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吸引中国游客,泰国推出“安全旅行印章”
环球时报· 2025-06-30 06:37
泰国旅游业现状 - 今年1月1日至6月22日泰国接待中国游客217万人次 同比下降4.24% [3] - 中国从泰国最大入境游客源国降至第二位 落后于马来西亚 [3] - 泰国国家旅游局设定2023年中国游客目标为690万人次 下半年需吸引473万人次 [3] 行业应对措施 - 泰国国家旅游局推出"安全旅行印章"计划 涵盖经营场所安全/支付安全/外语沟通/交通便捷4项标准 [1][3] - 符合标准机构可申请认证 通过审核后将在OTA平台推广以吸引自由行游客 [3] - 计划7月完成标准设立 8月举行印章授予仪式 [3] 市场挑战 - 年初中国演员被诱骗至缅甸诈骗中心事件严重损害泰国在中国游客心中的声誉 [3] - 5-6月推出的"Sawasdee Nihao"形象重塑活动未能有效扭转中国游客下滑趋势 [3] - 安全问题持续影响中国游客信心 需通过安全认证机制重建信任 [1][3]
加拿大无理要求海康威视停止运营,中方:将坚决维护中企正当合法权益
环球时报· 2025-06-30 06:37
加拿大政府对海康威视的禁令 - 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海康威视在120天内关闭在加业务并停止运营 [1] - 加拿大禁止政府各部门采购海康威视产品并对现有设施进行审查 [1] - 加拿大工业部长称该决定基于《加拿大投资法》的多步骤审查但未说明具体威胁 [1] 海康威视的回应 - 公司声明称加拿大政府决定缺乏事实依据和程序公正属于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打压 [1] - 海康威视强调其全球业务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希望加方营造公平营商环境 [2] - 公司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合法权益 [2] 中国政府的立场 - 中国驻加大使馆谴责加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要求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 [2] - 中方表示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 [2]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合规性已显著提升加方所谓"国家安全"理由缺乏依据 [2] - 分析认为加拿大此举可能是为在美加贸易谈判中争取筹码而采取的政治姿态 [2] 加拿大对中国企业的审查趋势 - 2020年以来加拿大持续收紧外商投资审查特别是针对关键矿产领域 [3] - 2022年和2024年《加拿大投资法》更新强化了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力度 [3] - 但中国企业仍持续投资加拿大矿业公司显示市场选择与政策限制的背离 [3] 加拿大企业的实际选择 - 不列颠哥伦比亚渡轮公司坚持执行与中国船厂的4艘渡轮建造合同 [3] - 加方企业表示国内造船厂无法满足交付时间要求 [3]
核设施状况仍不明朗,德黑兰宣布“取得胜利”,特朗普威胁再次轰炸伊朗
环球时报· 2025-06-30 06:24
美伊关系紧张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若伊朗将铀浓缩至军用级别将"毫无疑问"再次实施袭击 [1]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谴责特朗普对哈梅内伊的言论"不尊重"但暗示对谈判持开放态度 [1][4] - 埃及媒体认为美伊进入"高度对峙而非对话的危险状态"谈判空间渺茫 [1][5] 伊朗国内反应与军事动态 - 伊朗为约60名在冲突中丧生人员举行国葬民众高呼反美口号展示反抗姿态 [5]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指挥官加尼等高层出席国葬粉碎外媒关于其死亡的谣言 [6] -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萨维称对敌方履行停火承诺"深表怀疑" [8] 伊朗核设施与铀浓缩进展 - IAEA总干事格罗西称伊朗或"数月后"重启铀浓缩活动与特朗普"核设施被摧毁"说法矛盾 [7] - 伊朗议会投票暂停与IAEA合作拆除核设施监控摄像头拒绝总干事访问请求 [7] - 特朗普淡化伊朗转移浓缩铀库存的担忧称福尔道核设施"无材料搬离" [7] 中东格局变化 - 沙特与伊朗军方高层通话沙特谴责侵略行为但推动停战努力 [8][9] - 沙特对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动力减弱需评估以色列军事优势的影响 [9] - 海湾国家与伊朗关系升温对以色列警惕上升认为加沙冲突是地区不稳定主因 [9]
共和党内两人反对,民主党人全力阻拦,“大而美”法案在美参院“惊险启动”
环球时报· 2025-06-30 06:24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征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当地时间28日,在一场充满政治戏剧性、分歧和长时间拖延的马拉松式的周末会议上, 共和党控制的美国参议院勉强推进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规模税收和支出法案"。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当 地时间28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勉强通过启动该法案的动议。据悉,这项程序性动议得到通过后,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将经历朗读、辩 论、修正案投票和最终表决,预计耗时数天。现在距离特朗普划定的7月4日"最后期限",只剩不到一周时间。 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8日,美国参议院以微弱优势开启了对这份940页庞大法案的辩论。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赞了他的"伟大、庞 大、美丽的法案"取得了"巨大胜利"。一名白宫高级官员称,特朗普深夜仍在白宫办公室关注此次投票进展。这项被称为"大而美"的税收法案引发 了两党之间的激辩,即便是特朗普所属的共和党内也出现了分歧——共和党虽然占据参议院100席中的53席,但并不是所有共和党人都支持该法 案。为此,共和党领导人、副总统万斯亲自与持不同意见的共和党议员谈判,经过数小时才取得效果,但仍有两名共和党人投下反对票。共和 ...
特朗普再次为内塔尼亚胡辩护,呼吁以色列检察官“放过比比”
环球时报· 2025-06-30 06:24
特朗普对内塔尼亚胡的支持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帖支持内塔尼亚胡 称其在加沙达成协议并解救人质 [1] - 特朗普为内塔尼亚胡辩护 呼吁以色列检察官结案 称这是"政治迫害" [1] - 特朗普提到美国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保护和支持以色列 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1] 内塔尼亚胡的法律问题 - 内塔尼亚胡在X上发布特朗普支持他的截图 并表示感谢 [3] - 以色列检方2020年初以"受贿、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3项指控正式起诉内塔尼亚胡 [3] - 若罪名成立 内塔尼亚胡因受贿面临的刑罚将是最高10年监禁 因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面临的刑罚将是最高3年监禁 [3] 以色列国内局势 - 数千名以色列人举行集会 抗议内塔尼亚胡政府对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处理方式 [1][3] - 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参加临时闭门听证会 讨论将庭审推迟两周的请求 [3] - 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国防军南方司令部总部举行会议 讨论新一轮巴以冲突和达成人质协议的问题 [3]
中美确认!美媒:“重大突破”
环球时报· 2025-06-28 08:36
中美贸易框架进展 - 中美双方在伦敦经贸会谈后进一步确认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1][2][3] - 国际媒体认为这扫清了贸易摩擦中的一个关键障碍,但彭博社指出达成最终确定性贸易协议的道路依然漫长 [1][3] -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表示中方的做法是对中美共识的具体落实,符合中国自身管理法规并体现将共识转化为现实举措的努力 [1][3] 稀土出口与关键材料 - 美媒报道称中美已就落实日内瓦共识的框架达成补充谅解,中国将加快向美国出口稀土,美方相应取消对华有关限制措施 [2][4] - CNN称这是美中两国围绕美国获取关键材料问题谈判数周以来取得的重大突破 [2][4] - 中国近几周多次表示正在"加快"审批"合规"稀土出口许可证,但分析人士预计中国的两用出口限制仍然禁止向军事用途出口 [5] 欧盟与美国贸易谈判 - 7月9日是美国对欧盟等多个贸易伙伴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已准备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所有选项仍摆在桌面上" [1][6] - 欧盟已收到美国关于关税谈判的"最新文件"并进行评估,德国总理默克尔敦促达成"快速而简单"的协议,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不会接受不公平条款 [6] - 特朗普此前威胁称除非双方达成协议否则将采取进一步行动 [6]
欧委会换届后首次沟通,中欧将举行新一轮高级别战略对话
环球时报· 2025-06-28 06:54
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6月30日至7月6日访问欧盟总部并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1] - 此次战略对话是欧盟委员会换届以来双方就战略安全问题和中欧关系宏观顶层设计的首轮沟通 [1] - 对话将在中欧建交5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推动双方领导人会面及其他活动 [1] - 中欧上一次高级别战略对话在2023年举行 [1] 中欧经贸关系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的反补贴税 [2] - 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 [2] - 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实施反倾销调查并持续至今 [2] - 法国干邑白兰地生产商已就中国市场最低进口价格达成初步协议 [2] -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项目 [2] - 这是欧盟2022年通过《国际采购工具》后首次动用该法规对中国企业采取措施 [2] 欧盟对华政策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上称中国是"真正的挑战" [3] - 欧盟领导人今年初释放积极信号但近期态度再度强硬 [3] - 欧盟试图借助各种杠杆和手段在经贸方面实现欧洲利益最大化 [3] - 反映出欧洲在战略上对中国的误判以及双方沟通不足 [3]
尹锡悦希望通过地下停车场非公开出入接受调查,韩国独检组:不过正门将不视为到案
环球时报· 2025-06-28 06:54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接受调查事件 - 尹锡悦方面表示将于28日上午10时准时到案接受调查,即便未与独检组就进入方式达成一致 [1] - 尹锡悦方面持续要求通过地下停车场非公开出入接受调查,独检组强调不应出现"未到案"情况 [1][3] - 首尔高检地下停车场已全部封闭,独检组明确若尹锡悦不通过正门将不被视为到案 [4] 调查程序争议 - 独检组25日提请拘留尹锡悦被法院驳回,随后要求其28日上午9时到案,尹锡悦方面推迟至10时并坚持非公开到案 [4] - 独检组以"有失公允"拒绝非公开到案要求,但同意推迟一小时 [4] - 独检组助理朴志英表示,尹锡悦涉嫌罪行涉及国家法律利益,国民作为受害者享有知情权 [4] 尹锡悦夫人金建希动态 - 金建希因抑郁症等疾病住院治疗后于27日出院,尹锡悦陪同并亲自推轮椅 [4] - 金建希辩护人表示其将继续居家治疗,若接到合法传唤将诚实应对 [4]
罕见!英媒:中企自2019年以来首次订购阿根廷豆粕
环球时报· 2025-06-28 06:54
中国企业订购阿根廷豆粕 - 中国企业已订购3万吨阿根廷豆粕,价格为360美元/吨,将于7月装运,预计9月运抵中国广东 [1] - 这是自2019年以来中国企业首次订购阿根廷豆粕 [1] - 此次采购被视为中国饲料行业寻求拓宽供应源头以缓解中美贸易战可能带来的冲击 [1] 采购背景与动机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豆粕消费国,大部分豆粕生产依靠压榨来自巴西和美国的进口大豆 [2] - 出于对中美贸易冲突的担忧,中国买家一直在抢购南美大豆并避开美国产品 [2] - 阿根廷豆粕较低的价格助推了这一采购举措 [1] 阿根廷豆粕供应能力 -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油和豆粕出口国 [2] - 阿根廷去年出口了3000万吨豆粕,拥有非常充足的供应能力来满足中国需求 [2] - 阿根廷植物油行业商会和谷物出口商会透露,双方详细讨论了向中国出口豆粕的可行性 [2] 市场反应与历史回顾 - 这一变化被阿根廷市场解读为"表明豆粕在阿根廷可能有未来" [2] - 中国在2019年向阿根廷豆粕开放了市场,但此前并未有大宗阿根廷豆粕的采购记录 [2] - 2024年全年中国仅进口了约3万吨豆粕,主要来自丹麦 [2]
古特雷斯:《联合国宪章》不是自助餐式菜单
环球时报· 2025-06-28 06:54
联合国宪章签署80周年纪念会议 核心观点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批评某些国家对《联合国宪章》采取选择性遵守的态度,强调其作为国际关系基石的重要性 [1][3] - 古特雷斯指出当前宪章宗旨和原则面临"前所未有的攻击",包括主权侵犯、国际人道法违反等系统性挑战 [3] - 联大主席菲勒蒙·扬警示多边主义遭遇严峻挑战,呼吁通过对话而非武力解决争端 [3] 联合国宪章历史意义 - 《联合国宪章》被描述为"战后希望火种",既是愿景宣言也是国际合作基石 [3] - 宪章被赋予"改变命运、拯救生命、为绝望角落带来希望"的职能价值 [3] 当前国际局势挑战 - 加沙、乌克兰和苏丹等地持续冲突被列为违背宪章原则的典型案例 [3] - 古特雷斯列举四项具体威胁:主权侵犯、人道法违反、民用设施攻击、资源武器化 [3] 多边体系改革呼吁 - 古特雷斯提出构建"21世纪多边主义体系"三大方向:包容性、互联性、时代适应性 [3] - 联大主席强调需通过外交对话替代战争手段解决争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