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捷安康-B(02617)
icon
搜索文档
彻底疯狂 药捷安康-B早盘再涨超6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0:24
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市场小幅高开 恒生指数报26536点高开0.34% 恒生科技指数报6070点高开0.45% [1] 焦点公司股价异动 - 药捷安康-B早盘最大涨幅超60% 报679.5港元创上市新高 南向资金昨日净买入1.43亿港元 [3] - 禾赛H股上市首日开盘涨超7% 随后涨幅扩大至10% [9] 重大合作协议签署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协议 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销售15.75万吨材料 合同总金额超60亿元 [5] - 龙蟠科技早盘高开超14% 宁德时代高开2.8%报478港元创上市新高 [5] 股权融资活动 - 云锋金融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1.91亿股新股 配售价每股6.1港元 集资约11.7亿港元 旨在扩大股东及资本基础并增加股份流动性 [7] - 云锋金融早盘跌超10% [7] 板块表现 - 科网股涨多跌少 哔哩哔哩-W涨超2% 京东集团-SW跌超0.5% [8] - 黄金股普涨 山东黄金涨超3% [8] - 汽车股活跃 理想汽车-W涨超3% [8] - 锂电池股延续涨势 宁德时代涨超2% [8] 市场流动性展望 - 招商证券认为港股市场主要依靠流动性驱动 内外流动性充裕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 [8] - 9月制约流动性因素缓解 包括美联储降息推进 港股资金面偏紧问题缓解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中报盈利担忧利空出尽 [8]
药捷安康-B再涨超60% 入通后累涨近10倍 北水近两日累计加仓超3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6 10:18
股价表现 - 早盘再涨超60%高见679.5港元 截至发稿涨50.6%报625.5港元[1] - 入通以来累计涨幅接近10倍 总市值一度突破2500亿港元[1] - 成交额达11.77亿港元[1] 港股通纳入及资金流向 - 9月8日起正式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1] - 北水资金连续加仓 9月12日加仓1.8亿港元 9月15日加仓1.42亿港元[1] 业务概况 - 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开发[1] - 主要管线包括六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多款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未取得主营业务收入[1]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4年上半年1040万元下降至360万元 降幅达65.1%[1] 核心产品进展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TT-00420)近期迎来多重利好[1]
港股异动 | 药捷安康-B(02617)再涨超60% 入通后累涨近10倍 北水近两日累计加仓超3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0:15
股价表现 - 公司早盘股价涨幅达50.6%至625.5港元 盘中高点达679.5港元[1] - 自纳入港股通后累计涨幅接近10倍 总市值一度突破2500亿港元[1] - 单日成交额达11.77亿港元 显示市场交易活跃度极高[1] 资金流向 - 上交所深交所9月8日将公司正式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1] - 北水资金在9月12日加仓1.8亿港元 9月15日继续加仓1.42亿港元[1]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研发[1] - 研发管线包含六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多款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未取得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1040万元下降至360万元[1] - 其他收入同比降幅达65.1% 反映公司仍处于研发投入阶段[1] 核心产品进展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TT-00420)近期迎来多重利好消息[1]
药捷安康-B涨超5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54
股价表现 - 药捷安康-B股价单日涨幅超过50% [1] - 股价最高触及679.5港元 [1]
创新药企两日飙涨超千亿 董秘:不可能资金操纵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21:59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公司股价于9月15日单日暴涨115.7%至415港元/股 市值达1648亿港元 成为港股18A市值排名第二的创新药企[2] - 上市两个多月市值增长近20倍 从上市首日93亿港元大幅攀升[2] - 近期股价加速上涨 最近6个交易日内市值翻5倍 其中最近两个交易日涨幅分别达77%和115.7%[2] 股权结构与流通性 - 公司总股本约3.97亿股 但IPO仅发售约1528万股[4] - 扣除基石投资者认购的约979万股后 实际流通股仅549万股[4] - 极低的流通股比例可能加剧股价波动[4] 市场环境与行业表现 - 2025年港股18A板块整体表现强劲 在55家已上市公司中 19家涨幅超过200% 16家涨幅介于100%-200%之间[2] - 公司涨幅在板块中尤为突出 引发市场关注[2] 近期重大事件 - 公司于9月8日起被正式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5]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于9月10日获得国家药监局II期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用于治疗HR+/HER2-乳腺癌[5] 业务概况与研发进展 - 公司为临床阶段创新药企业 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疗法研发[5] - 拥有6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处于全球注册性临床阶段[5] - 替恩戈替尼已在全球开展9项临床试验 涉及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细胞癌等多个适应症[5] 财务表现 -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2022-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近10亿元[5] - 具体亏损额为:2022年亏损2.52亿元 2023年亏损3.43亿元 2024年亏损2.75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23亿元[5] 市场传闻与公司回应 - 市场存在资金操纵质疑及BD交易传闻[2] - 公司董秘明确否认资金操纵可能性 并强调"所有信息以公告为准"[3]
这只医药股,上市两个多月股价暴涨近31倍
第一财经· 2025-09-15 21:56
公司股价表现 - 药捷安康在港股上市后两个多月市值突破千亿港元达到1647.13亿港元超越信达生物和康方生物等明星生物科技股 [1] - 9月15日公司股价单日涨幅高达115.58%过去三个交易日涨幅分别为27.57% 20.78%和77.09% [1] - 公司IPO首发价为13.15港元/股截至9月15日收盘价达415港元/股累计涨幅约30.6倍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药捷安康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创新药公司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开发 [3] - 公司主要管线包括六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多款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 [3]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聚焦多激酶抑制剂靶向FGFR/VEGFR JAK和Aurora激酶通路 [3] - 替恩戈替尼针对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癌乳腺癌胆道癌和泛FGFR实体瘤等耐药复发或难治实体瘤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替恩戈替尼在全球进行九项公司发起的临床试验胆管癌适应症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中国注册性2期临床 [3] - 替恩戈替尼针对其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多数处于已完成Ib/II期阶段 [4] - 9月10日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获中国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 [5]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药捷安康收入为零期内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23亿元 [5] - 信达生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8.34亿元已有五款新药商业上市产品总数达16款包括12款肿瘤产品和4款综合管线产品 [5] - 康方生物截至2025年上半年有七款自主研发产品获批上市其中PD-1/VEGF双抗产品依沃西在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上展现出疗效潜力 [5] 胆管癌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胆管癌发病人数为29万人2019年至2024年全球年复合增长率为3.6%中国发病人数为10.66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5% [3] - 2024年全球胆管癌药物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全球年复合增长率为16.2%预计2027年增长至32亿美元 [4] - 2024年中国胆管癌药物市场规模为32亿元2019年至2024年中国年复合增长率为16.4%预计2027年达到55亿元 [4] 市场观点 - 部分医药投资人表示无法理解公司股价暴涨逻辑并质疑是否存在潜在的对外授权交易机会 [6] - 另有投资人认为股价表现背后更多是资金炒作行为 [7]
9月15日港股通净买入144.73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21:45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15日上涨0.22%至26446.56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144.73亿港元 全天成交总额达1562.51亿港元 [1] 资金流向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951.61亿港元 净买入69.68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610.89亿港元 净买入75.05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沪市) - 阿里巴巴-W成交额79.60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28.90亿港元且股价上涨2.32% [1] - 泡泡玛特成交额29.45亿港元 但净卖出3.25亿港元且股价下跌6.43% [1][2] - 药捷安康-B成交额26.94亿港元 净卖出0.14亿港元但股价大涨115.58% [1][2] 个股交易活跃度(深市) - 阿里巴巴-W成交额50.47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23.95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25.76亿港元 净买入0.05亿港元且股价上涨1.90% [2] - 康方生物净卖出2.29亿港元 股价下跌4.87% [2] 重点个股表现 - 盈富基金合计净买入27.82亿港元(沪市15.13亿+深市12.69亿)股价上涨0.30% [2] - 美团-W合计净买入6.72亿港元(沪市2.85亿+深市3.88亿)股价上涨0.83% [2] - 中芯国际净买入1.19亿港元(沪市1.96亿-深市0.77亿)股价上涨0.40% [2] - 脑动极光-B净买入2.66亿港元且股价大涨34.93% [2] - 佰泽医疗净买入1.12亿港元且股价大涨50.59% [2]
创新药企两日飙涨超千亿 董秘:不可能资金操纵
经济观察网· 2025-09-15 20:35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药捷安康9月15日股价单日暴涨115.7%至415港元/股 市值达1648亿港元 成为港股18A市值排名第二的创新药企[2] - 公司上市两个多月市值增长近20倍 从6月23日上市首日93亿港元市值起步 当日涨幅79%[3] - 9月8日后的6个交易日内市值增长5倍 最近两个交易日涨幅分别达77%和115.7%[3]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2025年港股18A公司表现强劲 55家已上市公司中19家涨幅超200% 16家涨幅介于100%-200%之间[3] - 药捷安康在行业普涨背景下涨幅尤为突出[3] 流动性结构与市场质疑 - 公司总股本约3.97亿股 IPO仅发售1528万股 扣除基石投资者979万股后实际流通股仅549万股[4] - 市场存在资金操纵质疑 公司董秘明确否认并强调"不可能" 同时指出9月8日刚纳入港股通[4] 近期重大事件驱动 - 9月8日起药捷安康正式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5]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于9月10日获得国家药监局II期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用于治疗HR+/HER2-乳腺癌[5] 产品研发管线 - 公司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 处于临床阶段且尚无商业化产品[6] - 拥有六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为全球注册性临床阶段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6] - 替恩戈替尼在全球开展9项临床试验 涉及胆管癌、前列腺癌、肝细胞癌等多种实体瘤[6] 财务状况 - 公司持续亏损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52亿元、3.43亿元、2.75亿元和1.23亿元[7]
这只没有收入的医药股,上市两个多月股价暴涨近31倍
第一财经· 2025-09-15 20:2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2025年9月15日单日涨幅高达115.58% 市值达到1647.13亿港元 [3] - 公司在过去三个交易日(9月10日、11日、12日)股价涨幅分别为27.57%、20.78%和77.09% [3] - 公司自2025年6月23日IPO首发价13.15港元/股以来 累计涨幅约30.6倍 截至9月15日收盘价达415港元/股 [3] 公司基本面概况 - 公司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创新药公司 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疗法研发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拥有六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多款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零 期内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23亿元 [8]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替恩戈替尼是公司研发进度最快的核心产品 为选择性聚焦多激酶抑制剂 [5] - 该产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三个关键通路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替恩戈替尼在全球进行九项公司发起的临床试验 [5] - 进度最快的胆管癌适应症预计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完成注册性2期临床 [5] - 2025年9月10日 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乳腺癌获中国药监局II期临床默示许可 [7] 胆管癌市场规模 - 全球胆管癌发病人数从2019年24.34万人增至2024年29万人 年复合增长率3.6% [5] - 中国胆管癌发病人数从2019年9.44万人增至2024年10.66万人 年复合增长率2.5% [5] - 2024年全球胆管癌药物市场规模20亿美元 预计2027年增长至32亿美元 [6] - 2024年中国胆管癌药物市场规模32亿元 预计2027年达到55亿元 [6] 同业公司对比 - 信达生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34亿元 拥有16款上市产品包括12款肿瘤产品 [8] - 康方生物拥有7款自主研发上市产品 其PD-1/VEGF双抗产品依沃西展现疗效潜力 [8] 市场观点 - 有投资人表示无法理解公司股价暴涨逻辑 质疑是否存在潜在对外授权交易机会 [9] - 另有投资人认为股价表现更多是资金炒作行为 [10]
无任何产品上市 市值却突破1600亿港元?
财联社· 2025-09-15 20:0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从发行价13.15港元飙升至415港元 涨幅超过30倍 市值达1647亿港元[1][3] - 公告核心产品临床试验获批后三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涨幅达172.86% 市值激增480亿港元[3] - 市值超过头部创新药企康方生物(1187亿港元)和信达生物(1637亿港元) 成为港股创新药板块唯一"超十倍股"[1][3][4] 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主要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三个关键通路[7] - 该产品在全球有9项公司发起的临床试验 其中7项针对实体瘤患者[8] - 在胆管癌治疗领域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 在mCRPC领域为全球首个能同时抑制FGFR/JAK通路的临床阶段药物[8] - 乳腺癌适应症于9月10日获Ⅱ期临床默示许可 旨在评估联合氟维司群对HR+/HER2-乳腺癌患者的效果[3][8] 财务数据 - 上半年无营业收入 净利润亏损1.23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6亿元有所收窄[7] - 研发开支9843万元 管理费用2747万元[7] - 截至6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49亿元 权益总额5.82亿元[7] 市场关注 - 9月8日起被纳入港股通标的 内地投资者可直接参与交易[5] - 分析认为股价表现受益于创新药板块整体上涨和临床进展消息 但存在过度炒作风险[4] - 创新药研发从I期临床到上市成功率不足10% 所有管线均未进入上市阶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