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背后的消费潜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9-02 08:56
人工智能+消费政策推动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加快实施"人工智能+"消费提质行动 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创新人工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 促进更多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惠及人民群众 加快首发经济、数字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领域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5] 消费市场基础与升级趋势 - 中国人口规模超过14亿 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 是全球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1] - 居民消费正处于向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加快升级的关键阶段 消费政策重点从刺激需求转向调节需求和创新供给并重 [1] - 2025年第二季度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3% 服务消费是核心驱动力 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规模 - 中国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日均1000亿增长至2025年6月底超30万亿 一年半增长300多倍 反映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快速增长 [3] - 人工智能深入赋能家政服务、健康养老、文化娱乐等生活服务 例如智能按摩椅通过AI技术实现几十秒内获取使用者体态数据并进行个性化按摩 [3] 消费场景落地与商业成效 - 2025年北京亦庄"E-TOWN机器人消费节"期间机器人相关产品及商圈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 [2]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竞相涌现 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智能消费基础设施推动服务场景创新 [1] 产业发展方向与趋势 - 培育覆盖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智能服务业态 发展提效型、陪伴型等智能原生应用 支持开辟智能助理等服务新入口 [4] -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4] - 新型消费市场呈现四大趋势:从"功能体验"向"认知情感"升级、从"千人一面"向"一人千面"升级、从"辅助工具"向"智能伙伴"升级、从"单一业态"向"跨界融合"升级 [4] 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商品从批量生产升级为量身定制 例如家具制造公司利用AI分析客户家居环境和个人喜好提供定制化设计方案 [4][5] - 人工智能与服务业的叠加展现巨大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 其智能交互、大数据处理、实时响应等特性持续推动服务领域创新发展 [2]
受访大学生期待在更规范的“知识市场”中“自我充电”
中国青年报· 2025-09-02 06:50
大学生知识付费消费行为 - 受访大学生对知识付费接受度高 消费动机多元 但也普遍面临"买了不学" 付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1] - 超过八成受访大学生每月在知识付费上的支出占生活费比例不超过10% 体现出理性消费的特征[1] - 知识付费内容类型广泛 其中兴趣爱好类课程选择率最高达46.54% 其次是专业技能证书备考课程39.75%和考研考公留学辅导36.96%[1][5] 消费动机与偏好 - 提升学业成绩辅助专业学习占比最高达60.04% 满足个人兴趣丰富课余生活占49.71% 为考证考研等做准备占45.76%[2] - 数字化时代通过互联网付费交易获取知识资源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 电子版资料售价一般在几角几元或几十元不等[1][6] - 26.96%的受访大学生出于缓解对未来的焦虑而购买知识付费产品[7] 消费痛点与风险 - 逾九成受访大学生承认遇到过购买线上课程资料后"吃灰"的情况[8] - 导致闲置的主要原因包括自制力差缺乏监督59.71% 课余时间不足49.33% 课程内容与宣传不符31.03% 体验感差33.66%[8] - 消费中遇到的风险包括课程内容质量差42.46% 虚假宣传38.15% 内容更新不及时21.94% 售后服务缺失或低效20.04% "霸王条款"或高额违约金19.55%[8] 市场规范期待 - 受访大学生最期待的三大措施是建立统一的内容质量审核与评级机制62.54% 明确退款规则并简化流程59.67% 加强对机构和平台资质的监管50.85%[11] - 64.4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充分利用试听免费公开课是最有效的决策方式 参考第三方真实评价56.43% 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40.58%[11] - 平台应该审核课程是否真的对学习者有帮助 提供课后一对一差异化辅导 及时更新内容[10]
守护历史真相 开创美好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9-02 06:5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 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 了空前的高度。" 80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立于庄严的历史节点,举行盛大的纪念,既是对长眠先烈的告慰,让他们 看见自己用生命守护的家园,如今已是国泰民安;也是对每一名生者的提醒:历史从不是任人涂抹的画 布,当怀着对真实的敬畏去铭记,和平从来不是轻易拥有的馈赠,要揣着对未来的清醒去守护。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湾,海风裹着沉重的历史,拂过"密苏里"号战舰的甲板。当日本代表在无条件 投降书上落下最后一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终于在法西斯的溃败中渐渐散尽,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 光辉,照亮了被战火啃噬得满目疮痍的世界。 在这个被永久铭刻的瞬间,《大公报》记者朱启平捕捉到一名年轻水兵的声音:"今天这一幕,我 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朱启平想起这场战争中流血成仁的将士与流血牺牲的民众,在心中默念"我 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 唯有带着不褪色的记忆走向未来、开创未来,才能避免战争悲剧在人间重演,让人类共同向往的和 平与繁荣,在一代又一代的 ...
在动画里定格中国故事
中国青年报· 2025-09-02 06:50
作为山东省首家定格动画工作室,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格艺定格动画工作室正用最质朴的手艺,让 面塑"动"起来,让历史人物"活"起来。面人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卢晓燕作为格艺 定格动画工作室的负责人与指导教师,正带领着这支学生团队以面人定格动画弘扬中华文化,探索"职 教出海"新路径。 "我们就是想用定格动画来讲述身边的故事。"卢晓燕说。卢晓燕自2012年起从事黏土动画创作与制作, 在十余年的实践与创作中,她深知职业院校学生的实操优势,也目睹了面塑等非遗手艺的传承困 境。"如果让面塑人物'动'起来,讲自己的故事,能不能让更多人看见?"她一方面希望推动学生在实践 中获得成长,感知行业前沿趋势;另一方面希望借助定格动画与中华文化这样的"新搭档"碰撞出"新火 花"。在这样的念头下,2017年,格艺定格动画工作室应运而生。 2024年年底,由工作室推出的黏土定格动画《李清照》走红网络,全网播放量突破92万。镜头里,黏土 捏成的李清照时而凭栏远眺,时而挥毫泼墨,眉间愁绪与笔下豪情被细腻捕捉。这部短片背后,是4个 月的纠结与打磨。 除了《李清照》走向海外,工作室的其他作品也在陆续"出海"。2025年春节,工作室 ...
零跑汽车“双响”备战金九银十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20:42
核心业绩与里程碑 - 公司于成都国际车展宣布B01车型第一万台正式交付 上市仅37天达成该成绩 [2] - 公司7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台 截至8月21日累计交付量超过90万台 [2] -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转正 成为中国新势力车企中第二家达成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2] 产品战略与技术优势 - B10车型推出全新"摩根粉"配色并搭配限时免费选装权益 强化年轻时尚产品标签 [2] - B系列采用高通8650芯片与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高速领航和记忆泊车功能 [3] - 智能座舱采用高通8295芯片与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 双AI语音大模型日均使用率超过80% [3] - 激光雷达版选购率突破50% 超80%用户选择650km长续航版本 B10上市4个月交付超5万台 [2] - B01女性用户占比超过40% 体现产品市场定位精准度 [2] 技术发展路径与产能布局 - 公司坚持全域自研技术路线 硬件预埋加软件迭代策略将持续深化 [3] - 计划明年上半年将辅助驾驶能力提升至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3] - 产品线将拓展A系列(覆盖10万元以下市场)与D系列(定位30万元价位) [3][4] - D系列车型计划在30万元价位实现50万级产品的竞争力 [4]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公司加速从出口模式向本地化运营转型 依托与Stellantis合作实现本地化生产 [3] - B10首批车辆已发往欧洲 计划9月亮相慕尼黑车展 年内登陆超过20个国家与地区 [3] - 欧洲市场已完成近600家销售网点布局 为销量增长奠定渠道基础 [3] 核心商业模式 - 公司贯彻"技术普惠"理念 主张让用户以同等价格获得更高配置与品质 [2] - 通过"高配不高价"产品策略获得市场认可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2025年暑期文旅消费观察》:深度游、品质游需求高,多场景融合激活增长新空间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18:58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与趋势 -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 深度游和品质游需求旺盛[1] - 暑期热门旅游城市Top10为南京 成都 西安 北京 上海 重庆 长沙 广州 洛阳 昆明[1] 赛事展演活动带动文旅消费 - 赛事和展演活动促进当地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消费快速增长[2] - 南京因苏超赛事登顶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2] - 成都世运会期间机票订单额环比增长26% 景区门票订单量环比增长42%[2] - 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吸引20余万人观演 带动上海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1% 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5% 飞洲国际广场搜索量同比上涨超300%[2] 交通出行与旅游消费特征 - 暑期旅游呈现中长线游和周边游双线并行特征[3] - 300公里以上中长线游需求增速超15%[3] - 新疆和青甘线路在跟团游产品中占比超22% 8-10天行程最受欢迎[3] - 周边游和一日游相关业务搜索量环比增长40%以上[3] - 精品小团订单占比达40% 同比增加90%[3] - 热门线路包括云南昆明-大理-丽江 新疆北疆 川西 西藏林芝及青甘等[3] - 用户偏好从泛观光转向精体验[3] 行业发展趋势 - 一站式多场景深度旅游体验正逐步成为游客核心需求[3] - 旅游平台与相关企业需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和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需求[3]
关于2025年广发证券·KAB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征集项目的通知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17:09
活动概况 - 活动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激励青年创新创业 通过征集和扶持大学生微创业项目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 - 由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和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 广发证券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年报社提供支持 [1][2] - 活动包含项目征集与扶持、微创营和微创业生态会等系列内容 [1] 时间安排 - 项目征集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 [2] - 2025年9月至11月将举办2场大学生微创营活动 [8] - 2025年12月进行线上专题展示和专家评审 后续将举办成果发布会和生态会 [8] 征集对象与方式 - 面向在校大学生及35周岁以内创业青年 [2] - 需提交《2025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征集报名表》word文件和创业项目PPT介绍至官方邮箱kaboffice@qq.com [2] - 高校可作为协办方统一报送项目 [2] - 已获往届资金扶持的团队主要成员不得报名 [2] 项目主题要求 - 聚焦科技创新主题 重点关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七大领域 [3] - 项目需符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赋能行业的要求 [3] - 方案字数要求介于2500至10000字之间 [3] 评审机制 - 由主办方和投资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 [4] - 采用专家评审(占比70%)与线上公众点赞(占比30%)相结合的方式 [5] - 评审标准包括项目团队、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创新性、可持续性和社会价值 [6] - 最终评选30个"微创之星"项目 包括28个通过评审项目和2个微创营路演第一名 [5] 激励措施 - 创业扶持资金总额100万元 [7] - 路演前10名各获5万元 第11-20名各获3万元 第21-30名各获2万元资金支持 [7] - 30个扶持项目代表可获主办方承担的交通食宿费用 参加成果发布会和生态会 [7] - 项目将获得与天使投资、风投机构面对面交流机会 并可参与主办方投融资活动 [7] 活动推广 - 通过网络平台包括中国青年报社客户端、KAB创业俱乐部微信号和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微信号进行线上专题展示 [8] - 活动推进过程中将适时举办项目路演、成果发布会和生态会 [8]
【中国青年报】科学家破解植物共生密码 助力农作物“减肥增效”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08:39
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揭晓,授奖总数206项(人),其中自然科学奖授奖 数比上年度增加了10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有18个项目,其中 唯一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项目是"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机理"。记者采访了该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科学 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 自2013年学成回国后,王二涛一直在植物-微生物共生领域深耕。12年来,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国 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根据王二涛的科研成果,农业领域科学家可以培育高共生效率水稻新品种,研 发"减肥增效"菌剂并应用于大豆等农作物生产。研究植物-微生物共生,能够应用于绿色农业发展,有 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其实,植物除了通过根部直接吸收营养外,还可以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协助,高效获取营养。土壤中 的有益微生物,在获取植物光合产物的同时,可以帮助植物从环境中高效获取氮、磷等营养元素,与植 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比如,豆科植物与根瘤细菌建立共生高效固氮,80%陆生植物都可以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并从土 壤中获得磷和氮等矿质营养。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以"高投入促高产量"的习惯, ...
AI时代,教育如何应对“思维能力退化”风险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07:19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政策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和全过程 推动育人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 [1] - 政策鼓励全民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 创新智能学伴和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局限 - 当前AI技术存在数据偏见、算法幻觉和逻辑伪装等缺陷 AI解决问题依赖概率而非因果推理 [1] - AI技术正由弱人工智能(ANI)迈向强人工智能(AGI) 未来10年可能迎来关键突破 将深刻重塑社会结构与工程人才需求 [1][4]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战略重要性 - 多位专家共识批判性思维是大国博弈所需人才的首项能力 需调整人才培养指挥棒 明确提出问题能力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2] - 国家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4] - 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 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 [2] 教育范式转型需求 - 高等教育亟须构建适应AI时代的新型工程教育范式 工程教育应将思维力与创新力的培养置于核心位置 [1][4] - 工程教育新标准呼唤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能力培养 批判性思维应是课程设计的起点 [4] - 需构建融合认知发展阶段、学习路径与教学目标的六轴一体教学框架 推动批判性思维课程结构化系统化 [5] 批判性思维培养方法创新 - 批判性思维教育首要切入点是提问能力培养 已发展出探究性、理解性和反思性三大好问题的培养方法 [4] - 图书馆可围绕听说读写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六会能力:会提问、会检索、会阅读、会写作、会论证、会思考 [3] - 通过AI技术结合 在教育中系统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形成多元分析视角 提升信息理解判断能力 [3] 教学方式变革与教师角色转变 - 混合式教学正逐步成为高校教学新常态 教师应转向学习设计师角色 引导学生在多模态媒介和AI参与的课堂中实现自主建构 [4] - 在AI赋能教学中 应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问意识 使其在人机协同环境中成为主导者而非被控制者 [4] 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 - 工程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师发展方面仍存在系统性不足 需在知识、技能与方法间建立清晰逻辑联系 [5] - 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培养探究意愿 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探究技能培养 [2]
“南山挑战杯”篮球邀请赛开赛
中国青年报· 2025-08-31 21:36
赛事概况 - 首届中国体育彩票"南山挑战杯"篮球邀请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 覆盖粤港澳大湾区25支参赛队伍 来自政府单位 科研机构 医疗机构 高校及企业 [1] - 赛事采用小组循环赛+淘汰赛制 设冠亚季军及"科技风采奖"等特色奖项 赛程从8月29日持续至9月7日 [8] - 比赛由广州国家实验室 广州市体育局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主办 [8] 活动特色 - 运动员均来自本单位全职人员 旨在激励年轻科研人员将体育拼搏精神融入科研工作 实现科技与体育的"双向奔赴" [1] - 赛事通过"健康知识闯关"互动屏 投篮解锁呼吸健康知识 现场播放实验室科研成果视频等创新环节融入健康科普 构建"寓教于投"的科普生态 [5] - 开幕式设置"致敬科学·共叙情谊"环节 钟南山院士和夫人李少芬(前国家女篮名将)获赠印有姓名的定制球衣 [2][5] 文化展示 - 广州杂技团带来蒙特卡洛国际大奖作品《蹬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团队以舞蹈诠释"医学温度" [5] - 广州国家实验室"科技啦啦队"现场助威 广州国家实验室队与广东众生药业队打响揭幕战 [3][5] - 钟南山院士在开幕式寄语参赛队伍 强调"坚韧与拼搏"是科技精神与体育竞技精神的体现 要永不言弃 力争上游 [2] 赛事背景 -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预热活动之一 赛事以"科学精神·永不言弃"为主题 [8] - 赛事旨在促进科研工作者将赛场意志投入科研攻关 体现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