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兴资本控股(01911)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延续强势连涨三日,OSL集团(09618.HK)、京东(09618.HK)均涨超4%,阿里巴巴(09988.HK)涨超3%,众安在线(06060.HK)涨近3%,华兴资本控股(01911.HK)、耀才证券(01428.HK)、招商证券(06099.HK)均涨1.5%。
快讯· 2025-07-18 09:46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表现 -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延续强势连涨三日 [1] - OSL集团(09618HK)涨超4% [1] - 京东(09618HK)涨超4% [1] - 阿里巴巴(09988HK)涨超3% [1] - 众安在线(06060HK)涨近3% [1] - 华兴资本控股(01911HK)涨15% [1] - 耀才证券(01428HK)涨15% [1] - 招商证券(06099HK)涨15% [1]
【稳定币观潮】稳定币概念股飙升,国泰君安国际涨逾10%
搜狐财经· 2025-07-07 19:36
香港稳定币监管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生效 金管局本月内公布落实指引 内容涉及反洗钱等要求 [1][2] - 稳定币牌照数量将限制为"个位数" 目标年内发出首批牌照 目前至少9家机构有意申请 [2] - 条例要求发行港元挂钩稳定币的机构必须申领牌照 包括境外发行人 [2] 稳定币概念股市场表现 - 7月7日港股稳定币概念股普涨 国泰君安国际单日涨幅达10.77%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30% [1][3] - 移卡上涨9.87% 众安在线涨5.16% OSL集团和胜利证券分别上涨4.11%和4.08% [1][3] - 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年初至今表现强劲 胜利证券累计涨幅108.67% 国富量子涨96.2% [1] 稳定币应用前景 - 稳定币可解决跨境支付痛点 降低交易成本 在特定地区可作为本地货币替代品 [4] - 开源证券指出稳定币应用从加密货币交易向支付领域扩展 市场规模快速提升 [4] - 国海证券认为金融IT服务商和跨境支付企业将受益 国元证券建议关注有金融科技基础的上市公司 [4] 行业参与情况 - 3家参与金管局"沙盒"的机构计划发行港元稳定币 [2] - 发行人民币挂钩稳定币需与其他司法权区协商 [2] - 香港5月已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旨在完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 [2]
港股收盘(07.07) | 恒指收跌0.12% 外卖大战带飞茶饮股 稳定币概念再度发酵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16:5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12%或28.23点至23887.83点,成交额1937.9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0.01%至8608.5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25%至5229.56点 [1] - 华西证券指出恒生指数市盈率上升较快需消化,上半年涨幅偏大且机构拥挤的港股资产易回调,建议关注估值偏低、基本面好且受贸易冲击小的低位资产 [1] 蓝筹股表现 - 金沙中国涨3.85%至18.32港元,贡献恒指2.58点,澳门6月博彩收入同比增19%至211亿澳门元超预期,大摩预计7月收入204亿澳门元(同比增10%),全年2380亿澳门元(同比增5%) [2] - 华润置地涨3.45%至28.5港元(贡献恒指4.78点),理想汽车-W涨2.8%至106.6港元(贡献恒指6.35点),信义光能跌4.17%至2.76港元(拖累恒指0.9点),紫金矿业跌3.33%至20.35港元(拖累恒指6.28点) [2] 热门板块 稳定币概念 - 国泰君安国际涨10.77%至4.73港元,移卡涨9.87%至13.58港元,众安在线涨5.16%至17.52港元,华兴资本控股涨4.87%至5.17港元 [3]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金管局本月公布指引,牌照数量为个位数,目标年内发出,人民币挂钩稳定币需与其他司法权区协商 [3] 茶饮股 - 茶百道涨11.04%至10.66港元,古茗涨6.15%至27.6港元,蜜雪集团涨5.74%至543.5港元,沪上阿姨涨5.68%至141.3港元 [4] - 阿里美团外卖大战带动茶饮店爆单,美团当日餐饮订单超1亿单,饿了么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单,茶饮因高频低客单价属性成流量红利受益者 [4] 内房股 - 融创中国涨4.58%至1.6港元,新城发展涨4.33%至2.41港元,华润置地涨3.45%至28.5港元,绿城中国涨3.06%至9.77港元 [4] - 住建部调研广东浙江要求多措并举稳定楼市,国金证券认为三季度为政策发力关键期,地产股估值回落或具备交易弹性 [5] 博彩股 - 澳博控股涨5.3%至2.78港元,金沙中国涨3.85%至18.32港元,新濠国际发展涨3.11%至4.97港元,美高梅中国涨2.38%至14.6港元 [6] - 花旗预计澳门博彩收入下半年同比增6%,大摩称6月收入211亿澳门元(同比增19%)因低基数及演唱会带动,预计7月收入204亿澳门元(同比增10%) [6] 电力股 - 大唐发电涨4.43%至2.12港元,华电国际涨3.76%至4.41港元,华能国际涨3.08%至5.02港元,中国电力涨1.97%至3.1港元 [6] - 全国7月4日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同比增1.5亿千瓦),湘财证券看好高温下电力供需改善及资产价值重估 [7] 黄金股 - 山东黄金跌5.96%至26.8港元,中国黄金国际跌4.22%至68.15港元,紫金矿业跌3.33%至20.35港元,赤峰黄金跌3.29%至24.95港元 [7] - 现货黄金失守3310美元/盎司(日内跌0.78%),宝城期货称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降及关税谈判进展或使金价持续承压 [7] 热门异动股 - H&H国际控股跌7.14%至10.92港元,预计上半年纯利同比跌45%-65%,花旗指其缺乏短期催化剂 [8] - 吉宏股份涨11.62%至14.6港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亿-1.37亿元(同比增97.25%-108.21%),吉喵云接入连连支付API [9] - 老铺黄金涨4.02%至1035港元创新高,浦银国际指其2025年PE 31倍显著高于同业,因增长潜力及盈利水平更高 [10] - 富卫集团首挂涨1.05%至38.4港元,发行价38港元募资29.53亿港元,为李泽楷创立的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 [11]
华兴资本控股(01911.HK):港股数字资产狂潮的新捕手
格隆汇· 2025-06-27 15:41
数字资产成为港股市场核心主线 - 众安在线单周暴涨70% 国泰君安国际日内翻倍 显示数字资产狂潮重塑港股格局 [1] -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剑指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 [1] - 华兴资本控股公告1亿美元预算进军Web3 0与加密货币领域 次日早盘最高拉升近40% [1] 华兴资本财务与估值优势 - 截至2024年末拥有13亿元人民币现金 30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 11亿元权益性投资 长期负债为零 [2] - 当前市值不足30亿港元 市净率仅0 4倍 传统业务深度折价 Web3 0战略未纳入估值 [2] - 现金安全垫+零负债杠杆+新兴赛道爆发构成三重优势 形成未被定价的看涨合约 [2] 全球数字资产发展趋势 - 2024年6月加密货币全球市值超3万亿美元 用户达6 17亿人 渗透率7 5% [4] - 千禧一代和Z世代加密资产持有率分别达36%和29% 显示代际财富转移加速趋势 [4] - 香港监管框架完善 为金融机构提供高确定性环境 降低政策试错成本 [4] 华兴资本战略布局基础 - 2018年重仓稳定币巨头Circle 2025年其纽交所上市首日暴涨一倍 峰值股价较发行价涨8倍 市值突破600亿美元 [7] - 构建Web3 0全链条生态:主导嘉楠科技上市 投资Amber Group 布局Matrixport 担任HashKey财务顾问 [7] - 服务中国70%互联网独角兽 早期信任关系为稳定币 RWA 链上支付等新业务提供便利 [8] 华兴资本核心竞争力 - 合规能力突出 为HashKey提供合规化方案验证传统风控适配Web3 0能力 [6] - 新任独立董事Frank Fu Kan兼具牌照申请 合规运营及资本场景跨界资源 [8] - 新业务嵌入审计 薪酬 提名三大委员会 重塑组织基因 [9] 华兴资本价值重估逻辑 - 传统金融业务随行业周期上行修复 数字资产业务隐含指数级增长预期 [10] - 当前0 4倍市净率反映市场认知时滞 Web3 0首笔规模收入或触发估值风暴 [10]
我们和“并购之王”聊了4个小时——在潮汐中造浪
钛媒体APP· 2025-06-18 18:30
并购市场热度 - 2024年初多家GP和一级市场投行新设并购部,上市公司并购经理岗位半年内增加300% [2] - 并购业务一号位最高年薪达250w,政府主导并购基金规模接近千亿(截至5月) [2] - 华兴资本并购团队人数增长超50%,累计完成交易总额超200亿元 [3] 华兴资本并购战略 - 将并购确定为FA战略核心,CEO王力行提出"创投市场需要英雄"理念 [3] - 深度参与中国互联网重大并购案例如美团摩拜、滴滴快的等,建立行业壁垒 [2] - 收入结构从FA:并购=7:3向6:4或5:5调整 [9] 并购价值逻辑 - 并购可解决企业增长资源缺口,创业公司作为买方案例增多(某未IPO客户两年完成20起并购) [6] - 为创新生态提供流动性替代IPO,减少90%创业失败企业的资源浪费 [7] - 好大夫案例显示并购能释放沉淀资源价值(医生资源、品牌等) [7] 买方行为变化 - 92%投资机构愿推动被投企业并购退出,反映市场成熟度提升 [9] - 中小型买家占比上升,出手更果断以"买时间、买能力" [8] - 卖方心态开放,VC从追求10倍回报转向接受2-3倍确定性退出 [8] 华兴方法论 - 独创"三阶段"体系:idea generation(70-80%线索)、cooking、execution [17] - 强调战略目标一致性评估,拒绝短期套利型交易(如19年物流案例) [15] - 提供财力支持(组织财团、并购贷)和整合方案(如推荐CEO人选) [11] 资源获取路径 - 并行评估Build(内部建设)、Borrow(外部借取)、Buy(并购)三种方式 [14] - 从知识维度(资源优越性)和组织维度(兼容度)判断最优路径 [14] 成功并购标准 - 58同城收购安居客案例显示长期价值,收入利润占比仍显著 [22] - 避免监管套利驱动交易,偏好产业增长逻辑驱动的案例 [23] - 非共识交易更易成功,避免热点领域价格泡沫 [25] 团队建设 - 招聘要求:全流程操作经验(市面符合者个位数百分比)、价值观一致、临场应变力 [27] - 区别于海外投行auction process模式,专注"谈"的环节和交易设计 [19] 市场建议 - 买方需明确底层需求,卖方需认清最高价值点 [29] - 当前交易流量健康,预计将持续出现deal [30]
华兴资本进入“后包凡”时代,投资新经济仍受益
券商中国· 2025-06-15 15:18
华兴资本人事变动 - 德意志银行任命华兴资本原全球股票业务主管Andrew Maynard为亚太区股票执行主管,以强化亚太区股票资本市场服务能力 [2][3] - 华兴证券原董秘、首席风险官叶生明拟加盟甬兴证券担任首席风险官,华兴证券管理层相应调整 [2][3] - 自创始人包凡失踪后,华兴资本及子公司发生多起人事变动,包括董事会和管理层调整 [4][5][6] 华兴资本管理层调整 - 2023年2月包凡失踪后,华兴资本进行人事调整,包括任命谢屹璟为董事会主席等 [4] - 2024年10月包凡妻子许彦清出任华兴资本非执行董事,后出任董事长 [4] - 2024年2月华兴证券管理层调整,王力行任董事长,马刚出任总经理 [5] 华兴资本发展现状 - 许彦清出任董事会主席后宣称华兴资本进入"2.0时代" [2][6] - 华兴资本仍受益于过去投资新经济的成果,包括近期纽交所上市的稳定币项目Circle Internet Group [2][7] - 华兴新经济基金2018年投资Circle,看好数字资产行业发展前景 [7] 华兴资本战略布局 - 华兴资本看好区块链技术发展,正在积极探索Web3.0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布局 [7] - 公司致力于成为Web3.0投资银行的引领者 [7] - Circle的上市证明华兴资本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投资眼光 [7]
港股华兴资本控股(01911.HK)转跌,此前一度涨超20%。
快讯· 2025-06-06 10:06
港股华兴资本控股股价波动 - 公司股价由涨转跌 此前涨幅一度超过20% [1]
华兴资本控股(0191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31
公司历史与发展背景 - 公司于2011年7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2018年9月27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11] 互联网经济1.0时代业务成果 - 公司在互联网经济1.0时代通过十多支基金赋能超150家科技企业成长[17] - 公司在互联网经济1.0时代服务近1000家创新经济企业[17] - 公司在互联网经济1.0时代累计促成近1.5万亿人民币交易[17] - 公司在互联网经济1.0时代深度参与并见证超70%中国互联网独角兽关键发展阶段[18] 2024年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总收入占全年收入的46%,不包括华兴证券,2024年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为5.9亿元,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为5300万元,扭亏为盈;集团2024年合并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为8.4亿元,同比增长5.2%,归母净亏损1.8亿元,同比亏损收窄62.1%[21] - 2024年总收入777,104千元,2023年为1,006,094千元[29] - 2024年经营亏损41,640千元,2023年为197,817千元,亏损幅度收窄79.0%[29][35]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79,017千元,2023年为471,903千元[29][30]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亏损(未经审计)300,837千元,2023年为592,446千元[30] - 2024年总收入为7.771亿元,较2023年的10.061亿元减少22.8%[67] - 2024年净投资收益为6250万元,2023年净投资亏损为2.082亿元[67][68] - 2024年总经营开支为8.813亿元,较2023年的9.958亿元减少11.5%[70] - 2024年及2023年经营亏损分别为4160万元及1.978亿元[72] - 若干附带及辅助投资产生的投资亏损从2023年的1830万元增至2024年的7650万元[74] - 分占联营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140万元减至2024年的50万元[75] - 2024年及2023年的税前亏损分别为1.626亿元及3.407亿元[77] - 2024年及2023年的所得税开支分别为4810万元及1.203亿元[78] - 2024年及2023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2.107亿元及4.61亿元[79] - 2024年及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1.79亿元及4.719亿元[79] - 2024年及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亏损(不包括未实现净附带权益)分别为1.402亿元及2.564亿元[80]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300万元,2023年为7.907亿元[83][84] - 2024年营运资本变动主要反映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1.27亿元等多项变动,2023年主要反映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3.989亿元等多项变动[83][84]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70万元,主要因购买合营企业投资1亿元等;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276亿元[85][86]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69亿元,主要因综合结构化主体第三方持有人现金流入净额2.734亿元等;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08亿元[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2.2%,2023年为12.6%[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主要投资活动投资公允价值约为29.811亿元,较2023年增加24.3%[92] - 2024年总收入777,104千元,年内利润(亏损)为 -210,659千元[154] - 2024年流动资产6,989,780千元,流动负债3,451,562千元,资产净值7,048,752千元[155] 2024年人员结构变化 - 2024年公司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截至报告期末有475名员工,同比缩减16.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475名全职雇员,超86%为顾问及投资专家[95]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银行雇员98人占21%,投资管理39人占8%,华兴证券265人占56%等[97]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北京雇员181人占38%,中国上海216人占45%等[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95名承授人持有未行使购股及受限股份,2024年薪酬总开支为4.858亿元[98] 2024年投资管理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投资管理业务贡献集团总收入的38%,管理的基金项目退出金额总计32亿元,11支主基金中有5支及若干项目基金DPI超100%,计入报表的总附带权益为1.0亿元,净附带权益近3000万元,累计未实现总附带权益为21亿元(对应净附带权益为6亿元)[22] - 2024年投资管理收入316,336千元,较2023年增长17.2%[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未实现附带权益收入21亿元,未实现净附带权益6亿元[31] - 投资管理分部管理费由2023年的4.343亿元减少33.5%至2024年的2.886亿元[43][52] - 投资管理分部净投资亏损由2023年的3.468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7700万元[43][52] - 投资管理分部已实现附带权益收入由2023年的1.519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1.047亿元[43][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自主管理私募股权基金及第三方私募股权基金内部回报率分别为17.4%及15.1%[46] - 投资管理分部经营开支由2023年的2.823亿元减至2024年的1.904亿元,撇除相关影响后减少33.1%至2.17亿元[53] - 投资管理分部2024年经营利润为1.26亿元,2023年经营亏损为1230万元[43][54] 2024年投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投行业务总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6.8%,港美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倍,二级市场股票销售交易业务贡献投行收入的35%[23] - 2024年投资银行收入224,453千元,较2023年增长16.8%[34] - 2024年投资银行顾问服务交易价值7,364千元,较2023年下降53.7%[38] - 2024年投资银行股票承销交易价值2,045千元,较2023年增长252.6%[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银行收入及净投资收益为2.245亿元,较2023年增加16.8%[39] - 投资银行分部经营开支由2023年的2.615亿元减少0.8%至2024年的2.593亿元,撇除相关影响后减少22.7%至2.922亿元[40] - 投资银行分部经营亏损由2023年的6930万元减少49.7%至2024年的3480万元[41] 2024年华兴证券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华兴证券2024年全年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2.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30%[24] - 截至2024年12月末,华兴证券多多金APP累计注册用户数39万户,较2023年末增长95%,年内新增客户数较2023年同期增长208%,客户资产规模较2023年年末增长146%[24] - 截止2024期末,华兴证券总资产37亿元,净资产24亿元,高流动性资产共计28亿元[24] - 华兴证券2024年分部收入及净投资收益为2.477亿元,较2023年的2.61亿元减少5.1%[56][57] - 华兴证券2024年分部经营开支为3.42亿元,较2023年的3.478亿元减少1.7%[56][58] - 华兴证券2024年及2023年分部经营亏损分别为9420万元及8670万元[56][59] 2024年其他分部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分部2024年总收入及净投资收益为5110万元,较2023年的7470万元减少31.5%[62][63] - 其他分部2024年分部经营开支为8960万元,较2023年的1.042亿元减少14.0%[62][64] - 其他分部2024年及2023年分部经营亏损分别为3850万元及2950万元[62][65]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是华兴正式成立第20年,也是“2.0时代”全面出征之年,将巩固和升维“投行 + 资管”双核业务,押注前沿科技领域,布局数字资产领域[19] - 公司将围绕“科技 + 产业”主线,深化AGI与具身智能领域布局,拓展并购及跨境业务,探索Web3.0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强化投后管理与风险控制[26] 公司治理与管理层变动 - 2024年10月,许彦清女士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管理调整后核心团队稳定,公司治理机制完善,战略执行效率提升[26] - 许彦清女士于2024年9月6日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10月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并任董事会主席[108] - 杜永波先生自2024年2月2日起被任命为执行董事[110] - 包凡先生自2024年2月2日起辞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110] - 谢屹璟先生自2024年11月29日起辞任执行董事[110] - 林家昌先生于2024年2月2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10月8日起辞任[110] - 执行董事许彦清女士、王力行先生及杜永波先生服务协议分别于2024年10月9日、2020年8月22日及2024年2月2日起生效,任期三年可自动续延[170] - 非执行董事林宁先生任期自2024年8月24日起再续延三年[1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姚珏女士及肇越先生任期自2021年6月30日起再续延三年,梁晖先生任期自2024年10月9日起为期三年[170]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1] - 许彦清女士55岁,2024年9月6日任非执行董事,10月9日任董事会主席并调任执行董事[182] - 王力行先生45岁,2024年2月2日任集团联席总裁,11月29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183] - 杜永波先生54岁,2024年2月2日任执行董事兼集团联席总裁[184] - 林宁先生55岁,自2021年8月24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86] - 姚珏女士51岁,自2018年9月1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委员[187] - 肇越先生58岁,自2018年9月1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薪酬、提名委员会委员[188] - 2024年10月9日梁暉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及薪酬委员会主席[189] - 崔强自2019年3月1日至今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191] - 辛欣自2024年2月至今担任公司首席战略官[192] - 廖泽昇自2019年加入集团后担任高级法律顾问并支持公司秘书等事务[195] - 2024年10月8日林家昌辞任公司执行董事[197] - 2024年10月9日许彦清调任为执行董事并任董事会主席等职,谢屹璟不再担任相关职务,梁暉当选独立非执行董事[197] - 2024年11月29日王力行被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官,谢屹璟辞任首席执行官及执行董事[197] 公司合规与合约安排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违法违规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的行为[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4A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18] - 附带权益分派框架协议规管向22只投资基金的指定人员分派附带权益,期限至2030年12月31日[121] - 公司预计就各22只相关投资基金保留可分派附带权益的至少25%[122] - 《外商投资法》于2020年1月1日生效,《2024年负面清单》于2024年11月1日生效,公司部分人民币基金投资受外商投资限制[130] - 公司自人民币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和特殊有限合伙人收取附带权益,设立人民币基金时通过合约安排控制相关方[131] - 中国外商投资活动受外商投资法、《鼓励目录》和《2024年负面清单》规管,公司人民币基金部分被投资方从事限制类或禁止类行业[132] - 公司人民币基金受外商投资限制的普通合伙人和特殊有限合伙人由并表联属实体拥有[133] - 镆淦上海取得对并表联属实体的有效控制,享有集团应占附带权益的经济利益[133] - 公司受外商投资限制的战略投资由并表联属实体持有[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已订合约安排[136] - 公司中国法律顾问认为被投资方有关中国政府当局
华兴资本(01911.HK):在资本寒冬里做科技企业的摆渡人,一个投行老兵的破局之道
格隆汇· 2025-03-31 17:35
文章核心观点 - 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资本市场深度调整,华兴资本面临创立以来最具挑战性的压力测试,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仍有业绩亏损、规模缩小压力,但有营收增长、亏损收窄等边际好转迹象,新管理层调整到位叠加外部环境转暖,深层次变革更值得关注 [1] 逆周期下的韧性 投行业务 - 2024年港股市场全年IPO数量70个与上年持平,总筹资金额876亿港元同比增长88%,美股中国公司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为62个和3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均翻倍增长,但与2020 - 2021年高点比,两个市场均未恢复 [2][4] - 华兴资本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6.8%,公司聚焦泛科技赛道,走精品投行之路,服务新兴行业头部企业和个人,2024年在AGI领域巩固行业头部地位,还拓展新产品和新业务,港美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倍 [5] 资管业务 - 2024年公司总AUM为3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为集团贡献收入比例达38% [5][6] - 公司资管业务遵循“既要投得好,更要退得妙”准则,工作重心向“退出”环节倾斜,2024年基金项目退出金额达32亿元人民币,多支基金DPI超100%,同时加大布局新经济产业 [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未实现总附带权益为21亿元人民币,对应净附带权益为6亿元人民币,为后续扭亏为盈提供确定性 [8] 华兴证券 - 2024年A股IPO融资金额673.53亿元,较上年缩水近8成,再融资金额1748亿元,较上年缩水近7成,华兴证券坚持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完成多个项目保留股权融资市场地位 [9] - 截至2024年年末,华兴证券多多金APP注册用户数及年内新增客户数分别较2023年末增长95%和208%,展现“科技 + 业务”双轮驱动战略吸引年轻投资者的有效性 [9] 政策红利下的新周期开启 政策导向利好 - 中国证监会2024年“并购六条”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硬科技领域并购给予快速审核通道,与华兴资本并购交易领域重心契合;两会记者会表示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利好公司投行业务 [12]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修改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及SPAC并购交易规定,与公司探索的创新产品呼应;香港证监会出台数字资产市场路线图,公司早有布局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参与相关公司上市及融资 [13][14] 公司战略调整 - 新管理层上台后,公司未来发展围绕“科技 + 产业”主线,深化AGI与具身智能领域布局,拓展并购及跨境业务,探索Web3.0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 [14] - 公司“投行 + 资管”双轮驱动、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创新模式,能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当下聚焦新战略实现盈利回正,培育科技资产组合转化为现金流生成能力 [15] 结语 - 华兴资本在资本市场寒冬中展现主动重构的韧性,下注中国科技崛起,将资源集中于前沿领域,显示对产业变革的清醒认知 [16] - 公司充足现金储备和已清偿债务,为应对产业波动提供安全垫,在行业复苏周期获主动权 [17]
华兴资本控股2024年总收入及净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23%至约8.4亿元 净亏损大幅收窄
智通财经· 2025-03-31 16:54
文章核心观点 华兴资本控股2024年业绩有增长且亏损收窄,降本增效成果将更显著,旗下华兴证券业务发展良好,公司未来围绕“科技 + 产业”布局业务并强化管理以创造价值 [1][2][3] 2024年整体业绩情况 - 总收入及净投资收益约8.4亿元,同比增长5.2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1.79亿元,同比收窄62.06% [1] - 经调整净亏损约3.01亿元,同比收窄49.22% [1] - 员工475名,同比缩减16.1%,非人工成本降低 [1] 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情况 - 第四季度以来收入和经营利润较前三季度大幅提升,第四季度总收入占全年收入46% [1] - 不包括华兴证券,2024年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5.9亿元,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5300万元,重回盈利状态 [1] 华兴证券业务情况 - 全年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2.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和净投资收益30% [2] - 多多金App赋能业务,科技与业务双轮驱动融合,提供差异化服务 [2] - 截至2024年12月末,多多金APP累计注册用户数39万户,较2023年末增长95%,年内新增客户数较2023年同期增长208%,客户资产规模较2023年年末增长146% [2] - 推动多个硬科技领域头部项目,完成万辰生物定增等项目 [2] - 期末总资产37亿元,净资产24亿元,高流动性资产共计28亿元 [2] 未来发展规划 - 围绕“科技 + 产业”主线,深化AGI与具身智能领域布局,拓展并购及跨境业务 [3] - 探索Web3.0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 [3] - 强化投后管理与风险控制,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