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02319)

搜索文档
消费放缓 供需失衡 乳企打响B端市场争夺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3 06:33
行业趋势 - 乳企战略重心从C端转向B端市场,主要由于C端市场饱和及消费低迷[3] - 2022年、2023年中国乳制品全渠道收入同比分别下滑6 50%和2 40%,2024年上半年增速同比下滑2 5%[3] - 2024年牛奶产量4079万吨,处于历史高位,供需严重失调[3] - 乳企通过B端餐饮渠道(如茶饮、烘焙)寻找新增量市场[1][3] 公司动态 皇氏集团 - 与湖北香园食品签署战略协议,共建水牛乳应用研究中心,聚焦餐饮及新茶饮领域[1] - 已与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数十家新茶饮品牌合作,提供To B端原料及口感解决方案[1] 伊利 - 与奈雪、沪上阿姨、海底捞等头部餐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2] - 升级上海应用创新中心,覆盖烘焙、饮品等多场景需求,推出全品类解决方案[2] 蒙牛 - 推出奶酪、奶油及奶基底等新品,为B端提供一站式服务与解决方案[2] 君乐宝 - 与法国颂味佳合作推出纯净稀奶油,配料仅含100%生牛乳,主打健康标签[2] 恒天然 - 剥离全球消费品业务,专注B2B营养乳制品供应,强化原料和餐饮服务业务[3] B端市场竞争力要素 - 产品专业性:B端客户对原料品质、稳定性及功能性要求更高[4] - 定制化能力:需提供差异化原料以增强客户黏性[4] - 供应链效率: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是关键竞争力[5]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9日回购,累计斥资4959.39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21:25
| 日期 | 回购股数(万股) | 回购最高价(港元) | 回购最低价(港元) | 回购金额(万港元) | | --- | --- | --- | --- | --- | | 2025.07.02 | 20.00 | 16.380 | 16.360 | 327.30 | | 2025.06.30 | 25.00 | 16.140 | 16.100 | 403.08 | | 2025.06.27 | 30.00 | 16.300 | 16.260 | 488.72 | | 2025.06.26 | 25.00 | 16.500 | 16.460 | 411.94 | | 2025.06.25 | 35.00 | 16.460 | 16.360 | 575.30 | | 2025.06.24 | 40.00 | 16.340 | 16.260 | 652.28 | | 2025.06.23 | 50.00 | 16.080 | 15.980 | 802.43 | | 2025.06.20 | 40.00 | 16.340 | 16.220 | 650.93 | | 2025.06.19 | 40.00 | 16. ...
7月2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蒙牛乳业的持股比例于06月26日从5.94%升至6.23%。



快讯· 2025-07-02 17:09
智通财经7月2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蒙牛乳业的持股比例于06月26日从5.94%升至 6.23%。 ...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7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9:12
公司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00700)单日回购98.90万股,金额达5.00亿元,年累计回购3045.30万股占总股本0.331% [1][2] - 友邦保险(01299)单日回购250.00万股金额1.77亿元,年累计回购8723.56万股占比0.816% [1][2] - 潍柴动力(02338)单日回购355.50万股金额5470.20万元,年累计回购653.42万股占比0.075% [1][2] - 中国旭阳集团(01907)单日回购169.50万股金额423.72万元,年累计回购2879.40万股占比0.666% [1][2] - 蒙牛乳业(02319)单日回购25.00万股金额403.08万元,年累计回购285.00万股占比0.073% [1][2] 高比例回购企业 - 力鸿检验(01586)年累计回购1550.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高达28.621% [2] - 世界华文媒体(00685)年累计回购2683.67万股,占比1.622% [2] - 方正控股(00418)年累计回购1500.20万股,占比1.250% [2] - 周黑鸭(01458)年累计回购2954.20万股,占比1.368% [2] - 安德利果汁(02218)年累计回购501.20万股,占比1.469% [2] 小额回购案例 - 彩客新能源(01986)单日回购1.00万股金额8715元,年累计回购44.60万股占比0.046% [2] - 玄武云(02392)单日回购5000股金额5506.70元,年累计回购345.15万股占比0.616% [2] - 清科创业(01945)单日回购2400股金额3008元,年累计回购48.92万股占比0.163% [2] - 天福(06868)单日回购4000股金额1.32万元,年累计回购28.90万股占比0.027% [2] - 旭日企业(00393)单日回购1.20万股金额1.55万元,年累计回购37.60万股占比0.025% [2]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8日回购,累计回购285.0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1:27
蒙牛乳业近期回购情况 - 6月30日以每股16.100港元至16.140港元回购25.00万股,金额403.08万港元,当日收盘价16.100港元(下跌0.98%),成交额3.84亿港元 [2] - 自6月19日起连续8日回购,合计285.00万股,累计金额4632.09万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下跌4.17% [2] - 今年以来共进行51次回购,合计1130.20万股,累计金额1.97亿港元 [3] 回购明细数据 - 6月单次回购金额最高为6月23日的802.43万港元(50.00万股,价格区间15.980-16.080港元) [3] - 5月单次回购金额最高为5月7日的582.53万港元(30.00万股,价格区间19.260-19.660港元) [4] - 4月单次回购金额最高为4月7日的1428.82万港元(80.00万股,价格区间17.640-17.980港元) [4] - 1月单次回购金额最高为1月16日的687.67万港元(46.00万股,价格区间14.860-14.980港元) [4] 股价与回购关联性 - 6月回购期间股价呈现下行趋势,累计跌幅4.17%,但回购均价从6月19日的16.160-16.200港元降至6月30日的16.100-16.140港元 [2][3] - 5月回购价格区间显著高于6月,最高价达19.660港元(5月7日),最低价17.160港元(6月2日),价差达14.57% [3][4]
中国乳企出海,三大问题待解
第一财经· 2025-06-28 17:51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国内乳制品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液态奶出现近年来首次下滑,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总产量为2962万吨,同比减少1.9% [1][11] - 国内乳企面临增长焦虑,国际化成为主要战略方向,伊利、蒙牛、新乳业等均将海外市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9][10] - 东南亚市场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低于20公斤/年,市场规模约300亿元,27岁的平均年龄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10][11] 冰淇淋出海战略 - 蒙牛旗下艾雪和伊利旗下Joyday通过本地化策略在东南亚市场取得突破,艾雪在印尼市场份额第一,菲律宾第二,越南持续提升 [2][4] - 伊利冷饮品牌Cremo、Joyday进入泰国和印尼市场前三名,累计推出50多款本土化产品,出口19个国家和地区 [2][5] - 乳企采用"冰柜大战"等中国模式抢占终端,蒙牛为印尼100多个城市免费提供冰柜,实现差异化竞争 [6] 国际化扩张逻辑 - 东南亚市场与10-15年前的中国相似,马来西亚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美元,泰国4300美元,菲律宾和印尼分别为2700美元和2900美元 [10] - 冰淇淋作为探路产品具有四季可售特性,适合热带气候,且本地乳制品加工业薄弱,国际品牌主导市场 [4][7] - 乳企通过并购和自建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从产品贸易升级为品牌运营,辐射更广区域 [7] 新兴市场机会 - 非洲市场人口增长迅速,对液态奶、奶粉需求旺盛,尤其儿童和青少年产品空间广阔 [11] - 东南亚调味乳和含乳饮料需求增长,伊利安慕希、优酸乳等产品已进入多个市场 [15] - 美国市场存在健康风味乳制品空白,新乳业通过产品升级实现溢价销售 [16][17] 国际化挑战 - 东南亚市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信任度比欧美品牌低10个百分点,食品安全认知需突破 [14] - 国内养殖成本比主要出口国高50%,奶价波动可能影响成本控制 [14] - 东南亚岛屿众多导致物流成本高,非洲市场分散且渠道建设复杂 [14][15] 竞争策略 - 需应对国际巨头(雀巢、达能)的先发优势和本地企业的价格竞争,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渠道创新突围 [16] - 联动餐饮、茶饮企业出海,形成供应链协同效应,未来可探索本地建厂和乳品解决方案 [17] - 建立本土研发中心,如伊利在泰国和印尼的经验可复制至其他潜力市场 [9][15]
蒙牛乳业(02319.HK):周期底部回升盈利修复
格隆汇· 2025-06-27 02:17
公司战略与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公司新总裁高飞上任,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围绕常温、低温、鲜奶、奶酪、冰品、奶粉六大核心业务强化主业,同时发展创新业务和国际化业务 [1]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粮集团,直接/间接持股24 24%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 75亿元,液体乳/冰淇淋/奶粉/奶酪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2 40%/5 84%/3 74%/4 87% [1] - 东南亚冰淇淋品牌"艾雪"2024年营业收入超30亿元,驱动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5 3% [1] 核心竞争力分析 - 奶源端通过战略投资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大型牧业集团,与多家牧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掌控上游优质奶源 [2] - 渠道端持续调整体系,推进扁平化改革和下沉,终端网点掌控力提升,形成全国化网络 [2] - 产品端通过创新满足多元化、高端化、健康化需求,形成全品类矩阵,并通过体育/娱乐营销塑造高端国际化品牌形象 [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主动优化渠道库存,当前库存水平回归正常区间 [3]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11 5亿,贝拉米商标减值34 9亿 [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 4亿/940 3亿/973 4亿,同比增速1 99%/3 97%/3 52%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6 7亿/56 5亿/61 2亿,同比增速4371%/21%/8% [3] 行业环境与展望 - 上游奶源去化初显成效,散奶价格企稳回升,预计原奶产能持续出清 [3] - 2025年奶价有望环比企稳,成本红利仍存,竞争格局改善将助力盈利能力修复 [3] - 当前收盘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2/10/10x,低于可比公司伊利股份等21/18/15x的估值水平 [3]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6日回购,累计斥资3740.29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21:00
| 日期 | 回购股数(万股) | 回购最高价(港元) | 回购最低价(港元) | 回购金额(万港元) | | --- | --- | --- | --- | --- | | 2025.06.26 | 25.00 | 16.500 | 16.460 | 411.94 | | 2025.06.25 | 35.00 | 16.460 | 16.360 | 575.30 | | 2025.06.24 | 40.00 | 16.340 | 16.260 | 652.28 | | 2025.06.23 | 50.00 | 16.080 | 15.980 | 802.43 | | 2025.06.20 | 40.00 | 16.340 | 16.220 | 650.93 | | 2025.06.19 | 40.00 | 16.200 | 16.160 | 647.42 | | 2025.06.11 | 8.00 | 18.120 | 17.980 | 144.33 | | 2025.06.10 | 10.00 | 18.120 | 18.060 | 180.85 | | 2025.06.09 | 19.80 | 18.1 ...
蒙牛乳业(02319):周期底部回升,盈利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14: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给予公司未来一年 814 亿元人民币的目标价,当前市值还有 40%上涨空间 [3][8][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新总裁上任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奶源、渠道和产品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2024 年经营压力出清,2025 年有望恢复性增长 [7][10] - 2025 年原奶价格环比企稳,成本红利和减值风险减少利于盈利改善 [7][10] - 预测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8][82][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管理稳定 核心竞争力扎实——一体两翼新征程 内部管理:中粮为第一大股东,管理稳定 - 中粮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截止 2024 年末直接/间接持股 24.24%,推动公司完善供应链和业务布局 [17] - 2024 年高飞接任总裁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激励核心团队 [22][27] 蒙牛乳业的核心竞争力:奶源、渠道和产品创新 - 奶源端:通过战略投资和合作掌控上游优质奶源,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是主要原奶来源,成本波动小于市场 [29][31] - 渠道端:适时调整渠道模式,“镇村通”工程强化下沉,23 年覆盖乡镇网点超 80 万个 [34][37] - 品牌/产品端:产品创新满足多元需求,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通过体育和娱乐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 [37][39] 否极泰来——一体两翼新征程 - 经营变化:2024 年主动清理渠道库存,预计 2025Q2 收入恢复性增长,2024 年毛利率提升但净利率下降因减值 [44][49] - 核心主业改善:液体乳鲜奶业务有望增长,奶粉业务调整后有望改善,奶酪业务妙可蓝多激励计划或促回升 [52][53] - “两翼”协同:布局“营养健康平台”和“海外平台”,迈胜品牌领跑运动营养行业,艾雪冰淇淋在东南亚表现良好 [54][55] 2025 年原奶价格环比企稳——带来盈利改善契机 - 供给端:2024 年以来牧场产能出清,2025H1 出清放缓,下半年有望加快,不确定性在需求侧 [58][70] - 需求端:终端需求压力大,若需求回暖原奶价格 Q4 或回升,需求疲软奶价环比下行空间有限 [76] - 对蒙牛利好:成本红利,喷粉减值减少,竞争格局改善 [77]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收入端 - 液态奶业务: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0.49%/2.57%/1.99% [82] - 冰淇凌业务: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5%/7%/6% [82] - 奶粉业务: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2%/4%/4% [83] - 奶酪及其他业务:2025 - 2027 年奶酪业务分别同比增长 25%/22%/20%,其他业务规模稳定 [83] 利润端 - 毛利率:2025 - 2027 年分别为 40.57%/40.87%/41.07% [84] - 投资收益:2025 年亏损 9 亿,2026 - 2027 年为 0 [86] - 其他费用:2025 - 2027 年分别为 16/17/17 亿 [86]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及核心风险假设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 - 突破性的产品创新有望上修业绩预期 [91] - 终端需求改善利于常温液奶收入恢复 [91] - 市场竞争改善利于盈利能力提升 [91] 核心风险假设 - 原奶价格大幅波动影响成本稳定性 [92] - 食品安全问题损害品牌力和业绩 [92] - 竞争格局恶化影响费用投放和盈利 [92]
6月23日港股回购一览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09:31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6月23日共有30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392.15万股,总金额7.68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回购金额居首,友邦保险以2.04亿港元次之,创科实业以2090.17万港元位列第三 [1][2] - 友邦保险以300万股成为单日回购数量最高公司,乐华娱乐(240.9万股)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20万股)分列二三位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100.1万股(5.01亿港元),价格区间495.2-504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40.38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300万股(2.04亿港元),价格区间66.65-68.65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41.54亿港元 [1][2] - **创科实业**:单日回购25万股(2090.17万港元),价格区间83.55-83.85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20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50万股(802.43万港元),价格区间15.98-16.08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71亿港元 [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单日回购220万股(653.6万港元),价格区间2.87-3.01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39亿港元 [2] - **碧桂园服务**:单日回购45万股(288.15万港元),价格区间6.39-6.43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716.94万港元 [2][3] 回购金额分布特征 - 头部集中效应显著:腾讯控股与友邦保险两家公司合计回购7.05亿港元,占当日总回购金额的91.8% [1][2] - 中小规模回购活跃:20家公司单日回购金额低于500万港元,最低为摩比发展(0.18万港元)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