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黑鸭(香港)(01458)
icon
搜索文档
卤味生意,真的不好做了
虎嗅· 2025-09-26 10:48
行业整体表现 - 卤味行业面临营收和利润下滑 绝味2024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减少13.84% 净利润2.27亿元缩水34.04% 周黑鸭收入24.51亿元同比下降10.7% 煌上煌营收17.39亿元减少9.44%[4] - 2025年上半年三大巨头持续承压 绝味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净利润1.75亿元下降40.71% 煌上煌营收9.84亿元下降7.19% 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下降2.9%[12][13][14] - 门店数量大幅收缩 绝味较2023年峰值减少5112家至10838家降幅32% 煌上煌同比减少1154家至2898家降幅近30% 周黑鸭减少600家至2864家降幅17%[16][17][18] 成本与定价结构 - 经营成本持续上升 房租从2018年5500元涨至8000元 人工水电等成本年均增长8%-10% 原材料占成本结构70%-80%[5][27][41] - 终端产品定价高企 鸭舌约200元/斤 鸭肠130元/斤 鸭脖60元/斤 周黑鸭锁鲜装鸭脖从2012年45元/斤涨至2023年60元/斤[23][27][28] - 毛利率逆势提升 绝味毛利率33.96%上升6.1个百分点 周黑鸭毛利率56.8%增加4.4个百分点 企业通过维持高价保障利润[20][21] 市场竞争格局 - 同质化竞争加剧 商品结构相似度超70% 行业净利率仅3%-5% 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压缩[42][5] - 新兴渠道分流严重 电商平台/社区团购/量贩零食店以更低价格分流客源 传统门店流量优势被削弱[43][34] - 新品牌逆势增长 佐餐卤制品企业表现稳定 紫燕百味鸡/久久丫/王小卤等品牌加入竞争[37][5] 消费行为变化 - 价格敏感度提升 47.2%消费者因涨价超10%减少购买 44%消费者因口味重不符合健康需求减少消费[25][38] - 消费渠道多元化 消费者转向大超市购买熟食 线上教程普及推动DIY趋势 社交平台"卤味自由"话题升温[8][44] - 性价比成为核心诉求 60%消费者因价格过高减少频次 45%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替代产品[38][45] 商业模式挑战 - 旧有扩张模式失效 过度扩张导致单店收入下滑 线上消费习惯削弱线下门店价值[34][35] - 产品创新不足 传统"鸭脖三件套"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需开发健康化/年轻化新品[45] - 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 需回归"好吃不贵"本质 加强电商/社区团购等新渠道渗透[45][47]
两年关店上万家,加盟模式大败退,这个行业的苦日子刚刚开始?
36氪· 2025-09-18 10:30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四家卤味上市企业合计营收65.07亿元,同比下滑11.25%,净利润合计4.65亿元,同比下滑20.78% [2] - 绝味食品营收下滑15.57%至28.20亿元,净利润缩水40.71%至1.75亿元,紫燕食品营收缩水11.46%,净利润几近腰斩至1.05亿元 [2][3] - 周黑鸭净利润同比增长228%至1.08亿元,煌上煌净利润增长26.9%至0.77亿元,但增长主要因2023年业绩基数较低,周黑鸭净利润仍仅为2021年同期2.3亿元的一半水平 [3] 企业历史业绩轨迹 - 绝味食品2021年净利润达9.81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2023年净利润降至2.33亿元和3.44亿元,但营收持续增长至2023年72.61亿元顶峰,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3.84%至62.57亿元 [4] - 周黑鸭与煌上煌在2021年达到近五年业绩峰值后营收持续下滑,净利润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集体性大幅下滑 [6] - 绝味食品加盟商批发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15%至45.99亿元,加盟商管理收入从2023年8304.98万元降至6122.02万元,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20.28% [9][10] 门店规模变化 - 绝味食品在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15950家降至2024年9月10725家,净减少5225家 [10] - 周黑鸭门店数量从2023年3816家降至2024年6月2864家,其中加盟店减少934家 [10] - 煌上煌门店从2023年4497家降至2024年上半年2898家,紫燕食品门店从2024年6月6308家降至最新5315家 [12] - 四家上市企业2023年以来累计减少门店超8700家,全行业闭店总数超万家 [13] 行业困境核心原因 - 消费者价值感不足导致购买意愿下降,产品被贴上"价格刺客"标签,休闲卤味作为可选消费品类面临激烈替代竞争 [6][8] - 同质化竞争与新兴渠道分流加剧行业压力,频繁促销未能扭转高价认知反而侵蚀利润 [6][8] - 依赖加盟扩张的旧增长模式失效,门店规模收缩与单店营收下滑形成负向循环 [9][10][12] 企业战略调整 - 绝味食品推出"绝味Plus"新店型拓展休闲餐饮业态,投资策略转向谨慎 [14] - 周黑鸭启动品牌升级与散称产品回归,关闭低效门店聚焦高势能渠道,跨界拓展椰子水、复合调味料及方便速食 [14] - 煌上煌通过收购进入冻干食品赛道,推行品类多元化布局 [14] - 行业需进行渠道、产品与组织的深层重构以应对市场竞争与消费意愿走低 [14]
周黑鸭(0145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5 16:44
门店网络与分布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零售门店总数2,864间,其中自营门店1,573间,特许经营门店1,291间[14] - 华中地区门店数量1,293间,占总门店数45.1%[16] - 门店覆盖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292个城市[14] - 公司零售门店总数达到2,864家[19][21] 地区收益贡献 - 华中地区收益贡献最大,达人民币5.38亿元,占总收益55.0%[17] - 华南地区收益人民币1.68亿元,占比17.2%[17] - 华东地区收益人民币1.04亿元,占比10.7%[17] - 华北地区收益人民币9,733万元,占比9.9%[17] - 华西地区收益人民币7,114万元,占比7.2%[17] 收入与利润表现 - 集团总收益为人民币9.79亿元,较去年同期10.24亿元下降4.4%[17]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222,561千元人民币[35]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46,1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4%[35]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107,9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8.0%[3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为8.8%,较2024年同期的2.6%显著提升[35]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0.0%[35]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2.9%,从12.595亿元人民币降至12.226亿元人民币[36][41] - 税前利润同比激增157.4%,从5680万元人民币增至1.461亿元人民币[49][55] - 净利润同比暴涨228%,从3290万元人民币增至1.079亿元人民币,净利率从2.6%提升至8.8%[51][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1,222,56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94] - 期内溢利为107,940千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28.0%[194]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5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0.01元显著提升[19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107,940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2,913千元增长228%[198][200] 成本与费用控制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9.9%至505,976千元人民币[35]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9.9%,从5.619亿元人民币降至5.06亿元人民币[37][4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6.6%,从5.05亿元人民币降至4.718亿元人民币[46][52] - 行政开支减少3.3%,从1.199亿元人民币降至1.159亿元人民币[47][53] - 财务成本下降11.8%,从600万元人民币降至530万元人民币[40][45] - 销售成本为505,97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194] 毛利率表现 - 毛利率提升至58.6%[28] - 整体毛利率稳健提升至58.6%[2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716,585千元人民币,毛利率58.6%[35] - 毛利润同比增长2.7%至7.16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55.4%提升至58.6%[38][43]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约2.10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938亿元人民币有所增长[87][90]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使用净现金约1.576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产生净现金约3.744亿元人民币[88][91]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净现金约4.1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492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89][92] - 2025年上半年支付股息9440万元人民币[89][92] - 2025年上半年购回公司股份1.75亿元人民币[89][92] 会员与销售渠道 - 新注册会员数量达245万[27] - 会员销售贡献比例超过60%[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注册会员数新增245万[29] - 会员销售占比超过60%[29] - 上半年外卖终端销售额约人民币3.8亿元[19][21] - 公域到店(抖音+美团)终端销售额超人民币8,000万元[19][21]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成功进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23][25] - 与山姆会员超市合作开发定制卤料包及风味鸭肉酱[22][25] - 推出"嘎嘎香"系列复合调味品及速食产品[23][25] - 孵化"丫丫椰"品牌并推出鲜萃粉椰水产品[24][26] 资产与负债状况 - 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为人民币877.5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254.2百万元下降30.0%[68][72] - 资产净值为人民币3,466.8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3,626.5百万元下降4.4%[67]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577.9百万元,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750.4百万元[67]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90.8百万元,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70.7百万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8440万元人民币,全部将于一年内到期[80][85]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0%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9%[81][85] - 现金及银行存款结余为877,51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254,157千元下降30.0%[195]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271,85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318,571千元下降3.5%[195] - 贸易应收款项为91,97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7,925千元增长35.4%[195] - 于联营公司的投资为612,23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27,848千元下降2.5%[195] - 流动负债总额为690,75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765,753千元下降9.8%[195] - 资产净值为3,466,82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626,503千元下降4.4%[1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466,829千元人民币,较期初3,626,503千元下降4.4%[198] 营运资金与投资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剩余结余为人民币176.5百万元[70][74] - 未动用净收益中49.2百万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扩充,127.3百万元用于收购及战略联盟[76] - 未动用净收益预计将在三年内使用完毕[76][78] - 未动用净收益已存入短期存款及货币市场工具[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用于扩充一般营运资金的所得款项净额剩余余额为4920万元人民币,用于收购及战略联盟的所得款项净额剩余余额为1.273亿元人民币[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结构性存款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余额约为2.123亿元人民币[93] - 2025年上半年来自结构性存款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为32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40万元人民币有所下降[93] - 结构性存款及其他金融资产余额为人民币212.3百万元,其中人民币20.0百万元已到期赎回[96] - 202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9.4百万元下降65.96%[96]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5.9百万元,主要用于门店装修及设备升级[98][104] 股份回购与RSU计划 - 期内以总代价189,733,668.46港元购回91,127,500股股份[66] - 限制性股份单位计划授予261人32,181,675股,占已发行股份1.49%[103][10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斥资189,733,668.46港元回购91,127,500股股份[148][149] - 2025年6月单月回购股份19,793,000股,支付最高价2.62港元/股,总代价49,349,266.18港元[149] - 2025年5月回购股份15,965,500股,支付最高价2.69港元/股,创期间最高单价[149] - 2025年1月回购股份20,157,500股,支付最低价1.49港元/股,为期间最低单价[1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藏股[151] - 2020年4月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单位4,580,900股予24名选定人员[154] - 2021年3月第二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单位8,233,507股予160名选定人员[155] - 截至2025年8月28日,公司根据RSU计划已向261名选定人士授予32,181,67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49%[160][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RSU计划受托人持有92,199,575股股份可供授予,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27%[164][165] - 2025年3月28日第六轮RSU授予11,057,500股股份予234名选定人士[159][162] - 2024年3月28日第五轮RSU授予16,007,500股股份予258名选定人士[158][162] - 2023年4月3日第四轮RSU授予16,182,500股股份予260名选定人士[157][162] - 2022年3月31日第三轮RSU授予12,141,500股股份予220名选定人士[156][161] - 2021年3月25日第二轮RSU授予8,233,507股股份予160名选定人士[161] - 2020年4月20日第一轮RSU授予4,580,900股股份予24名选定人士[161] - 董事吕汉斌先生于2024及2025年共获授1,250,000股RSU,授予价格分别为每股0.65港元和0.35港元[166] - 董事王亚丽女士累计获授多轮RSU,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235,125股[166] - 冉瑞忠先生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RSU)数量为45,625个[167] - 五位最高薪酬人士合计在2025年上半年授予1,791,000个RSU[167] - 五位最高薪酬人士合计在2025年上半年归属325,725个RSU[167] - 五位最高薪酬人士合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RSU数量为1,958,750个[167] - 其他承授人合计截至2025年1月1日未归属RSU数量为3,890,122个[168] - 其他承授人合计在2025年上半年授予9,266,500个RSU[168] - 其他承授人合计在2025年上半年归属2,335,124个RSU[168] - 其他承授人合计在2025年上半年失效541,598个RSU[168] - 其他承授人合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RSU数量为10,279,900个[168] - RSU归属百分比根据承授人年度综合绩效评分进行调整[170] - 第六轮限制性股份单位授予于2025年3月27日进行,授予前一日股票收盘价为每股1.75港元[17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的限制性股份单位购买价格分别为第一轮每股0.83港元、第二轮每股1.23港元、第三轮每股1.23港元[176] - 第一轮和第二轮限制性股份单位归属日(2025年3月25日)前加权平均股价为每股1.82港元[176] - 第三轮限制性股份单位归属日(2025年3月31日)前加权平均股价为每股1.77港元[176] - 2025年上半年未注销任何限制性股份单位[176] - 2025年上半年股份回购金额为174,987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72,946千元增长1.2%[198][20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自2024年6月12日起由周富裕同时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款[178][181]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晨担任主席[185][190]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5年上半年任何中期股息[187][192] - 王亚莉自2025年6月24日起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88] - 陈晨自2025年6月24日起调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周富裕同日卸任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1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3,756名雇员,其中57.1%为门店营运及销售人员,29.5%为加工工厂生产人员[1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劳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331亿元,占同期总收益的19.1%[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最大鸭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成本的13.4%,前五大鸭供应商合计占比27.3%[119][1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前五大客户收益贡献低于总收益的30%[120][1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人民币7.849亿元[121][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159,709,500股[133][135] - 周富裕先生通过配偶权益间接持有公司1,358,470,94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2.90%[128][134][136] - 吕汉斌先生直接持有1,250,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占总股本的0.06%[128][134][136] - 王亚利女士及其配偶合计持有609,425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占总股本的0.03%[128][134][136] - 唐建芳女士通过多家控股公司合计持有1,352,899,440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62.65%[129][131][133][135] - 唐建芳女士通过多种权益方式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58,470,940股,占总股本62.90%[138][14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159,709,500股[144][150] - 2025年上半年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94,377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05,625千元减少10.7%[198][200] - 2025年上半年汇兑损失3,596千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4,747千元[198][200] - 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安排产生1,920千元人民币权益增加[198] - 2025年6月30日保留溢利为3,336,627千元人民币,较期初3,231,434千元增长3.3%[198] - 2025年上半年行使股份支付安排产生4,290千元人民币权益增加[198] - 2025年上半年法定储备从144,035千元增至146,782千元,增长1.9%[198] 营运效率指标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88.4天降至81.8天,改善7.47%[109][116] - 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9.0天增至11.8天,延长31.11%[110][116] - 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30.2天降至25.4天,缩短15.89%[111][116] 其他收入与综合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增长12.3%,从2360万元人民币增至2650万元人民币[39][44] - 集团总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77.1%,从3770万元人民币增至1.043亿元人民币[59] - 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04.3百万元,同比增长177.1%[65] - 2025年6月30日综合储备为3,921,88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4,085,080千元下降4.0%[199] 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呈现温和复苏态势[18] 风险与合规 - 公司无重大未记录或有负债及诉讼事项[99][105]
卤味没有以前好卖了,周黑鸭开卖椰子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3 22:3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卤味三巨头集体面临营收下滑 行业整体承压[2] - 绝味食品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3] - 煌上煌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3][4] 企业财务表现 - 煌上煌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 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成本走低和门店缩减[3] - 周黑鸭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和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实现[4] - 原材料市场价格处于低位 鸭副产品成本下降使煌上煌酱卤肉制品毛利率提升2.23个百分点[5] 门店运营调整 - 煌上煌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减少762家至2898家 出现负增长[3] - 周黑鸭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减少167家至2864家 通过优化门店提升单店销售额[4][5] - 绝味食品营收下降主要因内销量下降 未披露具体门店变化[3] 新业务拓展 - 周黑鸭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 与申唐食品合作开发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6] - 煌上煌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51%股份 进入冻干食品赛道[6] - 绝味食品在长沙开设绝味Plus店 跨界至休闲餐饮销售炸卤/甜品/果酒[7] 行业挑战与转型 - 消费场景变化导致老店单店收入持续下降 门店拓展不达预期[3] - 卤味行业价格偏高性价比不足 消费意愿/能力/信心下探带来重大挑战[5] - 企业需在降本与创新间找到平衡 新业务需与品牌定位契合避免盲目跨界[7]
周黑鸭获多家头部券商看好 花旗、里昂等集体上调目标价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6: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总收入12.23亿元 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228.0% [1] - 花旗预测2025年全年净利润有望达到2.11亿元 [2] - 平均单店产出同比增长15.5% 门店运营质量显著提升 [2] 业务战略与运营优化 - 以提升单店运营质量为核心 优化服务流程与消费体验 [1] - 超过80%门店实现盈利 经营重心转向门店升级与跨渠道拓展 [3] - 建立店员-私域联动机制 依托大数据与数智化工具精准营销 [1]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推出酱板鸭 卤鱿鱼 酱板鸭翅根 区域限定川香麻辣鸭脖等新品 [1] - 拓展自有渠道外流通渠道业务 作为第二增长曲线重点打造 [2] - 加速东南亚市场布局 依托嘎嘎香调味品 丫丫椰椰子水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2] 渠道合作与跨界发展 - 与山姆会员超市合作定制开发经典卤料包 风味鸭肉酱 [2] - 与永辉 胖东来达成战略合作 提供真空及散装产品结合专柜陈列 [2] - 推动一线店员参与直播带货 促成线上流量向线下消费转化 [1] 机构评级与市场认可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66港元上调至2.7港元 [2] - 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从2.3港元提升至2.8港元 [3] - 招商证券上调评级至强烈推荐 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均给予买入评级 [3]
周黑鸭获多家头部券商一致看好 花旗、里昂等集体上调目标价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5: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2.23亿元 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228% [1][2] - 净利率大幅提升6.2个百分点至8.8% 核心盈利指标远超市场预期 [2] - 平均单店产出同比增长15.5% 门店运营质量显著提升 [3] 业务战略与运营优化 - 以提升单店运营质量为核心 优化服务流程与消费体验 [2] - 建立店员-私域联动机制 依托大数据与数智化工具精准营销 [2] - 推出酱板鸭 卤鱿鱼 区域限定川香麻辣鸭脖等新品 延续经典风味并满足多样化需求 [2] 渠道拓展与创新 - 拓展流通渠道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与山姆会员超市合作开发卤料包和风味鸭肉酱 [3] - 与永辉 胖东来达成战略合作 提供真空及散装产品 结合专柜陈列和联合营销 [3] - 加速东南亚市场布局 依托嘎嘎香调味品和丫丫椰椰子水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3] 机构评级与市场认可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66港元上调至2.7港元 预测2025年全年净利润达2.11亿元 [4] - 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从2.3港元提升至2.8港元 超80%门店实现盈利 [4] - 招商证券上调评级至强烈推荐 认可单店店效同比转正和新渠道贡献 [4] - 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均给予买入评级 看好门店精细化运营和多重举措推动业绩增长 [5]
周黑鸭获多家头部券商一致看好,花旗、里昂等集体上调目标价
智通财经· 2025-09-12 14: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2.23亿元 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228% [1][2] - 净利率大幅提升6.2个百分点至8.8% 盈利能力显著超预期 [2] - 平均单店产出同比增长15.5% 门店运营质量显著提升 [3] 业务战略与运营优化 - 以提升单店运营质量为核心 优化服务流程与消费体验 [2] - 建立"店员-私域"联动机制 依托大数据与数智化工具强化会员运营 [2] - 推出酱板鸭/卤鱿鱼/区域限定川香麻辣鸭脖等新品 贴合多样化需求 [2] 渠道拓展与全球化布局 - 将流通渠道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 作为第二增长曲线重点打造 [3] - 与山姆会员超市合作开发卤料包/风味鸭肉酱 进驻永辉/胖东来等渠道 [3] - 加速东南亚市场布局 通过"嘎嘎香"调味品/"丫丫椰"椰子水突破传统品类边界 [3] 机构评级与市场预期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66港币上调至2.7港币 预测2025年净利润达2.11亿元 [4] - 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从2.3港元提升至2.8港元 超80%门店实现盈利 [4] - 招商证券上调至强烈推荐评级 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均给予买入评级 [4][5]
周黑鸭(01458)获多家头部券商一致看好,花旗、里昂等集体上调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4: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2.23亿元 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228% [1][2] - 净利率大幅提升6.2个百分点至8.8%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 - 平均单店产出同比增长15.5% 门店运营质量显著提升 [3] 业务战略与运营优化 - 以提升单店运营质量为核心 优化服务流程与消费体验 [2] - 建立店员-私域联动机制 依托大数据与数智化工具精准营销 [2] - 超过80%门店实现盈利 经营重心转向门店升级与跨渠道拓展 [4] 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 - 推出酱板鸭 卤鱿鱼 酱板鸭翅根 区域限定川香麻辣鸭脖等新品 [2] - 与山姆会员超市合作开发卤料包 风味鸭肉酱 与永辉 胖东来达成战略合作 [3] - 拓展东南亚市场 依托嘎嘎香调味品 丫丫椰椰子水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 [3] 机构评级与展望 - 花旗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66港币上调至2.7港币 预测2025年全年净利润达2.11亿元 [4] - 里昂维持高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从2.3港元提升至2.8港元 [4] - 招商证券上调评级至强烈推荐 中信证券与国元国际均给予买入评级 [4][5]
周黑鸭(01458.HK):门店单店同比增长 新渠道持续发展
格隆汇· 2025-09-12 13:30
公司业绩表现 - 1H25门店总数净减少167家至2864家 其中自营店减少18家 特许店减少149家[1] - 1H25自营店平均单店收入同比增长12% 特许店平均单店收入同比增长14%[1] - 1H25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7.5%至0.7亿元 主要来自包装食品等经销业务[1] - 1H25毛利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58.6% 主要受益于原料价格低位和门店质量改善[1] - 1H25归母净利率达8.8% 较1H24和2H24分别提升6.2和3.3个百分点[1] 经营策略 - 公司持续提升门店质量并重视单店收入策略 2H25将继续进行门店装修升级[1] - 强化专业化管理和服务 加强私域会员运营 深化外卖合作及门店直播等新兴渠道[1] - 针对商超、会员店、零食量贩、便利店等渠道优化产品矩阵匹配度[1] - 2H25-2026年新兴渠道规模放量有望进一步提速[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利润预期 目标价3.0港币[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24.7/22.3倍市盈率[2] - 目标价对应2025/2026年约32/29倍市盈率[2] - 现价距目标价存在28.8%上涨空间[2]
中金:维持周黑鸭(01458)“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7:27
核心观点 - 中金维持周黑鸭2025年和2026年利润预期 目标价3.0港币 对应25/26年约32/29倍P/E 现价距目标价有28.8%上涨空间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财务表现 - 1H25自营店平均单店收入同比+12% 特许店平均单店收入同比+14% [3] - 1H25其他收入(主要包装食品经销收入)同比+27.5%至0.7亿元 [3] - 1H25毛利率同比+3.3ppt至58.6% 归母净利率8.8%(同比1H24+6.2ppt 环比2H24+3.3ppt) [3] 门店运营 - 1H25门店端同店改善 公司重视单店收入提升策略 [2][3] - 2H25将继续对门店进行装修升级梳理 强化专业化管理和服务 [4] - 加强私域会员运营 深化外卖合作及门店直播实现线上流量转化 [4] 业务发展 - 包装食品业务处于稳健发展期 1H25新兴渠道费用投放控制较好 [2][3] - 2H25将优化商超/会员店/零食量贩/便利店等渠道的产品矩阵匹配度 [4] - 新兴渠道规模放量有望在2H25-2026年进一步提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