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鸭(香港)(01458)

搜索文档
周黑鸭(01458.HK)如何炼成iSEE全球奖"收割机"?
格隆汇· 2025-04-03 09:40
文章核心观点 - 第七届iSEE全球奖揭晓,周黑鸭成大赢家,释放双重信号,其“经典 + 创新”双引擎战略成效加速兑现,有望提升竞争力,获资本市场信心,是食品行业突围样本 [1][3][5] 分组1:双引擎驱动,释放长期破局力与成长力 - 休闲食品赛道空间广但竞争激烈,企业需打造大单品和产品创新破局,大单品需求稳定、易沉淀品牌价值,创新能带来结构性增量 [6] - 周黑鸭“经典 + 创新”双引擎契合两大方向,2024年拓展经典味型边界,联合其他品牌推出产品触达更广泛群体,还基于口味和场景双重创新推出新品抢占增量市场 [7] - 佐餐场景市场规模庞大且高速增长,到2030年有望达4000亿元,标准化程度低、加盟门槛高,为入局者留发展空间,周黑鸭新品销量突破18万盒并入选创新榜单获银奖 [7] - 区域特色菜品工业化是食品行业差异化竞争关键和难题,凸显周黑鸭研发能力,或改写卤味行业规则抢占增量 [9] 分组2:高标准成就高品质,一场长期主义的胜利 原料革命:从“成本战”到“价值战” - 行业用低价原料和添加剂,周黑鸭用更高成本换更高价值,原料标准是行业“天花板”,如选用养殖400天老麻鸭,辅料严格溯源,构建“多重防御体系” [11] - 苛刻标准使周黑鸭卤味“黄金风味配比”精准复刻,让消费者吃出“周黑鸭标准”含金量,重构竞争维度跳出同质化陷阱 [12] 生产革新:从“经验主义”到“数据主义” - 传统卤味生产依赖经验,周黑鸭将生产流程数字化,依照十万级制药标准打造净化车间,引入远超食品行业标准,升维食品工业,建立消费者对工业化卤味信心 [13] 包装&物流革命:从“区域品牌”到“全国鲜送” - 卤味保鲜难,周黑鸭2012年首创气调锁鲜装,确保产品卫生安全、延长保质期,通过建设生产基地、自建物流体系和智能温控系统,构建全国“鲜度生态链” [14] - 周黑鸭运输车队可动态调度,90%门店24小时内送达,100%门店48小时内送达,实现“一盒一码”溯源管理,用技术标准打通渠道壁垒 [14] 分组3:尾声 - 周黑鸭在iSEE全球奖“霸榜”非偶然,构筑“原料 - 生产 - 包装 - 运输”标准体系,将卤味推向标准化高地,体现对食品行业本质认知 [17] - 周黑鸭标准产生深远影响,参与制定国标推动行业规范化,对供应商“反向赋能”带动上游农业加工现代化升级,证明创新是对产业链各环节重构 [17]
成为iSEE全球卓越美味奖唯一双料王者,周黑鸭如何引领卤味新标杆
证券之星· 2025-04-02 15:52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大行里昂上调周黑鸭评级与目标价,公司战略转型获资本市场与产品力双重认可,在卤味行业优质供给争夺战中占先机;行业优质供给不足,存在供需错位与标准化难题,周黑鸭以“守正出奇”方法论突围,有望在卤味下半场掌握主动权 [1][4][13] 行业情况 市场规模 - 中国休闲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831.81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1396.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91%,预计2027年将突破2000亿大关 [4] 市场格局 - 2022年以来,行业CR3仅为10%,远低于包装食品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大而不强” [6] 供需情况 - 行业优质供给明显不足,约65%的消费投诉集中在中小品牌的产品质量与服务环节 [6] - 产品创新滞后于消费升级需求,前五大品牌的主打产品重合度高达78%,超一半年轻客群期待更健康配方和场景化创新 [8] 标准化难题 - 约70%的中小企业未建立全程冷链体系,导致产品品质波动明显,业内预计未来推动行业优质供给占比从当前不足15%提升至2027年35%以上 [9] 周黑鸭情况 资本市场认可 - 里昂将周黑鸭评级上调至“高确信跑赢大市”,目标价从1.70港元升至2.30港元,预测2026年收入增长6.2%,净利润上调17% [1] 产品力表现 - 在iSEE全球奖评选中,周黑鸭横扫十余项大奖,经典鸭脖与鸭锁骨双单品斩获“卓越美味奖”,成为该奖项创立首个实现“双冠加冕”的品牌 [1] “守正出奇”方法论 守正 - 对经典产品坚守与升级,有近乎“吹毛求疵”的品控体系,依照十万级制药标准打造净化车间 [10] - 食材把控严格,如酱板鸭原料选养殖天数400天左右的老麻鸭,质量控制设定远高于行业综合水平的标准 [10] - 卤鸭脖产品连续三年斩获iSEE美味奖5星最高评级,卤鸭锁骨稳居3星榜单 [11] 出奇 - 针对年轻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推出场景化设计产品,如针对家庭餐桌场景研发地道川香风味的干煸辣子鸡 [11] 战略协同效应 - 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2025年麻辣鸡丝、干煸辣子鸡等新品入选“iSEE创新品牌百强榜”,月销量突破18万盒 [12] - 出海战略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国卤味文化全球传播 [12] 系统能力体系 - 在iSEE奖评选中,凭借鸭脖工艺和干煸辣子鸡双线突围,展现系统能力 [13] - 专注新品研发、建设全国配送中心持续投入,收获“系统战红利” [13] - 2024年优化会员服务体系,活跃会员数突破550万,释放私域流量价值 [13]
里昂上调周黑鸭(01458)评级至“跑赢大市”,聚焦产品+效率打开盈利新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4-02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 国际投行里昂上调周黑鸭评级至“高确信跑赢大市”,目标价从1.70港元升至2.30港元,认为其核心产品优势与盈利质量改善将支撑长期增长,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 [1] 评级上调原因 - 市场此前过度关注周黑鸭门店关闭速度,忽视其核心竞争壁垒产品力,2024年下半年门店总数优化至3031家,聚焦核心区域使单店效率显著提升 [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至56.8%,预计2025年毛利率维持55.5%高位,经营杠杆效应逐步显现 [1] - 随着单店销售复苏及渠道效率提升,预计到2026年公司收入有望实现6.2%增长,净利润上调17%,2024 - 2027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2%,2027年净利润有望达2.81亿元人民币 [1] 公司战略转型 - 2025年公司计划在门店调整、产品聚焦、品牌升级和渠道组合等方面采取战略转型措施,聚焦高潜力区域门店,强化鸭制品核心优势,通过品牌升级提升产品吸引力 [2] - 持续拓展商超、便利店、新零售及零食折扣等多元化渠道,打造“餐饮 + 零售”双渠道组合,在行业中具备独特优势 [2]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护城河在于独特风味、高质控标准及创始人回归后决策效率提升,“聚焦”战略已显成效,产品力与效率双轮驱动有望重塑卤味赛道壁垒 [2] 投资价值 - 此次评级上调反映国际大行对周黑鸭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的认可,在消费理性化趋势下,公司有望通过产品力巩固基本盘,以效率提升释放盈利空间,长期增长逻辑清晰,具备穿越周期的投资价值 [2]
周黑鸭(01458):H2利润率改善,关注新渠道变化
招商证券· 2025-04-01 11: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7%和15.0%,单店营收承压,2025年战略注重经营质量、提升店效和侧重利润,成本端价格预计低位,公司积极拓展新渠道,调整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0.04 /0.04元,维持“增持”评级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22.18亿股,香港股22.18亿股,总市值41亿港元,香港股市值41亿港元,每股净资产1.6港元,ROE(TTM)为2.7,资产负债率21.0%,主要股东为唐建芳,持股比例58.37% [3]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 4%、11%、17%,相对表现分别为 - 6%、 - 3%、 - 24% [5] 财务数据 利润表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7.44亿、24.51亿、23.57亿、24.33亿、25.3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 - 11%、 - 4%、3%、4%;营业利润分别为1.38亿、1.43亿、1.50亿、1.60亿、1.9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5%、4%、5%、7%、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0.98亿、0.99亿、1.06亿、1.3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1%、 - 15%、1%、7%、24%;每股收益分别为0.05、0.04、0.04、0.04、0.06元;PE分别为34.7、40.9、40.5、38.0、30.5;PB均为1.1 [7] 资产负债表数据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21.31亿、18.93亿、19.39亿、21.37亿、23.27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7.62亿、26.95亿、25.15亿、23.41亿、22.05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48.93亿、45.88亿、44.54亿、44.79亿、45.32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6.84亿、7.66亿、5.24亿、5.42亿、5.69亿元;长期负债分别为2.74亿、1.96亿、2.74亿、2.74亿、2.75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9.58亿、9.61亿、7.98亿、8.15亿、8.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9.35亿、36.27亿、36.57亿、36.63亿、36.88亿元 [8] 现金流量表数据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61亿、4.16亿、4.20亿、3.51亿、3.3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63亿、4.82亿、 - 0.55亿、 - 0.77亿、 - 0.7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0.46亿、 - 4.78亿、 - 3.84亿、 - 1.05亿、 - 1.12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 - 1.03亿、4.20亿、 - 0.19亿、1.70亿、1.50亿元 [8][10] 主要财务比率 - 年成长率方面,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17%、 - 11%、 - 4%、3%、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85%、4%、5%、7%、24%;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61%、 - 15%、1%、7%、24%。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52.4%、56.8%、56.7%、56.7%、56.7%;净利率分别为4.2%、4.0%、4.2%、4.3%、5.2%;ROE分别为2.9%、2.7%、2.7%、2.9%、3.6%;ROIC分别为2.8%、2.9%、2.8%、3.0%、3.7%。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9.6%、21.0%、17.9%、18.2%、18.6%;净负债比率分别为0.0%、3.3%、0.0%、0.0%、0.0%;流动比率分别为3.1、2.5、3.7、3.9、4.1;速动比率分别为2.7、2.2、3.2、3.5、3.6。营运能力方面,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6、0.5、0.5、0.5、0.6;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4、3.9、3.6、4.2、4.2;应收帐款周转率分别为13.2、11.7、11.4、12.5、12.6;应付帐款周转率分别为12.8、13.8、11.9、13.8、13.8。每股资料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05、0.04、0.04、0.04、0.06元;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0.15、0.08、0.18、0.15、0.14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65、1.53、1.53、1.54、1.55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16、0.05、0.04、0.04、0.06元。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34.7、40.9、40.5、38.0、30.5;PB均为1.1;EV/EBITDA分别为7.3、8.5、8.6、9.5、9.5 [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24.5亿,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9820万,同比下降15.0%,收入下滑系消费需求复苏弱、门店销售承压。单2024H2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11.9亿/0.6亿,同比 - 10.3%/+372%,受益于成本&所得税率下降,H2利润改善明显 [6] - 门店总数由2023年底3816家净减785家至3031家,自营门店较年初净减少129家至1591家,收入13.9亿,同比 - 5.1%;特许经营门店净减少656家至1440家,收入6.1亿,同比 - 21.9%;线上渠道营收3.3亿,同比 - 15.5%;其他收入1.1亿,同比 + 15.6%。2024年单店平均营收略降,直营店/特许经营门店平均单店分别同比 - 9.3%/-9.9%,降幅较2024H1有所收窄 [6] - 2024年交通枢纽店净增36家,其他类型门店闭店数上升,交通枢纽/商圈、商业体、商超/社区/其他门店数分别为355/1752/593/331家,较年初净 + 36/-504/-252/-65家,2024年在华中地区试点锁鲜和散装二合一门店,增加门店客流 [6] - 2024年毛利率56.8%,同比 + 4.4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回落、供应链优化。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 + 4.6pct/-1.0pct,销售费率上升系租金成本上升、高势能点位投入增加,管理费用率优化降系人工成本下降。2024年净利率4.0%,同比下降0.4pct,其中H2净利率同比 + 4.4pct,环比 + 2.9pct [6]
门店净减少近800家,销量下跌,周黑鸭去年营收净利双降
南方都市报· 2025-04-01 10:2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周黑鸭营收净利润双降,销量下滑且门店净减少近800家,虽毛利率有所上涨但整体经营仍面临挑战,新CEO接手后短时间难改局面 [1][2][9]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跌10.66%至24.5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15.03%至9820.4万元 [1][2] - 2024年公司可溢利同比下跌30.4%,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同比下跌15.0% [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52.4%提升至56.8% [8] 产品销售 - 2024年公司积极拓展中低价格带产品,价格在14.9元的产品月均销售额占比约15% [3] - 2024年公司客单均价由上一年同期的56.90元减少2.51元至54.39元,整体销量同比下跌16.83%至26159吨 [3] - 自2021年以来公司客单均价开始下调,2022年及2024年降价策略均未能拉动销量上升 [4]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门店总数为3031家,对比2023年年底净减少785家,其中自营门店净减少94家至1591家,特许经营门店净减少691家至1440家 [4] - 2020 - 2023年公司年度净增加门店数分别为454家、1026家、648家、387家,2024年是上市以来首次录得门店负增长 [4] - 公司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聚焦质量提升,资源向核心市场倾斜,收缩低潜力市场,优化门店结构 [6] - 2024年公司在交通枢纽的门店数量整体增加,商圈、商业体、商超、社区及其他类型门店均明显下降,商圈、商业体、商超门店数减少最多为504家 [6] - 2024年华中市场公司净减少门店最多为291家,该市场仍是大本营,门店占比为46.0% [6] 人员变动 - 2024年6月公司原CEO张宇晨辞任,创始人、董事长周富裕被委任为新CEO [9] - 对比2024年上半年,下半年公司净利润跌幅明显收窄,但周富裕接手后短时间难改局面 [9]
周黑鸭(01458)2024年:多维度提升“店效”,同店收入双位数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09:0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宏观经济疲软,餐饮行业面临挑战,休闲卤味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效率竞争”,周黑鸭积极变革,提升单店店效,多项指标改善,出海布局打造新增长曲线,预计2025年有望恢复业绩增长 [1][15][16] 行业现状 - 2024年宏观经济疲软,火锅、休闲卤味等餐饮行业业绩难看,收入及利润普遍双位数下行,部分标的亏损 [1] - 休闲卤味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巨头面临压力,消费分级加剧,传统“万店模式”不再适应,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效率竞争”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总营收24.51亿元,同店收入80.86万元,同比增长12.46%;毛利润13.92亿元,毛利率提升4.4个百分点至56.8%,股东净利润0.98亿元,净利率4% [1] - 拟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合共约1.02亿元人民币,是2024年纯利的104.2% [1] 提升“店效”举措及成果 举措 - 创始人周富裕回归管理一线,以提升“店效”为核心目标,在门店、产品研发、全渠道以及用户管理等全面启动战略调整 [2] - 门店策略:优化门店结构,新店聚集核心区域,关闭亏损及位置不佳门店,盘活低效门店,对存量门店多维度调整;市场布局优化,门店集中在商圈及商超,资源向交通枢纽倾斜 [5] - 产品战略:以“经典产品稳基本盘,创新产品拓增量”为目标,强化“周黑鸭经典味”系列,丰富产品矩阵,延伸价格带,探索创新产品,合作推出新品 [5][6] - 渠道战略:加速推进多元化渠道布局,发力流通业务新渠道,与不同类型渠道合作 [6] - 用户管理:依托大数据与数智化工具,优化用户结构,提升年轻群体品牌参与度,不排除创始人打造卤味创始人IP释放用户价值 [7] 成果 - 同店收入明显上升,自营门店同店收入上升2.6%至87.4万元,特许经营同店收入上升13.8%至42.5万元,各地区市场同店收入均有增长,华西市场增长40.7%,2022 - 2024年同店收入各项指标持续上升 [2] - 2024年活跃会员数突破550万,私域流量价值进一步释放 [7] 海外市场布局 - 2024年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出海战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聚集东南亚搭建经销网络,第二阶段进军欧美澳日韩市场加强本地化产品研发,第三阶段开放全球特许、供应链本地化 [8] - 东南亚有人口和市场优势,公司以其为出海突破口,随着海外市场推进将打造新的市场增长曲线 [10] 降本增效与股东回报 降本增效 - 2024年锚定“高效协同、节约增效、精进品质、组织赋能”四大战略方向,供应链深度整合实现关键突破,提升产供销协同,优化配送成本 [11] - 2024年毛利率56.8%,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较2022年提升1.8个百分点 [11] - 多项费用控制优化,2024年行政费用下滑18%,费用率下降0.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下滑47.1%,费用率下降0.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虽有所上升但有下调空间 [14] - 经营现金流强劲,每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超5亿元,现金等价物超10亿元,截止2024年末为12.54亿元,占比总资产达27.33%,有息债务占比低 [14] 股东回报 - 自去年3月至今年2月25日,累计回购178次,累计回购约2.22亿股,占比总股本9.99%,回购金额3.8亿港元 [14] - 2013年至今平均股利支付率为42.99%,近两年行业下行仍坚持分红 [14]
周黑鸭,拒绝“守旧”
搜狐财经· 2025-03-29 08:5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消费复苏与行业变革交织,卤味巨头周黑鸭战略转型,通过收缩低效门店、深化产品创新、拓展多元渠道等举措取得“有质量”的成绩单,未来明确三大战略方向迈向新阶段 [1][12]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 2024年是战略转型之年,创始人重新掌舵启动“精兵简政”行动 [2] - 完成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聚焦质量提升的转变,以提升单店持续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 [3] - 优化门店结构,关闭低质门店、盘活低效门店,全年关闭785家,门店总数从3816家缩减至3031家 [3][4] - 供应链优化降本增效,整合生产资源、优化物流网络,销售成本降低18.9%,毛利率达56.8% [5] - 调整渠道结构,保留核心商圈门店,加速布局社区与商超渠道,真空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11% [7] 从单一鸭脖到全品类矩阵 - 向“卤味生活服务商”转型,鸡副产品成新增长极,国庆6.9元换购活动单日核销订单超12万单 [7] - 跨界联名成年轻化抓手,与彩虹糖、盐津铺子合作,非鸭脖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35%,素菜月均复购率28% [9] - 产品结构优化,形成“经典款+创新款+健康款”布局,经典鸭脖占比超70%,健康轻食增速45%,特定价格带产品贡献15%月均销售额 [9] 构建长期增长引擎 - 用户运营取得突破,活跃会员数超550万,消费频次年均12次,客单价增加8%,“星享盒装”提升客单价20%、复购率15个百分点 [10] - 推进“锁鲜&热卤/散卤二合一门店”模式,热卤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之一 [11] - 明确三大战略方向,以“门店质量改革”为根基,“创新研发+渠道扩张+出海战略”为核心推动发展 [12] - 提升数字化能力,智慧供应链使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订单履约率提升,线上销售额占比22%,直播带货GMV同比增长300% [13] - 研发端加大投入,升级经典产品、推高质价比新品;渠道端加速布局新零售与社区团购;出海战略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15]
周黑鸭(01458)发布2024年财报:经典创新齐发力,渠道会员双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周黑鸭围绕战略目标深化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与会员运营,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2025年将以“创新研发+渠道扩张+出海战略”三轮驱动迈向新阶段 [1][4] 2024年公司经营情况 产品矩阵 - 以独特黑鸭味型为核心强化“周黑鸭经典味”系列产品布局,终端含税销售额占比超70% [2] - 通过与盐津铺子、玛氏等联名合作破圈传播,实现经典味型跨品类渗透 [2] - 扩充鸡副系列产品线,推出麻辣鸡丝、干煸辣子鸡等创新单品,合计月销量突破18万盒 [2] 渠道布局 - 散装产品进驻胖东来、永辉等商超渠道,真空包装产品入驻Costco、零食很忙等连锁卖场 [3] 会员体系 - 依托大数据与数智化工具优化会员服务体系,活跃会员数突破550万 [3] 2025年公司发展战略 门店质量改革 - 以“门店质量改革”为根基,优化营运标准、升级服务体验、强化店员培训及会员精细化管理 [4] 创新研发 - 加大研发投入,升级经典味产品,推出具有区域特色、满足刚需佐餐需求等高质价比新品 [4] 渠道扩张 - 拓展商超、便利店、新零售及零食折扣等多元化渠道,实现全渠道覆盖与场景化触达 [4] 出海战略 - 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国卤味文化在全球传播 [4]
销售不振+调整门店,周黑鸭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毛利降低3.2%
深圳商报· 2025-03-28 11:08
文章核心观点 - 周黑鸭2024年全年业绩收益和净利润下滑 但毛利率升高 公司完成战略转变 未来将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推动品牌升级并探索海外市场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总收益24.5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0.7% [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20.4万元 同比下滑15.0% [1] - 2024年毛利13.92亿元人民币 较2023年降低3.2% [2] - 2024年毛利率56.8% 2023年为52.4% [2] 收益下滑原因 - 经济环境有效需求不足 消费不振致销售量下降 [1] - 集团调整门店策略 优化关闭低效门店产生销售损失 [1] 收入结构与销售情况 - 鸭及鸭副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 占比达79.8% [1] - 总销量从2023年的31453吨降至2024年的26159吨 [1] 会员经济情况 - 公司发力会员经济 活跃会员数突破550万 成业绩重要支撑点 [1] 门店策略调整 - 公司完成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聚焦质量提升的转变 以提升单店持续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 [2] - 对核心市场资源倾斜、低潜市场战略收缩 优化门店结构 [2] - 2024年关闭785家低效门店 总门店数从2023年的3816家缩减至2024年底的3031家 [2] 未来展望 - 2025年重点提升单店盈利能力 推动品牌升级 探索海外市场机会 [2] 股息派发 - 计划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合计约1.02亿元人民币 占全年净利润的104.2% [2]
周黑鸭:去年集团总收益24.51亿元,散装产品进入胖东来、永辉、雅斯等线下商超
财经网· 2025-03-28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周黑鸭总收益降低,溢利下滑,但在产品推广、价格带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有积极举措 [1][2] 经营业绩 - 2024年集团总收益降低10.7%至24.51亿元,主要因调整门店策略优化关闭低效门店产生销售损失 [1]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9820.4万元,同比下滑15.0% [1] 产品策略 - 2024年聚焦“麻、辣、甜”黑鸭味型,推广“周黑鸭经典味”系列产品,终端含税销售占比超70% [2] - 持续扩充鸡副系列产品,打造麻辣鸡丝、干煸辣子鸡等热门单品,合计月均销量超18万盒 [2] - 拓展中低价格带产品,通过鸡副、素菜类产品覆盖9.9元至14.9元价格区间,14.9元及以下产品月均销售额占比约15% [2] 销售渠道 - 尝试散装卤味,在湖北、河南区域试点,产品涵盖鸭副、整鸭、素菜类,进入胖东来、永辉、雅斯等线下商超渠道 [2] - 投入真空产品升级迭代,入驻Costco、零食很忙等连锁卖场,2024年真空产品收入占比约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