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镇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让文明之潮在江岛大地上澎湃永续——写在扬中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之际
镇江日报· 2025-05-25 07:55
城市文明建设成果 - 扬中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标志着城市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 - 4年间聚焦社区、街巷、农贸市场等场所实施民生工程,提升市民幸福感 [2] - 建立"党委带动、党员先动、党群联动"的创建机制,8000余名党员参与文明先锋队 [2] 社区治理创新 - 增设集中晾晒区、快递柜、停车线、充电桩等设施解决居民实际问题 [3] - 通过"自治+众筹"模式改造3300多个特色楼道,打造"家风家训墙""邻里会客室" [3] - 开展"户户访""文明积分制""星级楼道"评选等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3] 城市环境改善 - 实施农贸市场改造和"公厕革命",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3] - 建设口袋公园改善街角环境,提供文明窗口优质服务 [3] - 设立爱心驿站提供免费早餐、共享雨伞等便民服务 [3] 乡村文明建设 -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从"净"到"美"的转变 [3] - 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道德评议培育文明乡风 [3] - "党建+"治理模式促进文明创建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3] 长效机制建设 - 形成"组团式"创建工作法、"全警管交通"等创新机制 [4] - 建立市民观察团、大众评审团、"文明E探"志愿者等监督队伍 [4] - 推进"五提升五促进"行动和城市精品路段建设 [4]
关爱儿童、银龄防诈、春日野餐、义诊服务——茅山风景区织密群众“幸福网”
镇江日报· 2025-05-25 07:55
民生服务创新 - 茅山风景区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通过创新服务形式和整合多方资源推出系列惠民举措,包括关爱儿童、银龄防诈、春日野餐、义诊服务等,提升服务效能[1] - 开展"温暖接力"专项行动,社工与志愿者入户走访困境儿童与留守儿童家庭,对接需求并送上生活物资[1] - 在潘冲村活动室组织"创意画扇""书香润心"等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让困境儿童感受温暖[1] 老年人防诈与康养 - 墓东村、夏林村、潘冲村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合派出所和江苏科怡智慧养老公司打造立体化反诈防护网,提升老年人防诈意识和能力[1] - 采用"情景课堂+科技赋能"模式,民警剖析典型案例并组织情景模拟,志愿者每日推送反诈贴士,指导安装反诈APP[2][3] - 推出"春日野餐计划",30余位老人在志愿者陪伴下参与自然康养活动,促进身心健康[3] 医疗健康服务 - 邀请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团队开展惠民义诊,针对创面护理、疤痕修复等问题提供"零距离"问诊,发放《家庭急救指南》[3] - 马埂村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为期4天的免费体检,进行B超、血糖检测等项目,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3]
镇江高效“配套”回应民企发展关切
镇江日报· 2025-05-25 07:55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 经济促进法不仅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其中,更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法律主体地位,对于 保障民营企业及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我市如何回应民企发展关切,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落细? 工作要点与促进法高度契合 民营企业在投资发展、科技创新、吸纳就业等方面勇挑大梁,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目前, 我市民营经营主体累计数占全市95%以上;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凸显,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达 1375家,同比增长11.07%。 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多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强化问题化解;组织民营企业 政银企专场对接活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记者留意到,近期我市围绕民营经济开展的工作,在民营 经济促进法中均有涉及。《镇江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与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要求, 更是高度契合。 针对企业反映的"多头检查"痛点,我市通过"综合查一次""触发式监管"等6项创新,对信用良好的 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高风险领域实施精准监管,在此基础上 ...
我市小麦正式开镰
镇江日报· 2025-05-24 07:20
农业机械化与夏收进度 - 全市农田麦浪滚滚,收割机作业繁忙,夏收场景多点开花 [1] - 丹徒区高标准农田使用崭新收割机,农机手每日可收割70-80亩小麦,种粮大户凌鸿计划三四天完成300亩小麦收割 [1] - 句容市纪兵农机专业合作社调度超30台收割机,计划抢收10000多亩小麦 [1] 农作物收割与种植安排 - 截至5月23日,全市23万余亩油菜已基本收割完毕,80万亩小麦已收割近1万亩 [1] - 预计6月5日前小麦基本收割完毕,6月20日前完成近110万亩水稻栽插 [1] 政府支持与技术服务 - 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农户及时翻耕麦田,为水稻移栽创造条件,并精准摸排种粮大户用机需求 [2] - 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开展"三心服务",提供全要素技术集成、全环节农技培训和全周期服务指导 [2]
我市积极有序推进防汛抗旱工作
镇江日报· 2025-05-24 07:20
防汛抗旱工作进展 - 水利部门基本完成12个水毁项目建设,28处度汛隐患本月底前全面整改到位 [1] - 住建部门疏通养护雨水管网828 16公里,维护保养水泵机组46台次 [1] - 交通运输部门清理雨水井2616道,疏通边沟约360 2公里 [1] - 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建设27支灾害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配备重型抢险设备70台,运输、发电、供水等车辆400余辆 [1] 防汛物资与应急准备 - 完成块石储备约14 2万吨,土工布约7 6万平方米,编织袋125万只,全面完成省下达储备任务 [1] - 全市设立8处前置点保证防汛物资调拨及时 [1] - 完成市、区两级9支专业抢险队伍理论培训和实操训练 [1] - 抢险抗旱设备维护、防汛物资储备、闸站调试运行等工作已全面到位 [1] 气象预测与灾害风险 - 今年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发生旱涝急转、强对流、高温、伏旱、台风等气象灾害的风险较大 [1] 跨部门协作与应急响应 - 优化完善跨部门滚动会商机制,提前预判区域性暴雨、台风、城市内涝等灾害风险 [2] - 完善"气象预警-水利调度-应急疏散"的全链条响应机制 [2] 重点防御措施 - 加强水下地形监测分析研判,病险闸站、穿堤涵洞控制运行,新加固堤防加密巡查 [2] - 规范水库和重点塘坝汛期运行管理,严禁超汛限蓄水,及时预降 [2] - 落实易涝区预警"叫应"机制,明确易涝点交通引导或管制人员及时到岗到位,前置应急排涝机组 [2] 水利工程建设进展 - 长江堤防应急治理一期项目、丹阳迎丰港闸站、扬中团结港闸站、句容河整治、长江谏壁引河治理5个项目今年主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 [3] - 通济河整治项目、扬中二期应急治理项目落实跨汛期施工方案 [3] 值班与应急保障 -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 [3] - 做好抢险救援队伍值班备勤和应急物资配备工作 [3]
马明龙调研全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坚持“严”字当头“实”处发力一体推进学查改 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学习教育出成果见成效
镇江日报· 2025-05-24 07:20
随后,马明龙来到市级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看望各工作组工作人 员,了解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充分肯定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希望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研究、统筹 协调,加强对上沟通和对下指导,以优良作风推动全市学习教育取得好效果。 会上,马明龙认真听取了市级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和京口区、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 卫健委、市国资委有关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他指出,当前学习教育正处在关键时期,要增强责任感、 紧迫感,及时学习总书记关于学习教育的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列入学习范围、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做 到深学细悟强根基。查要突出全方位、深层次,充分结合中央、省级、市级层面印发的典型案例等情 况,一条一条地把脉问诊,一项一项地找准病灶,以"开门教育"的主动姿态,让群众感受到党风政风转 变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坚持动真格、见实效,突出抓好集中整治,突出以案促学、以案促改,真正 让整改触及思想、触及灵魂、触及行动。 5月22日,市委书记马明龙调研全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市委 党的建设 ...
探索联动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镇江日报· 2025-05-23 07:47
文化指导师活动内容 - 句容市图书馆举办2025年第一期句曲·国学讲座"春天的魔法——节气里的生命苏醒"活动,20余位小朋友学习春天6个节气的由来、传统习俗及物候特征 [1] - "紫薇草堂"文化空间开展茶艺表演、茶叶知识讲座、茶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茶文化 [1] - 句容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设戏剧课程,帮助市民提升艺术素养,学习表演技巧和剧本分析 [1] - 句容市图书馆推出"宋代点茶"课程,让参与者体验古人雅趣 [1] - 白兔镇徐村草莓种植基地推出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激发创意 [1] 文化指导师队伍建设 - 2024年以来句容市选拔培养了4批专业"文化指导师"共计25人,包括国家文旅部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群众文化研究馆员等 [1] - 文化指导师走进文化馆、美术馆等场所,开展艺术普及、非遗体验、阅读分享等活动500余场 [1]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 - 句容市通过文化指导师加入公共文化空间,实现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联动 [2] - 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新模式,提升原有公共文化空间的美感、品位、内涵 [2] - 促进地方文化机构、教育组织、企业、社区和文艺团体建立伙伴关系 [2] - 打造更多文旅融合新空间、新服务 [2]
马明龙现场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时强调牢记“国之大者”落实“四铁”作风 多管齐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镇江日报· 2025-05-23 07:36
5月21日,市委书记马明龙现场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四铁"作风,强化标本兼治,多管齐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马明龙首先来到润州区大气国控站点,察看了解周边微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强调要坚持"技控+人 防",强化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整治等措施,要求有序推进观音山大气治理项目,全面完成各项微环境 治理,全力保障大气环境质量管控。 京口区玉带河西起孟家湾湖,东至古运河,全长约2.8千米,其中江苏大学段约1.8千米。马明龙现 场察看水质,询问黑臭水体整治举措,要求做好截污控流、清淤等工作,科学栽种水生植物,着力打 通"毛细血管",提升河水自净能力,积极履行河长制职责,不断改善水质状况,切实把整治工程打造成 为样板工程。 马明龙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细化目标进度,压实主体责任,敢于啃"硬骨头",不折不扣做好生态环境 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不断厚实美丽镇江生态基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镇江新实践提供有力生态支撑。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文生参加。(记者 胡建伟) 在丹徒区星捷 ...
大路镇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优质医疗下沉 守护群众健康
镇江日报· 2025-05-22 07:57
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 大路镇卫生院建立"无痛胃肠镜诊疗中心"和"镇江经开区胃肠早癌筛查中心",实现"检查即治疗"的高效模式[2] - 2023年通过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度合作,聘请消化内科主任团队坐诊,提升基层医疗水平[2] - 2024年1月增设"肛肠诊疗中心",提供"检查-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结合中医特色疗法和全程无痛管理[3] 医疗资源下沉成效 - 截至2024年末累计完成胃肠镜检查3800例,实施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560例[3] - 筛查确诊胃癌20例、结肠癌10例、直肠癌5例,发现胃肠早癌60例[3] - 形成"小病不出镇 大病不出区"的医疗服务新格局,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2] 未来发展规划 - 规划建设"消化道疾病综合防治中心",打造"筛查-治疗-康复-预防"全链条管理模式[3] - 持续通过技术升级和服务优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3]
我市加快推进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民生实事项目——合力攻坚筑牢长江堤防“生命线”
镇江日报· 2025-05-22 07:57
镇江江河交汇,水天一色美景无限,但同时,汛期面临的长江堤防隐患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 产安全。2024年汛期,丹徒和扬中就曾出现这方面的险情。 为筑牢长江堤防"生命线",江苏省实施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2025年度),市委、市政府也把这 项工程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上下齐心、合力攻坚,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 命财产安全。 丹徒:一期主体工程完成进度达95% 5月21日上午,市水利局规划建设处的工作人员来到丹徒区高桥镇富德圩处堤防应急治理工程现 场,开展工程建设中的安全度汛技术性检查。 面对2024年汛期暴露的堤防隐患,丹徒区迅速响应省发改委批复,启动总投资8838.84万元的应急 治理工程。工程分两期推进。一期聚焦防洪核心任务,优先实施12座穿堤建筑物改造和8.48公里防渗墙 建设,确保2025年5月30日前具备挡洪条件;二期则覆盖挡墙护坡、防汛道路等配套工程。 3月6日,随着高桥镇东五圩机泵涵拆除破堤施工的启动,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一期建设全面进入 攻坚阶段。参建单位以"与时间赛跑、与汛期竞速"的紧迫感,科学调度人力物力,仅用30天便高效完成 4座穿堤建筑物的拆除复堤任务。 "汛期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