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威动力(00951)
icon
搜索文档
超威动力(0095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20:3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超威動力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951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USD | | 0.01 USD |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USD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USD | | 0.01 USD |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 ...
超威动力(00951.HK)中期拥有人应占利润约2.052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00:1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人民币272.57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212.36亿元增长28.3% [1] - 期间毛利约为人民币17.86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6.14亿元增长10.7% [1] - 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2.052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2.034亿元增长0.9% [1] 盈利能力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9元 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0.18元增长5.6% [1] - 收入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利润增长幅度 显示成本控制面临压力 [1]
超威动力(00951)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05亿元 同比增加0.89%
智通财经· 2025-08-28 22:49
财务表现 - 收入272.57亿元 同比增长28.35% [1] - 股东应占溢利2.05亿元 同比增长0.89% [1] - 每股基本盈利0.19元 [1]
超威动力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05亿元 同比增加0.89%
智通财经· 2025-08-28 22:49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272.57亿元 同比增加28.35% [1] - 股东应占溢利2.05亿元 同比增加0.89% [1] - 每股基本盈利0.19元 [1]
超威动力(0095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2:0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约为人民币272.57亿元,同比增长28.3%[4]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上升28.4%至人民币272.57亿元[28] - 公司收入约人民币272.57亿元,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212.36亿元增加28.4%[48] - 毛利约为人民币17.86亿元,同比增长10.7%[4] - 公司毛利约人民币17.86亿元,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16.14亿元增加10.6%[4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2.052亿元,同比增长0.9%[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052亿元,同比微增0.9%[28]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052亿元,同比上升0.9%[57]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9元,同比增长5.6%[4] - 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3.67亿元,同比下降10.1%[5] - 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3.672亿元,同比下降10.1%[55] - 本期期间利润为人民币2.76亿元,同比下降11.6%[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54.71亿元,同比增长29.8%[5] - 已售出存货成本为人民币25,471,209千元,同比增长29.8%(2024年同期:人民币19,622,114千元)[16]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6.58亿元,同比增长18.3%[5]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6.577亿元,同比上升18.3%[53]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44亿元,同比增长6.0%[5]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440亿元,同比上升6.0%[54]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0.91亿元,同比下降4.9%[5]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0.910亿元,同比下降4.9%,实际税率升至24.8%[56] - 分销及销售开支为人民币4.379亿元,同比下降1.1%[51]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820亿元,同比下降11.3%[52]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866,474千元,同比增长5.3%(2024年同期:人民币822,520千元)[16] - 折旧及摊销总额为人民币321,076千元,同比下降31.3%(2024年同期:人民币467,331千元)[16] - 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为人民币49,773千元,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同期:人民币6,885千元)[16] - 当期所得税费用总额为人民币91,040千元,同比下降4.9%(2024年同期:人民币95,724千元)[17] - 中国企业当期所得税为人民币47,524千元,同比下降19.8%(2024年同期:人民币59,252千元)[17] - 递延所得税项为人民币36,596千元,同比下降10.3%(2024年同期:人民币40,818千元)[17] - 其他收入约人民币2.58亿元,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3.91亿元减少33.9%[50] 各业务线表现 - 铅酸动力电池收入:电动自行车电池部分为人民币91.47亿元(2025年)和85.96亿元(2024年)[14] - 铅酸动力电池收入: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部分为人民币40.63亿元(2025年)和40.62亿元(2024年)[14] - 锂离子电池收入为人民币3.57亿元(2025年)和0.65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约445%[14] - 可再生材料收入为人民币136.90亿元(2025年)和85.13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约61%[14] - 客户合约总收入为人民币272.57亿元(2025年)和212.36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约28%[14] - 铅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约人民币132.10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48.5%[34] - 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约人民币91.47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3.6%[34] - 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销售收入约人民币40.6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4.9%[34] - 锂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3.57亿元[3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存货从人民币434.76亿元增至人民币480.30亿元,增长10.5%[6] - 受限制银行存款从人民币327.71亿元增至人民币422.46亿元,增长28.9%[6]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人民币361.20亿元增至人民币382.88亿元,增长6.0%[6]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从人民币15.92亿元增至人民币22.87亿元,增长43.6%[6]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款项从人民币241.90亿元降至人民币90.05亿元,下降62.8%[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人民币460.73亿元略降至人民币454.18亿元,下降1.4%[6] - 应收贸易账款从人民币257.79亿元增至人民币305.51亿元,增长18.5%[6] - 使用权资产从人民币63.70亿元降至人民币62.77亿元,下降1.5%[6]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从人民币103.90亿元增至人民币124.87亿元,增长20.2%[6] - 衍生金融负债由774.4万元增至1292.5万元,增幅66.9%[7] - 应付贸易账款由161.62亿元增至168.15亿元,增幅4.0%[7] - 应付票据由158.86亿元降至106.01亿元,降幅33.3%[7] - 合约负债由122.27亿元增至138.94亿元,增幅13.6%[7] - 借贷(流动负债部分)由71.98亿元增至78.31亿元,增幅8.8%[7] - 净流动资产由36.63亿元增至42.38亿元,增幅15.7%[7]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由101.75亿元增至107.07亿元,增幅5.2%[7] - 储备由62.96亿元增至64.43亿元,增幅2.3%[7] - 非控股权益由12.79亿元增至13.63亿元,增幅6.5%[7] - 非流动借贷由22.43亿元增至25.69亿元,增幅14.5%[7] - 应收贸易账款净值增长18.5%至人民币30.55亿元[24] - 应付贸易账款增长4.0%至人民币16.82亿元[2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38.287亿元,净债务为人民币23.509亿元[58] - 流动比率为1.30,负债比率为9.6%[5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即时配送订单量预计2024年超480亿单,行业需求持续增长[29] - 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5亿辆,2025年预计销量5200万辆[30] - 铅酸动力电池更换周期为两年,替换市场需求稳固[33]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31]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延续实施[31] - 公司研发开支达人民币6.58亿元,占总收入约2.4%[44]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一级及二级市场,拥有庞大分销网络[39] - 公司在山东、江苏、河南、浙江、安徽、江西及河北等省份部署生产设施[40] - 公司连续22年聘请甄子丹作为品牌代言人[41] - 公司已聘请逾3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45] - 公司被纳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及"《财富》中国500强"等多个重量级榜单[43] - 公司在试点省市建立了65余个集中转运点[38] - 公司在天津、河北、上海等多省市设立回收公司并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38] - 公司累计获得石墨烯电池相关专利已突破39项[35] - 员工总数降至13,770名,雇员总成本为人民币8.665亿元[62] - 董事会决议不就本期间宣派中期股息[69] - 末期股息每股0.043港元(人民币0.039元),同比下降18.9%[22] 会计准则和合规 - 收入确认时点均为某一时点[15] - 公司向交易记录良好的客户提供45至90日的信贷期[15]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对公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并无任何影响[13] - 新会计准则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 - 新会计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3] - 部分中国附属公司适用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所得税率[17] - 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1,104,127千股,与去年同期持平[20] - 公司两个期间均未发行潜在摊薄普通股[21] - 逾期365日以上应收款占比从4.5%上升至6.8%[24] - 公司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持有的库存股份数目为零[6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8] - 公司本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股份[64] - 公司主席周明明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66]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67]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阅[70] - 二零二五年中期报告将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1] - 执行董事为周明明先生、周龙瑞先生、杨云飞女士及杨新新先生[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港卫先生、吴智杰先生及孙文平先生[74]
超威动力(00951)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8 20:00
董事會召開日期 超威動力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 將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星期四 )舉行董事會會議,藉以( 其中包括 )考慮及 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 績,以及宣派中期股息( 如有 )。 承董事會命 超威動力控股有限公司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表明不會就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 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aowei Power Holdings Limited 超 威 動 力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51) 主席兼行政總裁 周明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長興縣,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八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 , 執 行 董 事 為 周 明 明 先 生 、 周 龍 瑞 先 生 、 楊 雲 飛 女 士 及 楊 新 新 先 生 ; 非 執 行 董 事 為 方 建 軍 女 士 ; 獨 立 ...
“生态美”如何促进“共同富”——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22
生态治理机制创新 - 国网湖州供电公司联合地方政府推出"碳达人"低碳生活数字化平台 将市民骑行共享单车 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转化为碳积分 累计后可兑换实物或电子券 [2] - 安装屋顶光伏发电的上网电量通过官方核证碳减排量后形成碳汇指标 村民可在平台以每吨66元左右价格出售给需要碳排放配额的企业 [2] - 安吉县累计完成0.12万吨碳减排量交易 产生7.4万元"阳光收益"落入村民口袋 [2] - 湖州颁布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 后迭代为《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 [3] - 创设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鼎"机制 发布全国首个"生态警务"地方标准 成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3] 绿色金融与碳交易实践 - 湖州首创"碳效码"平台探索金融支持工业碳效改革 累计发放碳效贷款564亿元 [4] - 成功落地全国首批收储竹林碳汇交易 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首单平原河网地区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交易 [4] - 开发上线"铅蛋"废铅蓄电池回收平台 率先制定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绿色生产标准 [4]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 铅蓄电池企业通过两轮淘汰兼并重组 数量从225家减至16家 产值增加14倍 税收增加6倍 培育天能 超威两家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 [6] - 2005-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39.9亿元升至1336.3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从30家增至2048家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 [7] - 拒绝760余个环保不达标项目 涉及投资额超千亿元 [6] - 形成八大系列3000余种竹产品品类格局 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全国20%的竹产值 [8] - 爱康企业集团通过创建绿色工厂实现128台机器仅需10多名操作工 效率提升40% 能耗降低 [7] 生态旅游与共同富裕 - 培育德清"洋家乐" 长兴"上海村" 安吉"亲子游"等新业态 发展民宿3300余家 2024年接待游客1.2亿人次 [10] - 德清县上杨村天际森谷山野乐园项目投资1.2亿元 采取"集体资产参股 村民投股 与经营主体合股经营"模式 每股2万元每年可获得10%收益 [9] - 村集体通过土地出租等途径每年增收250万元 入股村民年底分红不少于10% [9] - 长兴县顾渚村去年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超12亿元 村域面积不足19平方公里却拥有近500家乡村民宿 90%村民从事乡村旅游产业 [11] - 鲁家村整村托管运营采取"两入股三收益"模式 运营方前两年每年支付240万元托底收益 第三年起村集体可获得240万元加上运营利润10%的分红 [10]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 所有区县均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 所有城市规划区外行政村均建成市级美丽乡村 建设组团式未来乡村49个覆盖225个行政村 [12] - 88个村入选省级未来乡村创建名单 拥有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两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2] - 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村建设总长度2900米地下污水管网 河道水质达Ⅲ类水标准 [13]
超威动力(00951)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20:32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超威動力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951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USD | | 0.01 | US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US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USD | | 0.01 | USD | | ...
超威动力(0095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1: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从事铅酸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制造销售,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等[1][6] - 公司总部位于浙江长兴,生产设施分布在山东、江苏等省份[2][7] - 公司一级市场客户为顶级电动自行车厂商,二级市场分销网络覆盖中国各省[3][8] - 公司于2013年底前实现全面去镉生产[3][8] - 公司上市地为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00951[12]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21] - 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20][21] - 公司开曼群岛股份过户登记处为Suntera (Cayman) Limited[20][21] - 公司网站为www.chaowei.com.hk[20][21] 管理层变动 - 孙文平自2024年3月19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2][13][14] - 欧阳明高教授于2023年12月21日辞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职务[192] - 孙文平先生于2024年3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使相关人数满足上市规则要求[192] - 欧阳教授自2023年12月21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95] - 孙文平先生自2024年3月19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9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约达人民币503.41亿元,2023年为403.75亿元[24][25][3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达人民币2.90亿元,2023年为3.47528亿元[24][36] - 2024年每股盈利为0.26元,2023年为0.31元;2024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0.043港元,2023年为0.053港元[24] - 公司总收入上升约24.7%至约人民币503.41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403.75亿元)[51][54] - 公司毛利减少约3.1%至约人民币34.89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36.00亿元)[51][5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下跌至约6.9%(2023年:约8.9%)[51][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2.90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3.48亿元),同比减少16.7%[51][54]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6元(2023年:人民币0.31元)[51][54] - 2024年锂离子电池收入2.64亿元,占比0.53%;2023年为2.17亿元,占比0.54%[27] - 2024年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收入91.94亿元,占比18.26%;2023年为89.91亿元,占比22.27%[27] - 2024年电动自行车电池收入184.79亿元,占比36.71%;2023年为164.60亿元,占比40.77%[27] - 2024年再生物料收入224.04亿元,占比44.50%;2023年为147.07亿元,占比36.42%[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本年度研发开支约达人民币13.79亿元,占总收入约2.7%[80][83] - 公司本年度研发开支约为13.79亿元,较2023年的约12.14亿元增加约13.6%,主要因铅酸电池及其他新技术产品研发开支增加[96][102] - 公司本年度分销及销售开支约为9.46亿元,较2023年的约10.48亿元减少约9.7%,占收入百分比约为1.9%(2023年:约2.6%),主要因售后服务开支及运输费用减少[94][100] - 公司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6.11亿元,较2023年的约6.12亿元轻微减少约0.2%,主要因折旧开支减少[95][101] - 公司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4.18亿元,较2023年的约4.16亿元轻微增加0.3%,主要因银行借贷利息费用增加[103][109] - 公司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为1.06亿元,较2023年的约2.24亿元减少约52.7%,实际税率约为20.0%(2023年:约29.7%),主要因未确认税项亏损及可扣税暂时性差异减少[105][1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铅酸动力蓄电池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76.7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约55.0%[60] - 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184.7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约36.7%[60] - 电动汽车电池和特殊用途电动汽车电池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91.94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约18.3%[60] - 本年度铅酸动力蓄电池销售收入约276.7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55.0%,其中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约184.79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6.7%;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销售收入约91.94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8.3%[63] - 本年度锂离子电池产品销售收入约2.64亿元[64][66] - 铅酸动力蓄电池在电动自行车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更换周期为两年,替换市场庞大且需求稳固[62] 公司荣誉 - 公司继续位列“中国企业500强”“《财富》中国500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等榜单[29][31][36] - 公司继续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等多个500强榜单[79][82] - 公司“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入选浙江省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并通过省级鉴定[84][87] 公司研发与创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获得超39项石墨烯电池相关专利[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累计获得石墨烯电池相关专利突破39项[63] - 集团自主研发电池全生命周期物联网管理系统,实现废铅蓄电池流转全过程可视化管理,降低环境风险[69][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聘请逾3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81][83] - 公司联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2024年中国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峰会[84][87] 公司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 公司连续第21年聘请甄子丹作为品牌代言人[74][76] - 公司开展超威甄黑金超跑电池全球上市发布会等多项市场推广活动[74][76] 公司生产与环保 - 集团在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福建、广西等省市设立铅酸蓄电池回收公司,在广西、浙江、上海等省市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69][70] - 集团按环保要求在试点省市建立500余个暂存点、20余个中转站[69][70] - 集团依托全国代理商及基层销售网站,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展回收控制体系试点工作,实现全国规范化回收网络全覆盖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65][67] - 公司将生产设施部署于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75][77] 公司销售与分销网络 - 集团在中国布局销售与分销网络,覆盖一级和二级市场,拥有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71][73] - 集团贸易网络遍布多个国家,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探索与海外企业潜在合作[72][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推进“零碳超威”“智慧超威”建设,加速“走出去”战略[42] - 2025年公司将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85] - 公司将推进“零碳超威”和“智慧超威”计划,开拓海外市场[85] 股东权益与股息 - 董事会建议向2025年6月16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043港元[140][142]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2日至6月16日暂停办理股东名册登记手续,预计股息于2025年7月16日或前后派付,派付须经2025年6月5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40][142] - 为符合获派末期股息资格,股东须在2025年6月11日下午4:30前将股票及过户文件送交指定登记分处[140][142] 公司治理 - 公司本年度除董事角色安排外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董事认为现有安排有助于执行集团业务策略和提高运营效率[127][128][132] - 公司董事本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及公司有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34][13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外部核数师讨论并审核集团会计原则、惯例及经审核业绩,认为符合相关准则并已适当披露[135][136][138] - 董事会负责公司领导、控制和管理,监督集团业务、战略决策和绩效[177] - 董事会最少每年召开4次会议,必要时额外召开会议,会议需提前14日发通告,董事提前3日获议程及补充文件[182][185] - 董事会目前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董事会负责制定、检讨及监察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事务[190][193] - 董事会行使制定长远策略、核准公告、财务报表等权力[180] - 董事会负责根据相关授权进行股本证券发行或购回等多项工作[188] - 公司认为董事会独立性对企业管治至关重要,会每年审阅相关机制并披露[183][186] - 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定期开会审阅业务事项,必要时提交董事会讨论[182][185] - 本年度董事会共举行四次会议,用于规划业务发展、审议财务及营运表现[196][197] - 周明明先生、周龙瑞先生、杨云飞女士、李港卫先生、吴智杰先生、孙文平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199] - 杨新新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75%(3/4)[199] - 方建军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0%(2/4)[199] - 董事会主席在本年度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在场的会议[200]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资产约为36.6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23.01亿元),流动比率为1.27(2023年12月31日:1.18),负债比率约为10.7%(2023年12月31日:约9.9%)[107][113][108][114] - 2024年末与2023年末相比,楼宇抵押账面价值从458,022千元降至367,491千元,降幅约19.77%;使用权资产从78,915千元增至147,478千元,增幅约86.88%;借贷按金从12,256千元降至0;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款项从2,128,772千元降至2,033,792千元,降幅约4.46%;受限制银行存款从1,036,265千元增至3,277,050千元,增幅约216.24%;存货从325,139千元降至0[119] - 2024年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从206,751千元降至20,951千元,降幅约89.87%;向联营公司注资和向合营企业注资均保持6,400千元和174千元不变[12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122][123]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发布“CHILWEE Yen - Black Gold Series Super Performance Batteries”[39] - 集团在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福建、广西等省市设立铅酸蓄电池回收公司,在广西、浙江、上海等省市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69][70] - 集团按环保要求在试点省市建立500余个暂存点、20余个中转站[69][70] - 集团自主研发电池全生命周期物联网管理系统,实现废铅蓄电池流转全过程可视化管理,降低环境风险[69][70] - 公司成员登记册将于2025年6月2日至6月5日关闭,以确定股东出席2025年6月5日股东大会的资格,股东需在2025年5月30日下午4:30前提交过户文件及股票证书进行登记[139]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5年6月5日股东周年大会的权利,公司将于2025年6月2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东名册登记手续[141] - 周明明56岁,是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CEO,负责集团整体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有超20年铅酸电池行业经验[144][147] - 周龙瑞86岁,是执行董事,负责生产工艺技术监管,1998年1月加入集团,发表多篇专业文章[145][147] - 杨云飞82岁,是执行董事,负责采购和基建管理,1998年1月加入集团[146][148] - 杨新新58岁,是执行董事,协助周明明进行集团整体管理,2011年8月加入集团[149][150] - 周明明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化学专业,1990年7月获学士学位[144][147] - 杨新新1988年7月获安徽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3月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49][150] - 方建軍女士56岁,2013年11月17日任集团非执行董事[151][152] - 李港卫先生70岁,任安永合伙人29年至2009年,任湖南省政协委员10年[154][155] - 李港卫自2010年7月、10月、2012年11月、2014年5月、2023年3月起分别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4][155] - 吴智杰先生51岁,2010年12月2日任非执行董事,2017年2月10日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6][160] - 吴智杰有超20年会计和审计经验,自2020年6月起任永泰生物独立非执行董事[156][160] - 孙文平先生40岁,2024年3月19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10年相关研究经验[1
超威动力(0095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1: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0年1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自2010年7月7日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503.41亿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403.75亿元增长约24.7%[4] - 2024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34.89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36.00亿元[4] - 2024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2.90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3.48亿元[4] - 2024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6元,2023年为人民币0.31元[4]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总计503410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374512千元人民币[19] - 本年度集团总收入上升约24.7%至约人民币503.41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403.75亿元)[47] - 本年度集团毛利减少约3.1%至约人民币34.89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36.00亿元)[47] - 本年度集团整体毛利率下跌至约6.9%(2023年:约8.9%)[47]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2.90亿元(2023年:约人民币3.48亿元),同比减少16.7%[47] -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6元(2023年:人民币0.31元)[47] - 本年度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503.41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24.7%[66] - 本年度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34.89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3.1%[67] - 本年度集团毛利率约为6.9%,2023年约为8.9%[67] - 公司收入约达人民币503.41亿元,拥有人应占利润约达人民币2.90亿元[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6,851,559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36,774,781千元[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697,84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525,315千元[5]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531,06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754,824千元[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06,15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24,310千元[5] - 2024年借贷总成本为428,269千元,2023年为424,087千元;资本化金额2024年为10,509千元,2023年为7,762千元;最终金额2024年为417,760千元,2023年为416,325千元[23] - 2024年资本化年度比率为3.88%,2023年为4.34%[23] - 2024年薪金及其他福利成本为1,575,950千元,2023年为1,757,326千元[24] - 2024年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82,189千元,2023年为91,584千元[24] - 2024年劳工成本为122,794千元,2023年为111,289千元[24]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780,933千元,2023年为1,960,199千元[24] - 2024年存货撇减为1,800千元,2023年为9,314千元[24] - 2024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46,849,759千元,2023年为36,765,467千元[24] - 2024年即期税项为96,899千元,2023年为148,719千元;递延税项抵免2024年为8,271千元,2023年为75,608千元;总计2024年为106,157千元,2023年为224,310千元[27] - 2024年集团就集团内公司间股息支付预扣税约7,142,000元,2023年为9,625,000元[29]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531,067千元,按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132,767千元,年度所得税开支为106,157千元;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754,824千元,按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25%计算的税项为188,706千元,年度所得税开支为224,310千元[30] - 本年度集团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6.98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32.8%[68] - 本年度分销及销售开支约为人民币9.4632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9.7%,占收入百分比约为1.9%(2023年:约2.6%)[69]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6.11383亿元,较2023年轻微减少约0.2% [70] - 本年度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3.78749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13.6% [71]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4.1776亿元,较2023年轻微增加0.3% [72] - 本年度除税前利润约为人民币5.31067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29.6% [73]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减至约人民币1.06157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52.7%,实际税率约为20.0%(2023年:约29.7%)[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512,314千元,2023年为6,637,978千元,较2023年下降约1.9%[6] - 2024年投资物业为1,581千元,2023年为564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180.3%[6] - 2024年无形资产为66,382千元,2023年为141,913千元,较2023年下降约53.2%[6]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为159,170千元,2023年为42,300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276.3%[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7,332,180千元,2023年为15,154,505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14.4%[6] - 2024年应收贷款为11,608千元,2023年为5,108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127.2%[6]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2,577,941千元,2023年为1,561,404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65.1%[6]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款项为2,418,960千元,2023年为3,411,077千元,较2023年下降约29.1%[6] - 2024年衍生金融工具为5,128千元,2023年为0千元,较2023年增长100%[6] - 2024年受限银行存款为3,277,050千元,2023年为1,036,265千元,较2023年增长约216.2%[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3,669,344千元,2023年为12,853,207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3,662,836千元,2023年为2,301,298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0,175,150千元,2023年为8,939,276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74,704千元,与2023年持平[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储备为6,296,162千元,2023年为6,064,299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370,866千元,2023年为6,139,003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279,198千元,2023年为1,057,804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7,650,064千元,2023年为7,196,807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525,086千元,2023年为1,742,469千元[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36.62836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36.12035亿元,债务净额约为人民币25.59471亿元 [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27(2023年12月31日:1.18),负债比率约为10.7%(2023年12月31日:约9.9%) [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 [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分派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43港元,2023年为0.053港元[4] - 2024年度分派总额约为0.475亿港元,2023年约为0.585亿港元[4] - 2023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053港元,金额为58,519,000港元;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066港元,金额为72,872,000港元;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043港元[33] - 董事会决议向2025年6月16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43港元,预计2025年7月16日或前后派付,需经股东大会批准[90] 财务准则相关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1] - 2020年修订本澄清负债分类规定,集团负债流动或非流动分类不变,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报表无影响[12] - 集团拟在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生效后应用[13]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1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正分析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构成重大影响[17]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其他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在可见未来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构成重大影响[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动自行车电池收入为184794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459759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收入为919389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990878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锂离子电池收入为26382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7249千元人民币[19] - 2024年可再生材料收入为224038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706626千元人民币[19] - 本年度铅酸动力蓄电池销售收入约276.7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55.0%[53] - 本年度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收入约184.79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6.7%[53] - 本年度电动车电池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电池销售收入约91.94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8.3%[53] - 本年度锂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2.64亿元[53]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向客户销售产品,收入于货品控制权转让时确认,一般提供45至90日信贷期[20] - 公司为铅酸动力电池产品提供销售起计15个月保证期[21] - 2025年公司将推进“零碳超威”“智慧超威”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46] - 2025年公司将加速“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和布局海外产业[46] - 本年度公司重磅发布最新“超威甄黑金超跑电池”[45] - 公司开展多体制、多机制、多形式的技术创新模式,抢先布局前沿技术[45] - 公司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品、行销及服务创新,深耕分销网络[45] - 集团在天津、河北等省市设立回收公司,在广西、浙江等省市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55] - 集团按环保要求在试点省市建立了500余个暂存点、20余个中转站[55] - 集团全面启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开展回收控制体系试点工作[54] - 集团自主研发电池全生命周期物联网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