpenAI和字节跳动相关合作情况 [9] - 游戏行业一季度网易营销费用降,利润率从33%升至39% [25] - IGG市值40亿,年经营现金流10亿,账上现金20亿左右,PE 6 - 7倍 [29]
兆威机电20250706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兆威机电、林星桥手、奥一科技、英实、帕西尼感知、心动纪元、灵巧智能、强脑、明星巧手、慧琳、恒立液压、蓝黛科技、德迈仕、中辰科技、风调科技、亚普股份、北美 T 公司、银河通用、新东纪元 [1][11][22][19] - 行业:灵巧手产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4][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兆威机电产品情况** - **灵巧手产品**:推出 DM17 和 LM06 两款灵巧手,DM17 面向家庭场景,有 17 个主动自由度,采用直线电机传动,指尖压力 5 - 12 牛,已发售;LM06 针对工厂重复劳动,有 6 个主动自由度共 16 个自由度,采用连杆传动,握力 200 牛,指尖压力 15 - 20 牛,现场演示抓握 15 公斤哑铃 [2][4][5] - **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三款无刷空心杯电机,功率密度高于行业,效率提升 30%以上;推出微型滚珠丝杠直线传动模组,效率大于 95%,额定负载力大于 300 牛,噪音小于 35dB;设计超小型高集成控制器 [7] - **传感器和编码器**:触觉传感器采集频率超 100 赫兹,寿命超 100 万次;高性能磁编码器最小角度达 0.02 度,电流 14 毫安时;与中科院合作,自研高性能自主学习算法,融合大模型实现多指协同控制 [10] - **兆威机电发布会情况**:第三代灵巧手发布会规模显著扩大,参会人数约四五百人,去年第一代不到 100 人,推出 DM17 和 LM06 两款新产品 [3] - **兆威机电市场地位**:DM17 灵巧手 17 个主动自由度业内领先;LM06 抓握力和指尖压力业内领先 [2][11] - **兆威机电发展方向**:未来推出 DM18、DM19、DM20 系列产品,自由度逐步提升;提出生态共建思路,已申请 26 项专利,参与制定团体及行业标准 [8][9] - **兆威机电估值和前景**:当前市值约 247 亿,主业合理市值约 100 亿,若为灵巧手模组提供商,单机价值量预计 5 万元,反映 6 万台预期;若为零部件提供商,SAP 为 1.6 万元,反映 20 万台预期,发展前景较好,可适当布局 [4][20][21] - **灵巧手产业情况** - **发展阶段**:处于标准化和生态构建阶段,硬件技术方案收敛,高自由度加健身方案与连杆方案成主要方向,自由度提升,多模态感知能力增强,新材料应用和智能化控制是重要方向 [4][14] - **成本情况**:成本随产业链成熟下降,低自由度产品价格降低,但高自由度产品仍需数万元,头部企业希望未来三年将低自由度灵巧手成本降至千元以内 [14][15][16] - **产能情况**:灵巧每月 2000 只中试线投产,强脑年产能 3 万支,兆威会逐步提升产能,产能建设相对较快 [17] - **关键因素**:产品和下游应用场景探索开发、行业标准、生态合作、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分享是关键因素 [18] - **参与方**:未来可能有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和第三方专门做灵巧手的厂商两类参与方 [19] - **人形机器人板块关注标的**:恒立液压和蓝黛科技估值较便宜,是重点关注标的,还有德迈仕、中辰科技、风调科技和亚普股份值得关注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各家厂商触觉传感器技术路线不同,电容式略占主导,兆威机电采用压阻式和压电式,明星巧手、灵巧智能和强脑用电容式,奥一科技用压阻式,帕西尼感知和心动纪元用电磁式 [12][13]
光模块的壁垒在哪里? - 架构、迭代与格局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模块行业、AI 行业、算力产业链 [1][2] - **公司**:菲尼萨、旭创、新易盛、盛宏、新生天孚、鲁班城、英伟达、博通、辛医生、中际旭创、美国 AOI、Meta、OpenAI [1][5][11][15][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光模块行业壁垒** - **技术架构与迭代**:使用场景从机柜、服务器间扩展到芯片和板级芯片间,要求企业持续创新和技术迭代;技术从 800G 到 1.6T 乃至 3.2T 迭代快,需快速响应市场和技术更新,具备海外产能和交付能力 [1][3] - **生产制造工序**:涉及芯片、器件、模块及耦合贴片等多道工序,工序良率影响产品质量,部分工序依赖手工操作,对生产管理要求高 [1][3] - **供应链结构**:形成清晰供应链结构,菲尼萨、旭创、新易盛等主流厂商占据重要地位,新进入者难以替代 [1][6] - **利润率**:龙头公司毛利率稳定在 30%-50%,反映行业非简单组装,有复杂精细制造过程 [1][6] - **技术工艺**:光模块生产和设计存在技术壁垒,不同厂商产品在眼图清晰度、消光比等参数有差异,源于独特光路设计和参数制定 [8] - **海外资本开支及订单影响**:2025 年 5 月起海外资本开支和 2026 年预期订单情况推动海外产业链领涨,带动新易盛、盛宏等核心标的发展和市场人气上升,虽国内资本开支和 Fab 产能不足,但市场风偏提高使国产链跟上,2026 年市场情况将更好 [1][4] - **光模块公司发展趋势**:光模块公司定义扩展至光子学领域,如旭创、新生天孚向芯片设计、器件制造及 CPU 和 optical IO 方向发展,以适应 AI 及基础设施对光子学更高要求 [1][9] - **AI 投资与市场情况** - **投资范式转变**:过去将 AI 视为短期投资,2025 年起投资者认可 AI 需求持续增长,视为长期投资,导致估值提升,更关注核心公司业绩 [13][14] - **市场表现**:算力投入与 AI 发展形成正循环,海外算力产业链强劲,头部科技公司有望加码投入,光模块行业无产能瓶颈,产品能力是关键 [2] - **未来前景**:市场对未来几年预期乐观,中信证券预计 2026 年估值 10 - 15 倍低估市场价值,若 GPT - 4、GPT - 5 有进展或 2027 年情况乐观,估值和股价有提升空间 [16] - **英伟达情况** - **竞争力**:尽管博通推出 ASIC 卫星,英伟达仍具强大竞争力,单卡算力和 Nvlink 生态系统受欢迎,迭代速度快使单算力成本下降,整体 TCO 成本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稳定 [11] - **新产品影响**:GB300 发货将提升国内外资本开支,促进模型和应用侧更新,目前英伟达及 AI 产业趋势被低估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竞争格局**:过去 5 - 10 年光模块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头部企业份额稳定,新供应商进入少,当前低估值未充分考虑长期壁垒与竞争力 [10] - **光模块产能情况**:光模块行业不存在产能问题,投资额和设备要求不高,设备供应商多,产品能否达客户要求、满足性能指标和交付经验更关键 [17] - **中国厂商优势**:中国厂商在高速率产品上有明显优势,上一轮云计算发展淘汰海外厂商,头部厂商份额稳定,中际旭创新一代产品放量节奏快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