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

搜索文档
光电股份: 北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2 17:1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减少41.06%,归母净利润-2.0609亿元,主要受防务产品延期交付影响 [8] - 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预算为25亿元,其中军品16.85亿元,民品8.15亿元,研发费用预算2.5亿元 [47] - 公司推进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募集资金将投入智能驾驶、红外成像等新兴领域及生产线数字化改造 [13] 关联交易 - 2025年预计与兵器集团及光电集团附属企业日常关联交易总额39.96亿元,包括采购外协件5亿元、销售产品12.5亿元等 [28][29][30] - 全资子公司新华光与华光小原2024年实际关联交易额1.6706亿元,较预计增加4332万元,因光学市场订单回暖 [36][37] - 拟与兵工财务签订《金融服务协议》,存款余额上限2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10亿元,贷款利率不高于LPR [39][42][43] 公司治理 - 董事会2024年召开7次会议审议57项议案,各专业委员会召开10次专项会议,决策流程规范 [8][10][11] - 监事会2024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21项提案,对公司财务、关联交易及内控实施监督,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14][18][19] - 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审计机构,财务审计费用25万元,内控审计费用11万元 [48][51]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资产总额41.9541亿元,负债18.4641亿元,资产负债率44.01%,同比上升6.02个百分点 [22][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019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5201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1% [22][23] - 因2024年度亏损,拟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24] 战略规划 - 编制"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聚焦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目标成为国内一流数智化光电企业 [8][21] - 优化信息披露机制,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计划通过业绩说明会、调研活动提升市场认同度 [13] - 落实新"国九条"要求,调整内部监督结构,完善治理制度以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12][13]
恒玄科技(688608):手表手环营收占比不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4年公司营收32.63亿元(同比+49.94%),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272.47%),均超预期(原预期33.73/3.94亿元)[1] - 1Q25营收9.95亿元(同比+52.25%,环比+25.88%),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590.22%,环比+11.18%),创单季度新高[1] - 1Q25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5.54个百分点至38.47%,净利率同比提升14.93个百分点至19.16%[1] 业务驱动因素 - 智能可穿戴市场增长及国补政策刺激需求,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且均价上涨[1] - 24年智能手表/手环芯片出货量超4000万颗,营收10.45亿元(同比+116%),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32%[2] - 6nm FinFET工艺BES2800芯片在三星AI耳机、OPPO Watch X2量产,技术领先地位巩固[2] 产品结构与研发 - 24年蓝牙音频芯片占比62%(同比-9个百分点),智能手表/手环芯片占比32%(同比+10个百分点)[2] - 24年研发费用6.17亿元(同比+12.27%),1Q25研发费用1.67亿元(同比+1.48%),费用率降至16.80%[2] 未来展望 - 25年BES2800芯片将导入新客户,NPU、蓝牙、低功耗研发投入有望转化业绩[3] - 公司技术优势或延伸至智能眼镜市场,BleeqUp AI眼镜已采用高通+恒玄双SOC方案[3] - 上调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20/12.72亿元(原6/7.95亿元),新增27年预测16.26亿元[3] 市场与估值 - 目标价上调至421.9元(原290元),基于55倍25年PE(Wind一致性预期)[3] - 智能可穿戴市场持续增长,公司手表/手环业务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3]
恒玄科技: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90%
快讯· 2025-04-24 19:0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9 95亿元 同比增加52 25%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 91亿元 同比增长590 22% [1] 业绩驱动因素 - 智能可穿戴市场持续增长 国补政策对消费需求有明显促进作用 [1] - 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 芯片产品迭代带动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 [1] - 产品结构变化推动综合毛利率提升 营收大幅增长带来规模效应 [1] - 期间费用率因规模效应快速下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