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网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城乡建设“蝶变” 民生福祉“加码”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23:14
江西省涉农经济发展 - 2024年江西省涉农主体实现销售收入3672.2亿元 同比增长9.9% [1] - 全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877元增至2024年的18436元 年均增幅9.4% [1]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江西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十四五"期间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 - 以县城和特色小镇为纽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支撑点 推动经济强县、农业强县、文旅美县、生态名县建设 [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以来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近1.3万个 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2] - 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643多个 惠及居民194万户 [2] - 改造棚户区(危旧房)45万套 约125万人"出棚进楼" [2] - 改造城中村4.5万户 农村危房1.8万户 [2] 农业产业化发展 - 形成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产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链 [3] - 培育茶叶、中药材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链 [3] - 运用工业化理念和市场思维推进农业产业化 从生产、加工、流通、供应、销售五端发力 [3]
从福鼎白茶到黄河口大米: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如何飘香国际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21:24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 - 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贸促会主题日活动在北京举行,旨在向国际推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为中国地标企业融入全球绿色农业供应链提供平台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4] - 中国贸促会通过举办经贸活动、签发《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证明书》等方式促进国际合作,并将在第三届链博会上设置绿色农业链展区 [1] 重点地理标志产品案例 - 福鼎白茶:2024年福鼎市茶园可采摘面积31.91万亩,茶叶总产量4.1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55.18亿元,已形成从生态种植到品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2] - 化橘红:2006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立了"药典标准+地方标准+地理标志标准"三级标准体系,实现全流程品质控制和溯源 [2] - 黄河口系列农产品:包括"黄河口大米""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海参"等11个地理标志产品,依托黄河入海口每年约1万亩新生土地的资源优势发展 [3] 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模式 - 福鼎市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茶农受益"模式,带动就业和增收 [2] - 常州市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种植户"模式,注重品牌打造,获得多项认证 [4] - 东营盛洲粮油有限公司利用盐碱地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获得多项地理标志认证 [3] 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发展 - 高质量地理标志产品融入全球农业供应链被视为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4] - "福鼎白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产品名录 [2] - 中国贸促会通过出具《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证明书》等工作助力提高国际品牌影响力 [4]
好医生集团连续14年登上“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企业”名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8:39
行业动态 -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与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联合举办,聚焦前沿科技创新与医药产业资源对接 [1][3] - 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向创新化、高端化发展 [3] - 工业数智化转型成为推动医药行业持续创新和提质升级的关键 [3] 公司表现 - 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连续14年入选"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企业"榜单 [1] - 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膺"2025年中国医药工业成长力企业图谱"奖项 [1] - 公司深耕中医药行业近40年,致力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3] 战略布局 - 好医生集团通过智能工业、科研创新、互联网医疗"三轮驱动"发展战略 [3] - 公司将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手段 [3] - 在西昌投资8亿多元新建生物原料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 [4] 产能建设 - 好医生生物原料生产及大品种中成药扩能数字化智能工厂全面投产 [4] - 工厂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精准控制,显著提升效率与质量 [4] - 攀西药业二期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带动西昌及凉山医药生产高质量发展 [4]
破发股智莱科技股东拟减持 2019年上市募资7.5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7:14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易明莉计划减持不超过2,80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1.19%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或集合竞价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10月27日 [1] - 减持股份来源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 权益分派转增股份及证券非交易过户取得股份 [1] - 易明莉非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不影响公司治理和持续经营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2019年4月22日创业板上市 发行新股2,500万股 发行价30.24元/股 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 募集资金总额75,600万元 净额69,883万元 主要用于智能快件箱产能扩建(8万台/2万套) 研发中心建设 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费用合计5,717万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4,016.98万元 [3] 历史权益分派 - 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现3元(含税) 合计派发4,800万元 同时每10股转增5股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40,000,000股 [3] - 2019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现4元(含税) 同时每10股转增6股 转增前总股本为100,000,000股 [4]
杰华特跌3.84% 2022年IPO募22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6:28
公司股价表现 - 杰华特7月7日收盘价为29.78元,跌幅3.84%,总市值133.08亿元,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2022年12月23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38.26元/股,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下跌22.16% [1] 上市募资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5,808万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222,214.08万元,净额205,468.49万元 [1] - 实际募资净额较原计划多48,373.76万元,原拟募资157,094.73万元 [1] - 发行费用总额16,745.59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13,332.84万元 [1] 募投项目规划 - 募集资金拟用于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资金用途还包括先进半导体工艺平台开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ZHOU XUN WEI(美国国籍)和黄必亮(中国澳门居民) [1] 港股上市进展 - 5月31日公告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2] - 5月30日完成申请资料递交并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发 [2]
数字政通实控人拟减持 去年亏损4亿元2020年定增募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6:27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强华持有136,464,977股,占总股本21.97%,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22.23% [1] - 吴强华计划减持不超过12,000,000股,占总股本1.93%,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1.95% [1] -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时间窗口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2020年7月非公开发行48,000,000股,发行价格12.5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600,000,000元,净募集资金585,858,781.70元 [2] - 发行对象为17个特定投资者,验资报告由上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2] 2024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41.20%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下降394.45% [3][4] - 扣非净利润-4.22亿元,同比下降544.00%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62.94万元,同比下降93.48% [3][4]
皓月集团董事长丛连彪:民营经济促进法为肉牛行业带来显著政策红利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5:45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肉牛行业的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为民营经济注入"强心剂",民营企业在肉牛屠宰加工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1] - 政策红利体现在三方面:明确民企平等竞争地位、强化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导向,与公司建设国家级肉牛创新中心和"1+10"战略布局契合 [1] - 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优势将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担当创新先锋和标准引领者角色 [2] 肉牛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进口牛肉低价挤压、养殖成本高企、产业链协同不足三大困境,导致企业利润微薄、中小养殖户亏损 [2]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消费升级带来高端牛肉和预制菜需求增长,智能化养殖技术重构产业形态 [2] - 当前处于"转型阵痛期",需通过全链条协同应对挑战 [2] 公司转型升级策略 - 通过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种沃金和牛,打破高端种源依赖,单头综合产值超15万元,成为全国高端牛肉领导品牌 [3] - 联合行业协会制定《公平竞争公约》,建立牛源交易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产品出口20多国并与巴西JBS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3] - 实施"科技+模式创新",部署物联网和AI算法优化屠宰加工,精准饲喂技术使单头牛日增重效果显著 [4] 全产业链布局成果 - 形成养殖、饲料、食品加工、生物大健康等六大核心产业,通过精深加工实现"吃干榨净" [4] - 联动21.5万农户实施"五统一"模式,年增收超20亿元,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100% [5] - 建设"皓月云牧场"实现全流程可视化溯源,延伸工业旅游、预制菜等十大领域升级场景 [5]
粤万年青实控人方拟减持 上市后扣非净利降3年去年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5:28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银康管理和第二大股东合和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960万股,占总股本6% [1] - 银康管理拟减持不超过480万股(占总股本3%),合和投资拟减持不超过480万股(占总股本3%) [1] - 减持前银康管理持股586.152万股(占总股本3.66%),合和投资持股1600万股(占总股本10%) [1]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为广东金欧健康科技,实际控制人为欧先涛、李映华 [2] - 广东金欧健康科技、广东侨银房地产和银康管理为一致行动人 [2] - 合和投资为郭红奇家族设立的投资平台,非实际控制人关联方 [2] IPO及募资情况 - 2021年12月7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4000万股(占总股本25%),发行价10.48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4.19亿元,净额3.70亿元,超募909.01万元 [3] - 原计划募资3.61亿元用于中成药生产扩建、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营运资金 [3] 财务表现 - 2019-2024年营业收入在2.79-3.50亿元区间波动,2024年降至2.79亿元 [4] - 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6663.31万元下滑至2024年416.27万元 [4] - 扣非净利润2024年转负为-653.2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2024年仅320.85万元 [4]
甘李药业实控人方等拟减持 上市5年两度募资共3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5:16
股东及高管减持计划 - 旭特宏达及其一致行动人甘忠如合计持有公司40.11%股份 其中旭特宏达持股5.90% 甘忠如持股34.21% [1] - 董事焦娇持股0.045% 高级管理人员孙程持股0.088% [1] - 旭特宏达拟减持不超过0.57%股份 焦娇拟减持不超过0.0112%股份 孙程拟减持不超过0.0033%股份 [2] - 减持计划实施期间若遇股本变动 减持数量可相应调整 [2] - 旭特宏达为员工持股平台 实际控制人甘忠如不参与本次减持 [2] 公司股权结构 - 甘忠如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持有旭特宏达65.02%股权 [2] - 孙程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兼副总经理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0年6月29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4020万股 发行价63.32元/股 [3] - 募集资金总额25.45亿元 净额24.41亿元 与招股书计划金额一致 [3] - 发行费用1.04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8000万元 [3] - 募集资金用于8个项目 包括胰岛素产业化及美国注册等 [3] 再融资及分红情况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2850.86万股 发行价27.12元/股 募集资金7.73亿元 净额7.60亿元 [4] - 两次募资合计33.18亿元 [4] - 2020年实施分红方案 每股派现0.5元并送红股0.4股 [4]
万辰集团实控人方拟高位减持 股价32个月涨18倍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5:16
股东减持计划 - 万辰集团持股5%以上股东漳州金万辰计划减持不超过1,799,897股 占总股本比例0 9594%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减持时间为公告发布后15个交易日内的3个月 [1] - 漳州金万辰当前持有公司股份24,663,430股 占总股本比例13 1458% [1]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股份总数在90个自然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股份总数在90个自然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1] 公司股权结构变化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为王泽宁 王丽卿 陈文柱 漳州金万辰为其一致行动人 [1] - 2025年4月18日后 一致行动协议到期终止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泽宁 漳州金万辰仍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 [2] 股价表现 - 万辰集团股价在2022年10月11日创上市新低10 19元 2025年6月5日创历史新高199 90元 32个月内累计涨幅达1862% [3] - 股东减持计划披露时 公司股价处于历史高位 [3] 减持原因及股份来源 - 股东减持原因为自身经营计划需要 减持股份来源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