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医药(00013)

搜索文档
大和:降和黄医药(00013)目标价至30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6:36
核心观点 - 大和维持和黄医药买入评级 但将目标价从33港元下调至30港元 主要因下调国内药物销售预期导致2025-2027年收入预测降幅达16-29%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16-29% [1] - 最新预计2025年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6%(原预期34%)2026年增21%(原36%)2027年增28%(原33%) [1] - 最新净利润预测:2025年4.33亿美元 2026年3000万美元 2027年4000万美元 [1] 经营表现 - 上半年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4%至2.34亿美元 主因内地市场面临竞争风险、团队重组及行业反腐影响 [1] - 上半年净利润达4.55亿美元(去年同期2600万美元) 主要受益出售非核心合资企业部分股权获得4.16亿美元收益 [1] 研发进展 - Sovleplenib进度延迟 公司目标明年上半年重新提交申请 [1] - 推进新一代Syk抑制剂研发 预计明年第二季度提交新药研究(IND)申请 [1] - ATTC平台取得突破:首个候选药物HMPL-A251的IND申请将于9月初提交 临床前数据将在EORTC会议公布 [1] - 另外两款ATTC药物预计于明年启动一期临床试验 [1]
交银国际:降和黄医药目标价至37.6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12 15:19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交银国际维持和黄医药买入评级 但下调目标价至37.6港元 [1] - 下调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11-14% [1]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9% 肿瘤/免疫业务收入下降15% [1] - 上半年经营亏损显著收窄 预计下半年起有望实现经营层面盈亏平衡 [1] - 管理层将2025年肿瘤/免疫收入指引从3.5-4.5亿美元下调至2.7-3.5亿美元 [1] 研发管线进展 - 差异化ATTC平台首款候选药物HMPL-A251计划下半年在中美启动针对实体瘤的I期研究 [1] - 2026年还将有两款ATTC分子进入临床阶段 [1] - 潜在BD交易机会可期 [1] 市场竞争影响 - 和黄医药上半年内地销售受竞争影响较大 [1]
交银国际:降和黄医药(00013)目标价至37.6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5:17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维持和黄医药"买入"评级 关注差异化ATTC平台 [1] - 下调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11-14% [1] - 目标价下调至37 6港元 [1] 商业化品种销售表现 - 和黄医药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9% [1] - 肿瘤/免疫业务收入下降15% 不及预期 [1] - 管理层将2025全年肿瘤/免疫收入指引从3 5亿至4 5亿美元下调到2 7亿至3 5亿美元 [1] 研发管线进展 - 差异化ATTC平台首款候选药物HMPL-A251有望于下半年在中美启动针对实体瘤的I期研究 [1] - 2026年还将有两款ATTC分子进入临床 [1] - 潜在BD交易机会可期 [1] 经营状况 - 公司上半年经营亏损显著收窄 [1] - 预计下半年起有望实现经营层面盈亏平衡 [1]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下调和黄医药目标价至31.3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12 14:13
财务表现 - 和黄医药上半年肿瘤及免疫产品收入同比下降15%至1.44亿美元 [1] - 上半年收入仅达到招银国际全年预测的36% [1] - 公司将全年肿瘤及免疫产品收入目标从3.5-4.5亿美元下调至2.7-3.5亿美元 [1] 收入变动原因 - 核心产品在中国内地市场销售收入出现下跌 [1] - 海外市场fruquintinib销售按季持平 [1] - 国内市场竞争持续对收入造成压力 [1] 产品进展与预期 - fruquintinib用于子宫内膜癌适应症即将上市 [1] - savolitinib用于MET+ EGFRm非小细胞肺癌二线疗法已获得批准 [1] - 销售团队重组已完成 [1] 管理层展望 - 管理层对下半年业绩持乐观态度 [1] - 销售已在第一季度触底并从第二季度开始恢复增长 [1] - 招银国际基于业绩表现和指引下调将目标价从34.03港元降至31.39港元但维持买入评级 [1]
大行评级|大和:下调和黄医药目标价至30港元 下调2025至27年收入预测
格隆汇· 2025-08-12 11:12
财务表现 - 和黄医药上半年产品销售额按年下降4%至2.34亿美元 [1] - 2025至27年收入预测下调16至29% [1] - 最新预期2025、26及27年药物总销售额分别按年增长6%、21%及28% [1] - 原先估计2025、26及27年销售额增长为34%、36%及33% [1] - 最新料2025、26及27年净利润分别为4.33亿、3000万及4000万美元 [1] 国内市场挑战 - 销售额下降主因内地市场受竞争风险、团队重组及行业反腐影响 [1] 研发进展 - Sovleplenib进度延迟 目标于明年上半年重新提交申请 [1] - 推进新一代Syk抑制剂研发 预计明年次季提交IND申请 [1] - ATTC平台取得突破 首个候选药物HMPL-A251的IND申请将于9月初提交 [1] - HMPL-A251临床前数据将于EORTC会议公布 [1] - 另外两款ATTC药物预计于明年启动一期临床试验 [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33港元下调至30港元 [1]
大行评级|交银国际:下调和黄医药目标价至37.6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12 10:45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总收入按年下降9%,肿瘤/免疫业务收入下降15%,不及预期[1] - 内地销售受竞争影响较大[1] - 公司上半年经营亏损显著收窄,预计下半年起有望实现经营层面盈亏平衡[1] 业务指引调整 - 管理层将2025全年肿瘤/免疫收入指引从3.5亿至4.5亿美元下调至2.7亿至3.5亿美元[1] - 下调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11-14%[1] 研发进展 - 公司差异化ATTC平台的首款候选药物HMPL-A251有望于下半年在中美启动针对实体瘤的I期研究[1] - 2026年还将有两款ATTC分子进入临床[1] - 潜在BD交易机会可期[1] 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目标价至37.6港元[1] - 下调公司三大商业化品种的销售预测[1]
和黄医药(US ADR)上涨2.67%,报15.4美元/股,总市值26.8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21:48
股价表现 - 8月11日美股开盘上涨2.67%至15.4美元/股 成交额4.98万美元 总市值26.86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财年收入总额6.3亿美元 同比下降24.8% [1] - 归母净利润3772.9万美元 同比下降62.56% [1] 公司概况 - 中国首家专注于全球市场的创新型医药研发企业 具备世界一流的研发创新平台 [2] - 三个自主发现的抗肿瘤药物已在中国上市 首个药物在美国上市 [2] - 在中国市场建立盈利性商业平台 覆盖创新肿瘤药物及处方药、消费保健产品的生产营销 [2] 上市信息 - 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香港交易所及伦敦证交所AIM市场三地上市 [2] 重大事件 - 预计美东时间8月7日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和黄医药(00013):三款核心产品收入不及预期,全年指引下调
浦银国际· 2025-08-11 19:45
投资评级 - 美股目标价18美元 潜在升幅10% 维持"买入"评级 [2][8] - 港股目标价28港元 潜在升幅19% 维持"买入"评级 [4][8]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肿瘤收入1.43亿美元 同比降14.9% 环比降26.3% 低于预期 [5] - 三款核心产品中国收入同比降幅显著:呋喹替尼-29% 索凡替尼-50% 赛沃替尼-41% [5] - 1H25净盈利4.55亿美元 含4.16亿美元剥离收益 剔除后仍微盈利 [5] - 下调2025年肿瘤收入指引至2.7-3.5亿美元 原为3.5-4.5亿美元 [5] 产品管线进展 - 呋喹替尼海外销售额同比增25% 子宫内膜癌适应症2024年12月获批 [5] - 赛沃替尼2025年初全面获批MET ex14跳变NSCLC 6月新增2L MET扩增EGFRm NSCLC适应症 [5] - 索乐匹尼布因生产杂质问题推迟至1H26重新提交中国NDA [5] - 4-5项潜在NDA提交计划 包括HMPL-453 2L IHCC等 [7] 估值预测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4.6亿/1.4亿/1.5亿美元 [8] - 采用DCF估值模型 WACC 8.6% 永续增长率3.0% [8] - 当前美股交易于5.6倍2025E市盈率 港股对应2.3倍市净率 [12] 行业覆盖 - 浦银国际医药行业覆盖38家公司 包括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等 超60%给予"买入"评级 [20] - 行业估值中枢为2025E市盈率5-20倍 市净率2-4倍 [20][12]
招银国际:降和黄医药(00013)目标价至31.3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4:00
业绩表现 - 和黄医药2025年上半年肿瘤业务收入为1.44亿美元 同比下降15% [1] - 上半年肿瘤业务收入仅完成招银国际此前全年预测的36% [1] - 业绩不及预期主要由于内地市场关键产品收入下滑 [1] 目标价调整 - 招银国际将和黄医药目标价从34.03港元下调8%至31.39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管理层展望 - 管理层对2025年下半年持乐观态度 [1] - 乐观因素包括呋喹替尼在子宫内膜癌上市 赛沃替尼在MET+ EGFR突变NSCLC的二线治疗获批 [1] - 销售团队重组已完成 [1] - 第一季销售已见底 第二季开始回升 [1] 收入指引调整 - 公司将全年肿瘤收入指引由3.5-4.5亿美元下调至2.7-3.5亿美元 [1] - 招银国际对该指引持保守态度 [1] - 保守态度源于呋喹替尼海外销售按季持平 以及内地市场持续激烈竞争 [1]
交银国际:维持和黄医药(00013.HK)买入评级 降目标价至37.6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11 09:45
核心观点 - 交银国际看好和黄医药商业化品种新增适应症对潜在销售峰值的持续扩容作用,预计2H25起实现经营层面盈亏平衡 [1] - 公司长期平台价值和BD潜力仍被市场低估,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1] - 根据1H25业绩表现和最新竞争格局,交银国际下调公司三大商业化品种的销售预测,下调2025-27年收入预测11-14%,下调DCF目标价至37 6港元/24 1美元 [1] 投行评级 - 近90天内共有3家投行给出买入评级,目标均价为32 58港元 [1] - 交银国际最新研报给予和黄医药买入评级,目标价37 6港元 [1] - 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2 73港元 [1] - 中金公司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30港元 [1] - 中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0港元 [1] 财务指标 - 公司港股市值244 37亿港元,在生物制品Ⅱ行业中排名第10 [1] - ROE为47 48%,远高于行业平均的-16 0%,行业排名第3 [2] - 港股流通市值244 37亿港元,高于行业平均的215 3亿,行业排名第10 [2] - 营业收入6 02亿,低于行业平均的24 42亿,行业排名第20 [2] - 净利率164 06%,远高于行业平均的-932 53%,行业排名第2 [2] - 毛利率39 65%,低于行业平均的62 51%,行业排名第38 [2] - 负债率30 07%,远低于行业平均的82 84%,行业排名第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