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

搜索文档
Coinbase says custom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stolen in data breach
TechCrunch· 2025-05-15 19:58
数据泄露事件 - 公司系统确认遭到入侵 客户数据包括政府签发身份文件被盗 [1] - 黑客通过收买海外支持岗位承包商或员工获取内部系统信息 涉事支持人员已被解雇 [2] - 公司系统在过去数月内检测到恶意活动 已警告潜在信息泄露客户 [3] 泄露数据范围 - 被盗信息涵盖客户姓名 邮政及邮箱地址 电话号码 社保号码后四位 [4] - 黑客获取掩码银行账号 银行标识符 以及驾照和护照等政府签发身份文件 [4] - 账户余额数据与交易历史记录同样遭到窃取 [4] 财务影响 - 公司预计将承担1.8亿至4亿美元成本用于事件补救和客户赔偿 [5] - 部分企业内部文档等公司数据在泄露事件中一同被盗 [5] 事件处理 - 黑客向公司索要赎金但未获支付 [3] - 黑客通过威胁公开被盗数据向公司进行勒索 [1]
Trump tells Apple's CEO to stop expanding iPhone production in India
TechCrunch· 2025-05-15 19:37
苹果生产转移计划 - 苹果CEO Tim Cook表示公司将开始从印度进口iPhone以满足美国本土大部分需求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反对该计划 要求苹果停止在印度生产并增加美国本土产能 [1][2] - 特朗普称苹果将在美国扩大生产 但未提供具体时间表或细节 [2] 苹果投资计划 - 苹果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制造业扩张 [3] - 投资内容包括新建多个生产设施 新增2万个就业岗位 并设立制造学院 [3] 印度生产布局 - 印度政府批准富士康4.35亿美元项目 用于在当地生产苹果芯片 [4] - 苹果计划通过印度生产基地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4] - 目前印度已承担苹果20%的iPhone产能 计划到2026年供应美国市场全部iPhone [6] 行业活动信息 - TechCrunch将举办AI行业峰会 门票限时292美元/天 [4] - 活动提供展位机会 面向1200+行业决策者展示产品 [5]
Billionaire founder of Luminar replaced as CEO following ethics inquiry
TechCrunch· 2025-05-15 07:1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Luminar董事会宣布Austin Russell辞去总裁、CEO及董事会主席职务,立即生效,由前Nuance董事长兼CEO Paul Ricci接任[1][2] - 辞职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商业行为及道德准则调查有关,但调查不影响公司财务业绩[2] - Russell仍保留董事会席位,并将协助新任CEO过渡及技术事务[2] 新任CEO背景 - 新任CEO Paul Ricci被董事会评价为兼具技术洞察力和运营卓越的远见型领导者,曾领导Nuance[5] - 董事会强调Ricci在创新、组织规模化及技术趋势预判方面的能力,认为其能推动公司下一阶段增长[5] 公司创始人及发展历程 - 创始人Austin Russell于2012年创立Luminar,2017年公司从秘密运营状态进入自动驾驶领域视野,当时Russell仅22岁[5] - Russell作为Thiel Fellow获得10万美元资助辍学创业,专注Luminar技术研发[5] - 2021年通过SPAC合并上市,交易后估值达34亿美元,合并前融资2.5亿美元[6] 第一季度业绩与声明矛盾 - 公司一季度财报及幻灯片未提及管理层变动,新闻稿仍包含Russell对业务进展的乐观声明[2][3] - Russell称公司正全力推进生产扩张、成本削减及统一产品平台计划[3]
Netflix adds more live TV to its lineup
TechCrunch· 2025-05-15 04:30
流媒体内容扩展 - 公司宣布增加更多直播内容,包括WWE摔跤、喜剧、颁奖典礼等特别活动[1] - 新增节目包括7月11日的Katie Taylor vs Amanda Serrano重赛,以及与NFL合作在圣诞节直播两场比赛(达拉斯牛仔队对华盛顿指挥官队、底特律雄狮队对明尼苏达维京人队)[1] - 2026年3月1日将直播第32届美国演员工会奖,2025年5月底将直播自有活动"Netflix Tudum 2025: The Live Event"[2] - 每周持续直播WWE赛事[2] 广告业务升级 - 推出Netflix Ads Suite,整合LiveRamp或公司自身的第一方数据[3] - 扩展程序化广告购买选项,并新增生成式AI广告格式以匹配平台内容[3] 用户覆盖与参与度 - 全球月活跃用户超9400万[1] - 18-34岁用户覆盖率超过美国其他广播或有线电视网络[4] - 美国广告支持层用户平均每月观看41小时[4] 内容库宣传 - 向广告商强调新剧、回归剧集及电影阵容[4] - 突出对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触达能力[4]
Waymo recalls 1,200 robotaxis following low-speed collisions with gates and chains
TechCrunch· 2025-05-15 03:57
软件召回事件 - Waymo对1200辆自动驾驶车辆发布软件召回 因部分robotaxi与闸门、链条等道路物体发生轻微碰撞 [1] - 召回针对特定版本无人驾驶软件 由Waymo安全委员会决策 旨在履行监管报告义务 [2]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于2023年5月启动初步评估 涉及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期间7起与静止/半静止物体碰撞事件 均未造成人员受伤 [2] 软件更新效果 - 2024年11月Waymo向当时1200辆robotaxi车队推送软件更新 显著降低此类碰撞概率 [3] - 截至新闻发布时 Waymo商业运营robotaxi数量增至1500辆 覆盖奥斯汀、洛杉矶、凤凰城和旧金山 [3] - NHTSA调查启动时软件更新已在推进 公司向NHTSA提供2024年2月至12月期间9起类似碰撞的补充数据 [4] 历史召回记录 - 2024年6月因单起与电话杆碰撞事件 对Jaguar I-Pace robotaxi实施软件召回 [5] - 2024年2月因两辆robotaxi连续撞击同一辆被拖拽的皮卡 召回早期软件版本 [5]
Foxconn gets nod for $435M project to make more of Apple chips in India, eventually
TechCrunch· 2025-05-15 03:37
富士康印度半导体工厂 - 富士康与印度HCL集团合资建设价值370亿印度卢比(435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 获印度内阁批准 [1] - 工厂选址北方邦Jewar机场附近 预计2027年投产 初期作为半导体封测(OSAT)设施运营 [2][3] - 后期将生产手机、笔记本、汽车等设备的显示驱动芯片 月产能达20,000片晶圆/3600万单位 [4] 苹果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该合作是苹果减少对中国依赖 扩大印度制造的最新举措 [1] - 苹果已将在印度组装的iPhone出口至美国等市场 并计划增加AirPods等产品制造 [7] - 苹果CEO库克表示通过印度制造可规避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价格压力 [4][5] 印度半导体产业政策 - 印度政府半导体计划提供最高50%资本支出补贴 但未公布本次合资具体激励方案 [8] - 2023年2月批准1.26万亿卢比(150亿美元)建设首批三家半导体工厂 [10] - 8个月前刚批准Kaynes Semicon在古吉拉特邦建设330亿卢比(386亿美元)半导体设施 [9] 技术细节 - 显示驱动芯片负责控制屏幕图像/文字/视频显示功能 [2] - 印度目前缺乏先进晶圆厂 该设施初期仅进行芯片封装测试而非制造 [3]
Pinterest finally admits mass bans were a mistake caused by an ‘internal error'
TechCrunch· 2025-05-14 23:38
公司声明与道歉 - Pinterest公开道歉承认因"内部错误"导致部分用户账户被错误停用[1] - 公司在5月13日通过X和Instagram声明称内容审核存在"过度执行"问题[5] - 声明中提到已恢复部分受影响账户并承诺改进响应速度[5] 用户反应与投诉 - 用户通过Reddit等平台投诉账户停用和内容删除毫无理由且违反平台政策[3] - 部分用户威胁采取法律行动并计划通过LinkedIn向CEO等高管道达不满[4] - 用户对道歉声明仍表愤怒称申诉邮件未获回应且AI存在误判[6] 事件发展过程 - 问题持续数周后公司于5月1日首次在X平台回应但未承认系统性问题[4] - 初期建议用户通过DM申诉暗示问题属于个别案例[5] - 最终承认错误前用户已在社交媒体形成大规模集中投诉[3][4] 技术与管理问题 - 外界质疑过度依赖AI审核是导致大规模误封的原因[2] - 用户批评公司缺乏透明度且处理问题迟缓[2][6] - 公司声明中强调持续监控违规内容但承认本次存在执行错误[4][5]
Uber to introduce fixed-route shuttles in major US cities designed for commuters
TechCrunch· 2025-05-14 23:00
新产品Route Share - 公司在美国主要城市推出固定路线共享乘车服务Route Share,乘客可节省50%的UberX费用[1] - 服务将在巴尔的摩、波士顿、芝加哥等7个城市推出,预设路线基于公司大数据分析的热门通勤模式[1][3] - 每20分钟一班车,每条路线设1-2个额外停靠点,每车最多3名乘客共享[3] - 乘客可提前7天至10分钟预订座位,App提供步行导航至上车点[4] - 技术基础来自Uber Share共享乘车系统,该系统每年完成数百万次行程[5] 产品战略与目标 - 通过Go-Get年度活动推出多项省钱功能,旨在建立用户忠诚度抵御经济压力[2] - 2023年战略重点转向帮助用户节省开支,应对经济不确定性[14][15] - 计划未来使Route Share符合税前通勤福利条件,需匹配6座XL车型[8] - 设想将Route Share扩展至自动驾驶车辆,利用其固定路线优势[10] 自动驾驶布局 - 公司与18家自动驾驶企业合作,一季度自动驾驶行程年化达150万次[9] - 与大众汽车合作,计划2026年在洛杉矶推出ID Buzz AD电动自动驾驶共享车[9] - 自动驾驶特别适合Route Share的固定路线模式[10] 其他省钱功能 - 推出"乘车通行证":支付2.99美元可锁定特定路线1小时价格,或预付5-20次行程享更大折扣[16] - 价格锁定功能先在10个美国城市推出,秋季扩展至青少年账户[16] - Uber Eats与OpenTable合作推出Dine Out功能,预订餐厅可获乘车折扣[17] - OpenTable会员积分将可在Uber平台使用[17] 技术基础与运营优势 - 庞大用户和司机网络+核心匹配技术,实现多人共乘的效率与可预测性[6] - 预付套餐虽显便宜,但实际使用率可能被高估[18] - 价格锁定基于历史行程价格,预付通行证可防范价格飙升[19]
Airbnb expands into services and experiences, plans more social and AI features
TechCrunch· 2025-05-14 02:30
核心观点 - Airbnb推出新功能允许用户预订服务和体验如按摩、理发、厨师烹饪等 这些服务可单独预订或与住宿结合 [1] - 公司旨在利用现有平台流量 去年有15亿台设备访问服务但许多未预订住宿 [2] - 新功能使Airbnb直接与Tripadvisor、Bookingcom等旅游平台及Yelp等服务提供商竞争 [4] 业务拓展 - 初期覆盖10个服务类别包括厨师、餐饮、摄影、水疗等 在8个国家100个城市推出 [4] - 体验类别包括文化博物馆游览、户外水上运动、美食课程等 覆盖全球1000个城市19个类别 [6] - 推出独家"Airbnb Originals"体验 与名人合作如法国烘焙师Raphaelle Elbaz教授糕点制作 [8] 商业模式 - 公司从服务抽取15%佣金 体验抽取20% 用户端显示统一价格 [11] - 服务提供者需通过资质验证包括经验、在线表现、教育背景等 [11] 产品更新 - 全面更新客人和房东端APP 新增"住宿""服务""体验"三大预订类别 [12] - 为已预订行程的用户推荐相关体验或服务 房东端新增日历和列表管理功能 [13] - 计划年内推出社交功能 包括体验参与者群聊以分享照片和旅行建议 [14] 用户增长 - 去年更新个人资料页后 完整资料填写量增长15倍 显示用户强烈社交需求 [17] - 高管认为新体验功能可能激发用户原本未计划的旅行 甚至发现本地新活动 [10] 技术应用 - 推出AI客服助手 可即时回复咨询而非跳转文章 初期面向美国英语用户 [19] - 计划逐步增加AI功能 如个性化行程建议和快速操作按钮 [20] - 全球范围同步更新网站及iOS/Android应用 [21]
Tencent hires WizardLM team, a Microsoft AI group with an odd history
TechCrunch· 2025-05-14 01:58
微软AI研究团队WizardLM加入腾讯 - 微软AI研究团队WizardLM的核心成员及团队已离职并加入腾讯混元AI开发部门[1] - 团队负责人Can Xu在X平台宣布这一变动 并透露团队将参与腾讯混元的AI模型开发[1] - 腾讯混元近期发布了包括视频和3D物体生成器在内的多款AI模型[1] 腾讯混元AI模型进展 - WizardLM团队已发布首款腾讯混元品牌模型Hunyuan-TurboS 0416[2] - 该模型自称性能超越谷歌Gemma 3系列等开源AI模型[2] - 腾讯2025年Q1财报显示 AI投资推动公司营收同比增长8%[8] - 腾讯计划2025年资本支出达900亿人民币(约124.9亿美元) 重点投入AI基础设施[8][9] WizardLM-2模型事件回顾 - 团队在微软期间开发的WizardLM-2模型曾宣称对标OpenAI GPT-4[3] - 微软在模型发布24小时内下架 理由是未完成毒性测试[3] - 下架后用户仍通过重新上传及定制微调版本继续使用该模型[5] - Hugging Face CEO指出该行为导致其平台数十万次/月下载量的开源项目受损[6][7] 腾讯AI组织架构调整 - 腾讯近期重组混元团队 设立两个新单元并增加AI基础设施投入[7] - 公司明确AI将成为资本支出的重点方向[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