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媒体控股(00072)
icon
搜索文档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20:5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60,6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59,60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9%[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亏损为13,985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1,554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346)元,较去年同期的(0.0465)元有所减少[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906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5,926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7,396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5,066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00,142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55,227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权益总额为272,817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84,33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负债为27,325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0,888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借款为172,140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63,26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60,616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158,32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2][13] - 广告收入为93,00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82,923千元人民币增长了12.2%[12] - 制作、节目及服务收入为59,806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70,282千元人民币下降了14.9%[12] - 发行及订阅收入为7,297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4,088千元人民币增长了78.5%[12] - 餐厅营业收益为505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1,028千元人民币下降了50.9%[12] - 艺术平台收益为97,497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96,238千元人民币增长了1.3%[13] - 数码平台收益为63,96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62,603千元人民币增长了2.2%[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8,495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250千元有所增长[1] - 数码平台的EBITDA从2023年的人民币13,203千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5,744千元[1] - 艺术平台的EBITDA从2023年的人民币-9,953千元改善至2024年的人民币-7,249千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603,071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677,468千元有所减少[19] - 数码平台的总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94,728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33,931千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2,906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35,926千元有所减少[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入为人民币562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577千元有所减少[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人民币7,203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711千元有所改善[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财务开支为人民币5,970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548千元有所增加[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3,383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20,503千元有所减少[2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4,933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人民币20,098千元有所减少[2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成本约为人民币1,027,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成本人民币1,427,000元有所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314,000元,录得出售亏损净额约人民币67,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净额人民币70,000元有所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商誉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6,615千元增加至人民币36,617千元[3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29,786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6,684千元有所减少[3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人民币3,034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215千元有所减少[3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30日内到期的应收款项为人民币63,334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145千元有所增加[3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67,548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5,131千元有所减少[3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5,318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5,852千元有所减少[3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30日内到期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2,514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8,416千元有所减少[3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EBITDA增长161%至人民币8,495,000元,收益增长2%至人民币161,466,000元,亏损收窄39%至人民币11,289,000元[41] - 公司艺术平台和数码平台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97,497,000元和人民币63,969,000元,总收益为人民币161,466,000元[41] - 公司艺术平台和数码平台的EBITDA分别为人民币-7,249,000元和人民币15,744,000元,总EBITDA为人民币8,495,000元[41] - 公司中期期间录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人民币5,864,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2,327,000元[5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31%,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有所下降[59] - 公司中期期间的资本开支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開支约人民币1,027,000元[60] - 公司银行借款由若干物业作抵押,账面值合共约人民币178,044,000元[62] 业务分部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者根据收入及经调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评估业务分部的表现[10] - 公司有两个可报告分部:艺术平台和数码平台,分别从事杂志发行、广告代理、艺术品买卖及拍卖、餐厅运营和数码出版业务[10][11] 战略与计划 - 公司预计未来业绩将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复苏和成本控制措施[42] - 公司计划投入更多资源强化品牌影响力,并进一步利用客户资源以达到有序增长的目标[43] - 公司结合全球领先的艺術与科技力量,开始打造一个集专业生成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于一体的创新内容平台[44] - 公司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推出全新战略,旨在重构商业未来[46] - 公司成立研究机构MC2,专注于艺术与科技融合,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未来图像生产领域[45] - 公司打造Meta Eye平台,结合AIGC与苹果头显,提供专业级、电影级的人工智能视频制作和传播平台[46] - 公司举办首届“超界影像艺术节Meta Eye Festival”,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探索艺术与科技和商业空间的融合[45] - 公司通过“NOWNESS”天才计划,挖掘并培养了一批有创意的青年影像创作者[47] - 公司通过艺术营销,提升品牌品位与精神价值,培养潜在消费者,增强企业竞争力[48] - 公司跳出传统纸媒与数字媒介框架,着眼艺术平台发展板块,运用艺术营销策略[48] - 公司通过持续开发数字媒体产品,建立了稳固的时尚品牌及奢侈品品牌客户群,市场认可度较高[47] - 公司愿景是利用艺术与科技重构商业未来,用IP与生态重构价值[51] - 公司计划将超媒体打造成一间超界与超文化的媒体集团[51] - 公司将全面贯彻新战略:品牌(IP)为魂、内容为本、人才为根、客户为尊,生态为王[51] - 公司最新的公司愿景是“超越未来Beyond The Future”,传达展望未来并设想超越当前想象的可能性的想法[51] - 公司计划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博物馆)进行战略合作,强化Art Review在欧洲地区的知名度及其影响力[51] - 公司成功将首届超媒体艺术节MMAF打造成新的商业模式,成为集团创收的重点项目,第二届MMAF将于2024年秋季举办[52] - 公司将继续延伸“霍斯特:传奇时尚摄影大师”艺术IP,计划于2024年8月底在北京太古里举办展览[53] - 公司计划与Montgomery集团合作,于2024年5月举办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该博览会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当代摄影收藏平台[53] - 公司计划于2025年3月在香港举办首届影像香港艺术博览会,吸引全球参展商[54] - 公司计划积极参与2025年东京现代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以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54] - 公司计划通过“Art Review Asia”和“NOWNESS Aisa”平台提升在日本的影响力[55] 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 - 公司已抵押银行借款人民币172,140,000元,由集团账面值约人民币178,044,000元的若干物業作抵押[38]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0] - 公司法定及已发行股本为8,000,000股,股本为80,000千港元[39]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438,353千股,股本为人民币3,853,000元[39] - 公司于2024年8月任命卢永仁博士为集团首席运营总裁,负责国际业务板块[55] - 公司主要以人民币、港元或英镑计值及结算,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重大外币风险[6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388名员工,相比2024年12月31日的386名员工略有增加[64]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中期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5] - 公司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了董事会结构的独立性和有效性[66]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综合业绩[67]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董事薪酬政策及特定薪酬待遇[68]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每年检讨董事会的架构、成员人数及组成[6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中期期间内一直遵守该准则[69]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中期报告将在适当时候提供给股东[7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7:15
公司发展历程与荣誉 - 公司成立三十年,已成为中国领先的高端国际化传播集团[3] - 2023年是公司创始人创业的第30个年头[37] - 2023年超媒体集团成立三十周年[64] 公司更名信息 - 2022年1月14日,公司英文名由“Modern Media Holdings Limited”改为“Meta Media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由“现代传播控股有限公司”改为“超媒体控股有限公司”[6][7] - 2022年“现代传播”正式更名为“超媒体控股”[63] - 2022年“现代传播”更名“超媒体控股”,创建全中国第一个元宇宙志屋、中国第一个赛博雅皮美学风格的元宇宙城市-元邦[10] 公司收购情况 - 公司收购法国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旗下Nowness控股权及拥有超70年历史的ArtReview控股权[5] - 2019年公司收购拥有70多年历史的国际权威艺术平台板块多数股权[16] - 2023年8月22日公司附属公司收购现代数码控股有限公司100,000股股份(约占目标公司已发行股本7%),10月20日完成收购后,公司于目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权益由约70%增至77%[101] 公司公益事业 - 公司从十五年前开始帮助国内特殊教育发展,在湖北松滋建设“现代传播特殊教育学校”,并建立“现代传播特殊教育基金会”[7] - 超媒体集团15年前投身特殊教育事业,在湖北松滋协助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并建立基金会[51] - 2021年9月,首届“邵忠特殊教育基金奖”颁奖仪式在松滋特殊教育学校举行[52] - 2020年9月邵先生获湖北省松滋市“金松教育奖”,2021年被委任为松滋特殊教育学校名誉校长[54] 公司合作与项目 - 公司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Meta City“元邦”[11] - 2023年,公司与百度集团文心一言ERNIE Bot达成生态合作伙伴关系,成为首批尝鲜者[14] - 2023年3月,K11 Art Foundation与“ArtReview”携手推出为期一年的艺术家驻留项目[78] - 2023年7月,公司成立潮界科技“NOWReview”打造全球领先AI智能视觉平台[76] 公司艺术平台业务 - 公司艺术平台由艺术营销、平面出版、空间杂志多个维度组成,产出艺术及高端生活类内容[15] - 2023年艺术平台亏损减少约41%至45,555,000元,2022年为77,751,000元[61] 公司杂志业务 - 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创办超10本原创新杂志[23] - 旗舰杂志《周末画报》踞周刊市场收益榜第一位[24] - 2010年公司出版国际发行的新版《艺术界LEAP》[16] 公司APP业务 - 截至2023年底,iWeekly APP吸引用户数达1509万人[31] - 截至2023年底,INSTYLE iLady APP累积超约733万名用户[32] - 截至2023年底,商业周刊╱中文版APP的用户数扩大至约1422万人[33] 公司志屋业务 - 2021年新增两所分别在北京及上海北外滩的志屋[30] - 2023年4月,艺术家杜可风在上海志屋举办国内首次个展,吸引近万人次参观[79] - 2023年9 - 11月,公司携旗下志屋及伦敦V&A博物馆将霍斯特大型回顾展引入上海[80] 公司NOWNESS业务 - 2023年“NOWNESS”利润较上年上涨22%[73] - 截至本年末,“NOWNESS”应用程序累计下载量超500万次[76] - “NOWNESS”天才计划从2019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五届[76] - 2023年,“NOWNESS”首次携手伦敦短片电影节,展映23部历届入围短片[72] - 2024年1月“NOWNESS”首次在香港发布NOWNESS ASIA短片平台并举办鸡尾酒会和影展[96] 公司元宇宙业务 - 公司创建全中国第一个元宇宙志屋MetaZiWU及元宇宙城市“元邦”[72] - 2022年底元宇宙城市“元邦”正式上线[85] - 2023年1月保时捷在“元邦”开展在线直播活动并推出首款为中国用户定制的系列数字藏品[86] - 2023年4月全球首个元宇宙红树林体验基地“红树林数字湿地公园”在“元邦”上线[88] - 2023年4月公司与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创建的元宇宙艺术学院正式成立[90] - 2023年全球首個元宇宙建筑双年展在“元邦”上线[92] - 2023年12月“讲真实的故事——普利策奖得主对话”文化沙龙座谈在元邦直播[93] - 超媒体集团旗下NOWNESS和ArtReview合作衍生的Meta Eye平台,将开辟元宇宙时代的AIGC内容生产平台[44] - 未来元宇宙经济可能占数字经济的30%[82] 公司活动与盛典 - 2023年11月,首届MMAF超媒体艺术节正式开幕[17] - 2023年11月举办三十周年庆典暨“Meta Wave Awards时代浪潮大奖”颁奖盛典,首届超媒体艺术节MMAF开幕[65] - 2023年11月郎朗在超媒体三十周年庆典上带来全球首演“元宇宙之音”[9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收益为382,811千元,2022年为373,028千元[6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亏损)/溢利为 - 25,874千元,2022年为 - 65,059千元[61] - 2023年分部EBITDA为15,257千元,2022年为 - 10,305千元[61] - 2023年集团整体EBITDA由亏损10,305,000元转为盈利15,257,000元[61] - 2023年数码平台溢利增长55%至19,681,000元,2022年为12,692,000元[61] - 2023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人民币25,279,000元(2022年:人民币22,539,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人民币19,566,000元(2022年:流出人民币36,504,000元),融资活动流出的净现金流金额约人民币53,252,000元(2022年:流入人民币3,663,000元)[10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借款约人民币225,990,000元(2022年:人民币246,023,000元),资产负债比率为36.0%(2022年:32.9%)[106] - 2023年度公司资本开支约人民币1,107,000元(2022年:人民币3,387,000元),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无(2022年:人民币509,000元)[107]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由公司账面总值约人民币179,082,000元的若干物业作抵押(2022年:约人民币128,835,000元),并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人民币30,000,000元作抵押(2022年:人民币50,000,000元)[11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86名雇员(2022年:420名),确认于损益的总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人民币116,724,000元(2022年:人民币105,828,000元)[112] - 2023年权益回报从-22.8%好转至-12.1%[197]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36%,2022年12月31日为32.9%[197] 公司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无)[102]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197] 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层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执行董事,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20] - 2023年董事会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各执行董事出席会议次数均为6次,非执行董事郑志刚博士出席5次,独立非执行董事易永发和万捷出席6次,魏蔚出席5次[123]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3年的服务合约,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为2年,郑志刚博士自2023年2月16日起获任2年,但于10月5日辞任[127] - 获委任填补空缺的董事须在获任后公司首次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每位董事每3年最少轮席告退一次,每届股东周年大会须有三分之一董事轮值告退[128] - 2023年6月30日举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股东周年大会,独立非执行董事易永发和魏蔚因业务安排未出席,其他董事均出席[125] - Deroche Alain, Jean - Marie, Jacques先生于2023年12月29日辞任[121][125][129][130] - 郑志刚博士于2023年2月16日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和董事会联席主席,于10月5日辞任[121][125][127][129] - 2023年10月5日,邵忠由董事会联席主席调任为董事会主席[121] - 年度内各董事均进行了阅读与公司业务或职责相关资料及出席企业管治或规例培训课程的学习[129] - 2023年和2022年年薪100万港元及以下的高级管理层成员均为3人[134] - 2023年和2022年年薪150.0001万 - 2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成员均为1人[134] - 2023年和2022年年薪200.0001万 - 25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成员均为1人[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6名成员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9] - 邵先生于2023年2月16日至10月5日调任为董事会联席主席,同时担任集团行政总裁[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名为女性成员[165] - 董事会性别比例为女性33.3%(2名)、男性66.7%(4名);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为女性60.0%(3名)、男性40.0%(2名);其他雇员性别比例为女性76.0%(285名)、男性24.0%(90名);全体员工性别比例为女性75.1%(290名)、男性24.9%(96名)[168] 公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09年成立审核委员会,2023年12月31日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6] - 公司于本年度建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所有董事已完成以问卷形式的独立评估[140][143] - 董事会辖下设立审核、薪酬、提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处理企业管治事务[145]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考虑外聘核数师委任等多项财务相关事宜[148] - 审核委员会2023年定期召开2次会议,易永发、魏蔚、万捷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次[150] - 薪酬委员会2023年召开3次会议,易永发、魏蔚、万捷出席会议次数均为3次[154] - 提名委员会2023年召开2次会议,魏蔚、易永发、万捷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次[157]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2023年并无举行任何会议[162] - 公司于2009年成立薪酬委员会,2012年成立提名委员会,2016年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153][156][1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均由易永发、魏蔚、万捷组成,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邵先生、万捷、钟远红女士组成[150][153][156][161] - 2023年,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无意见分歧,无拒绝接纳审核委员会建议,在甄选及委任外聘核数师上无分歧[150][151] - 薪酬委员会2023年审核、讨论及厘定集团薪酬政策等多项工作[154] - 提名委员会2023年审核及讨论董事会架构等多项工作[160]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及实施相关政策等[1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已召开一次会议检讨及厘定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事项[171] - 公司于2016年设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199] 公司其他事项 - 公司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份所载的原则及守则条文[117] - 2009年12月3日董事会决议,上市规则第十四章项下交易金额少于2000万港元且所有相关百分比比率不高于5%,可由两名执行董事批准,协议副本5个工作日内须经全体董事审阅[124] - 全体董事定期收取集团业务等最新资料,获提供新订重要法律及条例变动[131] - 公司于2010年成立内部审核部门进行内部审核[173] - 董事确认编制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175]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0年首获委任为集团外聘核数师[1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汇安达向集团提供的审核服务为人民币1330千元,其他非审核服务为人民币200千元,总计人民币1530千元[177] - 公司委聘陈诗婷女士为外部服务提供商的公司秘书,年度内陈女士接受不少于十五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78] - 股东要求召开特别大会需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183] - 股东特别大会将在递交请求书后两个月内召开,若董事21日内未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184] - 建议在股东周年大会获批需不少于21日书面通知,在非周年大会获批需不少于14日书面通知[190] -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0 21:04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381,41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370,891千元人民币增长3%[1][3] - 2023年年内亏损34,535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72,233千元人民币减少52%[1][3][4]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0807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0.1625元人民币减少50%[1][4] - 2023年资产总值为677,46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716,680千元人民币减少5%[1] - 2023年毛利为143,39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15,013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经营亏损20,13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0,681千元人民币减少[3] - 2023年集团总收益为3.81415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3.70891亿人民币增长2.84%[19] - 2023年经调整EBITDA为1.5257亿人民币,2022年为 - 1.0305亿人民币[20] - 2023年折旧2545.3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3026.5万人民币下降15.9%;摊销502.5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804.3万人民币下降37.5%;财务开支1069.6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785.8万人民币增长36.1%[20][21] - 2023年资产总值为6.77468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7.1668亿人民币下降5.47%[21] - 2023年其他收入为211.9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379万人民币下降44.09%[25]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586.5万元,2022年为154.9万元[26] - 2023年财务开支为1069.6万元,2022年为785.8万元[2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313.9万元,2022年为201万元;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6][27]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139.6万元,2022年为7022.3万元[2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807元,2022年为0.1625元[30]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净额为15246.9万元,2022年为17128.8万元[31]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3060.2万元,2022年为12194万元[33] - 2023年有抵押银行借款账面价值为163,265千元,2022年为175,017千元,2023年平均利率3.13% - 8.63%,2022年为2.88% - 7.5%[35] - 约900,000千元借款按固定利率安排(2022年:1,100,000千元),其他借款按浮动利率安排[35]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由账面价值约1,790,820千元物业作抵押(2022年:1,288,350千元),并由约300,000千元抵押银行存款作抵押(2022年:500,000千元)[36]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总收益为382,811千元,2022年为373,028千元;2023年总(亏损)/溢利为 - 25,874千元,2022年为 - 65,059千元[38] - 集团整体EBITDA由2022年亏损103,050千元,转为2023年盈利152,570千元[38] - 本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2527.9万元(2022年:2253.9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1956.6万元(2022年:流出3650.4万元),融资活动流出净现金约5325.2万元(2022年:流入366.3万元)[8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借款约2.2599亿元(2022年:2.46023亿元),资产负债比率为36.0%(2022年:32.9%)[89] - 集团年度内资本开支约110.7万元(2022年:338.7万元),2023年12月31日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无(2022年:50.9万元)[90][91]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由集团账面价值约1.79082亿元物业作抵押(2022年:约1.28835亿元),并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3000万元作抵押(2022年:5000万元)[9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386名雇员(2022年:420名),确认于损益的总雇员成本约1.16724亿元(2022年:1.05828亿元)[9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艺术平台收益为2.30509亿人民币,数码平台收益为1.52302亿人民币[19] - 2023年艺术平台亏损减少约41%至455,550千元(2022年:777,510千元),数码平台溢利增长55%至196,810千元(2022年:126,920千元)[38] - 2023年“NOWNESS”利润较上年上涨22%[56]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30,16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26,806千元人民币[5] - 2023年流动资产为347,30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89,874千元人民币[5] - 2023年流动负债为322,24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27,690千元人民币[5]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84,33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316,599千元人民币减少[6] - 2023年非流动分部资产增添716.8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3085万人民币下降76.77%[22] - 2023年指定非流动资产在中国(不包括香港)为2.26853亿人民币、中国香港为7907.7万人民币、英国为2423.1万人民币[24] 按地理位置划分的收益数据 - 2023年按地理位置划分的收益在中国(不包括香港)为3.24844亿人民币、中国香港为3804万人民币、英国为1853.1万人民币[25] 客户收益数据 - 2022年客户A贡献收益3922.6万人民币,2023年其收益占集团艺术平台及数码平台分部收益不超10%未披露金额[25] 成本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餐厅运营成本为67.3万元,2022年为44.5万元;雇员成本2023年为11672.4万元,2022年为10582.8万元[2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及2022年派付任何股息[29] - 董事不建议派付本年度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无)[86] 信贷期及应付款项利率情况 - 授予广告及发行客户的信贷期为30日至180日,部分有限客户获授270日信贷期[32] - 应付款项2023年12月31日年利率为8%,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10%,须于2024年12月31日前偿还[34] 借款违约情况 - 2023年集团违反一项计息借款财务契约,银行可即时催还借款[37] 业务活动及战略发展 - 2023年11月举办Meta Media超媒体三十周年庆典及首届超媒体艺术节MMAF,计划将其打造成可复制商业模式[43] - 2023年“NOWNESS”首次携手伦敦短片电影节,放映23部入围短片并开展活动,集团重新梳理其在欧、亚发展战略[51] - 截至年末,“NOWNESS”累计下载量超500万次[59] - 2023年7月,公司成立潮界科技“NOWReview”打造全球领先AI智能视觉平台[59] - 2023年3月,K11 Art Foundation与“ArtReview”携手推出为期一年的艺术家驻留项目[61] - 2023年4月,艺术家杜可风在上海誌屋举办国内首次个展,吸引近万 人次参观[62] - 2023年9 - 11月,公司引入“霍斯特:传奇时尚摄影大师”大型回顾展[63] - 公司持续发布“ArtReview”的艺术力百人榜POWER 100,排名由20人委员会成员共同决定[65] - 公司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元宇宙誌屋MetaZiWU及元宇宙城市“元邦”[52] - “元邦”是由公司和百度希壤等合资创办的元宇宙城市虚拟现实交互平台[55] - 2022年底百度希壤与Meta Media超媒体控股集团共同打造的元宇宙城市「元邦」正式上线[69] - 2023年1月保时捷在上海举行「911 - 梦想家」首发数字藏品官方发布会,并在「元邦」开展在线直播活动[70] - 2023年2月公司成为百度集团开发的ERNIE Bot的第一批尝鲜者[71] - 2023年4月全球首个元宇宙红树林体验基地「红树林数字湿地公园」在「元邦」上线[72] - 2023年4月公司与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创建的元宇宙艺术学院正式成立[73] - 2023年11月在超媒体三十周年庆典上,郎朗带来全球首演「元宇宙之音」[74] - 2023年12月「讲真实的故事——普利策奖得主对话」文化沙龙座谈在元邦直播[76] - 2024年1月「NOWNESS」首次在香港发布NOWNESS ASIA短片平台,并举办鸡尾酒会和影展[79] - 公司将「ArtReview」和「ArtReviewAsia」等资源结合打造MMArt+,并与全球各大美术馆等建立合作[80] - 公司将打造Meta Eye平台,开辟元宇宙时代的AIGC内容生产平台[81][82] 股权收购情况 - 2023年8月22日公司附属公司收购现代数码控股有限公司100,000股股份,约占目标公司已发行股本7%,10月20日完成收购后权益由约70%增至77%[85] 外币风险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因营运而面对重大外币风险[95] 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7] 优先购买权情况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与章程大纲或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98] 管理层变动情况 - 邵先生于2023年2月16日调任为董事会联席主席,于2023年10月5日调任为董事会主席[101] 董事会成员情况 - 董事会成员共六名,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业绩审核及公告情况 - 公司年度的全年业绩已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04] - 公司于年度的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告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2023年年报将适时提供给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106] 元宇宙经济展望 - 未来,元宇宙经济可能占数字经济的30%[66]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0 16: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2%,至约158,321,000元[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约21,554,000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12,938,000元[30] - 中期期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1367.8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189.8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16.7万元,2022年同期为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184.8万元[6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31.6%,2022年12月31日为32.9%[62] - 中期期间,公司资本开支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约为人民币142.7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772.4万元[6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由公司账面价值合共约人民币1.60228亿元的若干物业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28835亿元;银行借款亦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人民币5000万元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000万元[66] - 董事不建议就中期期间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将评估2023年全年财务表现后考虑派付末期股息[60] - 2023年中期期间,公司资本架构并无变动[64] - 2023年6月30日,除企业担保外,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418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20名[68]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58,321千元,2022年为170,654千元[12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60,944千元,2022年为73,276千元[12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4,442千元,2022年为9,111千元[123]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0,503千元,2022年为12,938千元[12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1,554千元,2022年为12,938千元[12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开支)总额为5,677千元,2022年为 - 10,173千元[12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45,45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6,806千元[135][13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61,11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9,874千元[137][13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10,10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7,690千元[139][140]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22,27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599千元[14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价值储备为322,276千元,2022年6月30日为368,668千元[14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678千元,2022年同期为11,898千元[15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7千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1,848千元[15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68千元,2022年同期为12,518千元[156]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0,677千元,2022年同期减少净额为2,468千元[157]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508千元,2022年同期为45,011千元[15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14,262千元,2022年同期为11,898千元[151] - 2023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584千元,2022年同期为0千元[151] - 2023年上半年折旧13,153千元,摊销2,864千元,财务开支5,548千元,2022年分别为15,220千元、4,149千元和3,827千元[194]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20,503千元,2022年为12,938千元[1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可报告分部收益为158,841,000元,其中艺术平台96,238,000元,数码平台62,603,000元[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可报告分部亏损18,510,000元,其中艺术平台亏损23,227,000元,数码平台溢利4,717,000元[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EBITDA为3,250,000元,其中艺术平台亏损9,953,000元,数码平台溢利13,203,000元[28] - 2022年公司可报告分部收益为171,603,000元,其中艺术平台94,804,000元,数码平台76,799,000元[29] - 2022年公司可报告分部亏损6,084,000元,其中艺术平台亏损23,375,000元,数码平台溢利17,291,000元[29] - 2022年公司分部EBITDA为18,453,000元,其中艺术平台亏损10,694,000元,数码平台溢利29,147,000元[29] - 2023年上半年艺术平台收益96,238千元,数码平台62,603千元,2022年分别为94,804千元和76,799千元[190] - 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艺术平台为 - 9,953千元,数码平台为13,203千元,2022年分别为 - 10,694千元和29,147千元[192] - 2023年上半年艺术平台折旧7,957千元,数码平台5,176千元;2022年艺术平台折旧8,281千元,数码平台6,698千元[197][200] 元宇宙项目发展动态 - 公司与BV百度风投合作成立珠海元邦科技有限公司,推进元宇宙项目发展[32] - 公司和百度希壤、BV百度风投合办的“元邦”APP是元宇宙城市虚拟现实交互平台[33] - 2023年1月,保时捷在上海举行“911-梦想家”首发数字藏品官方发布会并在“元邦”开展在线直播活动[35] - 2023年2月,集团成为百度ERNIE Bot的第一批尝鲜者,标志对话式语言模型技术在“元邦”场景首次着陆[36] - 2023年4月,全球首个元宇宙红树林体验基地“红树林数字湿地公园”在“元邦”上线[37] - 2023年4月,集团与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创建的元宇宙艺术学院正式成立[38] - 2022年底,百度希壤与超媒体控股集团共同打造的元宇宙城市“元邦”正式上线[49] - 2023年11月,公司将携手郎朗打造其个人首个虚拟演奏会,全球首個元宇宙建築雙年展将在“元邦”上线[55][56] 公司人事变动 - 2023年2月16日起,郑志刚博士获委任为新世界发展公司董事会联席主席及非执行董事,4月又被任命为集团旗下“NOWNESS”名誉主席[34] - 2023年2月16日前邵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该日起调任董事会联席主席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同日郑博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联席主席[103][105] “NOWNESS”业务情况 - 2023年上半年“NOWNESS”利润较上年同期上涨56%[39] - 截至中期期末,“NOWNESS”应用程序累计下载量超500万次[42] - 2023年7月,公司成立潮界科技“NOWReview”打造全球领先AI智能视觉平台,通过“NOWNESS”为Meta平台新应用Threads打造超超级内容IP[53][54] 艺术展览活动 - 2023年4月,艺术家杜可风在上海志屋举办国内首次个展,吸引近万人次参观[44] - 预计2023年9月,公司会将V&A博物馆霍斯特·P·霍斯特的大型回顧展引入上海[58] 元宇宙经济展望 - 未来,元宇宙经济可能占数字经济的30%[46] 公司股权收购 - 2023年8月22日,公司附属公司拟以2449.26万元现金收购目标公司100,000股股份,约占目标公司7%已发行股本[69] - 完成收购事项后,买方于目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权益将由约70%增至77%[70]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邵先生持有公司326,370,000股普通股,占比74.45%[74] - 2023年6月30日,杨莹女士持有公司110,000股普通股,占比0.03%[74] - 2023年6月30日,Deroche Alain, Jean - Marie, Jacques先生持有公司94,000股普通股,占比0.02%[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周少敏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326,37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约74.45%[98] 邵先生其他权益 - 邵先生在北京现代雅格广告有限公司的股本权益占比100%[77] - 邵先生在广州现代图书有限公司的实益拥有权益占比90%,受控法团权益占比10%[77][79] - 邵先生在珠海市银弧广告有限公司的实益拥有权益占比90%,受控法团权益占比10%[79] - 邵先生在上海森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益拥有权益占比100%[82] 购股权情况 - 期满计划于采纳日期十周年期满,2023年中期期间无购股权根据该计划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6月30日亦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00]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3年中期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1]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2023年中期期间,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14第2部分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有关条文,但未区分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能[102]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由易永发先生、魏蔚女士及万捷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中期综合业绩及公司中期报告且无异议[108][109] - 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由易永发先生、魏蔚女士及万捷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提供董事薪酬政策建议及厘定董事薪酬待遇等[110]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由魏蔚女士、万捷先生及易永发先生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供建议[111] - 董事会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邵忠先生、万捷先生及钟远红女士组成,负责制定集团相关政策并执行程序[112]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中期期间遵守规定准则及守则[114] 投资物业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商业单位 - 中国)公允价值第三级为81,400千元[170] - 2022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商业单位 - 中国)公允价值第三级为36,170千元[171] - 投资物业于2023年1月1日价值36,170千元,6月30日为81,400千元,期间自物业、厂房及设备转出45,230千元[174] - 2022年投资物业1月1日价值37,700千元,计入损益的总亏损1,530千元,12月31日为36,170千元[175]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市场月租率为208 - 237元/平方米,2022年12月31日为197 - 228元/平方米[179]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复归收入的资本化率均为6.50%[179]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每平方米价格为35,484 - 39,662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393 - 43,289元[179]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22:39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58,32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70,654千元有所下降[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60,94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73,276千元有所下降[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經營虧損为14,44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9,111千元有所增加[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全面收入为27,23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765千元有显著增长[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虧損为人民幣(0.0465)元,与去年同期持平[5]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成本约为1,427,000元[30]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出售帐面净值约为210,000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导致出售净亏损约为70,000元[31]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净(亏损)/收益为负70千元[26]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借款利息支出为5,548千元[26]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折旧13,153千元[26] - 公司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获豁免开曼群岛所得税[27]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香港所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16.5%计税[28]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为20,098千元[29]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商誉报告期末为36,710千元[32]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24,490千元[33] 元宇宙项目发展 - 公司在元宇宙领域的发展步伐加快,与北京百度畢威企业管理中心合作成立了珠海元邦科技有限公司[42] - 公司推出了元宇宙城市虚拟现实交互平台「元邦」,融合了艺术、文化、设计、时尚和科技[44] - 公司与百度集团合作,成为ERNIE Bot的首批尝鲜者,标志着对话式语言模型技术在「元邦」场景的首次落地[47] - 公司在「元邦」上线了全球首个元宇宙红树林体验基地,旨在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48] - 公司与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创立了元宇宙艺术学院,打造虚拟艺术学院,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49] - 公司与MetaMedia超媒体控股集团共同打造元宇宙城市“元邦”,旨在打造充满艺术文化时尚基因的元宇宙精神场域[61] - 公司将在“元邦”建立元宇宙大学、专业学院、博物馆、图书馆等完整的元宇宙教学系统,刺激知识系统的储备与生产[63] - 公司提出元宇宙人才的第六项修炼(6S),希望建立一个具有分享精神的大家庭,代表潮流趋势与新时代精神[64] - 集团将在元邦上线全球首个元宇宙建筑双年展,邀请国际和国内知名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参与设计数字建筑[65] 品牌发展与影响力 - 公司首席执行官成为集团董事会联席主席及非执行董事,并被任命为旗下创意短片平台「NOWNESS」名誉主席[45] - 公司旗下数字平台收入主要来自多款手机应用和网站平台,其中「NOWNESS」上半年利润较去年同期上涨56%[50] - 公司计划投入更多资源强化「NOWNESS」品牌影响力,开展新的经营发展战略[51] - 公司已建立多元化且多维度的数字矩阵,通过持续开发数字媒体产品,获得了业内口碑和品牌形象[52] - 公司的「NOWNESS」应用程序成为灵感与影响力的聚集地,累计下载量超过500万次,成功举办了四届天才计划[53] - 艺术平台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板块,通过融合品牌与艺术,提升品牌形象和精神价值[54] - 公司在上海举办的艺术家杜可风个展吸引了近万人次客流参观,增加了公司在上海地区的影响力[56] - 公司持续发布总部位于伦敦的ArtReview杂志的艺术权力百人榜POWER 100,为国际当代艺术界最具影响力人物的权威排名[57] - 公司将通过MMArt+打造中国最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与全球重要美术馆、艺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66] - 集团展望未来,计划通过拓展新媒体平台和创新商业模式,以元宇宙为超媒体向新数字生活平台转变,带来新机遇和增长动力[67] 企业治理 - 本公司在中期期间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董事会定期检讨企业治理常规,符合股东期望和监管规定[82] - 邵先生担任本集团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他的双重身份有助于推动业务策略执行和提高运营效率[83] - 董事会认为现有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1 17:34
元宇宙发展 - 公司更名为"超媒体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变更为"Meta Media Holdings Limited",以迎合未来元宇宙和Chat GPT新赛道[5] - 公司在元宇宙领域取得进展,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元宇宙城市"元邦",与百度合作打造元宇宙平台虚拟空间[9] - 公司与百度集团文心一言ERNIE Bot达成生态合作伙伴关系,将优先获得领先AI技术支持,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11] - 公司在元宇宙誌屋Meta ZiWU举办了多个展览和活动,包括"後中華未來主義"展览、与迪奧合作的元宇宙展览"在路上"、陈丹青版画拍卖等[58][59][61] - 公司与广州仲裁委合作共建全球首家"元宇宙仲裁院",实现"互联网+法律"的深度融合,为虚拟世界提供更多法律保障[62] - 公司与北京百度畢威企業管理中心签订投资协议,共同出资1,000万人民币注入附属公司珠海元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元邦"Meta City[56] -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元邦APP正式上線,是中國首個賽博雅皮的元宇宙城市[67] -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元宇宙APP元邦呈現了第一場元宇宙音樂會,全新蜃景,帶給參與者無與倫比的史詩體驗[68] -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超媒體集團在中國第一個賽博雅皮的元宇宙城市元邦舉辦第一個元宇宙藝術展-多托邦[69] 艺术平台发展 - 公司藝術平台持续发展,通过藝術營銷、平面出版、空间雜誌等多维度,将领先创意融入产品中,受到广泛欢迎[12] - 公司在藝術營銷领域多年来不断深耕,与国际著名机构合作创办多个艺术项目,收购国际权威藝術平台板块[13] - 超媒体集团与国际传播机构合作出版多本知名杂志,包括《商业周刊╱中文版》、《InStyle优家画报》等[16] - 旗舰杂志《周末画报》在周刊市场保持收益榜第一位,商业周刊╱中文版具有权威影响力[17] - INSTYLE优家画报成为中国内地市场最受欢迎的女性杂志之一,旗下精英女性俱乐部“优家薈”受到广泛欢迎[18]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运作规则,通过收购NOWNESS和《ArtReview》实施国际化战略布局[39] - 公司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15年前投身特殊教育事业,在湖北省松滋县建设了获得政府奖励和荣誉的特殊教育学校[45] - 公司于2021年9月首次举办“邵忠特殊教育基金奖”颁奖仪式,表彰为特殊教育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46] - 公司创办了非营利组织“邵忠艺术发展基金会”,支持现代艺术的孵化、发展和传播,定期举办重要艺术家展览[5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2年录得虧損约人民幣72,233,000元,较2021年的盈利有明显下降[53] - 本年度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淨额约22,539,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淨额约36,504,000元,融资活动流入淨现金流金額约3,663,000元[93] - 未償還借款约246,023,000元,资产负债比率为32.9%[94] - 资本开支包括租赁物业装修及物业、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的预付款项约3,387,000元[95] - 银行借款由公司账面总值约128,835,000元,部分物业作抵押[99]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06:0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370,89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22,895千元人民币下降12%[1][3] - 2022年年内亏损72,23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溢利4,374千元人民币[1][3]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1625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0232元人民币增长600%[1][4] - 2022年资产总值为716,68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05,107千元人民币增长2%[1] - 2022年毛利为115,01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87,391千元人民币[3] - 2022年经营亏损60,68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溢利9,335千元人民币[3] - 2022年除税前亏损70,22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溢利2,894千元人民币[3]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70,18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亏损10,026千元人民币[4] - 2022年资产净值为316,59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78,841千元人民币[6]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亦无派息[1] - 2022年集团总收益370,89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22,895千元人民币下降12.29%[18] - 2022年经调整EBITDA为亏损10,30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溢利53,165千元人民币[19] - 2022年折旧30,26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7,072千元人民币增长11.79%;摊销8,04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0,467千元人民币下降23.16%;财务开支7,85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441千元人民币增长21.99%[19] - 2022年资产总值716,68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05,107千元人民币增长1.64%[20] - 2022年非流动分部资产增添30,85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8,491千元人民币下降54.96%[21] - 2022年指定非流动资产325,17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29,911千元人民币下降1.43%,主要分布在中国(不包括香港)、中国香港及英国[23] - 2022年按地理位置划分的收益中,中国(不包括香港)为317,405千元人民币,中国香港为29,727千元人民币,英国为23,759千元人民币[24] - 2022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39,226千元人民币,2021年未披露(因占比不超10%)[24] - 2022年其他收入3,79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4,975千元人民币下降23.82%,其中政府补贴3,176千元人民币,银行利息收入300千元人民币[24] - 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为154.9万元,2021年为32.1万元[25] - 2022年财务开支为785.8万元,2021年为644.1万元[25]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201万元,2021年所得税抵免为148万元[25][27]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7022.3万元,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289.4万元[27] - 2022年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9682.7万元,2021年为9681.9万元[28]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6元,2021年为0.02元[29]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1471.7万元,2021年为24129.2万元[30]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2194万元,2021年为8442.5万元[32] - 2022年有抵押银行借款账面价值为175,017千元,2021年为146,953千元,平均利率为2.88%-7.5%,2021年为2.25% – 4%[33] - 约1.1亿元借款按固定利率安排,2021年为8500万元,其他借款按浮动利率安排[33]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由账面价值约1.28835亿元物业作抵押,2021年为1.25951亿元,另有5000万元抵押银行存款,2021年为2523.1万元[34] - 2022年集团录得亏损约7223.3万元,2021年录得溢利437.4万元[36] - 本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2253.9万元,2021年为流出523.9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3650.4万元,2021年为流出584.3万元;融资活动流入净现金约366.3万元,2021年为流入2609.8万元[8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借款约2.46023亿元,2021年为2.1036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2.9%,2021年为26.7%[83] - 公司年度内资本开支约338.7万元,2021年为655.3万元[8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50.9万元,2021年为140.1万元[85]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420名雇员,确认于损益的总雇员成本约9682.7万元,2021年为9681.9万元[90] - 为保留财务资源,董事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派付[80] - 本年度公司资本架构无变动,以营运所得资金和银行借款应付营运资金需求[86]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外币风险[8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艺术平台可报告分部收益为215,866千元,数码平台为157,162千元,总计373,028千元;2021年分别为255,265千元、167,543千元、422,808千元,2022年收入较2021年减少约12%[36] - 2022年经调整EBITDA艺术平台亏损42,439千元人民币,数码平台溢利32,134千元人民币[19] - 2022年资产总值中艺术平台资产318,874千元人民币,数码平台资产229,576千元人民币[20] - 2022年非流动分部资产增添中艺术平台增添16,833千元人民币,数码平台增添14,017千元人民币[21] 公司名称变更 - 2022年公司英文名由「Modern Media Holdings Limited」改为「Meta Media Holdings Limited」,中文名由「现代传播控股有限公司」改为「超媒体控股有限公司」[37] 公司投资与合作 - 2022年4月,集团与BV百度风投签订投资协议,共同出资1000万元注入合资公司珠海元邦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出资60%,BV百度风投出资40%[39] - 2022年7月20日,广州仲裁委与集团就合作共建元宇宙仲裁院签订协议[45] - 2023年2月,公司达成生态合作,成为百度集团开发的ERNIE Bot的第一批尝鲜者[71] 元宇宙业务活动 - 2022年4月28日,集团携手迪奥在元宇宙志屋Meta ZiWU打造新元宇宙展览「在路上」[43] - 2022年7月,元宇宙志屋Meta ZiWU举办的「Shallow-陈丹青版画」拍卖专场上线,展厅累计进入超12万人,作品总竞价超百次,六幅作品100%成交[44] - 2022年7月底,陆明龙“后中华未来主义”元宇宙镜像展在上海开幕[46] - 2022年8月,Prada元宇宙时装首秀,元宇宙誌屋大厅累计进入观展人数约20万人[47] - 2022年8 - 9月,元宇宙誌屋两场拍卖展厅累计进入超200万次,作品总竞价超400次,作品拍出率100%[48] - 2022年11月,首届渣打中国元宇宙ESG论坛,超35万用户进入元宇宙誌屋观看,超102万人观看线上直播[49] - 2022年12月20日,元邦APP正式上线[50] - 2022年12月,元邦APP举办第一场元宇宙音乐会[52] - 2022年12月,超媒体集团在元邦举办第一个元宇宙艺术展[53] - 2022年底,百度希壤与Meta Media超媒体控股集团共同打造的元宇宙城市「元邦」正式上线[64] - 2023年1月,保时捷在上海举行「911-梦想家」首发数字藏品官方发布会,并在「元邦」app开展线上直播活动[70] 公司业务板块相关情况 - 集团有艺术平台和数码平台两个可报告分部,艺术平台从事杂志广告、出版发行、艺术品交易等业务,数码平台从事数码媒体产品出版及广告销售等业务[16][17] - 2023年数码平台板块业绩预计持续增长,公司计划投入资源促进Nowness在欧美及亚洲其他地区发展[77] 公司旗下产品情况 - 2022年,创意生活短片平台“NOWNESS”应用程序利润较2021年同期上涨59%[60] - 截至年度末,「NOWNESS」应用程序累计下载量达约510万次[61] - 「iWeekly周末画报」拥有超1500万用户[61] - NOWNESS天才计划从2019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四届[61] - 公司于2022年在新加坡成立NOWNESS亚太分部[61] 元宇宙人才理念 - 元邦提出元宇宙人才的第六项修炼(6S):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个性风格、专业精神、大师灵魂、分享施布[69] 公司治理与公告相关 - 2023年2月16日起,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K11品牌创办人郑志刚博士成为公司董事会联席主席及非执行董事[74] - 2023年2月16日,郑博士获委任为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及联席主席,邵先生由董事会主席调任为董事会联席主席[94][95] - 董事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监督[98] - 集团年度全年业绩已经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99] - 公告所载集团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获公司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100] - 公司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告分别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101] - 2022年年度报告将于2023年4月24日或以前寄发予公司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各自的网站登载[101] 公司借款风险 - 集团在年度内违反若干计息借款的财务契约,银行可即时催还借款[35] 未来元宇宙经济展望 - 未来,元宇宙经济可能占数字经济的30%[62] 重要事件说明 - 自2022年12月31日起至公告日期,除披露事项外无其他影响集团的重要事件[81] 香港利得税计算 - 2022年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6]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6 19:0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EBITDA同比增长37%,从13,433,000元增至18,453,000元[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71,603,000元,同比下降5.2%[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艺术平台收益为94,804,000元,同比下降6.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数位平台收益为76,799,000元,同比下降4.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艺术平台EBITDA为-10,694,000元,数位平台EBITDA为29,147,000元[8] - 公司数码平台业务在疫情下仍取得12%的EBITDA涨幅[19]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11,898,000元,去年同期为流出净额人民币11,913,000元[25]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1,848,000元,去年同期为流出净额人民币15,835,000元[25]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6.6%,较去年底的26.7%有所降低[2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70,65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65] - 毛利为73,27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 - 期内亏损为12,93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2.2%[65]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458元,同比增加13.1%[67]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18,47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69] - 流动资产总额为367,03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9] - 流动负债总额为257,30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9] - 流动资产净值为109,7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9] - 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428,19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9] - 因换算海外附属公司财务报表产生的汇兑差额为2,76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5%[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68,66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8,84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71]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47,830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45,150千元人民币[7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1年12月31日的299,595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281,142千元人民币[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87,52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79,24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898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11,913千元人民币[76]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4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5,835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518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14,771千元人民币[76] - 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01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3,11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3,853千元人民币,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储备为277,28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12月31日的295,742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总收益为170,654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182,275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05] - 艺术平台收益为76,79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100,936千元人民币下降[105] - 数码平台收益为94,804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80,069千元人民币增长[105] - 广告收入为110,54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138,536千元人民币下降[105] - 制作、节目及服务收入为47,78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33,260千元人民币增长[105] - 发行及订阅收入为11,282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9,251千元人民币增长[10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685,503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705,10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13] - 艺术平台总资产为290,51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294,328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13] - 数码平台总资产为229,680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12月31日的243,970千元人民币下降[113]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2,93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同期的10,58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1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人民幣19,790千元,相比2021年同期虧損為人民幣17,490千元[12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虧損與每股攤薄虧損相同,均無攤薄事件[12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成本約為人民幣7,724,000元,相比2021年同期為人民幣313,000元[12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賬面淨值約為人民幣589,000元,錄得出售收益淨額約人民幣615,000元[12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商譽減少至人民幣39,403千元,主要由於貨幣換算差額[12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應收貿易款項淨額為人民幣174,316千元,相比2021年同期為人民幣181,479千元[127]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應收貿易款項預期信貸虧損撥備為人民幣8,181千元,相比2021年同期為人民幣8,818千元[130]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應付貿易款項為人民幣46,527千元,相比2021年同期為人民幣50,817千元[13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應計開支為人民幣17,840千元,相比2021年同期為人民幣15,400千元[13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應付一名董事款項為人民幣3,612千元,相比2021年同期為人民幣3,523千元[13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有抵押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48,52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6,953千元有所增加[13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银行借款由物業抵押,账面值合共约人民币127,495,000元,包括约人民币37,700,000元的投资物業及约人民币89,795,000元的物業、廠房及設備[13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25,000,0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231,000元略有减少[13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法定股本为8,000,000千股,股本为港元80,000千元[137]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438,353千股,股本为人民币3,853千元[137]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3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特許授權協議未来最低付款总额为人民币127,884千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8,368千元有所减少[140]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应付董事的利息支出为0元,而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87千元[142]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主要管理人員薪酬(包括薪金及津貼和退休計劃供款)为人民币9,466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6,558千元有所增加[142]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于2022年8月29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144] 元宇宙业务 - 公司更名为“超媒體控股有限公司”,并开始探索元宇宙发展模式[9] - 公司与BV百度风投共同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珠海元邦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出资60%[11] - 公司计划通过合资公司打造“元邦”Meta City,构建国际化、时尚化、高品位的精神理想居所[11] - 公司推出元宇宙誌屋Meta ZiWU,作为元宇宙业务的首次实践,致力于建设一个乌托邦的理想家园[12] - 公司计划通过元宇宙誌屋Meta ZiWU提供多元化的内容应用场景与空间运营范式,成为未来不可或缺的收入来源及利润中心[12] - 公司元宇宙展览“Shallow-陈丹青版画”拍卖专场累计进入超过12万人,六幅作品以100%成交率拍出[20] - 公司元宇宙时装秀与Prada合作,累计进入观展人数约二十万人[21] - 公司成立珠海超界科技有限公司及Meta Eye部门,投资VR和AR产品元宇宙生态圈赛道[15] - 公司与BV百度风投等四方联合推出元宇宙创业孵化器Meta Lab[1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将根据全年财务表现考虑派付末期股息[24] - 公司在中期期间的资本开支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開支約人民幣7,724,000元,去年同期为约人民幣313,000元[28] - 公司于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的总债务由账面值合共约人民幣127,495,000元的若干物業作抵押,包括投资物業约人民幣37,700,000元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约人民幣89,795,000元[31] - 公司于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的银行借款亦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人民幣25,000,000元作抵押[31] - 公司于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共有448名僱員,去年同期为414名僱員[33] - 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邵先生持有本公司普通股327,700,000股,占本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74.75%[35] - 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邵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北京現代雅格廣告有限公司100%股权[35] - 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邵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北京雅格致美廣告傳播有限公司100%股权[35] - 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邵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廣州現代資訊傳播有限公司100%股权[35] - 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邵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廣州現代圖書有限公司90%股权[35] - 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邵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上海格致廣告有限公司100%股权[37] - 周少敏女士持有公司普通股327,700,00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74.75%[44] - United Achiev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普通股25,020,00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5.71%[44] - Warburg Pincus & Co.及其受控法团持有公司普通股25,020,00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5.71%[44]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中期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7]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综合业绩[50] - 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董事薪酬政策及特定薪酬待遇[51]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及成员组成[52] - 董事会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集团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易永发先生于2022年6月14日不再担任耐世特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55] 业务分部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者为高级执行管理層,根据收益及经调整EBITDA评估业务分部的表现[101] - 公司有两个可报告分部:艺术平台(前称平面媒体平台)和数码平台[102] - 艺术平台从事广告版面销售、出版发行杂志及期刊、艺术品交易及拍卖、艺术展览及教育以及经营餐厅[102] - 数码平台从事数字媒体产品出版、广告版面销售及为品牌广告商制作定制化内容[102] 其他 - 公司数码平台用户总数超过15,000,000[19]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起采纳所有新订及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本期及过往期间的会计政策、财务报表编制及报道金额无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5-13 22:16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超媒体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高端国际化传播集团[5] - 公司更名为“超媒体控股”后,计划通过元宇宙誌屋Meta ZiWU、超媒体实验室Meta Media Lab和Meta Eye三个部门,研发元宇宙创新模式[7] - 公司计划用10年时间将超媒体控股打造成中国领先的元宇宙公司[8] - 公司计划从平面媒体向元宇宙四维媒体转型,重新定义未来发展战略[27] - 公司更名为“META MEDIA”,成为中国首个进入元宇宙时代的杂志媒体集团[23] - 公司致力于构建国际化、高品位、时尚化的超媒体形态[37] 元宇宙发展 - 摩根士丹利预测元宇宙市场价值将达到8万亿美元,奢侈品行业销售额在2030年前将增加500亿美元[8] - 元宇宙被视为精神领域的产物,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重构社会[30] - 公司强调元宇宙的八大关键特征,包括身份、朋友、沉浸感等[28] - 公司认为元宇宙不仅是科技产物,还涉及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维度思考[29] - 元宇宙誌屋Meta ZiWU于2021年底在上海开馆,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向元宇宙时代[53] - 公司计划通过AR和VR眼镜以及元宇宙誌屋的现实增强场景体验基地复制更广范围的创新商业模式[61]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加速推出元创意内容和项目,推动元宇宙「誌屋ZiWU」融入日常生活[63] 收购与扩展 - 公司收购了法国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旗下的Nowness平台和拥有70年历史的Art Review杂志,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6] - 公司认购上海尚照注册资本人民币2,365,500元,占其经扩大注册资本51%,代价为人民币15,000,000元[186] - 公司收购Art Review注册资本的85%,代价为英镑80万元[186] - 以上收购旨在扩充公司收入基础,促进艺术业务发展[18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总收益为422,808,000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36%[43] - 艺术平台收益从2020年的195,739,000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255,265,000元人民币,增长30%[44] - 数码平台收益从2020年的116,084,000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167,543,000元人民币,增长44%[44] - 公司整体EBITDA从2020年的亏损15,775,000元人民币扭转为2021年的利润53,165,000元人民币[44] - INSTYLE优家画报收益较2020年上涨81%[48] - 数码平台收益从2020年的116,084,000元增长至2021年的167,543,000元,增长率为44%[54] - Nowness应用程式收益较2020年上涨62%,累计下载量达4,508,000次[54] - 公司2021年权益回报率从2020年的-18.6%收窄至1.2%,主要由于广告业绩改善及亏损收窄[166] - 公司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为26.7%,较2020年的14.8%有所上升[166] - 公司2021年未派付任何末期股息,以保留更多财务资源应对市场困局[166] 数码平台与用户增长 - 2021年末iWeekly APP用户数达1500万人,新增“每天新闻广播”功能以提高用户黏性[22] - INSTYLE iLady APP截至2021年末累积用户数超过720万人,成为集团数码平台业务主要收入来源[22] - 商业周刊/中文版APP用户数扩大至超过1300万下载量,付费内容成为收入重要增长点[22] - iWeekly应用程式截至2022年3月拥有15,011,000用户[56] - INSTYLE iLady应用程式累计用户超过7,319,000名[57]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商业周刊中文版APP用户下载量超过1300万[58] 艺术与文化平台 - 公司艺术平台由艺术营销、平面出版、空间杂志多个维度组成,广受读者、用家、艺术爱好者及优质客户欢迎[13] - 艺术营销策略与多个国际一线品牌合作,包括策展、导览、讲座和艺术家联名创作,效果广受认可[14] - 公司旗下ZiWU誌屋在2021年新增北京及上海北外滩两所誌屋,北外滩的“元宇宙誌屋”被誉为历史与当代创新的平衡典范[21]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加大Power 100(艺术力量百人榜)的影响力,并拓展ArtReview平台的艺术领域合作[68] - 公司计划在2022年推广ArtReview Asia的发展,提升在亚洲艺术市场的影响力[68] 社会公益与教育 - 公司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国内特殊教育发展,并建立了“现代传播特殊教育基金会”[8] - 公司设立邵忠特殊教育基金奖,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37] - 公司创始人邵忠被任命为松滋市现代传播特殊教育学校名誉校长[38] - 公司通过邵忠艺术发展基金会推动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和传播[38] - 公司通过现代传播特殊教育基金会持续支持特殊教育事业[37] - 公司参与捐助伦敦V&A摄影中心,项目第一阶段花费300万英镑[35]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公司董事会在2021年12月31日确认其代表公司及全体股东权益的责任[94] - 公司董事会在2021年12月31日负责制定策略方针,并监察公司业务及管理表现[97] - 公司董事会在2021年12月31日讨论重大营运事宜、评估商机及业务风险,并审议公司通讯及人力资源事务[97] - 公司董事会在2021年12月31日将不时检讨与管理层职责分工的安排,以确保有关安排切合公司及其业务的需要[98] - 董事会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2021年内共召开6次会议,所有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出席全部会议[100] - 公司于2021年6月30日举行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所有董事均出席[102] - 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为两年[104] - 董事会主席邵忠先生同时担任集团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架构有利于业务策略执行和运营效率提升[113] - 董事会下设审核、薪酬、提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负责处理集团企业管治事务[11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易永发先生(主席)、魏蔚女士及万捷先生[117] - 审核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会议,并在需要时举行特别会议[119] - 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进行了五次主要工作,包括审阅外聘核数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119]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易永发先生(主席)、魏蔚女士及万捷先生[123] - 薪酬委员会在2021年进行了三次主要工作,包括审阅集团薪酬政策及董事薪酬待遇[123] - 审核委员会成员在2021年共出席了3次会议,其中易永发先生和魏蔚女士出席了全部3次会议[119] - 薪酬委员会成员在2021年共出席了3次会议,其中易永发先生和魏蔚女士出席了全部3次会议[123] - 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与外聘核数师商讨了审计性质及范围[119] - 薪酬委员会在2021年就委任万捷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薪酬及条款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23]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2次会议,魏蔚女士和易永发先生均出席了全部会议[128]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建议委任万捷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成员[132]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在2021年未举行任何会议[133] - 董事会在2021年召开了一次会议,检阅和监察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138] - 公司内部监控系统在2021年表现满意,并建立了理财产品的管理制度[140] 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523.9万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584.3万元人民币,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609.8万元人民币[72] - 公司2021年末未偿还借款总额为1.46953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比率为26.7%[73] - 公司2021年资本开支为655.3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租赁物业装修及物业、厂房及设备预付款[74] - 公司2021年末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140.1万元人民币[74] - 公司2021年末银行借款由账面总值为1.25951亿元人民币的物业作抵押[78] - 公司2021年末银行借款以已抵押银行存款2523.1万元人民币作抵押[78] - 公司于2020年12月22日至23日期间认购理财产品1,总额为人民币18,800,000元,理财产品2总额为人民币6,488,000元[79] - 公司于2021年4月7日再次认购理财产品1,总额为人民币35,000,000元[80] - 公司在2021年7月至10月期间赎回全部理财产品,收到总额约为人民币60,842,000元,包括认购款项人民币60,288,000元和总收益人民币554,000元[80] - 公司确认在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并无因营运而面对重大外币风险[84] - 公司采取审慎的资本管理及流动资金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挑战[183]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外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利率风险[182] - 公司的业务及盈利能力增长受中国及香港宏观经济的波动及不确定性影响[182] 人力资源与薪酬 - 公司于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共有414名雇员,总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96,819,000元(2020年:人民币98,047,000元)[85] - 2021年公司高级管理层年薪在1,000,000港元及以下的有3人,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的有2人[110] - 公司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组合,包括酬金、医疗福利、保险及假期,定期检视并调整[171] 未来计划与展望 - 公司计划发展NOWNESS视频平台的延伸业务,包括品牌体验店、衍生产品、主题餐厅和摄录课程[22] - 公司预计2022年及未来年度数码平台板块业绩将持续增长[67] - 公司未来将推进垂直产业链整合,升级并优化导购电商特色,拓展整合营销品牌咨询服务[183] - 公司将进一步发展艺术分部及元宇宙分部,利用已有平台优势举办艺术展览或活动[183] - 公司将继续寻求可持续业务扩展及市场渗透,通过收入来源多元化提高盈利能力[183] - 公司计划完成空调及电力系统升级以实现节能和改善工作环境[168]
超媒体控股(0007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1 16: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益较2020年同期上升约66.5%,达1.81005亿人民币(2020年同期经重列后为1.08688亿人民币)[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三个分部整体EBITDA扭亏为盈,从2020年同期亏损4150万人民币转为盈利1343.3万人民币[10] - 中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1190万元,2020年同期为现金流入净额人民币159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1580万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330万元[3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7.2%,2020年12月31日为14.8%[34] - 中期资本开支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约人民币31.3万元,2020年同期约为人民币328.3万元[36]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由账面价值合共约人民币1.28269亿元的若干物业作抵押,2020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30311亿元[37]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15名雇员,2020年12月31日为414名[3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82,275千元,2020年同期为110,704千元[61]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71,160千元,2020年同期为15,086千元[61]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8,012千元,2020年同期为68,878千元[61] - 2021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585千元,2020年同期为74,392千元[61] - 2021年上半年因换算海外附属公司财务报表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671千元,2020年同期为4,674千元[61]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98,862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15,997千元[65]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26,851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21,558千元[65]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39,264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235,965千元[65] - 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67,588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376,502千元[67] - 2021年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405)元,2020年为人民币(0.1580)元[63] - 2021年1月1日法定盈余为49,068千元人民币,2020年1月1日为54,885千元人民币[70] - 2021年6月30日库存股为(6,983)千元人民币,2020年6月30日为(16,963)千元人民币[7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913)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5,945千元人民币[7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83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3,266)千元人民币[7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771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2,907)千元人民币[73] - 2021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11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42,353千元人民币[7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先前报告为107,809千元,经前期调整2,895千元后重列为110,704千元[8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先前报告为(93,807)千元,经前期调整(1,811)千元后重列为(95,618)千元[8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先前报告为(66,076)千元,经前期调整(2,802)千元后重列为(68,878)千元[8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先前报告为(71,590)千元,经前期调整(2,802)千元后重列为(74,392)千元[85] - 2021年1 - 6月,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投资期内收购35,000千元,期内出售(18,832)千元,确认为损益的总收益255千元[10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先前报告为(65,857)千元,经前期调整(2,382)千元后重列为(68,239)千元[92]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先前报告为(5,733)千元,经前期调整(420)千元后重列为(6,153)千元[92] - 2021年上半年广告收入138,536千元,发行及订阅收入9,251千元,制作、节目及服务收入33,260千元;2020年对应收入分别为84,818千元、5,641千元、16,831千元[114] - 2021年上半年一个时间点确认收益1,228千元,一段时间确认收益181,047千元;2020年对应收益分别为2,311千元、107,290千元[114] - 2021年上半年折旧为 - 11,466千元,摊销为 - 5,501千元,财务开支为 - 2,573千元;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 - 16,406千元、 - 6,387千元、 - 4,278千元[116] - 2021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 - 10,585千元,2020年为 - 74,392千元[116] - 2021年上半年来自其他业务的收益为2,361千元,2020年为2,186千元[114] - 2021年上半年销售税及其他附加费为 - 1,091千元,2020年为 - 170千元[1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摊销、财务开支分别为11,466千元、5,501千元、2,573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16,406千元、6,387千元、4,278千元有所下降[11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25,713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37,555千元有所减少[120] - 2021年上半年非流动分部资产添置额为8,026千元,低于2020年的8,026千元[1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为2,705千元,较2020年的416千元大幅增加[1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 62千元,而2020年为394千元[12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开支为2,573千元,较2020年的4,278千元有所减少[12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706千元,较2020年的17,129千元减少[12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5,501千元,较2020年的6,387千元减少[12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 - 17,490千元,较2020年的 - 68,239千元有所收窄[130]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因有足够税项亏损或无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中国企业所得税、英国公司税作出拨备[12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成本约为31.3万元,2020年同期约为188.8万元;出售账面净值约61.1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录得出售亏损净额约3.8万元,2020年同期无出售情况[132] - 2021年6月30日商誉金额为4377.2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72.5万元[133]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总额为14277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121.7万元;应收贸易款项净额为13448.3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14351.4万元[135] - 2021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828.7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770.3万元[13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0日内应收贸易款项为5307.4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81.3万元[137] - 2021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投资中若干理财产品的非上市投资为4173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2530.7万元[140]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4667.9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5645.1万元[14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0日内应付贸易款项为1665.2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09.7万元[143] - 2021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中所得税以外的应计税项为815.5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615.1万元[141] - 2021年6月30日应计开支中应付薪金、工资、花红及福利为1132.8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83.4万元[141] - 2021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为124,276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98,244千元;2020年12月31日无抵押其他借款为5,057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0千元[149]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抵押物账面价值约为128,269,000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130,311,000元[149] - 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8,000,000千股,股本为8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38,353千股,股本为3,853千元人民币[151]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2021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53] - 2021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为353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2,340千元[154] - 2021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特许授权协议未来最低付款总额为9,330千元,一年后但五年内为7,108千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为16,577千元和9,829千元[155] - 2021年应付董事的利息支出为87千元,2020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为680千元[157] - 2021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津贴为6,343千元,退休计划供款为215千元;2020年分别为6,656千元和263千元[15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平面媒体平台收益从2020年同期的6116.6万人民币增至8864.6万人民币,增长44.9%[9][10][11] - 2021年上半年数码平台收益从2020年同期的4016.9万人民币增至8006.9万人民币,增长99.3%[9][10] - 2021年上半年艺术平台收益从2020年同期的735.3万人民币增至1229万人民币,增长67.1%[9][10] - 2021年可报告分部收益为平面媒体8864.6万人民币、数码平台8006.9万人民币、艺术平台1229万人民币,总计1.81005亿人民币[9] - 2021年可报告分部(亏损)/收益为平面媒体 - 2735万人民币、数码平台1746.2万人民币、艺术平台378.1万人民币,总计 - 610.7万人民币[9] - 2021年分部EBITDA为平面媒体 - 1778.1万人民币、数码平台2610.7万人民币、艺术平台510.7万人民币,总计1343.3万人民币[9] - 2020年(经重列)可报告分部收益为平面媒体6116.6万人民币、数码平台4016.9万人民币、艺术平台735.3万人民币,总计1.08688亿人民币[9] - 2020年(经重列)可报告分部亏损为平面媒体 - 6189万人民币、数码平台 - 980.7万人民币、艺术平台 - 106.1万人民币,总计 - 7275.8万人民币[9] - 数码平台收益增长99.3%,从2020年同期的4016.9万元升至8006.9万元[15] - 艺术平台收益增长67.1%,从2020年同期的735.3万元升至1229万元[20] - 2021年上半年平面媒体平台收益88,646千元,数码平台收益80,069千元,艺术平台收益12,290千元;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