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香港)(01458)

搜索文档
周黑鸭中期业绩引券商扎堆唱多: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并上调目标价,花旗维持“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3: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净利润达1.0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28% [2]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2.7港元 [2] - 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由2.3港元升至2.8港元 [2] - 招商证券上调评级至强烈推荐 [2] - 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均给予买入评级 [2] 业绩驱动因素 - 门店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2]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 - 新渠道与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 [2]
周黑鸭中期业绩引券商扎堆“唱多”: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并上调目标价 花旗重申“买入”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12: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净利润达1.0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8% [1]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2.7港元 [1] - 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评级并将目标价从2.3港元提升至2.8港元 [1] - 招商证券上调评级至强烈推荐 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均给予买入评级 [1] 业绩驱动因素 - 门店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1]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1] - 新渠道拓展与海外市场扩张成效显著 [1] 行业前景预期 - 多家头部券商对公司未来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 [1]
周黑鸭中期业绩引券商扎堆唱多: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并上调目标价,花旗重申“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0:23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228% [1] - 多家头部券商包括花旗、里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元国际集体上调目标价或投资评级 [1] 机构评级 - 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由2.3港元升至2.8港元 [1]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7港元 [1] - 招商证券上调评级至"强烈推荐" 中信证券和国元国际给予"买入"评级 [1] 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通过提升门店运营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盈利能力回升 [1] - 拓展新渠道与海外市场举措获得多家机构认可 [1] - 机构普遍对公司未来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 [1]
周黑鸭(01458):2025年中期业绩点评:门店店效优化,新渠道多点破局
长江证券· 2025-09-07 2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2.23亿元 同比减少2.9% [2][4] -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228.0% [2][4] - 毛利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58.6% [8]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入比38.6% 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8] - 行政开支占收入比9.5% 同比持平 [8] - 财务费用占收入比0.4% 同比持平 [8] 门店运营状况 - 门店总数2864间 其中自营门店1573间 特许经营门店1291间 [2][4] - 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内的292个城市 [2][4] - 自营门店计算平均店效同比提升11.6% [8] - 特许门店计算报表平均单店贡献收入增长13.8% [8] - 2025年上半年净关门店167家 [8] - 自营门店数量同比下降9.3% [8] - 特许门店数量同比下降25.0% [8] - 特许门店数量占比达45.1% 收入占比21.8% [8] 区域分布情况 - 华中地区1293家门店 [8] - 华南地区503家门店 [8] - 华东地区383家门店 [8] - 华北地区393家门店 [8] - 华西地区292家门店 [8] - 华南、华北、华西地区门店占比有所提升 [8] 店效优化策略 - 推行"四季战歌"计划 通过标准化培训、督导考核及店员直播提升服务能力 [8] - 建立"店员-私域"联动机制 扩大会员池 [8] - 外卖合作实现终端销售3.8亿元 [8] - 本地平台(抖音+美团)引流到店销售超0.8亿元 [8] - 延长营业时间 探索夜宵增量 [8] 新渠道拓展 - 其他收入(除自营、特许、线上渠道外)同比增长27.5% [8] - 与山姆会员超市合作定制开发周黑鸭经典卤料包、风味鸭肉酱 [8] - 与永辉、胖东来等达成战略合作 提供真空及散装产品 [8] - 聚焦流通渠道拓展 布局海外市场 探索复合调味料赛道 [8]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00、2.30、2.66亿元 [8] -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2、19、17倍 [8] - 经营不佳门店加速出清 未来关店数量将得到改善 [8] - 下半年重点突破关键战略渠道 持续打磨产品 [8]
周黑鸭(1458.HK)2025年中报点评:改革成效初显 盈利能力恢复
格隆汇· 2025-09-07 13:26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12.23亿元同比减少2.93%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7.96% [1] - 25H1毛利率58.61%同比提升3.22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8.83%同比提升6.22个百分点 [2]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1/2.41/3.07亿元 较前次上调33.9%/38.3%/51.3% [3] 业务运营 - 25H1自营门店/线上渠道/特许经营收入分别为7.12/1.70/2.67亿元 同比+2.22%/-4.18%/-18.56% [1] - 期末门店总数2864家净闭店167家 自营/特许经营门店分别净闭店18/149家 [1][2] - 单店平均收入自营门店同比增长12.75% 特许经营门店同比增长8.56% [2] 产品与渠道 - 鸭及鸭副产品/其他产品/特许经营费收入9.88/2.22/0.13亿元 同比-0.70%/-10.41%/-24.48% [1] - 推出高性价比引流产品及区域限定口味 会员销售占比超60% [1][2] - 开拓山姆等会员店渠道及零食量贩渠道 初步拓展东南亚市场搭建经销网络 [3] 成本与费用 - 原材料成本降低及供应链效率提升推动毛利率改善 [2] - 销售费用率38.59%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9.48%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2] - 优化门店结构和用工结构 关闭低效门店提高费用使用效率 [2] 战略展望 - 下半年门店数量有望逐步企稳 重点精进门店运营与品牌年轻化 [2][3] - 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深化外卖合作与私域会员打造 [1][2] - 通过海外门店方式加强本地化合作 新渠道拓展有望提供增量 [3]
周黑鸭(01458):改革成效初显,盈利能力恢复
光大证券· 2025-09-05 15: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23亿元,同比减少2.93%,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7.96% [2] - 公司经营战略明确,新渠道拓展有望提供增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4][5] - 单店表现同比恢复,门店优化接近尾声,门店数量有望逐步企稳 [3][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为58.61%,同比提升3.22个百分点 [4] - 25H1销售费用率为38.59%,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9.48%,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4] - 25H1归母净利率为8.83%,同比提升6.22个百分点 [4]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1亿元、2.41亿元、3.07亿元,较前次上调33.9%、38.3%、51.3% [5] - 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0.09元、0.11元、0.14元,对应P/E分别为24倍、19倍、15倍 [5] 业务运营 - 25H1鸭及鸭副产品收入9.88亿元,同比减少0.70%,其他产品收入2.22亿元,同比减少10.41%,特许经营费收入0.13亿元,同比减少24.48% [3] - 25H1自营门店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22%,线上渠道收入1.70亿元,同比减少4.18%,特许经营收入2.67亿元,同比减少18.56% [3] - 截至25H1末门店总数2864家,净闭店167家,较24H2净闭店数量明显收窄 [3] - 自营门店1573家,净闭店18家,特许经营门店1291家,净闭店149家 [3] - 25H1自营门店单店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2.75%,特许经营门店单店平均收入同比增长8.56% [3] - 会员销售占比超60% [3] 战略举措 - 推动经典产品优化迭代,推出高性价比引流产品及区域限定口味产品 [3] - 注重店员激励,拓展夜宵时段,延长营业时间 [3] - 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深化外卖合作,注重会员私域打造 [3] - 加强供应链效率管理,直营门店数量占比提升 [4] - 优化门店结构和用工结构,关闭低效门店 [4] - 精进门店运营,焕新升级品牌形象,注重品牌年轻化打造 [4] - 开拓山姆等会员店渠道、很忙系/万辰系等零食量贩渠道 [4] - 初步拓展东南亚市场,搭建经销网络,后续有望通过海外门店加强本地化合作 [4]
利润为何能增超两倍?周黑鸭:读懂年轻人 重构消费场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2:4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2.23亿元,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0% [1] - 自营门店收入占比从55.3%提升至58.3%,单店效益显著提升 [3] - 销售成本从5.61亿元降至5.06亿元,同比下降9.9%,毛利率提升至58.6% [4]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优化 - 鸭副原材料价格从27元/kg降至10元/kg,降幅达63% [4] - 建立全渠道质量反馈与溯源机制,提升供应链效率 [4] - 养殖端产能持续释放,饲料转化效率提高,成本下行趋势具可持续性 [4] 产品与场景创新 - 拓展夜宵时段和午晚餐场景,探索全时段运营模式 [6] - 外卖终端销售额达3.8亿元,打破门店物理场景限制 [6][9] - 推出酱板鸭、卤鱿鱼等新品类及区域限定产品 [6] - 与四川申唐合作开发"嘎嘎香"系列复合调味品和方便速食产品 [7] - 推出"丫丫椰"鲜萃粉椰水饮料品牌,打造卤味+饮品一站式体验 [7] 渠道与营销策略 - 公域流量转化到店终端销售超8000万元 [9] - 与山姆会员超市、永辉、胖东来等达成战略合作 [9] - 新增注册会员245万人,会员销售占比突破60% [8] - 通过企业微信、社群运营和直播带货拓展私域用户规模 [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新注册卤味企业达1.49万家,行业CR5仅20%左右 [5] -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传统卤味品牌面临消费者价值感知不足挑战 [5] - 消费习惯变革,休闲零食与正餐边界模糊,便捷化、健康化需求升级 [5] 战略转型与执行 -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增效战略,优化低质门店 [3] - 资源集中于核心商圈和高潜力区域 [3] - 通过全员敏捷绩效体系确保战略快速执行 [9] - 稳固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积极拓展东南亚及其他地区 [10]
闭店近600家、减员超500人,创始人接手一年的周黑鸭“向内动刀”
观察者网· 2025-09-04 17:57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12226亿元同比下滑29[1] - 毛利7166亿元同比增长27[1] -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暴增228[1] - 总销售量1438万吨同比下滑161[7] 门店运营 - 门店数量2864家同比减少592家降幅1713[2] - 首次出现门店低于3000家情况[2] - 财务成本同比减少118主要因关闭低效门店[3] - 外卖终端销售额38亿元占自营收入23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8] 产品与渠道 - 核心鸭及鸭副产品收入987亿元同比下降07[7] - 其他产品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10[7] - 线上渠道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395[7] - 客单价5356元同比下降362较两年前621元下降1363[7][8] 成本控制 - 员工数量3756人同比减少541人减员幅度126[4] - 雇员及劳工成本2331亿元人均成本62万元同比下降19[5] - 通过门店提效、人力资源盘活和供应链优化实现利润增长[1][3] 战略调整 - 创始人接替职业经理人后从扩张转向收缩策略[3] - 关闭低效门店同时加强线上导流和私域管理[3] - 拓展夜宵时段延长营业时间获取增量销售[3] - 面临消费者付款意愿谨慎和零食品类分散化挑战[8]
周黑鸭(0145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43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159,709,500股[2] - 截至2025年8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2] 股份购回 - 2024年5月30日购回的13,927,500股普通股截至2025年8月31日尚未注销[4] - 2025年5月16日购回的29,542,000股普通股截至2025年8月31日尚未注销[4] - 2025年4月7 - 30日公司购回7,711,000股普通股[5] - 2025年5月6 - 13日公司购回6,216,500股普通股[5] - 2025年5月16 - 30日公司购回9,749,000股普通股[5] - 2025年6月2 - 30日公司购回19,793,000股普通股[5]
周黑鸭(1458.HK):盈利显著修复 平均店效改善
格隆汇· 2025-09-02 13: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盈利显著修复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8% 主要受益于门店结构优化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1] - 公司门店规模收缩17.1% 但平均单店产出提升15.5% 经营策略从追求规模转向注重质量和结构 [1] - 公司上调2025年EPS预测至0.08元 维持2026年目标价3.4港元和"增持"评级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3亿元 同比下降2.9% [1] -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228% [1] - 毛利率58.6% 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48.1% 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8.8% 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 [2]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门店总数2864家 同比减少425家 [1] - 直营门店1573家 特许加盟门店1291家 [1] -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提升整体运营质量 [1] - 平均单店产出同比增长15.5% [1] 未来展望 - 2025-2026年平均店效有望持续改善 [1] - 可能拓展海外市场和复合调味料业务 培育新增长点 [2] - 2026年有望实现增长潜力突破 给予2026年PE 25倍估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