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02865)

搜索文档
钧达股份(02865) -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25 21:26
Hainan Dri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286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 而 作 出。 茲載列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登了以下 公 告。茲 載 列 如 下,僅 供 參 閱。 特 此 公 告。 承董事會命 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陸徐楊先生 中 國 • 海 口 2025年8月25日 截 至 本 公 告 日 期,董 事 會 成 員 包 括 執 行 董 事 陸 徐 楊 先 生、張 滿 良 先 生 及 鄭 洪 偉 先 生;非 執 行 董 事 徐 曉 平 先 生 及 徐 勇 先 生;職 工 代 表 董 事 鄭 ...
钧达股份(02865) -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表
2025-08-25 21:2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Hainan Dri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 而 作 出。 茲載列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登了以下 公 告。茲 載 列 如 下,僅 供 參 閱。 特 此 公 告。 承董事會命 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陸徐楊先生 中 國 • 海 口 2025年8月25日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2865) 截 至 本 公 告 日 期,董 事 會 成 員 包 括 執 行 董 事 陸 徐 楊 先 生、張 滿 良 先 生 及 鄭 洪 偉 先 生;非 執 行 董 事 徐 曉 平 先 生 及 徐 勇 先 生;職 工 代 表 董 事 鄭 ...
钧达股份(02865) -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5 21:16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3亿元,上年同期63.74亿元,同比减少42.53%[25][51][165]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4亿元,上年同期 -1.66亿元,同比减少58.51%[25][166] - 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184.14亿元,上年度末164.59亿元,同比增加11.88%[25][158] - 2025年上半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8.12亿元,上年度末38.87亿元,同比增加23.80%[25] - 2025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亿元[29]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5,193户,其中A股45,189户,H股登记股东4户[145] 未来展望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中性场景下有望实现655GW,高场景下有望达到774GW[34] - 到2030年全球清洁能源装机缺口5500GW,预计80%来自太阳能[3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46] - 公司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效率可提升1 - 1.5个百分点[46] - 公司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4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度的23.85%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1.87%[46][47] - 2025年5月8日公司于港交所主板上市,H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12.9亿港元[48][143] - 报告期内设立昱泰新能源贸易(香港)有限公司等4家子公司[7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等风险,采取加大研发投入等对策[73][75][76][77][78] - 注销多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未行权股票期权[86][87][88][89]
钧达股份(02865) -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2025-08-25 21:0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Hainan Dri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2865)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 而 作 出。 茲載列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登了以下 公 告。茲 載 列 如 下,僅 供 參 閱。 特 此 公 告。 承董事會命 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1 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陸徐楊先生 中 國 • 海 口 2025年8月25日 截 至 本 公 告 日 期,董 事 會 成 員 包 括 執 行 董 事 陸 徐 楊 先 生、張 滿 良 先 生 及 鄭 洪 偉 先 生;非 執 行 董 事 徐 曉 平 先 生 及 徐 勇 先 ...
钧达股份(02865.HK)中期亏损达2.64亿元
格隆汇· 2025-08-25 16: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655.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355.4百万元减少42.5% [1]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减少67.9%,主要因光伏电池销量减少及市场价格下跌所致 [1] - 中国大陆境外市场收入大幅增长116.2%,反映战略重心向全球化转移 [1] - 2025年上半年录得亏损人民币263.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66.3百万元扩大58.4% [1] 经营策略 - 公司持续优化N型电池工艺技术,通过金属复合降低、钝化性能提升等措施提效降本 [1] - 2025年上半年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 [1] - 战略重心向全球化转移,包括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国际销售网络及提升全球客户服务能力 [1]
钧达股份(02865)公布中期业绩 净亏损约2.64亿元 同比扩大58.5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6:4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约36.56亿元 同比减少42.48% [1] - 净亏损约2.64亿元 同比扩大58.51% [1] - 每股亏损1.07元 [1] 收入结构变化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减少67.9% 主要因光伏电池销量减少及市场价格下跌 [1] - 中国大陆境外市场收入大幅增长116.2% [1] - 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度23.9%大幅增长至52.0% [2] 技术研发进展 - 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 [1] - 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 [1] - 中试TBC电池转化效率较主流N型电池提升1–1.5个百分点 [2] - 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 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2] 全球化战略 - 战略重心向全球化转移 包括拓展海外市场和发展国际销售网络 [1] - 持续开拓亚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 [2] - 通过海外客户持续开拓及认证强化全球客户服务能力 [2] 技术优化措施 - 通过金属复合降低、钝化性能提升、光学性能优化、栅线细线化等提效降本措施 [1] - 持续对N型电池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升级 [1] - 致力于打造高性价比电池以提升终端电站发电量及收益率 [2]
钧达股份(0286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5 16:31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收入为36.55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5%[18] - 收入同比下降42.5%至36.5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3.55亿元人民币)[9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6.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3.55亿元下降42.5%[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6.55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5%[117]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1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18] - 公司期内亏损为2.636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5%[18] - 期内亏损扩大至人民币2.637亿元,2024年同期亏损1.663亿元[43] - 期内亏损扩大58.5%至2.6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66亿元人民币)[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2.64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66亿元扩大59.0%[10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365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8.5%[128] - 每股基本亏损1.07元人民币(按2.4634亿股加权平均计算)[128] - 每股亏损增至1.07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94元人民币)[97]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42.7%至人民币36.546亿元[38] - 实现毛利人民币0.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毛损23.8百万元扭亏为盈[39] - 毛利率大幅改善至0.03%(2024年同期:-0.37%),毛利为94.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2383万元人民币)[97] - 研发开支减少33.2%至7446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11亿元人民币)[97]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3.2%至7445.8万元人民币[124] - 财务成本同比增长19.6%至1.2744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增加[121]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4538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6659亿元,降幅40.1%[59] - 公司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总额在2025年上半年拨回人民币1783.2万元,而2024年同期确认人民币2421.1万元[153]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负人民币119.1万元,其中以股份为基础付款项为负人民币567.3万元[158] 地区市场表现 - 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从2024年23.9%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52.0%[32] - 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23.9%大幅提升至52.0%[34][37]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下降67.9%,境外市场收入增长116.2%[36]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同比下降68%至17.55392亿元人民币,境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6%至19.00158亿元人民币[117] 业务与运营数据 - 公司拥有滁州淮安两大N型电池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超40GW[29] - 公司海外工厂规划年化产能为5 GW[15] - 公司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32] - 公司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3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光伏电池产品中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技术收入为人民币36.56亿元,占全部收入100%[112] - 客户A贡献收入4.679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2.8%[118]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68.5%至4273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增值税加计扣除政策变化[119][12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总额为184.144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1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4.442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84.144亿元,增幅12.0%[51] - 公司权益总额为48.12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18] - 权益总额增长23.8%至48.12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38.87亿元人民币)[100] - 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48.1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2.78亿元增长12.5%[102] - 公司负债总额为136.02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18]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25.572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6.022亿元,增幅8.3%[51] - 负债资产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6.4%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3.9%[51] - 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倍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倍[51] 现金流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人民币10.32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30亿元有显著改善[104]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30.37亿元,主要用于购买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04]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6.48亿元,主要来自新筹集银行借款25.74亿元及发行普通股所得款项13.04亿元[104]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2.5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39亿元增长67.8%[10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6.163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2.531亿元,增幅24.3%[49][5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4.3%至32.53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26.16亿元人民币)[99] 融资与资金运用 - 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12.9亿港元用于海外产能建设[35]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291.67百万港元[67] - 所得款项净额中75%即968.75百万港元拟用于建设海外工厂[67] - 所得款项净额中8%即103.33百万港元拟用于研发先进技术[67] - 所得款项净额中7%即90.42百万港元拟用于建立及加强海外销售业务及分销渠道[67] - 所得款项净额中10%即129.17百万港元拟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款项总额为220.23百万港元[67] - 建设海外工厂款项已动用5.31百万港元剩余963.44百万港元[67] - 研发先进技术款项已动用74.55百万港元剩余28.78百万港元[67] - 建立及加强海外销售业务及分销渠道款项已动用11.20百万港元剩余79.22百万港元[67] -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款项已全额动用129.17百万港元[67]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售发行63,432,300股普通股,每股22.15港元,总筹资额1,405.025百万港元(约1,305.31百万元人民币)[146] - 2025年上半年发行新股6.3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2.07亿元[102] 借款与债务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3.779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6.846亿元,增幅24.3%[54][55] - 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36.3%至33.97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24.92亿元人民币)[99] - 公司取得新银行及其他贷款2,574.0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28.2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09.5%[144] - 贷款利率范围为固定年利率1.50%至7.18%或浮动利率LPR减99个基点至LPR加80个基点[144]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30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50万元,降幅10.5%[54][56]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9000元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4000元,降幅55.6%[160] 资产项目变动 - 存货减少19.4%至人民币4.451亿元[45]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33.9%至人民币5.451亿元[4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3.589亿元[4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激增448.4%至23.59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4.30亿元人民币)[9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金融产品价值大幅增至人民币23.59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4.30亿元增长448.5%[1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4.0%至81.43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84.83亿元人民币)[99] - 受限制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19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056亿元,增幅9.4%[4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人民币40.671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65.632亿元下降38.0%[130] - 应收票据余额为人民币36.102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62.380亿元下降42.1%[130]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779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1.878亿元下降5.3%[136]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款项价值为人民币1.78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1.88亿元下降5.3%[156]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人民币1.44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745亿元下降61.3%[129] - 公司无形资产购买支出为零,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172亿元[129] - 公司资本承担中已签约但未计提的资本支出为人民币2.48亿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11亿元增长17.5%[157] 负债项目变动 - 贸易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9.489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6.698亿元,降幅4.0%[50]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81.823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168.689亿元增长7.8%[139] - 应付票据余额为人民币110.309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72.554亿元增长52.0%[13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1.347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15.143百万元人民币,降幅达25.6%[142] - 0至1年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从947.543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693.389百万元人民币,降幅26.8%[142] - 应付票据(基于发行和到期日)从725.543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1,103.087百万元人民币,增幅52.0%[142]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433.137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471.436亿元下降8.1%[139] - 应付地方政府款项为人民币299.448亿元,年利率介于3.5%至3.6%[141] - 已收客户按金为人民币1965万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1.022亿元下降80.8%[139] 其他收益与损失 - 按公允价值计金融资产收益净额同比增长379%至2.4519亿元人民币[120] - 收取政府补贴50.411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86.94百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82.4%[145] - 所得税抵免5155.5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递延税项抵免6642.9万元人民币[125] 股东结构与股权信息 - 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持有公司约15.90%投票权[16] - 公司总股本为292,584,052股,其中A股229,151,752股占78.3%,H股63,432,300股占21.7%[80] - 陆女士通过实益拥有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A股51,803,865股,占总股本17.71%[80] - 海南锦迪持有公司A股46,517,062股,占A股总数20.3%,由杨氏家族控制[81] - 张满良持有实益A股184,546股及购股权127,504股,合计占总股本0.1%[80] - 郑洪伟持有实益A股167,770股及购股权125,826股,合计占总股本0.1%[80] - 海南锦迪持有A股46,517,062股,占A股类别20.30%,占总股本15.90%[84][86] - 杨氏家族投资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海南锦迪80%股权,间接持有A股46,517,062股[84][86] - 陆徐杨家族一致行动集团合计持有A股51,803,865股,占A股类别22.61%,占总股本17.71%[84][86] -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投资持有A股22,244,267股,占A股类别9.71%,占总股本7.60%[84][86] - 上饶招才引资集团通过控股关系持有H股17,296,000股,占H股类别27.27%,占总股本5.91%[86][92] - 现代直投新能源科技实益持有H股17,296,000股,占H股类别27.27%,占总股本5.91%[86] - 苏显泽持有A股13,768,491股,占A股类别6.01%,占总股本4.71%[86] - 海南锦迪质押15,834,325股A股作为银行贷款担保,占总股本约5.41%[87] - 上饶开发区管委会通过全资子公司控股上饶招才,间接持有A股22,244,267股及H股17,296,000股[87][92] - 陆徐杨于2025年7月31日获任执行董事,其家族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51,803,865股A股[84][92]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雇员购股权报告期内已注销5,973,984股,占期初未行使总数8,576,331股的69.7%[77] - 2023年A类雇员激励计划项下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04.98元人民币,报告期内注销972,918股[77] - 2023年B类雇员激励计划项下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59.48元人民币,报告期内注销508,500股[77] - 2023年10月13日授出购股权2,193,180股,报告期内已失效1,096,590股,行使价74.24元/股[77] - 2024年3月15日授出购股权830,400股,报告期内已失效321,900股,行使价59.48元/股[77] - 期末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为2,184,865份,其中1,099,081份于期末可行使[149] - 购股权E(雇员及主要管理层)从1,214,905份减少至591,054份,期内失效486,277份,没收137,574份[149] - 加权平均行使价从人民币86.57元调整至人民币83.51元[150] - 购股权计划中,2024年上半年新授出购股权H共计116.1万份,行使价为人民币60.23元[1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从年初的1078.5万份减少至886.9万份,降幅17.8%[151] - 购股权H的公允价值估值范围为人民币14.92元至17.61元,使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15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2025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22]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中性预测为655GW,高场景预测为774GW[2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组件出口121.78GW同比下降5.37%[2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电池出口41.48GW同比增长43.13%[25] - 美国已形成超过50GW组件产能[24] - 印度组件名义产能已超过100GW[24] - 欧洲提出超30GW本土组件制造目标[2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涵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2] - 公司A股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码为002865[13] - 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2865[13] - 公司成为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31]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陆徐杨先生张满良先生及郑洪伟先生[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徐晓平先生及徐勇先生[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职工代表董事郑虹女士[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沈文忠博士茆晓颖博士马树立先生及张亮先生[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168号海口保税区海南钧达大楼[8]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168号海口保税区海南钧达大楼[8]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二座31楼[8] 关联方交易
智通AH统计|8月2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6:21
AH股溢价率排名 - 东北电气AH溢价率最高达743.75%,H股价格0.32港元对应A股2.25元 [1] - 弘业期货和安德利果汁溢价率分别为241.98%和236.37%,位列第二、三位 [1] - 宁德时代出现16.43%折价,为溢价率最低的个股 [1] AH股偏离值表现 - 安德利果汁偏离值达32.29%,显示当前溢价率较30天均值显著扩大 [1][2] - 金力永磁和京城机电股份偏离值分别为22.19%和20.80%,位列二、三位 [1] - 比亚迪股份偏离值-98.36%,反映其溢价率较历史均值大幅收窄 [1] 高价股溢价特征 - 宁德时代H股价格413港元对应A股288.14元,存在明显折价 [1] - 恒瑞医药H股77.95港元较A股66.26元仅溢价1.82% [1] - 美的集团H股83.95港元较A股73.52元溢价4.90% [1] 金融股溢价情况 - 招商银行H股49.64港元较A股43.87元溢价5.86% [1] - 农业银行H股5.5港元较A股7.26元溢价58.18%,偏离值达12.31% [1][2] - 中信建投证券H股15.07港元较A股27.91元溢价121.83% [2] 工业股溢价分布 - 紫金矿业H股24.34港元较A股22.21元溢价9.29% [1] - 上海电气H股3.91港元较A股9.23元溢价182.86% [1] - 中石化油服H股0.81港元较A股2.09元溢价208.64% [1]
钧达股份(0286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5 16:15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收入为36.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5%[17] - 收入同比下降42.5%至36.5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3.55亿元人民币)[9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6.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3.55亿元下降42.5%[1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6.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5%[11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6.5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3.554亿元减少42.5%[35] - 期内亏损为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5%[17] - 2025年上半年录得亏损人民币2.637亿元,而2024年同期亏损为1.663亿元[42] - 期内亏损扩大58.5%至2.6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66亿元人民币)[9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2.64亿元,亏损额较2024年同期的1.66亿元扩大59.0%[10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2.64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58%[127]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7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94元人民币)[96]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63.792亿元下降42.7%至2025年上半年的36.546亿元[37] - 2025年上半年录得毛利人民币0.9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录得毛损人民币23.8百万元[38] - 毛利由亏损2,383万元人民币转为盈利94.3万元人民币[96]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57亿元下降68.5%至2025年上半年的0.427亿元[39] - 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066亿元增加19.6%至2025年上半年的1.274亿元[41] - 研发开支减少33.2%至7.4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1.14亿元人民币)[96] - 研发开支744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23] - 存货撇减573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23] - 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支出8058.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120] - 2025年上半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拨回人民币17,832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确认支出人民币24,211千元[152]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24.3%至32.531亿元人民币[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4.3%至32.53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26.16亿元人民币)[9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2.53亿元,较期初26.16亿元增长24.3%[103] - 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部分)增加36.3%至33.97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24.92亿元人民币)[98]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增长24.3%至66.846亿元人民币[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人民币10.32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30亿元有显著改善[103]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0.37亿元,主要用于购买金融资产[103]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6.48亿元,主要来自新筹集银行借款25.74亿元及发行新股所得13.04亿元[103]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取得新银行及其他贷款人民币2,574,000千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228,220千元增长109.5%[143] - 权益总额增长23.8%至48.12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38.87亿元人民币)[99] - 总资产增长12.0%至184.144亿元人民币,总负债增长8.3%至136.022亿元人民币[50] - 负债资产比率从76.4%下降至73.9%,流动比率从1.0倍提升至1.2倍[50] - 资本负债率保持稳定,分别为138.5%和139.0%[51] 资产与负债明细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底的84.831亿元减少4.0%至2025年中的81.435亿元[43]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4.0%至81.43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84.83亿元人民币)[98] - 存货从2024年底的5.521亿元减少19.4%至2025年中的4.451亿元[44] - 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4.0%至66.698亿元人民币[49]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33.9%至5.45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8.25亿元人民币)[9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4.067亿元,较期初6.563亿元下降38.0%[129] - 应收票据账面价值36.102亿元,较期初62.380亿元下降42.1%[129]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为17.791亿元[135] - 终止确认的贴现票据金额达23.680亿元,期初为27.454亿元[136] - 贸易应付款项7.151亿元,较期初9.613亿元下降25.6%[13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961,34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715,143千元,降幅达25.6%[141] - 0至1年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从人民币947,543千元减少至693,389千元,降幅26.8%[141] - 应付票据11.031亿元,较期初7.255亿元增长52.0%[138] - 应付票据(基于发行和到期日)从人民币725,543千元大幅增加至1,103,087千元,增幅达52.0%[141]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43.314亿元[138] - 应付地方政府款项29.945亿元,利率区间3.5%-3.6%[140] - 租赁负债总额减少10.5%至650万元人民币[55] - 抵押资产包括账面价值8.727亿元的物业厂房设备[60]和12.23亿元的使用权资产[61] - 受限制银行存款10.056亿元作为银行承兑汇票抵押品[6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金融产品价值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358,935千元,较2024年末的430,183千元增长448%[155]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款项价值为人民币177,911千元,较2024年末的187,790千元下降5.3%[155] - 资本承付款项增至人民币248,275千元,较2024年末的211,207千元增长17.5%[156]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52.0%[31] - 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度的23.9%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2.0%[33][36]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减少67.9%,而中国大陆境外市场收入大幅增长116.2%[35]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17.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116] - 境外市场收入19.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16] - 客户A贡献收入4.68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2.8%[117] - 银行利息收入252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11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收益净额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119] - 2025年上半年收取政府补贴人民币50,411千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86,940千元大幅下降82.4%[144]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4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3%[128] - 无形资产购买支出为零,去年同期为1.172亿元人民币[128] 技术与研发 - 电池量产平均转化效率提升0.2%以上[31] - 单瓦非硅成本降低约20%[31] - 中试TBC电池效率较主流N型提升1-1.5个百分点[32] - 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2.08%[32] - 公司N型电池产能超40GW居行业领先水平[28] - 公司所处光伏电池环节属于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2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07%[21] - 全球光伏装机预测中性场景655GW,高场景774GW[21] -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121.78GW,同比下降5.37%[24] - 中国光伏电池出口41.48GW,同比增长43.13%[24] - 美国组件产能超50GW,印度组件名义产能超100GW[23] - 欧洲本土组件制造目标超30GW[2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发生多项董事变更,包括执行董事及委员会成员变动[7][8] - 2025年7月31日,陆徐杨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徐晓平先生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郑虹女士获委任为职工代表董事[78] - 2025年7月31日,陆小紅女士、徐晓平先生及郑彤女士辞任执行董事[78] - 陆女士及郑彤女士于2025年7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陆徐杨同日获委任执行董事[84][91] - 公司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成员通过一致行动协议行使表决权[11] - 董事陆女士直接持有5,286,803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1%[79] - 董事陆女士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海南锦迪等实体合计持有51,803,865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71%[79][80] - 董事张满良先生持有184,546股A股,并通过购股权持有127,504股A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10%[79] - 董事郑洪伟先生持有167,770股A股,并通过购股权持有125,826股A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0.10%[79] - 公司A股总股本为229,151,752股,H股总股本为63,432,300股,合计总股本292,584,052股[79] - 海南锦迪持有46,517,062股A股,占A股总数20.30%,占总股本15.90%[83] - 杨氏家族投资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海南锦迪80%股权,间接持有46,517,062股A股[83][85] - 陆徐杨等一致行动人士共同持有51,803,865股A股,占A股总数22.61%,占总股本17.71%[83][91] -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投资持有22,244,267股A股,占A股总数9.71%,占总股本7.60%[83] - 上饶招才引智集团通过控股关系持有22,244,267股A股及17,296,000股H股,分别占对应类别股份9.71%和27.27%[85] - 现代直投新能源持有17,296,000股H股,占H股总数27.27%,占总股本5.91%[85] - 苏显泽持有13,768,491股A股,占A股总数6.01%,占总股本4.71%[85] - 海南锦迪质押15,834,325股A股作为银行贷款担保,占公司总股本约5.41%[86] - 上饶开发区管委会通过全资子公司上饶招才间接控制现代直投69.9%合伙权益[91]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负人民币1,191千元,主要因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项拨回5,673千元[157]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公司H股于2025年5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4] - 公司成为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30][31] - 公司A股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002865.SZ)[12] - 公司H股以港元认购及买卖,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2]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291.67百万港元[66] - 每股H股发行价为22.15港元,每股净价约为20.36港元[66] - 所得款项净额75%即968.75百万港元拟用于建设海外工厂,截至2025年6月30日仅动用5.31百万港元[66] - 所得款项净额8%即103.33百万港元拟用于研发先进技术,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74.55百万港元[66] - 所得款项净额7%即90.42百万港元拟用于建立及加强海外销售业务及分销渠道,截至2025年6月30日仅动用11.20百万港元[66] - 所得款项净额10%即129.17百万港元拟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动用金额为220.23百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1071.44百万港元[66] - 公司于2025年发行新股筹集资金人民币12.07亿元,导致股本增至人民币29.26亿元[101]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首次公开发售63,432,300股普通股,每股发行价22.15港元,总筹资额达1,405,025,000港元(约人民币1,305,310千元)[145]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购回1,736,176股普通股,总代价为人民币1.01亿元[102]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成立)及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成立)[11][14] - 公司计划兴建年化产能约5 GW的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14] - 公司子公司须将至少10%的除税后溢利转拨至资本盈余储备,直至达到注册资本的50%[101] 员工与激励计划 - 员工总数2994人,员工成本减少40.1%至2.6659亿元人民币[58] - 雇员激励计划涉及14,030,500股A股作为奖励,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涉及2,602,347股A股[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计2,602,347股[76] - 报告期间,公司已注销的购股权总计5,973,984股[76] - 2023年B类雇员激励计划项下授出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59.48元人民币[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为2,184,865份,其中1,099,081份于期末可行使[148] - 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从人民币86.57元调整至人民币83.51元[149]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中,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8,868,584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人民币66.32元[150] - 2024年上半年新授予购股权H共1,160,964份,行使价区间为人民币59.48-60.23元[150] - 购股权H的公允价值估值区间为人民币14.92-17.61元,使用Black-Scholes模型,预期波动率17.74%-19.73%[15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及中国总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168号海口保税区[7]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9] - 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9] - 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等[106][111]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1]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海南新苏的软件租赁费保持稳定为人民币68千元[158] - 关联方海南新苏的租赁负债利息支出降至人民币4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9千元下降55.6%[159]
智通AH统计|8月21日
智通财经· 2025-08-21 16:41
AH股溢价率排名 - 东北电气AH溢价率最高达757.14% [1][2] - 安德利果汁和弘业期货溢价率分别为237.73%和236.54% [1][2] - 宁德时代溢价率最低为-17.69% [1][2] - 恒瑞医药和美的集团溢价率分别为-2.65%和5.19% [1][2] AH股偏离值排名 - 安德利果汁偏离值最高达38.61% [1][3] - 京城机电股份和钧达股份偏离值分别为30.46%和17.54% [1][3] - 比亚迪股份偏离值最低为-111.35% [1][3] - 东北电气和龙蟠科技偏离值分别为-64.92%和-46.48% [1][3] 前十大AH股溢价率详情 - 复旦张江溢价率218.59% [2] - 京城机电股份溢价率213.93% [2] - 中石化油服溢价率207.41% [2] - 龙源电力溢价率193.69% [2] - 凯盛新能溢价率186.57% [2] - 浙江世宝溢价率186.09% [2] - 晨鸣纸业溢价率185.42% [2] 后十大AH股溢价率详情 - 招商银行溢价率6.83% [2] - 药明康德溢价率7.27% [2] - 紫金矿业溢价率8.17% [2] - 潍柴动力溢价率10.71% [2] - 福耀玻璃溢价率12.65% [2] - 比亚迪股份溢价率16.39% [2] - 中集集团溢价率18.45% [2] 前十大AH股偏离值详情 - 金力永磁偏离值16.30% [3] - 山东墨龙偏离值12.87% [3] - 农业银行偏离值12.14% [3] - 泰格医药偏离值11.18% [3] 后十大AH股偏离值详情 - 中国中冶偏离值-27.97% [3] - 长飞光纤光缆偏离值-24.09% [3] - 国联民生偏离值-22.77% [3] - 长城汽车偏离值-22.42% [3] - 中信建投证券偏离值-21.75% [3] - 中国人寿偏离值-21.31% [3] - 君实生物偏离值-18.3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