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黄医药(00013)
icon
搜索文档
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 创新药概念股出现分化 芯片股绩后遭北水减持
智通财经· 2025-08-08 19:0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8月8日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9.92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09988)、盈富基金(02800)、小米集团-W(01810) [1] - 净卖出前三个股:中芯国际(00981)、华虹半导体(01347)、和黄医药(00013)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3.98亿港元,买卖总额25.41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5.47亿港元,买卖总额22.86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4.24亿港元,买卖总额19.1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2.13亿港元,买卖总额66.68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3.36亿港元,买卖总额11.25亿港元 [2] 行业及公司动态 互联网科技 - 阿里巴巴-W获港股通(深)净买入7.3亿港元,因淘宝推出88VIP会员体系升级,整合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 [6] - 汇通达网络与阿里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探索AI及数字化解决方案,获净买入7583万港元 [7] 医药生物 - 创新药概念股分化:信达生物获净买入7453万港元,康方生物获净买入2.01亿港元,而石药集团遭净卖出1.33亿港元 [7]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国医药关税对中国药企影响有限,因BD交易征税概率低且成品药销售份额较小 [7]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470亿港元管线合作,创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纪录,晶泰控股获净买入4462万港元 [8] 半导体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别遭净卖出4.26亿和3.35亿港元,尽管两家公司Q2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 [9] - 里昂指出中芯国际Q3收入指引低于市场预期1%,瑞银对华虹毛利率与ROE前景持审慎态度 [10] 金融及ETF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6.84亿港元,因香港市场流动性充裕且南向交易需求强劲,科技/高端制造股及高股息股受青睐 [6] Web3.0及数字资产 - 阜博集团获净买入3148万港元,因其Vobile MAX平台支持微短剧等RWA资产确权及交易,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上线 [8]
多只创新药股跌超一成,政策加持难掩业绩隐忧
第一财经· 2025-08-08 19:01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8月8日收跌0.84%,自7月30日高点4132点累计下跌7.5%至3820点 [1][2] - 和黄医药盘中跌近16%,再鼎医药、凯莱英跌超10%,百济神州跌超6% [1][2] - A股凯莱英跌8.68%至97.9元/股,益方生物-U跌5.37%至39.8元/股 [2] 回调原因分析 - 业绩不及预期:和黄医药中期收入2.78亿美元同比降9.16%,研发开支降24.4%至7200万美元;再鼎医药核心产品则乐Q2收入4100万美元同比降8.89% [5] - 前期涨幅过大: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7月2日至29日累计涨30.26%,部分资金获利了结 [6] - 海外政策扰动:美国拟对进口药品阶梯式加征关税至250%,虽实际影响有限但冲击市场情绪 [7] 历史表现对比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从2024年4月19日低点1524点涨至7月30日4132点,涨幅超150% [3] - 万得创新药指数从4月9日2628点涨至7月30日4004.93点,涨幅超50% [3] 机构观点 - 政策利好预期:创新药目录增设、医保数据支持研发、集采降价趋温和等政策将舒缓行业压力 [8] - 长期逻辑未变:国内政策红利+全球化突破驱动成长,短期波动提供布局机会 [8] - 全球化加速:BD交易带来海外收入增厚,形成"估值+盈利"双击效应 [8]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科技股弱势,创新药、半导体大跌
格隆汇· 2025-08-08 18:2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89%至24858.82点,跌222.81点 [1][2] - 国企指数下跌0.96%至8895.2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6%至5460.30点 [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62.7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9.92亿港元 [11] 科技与半导体板块 -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阿里巴巴跌2.4%,京东跌1.44%,百度、小米、腾讯、美团均跌1% [2] - 半导体板块领跌:中芯国际大跌8.19%,宏光半导体跌3.64%,上海复旦跌2.87% [4][5] 消费与博彩板块 - 博彩股普跌:永利澳门跌7.37%,美高梅中国跌6.93%,澳博控股跌4.32% [5][6] - 纸业股表现疲软:晨鸣纸业跌8.7%,合丰集团跌8.25%,理文造纸跌1.01% [6][7] 医药与生物科技 - 创新药概念股连续下跌:和黄医药跌15.99%,再鼎医药跌10.47%,百济神州跌6.14% [7][8] - 药明生物、恒瑞医药、药明合联均跌超2% [8] 周期与资源板块 - 黄金股上涨:招金矿业涨3.1%,灵宝黄金涨3.02%,山东黄金涨2.97% [9][10] - 建材水泥股活跃:山水水泥涨6.58%,东吴水泥涨3.58%,海螺水泥涨3.47% [8][9] 新能源与机械板块 - 风电股走高:金风科技涨10.24%,东方电气涨1.47% [10][11] - 重型机械股逆势上涨:中联重科涨近6%,7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超25% [3] 市场展望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景气改善+低估值板块,如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及港股创新药 [13] - 短期交易围绕中报业绩展开,强调科技板块配置价值 [13]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 创新药概念股出现分化 芯片股绩后遭北水减持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8:04
北向资金流动 - 8月8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29.92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名个股为阿里巴巴-W(09988) 盈富基金(02800) 小米集团-W(01810)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名个股为中芯国际(00981) 华虹半导体(01347) 和黄医药(00013)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3.98亿港元 买卖总额25.41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5.47亿港元 买卖总额22.86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4.24亿港元 买卖总额19.1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2.13亿港元 买卖总额66.68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遭净卖出3.36亿港元 买卖总额11.25亿港元 [2] - 汇通达网络(09878)获净买入7583.01万港元 买卖总额17.58亿港元 [2] - 石药集团(01093)遭净卖出1.33亿港元 买卖总额10.75亿港元 [2] - 南京熊猫电子(00553)遭净卖出2524.05万港元 买卖总额10.75亿港元 [2] 行业资金动向 - 创新药板块出现分化 再鼎医药(09688)获净买入2.16亿港元 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2.01亿港元 信达生物(01801)获净买入7453.49万港元 而石药集团(01093)和黄医药(00013)分别遭净卖出1.58亿港元和1.32亿港元 [5] - 芯片股遭集体减持 中芯国际(00981)和华虹半导体(01347)分别遭净卖出4.26亿港元和3.35亿港元 [7] - 数字内容板块受关注 阜博集团(03738)获净买入3148.72万港元 [6] 重点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W(09988)推出88VIP会员体系升级 整合饿了么飞猪盒马等阿里系资源 实现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全面覆盖 [4] - 汇通达网络(09878)与阿里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在下沉市场的应用 [5] - 晶泰控股(02228)与DoveTree达成总规模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 创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纪录 已收到首付款4亿港元(5100万美元) [6] - 阜博集团(03738)成功测试Vobile MAX数字内容资产交易平台 具备支持微短剧等实体资产(RWA)的并发确权及交易能力 [6] 市场机构观点 - 中银国际表示香港市场流动性充裕 南向交易需求持续强劲 主要受益于科技/高端制造股选择 港股估值吸引及较高股息 [4]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医药公司在美国成品药销售份额较低 对外授权合作交易征收关税的可能性较低 影响有限 [5] - 里昂指出中芯国际Q3收入指引中位数6%增幅至23.4亿美元 较市场预期低1% [7] - 瑞银对华虹半导体毛利率与股本回报率前景维持审慎观点 基于折旧增加及产业供过于求限制加价空间 [7]
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股价大跌15.99%!此前套现医药资产近4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7:14
股价表现 - 和黄医药股价单日暴跌15.99%至23.54港元/股 市值跌至205.3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综合收入总额2.78亿美元 同比下降9% [3] - 肿瘤/免疫业务收入1.44亿美元 同比下降15% [5] - 其他业务收入1.34亿美元 同比下降2% [5] - 研发开支减少24.4%至7200万美元 其中中国以外研发投资腰斩 [5]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49.3%至1390万美元 [5] 产品表现 - 爱优特、苏泰达和沃瑞沙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大幅下降 主因市场竞争及销售团队重组 [5] - 沃瑞沙新适应症6月获批 将参与本年度国家医保谈判 [5] - 爱优特治疗肾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 [5] - 7月推出首款血液肿瘤药物达唯珂(他泽司他) [5] 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剥离中药资产 转向创新药领域 [6] - 1月以44.78亿元对价向金浦健服和上海医药转让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6] - 交易完成后上海医药持有60%股权成为控股方 [6] - 出售所得资金将用于加速抗体靶向偶联药物(ATTC)全球临床开发 [6]
美股异动|下修肿瘤业务全年收入指引,和黄医药H股今日收跌近16%,美股盘前跌超5.5%
格隆汇· 2025-08-08 16:36
股价表现 - 和黄医药美股盘前跌超5.5%报15.4美元 H股单日收跌近16%报23.54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综合收入2.8亿美元同比下降9% 纯利逾4.5亿美元同比增16.6倍 [1] - 肿瘤/免疫业务综合收入1.4亿美元同比下降15% [1] 业务指引调整 - 肿瘤/免疫业务全年收入指引从3.5亿-4.5亿美元下修至2.7亿-3.5亿美元 [1] - 下调主因合作伙伴里程碑收入延后至2026年及以后 索乐匹尼布中国新药审评完成时间推迟至2025年后 [1] 机构观点 - 瑞银指出中期收入及肿瘤/免疫业务收入均逊预期 维持H股"买入"评级但目标价从37.7港元微调至36.9港元 [1]
李嘉诚突发!旗下和黄医药大跌16%,单日市值蒸发超过40亿港元,不断剥离内地医药资产,年初以45亿元出售上海和黄
搜狐财经· 2025-08-08 15:50
股价表现 - 和黄医药股价单日大跌15.7%至23.38港元/股 总市值203.9亿港元 单日市值蒸发超40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总额2.78亿美元 同比下降9.16% [2] - 净利润4.55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663.32% 主要因出售上海和黄药业50%股权获得45亿元人民币现金 [2] - 研发开支下降24.4% 其中中国以外研发投资直接腰斩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9.3%至1390万美元 [2] - 2024年全年综合收入6.302亿美元 同比下降24% 净收益3772.9万美元 同比下降62% [4] - 截至2024年底现金余额8.361亿美元 [4] 业务表现 - 肿瘤/免疫学收入1.435亿美元 低于市场预期 [2] - 肿瘤产品综合收入2.715亿美元 同比增长65% [3] - 肿瘤产品总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34%至5.01亿美元 [3] - 呋喹替尼2023年国内销售额约1.2亿美元 为首款治疗晚期直肠癌的国产创新药 [2] - 武田制药以11.3亿美元总里程碑款项获得呋喹替尼独家海外商业化权益 首付款4亿美元 [2] 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剥离内地医药资产 2021年出售白云山和黄全部股权 [4][5] - 2025年初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保留5%间接股权 [5] - 出售上海和黄药业股权获得34.83亿元和9.95亿元对价 该资产2023年净利润6.63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26亿元 [5] - 公司表示将聚焦创新药核心业务 出售资金用于开发内部产品管线 [5]
明星抗癌药上半年海外大卖1.6亿美元,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总收入却下滑,原因何在?
搜狐财经· 2025-08-08 14:2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777亿美元,同比下降9.2%(去年同期为3.057亿美元)[2] - 应占净收益为4.5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去年上半年为2580万美元)[2] - 现金余额达13.6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出售非核心合资公司股权获得4.163亿美元税后收益[6] 核心产品表现 - 呋喹替尼海外销售额增长25%至1.628亿美元,已获超30个国家批准(2025年新增10多个市场)[2][3] - 呋喹替尼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为43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100万美元),近期已恢复增长[3] - 其他主要产品销售额下滑:爱优特下降29%、苏泰达下降50%、沃瑞沙下降41%[6] 产品研发进展 - 呋喹替尼已在2024年进入美国、西班牙和日本医保,2025年7月获英格兰和威尔士NHS保障范围积极建议[3] - 赛沃替尼与阿斯利康推进全球注册,关键研究在二线非小细胞肺癌方面有望2025年完成入组[2] - 呋喹替尼第二个适应症子宫内膜癌在中国获批,第三个适应症肾细胞癌中国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4] 市场策略调整 -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下滑,公司调整市场策略后市场份额已快速反弹[4] - 公司表示有信心在下半年实现肠癌领域业务反弹,并保持三线肠癌在中国的领导地位[4] - 肿瘤/免疫业务2025年综合收入指引调整为2.7-3.5亿美元,主要因合作伙伴里程碑收入延后[6] 公司战略规划 - 将优先考虑肿瘤产品引进,并寻求与自身管线有联合用药开发潜力的项目[7] - 计划利用现金资源加速ATTC项目全球开发并探索投资机会[6] - 公司成立于2000年,已在伦敦、纳斯达克和港交所三地上市[4]
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股价闪崩!暴跌15%背后:中期业绩不及预期,研发投入锐减
搜狐财经· 2025-08-08 13:58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和黄医药股价单日暴跌15.42%至23.7港元,总市值缩水至207亿港元 [1] - 股价下跌直接触发因素为2025年中期业绩显著低于市场预期,引发瑞银等机构下调目标价 [1] - 盘中振幅达8.78%,日内最低触及23.52港元,较开盘价25.92港元下跌9.26% [2] 财务业绩分析 - 上半年收入2.78亿美元同比下滑9.16%,归母净利润4.55亿美元同比暴增1663.32% [2] - 净利润异常增长主因出售上海和黄药业50%股权录得税后收益4.163亿美元(约45亿元人民币) [2]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承压,肿瘤业务收入1.435亿美元未达预期 [3] - 期末现金储备13.65亿美元较去年底增长63.3%,提供战略调整资金保障 [3] 业务战略调整 - 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2021年出售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2025年初以44.78亿元转让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3] - 彻底退出中药领域,聚焦肿瘤与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研发 [3] - 现有13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款已在国内获批上市 [3] 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24.4%至7200万美元,海外研发支出几近腰斩 [3] - 肺癌靶向药沃瑞沙®获批6个月即纳入医保,肾癌适应症上市申请提前受理 [3] - 血液肿瘤药物达唯珂®7月启动商业化销售,管理层预计下半年销售增速回升 [3] 机构观点与估值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但将目标价从37.7港元微调至36.9港元 [3] - 机构认为战略重心转向创新药具潜力,但短期面临收入结构转型阵痛 [3] - 当前市盈率TTM为5.6倍,市净率MRQ为3.46倍 [2] 长期发展前景 - 公司作为李嘉诚家族医药平台持续向创新药研发倾斜 [4] - ATTC技术平台全球市场拓展能力将成为未来股价关键变量 [4]
李嘉诚旗下和黄医药,股价闪崩!公司囤积现金近百亿元,大幅减少在中国以外的研发投资,此前大手笔出售中药资产套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3:36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和黄医药股价在8月8日早盘开盘跳水,截至中午收盘跌超15%,总市值207.21亿港元 [1] - 股价下跌主要由于8月7日晚发布的中期业绩不及预期,瑞银下调其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及港股目标股价 [3][10] 2025年中期业绩分析 - 收入总额2.78亿美元,同比减少9.16%,主要因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下滑 [4][5] - 净利润4.55亿美元,同比增加1663.32%,主要受益于出售上海和黄药业50%股权带来的税后收益4.163亿美元 [4][5] - 研发开支减少24.4%至7200万美元,其中中国以外研发投资腰斩 [5] - 销售费用按年减49.3%至1390万美元,因营销团队重组 [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达13.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较去年底的8.36亿美元大幅增加 [7] 业务战略与管线进展 - 公司计划审慎部署资源,加快推进创新ATTC平台候选药物的开发,包括中国及海外同步临床开发 [8] - 已有13种肿瘤候选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四种药物(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赛沃替尼及他泽司他)已在中国内地获批 [9] - 呋喹替尼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获批或上市,赛沃替尼海外III期研究进行中,若数据理想有望提交全球新药上市申请 [9] - 第五种候选药物索乐匹尼布的中国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9] 资产剥离与业务聚焦 - 公司持续剥离中药资产,2025年1月以34.83亿元和9.95亿元分别出售上海和黄药业35%和10%股份,上海医药成为实控人 [12] - 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开发内部产品管线及核心创新药业务,包括癌症和免疫性疾病靶向药物 [13] - 此前2021年已出售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并多次提及出售其他非核心业务 [14]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中国药品政策和定价环境支持创新药开发,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出台,推动多元化医疗支付体系 [8] - 公司认为中国本土市场情绪改善,跨国制药公司对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授权交易兴趣增加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