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电力(00836)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增速受限减值,高额分红彰显价值
长江证券· 2024-03-25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110.03亿港元,同比增长56.2%[3] - 公司火电业务实现净利润28.55亿港币,而去年同期为亏损34.30亿港币[3] - 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净利润为80.82亿港元,同比减少4.68%[4] - 公司2024年预计资本开支将达到599亿港元,其中约466亿港元用于新能源建设[5] - 公司2023年股息为1.415港元/股,派息率为62%,股息率高达7.90%[5]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业绩分别为150.99亿、161.67亿和176.66亿港币[6] 用户数据 - 公司2023年全年运行的风电满负荷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451小时,同比提升53小时[4] 未来展望 - 公司新能源业绩受限于减值,但装机扩张拉动电量增长[4] - 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核心假设依赖于新增装机的投产进度及新项目的盈利能力[8] 其他新策略 -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投资咨询业务资格[14] - 长江证券经纪(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核准的“就证券提供意见”业务资格[14]
火电扭亏、绿电提速,高ROE有望保持
广发证券· 2024-03-22 00:00
公司业绩 - 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归母净利润110.03亿港元,同比增长56.2%[1] - 公司全年实现总营收1033亿港元,归母净利润盈利110亿港元[4]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2%[5] - 公司归母净资产达850亿港元,ROE达13.2%,同比提升3.3%[11] - 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7,042亿元增长至18,505亿元,增长率为163.6%[1] - 每股收益从1.46元增长至3.85元,增长率为163.7%[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达67.4%[4] - 公司总资产为3224亿港元,应收款项为409亿港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2.7%[8] - 公司总负债为217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67.6%,长期借款占总负债的57.8%[10] - 公司资本性开支逐年提升,2023年资本性开支同比增加27.4%至447亿港元[12] - 公司资金及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售电电费以及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电价补贴[31] 公司新能源业务 - 公司2024年新增风光装机目标为10GW,十四五规划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40GW[1] - 公司可再生能源分部利润同比增加约11亿港元[4] - 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营收达233亿港元,核心利润为97亿港元[5] - 公司运营权益装机截至2023年末达60GW,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37.8%[15] - 公司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40GW,2025年末新能源装机达51GW[24] 公司风险提示 -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可能对公司未来2年营收、业绩产生较大影响[29] - 若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对公司未来2年营收、业绩产生较大影响[30] - 公司资金及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售电电费以及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电价补贴[31] - 公司资产减值风险主要来自于火电业务亏损和煤矿存在的减值风险[32]
火电盈利大幅改善,风光装机提速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3-22 00:00
业绩总结 - 华润电力2023年盈利同比增长56.2%,派息率达到62%[1] - 公司火电盈利大幅改善主要受益煤价下行,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12.6%[2] - 2022年至2026年的收入预计呈逐年增长趋势,2026年预计达到109,718百万港元[13] - 毛利率预计在29%至35%之间波动,2026年预计为33%[13] - 净利率预计逐年增长,2026年预计达到19%[13] - ROE预计逐年增长,2026年预计达到15%[13] - ROA预计逐年增长,2026年预计达到4%[13] - 总资产负债率预计在65%至69%之间波动,2026年预计为69%[13] - 现金流量表显示营运现金流逐年增长,2026年预计达到51,856百万港元[13]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2024年新增风光装机10GW,全年资本开支达599亿港元[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中,买入定义为未来12个月内目标价距离现价涨幅不小于20%[14] 其他 - 报告提到的信息、意见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买卖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建议[14] - 本报告提供给某接收人是基于该接收人被认为有能力独立评估投资风险并就投资决策能行使独立判断[15] -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16] - 本人具备香港证监会授予的第四类牌照——就证券提供意见[17] - 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18]
装机进度在今年加快,股息率仍有吸引力,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3-22 00:00
业绩总结 - 华润电力2023年盈利上升56%,但低于市场预期[1] - 公司2023年燃料成本同比下降12.6%[1] - 公司2023年再生能源板块的经营利润同比上升14%[1] - 公司2023年全年派息比率为62%[1] - 华润电力(836 HK)2024年预期收入为108,351百万港元,2024年预期净利润为15,868百万港元[6]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风/光新增装机将达10吉瓦,负债率将达近年高位[1] - 公司预测未来三年盈利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股息率仍有吸引力[1] - 公司2024年目标价为港元22.70,潜在涨幅为26.7%[1] - 公司2024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至3.23港元[1] - 公司2024年股息率预计为7.2%[1] 其他新策略 - 华润电力(836 HK)目标价为22.70港元,评级为买入[5] - 华润电力(836 HK)的分析员声明观点准确反映个人对所提及证券或其发行者的看法[9] - 交银国际证券及其关联公司与多家公司有投资银行业务关系,持有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和Interra Acquisition Corp的股份逾1%[11]
华润电力(0083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0 12:08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110.03亿港元,同比增长56.2%[1] - 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为97.26亿港元,同比增长12.5%[2] - 公司火电业务核心利润为36.11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25.82亿港元[2] - 公司2023年股息总额为每股1.415港元,派息率为62%[3] - 公司全年售电量为193,265吉瓦时,其中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售电量较上年增长12.4%和111.8%[10] 公司发展 - 公司風電運營權益裝機容量为18,618兆瓦,光伏運營權益裝機容量為3,442兆瓦[6] - 公司自建風電和光伏新增併網裝機总量为7,678兆瓦[7] - 公司獲得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指標19,500兆瓦[8] - 公司新投產火電項目運營權益裝機容量为967兆瓦[9] - 公司2024年现金资本开支预计约599亿港元[20] 公司财务 - 公司2023年營業額为103,334,322千港元,净利润为11,003,283千港元[4] - 公司2023年现金资本开支约447.34亿港元,其中约319.34亿港元用于风电场及光伏电站的建设[15]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28869.3千港元[26] - 公司2023年融资活动中,借贷所得款项达到93,903,965千港元[28] - 公司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4,082,972千港元[28]
华润电力(0083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47
公司业务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商业运营中拥有42座燃煤发电厂、171座风电场、58座光伏电站和2座水电站[2] - 公司总运营装机容量为54,986兆瓦,其中风电、水电和光伏发电的运营装机容量合计为18,970兆瓦,约占总运营装机容量的34.5%[3] 财务表现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40港元,较2020年增长48.94%[1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營業額达到51,483,669千港元,较2019年增长56.34%[1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利润为6,740,100千港元,较2019年增长67.68%[1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業額为51,484百萬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为6,740百萬港元[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為1.40港元[11] 资产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净流动负债约为港币25,586,053,000[157] - 未履行的承诺金额为港币24,352,444,000[158] 现金流量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8,425,84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1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18,605,838千港元[15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19,386,312千港元[153]
华润电力(0083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2 12:11
业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67.40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70億港元或54.2%[1] - 可再生能源業務核心利潤貢獻為59.54億港元,火電業務核心利潤貢獻為7.26億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附屬電廠售電量為92,501,982兆瓦時,較去年同期增加7.0%[8] - 2023年上半年,風電場平均利用小時為1,352小時,較去年同期增加102小時或8.2%[9] - 2023年上半年,以市場方式定價的售電量佔附屬電廠總售電量的82.3%,市場電平均電價高出標桿上網電價18.9%[10] - 2023年上半年,附屬燃煤電廠平均標煤單價為每噸人民幣1,045.3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9%[11] - 2023年上半年,本集團的現金資本開支約187.58億港元,其中約125.99億港元用於風電場和光伏電站的建設[12] - 本集團將繼續加速發展、建設風電和光伏項目,目標是新增4,0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至2025年底[14] - 本集團2023年目標新增風電和光伏項目併網容量7,000兆瓦,其中大批項目將於今年下半年併網[15] - 公司積極探索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低碳技術的發展,推進零碳園區試點建設[16]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业绩显示,營業額为51,483,669千港元,經營利潤为10,495,310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40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全面收入总额为2,344,625千港元,归属于本公司擁有人的全面收入总额为2,240,902千港元[23] - 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95,281,292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6,973,792千港元,採礦權为3,710,491千港元[24]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415,251千港元,存货为5,840,955千港元,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39,558,207千港元[25] - 本公司擁有人權益为82,716,044千港元,永久資本證券持有人为10,664,271千港元,其他非控制性權益为7,918,336千港元[25] - 非流动负债中,借贷为114,342,417千港元,合同负债为699,388千港元,租赁负债为1,119,773千港元[26] - 流动负债中,借贷为37,048,258千港元,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35,550,868千港元,应付其他关联公司款项为11,828,910千港元[26]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營業額为514.84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504.09亿港元上升10.75亿港元或2.1%[35] - 營業額中火力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分别为39,053,812千港元和12,429,857千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核心業務利潤为6,680,130千港元[37] - 2023年上半年燃料成本为277.96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9.7%[40] - 2023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开支为31.5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26.7%[42] - 2023年上半年經營利潤为104.95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41.6%[50] - 2023年上半年應佔聯營企業業績为0.52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97.4%[52] - 2023年上半年應佔合營企業業績为盈利2.4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为虧損2.53亿港元[5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稅費用为16.14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86.4%[5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为21.03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8.2%[5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67.40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54.2%[56] 股息政策 - 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0.328港元,总额约15.78亿港元[57]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376港元,总额约18.09亿港元[58] - 股东可选择以人民币0.301569元每股收取2023年中期股息[61] 资产负债结构 - 公司负债结构包括有抵押和无抵押银行贷款、公司债券和关联方借款[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净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171.0%[7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为31,106,93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351,698千港元有所增加[74] - 公司的流动比率为0.71倍,速动比率为0.64倍,净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171.0%,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7.0倍[75] 汇率风险 - 公司的
华润电力(0083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16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4港元,较2021年增长218.18%[7] - 公司2022年營業額为103,305,097千港元,较2021年增长14.41%[7] - 公司2022年應佔利潤为7,042,478千港元,较2021年增长229.69%[7] - 公司2022年每股股息为0.58港元,较2021年增长96.61%[7] 公司资产状况 - 公司2022年非流動資產为232,705,334千港元,较2021年略微下降0.56%[7] - 公司2022年流動資產为48,630,799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9.57%[7] - 公司2022年非流動負債为99,951,023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10.94%[7] - 公司2022年流動負債为82,670,777千港元,较2021年增长21.42%[7] 公司发展 - 公司全年新并网3,252兆瓦可再生能源装机[17] - 公司在2022年全年营业额达到1,033.1亿港元,同比增长14.3%,归属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7.04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46港元[20] - 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贡献为8,645百万港元[21] - 公司全年获得新能源建设指标16,790兆瓦,其中基地指标7,900兆瓦、海上风电超过1,500兆瓦,创历史新高[22][23] 公司战略 - 公司围绕“学标杆、大发展、新突破”年度主题取得积极成效[16] - 公司将继续推动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低碳转型,打造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47] - 公司在ESG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多项奖项,包括央企ESG先锋指数第2名[36] - 公司通过开发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模式的新能源项目,共创绿色美好生活[40]
华润电力(0083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2 12:07
财务业绩 - 2022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70.42億港元,較2021年增加229.4%[1]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為1.46港元,較2021年增加229.4%[1] - 2022年營業額為1,033.05億港元,同比增長14.3%[10] - 2022年經營利潤為135.51億港元,同比增長124.7%[10] - 2022年歸屬於本公司擁有人的年內利潤為70.42億港元,同比增長229.6%[10]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為1.46港元,同比增長231.8%[10] 可再生能源和火电业务 - 可再生能源業務核心利潤貢獻為86.45億港元,火電業務核心虧損為25.82億港元[1] - 2022年底本集團運營裝機容量為67,814兆瓦,其中可再生能源佔比32.3%[4] - 2022年新增風電和光伏項目併網容量為3,252兆瓦[4] - 2023年本集團新增風電和光伏項目併網容量目標為7,000兆瓦[7] - 集團收入總計為1,033.05億港元,其中火電業務收入為819.71億港元,可再生能源業務收入為213.34億港元[28] - 集團利潤總計為74.68億港元,其中火電業務亏損25.41億港元,可再生能源業務利潤100.08億港元[28] - 集團核心業務利潤為60.63億港元,其中火電業務亏損25.82億港元,可再生能源業務利潤86.45億港元[28] 碳达峰碳中和 - 制定了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包括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嚴格控制新增煤電機組、通過增加供熱、生物質耦合及技術改造等降低煤耗、積極嘗試碳捕集、應用與封存技術等[8] 资本开支 - 2022年本集團資本開支約351.08億港元,主要用於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6] - 2023年現金資本開支預計約450億港元,其中約306億港元用於風電、光伏電站的建設[9] - 2023年內計劃投產的火力發電機組權益裝機容量共1,544.2兆瓦[9] 股利分配 - 2022年末期股息為每股0.376港元,全年股息總額為每股0.586港元,派息率為40%[1] 财务状况 - 2022年12月31日的總資產為2,833.88億港元[12] - 2022年12月31日的物業、廠房及設備為1,913.56億港元[12] - 2022年总权益为1,005.54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6.6%[13] - 2022年总负债为1,828.34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1.4%[13]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241.67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203.1%[14]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338.47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69.3%[15] - 2022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01.59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31.1%[16]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7.22亿港元,较2021年末下降2.7%[16] 成本费用 - 2022年折旧与摊销为144.30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3%[14] - 2022年减值损失为10.45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141.6%[14] - 2022年利息开支为38.90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3.5%[14] - 2022年已付所得税为18.63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8.4%[14] - 集团经营成本总计为939.20亿港元,较上年增加7.8%,主要是由于燃料成本上升10.0%[29] - 集团财务费用为38.90亿港元,较上年增加3.5%,主要是由于借贷额度增加[34] - 集团其他收入为19.82亿港元,较上年减少29.5%,主要是由于副产品收入、服务费收入和利息收入减少[31] - 集团其他损益为收益21.84亿港元,主要是由于汇兑收益19.94亿港元[32] - 集团资产减值损失为10.45亿港元,较上年增加141.6%,主要是由于对煤矿资产计提减值[29] 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 - 会計政策變更導致2022年營業額增加4.72億港元,利潤增加2.53億港元[21] - 會計估計變更導致2022年折舊費用減少6.74億港元,利潤增加5.82億港元[25] - 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修訂本對公司財務狀況無重大影響[18][19][20][22][23][24] - 公司尚未提早採納已發布但尚未生效的新會計準則[24] - 公司披露了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的具體影響[21][25] 其他 - 2022年全社會用電需求同比增長,本集團售電量上升4.1%[5] - 2022年以市場方式定價的售電量佔84.8%,市場電價較標桿上網電價漲幅為17.7%[6] - 2022年應佔合營企業業績為損失0.87億港元,較2021年損失1.19億港元減少虧損0.32億港元或27.3%[37] - 2022年所得稅費用為19.06億港元,較2021年9.55億港元增加9.51億港元或99.5%[38] - 本集團完成收購廣東潤能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權,現金對價約為人民幣14.40億元[55] - 本公司訂立協議向第三方出售貴州天潤礦業有限公司,對價為人民幣3.83億元[55] - 本集團於2022年12月31日無對外擔保事項[55] - 本集團於2022年12月31日僱用了22,340名僱員[55]
华润电力(0083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8 16:40
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 公司总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50,018兆瓦,其中风能、水能和光伏发电合计16,302兆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2.6%[3][6] - 公司总发电量为112,470,302兆瓦时,总售电量为106,241,040兆瓦时[9] - 公司运营39座燃煤发电厂、156座风电场、35座光伏电站、2座水电站和4座燃气发电厂[3][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运营发电厂售电量为106.2百万兆瓦时,同比下降1.8%[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16,302兆瓦,同比增长9.1%[1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50,018兆瓦,同比增长6.3%[1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运营权益装机占比为32.6%,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运营装机容量为64,610兆瓦,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50,018兆瓦[1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16,302兆瓦,占总运营权益装机容量的32.6%[16] - 公司总资产约为2828.7亿港元,运营发电容量和权益运营发电容量分别为64,610兆瓦和50,018兆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32.6%,较2021年底增长0.4个百分点[2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运营装机容量为64,610兆瓦,权益装机容量为50,018兆瓦,其中火电占比67.4%,风电、光伏及水电合计占比32.6%,较2021年底上升0.4个百分点[43][4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增风电和光伏项目的权益装机容量分别为828兆瓦和33兆瓦[44][4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核准或备案的风电项目约3,050兆瓦,光伏项目约8,840兆瓦,合计约11,890兆瓦[4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火电运营权益装机增加1,160兆瓦,主要由于收购甘肃常乐电厂2x1,00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34%股权[47][48]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底的风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15,165兆瓦,在建权益装机容量为2,294兆瓦[44][4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底的光伏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858兆瓦,在建权益装机容量为2,607兆瓦[44][4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底的水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为280兆瓦[44][45] - 公司通过等价置换获取江苏国能太仓电厂2x600兆瓦超临界煤电机组40%股权,主要因其单机容量更大、效率更高[47][48] - 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新增40GW可再生能源装机,预计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50%[52][53] - 公司2022年目标新增风电场和光伏项目并网容量6,300兆瓦,其中大批项目将于下半年并网[53] 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50,409,175千港元,同比增长17.8%[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369,939千港元,同比下降22.5%[9]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27,535,156千港元,流动负债为69,765,832千港元[10] - 公司净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149.1%,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5.77倍[10] - 公司总资产为282,869,165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479,901千港元[1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0,4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8%[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7.15港仙,同比增长28.9%[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37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2.5%[1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04.1亿港元,同比增长17.8%,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43.7亿港元,同比下降22.5%[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完成504.1亿港元,同比增长17.8%,但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3.7亿港元,同比减少22.5%[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7,410,556千港元,同比下降7.1%[6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4,374,460千港元,同比下降22.7%[6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91港元,同比下降22.2%[6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损失为6,950,594千港元,主要受汇兑差额影响[6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为282,869,165千港元,较2021年底下降1.8%[6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为108,071,956千港元,较2021年底下降3.7%[6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负债为69,765,832千港元,较2021年底增长2.5%[6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权益为105,031,377千港元,较2021年底下降2.4%[6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8,193,823千港元,同比增长71.3%[6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2,891,182千港元,同比增长75.8%[6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6,598,203千港元,同比增长278.7%[6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900,844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净减少808,731千港元[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流动负债净额144.32亿港元[7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479,901千港元,同比增长119.1%[6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贷所得款项为29,092,752千港元,同比增长27.7%[6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16,707,290千港元,同比增长16.7%[6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控制性权益出资169,429千港元,同比增长263.5%[6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已付本公司拥有人股息2,203,466千港元,同比增长10.8%[68] - 公司因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导致期内利润增加净额为146,493千港元[78] - 公司调整风电和光伏发电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从18年延长至20年,导致期内折旧费用减少3.51亿港元,期内利润增加3.03亿港元[84] - 公司预计全年折旧费用将减少7.02亿港元,全年利润将增加6.06亿港元[84] - 公司因会计政策变更,调整前每股基本盈利为0.88港元,调整后每股基本盈利为0.91港元[7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61,735千港元[8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61,735千港元[82]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重列后金额为193,546,026千港元[80]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总资产重列后金额为232,374,975千港元[80]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总权益重列后金额为74,519,110千港元[8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04.09亿港元,同比增长17.8%,人民币计为416.67亿元,同比增长16.8%[89][92] - 公司可再生能源分部2022年上半年净收入为61.33亿港元,火电分部净亏损20.09亿港元[9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燃料成本为307.88亿港元,同比增长37.0%,主要由于标煤单价同比上升39.7%[95][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74.02亿港元,同比增长5.5%,主要由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投产[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开支为24.93亿港元,同比下降17.5%,主要由于绩效奖金减少[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维修及维护费用为15.37亿港元,同比增长18.4%,主要由于火电机组检修增加及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消耗品费用为6.63亿港元,同比增长4.6%,主要由于消耗品价格上涨[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成本为452.61亿港元,同比增长25.3%[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分部净资产为701.61亿港元,较2021年底增长6.3%[91][9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火电分部净资产为163.77亿港元,较2021年底下降28.8%[91][92] - 减值损失从2021年上半年的2300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上半年的5.95亿港元,主要由于贵州天润煤矿计提减值4.39亿港元及五间房西一矿应收资源款计提折现减值6800万港元[100][101] - 折旧及摊销从2021年上半年的70.14亿港元增加5.5%至2022年上半年的74.02亿港元,主要由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投产带来折旧成本增加[101] - 员工福利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30.23亿港元减少17.5%至2022年上半年的24.93亿港元,主要由于报告期内计提的绩效奖金减少[101] - 维修和维护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12.98亿港元增加18.4%至2022年上半年的15.37亿港元,主要由于火电机组检修及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增长带来维修维护工作量增加[101] - 材料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6.34亿港元增加4.6%至2022年上半年的6.63亿港元,主要由于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材料成本增加[101] - 税金及附加从2021年上半年的3.53亿港元减少12.0%至2022年上半年的3.11亿港元,主要由于政府减税降费带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减少[102][107] - 其他经营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13.13亿港元增加12.0%至2022年上半年的14.72亿港元,主要包括电力业务的其他生产成本如水费、动力费、电量交易费等合计约12.17亿港元,办公室租金、楼宇管理费用、专业费等各项管理费用合计约2.55亿港元[103][107] - 其他收入从2021年上半年的13.98亿港元减少27.7%至2022年上半年的10.11亿港元,主要由于副产品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减少[104][108] - 经营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的79.79亿港元减少7.1%至2022年上半年的74.11亿港元,主要由于附属燃煤电厂燃料成本大幅上升,抵消了附属燃煤电厂不含税平均上网电价同比上升、新投产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盈利贡献及人民币对港币汇率下降导致账面汇兑收益的影响[106][110] - 财务费用从2021年上半年的17.41亿港元增加11.6%至2022年上半年的19.43亿港元,主要由于总借贷额增加及新机组投产导致财务费用增加,抵消了平均借贷利率下降的影响[111][11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3.70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6.35亿港元减少22.5%[122][12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91港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1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21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0.25港元有所减少[125][12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74.0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0.14亿港元有所增加[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薪金及员工福利支出为24.93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0.23亿港元有所减少[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贴为4.1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79亿港元有所增加[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891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4亿港元有所减少[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为11.1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6亿港元亏损有所改善[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净额为340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599万港元有所增加[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总额约为10.10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9.53亿港元有所减少[127]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百万港元和80.81亿元人民币[133]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385.3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47.48亿港元有所增加[137]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净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149.1%[13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主要资金来源包括新银行借款290.93亿港元、非控制性权益出资1.69亿港元、股息收入1.56亿港元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81.94亿港元[14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金主要用于偿还银行借款167.07亿港元、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支付的按金121.79亿港元、赎回公司债券36.98亿港元及支付利息22.03亿港元[1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33,128,44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9,853,176千港元有所增加[1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总额为8,129,00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193,484千港元有所减少[144] - 公司流动比率为0.79倍,速动比率为0.72倍,与2021年12月31日相比,速动比率有所提升[145] - 公司净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149.1%,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2.3%有所上升[145] - 公司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5.8倍,较2021年12月31日的4.8倍有所提升[1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包含0.26亿港元及少量美元和英鎊[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261.85亿港元、1.29亿英鎊及129万欧元[1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1,794人[147] - 公司未提供任何外部担保,较2021年12月31日的389,491,000港元有所减少[147] - 公司主要项目公司的功能性货币为人民币,汇率风险主要源于港元借款[146] - 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04.09亿港元,同比增长17.8%[15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74.11亿港元,同比下降7.1%[156]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43.74亿港元,同比下降22.7%[156]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91港元,同比下降22.2%[156] - 2022年上半年总经营成本为452.61亿港元,同比增长25.3%[156] - 2022年上半年其他综合亏损为69.51亿港元,主要受汇兑差额影响[157] - 2022年上半年综合亏损总额为25.76亿港元,同比下降135%[157]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拥有人的综合亏损为22.37亿港元[157]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287,967,352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282,869,165千港元[160] - 非流动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112,245,011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108,071,956千港元[161] - 流动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68,059,460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69,765,832千港元[161] - 公司保留利润从2021年12月31日的44,924,595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49,078,064千港元[161]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1年12月31日的193,546,026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186,876,247千港元[1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12月31日的7,934,211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9,479,901千港元[160] - 借贷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23,185,760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30,400,717千港元[161] - 合同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858,566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378,353千港元[161] - 存货从2021年12月31日的6,748,274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4,945,917千港元[160] - 商誉从2021年12月31日的663,659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632,433千港元[160] - 公司总权益为107,050,606千港元,较前期减少6,757,002千港元[163] - 其他非控制性权益为7,835,877千港元,较前期减少365,826千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