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充足率

搜索文档
西安银行“老将”张成喆升任行长!曾任副行长超8年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09:17
人事变动 - 西安银行董事会同意聘任张成喆为公司行长 待监管部门核准后履职 同时选举其为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需经股东大会选举及监管核准后生效 [1] - 张成喆为1967年出生 58岁 硕士研究生学历 经济师 是西安银行内部培养的资深高管 历任支行及部门多个管理岗位 2016年11月起任副行长至今已8年 [2][3] - 前任行长梁邦海于2023年4月转任董事长 期间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张成喆升任行长前已有信号 2024年5月西安市公示其拟任市属国企正职 [3] 公司概况 - 西安银行是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主要股东包括外资银行、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 1997年成立后经历多轮战略升级 成为西北首家A股上市银行 [4]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员工3284人 下设178家营业网点 包括9家省内分行和12家直属支行 控股2家村镇银行 参股1家汽车金融公司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1.90亿元 同比增长13.68% 归母净利润25.59亿元 同比增长3.91% 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保持增长 增速分别为8.14%和4.30% [4] - 2024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61% 较2023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190.076% 较2023年末上升6.01个百分点 但仍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不良率1.51% 拨备覆盖率208.13%) [5] - 资本充足率指标未达行业均值 一季度末资本充足率11.69%、一级资本充足率9.3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6% 均较2023年末下滑 同期商业银行三项指标平均为15.28%、12.18%和10.70% [5]
花旗:香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高位 升恒生银行(00011)评级至“买入” 上调中银国际(02388)等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9:20
香港银行业整体表现 - 香港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高位 为提高股东回报提供更佳可见度 [1] - 香港银行板块年初至今已上涨37% 表现优于恒生指数 中银香港涨势最为强劲 [1] - 一个月期HIBOR在第二季较上季下跌186个基点 目前维持在约1%水平 [2] - 花旗预期HIBOR将回升至2%至3%区间 有助于2025年第四季度净息差复苏 [2] 行业盈利前景 - 虽然HIBOR下滑可能对净息差构成压力 但预期2025年第四季逐步回归正常水平 盈利能力将改善 [1] - 美联储降息对净息差影响可控 因香港多数按揭贷款受最优惠利率上限保护 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最终维持在3% [1] - 香港商业地产风险短期内可能持续 但市场共识已反映信用成本上升预期 [1] 恒生银行评级上调 - 花旗将恒生银行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 目标价从105港元上调至135港元 [1][3] - 市场共识已充分反映2025至2027年间平均50个基点的信用成本预期 [3] - 恒生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达21% 预期2025至2027财年维持约6%股息收益率 2026至2027财年执行30亿港元股份回购 [3] - 花旗对恒生银行2026至2027财年营收预测高出市场预期4% 主要来自更具韧性的净利息收入表现 [3] 中银香港与东亚银行评级 - 花旗维持中银香港"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33 9港元调升至40 8港元 因其营收前景稳健且资产质量稳定 [1][3] - 南下资金对回报要求较低 有望推动中银香港持续获得估值重估 [3] - 东亚银行保持"中性"评级 目标价由11港元调升至11 6港元 [1][3]
持续加仓!国信集团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金融时报· 2025-06-17 19:13
青岛银行增持计划 - 青岛国信集团拟通过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 增持后合计持股比例预计不超过19 99% [1] - 青岛银行董事会全票通过增持议案 需银行业监管机构核准后实施 [1] - 青岛国信集团当前为第三大股东 持有8 72亿股(14 99%) 包括A股6 55亿股和H股2 18亿股 [1] - 若顶格增持 青岛国信集团将超越海尔集团和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成为第一大股东 [1] 银行业资本补充动态 - 泸州银行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新H股 每股发行价不低于1 85港元 [2] - 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5 28% 城商行(12 44%)和农商行(12 96%)显著低于行业水平 [2] - 地方国资增持有助于优化股权结构 强化治理水平 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2][3] 中小银行发展影响 - 增持直接补充资本金 为信贷扩张提供空间 [3] - 强化与地方经济协同 更易获取地方发展资源 [3] - 国有控股提升优化公司治理 减少股权分散导致的决策低效问题 [3]
固定收益点评:抛券兑现浮盈,银行还有多少空间?
国盛证券· 2025-05-16 10:35
资产负债与存贷业务 - 上市银行资产负债扩张放缓,大行放缓幅度更大,2024年总资产平均增速降至8.19%,总负债降至8.06%[11] - 一季度存贷款同比增速回升但分化大,国有大行贷款投放增加但存款增长压力大,股份行、城商行存款增速分别为7.20%和14.61%,带动平均增速升至10.20%,贷款平均增速回升至8.90%[14] - 负债端对同业负债依赖度边际回落,国有大行同业负债占比仍处高位,2025年一季度同业负债占比整体平均为19.43%[17] 盈利情况 - 部分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负增,平均增速由2024年的4.83%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2.29%[19] - 银行负债成本压降明显,由2023年的2.27%降至2024年的2.13%,但净息差仍收窄,2025年一季度降至1.58%,国有大行达1.39%[21] - 利息净收入下降是息差收窄重要原因,2025年一季度部分银行占比回落,国有行平均同比降低2.75%[23] 金融投资 - 大小行金融投资同比增速分化,2025年一季度农商行回升至8.30%,国有大行增速上行幅度弱于其他类型银行[26] - 上市银行OCI占比上升至32.5%,更依赖其调节收益,投资净收益对营收贡献抬升,2025年一季度城农商行占比更高[28][31] - 2025年初上市银行OCI账户持有有浮盈国债老券5.03万亿元,假定抛售10%后,剩余可抛售规模约4.5万亿元,对长债抛压可控[35] 资产质量与资本情况 - 2024年以来不良率基本稳定略降,农商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明显,2025年一季度平均不良率为1.16%[37] - 拨备覆盖率下行,国有行通过减少拨备计提释放利润,2024年平均覆盖率为295.59%,较2023年降低13.89%[40] - 资本充足率下滑,2025年一季度新增信贷9.78万亿,同比增长3.38%,平均资本充足率降至14.21%[43] 债券市场影响 - 银行资产负债等情况使宽信用面临不确定性,广谱利率下行,OCI账户扩张及浮盈调节行为放大长债波动性[6]
杭州银行:25Q1业绩点评:核心营收靓丽-20250429
浙商证券· 2025-04-29 09: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20.16 元/股,对应 2025 年 PB 1.00 倍,现价空间 37% [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 核心营收同比增速环比提升 6.7pc 至 9.3%,得益于规模高增、中收回暖;展望 2025 年,营收有望保持正增,利润增速有望维持稳定 [1][2] - 测算 25Q1 单季息差环比下降 3bp 至 1.32%,主要源于资产端收益率降幅大于负债端成本改善幅度;2025 年资产收益率仍有下行压力,但付息率改善有望支撑息差降幅较 2024 年收窄 [3] - 25Q1 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环比分别持平、-1bp、+14bp 至 0.76%、0.54%、0.69%,逾期率波动受零售资产质量行业性承压扰动,各项资产质量指标在上市银行中仍优异 [4] - 25Q1 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升 16bp 至 9.01%,得益于资本内生强劲,转债持续转股 [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5.02%/11.35%/10.73%,对应 BPS 20.16/22.77/25.66 元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概览 - 25Q1 营收同比+2.2%,增速较 24A 放缓 7.4pc;利润同比+17.3%,增速较 24A 放缓 0.8pc;25Q1 末不良率环比持平于 0.76%,拨备覆盖率环比-11pc 至 530% [1] 核心营收 - 25Q1 核心营收同比增速环比提升 6.7pc 至 9.3%,利息净收入、中收、其他非息同比分别+6.8%、+22.2%、-18.0%,分别较 24A 提升 2.5pc、提升 30.2pc、下降 53.4pc [2] 息差情况 - 25Q1 单季息差环比下降 3bp 至 1.32%,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 25bp 至 3.17%,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 16bp 至 1.85%;2025 年资产收益率有下行压力,付息率改善有望使息差降幅收窄 [3] 资产质量 - 25Q1 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环比分别持平、-1bp、+14bp 至 0.76%、0.54%、0.69%,逾期率波动受零售资产质量行业性承压扰动 [4] 资本情况 - 25Q1 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升 16bp 至 9.01%,截至 25Q1 末杭银转债累计转股金额 43.6 亿元,占全部转债的 29.1%,25Q1 单季转股金额 30 亿元,占全部转债的 19.9%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5.02%/11.35%/10.73%,对应 BPS 20.16/22.77/25.66 元;现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B 0.73/0.65/0.57 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