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新闻网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1月至6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近3000列 运输货物超24万标箱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5:18
中越班列新通道开通 - 满载35柜化工品的中越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 途经广西凭祥直达越南胡志明 [1] - 货源地为俄罗斯 前期通过成都中欧回程班列运至成都 再经中越班列出口至越南 [1] - 标志着欧洲-成都-东南亚货运列车通道双向畅通 打造更安全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1] 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数据 - 1-6月累计开行近3000列 运输货物超24万标箱 开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1] - 截至7月已连接125个境外城市 新增马德里 贝尔格莱德 杜尚别 丹吉尔等节点城市 [1] - 国际物流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 [1] 精品线路建设 - 已开通6条核心线路:成都—罗兹 成都—莫斯科 成都—明斯克 成都—土耳其—欧洲 杜伊斯堡—成都 成都—万象 [1] - 运输时效:11天到罗兹 10天到莫斯科/明斯克 3天到万象 [1] 冷链物流发展 - "澜湄蓉"鲜果专列将泰国榴莲山竹等生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至8天直达成都 [2] - 损耗率从传统海运15%降至3%以内 [2] - 1-6月冷链产品累计发运343柜 [2]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关注 推动成渝地区与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2] - 通过协同打造"中间走廊成渝中心" 推动盐田港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内陆港" 建立"土耳其—成都码头"等措施 [2] - 促进国际贸易项目平稳落地及供应链通道稳定畅通 [2]
双黑洞背后有何玄机?中国团队首次发现第三致密天体存在迹象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4:40
天文研究突破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形成之谜提供全新线索[1] - 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快报》上[2] - 自2015年以来,LVK合作组织已探测超过100次引力波事件,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双黑洞并合[3] 研究背景 - 2018年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三人组"系统理论,即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抓住一对双黑洞形成特殊系统[5] - 该理论已被欧洲空间引力波计划和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列为独特波源[5] - 研究团队从LVK引力波数据中寻找双黑洞在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并合的证据[5] 关键发现 - 研究团队分析GW190814引力波事件,发现其中两个黑洞质量相差近10倍[6] - 团队构建包含视向加速度的引力波波形模板,分析显示GW190814事件数据强烈支持"存在视向加速度"的结论[8] - 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双黑洞并合事件中发现第三致密天体存在的明确迹象[9] 未来展望 - 下一代地面和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将能更精确捕捉引力波信号中的细微变化[9] - 未来可能发现更多类似GW190814的引力波事件,帮助理解双黑洞形成演化机制[9]
探访巴塘水电站:AI赋能高原“绿电”的数智实践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3:50
华电金上巴塘水电站项目概况 - 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的三台机组于今年实现全容量投产 [1] - 年发电量33.75亿千瓦时可满足175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2] - 每年节约105万吨标准煤并实现31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 [1] - 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调峰电源 [1] 智能化技术应用 - AI鱼道监测系统实现8.79厘米级鱼类识别并建立过鱼档案 [1] - 智能管控平台整合近7万个实时数据点构建三维智慧电站 [2] - 24个故障诊断模型推动运维模式从事后抢修转向预测性维护 [2] - 设备体检功能可分析机组健康指数并实现异常快速定位 [2] 技术创新与国产化成果 - 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100%国产化且核心设备均为中国制造 [2] - 系统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工业电视与AI结合实现跨系统联动缩短消防报警处置时间 [2] 行业示范效应 - 项目呈现中国水电数智化自主创新路径 [3] - 为水电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高原样本 [3] - 三维数字化大坝模型实现实时健康监测 [2]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世粮署为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粮食援助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3:50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缅甸地震灾区援助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下,为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1] - 援助覆盖曼德勒、内比都、马圭等受灾最严重地区,提供一个月粮食配给 [1] - 世粮署将与当地合作伙伴协调,确保援助物资直接送达有需要人群 [1] 缅甸地震灾区粮食安全形势 - 地震发生四个月后,受灾最严重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1] - 联合国数据显示超过630万人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与保护 [1] - 世粮署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显示38%受灾社区依赖人道主义援助或非官方支持满足粮食需求 [1] 中国政府支持 - 世粮署感谢中国政府支持,称其对保障受灾家庭重建过程中不受饥饿困扰具有关键意义 [1]
特朗普与梅德韦杰夫爆发“口水战”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3:45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外交领域的交锋,未提及具体公司或行业信息。经核查,文档中不存在符合任务要求的"行业和公司研究"相关内容,故无法按模板输出分析报告。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产业政策的财经类文本以供专业解读。
湖南东安创新融资机制 助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3:45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 湖南永州市东安县组建工作专班深入一线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织密覆盖全县的"金融服务网" [1] - 当地创新推出"信用+平台"融资模式 整合企业纳税 经营流水等信用数据 通过"以信换贷"替代传统抵押担保方式 [2] - 截至4月底东安已累计走访21661户 受理2489户融资需求 授信1402户 放款1095户 规模达7018194万元 [3] 湖南甜蔓生物案例 - 公司为上市公司绿蔓生物全资控股子公司 主要从事天然甜味剂研发 生产及销售 [2] - 2025年一季度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 但因缺少抵押担保融资受阻 [2] - 通过"金融服务网"获得东安农业银行1000万元贷款 迅速完成原材料和设备采购 [2] 融资服务创新 - 东安县简化融资审批流程 创新推出多种针对性强 便捷灵活的融资产品 [2] - 措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3]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上半年零售黄金投资消费总金额创历史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3:42
全球黄金需求趋势 - 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49吨,同比增长3% [1] - 中国市场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需求达245吨,同比增长28%,创2013年以来二季度新高 [1][4] - 按金额计,2025年二季度及上半年中国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需求均创世界黄金协会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1][4] 黄金ETF与实物投资 - 全球黄金ETF连续两个季度需求强劲,二季度流入量达170吨,上半年总量达397吨,创2020年以来最高上半年纪录 [2] - 中国市场黄金ETF二季度流入464亿元人民币(合65亿美元),持仓增加61吨,资产管理总规模上半年飙升116%至1525亿元人民币(合213亿美元) [7] - 全球金条与金币投资总量同比增长11%至307吨,其中中国需求同比激增44%至115吨,印度需求达46吨 [2] 金饰消费与央行购金 - 全球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14%,逼近2020年疫情期间低谷水平,中国与印度需求量分别同比下滑20%与17% [3] - 以价值计,全球金饰消费金额二季度达360亿美元,中国上半年金饰消费总额1370亿元人民币(合19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3][7] - 全球央行二季度增储166吨,购金增速放缓但仍处高位,95%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将进一步增加黄金储备 [3]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上半年零售黄金投资与消费总需求达518吨,同比增长5%,金条与金币投资上半年需求239吨,同比增长26% [4][7] - 中国市场金饰需求二季度进一步走弱至69吨,环比骤降45%,同比下滑20%,为2007年以来最疲弱二季度表现 [7] - 分析认为中国市场黄金投资需求有望保持强劲,金饰消费或继续面临消费者信心低迷和金价高企压力 [7][8]
俄罗斯勘察加半岛东南海域发生6.2级地震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17:48
地震事件 - 北京时间7月31日13时27分俄罗斯勘察加半岛东南海域发生6 2级地震 [1] - 震源深度为10千米 [1] - 暂未有海啸报告 [1]
为什么这些国际专家看好中国AI方案?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17:47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 吸引全球AI领域专家学者参与 [1] - 中国AI大模型技术在塔吉克斯坦 越南 泰国等国家得到实际应用 [1] - 中国AI方案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作用 为全球提供更多技术选择 [1]
海南省口岸办:封关运作后“二线口岸”多措并举保障通关效率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17:08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届时将启动运行10个"二线口岸"海关监管货物查验功能 [1] - 对于需要查验的货物 "二线口岸"将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通关效率 [1] - 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1] "二线口岸"通关服务措施 - 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 企业可线上提前申报 海关等部门协同作业 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1] - 实施"前推后移"管理 将农产品检测、通行附加费征收等事项前推或后移至"二线口岸"以外区域 避免拥堵 [1] - 加强智慧监管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信息互通和监管互认 [2] - 强化信用管理 建设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服务体系 对高信用企业减少查验频次 方便快速通关 [2] 后续工作安排 - 海南省各市县政府已制定属地"二线口岸"运行管理细化措施 [2] - 将持续推进"二线口岸"相关工作 分领域、分层次组织开展运行管理培训 [2] - 将在各"二线口岸"开展常态化压力测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