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原银行(01216)
icon
搜索文档
中原银行(012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7:3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是覆蓋河南全省的省屬法人銀行[13] - 公司總資產突破人民幣1.3萬億元,員工人數超1.8萬名[13] 公司荣誉 - 2024年7月公司位列英國《銀行家》雜誌「2024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第144位,較去年上升1位[16] - 2024年1月公司榮獲「2023年度河南高質量發展金融機構」[17] - 2024年1月公司榮獲「2023年度品牌傳播大會卓越品牌傳播獎」[17] - 2024年5月公司榮獲「2024金諾•金融品牌年度新媒體(銀行)」稱號[17] - 2024年6月公司榮獲華為「鴻蒙先鋒-卓越創新獎」[17] - 2024年9月公司榮獲河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反假貨幣業務技能大賽團體二等獎[17] - 2024年11月公司入選年度品牌影響力金融機構[17] - 公司在2024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位列第144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较2023年下降3.2%[19]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较2023年增长7.6%[19] - 2024年营业收入259.55亿元,较2023年下降0.9%[19] - 2024年净利润34.70亿元,较2023年增长8.2%[19] - 2024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34.46亿元,较2023年增长7.0%[19] - 2024年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7.20亿元,降幅3.2%[5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较2023年增加0.996亿元,增幅7.6%[51] - 2024年利息收入同比减少26.69亿元,降幅5.3%,主要因发放贷款及垫款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少[63]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318.42亿元,同比减少17.83亿元,降幅5.3%,因响应号召下调利率[64] - 2024年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87.26亿元,同比减少10.80亿元,降幅11.0%,因平均收益率下降[66] - 2024年应收租赁款利息收入40.60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增幅0.4%,因平均余额增加[67] - 2024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7.47亿元,同比增加0.03亿元,增幅0.4%,因平均余额增加[68] - 2024年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6.26亿元,同比减少0.72亿元,降幅10.3%,因平均收益率下降[69] - 2024年拆出资金利息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增幅23.9%,因平均余额增加[71] - 2024年利息支出264.93亿元,同比减少19.49亿元,降幅6.9%[73] - 2024年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86.16亿元,同比减少10.83亿元,降幅5.5%[74] - 2024年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8.73亿元,同比减少8.45亿元,降幅22.7%[76] - 2024年拆入资金利息支出17.49亿元,同比减少1.11亿元,降幅6.0%[77]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加1.00亿元,增幅7.6%[79] - 2024年交易净收益1.92亿元,同比减少1.20亿元,降幅38.5%[81] - 2024年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25.04亿元,同比增加6.12亿元,增幅32.3%[82] - 2024年营业费用104.50亿元,同比减少4.12亿元,降幅3.8%[84] - 2024年减值损失128.86亿元,同比增加3.26亿元,增幅2.6%[87] - 2024年所得税费用 -7.19亿元,同比减少4.70亿元[88]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9.55亿元,净利润34.70亿元,净利润增幅8.2%[48][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费用104.50亿元,同比减少4.12亿元,降幅3.8%[84] - 2024年减值损失128.86亿元,同比增加3.26亿元,增幅2.6%[87]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3651.9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4%[21] - 2024年末负债总额12648.1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21] - 2024年末归属本行股东权益965.5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4%[21] - 2024年不良贷款率2.02%,较2023年下降0.02个百分点[21] - 2024年拨备覆盖率155.03%,较2023年上升0.97个百分点[21]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39] - 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39] - 绿色信贷余额417.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68亿元[39] - 商业养老金产品上线首月销量突破4亿元[3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增幅1.4%[92] - 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分别占2024年末总资产的51.1%及30.3%[92]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96.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73亿元,增幅1.1%[95] - 公司贷款、个人贷款及票据贴现分别占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56.9%、36.9%、5.5%[9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为4098.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67亿元,增幅3.1%[97] - 截至2024年末个人贷款为2653.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77亿元,增幅2.3%[101] - 截至2024年末票据贴现为392.5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12.51亿元,降幅22.3%[103] - 截至2024年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413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0.12亿元,增幅7.0%[10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等三类资产分别占2024年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的19.8%、20.7%、59.5%[106] - 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分别占2024年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的81.5%、17.5%[107]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237.9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25.05亿元,降幅57.7%[108]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余额为658.2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05亿元,降幅1.8%[108]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余额为221.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2亿元,增幅32.3%[108] - 拆出资金余额为435.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28亿元,增幅22.3%[110] - 负债总额为12,648.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55亿元,增幅1.2%[111] - 吸收存款总额为9,118.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0.16亿元,增幅6.0%[113]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526.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55亿元,增幅36.1%[115] - 股东权益总额为1,003.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95亿元,增幅3.6%[120] -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诺合计为131,676.4百万元,上年末为125,784.7百万元[123] - 不良贷款余额为144.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44.553亿元,不良贷款为144.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2023年同期总额为7074.622亿元,不良贷款为144.5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4%[126] - 2024年末公司贷款小计4098.244亿元,占比57.4%,不良贷款率1.61%;个人贷款小计2653.787亿元,占比37.1%,不良贷款率2.97%[128] - 2024年末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约65.8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约4.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0.17个百分点至1.61%[128] - 2024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约78.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4.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约0.12个百分点至2.97%[129] - 2024年末按行业划分,制造业贷款506.079亿元,不良贷款率3.18%;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贷款1482.913亿元,不良贷款率0.20%等[132] - 2024年末公司贷款不良贷款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及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率分别约为6.09%、4.42%、5.71%[133] - 住宿和餐饮业202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约0.39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约2.35个百分点[133] - 2024年末正常类贷款6769.944亿元,占比94.76%;关注类贷款230.028亿元,占比3.22%等[126] - 2024年末短期公司贷款1663.902亿元,不良贷款率2.45%;中长期公司贷款2434.342亿元,不良贷款率1.03%[128] - 2024年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234.07亿元,不良贷款率1.40%;个人消费贷款514.109亿元,不良贷款率3.24%等[128] - 截至2024年末贷款总额714.46亿元,较2023年末的707.46亿元略有增加,不良贷款率从2.04%降至2.02%[136] - 保证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约2.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0.04个百分点;质押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约2.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0.16个百分点[137]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约0.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0.1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约1.7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约1.71个百分点[138] - 截至报告期末,向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约73.35亿元,占贷款总额约1.1%;向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约358.15亿元,占贷款总额约5.1%[141] - 截至2024年末逾期贷款总额约29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1.06亿元;逾期贷款占比约4.09%,较上年末上升约0.11个百分点[144]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总额846.21亿元,一级资本净额985.77亿元,二级资本净额188.39亿元,总资本净额1174.16亿元[148] - 2024年末风险加权资产总额9016.09亿元,较2023年末的9500.17亿元有所减少[148] - 截至报告期末,对任何单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均未超过资本净额的10%[139] - 2024年末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增幅1.0%[48] - 2024年末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增幅6.2%[48]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36、0.49、1.38个百分点[48] - 截至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36、0.49、1.38个百分点[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133.62亿元,占比51.5%;零售银行业务69.86亿元,占比26.9%;资金业务54.80亿元,占比21.1%;其他业务1.27亿元,占比0.5%[146] - 对公存款余额为3304.94亿元,全省市场份额排名第一[151] - 对公贷款余额为4098.24亿元,全省市场份额排名第三[153] - 对公客户总量达47.77万户,报告期内新开户5.95万户,其中首开达标户2.71万户,占比45.55%,基础有效户4.79万户,较上年末新增4407户[154] -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为901.2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6.68亿元,带动上下游客户488户
大额股权再登变卖台 中原银行业绩增长下暗藏隐礁
北京商报· 2025-04-14 23:4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原银行多笔大额股权现身拍卖平台,重启分红却因超低派息比例陷入舆论旋涡,2024年度虽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面临“增利不增收”、贷款集中度攀升、个贷不良走高等挑战,破局尚需时间考验 [2] 分组1:多笔大额股权被变卖 -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中原银行11笔大额股权正在变卖,合计约5.94亿元 [4] - 被执行人河南海菱实业持有的洛阳银行2.43亿股股权及孳息,现折后成为中原银行2.81亿股股权及孳息;兰尉高速持有的平顶山银行3.33亿股股权及孳息,现折后成为中原银行2.01亿股股权及孳息 [4] - 兰尉高速持有的中原银行股权今年1月23日一拍起拍价1.35亿元流拍,2月14日二拍起拍价下调至1.08亿元仍流拍,如今变卖价与二拍一致,预计5月6日上午10时结束,截至发稿超4700次围观,暂无人报名 [4] - 另有多笔股权变卖信息上线,均来自相关公司原本持有合并前银行股权,合并后折算成中原银行相应股权及孳息,如河南坤元商贸、怀来县子宇贸易、河南领秀机械设备等公司 [5] -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有关中原银行股权拍卖信息超600条,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金融市场波动大、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银行业竞争激烈、上市银行普遍股价跌破净资产值,导致投资者对中原银行股权需求不足 [8] 分组2:业绩增长下暗藏隐忧 - 2024年中原银行营业收入259.55亿元,同比减少0.9%;归母净利润34.46亿元,同比增长7%,资产规模达1.3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 [9] - 2023年营业收入261.8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32.21亿元,同比减少11.8% [10]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但住宿和餐饮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约0.39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约2.35个百分点 [10] - 零售业务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约78.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4.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约0.12个百分点至2.97% [10] - 2024年底十大单一借款人借款余额共计358.15亿元,占资本净额的37.6%,较2023年末占比33.4%上升;单一最大借款人借款余额达73.35亿元,占资本净额的7.7%,较2023年的7.5%增长 [10] - 贷款集中度上升,大额借款人出现经营困境或信用违约会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中原银行需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控制信贷风险 [11] 分组3:低派息背后的发展之困 - 4月10日中原银行宣布8月5日派发2024年末股息,每10股派现0.12元,合计派发股息4.39亿元(含税),距上次分红过去四年 [12] - 按公司章程,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应为10.32亿元,此次仅派发4.39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比例仅为12.7%,远低于规定比例 [12] - 分红比例低说明银行需保留现金处理自身问题或消化并购资产,会削弱投资者信心,持续不分红影响投资者持股信心,降低资本市场吸引力,不利于融资和资本运作 [13] - 银行需拨备或留存利润应对未来风险,分红比例低使投资者对公司发展战略存疑,长远来看需控制不良资产规模、提高业绩表现,才能提高股东分红比例 [13]
中原银行反向追薪超2000万,未披露董事长郭浩薪酬
搜狐财经· 2025-04-10 16:5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是中原银行“三五”战略规划开局之年,2024年该行在经营和资产质量上有优势也有不足,在科技金融发力的同时部分传统行业贷款不良率较高,还存在股权拍卖等情况 [1]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259.55亿元,同比下降0.9%;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约34.5亿元,同比增幅7% [1] - 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7.2亿元,降幅3.2%,业务规模变动致减少5.07亿元,收益率或付息率变动致减少2.13亿元 [2] - 营业费用104.50亿元,同比减少4.12亿元,降幅3.8%,主要因持续压降低效资产,开展降本增效,折旧与摊销和其他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 [10] - 员工费用64.69亿元,同比增长4.0%,人均员工成本为35.36万元,较2023年度增长7.12% [10][11] 资产情况 - 三年前以约285亿元吸收合并多家银行,资产规模跨入万亿元门槛,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达1.365万亿,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增幅1.4%,负债总额达1.26万亿元 [2] - 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比为51.1%,期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96.53亿元,增幅1.1% [2] - 绿色信贷余额为417.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68亿元 [4] - 科技金融业务贷款余额770.46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17.57亿元,增幅18.01%,已为超1.3万户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贷户数2533户 [4] - 不良贷款率为2.02%,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总额约29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1.06亿元,逾期贷款占比约为4.09%,较上年末上升约0.11个百分点 [5][6] 业务特色 - 发力打造政策性科技金融“中原模式”,设立13家专营团队和7家科技支行,“科技贷”增速、“专精特新贷”与“知识产权贷”余额均居河南省第1 [3] 分红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普通股股利,每10股派发人民币0.12元(税前),分红总额约4.39亿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分红 [6][7] 薪酬管控 - 按即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有效激励与责任约束相结合原则,对适用人员绩效薪酬实行递延兑付,完善绩效追索扣回管理办法,报告期内绩效追索扣回2010.76万元 [8][9] 股权拍卖 - 阿里拍卖官网显示有11笔股权正在拍卖,合计约11.06亿股,约占总股本的3.03%,评估价格总计10.6亿元,起拍价合计仅5.9亿元,相当于评估价的5.6折,因股东拖欠广州农商行贷款未还被申请拍卖偿债 [13][1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4年末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河南投资集团持股6.69%,其余股东持股均未超过5%,十大股东中有三位民营企业股东 [14][16]
中原银行(01216)发布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34.46亿元 同比增加7%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21:1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原银行2024年度业绩有增有减,战略推进取得成果,资产规模、存贷款等指标有变化,资本实力提升 [1][2] 业绩表现 - 集团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3.2% [1] - 营业收入259.55亿元,同比减少0.9% [1]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4.46亿元,同比增加7% [1] - 每股收益0.08元 [1] - 实现净利润34.70亿元,增幅8.2% [2] 战略发展 - 成立十年深入推进改革发展,2024年坚定做优政府银行、做实产业银行、做强市民银行、做大乡村振兴银行战略方向,新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快形成 [2] 资产与存贷款情况 - 总资产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增幅1.4% [2] - 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增幅1.0% [2] - 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增幅6.2% [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率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拨备覆盖率155.03%,较上年末上升0.97个百分点 [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36、0.49、1.38个百分点 [2]
中原银行2024年成绩单发布:融入大局稳中求进 推动金融服务走在前创新篇
搜狐财经· 2025-03-28 21:1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原银行2024年圆满完成年度目标,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在经营、服务实体等方面表现出色,未来将聚焦目标愿景,担当实干,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1][8] 经营向好 - 核心指标全线飘红,坚持“量”“质”并重,践行高质量发展 [2] - 以“市民银行”定位深耕零售,AUM超6454亿元,零售客户超3543万户,构建三大场景服务生态 [2] - 以“数字中原”建设为引领,推动科技与业务融合,手机银行用户超1756万户,月活445万,线上平台提供供应链融资1874亿元,智能风控系统提升服务效率 [2] - 构建“智能风控+全面管理”模式,上线全面风险管理平台,覆盖多类风险指标,风险抵御能力居行业前列 [3] 服务实体 - 为实体经济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提供金融支持,围绕“7+28+N”产业链群建设,为5万家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产业金融贷款余额达1596亿元,新增投放192亿元 [4] - 强化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229.38亿元,较年初增长46.93亿元 [4] - 建立“敢贷愿贷能贷”机制,创新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900亿元,服务客户16.66万户 [4] -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战略,2024年相关领域贷款超66亿元 [5] - 以“四位一体”渠道服务体系为依托,布设县域网点和乡镇服务点,手机银行(乡村在线版)服务用户超342万户,涉农贷款余额达1719亿元 [5] 夯实基础 - 围绕“打造一流城商行、当好金融豫军‘排头兵’”目标,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道路,以“四个银行”为战略支点,激发创新攻坚锐气 [6] - 在科技、普惠、绿色、养老、数字金融等领域表现出色,扛稳省属法人银行责任,做服务地方主力军 [6] - 全体员工紧盯“国之大者”等,坚持实干,推动银行发展 [7]
中原银行(0121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5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2017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22年5月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13] 公司组织架构与规模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下辖18家分行,600余家营业网点,1家消费金融公司,2家金融租赁公司和14家村镇银行[1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突破人民币1.3万亿元,员工人数超1.8万名[13] 公司排名与荣誉 - 2024年7月,公司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144位,较去年上升1位[16] - 2024年1月,公司荣获“2023年度河南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和“2023年度品牌传播大会卓越品牌传播奖”[17] - 2024年5月,公司荣获“2024金诺•金融品牌年度新媒体(银行)”称号并再次上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金融保险业榜单[17] - 2024年6月,公司荣获华为“鸿蒙先锋-卓越创新奖”[17] - 2024年7月,公司荣获《当代金融家》2024(第六届)“铁马十佳中小银行”奖、“数智化转型先锋企业”及“数字风控优秀案例”双项荣誉[17] - 2024年9月,公司荣获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反假货币业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24财联社“优秀银行理财机构金榛子奖”、中国金融传媒的城商行ESG综合表现TOP20 [17] - 公司在2024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位列第144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47] 公司业绩审阅确认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计合并年度业绩已由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审阅确认[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较2023年下降3.2%[19]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较2023年增长7.6%[19] - 2024年营业收入259.55亿元,较2023年下降0.9%[19] - 2024年净利润34.70亿元,较2023年增长8.2%[19]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3651.9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4%[22]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净额6978.4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22] - 2024年末吸收存款9117.9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6.0%[22] - 2024年不良贷款率2.02%,较2023年下降0.02个百分点[22] - 2024年拨备覆盖率155.03%,较2023年上升0.97个百分点[22]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6%,较2023年上升0.36个百分点[2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39] - 2024年末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39]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9.55亿元[39] - 绿色信贷余额417.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68亿元[39] - 商业养老金产品上线首月销量突破4亿元[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增幅1.4%[48] - 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144.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93亿元,增幅1.0%[48] - 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89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3亿元,增幅6.2%[48]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9.55亿元,净利润34.70亿元,增幅8.2%[48][50] - 不良贷款率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5.03%,较上年末上升0.97个百分点[48]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36、0.49、1.38个百分点[48] - 2024年利息净收入215.43亿元,同比减少7.20亿元,降幅3.2%[5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较2023年增加0.996亿元,增幅7.6%[51] - 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25.04亿元,较2023年增加6.117亿元,增幅32.3%[51] - 2024年公司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3412.18亿元,利息收入480.36亿元,平均收益率3.58%;2023年平均余额12854.25亿元,利息收入507.05亿元,平均收益率3.94%[54] - 2024年公司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12841.02亿元,利息支出264.93亿元,平均付息率2.06%;2023年平均余额11971.78亿元,利息支出284.42亿元,平均付息率2.38%[54] - 2024年公司净利息收入215.43亿元,净息差1.52%,净利息收益率1.61%;2023年净利息收入222.63亿元,净息差1.56%,净利息收益率1.73%[54]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同比减少26.69亿元,降幅5.3%,主要因发放贷款及垫款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少[63] - 2024年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318.42亿元,同比减少17.83亿元,降幅5.3%,因下调利率[64] - 2024年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87.26亿元,同比减少10.80亿元,降幅11.0%,因平均收益率下降[66] - 2024年公司应收租赁款利息收入40.60亿元,同比增加0.16亿元,增幅0.4%,因平均余额增加[67] - 2024年公司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7.47亿元,同比增加0.03亿元,增幅0.4%,因平均余额增加[68] - 2024年公司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6.26亿元,同比减少0.72亿元,降幅10.3%,因平均收益率下降[69] - 2024年公司拆出资金利息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增幅23.9%,因平均余额增加[71] - 2024年利息支出264.93亿元,同比减少19.49亿元,降幅6.9%[73] - 2024年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86.16亿元,同比减少10.83亿元,降幅5.5%[74] - 2024年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8.73亿元,同比减少8.45亿元,降幅22.7%[76] - 2024年拆入资金利息支出17.49亿元,同比减少1.11亿元,降幅6.0%[77]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加1.00亿元,增幅7.6%[79] - 2024年交易净收益1.92亿元,同比减少1.20亿元,降幅38.5%[81] - 2024年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25.04亿元,同比增加6.12亿元,增幅32.3%[82] - 2024年营业费用104.50亿元,同比减少4.12亿元,降幅3.8%[84] - 2024年减值损失128.86亿元,同比增加3.26亿元,增幅2.6%[87] - 2024年所得税费用 -7.19亿元,同比减少4.70亿元[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增幅1.4%[92]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96.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73亿元,增幅1.1%[9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为4098.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67亿元,增幅3.1%[97] - 截至2024年末,个人贷款为2653.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77亿元,增幅2.3%[101] - 截至2024年末,票据贴现为392.5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12.51亿元,降幅22.3%[103] - 截至2024年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413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0.12亿元,增幅7.0%[104]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为237.9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25.05亿元,降幅57.7%[108]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余额为658.2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05亿元,降幅1.8%[108]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余额为221.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2亿元,增幅32.3%[108] - 拆出资金余额为435.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28亿元,增幅22.3%[110] - 负债总额为12648.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55亿元,增幅1.2%[111] - 吸收存款总额为9118.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0.16亿元,增幅6.0%[113]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526.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55亿元,增幅36.1%[115] - 股东权益总额为1003.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95亿元,增幅3.6%[120] - 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诺合计为1316.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92亿元[123] - 不良贷款余额为144.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7144.553亿元,不良贷款为144.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2%;2023年同期总额为7074.622亿元,不良贷款为144.5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4%[126] - 截至报告期末,保证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2.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04个百分点;质押贷款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2.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16个百分点[137]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0.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1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1.79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1.71个百分点[138] - 截至报告期末,向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约73.35亿元,占贷款总额约1.1%;向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约358.15亿元,占贷款总额约5.1%[141] - 截至2024年末未逾期贷款6852.05亿元,占比95.91%;逾期贷款292.51亿元,占比4.09%;2023年末未逾期贷款6793.18亿元,占比96.02%;逾期贷款281.44亿元,占比3.98%[143] - 截至报告期末,逾期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11.06亿元,逾期贷款占比上升0.11个百分点[144] - 截至报告期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6%、10.93%、13.02%,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36、0.49、1.38个百分点[147]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总额846.21亿元,一级资本净额985.77亿元,二级资本净额188.39亿元,总资本净额1174.16亿元,风险加权资产总额9016.09亿元[14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贷款余额3353亿元,为“十大战略”新增信贷投放1436亿元[31] - 为全省7大产业链集群重点企业新增投放192亿元,产业金融贷款余额1596亿元[32] - 服务个人代发客户765万户,服务老年客户1049万户[32] - 县域一般贷款余额1497亿元[32] - 消费金融公司ROE达17%,邦银金租新增投放中产业项目占比83%,洛银金租直租业务投放24亿元[41] - 2024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133.62亿元,占比51.5%;零售银行业务69.86亿元,占比26.9%;资金业务54.80亿元,占比21.1%;其他业务1.27亿元,占比0.5%[146] - 对公存款余额为人民币3304.94亿元,市场份额全省排名第一[151] - 对公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098.24亿元,市场份额全省排名第三[153] - 对公客户总量达47.77万户,报告期内新开户5.95万户,其中首开达标户2.71万户,占比45.55%;基础有效户4.79万户,较上年末新增4407户[154] - 总行级战略客户贷款余额为人民币901.2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16.68亿元,带动上下游客户488户[156] - 为全省18个地市、170个县区提供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服务,市场份额居前列;服务国库集中支付代理资金量居省内第一梯队;首次中标省级社保财政专户代理行[157] - 为超1.3万户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贷户数2533户;科技金融业务贷款余额为人民币770.46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117.57亿元,增幅18.01%,居河南省内银行第一梯队[159]
中原银行(0121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107.042亿元,同比下降1.7%[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775亿元,同比增长26.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9.921亿元,同比增长3.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184亿元,同比增长2.7%[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20.495亿元,同比增长2.4%[6] - 公司利息净收入为人民币107.04亿元,同比减少1.89亿元,降幅1.7%[14] - 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12.78亿元,同比增加2.64亿元,增幅26.1%[13] - 公司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3.89亿元,同比增加5.46亿元,增幅64.7%[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利息收入243.6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50亿元人民币,降幅3.0%[19] - 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16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35亿元人民币,降幅3.2%,主要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20]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44.2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34亿元人民币,降幅7.0%,主要由平均余额减少所致[22] - 应收租赁款利息收入为20.1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13亿元人民币,降幅0.7%,主要由平均收益率下降所致[23]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3.6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11亿元人民币,降幅3.0%,主要由平均余额减少所致[24]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为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0.32亿元人民币,增幅10.0%,主要由平均余额增加所致[2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5.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45亿元人民币,增幅39.0%,主要由平均余额增加所致[26] - 公司贷款利息收入为99.67亿元人民币,平均收益率为4.87%,同比减少0.09个百分点[21] - 票据贴现利息收入为3.18亿元人民币,平均收益率为1.47%,同比减少0.17个百分点[21] - 个人贷款利息收入为5.8789亿元人民币,平均收益率为4.56%,同比减少0.56个百分点[21] - 拆出资金利息收入为人民币5.28亿元,同比减少6.0%[27] - 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36.60亿元,同比减少3.9%[27]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为人民币94.60亿元,同比减少4.3%[28]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5.27亿元,同比减少22.4%[30] - 拆入资金利息支出为人民币9.66亿元,同比增加11.9%[31] - 净利息收益率为1.66%,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3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12.78亿元,同比增加26.1%[33] - 交易净收益为人民币4.93亿元,同比减少17.6%[35] - 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3.89亿元,同比增加64.7%[36] - 减值损失为人民币80.96亿元,同比增加15.4%[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1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6.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1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19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18,946千元,同比下降39.1%[19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411,352千元,同比增长0.2%[19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630,298千元,同比下降32.6%[198]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89%,较2023年末提高0.79个百分点[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充足率为12.98%,较2023年末提高1.34个百分点[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总额为1,361,667.9百万元,同比增长1.1%[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吸收存款为918,067.3百万元,同比增长6.8%[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为94,919.2百万元,同比增长2.6%[7]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3,616.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22亿元,增幅1.1%[11] - 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12,628.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77亿元,增幅1.1%[1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361.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9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1,26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9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权益为98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为70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9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发放贷款及垫款为6821.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9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吸收存款为9180.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19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未分配利润为4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5%[195] - 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为人民币6821.3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0.1%,较上年末减少77.32亿元,降幅1.1%[43][44]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人民币3987.0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9.3%,较上年末增加118.59亿元,增幅3.1%[44][52] - 公司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159.58亿元,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59.1%,较上年末增加185.01亿元,增幅4.7%[46][47] - 个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2623.32亿元,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37.2%,较上年末增加28.31亿元,增幅1.1%[46][49] - 票据贴现为人民币212.7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92.31亿元,降幅57.9%[46][51]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人民币7047.0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1.8%,较上年末减少69.76亿元,降幅1.0%[44][4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人民币414.37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0%,较上年末减少148.66亿元,降幅26.4%[44]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为人民币303.9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2%,较上年末增加136.77亿元,增幅81.9%[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109.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吸收存款总额为人民币9180.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占负债总额的72.7%[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拆出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81.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租赁款余额为人民币694.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人民币166.0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7.1%[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拆入资金余额为人民币658.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14.3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6.4%[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总额为人民币701.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总额为人民币303.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8%[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2628.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债券余额为人民币1,180.5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0.6%[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余额为人民币641.3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3%[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988.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64] 风险管理 - 公司不良贷款率为2.08%,拨备覆盖率为159.59%,较上年末上升5.53个百分点[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45.4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0.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8%,较2023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65.29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5.31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57%[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个人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80.1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26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至3.06%[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正常类贷款占比为94.84%,较2023年末略有上升[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08%,较2023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短期贷款占比为17.5%,不良贷款率为1.70%[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中长期贷款占比为42.0%,不良贷款率为1.52%[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总金额为4159.58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59.5%,不良贷款率为1.57%[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个人贷款总金额为2623.32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37.5%,不良贷款率为3.06%[72] - 住宿和餐饮业不良贷款率上升至4.80%,较2023年末增加0.17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上升1.06个百分点[73]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下降至4.08%,较2023年末减少1.14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下降0.48个百分点[73] - 其他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至4.02%,较2023年末增加0.23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上升1.07个百分点[73] - 保证贷款不良贷款率下降至2.20%,较2023年末减少1.72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下降0.06个百分点[75] - 质押贷款不良贷款率下降至0.35%,较2023年末减少1.99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下降0.1个百分点[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最大单个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为80.56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的1.1%[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十大单个借款人的贷款总额为372.12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的5.3%[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总额为人民币6995.63亿元,其中未逾期贷款占比96.17%,逾期贷款占比3.83%[79] - 逾期贷款总额为人民币268.20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3.25亿元,逾期贷款占比下降0.15个百分点至3.83%[80] - 公司持续完善覆盖全机构、全员、全流程、全产品的风险管理体系,推动风险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动资本新规项目落地实施[130] - 公司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提升政策导向作用,加强大额风险暴露管理,严格控制集中度水平[131] - 公司推进授信审批体系改革,优化统一授信管理体系,提升授信全流程管理能力[131] - 公司强化预警排查管理,保障资产质量稳定运行,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确保资产质量平稳运行[131] - 公司大额风险暴露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信用风险稳定可控[132] - 公司市场风险整体稳定可控[134] - 公司整体运行规范有序,未发生重大操作风险事件[135] - 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整体流动性状况充裕,主要流动性指标满足监管要求且持续优化改善[136] - 公司流动性风险安全可控[137] - 公司信息科技风险平稳可控[138] - 公司声誉风险平稳可控[139] - 公司汇率风险稳定可控[140] 业务发展 - 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9.92亿元,占比57.1%,较2023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81] - 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3.84亿元,占比24.2%,较2023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81] - 资金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5.75亿元,占比18.4%,较2023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81] - 公司存款余额为人民币3362.3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84.76亿元,增幅为5.81%[84] - 公司贷款余额为人民币4159.5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85.01亿元,增幅为4.65%[86] - 公司客户总量达到46.60万户,报告期内新开户3.11万户,其中首开达标户1.32万户,占比42.44%[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行级战略客户授信资产余额较2023年末新增人民币1
中原银行(0121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9:00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107.0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8]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41亿元人民币,增幅3.3%[13][14] - 公司实现净利润2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0.56亿元人民币,增幅2.7%[13][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107.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主要由于业务规模变动导致减少1.67亿元,收益率或付息率变动导致减少0.22亿元[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为20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主要由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减少46.2%[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为138.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7%[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57.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9%,主要由于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5.4%[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78%,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为2.23%,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为7100.09亿元人民币,利息收入为1616.46亿元人民币,平均收益率为4.55%,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吸收存款平均余额为8772.40亿元人民币,利息支出为945.97亿元人民币,平均付息率为2.16%,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变化中,规模变动导致增加1.45亿元人民币,利率变动导致减少8.95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支出变化中,规模变动导致增加3.12亿元人民币,利率变动导致减少8.74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61.65亿元,同比下降3.2%,主要受市场利率下行影响[22] - 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4.20亿元,同比下降7.0%,主要由于平均余额减少[24] - 公司应收租赁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0.16亿元,同比下降0.7%,主要由于平均收益率下降[25] - 公司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69亿元,同比下降3.0%,主要由于平均余额减少[26] - 公司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48亿元,同比增加10.0%,主要由于平均余额增加[27] - 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人民币5.18亿元,同比增加39.0%,主要由于平均余额增加[28] - 公司拆出资金利息收入为人民币5.28亿元,同比下降6.0%,主要由于平均收益率下降[29] - 公司利息支出为人民币136.60亿元,同比下降3.9%,主要由于吸收存款和已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减少[29] - 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12.78亿元,同比增加26.1%,主要由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减少[35] - 公司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3.89亿元,同比增加64.7%,主要由于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加[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费用总计26.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工资、奖金及津贴增长4.2%至17.535亿元人民币[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减值损失为80.9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主要由于加大拨备计提力度[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少28.5%至295.02亿元人民币,而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增长205.1%至463.83亿元人民币[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5.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953亿元人民币,主要受可抵扣金额增加及税会暂时性差异影响[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总额为13,616.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1%,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比50.1%,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占比29.3%[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公司贷款为4,159.58亿元人民币,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59.1%,较上年末增长4.7%[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公司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20.9%,保证贷款占比42.8%,抵押贷款占比20.7%,质押贷款占比15.6%[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个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2,623.32亿元,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37.2%,较上年末增加28.31亿元,增幅1.1%[51] - 个人住房贷款为人民币12,097.51亿元,占个人贷款总额的46.1%,较上年末增加1.67亿元,增幅0.1%[52] - 票据贴现为人民币212.7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92.31亿元,降幅57.9%[53]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为人民币3,987.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8.59亿元,增幅3.1%[5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8,861.14亿元,占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的21.6%,较上年末增加27.46亿元,增幅44.9%[55] - 企业发行债券为人民币3,621.53亿元,占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的9.1%,较上年末增加24,765.3亿元,增幅216.3%[56]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人民币414.3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8.66亿元,降幅26.4%[57]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为人民币303.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6.77亿元,增幅81.8%[57] - 应收租赁款余额为人民币694.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21亿元,增幅6.3%[58] - 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2,628.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77亿元,增幅1.1%[59] - 吸收存款总额为人民币8,970.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5.39亿元,增幅7.1%[60] - 公司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13.9%,定期存款占比22.7%,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12.1%,定期存款占比49.0%[61]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为人民币166.0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1.04亿元,降幅57.1%[62] - 拆入资金余额为人民币658.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3亿元,增幅2.1%[63] - 已发行债券余额为人民币1,180.5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9.37亿元,降幅10.6%[64]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余额为人民币641.3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9.86亿元,降幅12.3%[65] - 股东权益总额为人民币988.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45亿元,增幅2.0%[66] - 不良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45.4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0.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8%,较2023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69] - 正常类贷款占比94.84%,关注类贷款占比3.08%,次级类贷款占比0.57%,可疑类贷款占比0.19%,损失类贷款占比1.32%[70] - 公司贷款总额为4159.58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59.5%,不良贷款率为1.57%,较2023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71][72] - 个人贷款总额为2623.32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37.5%,不良贷款率为3.06%,较2023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71][73] - 制造业贷款余额为552.30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7.9%,不良贷款率为2.60%,较2023年末下降0.85个百分点[74] - 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为283.87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4.1%,不良贷款率为4.08%,较2023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74][75] - 住宿和餐饮业贷款余额为26.73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0.4%,不良贷款率为4.80%,较2023年末上升1.06个百分点[74][75] - 其他行业贷款余额为85.14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1.3%,不良贷款率为4.02%,较2023年末上升1.07个百分点[74][75] -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贷款余额为1467.68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21.0%,不良贷款率为0.21%,较2023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74] - 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为460.02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6.6%,不良贷款率为3.34%,较2023年末上升0.33个百分点[74] - 建筑业贷款余额为420.32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6.0%,不良贷款率为2.00%,较2023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7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为288.01亿元人民币,占总贷款的4.1%,不良贷款率为0.02%,较2023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总额为6995.63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总额为145.47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2.08%[76] - 保证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较2023年末减少约1.72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下降0.06个百分点[77] - 质押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较2023年末减少约1.99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下降0.1个百分点[78] - 公司向最大单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为80.56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的1.1%[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逾期贷款总额为268.20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减少13.25亿元人民币,逾期贷款占比下降0.15个百分点[82] - 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为799.17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收入的57.1%[83] - 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为338.36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收入的24.2%[83] - 资金业务营业收入为257.53亿元人民币,占总营业收入的18.4%[83] - 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89%,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54%,资本充足率为12.98%,较上年末分别增加0.79、1.10、1.34个百分点[84] - 公司存款余额为3362.3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增长184.76亿元人民币,增幅为5.81%[86] - 公司贷款余额为4159.5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增长185.01亿元人民币,增幅为4.65%[88] - 公司客户总量达到46.60万户,报告期内新开户3.11万户,其中首开达标户1.32万户,占比42.44%[89] - 总行级战略客户授信资产余额较2023年末新增146.57亿元人民币[9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89%,较2023年末的8.10%有所提升[85]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54%,较2023年末的10.44%有所提升[85] - 资本充足率为12.98%,较2023年末的11.64%有所提升[85] - 公司为全省18个地市、173个县区提供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服务,市场份额稳居前列[91] - 公司首次中标省级社保财政专户代理行,标志着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新的突破[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服务科技型企业11,908户,增幅4.45%;有贷户2,380户,增幅7.74%;科技金融业务贷款余额人民币770.60亿元,较2023年末新增人民币117.71亿元,增幅18.03%[92] - 重点产品“专精特新贷”累计放款人民币55.15亿元,余额人民币32.70亿元,排名全省第一;“科技贷”累计放款为人民币37.10亿元,余额为人民币13.07亿元,排名全省第二[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绿色信贷累计投放金额人民币135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达到人民币417.44亿元,余额较2023年末新增人民币80.53亿元[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财资管理产品服务客户28,111户,较2023年末新增1,640户[96]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供应链融资人民币1,077亿元[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国际业务实现跨境收付汇量20.1亿美元[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对公电子渠道累计客户数29.42万户[97] - 公司成功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3支,规模合计人民币108.35亿元[98] - 公司帮助企业实现融资规模近人民币320.00亿元[98] - 公司汽车金融贷款累计发放人民币254.86亿元,累计服务客户28.25万户[100] - 公司汽车供应链金融累计交易发生额人民币585.94亿元[100] - 公司储蓄存款余额人民币5,608.29亿元,较2023年末新增人民币410.64亿元,增幅7.90%[101] - 公司AUM余额人民币6,438.95亿元,较2023年末新增人民币444.76亿元,增幅7.42%[101] - 公司自营零售贷款余额人民币2,623.32亿元,较2023年末新增人民币28.31亿元,增幅1.09%[103] - 公司零售客户总量达到3,462.94万户,较2023年末新增79.83万户,增幅2.36%[104] - 公司累计销售高净值产品金额人民币110.15亿元[105] - 公司信用卡累计发卡431.62万张,较2023年末增加16.74万张[106] - 公司累计向省内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人民币4.27万亿元[107] - 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人民币689.87亿元,均为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110] - 公司累计为小微客户提供普惠小微贷款人民币411.18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06%[1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人民币910.38亿元,较2023年末新增人民币72.61亿元,贷款增速8.67%[111] - 有贷款余额的普惠小微客户16.77万户,较2023年末新增0.95万户[111] - 公司连续6个月荣登“回购创新活跃交易商”榜单前30名[107] - 公司连续4年获得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本币市场奖项[108] - 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客户总数近90%[109] - 公司新增6大特色产业授信政策指引,包括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批发市场等[112] - 公司形成特色客群会签方案14个[112] - 涉农贷款余额达到人民币1,729.25亿元,较2023年末新增121.54亿元,增幅7.56%[113] - 手机银行注册用户数达1,671.94万户,较2023年末新增79.84万户;手机银行客户数达1,431.49万户,较2023年末新增64.21万户[115] - 微信银行公众号关注量达946.34万,较2023年末新增57.54万,绑卡用户628.75万户,较2023年末新增53.09万户[116] - 个人网上银行用户新增0.62万户,累计166.99万户,累计交易笔数640.39万笔,累计交易金额人民币3,185.81亿元[117] - 客服中心呼入渠道受理客户各类业务共计197.89万人次,其中自助语音服务量73.12万人次,自助服务量占比53%[118] - 永续贷联合创新业务累计签约39家合作银行,累计发放贷款人民币614.34亿元[119] - 小微两增贷款余额人民币910.38亿元,较年初新增人民币72.6亿元[121] - 完成《中原银行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搭建,促进全行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121] - 建立总分支数智赋能“矩阵式”工作机制,响应19家分行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47项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122] - 公司完成123个业务组件规划,形成7层26组265套目标系统的SPECIAL企业架构体系[123] - 公司完成国产大数据集群升级改造,相关系统批处理任务平均执行效率提升50%以上[124] - 公司智能决策平台新增模型39个,支持模型优化迭代340次,处理授信业务45.8亿笔,处理反欺诈类数据64.4万条[124] - 公司完成生产中心22套系统数据库迁移升级、31套信息系统新老资源池迁移、9套网络设备替换升级和390TB历史数据存储资源池利旧建设[124] - 公司AI算力资源扩容提升37%,智能信贷助手实现通用版式尽调报告自动生成率达60%[126] - 公司自主研发证照类型检测模型,实现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类型自动检测,准确率达到95%[126] - 公司自主研发证照质量检测模型,实现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翻拍、复印、截图等风险检测,准确率90%以上[126] - 公司14家村镇银行向当地小微企业和零售银行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经营和消费类贷款、吸收存款等[128] - 公司14家村镇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129] - 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筑牢风险底线,夯实合规根基,推进高质量发展[130] - 邦银金租在报告期内实现经营业绩稳步提升,业务转型持续突破[131] - 洛银金租在报告期内保持业务投放稳定,严控新增
中原银行(0121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07:00
公司概况 - 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分支机构网点覆盖河南全省的省属法人银行[15] - 2017年7月,中原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5] - 2022年5月,中原银行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15] - 目前中原银行下轄18家分行,近700家营业网点,1家消费金融公司,2家金融租赁公司和14家村镇银行[16] - 中原银行总资产规模突破人民币1.3万亿元,员工人数近2万名[16] - 中原银行先后获得"年度十佳城市商业银行""铁马十佳银行""最佳上市公司""年度卓越城商行"等多项荣誉[16] - 中原银行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1000强银行第145名[16,19] - 中原银行社会美誉度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16] 公司治理 - 郭浩先生于2023年5月15日当选为中原银行董事长[6,9] - 2023年10月12日,中原银行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新一届董事会[8,9] - 中原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不断完善公司治理[26] - 中原银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委制度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重塑清廉金融文化[28] - 中原银行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公司治理科学高效[29] 业务发展 - 中原银行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河南省委提出的「打造一流城市商业银行」为奋斗目标[17] - 中原银行全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十大战略"、重点项目、小微企业等的服务力度[31] - 中原银行持之以恒完善全面风控体系,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32] - 中原银行深化改革,稳妥推进吸收合并后续工作,成功发行100亿元永续债[33] - 中原银行将继续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现代化河南建设[34] - 中原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34] 荣誉与奖项 - 中原银行获得第16届金蟋蟀奖暨「2022年度城商行奖」[18] - 中原银行获得金鼎奖「年度最具竞争力中小银行数字化创新奖」和「年度最佳财富管理品牌奖」[19] - 中原银行获得「城商行十佳零售银行奖」[19] - 中原银行获得「2022『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最佳社会责任银行」[19] - 中原银行获得金融时报「2022年度最佳社会责任银行」[19] - 中原银行获得2022年「铁马十佳中小银行」奖[19] - 中原银行获得「2022河南社会责任企业『非凡十年特别贡献』奖」[19] - 中原银行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1000强银行第145名[19] - 中原银行入围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19] 财务数据 - 中原银行2023年总资产达13,464.46亿元人民币[27,39,80] - 中原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达261.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32.06亿元人民币[27,39,52] - 中原银行2023年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8,375.2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人民币7,074.62亿元[39,92] - 中原银行2023年繳納各項稅金人民幣24.92億元[39] - 中原银行2023年成本收入比40.07%,不良率2.04%[39,99] 业务重点 - 中原银行围绕「十大战略」累計投放人民幣2,265億元,重點項目投放人民幣710.56億元[38] - 中原银行產業鏈重點企業投放新增人民幣172.48億元,科技貸餘額人民幣11.11億元[38] - 中原银行零售有效客戶數新增36萬戶,手機銀行客戶數達到1,367萬戶[41] - 中原银行財富高淨值產品全年銷量人民幣218億元[41] 经济环境 - 国内经济回升向好,GDP增长5.2%[47] - 河南经济总体处在疫后恢复期,GDP增长4.1%[48] - 货币政策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M2增长9.7%[49] 财务分析 - 利息净收入增加986.7百万元,增长4.6%[5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下降464.6百万元,下降26.1%[54] - 交易净收益下降645.6百万元,下降67.4%[54] - 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增加442.8百万元,增长30.6%[54] - 营业费用增加5.7%,主要是由于吸收合并后承接三家银行资产业务网点等导致折旧摊销和其他费用增加[76] - 减值损失增加12.2%,主要是由于持续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提高风险抵补能力[78] - 所得税费用减少,主要是受免税收入增加及税会暂时性差异共同影响[79] 资产负债情况 - 发放贷款及墊款總額為人民幣7,116.8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5%[82] - 公司貸款占貸款總額的55.8%,較上年末增加6.7%[82] - 個人貸款占貸款總額的36.5%,較上年末增加9.3%[83] - 票據貼現較上年末減少31.8%[83] - 投資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淨額為人民幣3,868.41億元
中原银行(0121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8:00
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 - 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郭浩先生[10] - 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授權代表為郭浩先生及陳燕華女士[11] - 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秘書為陳燕華女士[12] - 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為郭浩先生[5][6][9] - 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非執行董事為張秋雲女士、馮若凡先生及張姝女士[8][9] - 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徐義國先生、趙紫劍女士、王茂斌先生、潘新民先生及高平陽先生[8][9] - 持續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7] - 持之以恒完善全面風控體系,風險管控能力得到明顯提升[29] - 持續推進組織架構優化調整,所屬村鎮銀行改革化險邁出實質性步伐[40] 财务业绩 - 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計合併年度業績已由董事會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審閱並確認[1] - 中原银行总资产规模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近2万名[15] - 2023年中原银行营业收入为262.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0] - 2023年中原银行净利润为32.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20] - 2023年12月31日,中原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1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4%,资本充足率为11.64%[21] - 2023年12月31日,中原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04%,拨备覆盖率为154.06%[21] - 2023年12月31日,中原银行存贷比为84.47%[21] - 2023年12月31日,中原银行资产总额为13,464.4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5%[21] - 2023年12月31日,中原银行吸收存款为8,597.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7%[21] - 2023年12月31日,中原银行发放贷款净额为6,898.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4%[21] 经营情况 - 中原银行先后获得多项殊荣,包括"年度十佳城市商业银行"、"最佳上市公司"、"年度卓越城商行"等[17][18][19] -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24] - 堅持黨管幹部原則,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幹部人才隊伍[26] - 全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累計向「十大戰略」領域投放貸款人民幣1,572億元[28] - 切實履行省屬法人銀行責任擔當,堅定做金融豫軍的排頭兵[28] - 大力推進輕資本、輕資產、輕成本轉型,鞏固提升向好發展態勢[41] 风险管理 - 持之以恒完善全面風控體系,風險管控能力得到明顯提升[29] - 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的不良資產清收盤活年度工作任務[29] - 將「合規創造價值」「合規促進發展」的理念貫穿於經營管理全過程[29] - 加快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合规制度体系,推进智能风控建设,有效遏制不良新增[38] 数字化转型 - 國產化建設監管達標,信息系統自主掌控比例提高至71%,強化安防體系建設獲監管表扬[39] - 推進數智轉型,探索大模型技術應用,建設上線"生成式對話助手"並在多個場景落地[39] 村镇银行改革 - 持續推進組織架構優化調整,所屬村鎮銀行改革化險邁出實質性步伐[40] - 14家村镇银行向当地小微企业和零售银行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185] - 14家村镇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聚焦"四农"客户需求,持续优化产品和流程,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186] 子公司发展 - 中原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资产质量保持稳定[187] - 邦银金租和洛银金租在业务拓展、不良化解、风险合规、流动性安全管控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