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中国(03301)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拉升 旭辉控股涨超5% 龙光集团涨超3% 龙湖集团等多股涨超1%
格隆汇· 2025-09-08 10:47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碧桂园股价一度上涨超过14% 领涨内房股板块 [1] - 旭辉控股集团和远洋集团股价均上涨超过5% [1][2] - 雅居乐集团上涨超过4% 万科企业 龙光集团 世茂集团和融信中国涨幅均超过3% [1][2] - 中梁控股 越秀地产 龙湖集团 金辉控股和中国金茂涨幅均超过1% [1][2] 政策驱动因素 - 深圳于9月5日出台楼市新政 对非核心区域限购进行大幅放松 [1] - 新政覆盖除福田区 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外的所有区域 [1] - 商业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房与二套房 [1] - 深圳此次政策放松力度大于8月出台新政的北京和上海 [1] 个股具体表现 - 碧桂园最新价0.530港元 涨幅10.42% [2] - 旭辉控股集团最新价0.234港元 涨幅5.41% [2] - 远洋集团最新价0.125港元 涨幅5.04% [2] - 雅居乐集团最新价0.480港元 涨幅4.35% [2] - 万科企业最新价5.400港元 涨幅3.45% [2]
新鸿基地产上一财年净赚超190亿 信利国际8月营业额同比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9-04 20:31
公司财务表现 - 新鸿基地产2025财年收入797.21亿港元同比增长11.5% 净利润192.77亿港元同比增长1.2% [2] - 信利国际前8月营业净额110.11亿港元同比减少5.5% 8月单月营业净额14.45亿港元同比减少6.5% [2] 房地产销售数据 - 中国海外发展前8月合约销售额1503.31亿元同比下跌16.5% 8月单月销售额183.3亿元同比下跌0.7% [5] - 融创中国前8月合同销售金额304.7亿元同比减少13% 8月单月销售金额53.9亿元同比减少26.7% [5] - 中国海外宏洋前8月合约销售额207.83亿元同比下跌10.6% 8月单月销售额21.33亿元同比增长6.1% [5] - 金地商置前8月合约销售总额75.88亿元同比减少39% 8月单月销售总额6.08亿元同比减少52.9% [5] - 弘阳地产前8月合约销售金额35.06亿元同比减少42.2% 8月单月销售金额2.99亿元同比减少48.5% [5] - 融信中国前8月合约销售额27亿元同比下降46.4% 8月单月合约销售额1.3亿元同比下降87.9% [5] 资本运作与投资 - 建设银行旗下建信金租拟向建信航运航空增资30亿元 [3] - 兴证国际附属认购总额1.74亿港元的基金参与份额 [4] - 康龙化成股东信中康成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累计减持2667.29万股 [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注销6762.4万股已回购股份 [6] 研发进展 - 恒瑞医药RSS0393软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针对特应性皮炎 [4] - 恒瑞医药HRS-4729注射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为GLP-1R/GIPR/GCGR三激动剂 [4] 股份回购 - 汇丰控股斥资约2亿港元回购201万股回购价98.75-100.3港元 [5] - 美的集团斥资约2584.9万港元回购31万股回购价83.3-83.5港元 [5] - 恒生银行斥资约2379.9万港元回购21万股回购价112.9-113.7港元 [5] - 美高梅中国斥资约1568.7万港元回购100万股回购价15.58-15.97港元 [5]
融信中国8月合约销售额1.3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04 17:29
公司销售业绩 - 8月总合约销售额约为1.3亿元 [1] - 合约建筑面积约为0.89万平方米 [1] - 平均合约售价约为1.47万元/平方米 [1] 数据披露时间 - 9月4日披露8月未经审核经营简报 [1]
融信中国(0330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6:58
股本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380,000港元,股份数目为38,000,000,000股,面值0.00001港元,本月无增减[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为1,683,431,417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本月无增减[2] - 2025年8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总额增减均为0普通股[5] 股份期权 - 截至2025年8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本月因此发行新股及转让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截至2025年8月底,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的股份数目为112,260,583股[3]
融信中国(03301.HK):前8个月总合约销售额约为27亿元
格隆汇· 2025-09-04 16:48
2025年8月单月销售表现 - 总合约销售额1.30亿元人民币 [1] - 合约建筑面积8,863平方米 [1] - 平均合约售价每平方米14,662元人民币 [1] 2025年1-8月累计销售表现 - 总合约销售额27亿元人民币 [1] - 总合约建筑面积23.56万平方米 [1] - 平均合约售价每平方米11,461元人民币 [1]
融信中国前8个月总合约销售额约27亿元,同比下降46.4%
智通财经· 2025-09-04 16:44
单月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总合约销售额1.29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87.9% [1] - 当月合约建筑面积8863平方米 [1] - 当月平均合约售价每平方米14662元人民币 [1] 累计销售表现 - 2025年1-8月总合约销售额2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6.4% [1] - 累计合约建筑面积23.56万平方米 [1] - 累计平均合约售价每平方米11461元人民币 [1] 价格趋势分析 - 8月单月平均售价14662元/平方米较1-8月累计均价11461元/平方米高出27.9% [1] - 单月销售面积8863平方米仅占累计总面积23.56万平方米的3.8% [1]
融信中国(03301)前8个月总合约销售额约27亿元,同比下降46.4%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6:41
公司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总合约销售额1.29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87.9% [1] - 2025年8月合约建筑面积8863平方米 平均售价每平方米14662元 [1] - 2025年1-8月累计总合约销售额2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6.4% [1] - 2025年1-8月累计合约建筑面积23.56万平方米 平均售价每平方米11461元 [1]
融信中国(03301) - 二零二五年八月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2025-09-04 16:31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8月,公司总合约销售额约1.29949108亿元[3] -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合约建筑面积约8863平方米[3] -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平均合约售价约每平方米14662元[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总合约销售额约27.00264406亿元[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总合约建筑面积约23.56万平方米[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平均合约售价约每平方米11461元[3]
融信中国(03301.HK)中期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29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20:0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达人民币2121.94百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5.0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人民币1829.16百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930.74百万元略有收窄 [1] 经营状况 - 半年期收益呈现显著下滑态势 反映公司经营面临重大挑战 [1] - 亏损规模仍维持高位 但同比亏损额减少约101.58百万元 [1]
融信中国(0330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9: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总收益约人民币21.22亿元,同比下降85.06%[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142.025亿人民币下降至21.219亿人民币[28] - 毛利约人民币5.65亿元,同比下降80.61%[5] - 公司毛利率从20.51%提升至26.61%,主要因交付项目平均毛利率上升及存货跌价准备转销[68] - 期内亏损约人民币17.04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约人民币0.80亿元[5] - 公司期内亏损约人民币17.04亿元[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人民币18.2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人民币19.31亿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8.2915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3074亿元有所收窄[37] - 经营亏损约人民币14.21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约人民币23.60亿元[7] - 除所得税前亏损约人民币1,392.03百万元,同比转盈为亏[76] - 公司净亏损率扩大至-80.31%,期内亏损达人民币17.04亿元[54]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15元,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1.09元[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融资成本净额约人民币12.44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4.86亿元[7] - 融资成本净额达12.438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855亿人民币有所改善[28] - 融资成本净额约人民币1,243.80百万元,同比下降16.3%[74] - 借款利息开支为13.404亿人民币,其中资本化利息仅0.124亿人民币[28]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82.58%,从人民币3.60亿元增至6.58亿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及税收滞纳金增加[72] - 销售及营销成本同比下降36.06%,从人民币1.17亿元降至7475万元,主要因销售佣金减少[71]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人民币38.31百万元[73] - 外汇亏损净额达7.064亿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18.517亿人民币[28] - 企业所得税支出从2024年同期的5.774亿人民币下降至1.489亿人民币[29] - 土地增值税支出从2024年同期的3.176亿人民币下降至1.632亿人民币[29] - 所得税开支减少64.76%至约人民币312.10百万元[77]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2.495亿人民币下降至1.356亿人民币[28] - 员工成本约人民币5680万元[9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物业销售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139.618亿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9.102亿人民币[28] - 已交付物业收益暴跌86.32%至人民币19.1亿元,交付建筑面积下降75.72%至13.24万平方米[54] - 其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09.98%,从人民币781万元增至6329万元,主要来自债务重组收益[69] - 权益法入账投资由纯利约人民币90.99百万元转为净亏损约人民币6.18百万元,降幅106.79%[75] 各地区表现 - 杭州地区合约销售贡献13.75%达人民币2.9亿元,平均售价最高为人民币35,589/平方米[55] - 杭州地区物业销售收益达11.15亿元,占公司总物业销售收益的58.4%[67] - 杭州地区土地储备项目数量最多,共涉及12个不同项目[60][61][62] - 上海地区项目平均土地成本最高,中興路项目每平方米成本达100,091元[61] - 苏州地区储备项目数量为5个,土地成本区间为每平方米5,582元至16,811元[60][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与金融机构协商续借借款及寻求新融资来源[22] - 公司已委任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担任境外债务管理财务顾问[22] - 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执行董事欧宗洪先生一人兼任,董事会认为此举能实现更高响应、效率及效益[99]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01]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5年上半年中期股息[44] 土地储备和项目详情 - 总土地储备约1,658.18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85.16%[49] - 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1658万平方米,其中752万平方米为已竣工待售物业[58] - 土地储备每平方米平均成本为人民币8,695元[58] - 公司土地储备总成本为450.29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878万平方米[63] - 杭州四堡七堡地块平均土地成本最高,达每平方米44,364元人民币[63] - 铜陵澜山府项目平均土地成本最低,为每平方米714元人民币[63] - 福州鼓山大桥项目土地成本最高达人民币13,521/平方米[59] - 土地储备总价值最高的项目为上海中興路,价值人民币28.63亿元[61] - 单位面积土地成本最高的项目为上海静安中興社區,每平方米成本达人民币72,000元[62] - 单个项目最高建筑面积为青岛海月星湾,达9.09万平方米[60] - 土地总价值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项目有5个,主要分布在杭州和上海[60][61] - 单位成本低于每平方米3,000元的低成本项目有4个,分布在兰州、漳州等地[60][61] - 建筑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的小型项目有6个,主要分布在成都和福州[62] - 南通崇川時代悅城南地塊土地总价值为人民币9.37亿元,建筑面积8.14万平方米[60] - 在建项目35个,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33.83万平方米[57] 债务和流动性状况 - 负债比率由2024年底的5.11上升47.91%至2025年中的7.56[5]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116.81亿元[16] - 公司借款即期部分为人民币361.34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人民币17.37亿元[16] - 公司未偿还优先票据本金总额约为人民币149.55亿元[18] - 公司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人民币310.05亿元的若干借款[19] - 本金总额为人民币258.42亿元的借款已构成违约[19] - 公司总负债从人民币927.12亿元下降至人民币915.04亿元[11] - 流动负债总额从人民币834.22亿元增加至人民币880.90亿元[11]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人民币92.90亿元大幅减少至人民币34.13亿元[11] - 有息负债余额人民币382.47亿元[50] - 借款总额约人民币38,246.77百万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6.55%[81] - 境内公司债券总额约人民币8,496.80百万元,占借款总额22.22%[81] - 抵押资产价值约人民币31,581.73百万元[84] - 未偿还担保总额约人民币135.08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约32.7%(人民币200.59亿元)[85] - 流动比率0.87倍,较2024年末0.96倍下降9.4%[87] - 负债比率7.56,较2024年末5.11上升48.0%[88] - 以外币计值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约人民币149.55亿元(主要为美元及港元借款)[92]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16.73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33.48%[10] - 资产总值约人民币961.71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3.43%[1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13.1%至约人民币2,956.96百万元[81] - 流动负债净额增至约人民币11,680.62百万元[80] - 合约负债从人民币154.04亿元减少至人民币143.73亿元[11] - 贸易应收款项总计人民币4,460.4万元,较去年末的3,637.8万元有所增加[41][42] - 其他应收款项中应收少数权益款项为人民币108.59948亿元,较去年末的109.87458亿元略有减少[41] - 收购土地使用权及物业开发项目的按金为人民币62.80265亿元,较去年末的65.21243亿元减少[41] - 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77.29136亿元,较去年末的88.57175亿元减少[43] - 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利息为人民币80.22956亿元,较去年末的66.85686亿元显著增加[43] 市场环境和运营数据 - 合约销售额约人民币21.08亿元,同比下降37.30%[5] - 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37.3%至人民币21.08亿元,合约建筑面积下降33.83%至18.76万平方米[54][55] - 合约建筑面积约187,577.72平方米,平均售价每平方米人民币11,238元[48] - 2025年1-5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9%,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46] - 新建商品房销售收益同比下降3.8%,住宅销售收入下降2.8%[46] - 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资金人民币40,232亿元,同比下降5.3%[46] - 截至2025年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74亿平方米[4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45] - 全职雇员427名,较去年同期减少30.1%(611名)[96] 公司治理和报告 - 香港利得税适用税率为16.5%,但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故未计提拨备[34] - 公司未就中国附属公司的未分派盈利计提任何预扣所得税[33] - 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683,431千股,与去年同期持平[37] - 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93][94] - 无购买/出售/赎回上市证券[90] - 无持有库存股份[91] - 无报告期后重大事项[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所有董事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冯东成先生(主席)、任煜男先生及阮伟锋先生[103] - 审核委员会已完成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103]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刊载[104] - 公司董事会现由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