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搜索文档
最忙时只睡2小时!35岁脑干出血程序员引热议,医生紧急提醒......
中国青年报· 2025-04-25 08:39
转自:中国青年报 近日,杭州一35岁程序员长期熬夜脑干出血引发关注。 吴先生表示,自己曾从事的工作月薪3万元,最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凌晨一两点睡是常态,早上7点多就得起床。 4月23日上午,吴先生在社交账号发布了最新视频,称"从此,我多了一次人生"。 据都市快报报道,该程序员姓吴,因长期熬夜,脑干出血5毫升,昏迷15天,ICU躺了28天。而吴先生从瘫痪在床到会走,用了1个月时间,再到走好路又 用了1个月的时间。 健康时报指出,脑干作为人脑的重要生命中枢,发生出血常常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植物生存。 深夜,他又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长文讲述发病经过以及现状。 他表示,现在已经恢复了大约70%,但可能没有办法完全康复了。考虑到身体状况,他放弃了重返岗位的想法。 "现在的我看待生活,觉得让自己开心很重要,活得自由一点。之前想着我要挣钱,会在很多方面压制自己,现在的话我觉得更多的可能要去好好体验生 活,让自己过得快乐。也希望大家如果觉得累了,就歇一歇,我是前车之鉴。 如果能见到以前的自己,我想对他说:好好爱自己。" 睡得晚VS睡得少,哪种更伤身? 健康时报4月24日就"35岁程序员长期熬夜脑干出血"发文称,有人睡得晚 ...
涡虫、斑马鱼、链霉菌等“上天” 太空实验“上新”探寻生命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5-04-25 07:4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涡虫是一种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其生命历程已超5.2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 材料之一。其组织修复能力十分惊人,即使断成两截后,两边仍可再生出新的肌肉、皮肤、肠道,甚至 完整的大脑。研究涡虫对研究人类细胞克服老化、延缓衰老等具有重要意义。 由山东理工大学负责的"空间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涡虫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项目,是国内首次开 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将利用生命生态实验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 形态发生、生理行为的具体影响,从个体水平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 损伤及地面衰老等健康问题。 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空间应用系统3项科学实验随后将在太空展 开。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此次向空间站运送样品 及装置总重量约28公斤,将用涡虫、斑马鱼、链霉菌等实验材料开展太空实验。 斑马鱼"再上"空间站 空间失重环境会导致人类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律失常、心肌重塑,也会导致骨骼系统出现持续性骨丢失, 大大增加骨折风险。 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华南理 ...
扣好职业道德的“第一粒扣子”
中国青年报· 2025-04-25 07:03
近日,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新时代职 业道德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纲要》强调,牢固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体现新时代特点 的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弘扬新风正气, 以优良行风带民风、促社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道德力量。 在职业道德建设中,青年群体特别值得关注。一方面,年轻人初入职场,对职业发展充满憧憬,具有拼 搏奋斗、创造佳绩的昂扬劲头;另一方面,他们社会阅历尚浅,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部环境 的影响,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摇摆。因此,青年群体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 育引导、职场环境和社会氛围形成合力。 职业道德建设说到底是价值观的建设。越是早期介入、系统引导,越能让青年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判断 力。在良好职业道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面对选择时更能坚持底线、认准方向,在人生道路上行 稳致远。 【责任编辑:陈卓,惠滢,陈鼎 编辑:罗征】 步入职场后,青年所处的职业道德环境至关重要。不健康的职场环境,很有可能导致年轻人"一步错、 步步错"。 ...
董宇辉是否得奖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如何接近读者
中国青年报· 2025-04-25 07:03
"董宇辉也配拿人民文学奖?"最近,2024年度人民文学奖揭晓,知名网络主播董宇辉获"传播贡献奖"。 一时间,这一消息在关心文学的人群里炸了锅,不少人指出董宇辉直播时多次出现文学常识错误,其个 人文学素养不容乐观,人民文学奖这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向董宇辉"屈尊",实在不应该。 纠结董宇辉文学水平究竟几何,实在是偏离了讨论的靶心。人民文学奖对董宇辉的得奖理由说得清清楚 楚:"董宇辉以直播间为舞台,助力创刊七十五年的《人民文学》杂志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以'寻 亲'之名,实现与广大读者的'双向奔赴'。" 如果说上述充满文学修辞的包装还是如坠云雾,那么列举下面的数据一定能让人恍然大悟:董宇辉曾两 次帮《人民文学》杂志直播卖货,2024年1月的一次直播,在4个小时内卖出8.26万套,99.2万册,成交 金额1785万元。 当时,《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直播结束后,线上销售额还在不断增加,截至1月24日下午4 点,已经达到120万册了。对比2023年的发行量,这大约是我们两年的销量。" 真正值得追问的是,在文学网络营销的时代,把文学作品"卖出去"是否就等同于有效传播呢?答案可能 就不那么绝对了。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是 ...
这里的老年人大学“刮”起AI风
中国青年报· 2025-04-24 09:21
文章核心观点 济南老年人大学首次开设AI课程,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推动教学改革,虽面临挑战但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效果,还推进AI与传统课程融合及教学管理智能化 [1][3][11] 课程开设背景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加速普及进入老年人生活,但老年人缺乏学习渠道 [3] - 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今年春节DeepSeek出现,让学校察觉到老年群体对AI培训需求并提前布局 [3] 课程开设情况 - 济南老年人大学是山东省首家将AI课程纳入老年教育体系的办学机构,推出“AI智能应用”课程,打造四大教育主阵地 [4] - 学校与高校及科技企业合作,组建“高校专家 + 企业骨干”的专业师资队伍 [5] - 原计划开两个班招60人,招生系统开启10秒名额被抢空,后增派老师增设课程,现开设13个班,招收389名学员,平均年龄60岁,最大76岁 [5] - 课程内容聚焦基础应用,涵盖人工智能简介、文生图工具入门等多个方面 [5] 课堂情况 - 学员热情高,首节试听课吸引50多位老人,有的搬椅子加座听课 [7] - 课堂氛围热烈、互动性强,老师提问学员积极回应,实操问题老师及时解答 [7] 教学挑战与应对 - 学员个体差异大,部分学员存在不会拼音、手机版本老旧等问题,给教学带来困难 [8] - 采用“大班授课 + 个别辅导”复合教学模式,遵循“三慢原则”,配备图文手册,引入线上复习平台与智能教具 [10] - 调整课程设计,删减理论内容,加大实操比重,学员满意度达89% [10] 课程效果与影响 - 学员李荣洁从“PS小白”成为“AI达人”,能将AI应用到生活中,还推荐给朋友 [10][11] - 学校推进AI技术与传统课程深度融合,如美术教学引入“文生图”技术,文学课程融入AI辅助写作等 [11] - 建立智能排课、教学评估、学员数据分析三大智能化系统,与山东财经大学合作开发“无感评价系统” [12] - 老年学员受益,希望课程长久办下去,让银发生活更丰富 [12]
为验证“高反风险预测”小程序,这群高中生真去了趟高原
中国青年报· 2025-04-24 09:15
今年2月,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一年级微信小程序班学生在一个研学营实践课程中,依托AI技术辅助 开发出一款"高原反应风险预测"小程序,希望能够帮助进藏游客预警高原反应。 在测试小程序可行性的过程中,这群高中生连续"刷出"几个"意外之喜":得到钟南山院士回信、四川大 学华西医院院长线上答疑,他们还真的跑到西藏来了一次高原亲身体验。 这段特别的经历在他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医学和科技结合能产生这么大的 力量。"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一年级微信小程序班学生李皓翔说,通过近一年的项目式学习,他找到 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希望能成为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专家型医务工作者。 4月13日,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师生与西藏波密县中学学生在交流活动后自拍合影。谢琦瑶/摄 "没有亲身体验就没有发言权" 钟南山给同学们派了导师 这群高中生在小程序开发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已超出他们的知识储备。他们遇到了一道医学方面的难题 ——无法将"呼吸道疾病对高原反应的影响"这一预测高反风险的重要指标,严谨地嵌入小程序。 4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交流活动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中学举行。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 一年级微信小程序班师生与西 ...
陈独秀离开北大风波
中国青年报· 2025-04-23 14:43
林齐模 陈独秀离开北大的原委一直有点儿晦暗不明,一些研究者每每在文章中引述1935年底胡适与汤尔和来往 书信中就陈独秀"嫖娼"传言的辩难,纠结于这传言的真假,以至于人们往往被所谓的桃色事件吸引而忽 略了对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考察。【配图:陈独秀任文科学长时照片】 关于陈独秀北大文科学长职务的解除。一般认为,由于当时风传陈独秀因嫖妓争风吃醋而"挖伤某妓之 下体",蔡元培与汤尔和、沈尹默等于1919年3月26日晚在汤尔和家里讨论陈独秀的去留问题,最终蔡元 培决定接受汤尔和等的意见,解除陈独秀文科学长的职务。采取的方式是将北大文科、理科教务处合并 成立一个新的教务处,设教务长统一管理文、理科事宜。这样陈独秀文科学长的职务就自然免去了。给 人的印象是一切都决定于3月26日汤尔和家里的密商,陈独秀在整个事件中完全被蒙在鼓里。 3月18日林纾又在《公言报》发表《致蔡鹤卿太史书》,表达他对北大校方和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向蔡元 培和北大发起了直接攻击。对于林纾的公开挑战,蔡元培发表《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对林 纾进行全面回应和反驳。 大约在3月底,更有安福系国会议员张元奇赴教育部要求取缔《新青年》、《新潮》等刊物,并威胁 ...
在这所学校,他们擦掉“标签”
中国青年报· 2025-04-23 13:11
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在劳动教育月开展内务比赛。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不久前,北京海淀寄读学校举办成人礼,仪式的一个环节是,由老校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 礼物赠予学生。18岁的徐硕接过这份礼物时,他的母亲在台下差点掉眼泪。 5年前,徐硕刚转来时,靠老师打长长的电话劝慰,才能稳定到校。如今,即将毕业的他不仅完成学 业,还被北京一所大专院校录取。 建校70年来,海淀寄读学校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学校越来越强调教育属性。一些难以适应普通学习环 境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经原校推荐来到这里,学校招生遵循"三自愿原则",即学生转校需经过本人、 家长和原校同意。 来到海淀寄读学校之前,这些孩子可能出现过旷课、打架等情况,还有些有情绪问题,在休学边缘徘 徊。一旦来到这里, "别人给你贴的标签,都可以撕下来"——一位班主任常对这里的学生讲。 学校的毕业生中,有人成为麦当劳餐厅服务员,有人成为公交车司机,有人当上消防员,有人在大公司 做经理,有人在高校任职。顺利融入社会的他们,很多人都忘不掉自己曾经被"托住"的那一段日子。 先把学生留下来 海淀寄读学校坐落在北京西六环的山脚下,主体是个四合院,灰瓦的建筑被红色立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