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邦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金山办公:信创受益的开始
德邦证券· 2024-12-01 14: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山办公作为信创受益的开始,机构授权业务迎来拐点,个人订阅业务增长基石稳固,海外市场开拓有望取得突破,AI技术提升用户依赖度和付费意愿[2][4][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金山办公与沪深300对比,2023年11月至今绝对涨幅13.98%,相对涨幅13.29%[3] 相关研究 - 《金山办公:加速订阅转型,AI商业化稳步推进》,2024.8.23[3] - 《金山办公发布业绩预告,AI加持有望维持高增速》,2024.1.15[3] 公司三季度机构授权业务 - 2024Q3国内机构授权业务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8.97%,迎来业务拐点[4] - 2027年所有国央企100%信创替代的时点将至,2025年作为信创发展的关键时期,党政和行业信创有望加速[4] - 金山办公基于线上办公兴起的背景,WPS在国内移动办公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90%[4] 金山WPS AI进入推广阶段 - 2024Q3国内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营收7.62亿元,同比增长17.24%[5] - WPS AI 2.0新增AI写作助手、AI阅读助手、AI数据助手、AI设计助手,提升用户粘性和付费转化[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为6.18亿,同比增长4.92%[5] B端业务开拓海外市场 - 金山办公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基于Amazon Bedrock成功实现WPS AI海外版的一系列AI能力[6] - 公司海外积累了2亿月活用户,发布了WPS 365办公新质生产力平台[6]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为52.45/65.85/83.1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75/18.41/24.01亿元,EPS为3.19/3.98/5.19,维持"买入"评级[7]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5245/6585/8315百万元,同比增长15.1%/25.6%/26.3%[11]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75/1841/2401百万元,同比增长11.9%/24.8%/30.4%[11] - 2024-2026年EPS预测为3.19/3.98/5.19元[11]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测为84.8%/85.3%/85.8%[11] - 2024-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预测为13.6%/15.2%/17.4%[11]
煤炭周报:日耗延续回升,煤价仍有支撑
德邦证券· 2024-12-01 14: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煤炭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寒潮扰动来袭,动力煤价有望震荡反弹,中长期在800元/吨上下有较强支撑,2025年价格中枢有望回升至1000元以上 [3] - 铁水高位回落,双焦弱稳运行,2024年宏观预期改善下双焦价格有望震荡反弹 [4] - 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开启经济支持新篇章,结合供给持续弱化,煤炭板块基本面底部再度确认,动力煤价800元/吨底部支撑明显,煤炭股红利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行业数据跟踪 1.1 价格梳理 - 动力煤焦煤价格分化,下游产品涨跌不一 [10] - 动力煤价下跌,炼焦煤价持平,如秦皇岛Q5500平仓价818元/吨(-0.73%),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640元/吨(持平) [5][58] - 下游产品价格分化,卷螺差上涨,如螺纹钢HRB400 - 20mm全国价上涨6元/吨(+0.17%),卷螺差上涨17元/吨(+10.69%) [80] 1.2 供需分析 - 铁路调入量增加,国内外运价分化 [13] - 秦皇岛港铁路调入量60.2万吨(+13.37%),港口吞吐量57.2万吨(+9.79%) [5][87] - 国内OCFI运价分化、国际CDFI运价下跌 [93] 1.3 库存分析 - 南北港口动力煤库存增加,下游双焦库存增加 [14] - 南、北方主流港口库存及主流港口合计库存增加,秦皇岛库存减少,煤炭重点电厂库存增加 [94][95] - 247家钢铁企业炼焦煤库存和焦炭库存增加 [101] 1.4 国际煤炭市场 - 海外煤价下跌,动力煤焦煤内外价差收窄 [15] - 纽卡斯尔港FOB动力煤价、IPE鹿特丹煤炭价、澳大利亚峰景焦煤到岸价等下跌 [110] - 动力煤内外价差39.47元/吨,较之前收窄2.91元/吨,主焦煤内外价差 - 75.48元/吨,较之前收窄13.72元/吨 [5][118] 2. 行情回顾 - 板块下跌,跑输大盘,截至2024年11月29日,上证综指本周上涨1.8%,煤炭板块本周下跌0.02% [119] - 动力煤下跌 - 0.24%,炼焦煤下跌 - 0.08%,焦炭上涨2.76% [120] - 涨跌幅前五为云维股份(14.51%)、安泰集团(5.83%)等,涨跌幅后五为电投能源(-2.00%)、淮北矿业(-2.02%)等 [120] 3. 本周重要事件回顾 3.1 行业新闻 - 10月份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908.32万吨,同比增长3.7%,1 - 10月份产量8705.83万吨,同比增长2.2% [123] - 10月份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4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1 - 10月份发电量2829.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 [123] - 10月份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加工原油76.58万吨,增速由9月份的增长9.2%转为下降3.1%,1 - 10月份加工原油828.67万吨,同比增长27.3% [123] - 2024年10月份日本煤炭进口总量为1405.25万吨,同比增加19.96万吨,增幅1.44%,环比下降185.19万吨,降幅11.64% [124] 3.2 公司公告 -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为控股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马依公司拟申请4.3亿元融资,恒普公司拟申请2.17亿元融资 [123] - 截至2024年11月27日,广汇能源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67,368,4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0261% [126][127]
2024年11月PMI数据点评:预期先行,重在落实
德邦证券· 2024-11-30 18:10
制造业PMI - 11月制造业PMI为50.3%,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4]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4%和50.8%,分别较前月上升0.4和0.8个百分点[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1%,较前月上升0.8个百分点,但仍在收缩区间[4] - 原材料库存指数持平,从业人员指数有所下滑[4] 价格与库存 - 11月PMI原材料价格指数为49.8%,较前月下降3.6个百分点[5] - 产成品价格指数为47.7%,较前月下降2.2个百分点[5] -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与上月持平[5]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4%,较前月上升0.5个百分点[5] 企业景气度 - 11月大型企业PMI为50.9%,较前月下降0.6个百分点[7] - 中型企业PMI为50.0%,较前月上升0.6个百分点[7] - 小型企业PMI为49.1%,较前月上升1.6个百分点,但仍在收缩区间[7] 非制造业 - 1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与上月持平[9]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7%,较前月下降0.7个百分点[9] 预期与政策 - 11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较前月上升0.7个百分点[12]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3%,较前月上升1.1个百分点[12]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6%,较前月上升0.4个百分点[12] - 预期先行改善后,经济的现实重在创造需求的可能性,支持消费、支持投资等政策措施可能是更有效的[13]
10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利润率触底回升
德邦证券· 2024-11-27 22:23
总体概述 - 2024年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5] - 10月单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0%,增速较9月回升17.1个百分点[5] 利润结构 - 装备制造业当月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为规上工业利润改善提供重要支撑[9] - 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大幅收窄[9] - 高技术制造业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10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长12.9%[9] 利润率分析 - 10月单月,营收利润率为5.44%,环比连续回落三个月后重新回升[7] - 1-10月营收利润率累计值为5.29%,较1-9月回升0.02个百分点[7] 行业利润格局 - 10月单月,原材料工业和中间品制造业的利润份额边际抬升[12] - 1-10月累计,装备制造业利润份额提升0.5个百分点,原材料工业提升0.4个百分点[12] 库存周期 - 10月,工业企业名义库存同比增长3.9%,连续3个月回落[13] - 10月,工业企业实际库存同比增长7.0%,价格因素影响下的实际库存增速高于名义库存增速[13] 微观杠杆率 - 10月,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录得57.7%,持平于9月,显示当前工业企业的加杠杆意愿仍弱[14] - 10月,工业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比分别增长4.6%、4.5%、4.9%,负债增速仍低于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增速[14]
生物医药:百年美国医改史:费用结构、经验和教训
德邦证券· 2024-11-27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大于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认为美国医疗保障体系以商保为主,但目前美国保险体系以公共医保为主,2022年商业保险体系支出占比仅28.9%,公共保险支出占比为52.7%,且商业保险部分承接政府医保项目,实际支出占比更低 [2] - 美国公共医保体系逐步走向控费,但现阶段控费效果有限,商业保险公司提高保费和自付额分散风险、承接政保项目拉动收入,公共保险覆盖人群和人均支出提升,2023年公共保险支出占联邦财政支出26.6%,财政压力大,费用控制重点是医院、家庭医生、管理费用等占比大或增速快的项目,而现阶段改革核心控制处方药价格,但其支出占比低,改革措施对费用控制有限 [2] - 美国改革措施对中国有启示,老龄化加重使医疗需求和费用支出增加、风险加大,老年人医疗费用主要由公共医保支出,公共医保增长依赖财政支持且财政支出有限,会推动医保改革,医保改革核心是控制费用增长速度,商业保险是公共医保重要补充,美国商业保险支出占比约20%-30%,中国商业保险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路径:渐进式、打补丁与碎片化 - 1933 - 1980年美国医改核心是扩大覆盖范围,民主党总统多主张扩大医保覆盖,如罗斯福提出医保提案、杜鲁门积极推动全民医保、肯尼迪和约翰逊推动老年医保立法使医保覆盖率从60%提升到85%,共和党总统态度不一,艾森豪威尔反对国家医保计划,尼克松主张公私合作解决全民医保并提出控制费用增长,福特提议建立全民医疗保险但未获过多关注 [7][9][11] - 1980 - 2016年美国医改核心是扩面和控费并行,里根削减联邦政府医疗费用开支、推行预付制,开启实质控费时代,布什反对全民医保体系但倡导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险方案,克林顿提出改革全民医保法案失败但增加了医保部分内容,小布什扩大Medicare计划,奥巴马推行“单一支付”等改革,是二战以来对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最大的一次但不彻底 [12][15] - 过去十年美国医改核心围绕奥巴马法案来回拉锯,特朗普推行新医保改革替代奥巴马医改但未取消其大部分内容,拜登签署法案强化奥巴马平价医保法案 [17][18] - 美国医保体系碎片化,体现在覆盖人群、筹资来源和执行运营商选择上,基层利益推动医保体系改革,“老龄化”和“贫富分化”使部分人群处境恶化推动了Medicare和Mediaid出现,不同群体缺乏保障和财政不堪重负是医改政策博弈点,医改主旋律是扩面和控费,与党派政策相关,民主党强调全民医保推动扩面,共和党强调保守,两党主张并非绝对,美国部分医改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26][27] 现状:财政不可承受与产业变局 - 国家医疗费用支出方面,2022年美国医疗支出4.46万亿美元,公共保险是第一大资金来源,Medicare和Mediaid合计占比39.2%,商业保险占比28.9%,个人自付占比10.6%,1960 - 2022年公共医保占比从0提升到39.2%,商业保险占比先升后降从43.0%降至28.9%,个人自付占比从47.1%降低到10.6%,近20年公共医保支出增速更快,1980年后商保增长降速,公共医保仍较快增长,公共医保支出已成为联邦第一大支出,2023年Medicare和Mediaid合计占财政支出26.6%,美国财政赤字率达1962年以来较高水平,2023年为6.12%,财政压力大 [31][33][43] - 医疗环节碎片化,2022年医院支出占比最高为30.4%,管理成本高,2022年管理成本为3336.3亿美元,占医疗成本支出比例为7.5%,其中健康保险净成本占比为6.3%,1980年后医院和家庭医生环节整体占比提升,护理环节和处方药支出占比也有所提升,支出环节平均复合增速最快的是医院、家庭健康和管理费用,处方药支出增速不是最快的 [47][49][53] - 美国商业保险是管理式医疗的典型代表,种类丰富,目前主要是HMO、POS、EPO、PPO等形式,通过保费金额、免赔额等要素区别,2024年HMO、PPO、POS、HDHP/SO占比分别为13%、48%、11%、27%,管理式医疗在1988年后快速发展,传统商业健康险市场份额下滑,2002年后PPO市场份额稳定在45% - 55%,HDHP/SO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4%提升到2024年的27%,HMO市场份额从1996年的31%下滑到2024年的13%,2012 - 2022年美国面向所有职工和个人的平均自付额CAGR分别为6.89%、4.86%,超过2014 - 2023年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普通人参加商保负担加重 [60][61][63] - Medicare方面,2010 - 2020年医疗保险A、B和D部分人均支出增长速度比过去几十年慢,Part - A年均增长率为0.5%,低于2000 - 2010年的4.5%,Part - B平均年支出增长3.2%,低于2000 - 2010年的7.0%,但2011 - 2021年向Medicare Advantage计划支付的涵盖Part - A和Part - B福利的医疗保险付款几乎增加两倍,从1240亿美元增加到3610亿美元,2023年开始Medicare Advantage受益人在A部分和B部分福利上的支出将超过传统Medicare受益人 [75] - 美国处方药价格高、增速快,是高收入国家中最高的2.56倍,每人每年处方药支出平均超1500美元,处方药价格增速远高于医疗保健商品和所有商品价格增速,1990年1月 - 2023年2月处方药价格增长215.42%,月均增幅1.36%,年均增幅17.63%,PBM对药品价格影响大,协调多方关系,PBM占到药企总销售的比例逐步提升,如诺和诺德从2017年的48.3%提升到2023年的61.8%,辉瑞从2018年的26.6%提升到51.4%,可能是推动药价增速较快的重要原因 [77][78][79] 变局:IRA法案的落地与展望 - 《通胀削减法案》内容包括处方药药价改革(让药企退款、价格谈判、胰岛素药价封顶)、强化税收执法、对股票回购征税1%消费税等,预计影响金额合计7370亿美元,支出端增强西部抗旱能力等合计4370亿美元,收入端对年收入超10亿美元公司征收15%最低企业税2220亿美元 [87][91] - 2024年8月15日美国CMS公布第一批10种药品谈判价格,2026年1月1日生效,最高降幅79%,最低降幅38%,消息公布后对应上市公司股价反应平淡 [92] - 法案使政府有了药品定价权利,包括提高对仿制药支付、给胰岛素自付费用封顶、让药企退款、谈判药品价格等措施 [94][95] - 预计药品谈判对费用控制影响有限,谈判药品选择从Medicare D部分和B部分支出最高的前50种“可谈判”药品中选,2026 - 2029年及以后年份落地的谈判药品数量不同,加之其它措施预计2022 - 2031年使政府财政赤字减少2370亿美元,平均每年减少237亿美元,占2023年财政赤字比例仅1.4%,药品降价幅度根据药物批准时间不同设定上限,部分药品有例外情况 [97][99][100]
计算机:AI Agent:外创新企业的再次自我革命
德邦证券· 2024-11-27 20:23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 Agent的产业发展离不开AI大模型的进步和推理成本的下降,当前已初步具备发展条件 [2] - 国内外科技厂商正在将注意力从模型转移至一系列AI Agent工具上,AI Agent有望成为下一代AI应用的重要场景 [3] - AI Agent可以实现员工与数字生产力的协作,直接带来企业价值,初步验证了其商业价值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 Agent:底层技术愈发成熟,算力成本降低开启产业化篇章 - AI Agent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具备通过独立思考、调用工具去逐步完成给定目标的能力 [10] - AI Agent的性能依赖于推理能力,思维链(CoT)提示技术是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手段 [14] - 国内外算力供需错配现象改善,算力部署成本有望下降,有利于Agent产业化推广 [23][24] 产业进程:国内外科技厂商共振,场景化AI Agent落地加快 - OpenAI、Google、Anthropic正在将注意力从模型转移至一系列AI Agent工具上 [30] - 国内智谱抢跑发布AutoGLM,百度、腾讯、钉钉等互联网大厂纷纷跟进 [34] - 软件开发门槛大幅降低,千行百业爆款Agent/应用将至 [37] 商业成效:Agent用户粘性增强,商业模式完善实现初步兑现 - AI Agent价值逐渐得到认同,用户粘性有望增强 [76] - 美股AI应用财报超预期,初步验证垂类AI Agent的商业价值 [79] 投资建议 - 随着底层大模型沿着推理端不断迭代,AI Agent迎来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建议关注toB Agent、toC Agent和AI多模态领域的相关标的 [85]
热景生物:聚焦IVD主业,研发创造未来
德邦证券· 2024-11-27 13:23
公司投资评级 - 热景生物的投资评级为"增持(首次)"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热景生物聚焦IVD主业,研发创造未来 [2] - IVD业务稳步发展,化学发光业务进入放量期 [2] - 公司研发基因强,不断加强主业和新药研发 [3] - SGC001为FIC药物,AMI空间大 [3] - SGC001临床前数据好 [3] - 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5.45/6.55/7.84亿元,归母净利润0.03/0.55/0.9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聚焦IVD主业,研发创造未来 - 热景生物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19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 [29] - 公司主营业务为IVD,构建了生物活性原料研发、糖捕获、磁微粒化学发光、上转发光、胶体金免疫层析、酶联免疫、分子诊断、仪器研发等八大技术平台 [29] - 公司创立了包括蛋白标志物糖链外泌体、DNA甲基化等多组学诊断技术平台 [29] - 逐步孵化多个创新平台,旗下创新技术孵育平台-未来技术研究院,现已布局核酸药物、抗体药物及生物技术消费品等前沿领域 [29] 2. IVD业务稳步发展,化学发光业务进入放量期 - 公司主业稳定增长,2019-2023年常规业务收入CAGR增速为18% [2] - 公司构建了八大技术平台,不断深耕IVD业务,其中化学发光平台进入放量期,2023年收入+45% [2] - 依托发光业务放量,2024-2026年员工持股计划的解锁条件为收入复合20%及以上增长 [2] - 公司产品组合布局全面,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多种疾病的检测 [51] - 公司是业内少有全场景免疫诊断仪器平台,建立了从高精度上转发光POCT到小型、中型、大型及全自动单人份化学发光平台 [51] - 公司临床类试剂产品布局丰富,是国内最早推出化学发光检测细胞因子的厂家 [54] - 公司具有独具特色的公共安全检测试剂检测产品线 [55] - 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持续放量,大小发光仪器平台布局全面 [58] - 小发光业务稳健增长,大发光增长迅猛 [59] - 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完美契合基层检验需求 [61] - 大型发光平台建立差异化优势快速抢占三级医院市场 [64] - 上转发光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应用场景广泛 [67] - 公司上转发光临床检测项目布局全面 [68] - 公司拥有多项成熟的先进技术,包括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糖捕获技术、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上转发光技术等 [69] - 公司糖捕获技术在肝癌等癌症的应用上具有丰富的优势 [71] - GlyExo-Capture®技术引领多癌种早筛创新,从科研走向临床转化 [72] - 我国肝病检测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 [76] - 持续推进"国人肝健康工程",推动我国肝病诊疗防治水平不断提升 [77] - 公司持续推进创新研发,2024H1新增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121项,累计已取得802项 [79] 3. 创新能力初见端倪,SGC001中美双报 - 公司成立参股公司尧景基因、舜景医药,子公司禹景药业,开启药物研发的新赛道 [81] - 舜景医药是由孙志伟教授技术团队发起,专门从事抗体药物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持股比例为46% [82] - SGC001注射液是一款急救用单抗药物,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首先开展的适应症为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治疗,是全球首款的FIC创新药 [88] - 针对AMI,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抗体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及审批上市 [88] - 临床前药效学模型研究和毒理学研究结果揭示SGC001对心梗后心衰及心脏病理性重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心梗的死亡率,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窗口 [90] - 中美双报开启临床I期试验,2024年5月22日SGC001注射液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IND)许可,同年8月5日该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92] - 我国每年AMI发病超百万人,2020年AMI治疗费用约347亿元 [94] - AMI死亡率高,临床需求强,目前我国AMI,特别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96] - 舜景医药研发管线丰富,目前有十余个项目正在推进,并以FIC类产品为主 [98] 4. 收入拆分和可比公司分析 - 诊断试剂业务主要为IVD试剂销售,常规业务在2023年医药领域整治的短期影响后,2024年加速恢复,随着公司发光平台的放量,常规业务将保持较好增长 [101] - 诊断仪器销售业务总体保持稳定,2024年医药领域整治影响减弱,投放开始放量 [101] - 生物原料业务处于放量期,仍能保持较快的增速 [101] - 预计2024-2026年实现收入5.45/6.55/7.84亿元,归母净利润0.03/0.55/0.94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估值为1444/74/43倍 [106] - 选取同样做POCT业务的万孚生物、九安医疗、硕世生物作为可比公司,公司2024和2025年PE估值明显高于可比公司平均 [104]
电气设备行业周报: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德邦证券· 2024-11-27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气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0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销量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产量环比上升,LFP产量环比上升且装机量优势显著,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丰富 [4][5][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月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 -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国内销量130.2万辆,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56.5%;出口12.8万辆,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3.6%;1 - 10月,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国内销量869.2万辆,同比增长38.3%;出口105.8万辆,同比增长6.3% [4][18] - 10月国内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产量共计113.1GWh,同比上升45.5%,环比上升1.6%;其中磷酸铁锂电池产量89.5GWh,占总产量79.1%,同比上升66.1%,环比上升6.3%;三元电池产量23.5GWh,占总产量20.7%,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13.0% [5][19] - 新能源汽车投资建议关注各细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稳健龙头、二线锂电企业、锂电材料环节优质标的、受益于全球电动化的零部件龙头、产品驱动引领智能的新势力等 [5][22] 新能源发电 - 新能源发电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光伏板块,关注新电池片技术叠加优势的一体化组件企业、新型技术涌现的电池片环节、自身效率或具有量增逻辑的硅片企业、受益于总量提升的逆变器龙头企业、储能电池及供应商等;风电板块关注海风相关标的、风电上游零部件商、整机商等 [6][41] 工控及电力设备 - 工控及电力设备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电力储能环节,关注新风光、金盘科技、四方股份、国电南瑞等 [6] 本周板块行情(中信一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过去一周下跌1.9%,涨跌幅居中信一级行业第17名,跑赢沪深300指数0.70个百分点;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光伏、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涨跌幅分别为 - 2.24%、 - 0.50%、 - 4.01%、 - 2.73%、0.97%、 - 0.44% [60] - 上周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奥特迅(38.36%)、科大智能(37.54%)、动力源(25.75%)、尚纬股份(25.74%)、海陆重工(23.34%);跌幅前五名分别为新宏泰( - 19.50%)、凯发电气( - 14.19%)、江苏华辰( - 11.69%)、锦浪科技( - 10.91%)、禾迈股份( - 10.65%) [61]
医药行业周报:带病人群需求或满足,商业健康险或开启医药新周期
德邦证券· 2024-11-25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带病人群需求或满足,商业健康险开启医药新周期 [4] - 基本医保支出降速,医药行业增速承压;商业健康险增速快,但发展有痛点;医保数据要素逐步落地,商业健康险启航,医药行业或将迎来新周期 [4][5] - 建议关注医保数据共享需求提升的医疗信息化相关公司、医疗服务需求增加的医疗服务相关公司、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公司 [6] - 看好超跌白马和港股、短期有积极变化且PB小于1、基本面扎实、24H2业绩预期高增速的4大主线,子领域包含创新药、中药、原料药、部分医疗器械等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专题:为什么商业健康险是医药新周期的开端? 基本医保支出降速,医药行业增速承压 - 1993年以来基本医保收支长足发展,但收支增速与GDP增速逐渐趋同 [17] - 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收入未来增长可能与经济水平强相关 [19] -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收入主要靠财政补助,经营压力仍较大 [23] - 基本医保支出降速后,医药制造业营收承压 [25] 商业健康险有增长空间,但难点在满足带病人群需求 - 2010年至今商业健康险取得长足发展,但2023年整个商业健康险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仅为4.23%,与主流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29] - 带病健康险发展推广有痛点,前期我国商业健康险在带病健康险领域发展缓慢 [32] 医保数据要素落地,商业健康险启航 - 商业健康险赔付支出占比低,有较大提升空间 [34] - 基本医保数据价值大,医保数据放开未来有望实质落地 [35] - 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商业健康险或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推动医药行业迎来新周期 [38][39]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4.11.18 - 11.22)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4%,跑赢沪深300指数0.2%,2024年初至今下跌11.9%,跑输沪深300指数24.6% [40] - 医药子板块表现:化学制剂-0.9%、医药商业II -2.2%、医疗器械II 2.2%、医药生物-2.4%、生物制品II -2.6%、中药II -2.6%、化学原料药-2.6%、医疗服务II -4.5% [46] - 截至2024年11月22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31.6,较前一周下跌0.8,较2024年初上涨3.3,在申万一级分类中排第10 [47]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4231.6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的5.0%,较上个交易周期下跌32.2%,2024年初至今合计成交额140054.6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的6.5% [50]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416支个股中,86支上涨,320支下跌,10支持平,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热景生物(43.37%)、双成药业(21.92%)、奥美医疗(21.01%)、千金药业(20.04%)、四环生物(11.96%) [54]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无医药新股上市 [55] - 展示了多支已上市医药新股的证券代码、公司、上市日期、最新市值、最新PE、上市首日涨跌幅、上市至今涨跌幅等信息 [55][57]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1%,较恒生指数跑输1.1%,2024年初至今下跌19.3%,较恒生指数跑输32.1% [59]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的210支个股中,54支上涨,133支下跌,23支持平,涨幅前五的个股为REPUBLIC HC(51.5%)、润迈德-B(23.3%)、健倍苗苗(22.5%)、弘和仁爱医疗(16.7%)、科济药业-B(15.1%) [63]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政策传导成效渐显,建议中长期布局
德邦证券· 2024-11-25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建议中长期布局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社零增速好于预期,估值低位建议布局,推荐行业龙头及弹性标的 [6][15] - 啤酒短期业绩承压,结构升级基调不改,建议关注优质龙头和改革势能向上标的 [16] - 调味品改革持续进行,关注改善情况,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改善逻辑的企业 [17] - 乳制品消费场景持续恢复,中长期高端化与多元化趋势不改,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18] - 餐饮供应链促消费政策落地,资金面及政策面显著改善,建议关注稳健龙头和弹性标的 [18] - 休闲食品Q3板块业绩进一步分化,关注Q4备货和高势能标的,建议关注红利延续和困境反转标的 [18][20] - 食品添加剂需求逐步回暖,发展态势向好,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观点 - 白酒10月社零增速好于预期,行业处于基本面底部区间,三季度营收降速利于库存消化,看好未来上涨空间,推荐布局行业龙头及弹性标的 [6][15] - 啤酒2024年9月产量同比有变化,三季报业绩受需求和天气影响承压,全年吨价有望稳中有升,政策出台或改善终端需求,建议关注优质龙头和改革势能向上标的 [16] - 调味品2023年表现承压,龙头公司进行变革,年初以来终端需求复苏,全年低基数红利或释放,建议关注具备改善逻辑的企业 [17] - 乳制品行业2023年受益奶价回落,中长期高端化与多元化趋势不改,新品类发展向好,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18] - 餐饮供应链2023H2开始承压,三季报业绩不佳,估值处于低位,政策利好或改善终端需求,建议关注稳健龙头和弹性标的 [18] - 休闲食品24Q3景气度环比恢复,板块内业绩分化,建议关注红利延续和困境反转标的 [18][20] - 食品添加剂下游产业复苏带动需求回暖,看好健康食品添加剂行业量增,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0] 行情回顾 板块指数表现 - 本周(11月18日 - 11月22日)食品饮料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1.49pct,沪深300下跌2.60%,食品饮料板块下跌4.08%,位居申万(2021)一级行业第30位 [23] - 本周食品饮料子行业均呈下跌趋势,预加工食品板块跌幅最大,为-5.82% [25] 个股表现 - 本周饮料板块中,ST西发涨幅最大,为+8.80%;香飘飘跌幅最大,为-16.73% [26] - 本周食品板块中,桂发祥涨幅最大,为+13.20%;ST加加跌幅最大,为-12.37% [26][29] 估值情况 - 截至11月22日,食品饮料板块整体估值20.63x,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21位,远高于沪深300(12.34x)整体估值 [30] - 各子板块估值略有下降,其他酒类、保健品、零食估值相对居前,预加工食品、白酒、乳品估值相对较低 [30] 重点数据追踪 白酒价格数据追踪 - 11月22日,22飞天茅台(原箱)一批价2500元,与11月15日持平;24飞天茅台(原箱)一批价2255元,较11月15日上涨0.22%;八代普五一批价950元,与11月15日持平 [35] - 2024年10月,全国白酒产量34.00万千升,同比减少12.10% [35] 啤酒价格数据追踪 - 2024年10月,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180.70万千升,同比减少2.30% [46] 葡萄酒价格数据追踪 - 2024年10月,规模以上企业葡萄酒产量为0.80万千升,同比减少11.10% [48] 乳制品价格数据追踪 - 2024年11月13日,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12元/公斤,与11月7日持平 [51] - 11月15日,牛奶零售价12.17元/升,较11月8日上涨0.08%;酸奶零售价15.78元/公斤,与11月8日持平 [51] - 11月15日,国产婴幼儿奶粉零售均价225.11元/公斤,较11月8日下跌0.04%;进口婴幼儿奶粉零售均价269.39元/公斤,较11月8日上涨0.04% [51] 肉制品价格数据追踪 - 2024年11月22日,自繁自养生猪的养殖利润为153.59元/头,较11月15日下跌25.63%;外购仔猪的养殖利润为-63.23元/头 [62] 原材料价格数据追踪 - 2024年11月22日,豆粕现货价3012.86元/吨,较11月18日下跌1.38% [68] - 11月20日,大豆市场价4007.4元/吨,较11月10日上涨0.48% [68] - 11月15日,天津箱板纸4460元/吨,与11月8日持平;瓦楞纸3200元/吨,较11月8日上涨1.59% [68] - 11月21日,OPEC一揽子原油价73.32美元/桶,较11月15日上涨3.11% [68] - 11月22日,常州华润聚酯PET瓶片出厂价6360元/吨,较11月18日上涨1.27% [68] 公司重要公告 - 伊力特董事、副总经理刘新宇因退休辞职 [82] - 莲花控股首次回购股份并完成股权激励权益登记 [82] - 得利斯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82] - 海欣食品募投项目建设期延长 [82] - 东鹏饮料拟投资建设海南生产基地 [82] - 南侨食品10月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82] - 泉阳泉副总经理纪晓辉辞职 [82] - ST加加实控人股份司法拍卖,可能导致大股东变更 [82] - 中炬高新股东持股变动 [82] - 兰州黄河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82] - 良品铺子股东减持股份 [82] - 三只松鼠控股股东质押及解质股份 [82] - 金徽酒控股股东计划增持股份 [82] - 熊猫乳品拟使用募集资金实施新项目 [82] - 妙可蓝多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82] - 黑芝麻控股股东质押及解质股份 [82] - 洽洽食品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82] - 张裕A高管减持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82] 下周大事提醒 - 今世缘、贵州茅台、金字火腿、得利斯将于下周召开股东大会 [84] 行业要闻 - 酒鬼酒内参大师(15)新品上市,建议零售价3499元/瓶 [86] - 今世缘星球大瓶酒三款新品上市,定价分别为168元/瓶、388元/瓶、268元/瓶 [86] - 贵州茅台部分酒库建成移交,“i茅台”推出活动 [86] - 华润啤酒辽宁朝阳项目主体结构完成,预计2025年12月底前投入使用 [86] - 五粮液501古窖池项目主体结构完成90%,预计12月中旬完成临街建筑外立面工程 [86] - 青岛啤酒(鞍山)异地搬迁新建项目近期开工,一期年生产30万千升啤酒 [86] - 山西汾酒汾青基地(一期)2万吨原酒酿造项目开工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