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02319)

搜索文档
乳业上市公司半年报:飞鹤、李子园、燕塘乳业等营收下滑,现代牧业等上游乳企亏损
搜狐财经· 2025-09-05 00:29
行业整体表现 - 21家主要乳业上市公司中仅6家营收实现正增长 其余15家营收下滑 [4] - 11家乳企上半年净利保持增长 7家企业出现亏损 [4] - 行业在弱需求背景下呈现冰火两重天发展态势 头部企业业绩分化加速 区域乳企继续承压 [1] 头部企业表现 - 伊利股份营收逆势增长3.37%至619.33亿元创历史新高 [1][5] - 蒙牛乳业营收415.67亿元同比下降7.2% 净利20.46亿元同比下降16.37% [5] - 光明乳业营收124.72亿元同比下降1.9% 净利2.17亿元同比下降22.53% [5] - 营收排名前三乳企中仅伊利实现增长 蒙牛与光明营收分别下降7.2%和1.9% [5] 区域乳企表现 - 皇氏集团营收9.05亿元同比下降13.07% 净亏损0.06亿元同比下降549.66% [5] - 燕塘乳业营收7.65亿元同比下降10.26% 净利0.35亿元同比下降37.91% [5] - 新乳业表现突出 营收55.26亿元增长3.01% 净利3.97亿元增长33.76% [5][6] - 区域乳企凭借本地化优势和特色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 [6] 上游乳企表现 - 优然牧业营收102.84亿元增长2.07% 净亏损2.97亿元 [5] - 现代牧业营收60.73亿元下降5.88% 净亏损9.13亿元同比下降300.04% [5] - 西部牧业营收3.96亿元下降12.45% 净亏损0.44亿元下降26.48% [5] - 上游乳企均出现亏损 主要因严峻市场环境和奶价下行冲击 [8] 业务板块分析 - 液态奶业务普遍承压 伊利液体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6% 蒙牛液态奶业务同比下降11.22% [8] - 奶粉业务出现回暖 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6% 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达18.1% [10] - 蒙奶粉业务收入16.76亿元增长2.46% 澳优乳业净利润增长24% 羊奶粉业务海外市场增长65.7% [10] - 奶酪等新品类增长显著 伊利奶酪业务面向B端客户营收增长超20% 蒙冰淇淋与奶酪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3] 发展趋势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2] - 乳企加强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蒙牛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13] - 加速国际化布局 伊利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 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15] - 向高端化、功能化、细分化方向发展 高附加值产品预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5] - 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 推动乳业从卖产品向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转型 [15]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6日回购,累计回购332.8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22:53
近期回购操作 - 9月4日以每股14.890港元至15.030港元回购60.00万股 金额达898.00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14.990港元上涨0.74% 成交额4.37亿港元[2] - 自8月28日起连续6日回购 合计回购332.80万股 累计金额5022.95万港元 其间股价累计下跌7.47%[2] 年度回购汇总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70次回购 合计回购1753.00万股 累计金额2.95亿港元[3] 详细回购数据 - 9月3日回购70.00万股 价格区间14.870-14.950港元 金额1043.39万港元[3] - 9月2日回购100.00万股 价格区间14.870-15.080港元 金额1497.42万港元[3] - 9月1日回购50.00万股 价格区间15.140-15.190港元 金额758.13万港元[3] - 8月29日回购22.80万股 价格区间15.210-15.370港元 金额348.33万港元[3] - 8月28日回购30.00万股 价格区间15.810-16.000港元 金额477.69万港元[3] 历史回购记录 - 7月期间共进行11次回购 单次回购规模20-30万股 价格区间16.260-17.560港元[3] - 6月期间回购频率较高 单日最大回购量50万股(6月23日) 价格区间15.980-18.220港元[3][4] - 5月期间回购价格处于高位 区间为17.160-19.900港元 其中5月7日回购30万股金额582.53万港元[4] - 4月期间出现单日80万股大额回购(4月7日) 金额1428.82万港元 价格区间17.640-17.980港元[5] - 1月早期回购规模较小 单次12-46万股 价格区间14.860-17.020港元[5]
蒙牛乳业(02319):需求压力仍存,内生利润率改善
招商证券· 2025-09-04 22:32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3][4] 核心观点 - 25H1公司收入同比-6.95%至415.6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16.37%至20.46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1][3] - 收入下降主要因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乳制品行业供需矛盾仍存 [3] - 若不考虑现代牧业投资亏损 公司H1内生利润基本同比持平 内生利润率改善 [1][3] - 公司持续精细化运营 带动核心经营利润增长好于预期 经营现金流同比提升 [1][3][4] - 调整25-26年EPS预测分别为1.04元 1.17元 对应25年估值13X [1][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41.7% 同比+1.4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 [3] - 销售及经销费用率27.9% 同比-0.5个百分点 广告费用44.8亿元 同比-0.4% [3] - 行政费用率4.7% 同比+0.4个百分点 [3] - EBITDA同比-4.1%至45.97亿元 EBITDA率11.1% 同比+0.4个百分点 [3] - 经营利润率8.5% 同比+1.5个百分点 持续改善 [3] - 其他收入及收益4.0亿元 同比-45.6% 因去年H1存在2.7亿元一次性子公司处置收益 [3] - 其他支出5.7亿元 同比下降24.5% 因汇兑收益及存货减值同比下降至2.2亿元 [3] - 投资收益-5.9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主要来自现代牧业等持股公司亏损 [3] 业务分部表现 - 液态奶业务收入321.92亿元 同比-11.22% 其中常温业务承压 [3] - 奶粉业务收入16.76亿元 同比+2.46% [3] - 冰淇淋业务收入38.79亿元 同比+15.04% [3] - 奶酪业务收入23.74亿元 同比+12.28% [3] - 其他业务(大包粉等)15.1亿元 同比+16.9% [3] - 除液奶外 其他业务均实现正增长 [3] - 鲜奶业务取得双位数增长 高端品牌每日鲜语继续高速增长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推出超百款新品 覆盖全品类矩阵 包括常温奶 低温酸奶 鲜奶 冰淇淋 功能牛奶 婴儿配方奶粉 [3] - 加速品类多元化升级 在低温酸奶 鲜奶 奶粉 奶酪 冰品细分赛道均呈增长趋势 [3] - 品牌创新层面携手国内外经典大IP 联手热门影视剧扩大品牌影响力 [3] - 5月主动调整常温白奶价格寻求增长抢占份额 [3] - 继续提升产品覆盖面及品牌影响力 期待需求复苏业绩改善 [3] 估值与预测 - 总股本3911百万股 总市值58.2十亿港元 当前股价14.88港元 [2] - 预测25年营业收入822.40亿元 同比-7.3% 26年844.55亿元 同比+2.7% [4][12] - 预测25年归母净利润41.21亿元 同比+3842.7% 26年46.00亿元 同比+11.6% [4][12] - 预测25年每股收益1.04元 26年1.17元 [4][12] - 预测25年PE 12.8倍 26年11.5倍 [4][13]
蒙牛乳业(02319)9月4日斥资898万港元回购6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7:52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4日斥资898万港元回购60万股股份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4.89-15.03港元 [1] - 单日回购金额达898万港元 [1]
蒙牛乳业(0231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04 17:41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4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319 | 說明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目 |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 ...


蒙牛「出海」记:从一个冰淇淋说起
中金在线· 2025-09-04 16:07
出海战略体系 - 公司搭建了从产品到品牌再到文化的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体系化出海战略 [2][4] - 国际化拓展是动态灵活的 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战略微调以实现资源最佳利用效率 [4] - 通过出售新西兰奶粉工厂实现资源集中 投向更有潜力的市场 [4] 产品出海与本地化 - 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年营收突破20亿元 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在菲律宾和越南市场占有率均升至第二 [3] - 东南亚冰淇淋人均消费量从2015年不到1斤增长至2024年1.8斤 且仍有增长态势 [5] - 针对印尼市场推出榴莲、椰浆咖啡等地域特色口味 斋月期间粽子造型雪糕首月销量突破1200万支 [7] - 采用本地生产本地销售模式 在东南亚拥有4个生产基地 87%印尼消费者认为艾雪是本土品牌 [7] - 贝拉米奶粉针对越南市场强化DHA和ARA含量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20% [3][7][10] - 香港鲜奶业务以"每日鲜语"为主打 实现牧场到工厂最快30分钟新鲜直达 [10] - 蒂兰圣雪0添加牛乳系列通过香港食环署严格审核 成为大陆首个进入港澳市场的高端冰淇淋品牌 [12][13] 品牌全球化建设 - 通过体育营销成为2018年、2022年和2026年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 以及多届奥运会官方乳品 [15][17] - 与梅西、姆巴佩合作推出"我不是天生强大"广告语 品牌认知度在海外市场提升超过200% [15][18] - 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IP深度合作 小黄人雪糕经过20多轮打样实现神还原 [19] - 在东南亚、北美等核心海外市场的品牌好感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8] 文化出海实践 - 与电影《哪吒2》开展全球合作 在北美版本增加美食互动和功夫熊猫元素 中东版本改用阿拉伯飞毯 [23] - 瑞哺恩哪吒联名罐在东南亚电商平台搜索量增长300% 带动销量并掀起国潮热 [23] - 巴黎奥运会期间在塞纳河左岸搭建50米T台 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采 [25] - 在印尼实施冰柜投放计划 累计投放近60万台冰柜 覆盖约40万家零售终端 [26] 国际化业务表现 - 艾雪冰淇淋业务从东南亚扩展至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3] - 贝拉米奶粉加快拓展东南亚市场 越南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3] - 澳洲Burra Foods达到双位数增长 [3] - 公司通过产品品牌文化三位一体构建立体出海体系 [27]
蒙牛乳业(02319.HK)连续5日回购,累计回购272.8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22:22
近期回购动态 - 9月3日以每股14.870港元至14.950港元回购70.00万股 金额1043.39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14.880港元下跌0.47% 成交额3.71亿港元 [1] - 8月28日起连续5日回购 累计回购272.80万股 总金额4124.96万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下跌8.15% [1] 年度回购汇总 - 今年以来共进行69次回购 累计回购1693.00万股 总金额2.86亿港元 [2] 详细回购数据 - 7月集中回购频率较高 单次回购规模多为20万股 回购价格区间在16.260港元至17.560港元 [2] - 6月单次回购规模扩大至25-50万股 回购价格区间在15.980港元至18.220港元 [2] - 5月回购价格达到年内高位区间 单日回购价最高达19.900港元(5月6日)最低17.500港元(5月27日) [3] - 4月出现单日最大规模回购80万股(4月7日) 金额1428.82万港元 [3] - 1月早期回购价格区间为14.860港元至17.020港元 [3]
蒙牛乳业:斥资1043.4万港元回购70万股
北京商报· 2025-09-03 21:38
公司股份回购 - 蒙牛乳业于9月3日在香港交易所回购70万股股份 [1] - 回购总金额为1043.4万港元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4.87至14.95港元 [1]
乳业大转向:常温奶失宠,乳企“卷”鲜奶、拼奶粉
36氪· 2025-09-03 19:29
行业整体格局 - 中国乳制品市场处于复苏进程中 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竞争格局 [1][2] - 行业前五名企业总市值分别为伊利股份1791亿元 蒙牛乳业585亿元 中国飞鹤401亿元 新乳业159亿元 光明乳业120亿元 [1] - 营收超百亿的四家企业中 伊利股份613亿元居首 蒙牛乳业416亿元次之 光明乳业125亿元和中国飞鹤91亿元紧随其后 [2] 财务表现 - 多数企业营收同比下滑 中国飞鹤下降9.98% 蒙牛乳业下降7.20% 光明乳业下降1.90% [3] - 净利润普遍承压 伊利股份72亿元下降4.39% 蒙牛乳业20.46亿元下降16.37% 光明乳业2.17亿元下降22.53% 中国飞鹤10亿元下降46.66% [3] - 新乳业表现亮眼 净利润3.97亿元实现33.76%的正增长 [4] 市场压力与挑战 - 面临原奶阶段性供给过剩与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双重压力 [4] - 国内奶牛存栏量自2024年起持续下降 2025年始终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 [4] - 价格战不可避免 区域乳企通过价格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8] 产品结构变化 - 液态奶收入占比呈现分化 伊利58.33%下降3.24% 蒙牛77.4%下降3.77% 光明53%下降4.15% 新乳业91.7%上升1.39% [14] - 低温鲜奶业务快速增长 蒙牛低温鲜奶业务同比增长超20% 伊利低温白奶品类营收增长逾20% [20] - 高端产品线表现突出 新乳业高端鲜奶实现双位数增长 "活润"系列增长超40% [11] 奶粉市场竞争 - 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受益于育儿扶持政策 中央与地方层面提供生育补贴 [4][27] - 伊利婴幼儿奶粉全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提升1.3个百分点 飞鹤声称全渠道市场份额和销量第一 [23] - 奶粉业务收入分化明显 伊利165.78亿元增长14.26% 蒙牛16.76亿元略有提升 新乳业4601.41万元增长32.29% [26] 高端化趋势 - 超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合计占比超过64% 高端市场占24.2% [30] - 企业聚焦产品功能升级 伊利强调母乳成分 飞鹤主打OPO和乳铁蛋白 蒙牛聚焦有机+A2蛋白 [28] B端市场拓展 - 乳企积极布局B端赛道 餐饮 烘焙及奶茶行业带动奶油 原料奶粉 乳清粉进口量快速增加 [31] - 蒙牛推出餐饮纯牛奶 稀奶油和厚乳奶基底三款核心产品 [32] - 伊利专门打造"伊利索非蜜斯"B端品牌并升级应用创新中心 [34] - 新乳业成为盒马 山姆等零售渠道的OEM供应商 [34] 合作与创新模式 - 与会员店共创新品 伊利与山姆合作推出"生牛乳绿豆雪糕" 与永辉推出950ml鲜牛奶 [35] - 蒙牛与山姆推出"冠益乳早8吨吨桶" 联合沃尔玛 华润推出特仑苏小包装新品 月销售突破1亿元 [36] - 与茶饮咖啡品牌战略合作 蒙牛与星巴克 霸王茶姬合作 新乳业与喜茶 Manner等品牌建立合作 [37] 市场机遇 - 咖啡赛道预计为乳业带来265亿元市场扩容 新茶饮对厚乳 奶基底需求年增速超20% [37] - 妙可蓝多B端奶酪销量占比达22.9% [38] - 国产乳企凭借供应链优势加快替代国际品牌 反倾销政策提供有利环境 [40]
蒙牛乳业9月3日斥资1043.39万港元回购70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03 17:32
公司股份回购 - 蒙牛乳业于2025年9月3日斥资1043.39万港元回购70万股股份 [1] -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4.87至14.95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