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CL电子(01070)
icon
搜索文档
TCL电子(01070):全年业绩超预期,美国线下渠道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开源证券· 2025-03-25 2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6][4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超预期,内外销彩电业务量价双升,毛利率受彩电业务扰动但费用率持续改善带动利润率提升,北美渠道结构调整收效明显,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看好公司长期利润率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6][15][21][28][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业绩超预期,内外销彩电业务量价双升 - 2024年营收993亿港元(+26%),归母净利润17.6亿港元(+137%),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6.1亿港元(+100%);2024H2营收538亿港元(+22%),归母净利润11.1亿港元(+131%),经调整归母净利润9.5亿港元(+76%) [6][15][40] - 彩电业务国内外均量价双升,内销彩电2024/2024H2营收分别为190/107亿港元,同比分别+19%/+17%,2024年出货量/均价同比分别+6%/+12%,2024H2同比分别+6%/+11%;国际彩电2024/2024H2营收分别为411/235亿港元,同比分别+26%/+27%,2024年出货量/均价同比分别+18%/+7%,2024H2同比分别+24%/+3% [7][17] - 互联网业务2024年营收26亿港元(-5%),2024H2营收14亿港元(-14%),全年国际/国内互联网业务营收同比分别+17%/-12% [17] - 中小尺寸业务2024/2024H2营收分别为85/47亿港元,同比分别+20%/+28%,战略调整后营收增速明显改善 [18] - 全品类营销2024/2024H2营收分别为124/47亿港元,同比分别+20%/+8%,海外业务维持高双位数增长 [18] - 光伏业务2024/2024H2营收分别为129/76亿港元,同比分别+104%/+65%,截至2024H1期末/2024年期末,累计工商签约项目超150/220个,累计经销商渠道商超1200/2110家,累计签约用户超7/17万户 [18] 2024年毛利率受彩电业务扰动,费用率持续改善带动利润率提升 - 2024年毛利率15.7%(-1.6pct),或主系结构变化和面板成本扰动 [7][21] - 彩电业务2024年口径调整后国内国外毛利率同比分别-1.6pct/基本持平,国内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品牌结构变化以及面板成本影响 [21] - 互联网业务2024年口径调整后毛利率56.2%(+1.3pct) [22] - 全品类营销2024年口径调整后毛利率13.9% [22] - 中小尺寸业务2024年口径调整后毛利率15.4% [22] - 光伏业务2024年口径调整后毛利率9.6%(基本持平) [22] - 2024年口径调整后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6%/4.2%/2.4%/0.8%,同比分别-1.1/-0.9/-0.6/-0.3pct,费用率持续改善 [24] - 综合影响下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率1.77%(+0.8pct),经调整归母净利率1.6%(+0.6pct) [24] 北美渠道见闻更新:渠道结构调整收效明显,Bestbuy渠道高端品线SKU数量显著增加 线上渠道 - Bestbuy渠道各尺寸段进驻总SKU数量以及高端品线SKU数量较2024年均不同程度增加,如75寸以上MiniLED SKU数量从3款提升至16款,SKU总量从10款提升至28款 [8][28] 线下渠道 - Bestbuy渠道:公司SKU总量和高端品线数量增加幅度高于同行且开始有专区展示旗舰产品,预计2025年Bestbuy线下渠道的覆盖率较2024年有所提升 [32] - Walmart渠道:销售SKU数量较2024年未有明显变化,开始销售更大尺寸(85寸)产品,预计调整结构为主,ONN和VIZIO在售SKU数量有所减少 [36] - Sam's Club渠道:公司销售情况较2024年未有明显变化,VIZIO进驻数量显著增加,三星/LG进驻数量减少 [3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2/24.74/27.99亿港元(2025 - 2026年原值为16.35/19.43亿港元),对应EPS分别为0.8/1.0/1.1港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4/9.0/7.9倍,维持“买入”评级 [6][40]
港股收盘(03.24) | 恒指收涨0.91% 家电股、有色股表现亮眼 TCL电子(01070)绩后大涨13%
智通财经网· 2025-03-24 16:57
文章核心观点 - 港股早盘高开后下挫,尾盘三大指数走高,中长期看好中国资产价值重估,4月市场短期波动或加剧 [1] 蓝筹股表现 - 长和股价反弹,2024财年呈报基础每股盈利同比减少11%,全年每股股息同比减少13%,市场更关注其港口交易 [2] - 海尔智家、紫金矿业上涨,新东方 - S、国药控股下跌,分别对恒指有不同点数的贡献或拖累 [2] 热门板块表现 家电股 - 以旧换新带动家电销售近9000万台,家电股涨幅居前,TCL电子、海信家电等多只家电股上涨 [3] - 2025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家电社零增长,3月起家电内销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4] - TCL电子2024年财报显示收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TV出货量和市占率提升,中高端产品出货量高增 [4] 有色股 - 有色股涨幅居前,洛阳钼业、江西铜业等多只有色股上涨 [5] - 近期国际铜价持续走高,美国港口可能被大量进口铜涌入,未来十年全球铜供应缺口预计达1000万吨 [5] - 洛阳钼业、紫金矿业2024年营收和利润表现良好,紫金矿业2025年有矿产产量计划 [6] 新能源车股 - 新能源车股尾盘走高,零跑汽车、理想汽车等多只新能源车股上涨 [6] - 3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100万,渗透率回升 [7] 热门异动股表现 伟仕佳杰 - 伟仕佳杰绩后走强,2024年度收益、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拟派末期股息 [8] 康耐特光学 - 康耐特光学表现强势,天风证券认为其有望享受智能眼镜快速成长红利 [9] 和铂医药 - B - 和铂医药早盘冲高,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阿斯利康认购股份,双方共同研发抗体 [10] 中远海控 - 中远海控明显上涨,2024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末期息派1.03元 [11] 华晨中国 - 华晨中国全天承压,2024年收益、纯利同比下滑,不派末期息,中银国际下调目标价 [12]
TCL电子20250324
2025-03-24 16:14
纪要涉及的公司 TCL 电子、雷鸟公司、凌阳创新、Meta、阿里 AI 实验室、博士眼镜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板块**:TCL 电子业务分显示、创新和互联网三个板块,显示业务占比约 70%,2024 年收入同比增 23.6%,大尺寸显示业务(电视)是重点;创新业务占比 6%,由全品类营销和光伏各占一半,2024 年光伏收入同比增 104.4%;互联网业务占比约 30%,2024 年收入 26 亿港元,毛利率 56.2% [3][4] - **全球电视市场表现**:2024 年 TCL 电子全球电视出货量 2900 万台,同比增 14.8%,高于行业平均;Mini LED 电视出货量同比增 194.5%,全球渗透率从 2%提至 3.8%,中国从 20%提至 30%;全球电视市场规模 3684 亿美元,预计 2034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 7.7% [4][5] - **Mini LED 技术重要性**:国家补贴激活需求、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势、上游面板成本降低、中小尺寸电视普及推动价格下沉,共同推动 Mini LED 电视出货量大幅增长 [4][6] - **大屏化趋势影响**:2024 年公司 75 寸及以上电视出货量同比增 79.7%,受益于政策、技术和成本因素,终端价格下沉至万元以内,高端产品利润率高,提升公司整体利润水平 [4][7] - **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国内受益于 Mini LED 高渗透率和大屏化趋势,国际因海外品牌影响力和议价权提升及价格较高,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和持续扩张 [4][8] - **雷鸟公司 AI 眼镜市场表现及前景**:雷鸟成立于 2021 年,TCL 持股 11.5%;预计 2025 年全球 AI 眼镜销量同比增 135%;雷鸟 V3 AI 拍摄眼镜有竞争力,定价 1799 元起,性价比优于 Meta 同类产品;国内凌阳创新占 38%消费级 AR 眼镜市场份额,雷鸟与阿里 AI 实验室和博士眼镜合作,在技术和价格上有优势 [4][9] - **未来盈利预期**:2025 年净利润估值约 11.8 倍,电视板块估值有望修复至 13 - 14 倍,受益于 AI 加消费趋势和 AI 眼镜市场增长,2025 年和 2026 年净利润预计分别同比增 24.0%和 24.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TCL电子:24年净利超预期,看好电视结构升级-20250324
华泰证券· 2025-03-24 1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9.72港币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TCL电子业绩大幅好于预期,受益于政策红利、产业布局和海外优势,中高端电视市场份额提升,电视提价顺畅,盈利改善逻辑有望持续兑现,且AI端侧产品落地或带来新产品周期 [1] - 2025年换新政策将继续催化中高端需求,公司零售量份额有望继续提升,产品结构升级明显,盈利优化可期 [2] - 公司在Mini LED产品上综合优势突出,国际市场有望保持积极进取态势,消费者教育有望提速,大屏及Mini LED电视销量占比提升将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3] - 鉴于国内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实施,公司大屏化及Mini LED渗透加速,2025年公司国内TV业务毛利率有望优化 [4] - 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5.58亿港元,基于盈利改善有望延续,给予公司12倍2025年PE估值,上调目标价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业绩指标概览 - 2024年公司收入993.22亿港元,同比+25.7%;归母净利润17.59亿港元,同比+136.6%;经调整归母净利16.06亿港元,+100.1% [1] - 2024年毛利率15.7%(同比-1.6pct),主要受收入结构影响;费用端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1、-0.9pct [4] 市场表现 - 2024Q4线上/线下KA电视机行业零售量分别同比+4.74%/+3.09%,TCL及雷鸟品牌市占率同比提升3.42/4.07个百分点 [2] - 2025年1 - 2月公司零售量份额继续强化,线上TCL同比+0.85pct、雷鸟+3.62pct;线下TCL+3.54pct;1 - 2月TCL线上均价同比+12.9% [2] - 2024年公司电视国际市场出货量同比+17.6%,呈全域增长态势 [3] 盈利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港币百万)|78,986|99,322|112,147|119,277|127,31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港币百万)|743.63|1,759|2,031|2,275|2,558| |EPS(港币,最新摊薄)|0.30|0.70|0.81|0.90|1.01| |ROE(%)|4.48|10.38|11.40|11.90|12.41| |PE(倍)|26.44|11.23|9.73|8.69|7.73| |PB(倍)|1.18|1.15|1.07|1.00|0.92| |EV EBITDA(倍)|5.40|4.21|1.46|1.92|1.37|[7][28][29]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公司代码|公司简称|当前市值(亿元)|PE(倍)(2023)|PE(倍)(2024E)|PE(倍)(2025E)|PE(倍)(2026E)| |----|----|----|----|----|----|----| |600060 CH|海信视像|299|12.3|13.0|12.4|10.9| |6690 HK|海尔智家|2,599|11.2|12.5|10.2|9.3| |0921 HK|海信家电|425|7.3|9.5|9.1|8.1| |平均| | |10.3|11.6|10.6|9.4|[20]
TCL电子(0107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993.22亿港元,同比增长25.7%;毛利155.54亿港元,同比增长13.8%;除税后利润18.49亿港元,同比提升123.6%;归母净利润17.59亿港元,同比增长136.6%;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6.06亿港元,同比提高100.1%[5][12] - 公司收入由2023年的789.86亿港元同比上涨25.7%至2024年的993.22亿港元[53][54] - 整体毛利由2023年的136.74亿港元同比增长13.8%至2024年的155.54亿港元,2024年毛利率为15.7%,较2023年下降1.6个百分点[53][59]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年的18.09亿港元同比增长8.3%至2024年的19.60亿港元[53][64] - 公司本年度利润由2023年的826,809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848,511千港元,归母净利润由2023年的743,633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759,366千港元[53] - 除税前利润从2023年的11.48亿港元同比增长119.0%至2024年的25.15亿港元[73] - 本年利润从2023年的8.27亿港元同比增长123.6%至2024年的18.49亿港元,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的7.44亿港元同比增长136.6%至2024年的17.59亿港元[76]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的8.03亿港元同比提升100.1%至2024年的16.06亿港元[77] - 2024年公司收入为993.22亿港元,2023年为789.86亿港元[99] - 2024年毛利为155.54亿港元,2023年为136.74亿港元[99]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25.15亿港元,2023年为11.48亿港元[99] - 2024年本年度利润为18.49亿港元,2023年为8.27亿港元[99] - 2024年其他全面亏损除税净额为884,256千港元,2023年为102,062千港元[103]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964,255千港元,2023年为724,747千港元[103]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72.39港仙,2023年为30.65港仙;摊薄盈利为69.72港仙,2023年为30.01港仙[10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合计11,833,477千港元,2023年为11,264,127千港元[104] - 2024年流动资产合计64,533,927千港元,2023年为53,512,323千港元[104] - 2024年流动负债合计57,128,936千港元,2023年为45,535,596千港元[105] - 2024年净流动资产为7,404,991千港元,2023年为7,976,727千港元[10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合计1,562,050千港元,2023年为1,934,768千港元[105] - 2024年净资产为17,676,418千港元,2023年为17,306,086千港元[105] - 2024年归属母公司拥有者权益中已发行股本为2,520,935千港元,2023年为2,507,569千港元;储备为14,683,433千港元,2023年为14,200,085千港元[105]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99,322,325千港元,2023年为78,986,064千港元,同比增长25.75%[133] - 2024年销售货物收入为96,001,306千港元,2023年为75,353,677千港元,同比增长27.40%[133][135] - 2024年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41,476,428千港元,2023年为32,245,801千港元,同比增长28.63%[133][135] - 2024年融资成本总额为786,914千港元,2023年为885,497千港元,同比下降11.13%[137] - 2024年银行贷款利息为743,851千港元,2023年为817,023千港元,同比下降8.96%[137] - 2024年TCL实业控股控制之公司之存款及贷款利息为23,269千港元,2023年为36,234千港元,同比下降35.78%[137] - 2024年租赁负债之利息支出为19,794千港元,2023年为17,024千港元,同比增长16.27%[137] - 2024年视频点播服务收入为499,072千港元,2023年为511,262千港元,同比下降2.38%[133][135] - 2024年广告、垂直类应用及其他新业务收入为2,018,294千港元,2023年为2,088,817千港元,同比下降3.37%[133][135] - 2024年建设服务收入为803,653千港元,2023年为1,032,308千港元,同比下降22.15%[133][135] - 2024年销售存货及提供服务成本为83,768,340千港元,2023年为65,312,286千港元[13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82,840千港元,2023年为405,726千港元[139] - 2024年研发费用为2,335,052千港元,2023年为2,326,980千港元[139] - 2024年工资及薪金为5,786,943千港元,2023年为5,253,561千港元[139] - 2024年应课税利润香港地区年内税项支出为115,987千港元,其他地区为564,256千港元;2023年香港地区为11,097千港元,其他地区为344,021千港元[143] - 2024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为1,759,366千港元,2023年为743,633千港元[146] 公司费用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支出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7.6%;行政支出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4.2%,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11.8%[12] - 销售及分销支出从2023年的68.18亿港元同比增长10.1%至2024年的75.04亿港元[65] - 行政支出从2023年的40.13亿港元同比增加3.3%至2024年的41.45亿港元[66] - 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23.27亿港元同比微升0.3%至2024年的23.35亿港元[68] - 其他营运支出从2023年的2.44亿港元同比增加20.8%至2024年的2.94亿港元[69]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1.39亿港元同比下降65.6%至2024年的4767万港元[70]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8.85亿港元同比下降11.1%至2024年的7.87亿港元[71]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额资本负债比率维持于0.0%;存货周转天数为65天,同比下降3天[1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87.72亿港元,同比减少18.3%,其中49.2%为美元、28.0%为人民币、10.6%为欧元、1.5%为港元、10.7%为其他货币[85]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约46.1亿港元,利率介乎1.95%至5.77%[87]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等约94.42亿港元,计息银行及其他贷款及租赁负债总额约49.67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0%[87] - 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现金及已抵押存款结馀约6.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743.2万港元大幅增加[88] - 2024年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为53989.9万港元,2023年为59951万港元[89] - 2024年应收第三方款项为15,504,528千港元,2023年为11,792,769千港元[150] - 2024年应收关联方款项总计7,095,307千港元,2023年为4,054,087千港元[150] - 公司两组客户欠付的应收贸易账款分别约1.71323亿港元(2023年:3.5454亿港元)和约1.04213亿港元(2023年:无),持有一项商业物业及若干政府债券作为抵押品[151]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中,将保理的应收款项为17.58335亿港元(2023年:9.10616亿港元),根据持续参与程度确认的资产及相关负债为1192.7万港元(2023年:2696.4万港元),其余应收账款账面总额为208.29573亿港元(2023年:149.09276亿港元)[153] - 2024年末应收贸易账款即期至90日为1659513.8万港元(2023年:1074004.7万港元),91日至180日为285716.8万港元(2023年:318607.1万港元),181日至365日为205920.4万港元(2023年:91682.6万港元),365日以上为108832.5万港元(2023年:100391.2万港元),减值拨备为26695.1万港元(2023年:29896.8万港元)[154] - 2024年应付第三方款项为1492681.1万港元(2023年:1183821.6万港元),应付关联方款项为1171964万港元(2023年:727745.8万港元),总计2664645.1万港元(2023年:1911567.4万港元)[156] - 2024年末应付贸易账款即期至90日为2177982.2万港元(2023年:1571259.8万港元),91日至180日为385282.3万港元(2023年:250225.7万港元),181日至365日为86084.5万港元(2023年:73130.2万港元),365日以上为15296.1万港元(2023年:16951.7万港元)[157] - 2024年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流动部分为417239.9万港元(2023年:492282.8万港元),非流动部分为43766万港元(2023年:88882.6万港元),总计461005.9万港元(2023年:581165.4万港元)[159] - 2024年TCL实业控股为公司若干银行贷款担保金额达18.38914亿港元(2023年:40.06479亿港元),TCL科技未为公司银行贷款担保(2023年:8088.8万港元)[160] - 公司若干银行贷款以存货金额达4.0008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及未来应收款项金额达346.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作抵押[160] 公司股息相关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现金31.80港仙,派息率达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的约50.0%[5][12]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为801,657千港元,每股31.80港仙;2023年为401,211千港元,每股16.00港仙[143]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现金31.8港仙(2023年:16港仙),待股东大会批准后于2025年7月30日或前后派付[166] 显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显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至694.40亿港元[15] - 2024年公司TCL TV出货量同比增长14.8%至2,900万台,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13.9%,位列全球品牌TV前二[15] - 2024年公司TCL Mini LED TV全球出货量突破170万台,同比增长194.5%,全球出货量市占率同比提升9.9个百分点至22.
TCL电子:黑电龙头,技术升级与需求共振下迎来业绩快速增长期-20250320
兴证国际证券· 2025-03-20 14: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3][5][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TCL电子作为黑电龙头,在技术升级与需求共振下迎来业绩快速增长期,电视出货量全球第二,创新业务增加抗周期性,全球电视行业未来10年市场规模增速预计为高单位数,Mini LED TV渗透率持续提升,技术驱动高端化使MiniLED电视出货量高速增长,大屏化电视占比提升有望带动整体盈利性,AI+产品布局走在前列 [5][11][14] 各部分总结 TCL电子——显示翘楚,位列三甲 - 大股东为T.C.L.实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东生,持股54.54%,第二大股东为Zeal Limited(截至2025年1月20日) [18] - 业务分显示、互联网、创新三部分,显示为核心,2024Q3 TCL智屏全球出货量市占率14.3%排第二,2024年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增14.8%达2900万台,互联网业务与巨头合作,TCL Channel累计用户超1200万,创新业务发展多元化新型业务 [20] - 2024年1月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目标2024 - 2026年分别较2023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增长65%/100%/150% [23] - 1997年尝试体制改革,成为中国第一家增量资产股权激励企业,实现跨越 [24] - 2004年受LCD技术冲击,2009年与深超科技合资成立华星光电,拓展到核心基础技术 [24] - 2014年引进量子点新技术,2020年发布全球首款5G 8K智屏新品,2021 - 2024年推出多款Mini - LED智屏产品,2023年营收789.86亿元,同比增10.70%,2015 - 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0.9%,净利润增长率波动大,2023年净利润7.436亿元,2015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26.2%,电视机海外市场业务收入占比最高 [27] 显示业务:全球电视龙头,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 电视需求增长点在海外,近五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除2022年外相对稳定上升,中国市场需求量小幅递减,2024年电视市场规模估计3683.9亿美元,2025 - 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7.7%,2023年TCL全球电视出货规模排第三,2024年前三季度超越海信,销售毛利率平均值略高于海信,电视业务收入占比最高且稳定增长但比例逐年下降,TCL TV全球出货量市占率从2015年的5.6%提高到2024H1的13.3%,海外市场电视机营业收入2015 - 2023年CAGR是12%,已打通六大北美渠道,覆盖90%以上北美市场销售渠道,欧洲市场入驻主流渠道,新兴市场聚焦营销实现渠道突破,相比海信国外收入占比更高 [31][34][35][37][41] - 2023年中国电视市场65寸销量占比超55寸成首选,75寸紧随其后,TCL电视近三年出货量稳步提升,65吋及以上、75吋及以上占比提升,持续推进“TCL + 雷鸟”双品牌战略,中高端产品主打量子点电视和mini - LED,2024年前三季度TCL量子点电视及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61.1%及162.8%,2024年第三季度Mini LED电视出货量占比达15.3%,高端产品线为厂商打开利润空间,雷鸟科技主打低价策略,2021年成立“雷鸟创新”发力AR产品 [44][47][50][53] - TCL电子与华星光电维持长期关系,京东方、TCL华星、惠科掌握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约六七成产能,2025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液晶面板供应份额预计达72.7%,电视面板价格因供给侧格局优化和按需生产策略,波动收敛,具备较强稳定性 [59][63] 互联网业务——发展潜力大,盈利性高 - 2023年全球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2%至27.6亿港元,毛利率同比增加4.6个百分点至55.1%,围绕智能电视互联网服务展开,通过视频点播等实现收入,2023年国内营业收入20.6亿港币,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0.1%,与巨头合作提升用户体验,雷鸟海外商业模式突破,截至2023年12月底TCL Channel累计用户数超2300万,覆盖60个国家 [67] 创新业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 - 创新业务收入占比由2021年的21.29%提升到2023年的23.66%,全品类营销业务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26.3%达104.09亿港元,智能连接及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达19.32亿港元,智能连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1.0个百分点至25.4%,光伏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入52.7亿港元,毛利同比大幅上升322.5%至5.4亿港元,毛利率提高2.7个百分点至10.3% [70] - 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运营光伏业务,2024年上半年覆盖中国23个省市,2023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820.3%达63亿港元,运营模式分C端和B端,TCL中环是主要供应商 [72] - 2023年全品类营销业务收入和毛利显著增长,收入增幅26.3%,毛利额同比增长60.3%达17.40亿港元,毛利率提高3.5个百分点至16.7%,推出新风空调小蓝翼P7等新产品 [73] - 2023年智能连接和智能家居业务收入达19.32亿港元,同比增长3.2%,智能家居业务收入7.06亿港元,智能连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达12.26亿港元,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1.0个百分点至25.4%,内部孵化的雷鸟创新推出多款AR和XR眼镜产品,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国内消费级AR眼镜线上市场份额排名连续第一,还发布V3 AI拍摄眼镜,预计2025Q2发布X3 Pro AR眼镜 [74][77] 财务分析 - 2023年营业收入789.86亿元,同比增长10.70%,2015 - 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1.1%,净利润增长率波动大,2023年净利润7.436亿元,2015 - 2023年归母净利润CAGR约为52.2% [78] - 毛利率整体略有提升,2023年为18.7%,较2022年增长0.3个百分点,净利率2020年最高为6.31%,2015 - 2023年平均值为2.15% [80] -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3.29天,存货周转天数为61.79天 [83]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950、1093、1243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20.2%、15.1%、13.7%,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9、16.11、20.11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74.6%、24.0%、24.8% [6][86]
TCL电子:2024A业绩有望超预期,接入DeepSeek多方面赋能
太平洋· 2025-02-19 21: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有望超预期完成激励目标,全年TV出货量创历史新高,2025年接入DeepSeek赋能多个业务,有望持续加大AI领域投入,行业和公司端均有积极因素,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9/18.86/22.18亿港元 [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流通为25.21/25.21亿股,总市值/流通为165.88/165.88亿港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7.18/2.55港元 [3] 2024年业绩情况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计约为13亿 - 17亿港元,同比约+62%~+112%,有望超额完成同比增长50% - 65%(对应12 - 13.2亿港元)的股权激励考核目标 [4] - 核心TV业务规模增长叠加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推动业绩增长,2024年电视全球出货量达2900万台(+14.8%),75寸及以上占比达13.2%(+2.4pct),量子点和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分别+69.5%、+194.5% [4] - 创新业务持续高增,全品类营销和光伏业务规模和竞争力提升增厚业绩 [4] - 费用端通过降本增效措施优化2024年整体费用率 [4] 接入DeepSeek情况 - 2025年2月15日宣布正式接入,有望赋能智能家居、移动通信、内部研发等产品线和业务 [5] - 软件端TCL APP接入后实现AI助手中家电说明书问答和产品控制两大功能提升 [5] - 硬件端TCL电视、空调、手机接入后分别在音画质、人机交互、内容生成、响应需求、会议纪要功能等方面有突破或升级 [5] 投资建议 - 行业端全球TV市场大屏高端产品需求强,面板产能向中资转移,光伏、AR/XR、AI等行业增长迅速 [6] - 公司端作为全球TV行业龙头,智屏份额、中高端大屏产品占比提升,互联网业务盈利能力稳健,创新业务高速发展,品牌力提升,接入DeepSeek有望赋能发展 [6]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9/18.86/22.18亿港元,对应EPS分别为0.62/0.75/0.88港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57/8.80/7.48倍 [6]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8986|102706|121501|140273| |营业收入增长率(%)|11%|30%|18%|15%| |归母净利(百万元)|744|1569|1886|2218| |净利润增长率(%)|66%|111%|20%|18%| |摊薄每股收益(元)|0.31|0.62|0.75|0.88| |市盈率(PE)|8.32|10.57|8.80|7.48| [9]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及票据等资产负债表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表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在2023A - 2026E的预测数据 [11]
TCL电子:业绩延续高增,各板块发展向好-20250219
天风证券· 2025-02-19 00: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TCL电子为全球彩电行业领先企业 持续修炼中高端+全球化运营能力带动TV业务份额稳步扩张 同时在主航道之外夯实光伏、全品类营销、互联网业务等增长动能 [2] - 预计24 - 26年公司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8.9/22.6亿港元(前值13.6/16.6/20.1亿港元) 结合业绩预告上调全年24 - 26年利润预期 对应12.1x/9.7x/8.1x 维持“买入”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盈喜预告 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3 - 17亿元 同比增长62% - 112% 大概率超股权激励目标(65%增长) [1] TV业务 - 2024年TV全球出货量2900万台 yoy + 14.8% 其中国内总出货量同比 + 5.8% 海外同比 + 17.6% 欧洲及新兴市场渠道持续渗透 [1] - 受益于补贴政策以及公司对前沿技术的开发 TCL产品结构高端化、大尺寸化趋势在国内国际市场均加速 2024年Mini LED在全球范围内出货量同比增长近2倍 [1] 多元业务与经营策略 - TV业务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创新业务维持高增态势 全品类营销及光伏业务持续快速提升规模及竞争力 增厚公司业绩 [1] - 公司着力增强能力建设 在重点领域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 并通过严控费用、加快周转和材料降本等方式积极锻造效率经营 全面实现业务高质量发展 [1] 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2520.94百万股 港股总市值16587.75百万港元 每股净资产6.60港元 资产负债率75.94% 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7.18/2.55港元 [3]
TCL电子:业绩延续高增,各板块发展向好-20250218
天风证券· 2025-02-1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盈喜,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3 - 17亿元,同比增长62% - 112%,大概率超股权激励目标 [1] - TV全球出货领先,2024年出货量2900万台,同比增长14.8%,国内同比+5.8%,海外同比+17.6%,Mini LED出货量同比增长近2倍 [1] - 多元业务增厚业绩,TV业务收入创新高,创新业务高增,全品类营销及光伏业务提升规模和竞争力 [1] - 公司增强能力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严控费用等方式实现效率经营和业务高质量发展 [1] - 预计24 - 26年公司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8.9/22.6亿港元,上调全年利润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2520.94百万股,总市值16587.75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6.60港元,资产负债率75.94%,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7.18/2.55港元 [3] 股价走势 - 展示了2024年2月 - 10月TCL电子与恒生指数的股价走势 [5] 相关报告 - 《TCL电子 - 公司点评:份额稳步扩张,锻造效率经营》(2024 - 08 - 25) [6] - 《TCL电子 - 公司点评:H1业绩高增,全球化经营 + 提质增效兑现》(2024 - 07 - 16) [6] - 《TCL电子 - 首次覆盖报告:全球份额扩张,盈利质量改善》(2024 - 06 - 08) [6]
TCL电子24H2预告点评:持续向上,H2盈利再超预期
华安证券· 2025-02-18 1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H2利润超预期,24年电视内外销份额提升,全年量增+15%跑赢全球电视量增+1.8%,产品结构改善ASP上行,中小尺寸减亏费率优化,积极接入AI [6] - 电视主业结构优化和互联网光伏业务增量下盈利有空间,若面板成本压力缓和盈利弹性放大 [6] - 预计24 - 26年营收为985/1144/1306亿港元,同比+25%/16%/14%;归母净利润为14.6/18.5/22.5亿港元,同比+96%/27%/22%,当前对应PE为11/9/7X,以分红50%对应股息率超4.5%,是低估值高股息标的,维持“买入”评级 [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预告 - 24H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5 - 10.5亿港元(+19% - +93%) [7] - 24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3 - 17亿港元(+62% - +112%) [7] - H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中值(同比+56%)超预期,全年净调整归母净利润中值15亿(同比+87%)高出股权激励目标1.8亿,预告下限可达24年目标 [7] 业务分析 电视业务 - Q3/Q4出货量各同比+20%/+19%,好于H1量增+9% [7] - 内销Q3/Q4量增各+5%/+7%(对比H1量增+5%),MiniLED出货量同比翻番,Q3/Q4渗透率分别达15.3%/24.4% [5] - 外销Q3/Q4量增各+24%/23%(对比H1量增+10%),H2 75+大屏出货量同比+80%,MiniLED渗透率约+1pct [5] - 分地区全年出货量增欧洲+34%>新兴+13%>北美+6%(对比H1出货量增欧洲+40%>新兴+4%>北美 - 3%),欧洲提份额维持最高增长,北美渠道调整成功H2迎拐点,新兴区域增长提速 [5] 创新业务 - 收入有望维持高增(H1收入+61%),光伏和全品类营销两大板块贡献成长 [8] 盈利分析 - 以中值计算,H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56%,预计H2毛/净利率皆有提升(H1毛利率同比 - 1.6pct) [8] - 原因包括受益MiniLED/大屏化趋势和内销国补升级产品结构改善;成本压力缓解,H2面板价格75寸同比 - 3%(H1面板价格+17%);公司自身费用率下行 [8]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78986|98521|114399|130648| |收入同比(%)|11%|25%|16%|14%|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744|1458|1846|2248| |归母净利润同比(%)|66%|96%|27%|22%| |ROE(%)|4.45%|8.22%|9.67%|10.81%| |每股收益(元)|0.31|0.58|0.73|0.89| |市盈率(P/E)|8.32|11.38|8.99|7.38| [11]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3A - 2026E期间的情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