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出口增长7.2% 彰显外贸韧性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10:23
外贸出口表现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 9% 其中出口增长7 2% 比一季度加快0 3个百分点 [1] - 6月出口增速在5月回落后再次回升 进口增速自1-2月以来首次转正 [1] -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7 0% 高于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3 2%和4 7% 份额达64 2%创历史高位 [1][4] - 对东盟和欧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3 0%和6 6% 但对美进出口同比下降9 3% 出口降幅达9 9% [1][3] 高技术产品出口 - 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 2% 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其中高端机床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 仪器仪表增长14 7% [3] - 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比32 4% 较去年同期提升1 2个百分点 [3] 工业与经济数据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6 8% 为过去3个月最高 1-6月累计增长6 4% [1] - 外需(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1 7个百分点 同比高出1 0个百分点 [3] - 供给端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GDP 但需求端投资和消费增速低于GDP 呈现供需不平衡 [6] 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美经贸会谈暂停关税措施90天 形成"抢出口"窗口期 带动工业生产回升 [3]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8个月新高 市场信心回暖 [4] - IMF和OECD预测显示美国受关税政策冲击大于中国 [5] 下半年挑战与建议 - 出口需求存在提前透支风险 中美经贸摩擦将持续考验出口韧性 [6] - 建议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支出释放消费潜力 同时加大去产能力度促进供需平衡 [6] - 宏观政策需确保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大于名义经济增速 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从"准入"到"准营" [7]
中国地标农产品加速“出海”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09:42
地标产品出口概况 - 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认定地标产品2544个,直接产值突破9600亿元 [1] - 地标产品成为出口农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主打品种和创汇主力军 [1] - 2024年1-5月农产品出口额达4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08.1亿美元占比50.5% [3][4] 地标产品核心竞争力 - 核心竞争力源于产地的自然人文因素赋予的独特性和高附加值 [3] - 与绿色有机生产方式紧密相连,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 [4]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因独特风土条件造就的品质已出口全球十几个国家 [4][5] 政策支持体系 - 海关总署推出16条措施缩短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7] - 《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为技术规范和品牌信誉提供支撑 [7] - 农业农村部通过境外展会等创新手段推动高质量农产品出海 [7] 典型发展模式 - 福建福鼎采取"政府搭台茶企唱戏"模式,构建从生态种植到品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8] - 西鸽酒庄借助地理标志实现年出口增速超100%,计划拓展俄韩及东南亚市场 [5] 行业现存挑战 - 小农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国际大宗订单稳定性要求 [8] - 国际品牌知名度不足削弱溢价能力,精深加工和冷链环节薄弱 [8] - 中高端定位产品面临海外市场价格竞争压力(如25欧元葡萄酒vs5欧元竞品) [8] 未来发展路径 - 需建立标准制度品牌文化的系统化布局,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 [9] - 利用健康饮食潮流和跨境电商渠道创造新增长点 [9] - 推动从产品输出转向"价值导向+文化支撑"的出海模式 [9]
一场聚焦AI“前世今生与未来”的对话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07:14
行业动态 - 第三届链博会在北京举办先进制造主题活动,AI成为展会焦点之一 [2][3] - 英伟达CEO黄仁勋出席链博会开幕式并首次尝试中文演讲,强调中国供应链是"奇迹",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2] - 黄仁勋与王坚在链博会进行AI围炉对话,成为活动最受期待环节 [4] AI技术发展 - AI技术从依赖人工编程转向通过海量数据机器学习,2012年深度学习成为有效工具,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实现突破 [4] - 生成式AI实现跨模态信息转换,突破单一媒介限制,当前技术焦点转向推理智能 [4] - 物理AI将成为下一波浪潮,指能感知、理解并直接在现实世界执行复杂操作的自主系统,通常嵌入机器人或自动驾驶车辆 [5] - 过去十年英伟达算力提高十万倍,能处理更多数据使机器学习更有效 [7] - AI从人工强化训练转向自主思考、生成数据、推理和实践 [7] 中国AI发展 - 中国孕育并开源共享DeepSeek、通义千问、混元、文心一言、Kimi等世界级大模型 [7] - 中国研究者发布的AI论文数量全球占比最高,推动开源科学发展 [8] - 开源是保障AI安全的关键,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在技术标准、性能基准和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的协作 [8] - 中国开源AI是推动全球进步的催化剂,让各国和各行业有机会参与AI革命 [8] AI应用前景 - AI将重塑科学范式,在药物设计领域可解析蛋白质结构,在气候模拟方面可浓缩海洋、大气、冰盖物理特性进行预测 [9] - AI是最强大的"平等器",农民、老人、孩子都能用它赋能 [9] - AI领域机会广阔,可能成为个人终身机会 [9]
在中国造好物创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07:09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革命的双重浪潮下,先进制造如何以"韧性"穿越周期,以"智变"引领未来? 在中国,当先进制造与中国供应链韧性、人工智能(AI)创造力"撞个满怀",不仅让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加速释放,也让全球供应链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多底气。 一个生动的例证是,面对AI发展机遇,西门子今年面向中国市场推出18款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新 产品,其中16款完全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这一研发历程仅用了9个月。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现场,被问及这背 后的诀窍是什么时,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建钧说,秘诀在于"中国式创新"——以国内丰富 需求场景为底座,叠加中国生态链与供应链,并以"中国速度"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这些"中国 元素"叠加在一起,给一系列数智化产品带来了新活力。 "现代化是制造出来的,先进制造让生活更美好,而只有国际合作才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中国贸促会 副会长李兴乾在现场表示,当前先进制造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是先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穿越周期:"韧性供应链×中国式创新" 近日,空客与中航西飞旗下 ...
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创新链如何让技术奔向生产线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06:24
大连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 公司核心技术为"陶瓷铝晶种工程化制备技术",源自哈尔滨工业大学1994年的实验室构想,历经4000余轮测试实现产业化 [1] - 在第三届链博会创新链展区展示"新材料的长征之路",完整呈现从博士论文到实验室材料、样品、试制品及产业化商品的全链条转化路径 [1] - 成功关键在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两款展品均为与下游伙伴合作研发成果,强调通过扩大"朋友圈"实现技术落地 [1] 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 - 中国贸促会首次设立创新链专区,吸引14家机构参展,覆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企业代表,展示基础研究至市场反馈的全链条转化 [2]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通过"一条龙"应用计划联合上下游企业,已在113个方向形成协同应用联合体,带动1600余家企业合作,产出186项标准及1300项发明专利 [2] - 中兴通讯、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中国技术交易所分别展示专利管理、导航平台及质押融资服务,推动"知识变技术、产品进市场" [2] 企业合作案例 - 中储国能与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联合研制全球最大105兆瓦高速电机"储龙105",填补国内空白,双方分工攻克热管理与全流程制造难题 [3] - 上海技术交易所构建技术定价机制,融合产业大数据与历史交易数据,支撑超100亿元金融授信,链博会期间收到多份专利转让申请 [3] 创新链发展动态 - 中国贸促会推动创新链专区打通知识产权确权、技术孵化至产业化全流程,加速创新资源从"书架"向"货架"转化 [4] - 未来计划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使创新链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链 [5]
AI焕新工业“潮”
中国青年报· 2025-07-22 00:5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近一年时间,一个千亿级参数的工业大模型打造出 2.5万个工业模型、赋能超7500万个5G工厂,一个5G全连接工厂实现百万量级生产要素数据的实时在线 和万物互联……近日,来自全国各地政、产、学、研、用领域的院士学者、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在上 海参加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共同见证人工智能(AI)技术平台升级等多个智能成果首发。 "AI应用已经成为整个IT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动力。"在大会现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ICT业务 CEO杨超斌与中国联通总经理共同为"AI全融通"业务孵化中心揭牌。 杨超斌观察到,一方面,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将释放万亿级的产业机遇。"最新 的数据显示,AI原生App的月活用户数已经突破2.7亿。具备AI能力的终端已经突破14亿个,这里面包 含PC、智能手机,也包含具备AI能力的物联网终端。"另一方面,不断向下扎根的算网融合,正通过筑 牢智联底座激发动能。"深耕"政务、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行业智能体正为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数 字引擎。 "以AI为中心的算网融合基础设施是持续演进的目标。"在杨超斌看来,这意味着以网强算 ...
一汽红旗柳长庆:红旗天工要与年轻一代共同驶向绿色智慧的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21 17:17
7月17日,2025红旗粉丝家年华暨红旗天工之夜在长春举办,红旗品牌成为首个达成200万用户的中国豪 华汽车品牌。(一汽红旗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进入盛夏,东北夜晚的空气中翻滚着热浪,长春国 际汽车公园涌现出一片红色的海洋。7月17日晚,随着2025红旗粉丝家年华暨红旗天工之夜在这里落 幕,红旗品牌成为首个"撞线"200万名用户的中国豪华汽车品牌。 "与200万用户同行,每一步都是旗迹。"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兼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柳长庆在活 动现场感慨说,2025红旗粉丝家年华不仅是汇聚热爱与信赖的能量场,也是红旗品牌拥抱年轻用户的里 程碑。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红旗品牌累计销量突破22.5万辆,同比增长11.8%。其中,红旗天工家族系列 产品6月销量环比增长60.9%,持续领跑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愿红旗天工成为新时代中国智造的闪亮名片,与年轻一代共同驶向绿色智慧的未来。"正如他所说,作 为红旗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年轻时尚标杆,天工家族让更多的年轻精英也喜欢红旗、爱上红旗,为红旗 品牌200万用户基盘持续注入鲜活动能。 让年轻人"开红旗、爱红旗"分几步 中国一汽总经 ...
“Young·绒——2025中国创新创意设计大赛” 颁奖典礼及成果展举办
中国青年报· 2025-07-21 16:46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7月18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Young·绒——2025中国创新创 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及成果展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办。 "Young·绒 2025中国鄂尔多斯创意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合影。主办方供图 服装赛道 据了解,本次"Young·绒——2025中国创新创意设计大赛"旨在探索羊绒纤维的无限可能,推动羊绒产业 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融合。自4月20日启动以来,面向全国征集到1400余件具有创造力且有成果转化的 作品,涵盖服装、家居文创与公共艺术3个方向,经过评审委员会的遴选,最终有73位作者入围决赛。 金奖作品:《乌羽讖》,作者何钰滢。主办方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家居文创 赛道金奖作品:《Ran with the wind》,作者徐静怡。主办方供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近年来积极推动教学资源及成果 的社会转化,以"设计+产业""设计+乡村""设计+科技"等多维路径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此次与鄂尔多 斯的合作,是一次高校与城市、青年与产业 ...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同考证关键是内化知识技能
中国青年报· 2025-07-21 10:47
中国海洋大学的樊佳正的考证清单上,既有已经到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演出经纪人资格证等证 书,也有正在备考的计算机二级、小学教师资格证。对他而言,考证就像在职业规划的迷雾中摸索,既 有主动选择,也有被裹挟前行的无奈。 王琪明是海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她所考取的证书涵盖了多个领域,包含计算机二级、普通 话一级乙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等。出于兴趣爱好,她还在学习法语,准备考取相关证书。 一些大学生选择在上学时考取各类证书,"考证热"也成为热门话题。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 全国高校大学生对此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595份。调查显示,95.52%的大学生有过考证经 历。 当考证成为一种"潮流"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姬鸿飞所在的金融专业,证书几乎是从业的"硬通货"。师兄师姐的经验分享、行 业前辈的建议,都让他明确了证书的重要性:"证券、基金、银行、期货这些从业证书是入门门槛,没 有它们甚至无法入职。而CFA(特许金融分析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CPA(注册会计师) 等,则是头部投行和金融机构的'优选项'。"他特别提到CFA,虽然近几年考的人增多,"含金量看似被 稀释,但反而成了必 ...
科技赋能 各国青年“秀”方案
中国青年报· 2025-07-21 08:56
青年技术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 - 来自斯里兰卡的萨利通过收集气候数据构建大模型,为个人、组织和政策制定者提供针对性工具和信息,以促进气候行动和环境保护[1] - 黄琬迪团队研发地下停车场移动充电机器人系统及智能调度平台,将充电设施部署在天花板上,通过机器人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与调度算法实现"桩找车",提高充电桩利用效率[2] - 优素福团队利用海产品行业废弃的贻贝壳开发环保水处理材料,对污染水体中染料的去除效率达到98%,已与当地政府合作推进工业级应用测试[3] 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案例 - 萨利建立的气候数据系统实现"气候信息众包",有效阻止偷海龟行为,并为当地政府部门气候决策提供支持[5] - 仲虹静团队研发废旧消防服高价值提取技术和维持纤维高性能纺纱技术,实现退役消防服近100%循环利用[6] - 各国青年展示不同技术:中国青年聚焦农村生态厕所设计,塞内加尔青年探索无土栽培技术,墨西哥青年开发生物农药,尼日利亚青年将电子垃圾改造为太阳能产品[4] 青年创新面临的挑战与支持 - 高性能材料处理缺乏标准化指导和安全标准,新材料改造与回收工艺研发难度高,年轻创业者面临资源与技术双重受限困境[6]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呼吁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组织提供空间、机会、技术、资金和平台支持青年创新[6] - 苏州城投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研发绿色可持续技术的初创企业提供灵活资金支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