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永年(03699)

搜索文档
光大永年(0369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7:0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4年收益为人民币4591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677.9万元下降1.9%[12] - 公司2024年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910.7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629.2万元增长10.7%[12]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人民币2526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925.8万元增长31.2%[12] - 公司过去五年(2020-2024)收益保持相对稳定,范围在人民币5173.4万元至5267.8万元之间[12] - 公司过去五年(2020-2024)净利润呈现波动,2024年人民币2526万元高于2023年但低于2021年水平[12]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达人民币25.3百万元,同比增长31.1%[20][24][29][31][34]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45.9百万元,同比下降1.9%[20][24][29][31][34]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6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04元[31][34] - 溢利增长主要由于外汇收益(主要为非人民币银行存款)[31][34] - 收入下降主要因租金收入减少[31][34]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人民币967.1百万元,同比增长0.8%[41][43] - 投资物业估值收益6.6百万元,同比增长24.5%[41][43] - 公司总权益从2023年约人民币9.724亿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9.918亿元,增长约1.99%[55][57] - 最大客户占总收益比例为16.3%,五大客户合计占比55.8%[62][67] 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384.7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03.4万元下降45.3%[12] - 员工总成本(含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17.4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6.9百万元)[88][90] 物业租赁业务表现 - 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0.5百万元,同比下降主要因平均租金下降及提供租金补贴[32] - 公司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约为89,507平方米,包括三栋商业楼宇[32] - 物业租赁租金收入为人民币30.5百万元,同比下降8.1%[35][37] - 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89,507平方米,商业用途面积76,657平方米[35][37] - 光大金融中心租金收入13.4百万元,平均租用率61%[37] - 光大国际大厦租金收入9.6百万元,平均租用率91%[37] - 明昌大厦租金收入7.5百万元,平均租用率76%[37] 物业管理服务表现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5.4百万元,同比增长14.1%[40][42] - 物业管理面积72,534平方米[40][42] 资产负债和现金流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2.0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1.94亿元增长1.2%[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2.17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22亿元下降2.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人民币9.92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9.72亿元增长2.0%[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8.0%,较2023年的18.6%有所改善[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31.5百万元[20][24] - 资本负债比率为18%[20][24]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3年约人民币2.222亿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2.315亿元,增长约4.19%[55][57] - 流动负债从2023年约人民币2580万元降至2024年人民币1990万元,减少约22.87%[55][57]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8.6%降至2024年18.0%[56][58] - 公司净流动资产从2023年约人民币2.056亿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2.200亿元[55][57] - 流动资产从2023年约人民币2.314亿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2.399亿元[55][5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持有无抵押资产且无或有负债[59][61][63][65] - 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核心业务运营,外汇风险未对流动性造成重大影响[56][58][60][64] 股息和资本分配 - 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1.05分,特别股息每股人民币0.34分,合计派息人民币6.1百万元[21][24]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净筹资约人民币1.161亿元,截至2024年末已使用约人民币1630万元[78] - 公司2018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16.1百万元[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人民币16.3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5.1百万元)[79]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99.8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101.1百万元)[81][86] - 收购英国主要城市物业项目已动用人民币3,162千元,未动用人民币89,742千元,预计2026年底前完成[80][82] - 升级建造设施及物业翻新项目已动用人民币9,028千元,未动用人民币2,585千元,预计2026年底前完成[80][83]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项目已动用人民币4,140千元,未动用人民币7,473千元[80] 董事会和管理层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07名员工及8名董事[88][90] - 马贺明先生于2021年4月加入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并担任多家附属公司董事[97][101] - 庄民荣先生于2021年8月加入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曾在中国光大银行福州分行担任风险管理部门总经理(2014年12月至2021年4月)[103][107] - 尹俊妍女士自2024年11月起晋升为中国光大集团财务管理部副总经理,2023年12月起担任国际永年有限公司董事[106][109] - 庄民荣先生于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担任中国光大(香港)风险管理及合规部助理总经理,2022年6月晋升为副总经理[104][107] - 尹俊妍女士于2000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光大集团历任审计部审计师、财务管理部会计处处长等职务[110] - 刘先生于1997年8月至2000年3月担任中国光大(香港)房地产部门副总经理[94] - 刘先生于1998年末担任中国光大金融资产管理(香港)董事兼总经理[94] - 马贺明先生于2002年2月获委任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处长,2011年4月至2014年8月担任处长[98][101] - 庄民荣先生于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担任中国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公司业务五部及中小企业部总经理[104][107] - 尹俊妍女士持有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学位[112] - 尹女士在中国光大集团任职23年6个月(2000年6月至2023年12月)[113] - 蔡大维先生自1981年9月起成为注册会计师拥有超过30年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17] - 蔡大维先生目前担任3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号:1026、2700、1087)[120] - 蔡大维先生曾担任6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号:8198、1102、8121、1608、1149、0117)[120] - 石礼谦先生自2017年12月起加入集团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22] - 石礼谦先生于1995年7月获委任为太平绅士并于2007年及2013年获颁银紫荆星章及金紫荆星章[122] - 石礼谦先生目前担任12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及集体投资计划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号包括:0617、0367、0659等)[123] - 石礼谦先生自2020年8月起获委任为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荣誉委员[122] - 尹女士持有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学位[114] - 蔡大维先生于1986年10月取得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9] - 石先生现任百利保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2年7月起[125] - 石先生现任华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1年1月起[ extreme] - 石先生现任四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3年12月起[125] - 石先生曾任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7年3月至2024年3月[128] - 石先生曾任高银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主席自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退市[127][130] - 李佐雄先生70岁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133] - 李佐雄先生自1993年8月起获证监会发牌为佐雄证券有限公司交易董事[134] - 李佐雄先生曾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00年4月至2006年4月[135] - 李佐雄先生曾任证监会咨询委员会委员自199极] - 王正宇先生81岁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40]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同一人担任(刘嘉先生)[156][159] - 董事会成员结构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公司秘书邓玉霞女士拥有超过15年公司秘书及合规领域经验[146][1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汪长禹先生(81岁)同时担任薪酬委员会及投资委员会成员[143] - 执行董事马贺明先生担任总经理及提名委员会、投资委员会成员[145][148]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关于主席与CEO角色分离的要求[156][158] - 蔡大维先生自2025年1月31日起辞任天利控股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52] - 控股股东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尹俊妍女士晋升为副总经理[152] - 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6][1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50%(4/8)[166][168] - 公司未分离主席与CEO职位,由刘嘉先生同时担任[163][174] - 董事轮值退任机制要求全体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81]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且可续期[182] - 年度股东大会需轮值退任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183] - 新任命董事需接受任职培训以理解公司业务及法规责任[200] - 董事须持续更新监管法规知识并披露其他任职情况[194][199] 企业管治实践 - 所有董事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64] - 董事会会议举行4次,所有董事出席率100%(4/4)[171] - 审核委员会会议举行4极] - 提名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相关董事出席率100%(1/1)[171] - 薪酬委员会会议举行2次,相关董事出席率100%(2/2)[171] - 投资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相关董事出席率100%(1/1)[171] - 股东周年大会举行1次,所有董事出席率100%(1/1)[171]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获董事合规确认[161] - 董事会已建立独立评估机制并完成2024年度有效性审查[186][1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集团发展及风险管理的专业判断[192][197] - 董事可获取董事会文件及独立专业意见(公司承担费用)[193][198] - 董事会保留重大事项决策权包括策略预算及风险管控[195][198] - 公司为董事提供法律责任保险并每年检讨承保范围[196][198] 宏观经济背景 - 中国2024年GDP达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44][47]
光大永年(03699) -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特别股息
2025-03-27 20:59
EF001 免責聲明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 | | --- | --- | |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光大永年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3699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特別股息 | | | 公告日期 | 2025年3月27日 | | 公告狀態 | 新公告 | | 股息信息 | | | 股息類型 | 其他 | | 特別股息 | | | 股息性質 | 特別股息 | | 財政年末 | 2024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的報告期末 | 2024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 | 每 股 0.0034 RMB | | 股東批准日期 | 2025年6月11日 | | 香港過戶登記處相關信息 | | | 派息金額及公司預設派發貨幣 | 每 股 0.0037 HKD ...
光大永年(03699) -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
2025-03-27 20:55
EF001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不適用 發行人董事 於本公告日期, 光大永年有限公司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劉嘉先生及馬賀明先生;非執行董事莊民榮先生及尹俊妍女士;獨立非執行 第 2 頁 共 2 頁 v 1.1.1 EF001 免責聲明 |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 | --- |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光大永年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3699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 | | 公告日期 | 2025年3月27日 | | 公告狀態 | 新公告 | | 股息信息 | | | 股息類型 | 末期 | | 股息性質 | 普通股息 | | 財政年末 | 2024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的報告期末 | 2024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 | 每 股 ...
光大永年(0369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0:5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45,9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6,77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4] - 2024年毛利为33,0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4,61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4%[4] - 2024年经营利润为29,12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33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0%[4] - 2024年税前利润为29,1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29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4] - 2024年年内利润为25,26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25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7%[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6元人民币,2023年为0.0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4] - 2024年集团收益约为4590万元,较2023年的4680万元减少约1.9%,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2530万元,较2023年的1930万元增加约31.1%[34][3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6元,2023年为0.04元[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9.918亿元,2023年约为9.724亿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315亿元,2023年约为2.222亿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2.2亿元,2023年约为2.056亿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2.399亿元,2023年约为2.314亿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1990万元,2023年约为2580万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8.0%,2023年为18.6%[45]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投资物业价值为967,1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59,5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9%[6]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31,49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2,21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8%[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9,89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81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91%[6] - 2024年资产净额为991,83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72,35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8,391千元,2023年为9,225千元[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3个月内)为6,859千元,2023年为6,993千元[3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792.9万元,较2023年的2277.4万元有所减少[33]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29.2万元,其中3个月内13.8万元,超过3个月及1年内15.4万元[33]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9.671亿元,较2023年的9.595亿元增加约0.8%,估值收益约为660万元[40] 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15,363千元,2023年为13,545千元;投资物业租金总额2024年为30,547千元,2023年为33,234千元[15] - 2024年来自三名交易规模占比超10%客户的收入约为16,102千元,2023年为17,042千元[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有合约剩余履约责任为22,996千元,2023年为25,008千元[17] - 2024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为3050万元,较2023年的3320万元减少,主要因平均租金下跌及提供租金补助[36]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为1540万元,较2023年的1350万元增加,因餐厅收入增加[39] - 2024年光大金融中心平均租用率为55%(商业用途61%),租金收入1340万元;光大国际大厦平均租用率为68%(商业用途91%),租金收入960万元;明昌大厦平均租用率为76%(商业用途76%),租金收入750万元[37] - 2024年集团管理的物业管理服务总建筑面积为72534平方米[39] - 2024年末集团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约为89507平方米[36] 其他收入及成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总计9,757千元,2023年为6,835千元[21] - 2024年税前利润已扣除的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18千元,2023年为41千元[22] - 2024年综合损益表即期税项为2,407千元,2023年为3,126千元;递延税项2024年为3,847千元,2023年为7,034千元[2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成本总额约为1740万元,2023年为1690万元[53] 股息分配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拟派中期股息3,443千元(每股0.78分),2023年为4,678千元(每股1.06分);建议末期股息2024年为6,135千元(每股1.39分),2023年为2,648千元(每股0.6分)[28]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5分及特别股息每股0.34分,2023年分别为0.60分和无[55] 所得款项使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630万元,2023年为1510万元[49] - 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980万元,2023年为1.011亿元[51]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61]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2] - 全体董事在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告程序、风险管理、内部监控及综合财务报表[64] - 毕马威同意初步公告所载集团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65]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登,年报将适时刊登并寄给选择印刷本的股东[66]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6] 公司证券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库存股份[59] - 公司2017年12月15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4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4414万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10%)可供授出[60]
光大永年(03699)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3-03 16:5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 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EVERBRIGHT GRAND CHINA ASSETS LIMITED 光大永年有限公司 (於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並以存續方式 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699) 董事會召開日期 光大永年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董事會(「董事會」)茲通 告謹定於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舉行董事會會議,以考慮及通過本集團截至 2024年12月31日止的全年業績,及建議之末期股息(如有),以及處理其他事項。 承董事會命 光大永年有限公司 主席 劉嘉 香港,2025年3月3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劉嘉先生及馬賀明先生;非執行董事尹俊妍女士及莊民 榮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蔡大維先生、石禮謙先生、李佐雄先生及汪長禹先生。 ...
光大永年(0369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2390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210万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180万元[8][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140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330万元,同比减少约人民币190万元[8][9][10][1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03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03元[11][1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9.82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724亿元[25] - 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2.23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222亿元[2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及流动资产净额分别约为人民币2.344亿元、人民币1960万元及人民币2.149亿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314亿元、人民币2580万元及人民币2.056亿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3,89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2,122千元人民币增长7.1%[10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7,45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62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的估值收益为95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380千元人民币下降82.2%[10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1,43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32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962,30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59,500千元人民币增长0.3%[10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10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225千元人民币增长20.3%[10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6,8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774千元人民币下降26.2%[10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82,39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72,359千元人民币增长1%[108]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人民币0.03元[10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2,68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83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利润为11,430千元,其他全面收益为1,250千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2,680千元[115] - 2023年末期股息为2,648千元[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747)千元,2023年同期为4,959千元[1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47千元,2023年同期为3,024千元[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付中国企业所得税为(899)千元,2023年同期为(1,905)千元[1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22)千元,2023年同期为(608)千元[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79千元,2023年同期为5,470千元[123] - 2024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2,211千元,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850千元;2023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4,908千元,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3,604千元[123] - 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收益2024年为7,566千元,2023年为5,905千元[140] - 投资物业的租金总额2024年为16,327千元,2023年为16,217千元[142] - 客户合约总收益2024年为23,893千元,2023年为22,122千元[142]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024年为3,499千元,2023年为3,064千元[151] - 外汇(亏损)╱收益净额2024年为 - 414千元,2023年为841千元[151] - 其他收入2024年为345千元,2023年为82千元[151] - 其他收入净额2024年为3,430千元,2023年为3,987千元[151]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2024年为12千元,2023年为23千元[153] - 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4年为90千元,2023年为73千元[154] - 使用权资产折旧2024年为609千元,2023年为596千元[15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318千元,递延税项为1592千元,总计2910千元;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444千元,递延税项为2440千元,总计3884千元[1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11430千元,2023年同期为13321千元;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均为441400000股[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厂房及机器项目成本为91000元,2023年同期为20000元[1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1个月内,扣除亏损拨备)为9880千元,2023年为6993千元;预付款项为542千元,2023年为1627千元;其他应收款项为678千元,2023年为605千元[1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23,340千元和154,244千元[1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分别为16,803千元和22,774千元[1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210千元和674千元[1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6月30日,中期应付权益股东股息分别为3,443千元和4,678千元[1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6月30日,上一财政年度末期应付权益股东股息分别为2,648千元和8,387千元[192]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租赁收入分别为5,003千元和4,999千元[196]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管理收入均为153千元[196]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放存款分别为8,900千元和450,417千元[196]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取存款分别为9,963千元和450,180千元[1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放于关联银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19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4,782千元人民币[2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20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227千元人民币[2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35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7,556千元人民币[2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153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无此项数据[200] 物业相关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约为89,507平方米,2023年12月31日为89,507平方米[13][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租金收入约为人民币1630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620万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10万元[13][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物业平均租用率约为77%,2023年同期为73%[13][14]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76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90万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170万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无物业销售,2023年也无物业销售[15]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人民币9.62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595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估值收益为人民币10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40万元,同比减少约人民币440万元[15] 公司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已抵押资产,2023年12月31日也无[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或有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31][34] 公司资本架构与资金安排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架构无重大变动,资本包括普通股及其他储备[32][35] - 集团计划投资产能扩张及合适项目,资金主要来自外部资源[33][36] 公司重大事项 - 报告期内无重大投资、附属公司收购或出售事项[37][40] - 报告期后除中期报告其他地方披露外,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件[38][41]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8年1月16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1610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约人民币1610万元,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人民币1510万元[39][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00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0100万元[43][46] - 英国主要城市物业收购预计动用资金9290.4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316.2万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悉數動用[44] - 集团建造设施升级及物业翻新预计动用资金1161.3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882万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悉數動用[44] - 预计用于升级建造设施及/或翻新公司物业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余额将在2025年底前悉数动用[48]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将按招股章程“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一节所述用途应用[49][50]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37名雇员(2023年:136名),委任8名董事(2023年:8名)[51][52] - 报告期内,公司雇员成本总额(包括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700万元(2023年:人民币660万元)[51][52] - 公司定期检讨薪酬政策及福利,并作出与行业薪酬水平相称的必要调整[51][52] - 公司除基本月薪外,向表现优异的雇员提供酌情花红,还提供医疗保险及退休保障计划等福利[51][52]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彩连投资有限公司拥有297,900,000股普通股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7.49%[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领美投资有限公司拥有33,100,000股普通股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50%[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际永年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香港)、中国光大集团、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拥有331,000,000股普通股权益,各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99%[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任何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无相关权益或淡仓[52][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441,400,000股,Lucky Link和Top Charm分别直接持有约67.49%和7.50% [58] - Capital Century持有Lucky Link和Top Charm 100%股份,被视作拥有297,900,000股及33,100,000股股份权益 [58] - CE Hong Kong直接持有Capital Century 99.997%股份,间接持有0.003%,被视作拥有297,900,000股及33,100,000股股份权益 [58] - 中国光大集团持有CE Hong Kong 100%股份,被视作拥有297,900,000股及33,100,000股股份权益 [58] - Huijin间接由中国国务院全资拥有,持有中国光大集团63.16%股权,被视作拥有297,900,000股及33,100,000股股份权益 [58]
光大永年(0369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19:2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239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210万元;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14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330万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03元,与2023年持平[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78分(相当于0.85港仙),2023年为人民币1.06分(相当于1.16港仙)[1] - 2024年上半年服务成本为人民币643.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49.4万元;毛利为人民币1745.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662.8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435.2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22.8万元;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43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20.5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为人民币291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88.4万元;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14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332.1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268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583.6万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人民币9.8239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72359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9.8239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72359亿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239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210万元增加约180万元;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14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330万元减少约190万元[26][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78分,总额约为3443000元;2023年同期每股1.06分,总额为4678000元[2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9.824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724亿人民币有所增加[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馀约为2.233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22亿人民币略有增加[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及流动资产净额分别约为2.344亿人民币、0.196亿人民币及2.149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2.314亿人民币、0.258亿人民币及2.056亿人民币[34]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6%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8.1%[34]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人民币9.62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595亿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153.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4.1万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11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22.5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233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22211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1个月内)为988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93千元;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1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4千元[18][19]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334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4244千元[18]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9623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950万元;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估值收益为10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40万元减少约440万元[31] - 2024年6月30日存放于关联银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1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782千元[2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没有已抵押的资产,与2023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概无任何或有负债,与2023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1610万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510万人民币[38] - 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1亿人民币[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7,566千元,2023年同期为5,905千元;投资物业的租金总额为16,327千元,2023年同期为16,217千元;客户合约总收益为23,893千元,2023年同期为22,122千元[10]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租赁租金收入约为163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620万元增加约10万元,物业平均租用率约为77%,2023年为73%[28]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为76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90万元上升约170万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无物业销售,2023年同期也无[30] - 2024年上半年与关联方物业租赁收入为5003千元,2023年同期为4999千元;存放存款8900千元,2023年同期为450417千元[23] 其他财务收支及税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3,499千元,2023年同期为3,064千元;外汇(亏损)╱收益净额为 - 414千元,2023年同期为841千元;其他收入为345千元,2023年同期为82千元;税前利润为3,430千元,2023年同期为3,987千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12千元,2023年同期为23千元;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0千元,2023年同期为73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09千元,2023年同期为596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为101千元,2023年同期为695千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318千元,2023年同期为1,444千元;递延税项为1,592千元,2023年同期为2,440千元;所得税总额为2,910千元,2023年同期为3,884千元[14] - 成都光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及成都新港城置业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享受5%所得税优惠税率,2023年相同[14] - 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在华附属公司一般按此税率缴纳,外资企业向外资投资者宣派股息适用5%或10%预扣税,2023年相同[14][15] 人员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137名(2023年:136名),董事8名(2023年:8名),雇员成本总额约700万元人民币(2023年:660万元人民币)[42] 公司治理及公告相关信息 - 公司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负债分类等进行重新评估,未发现重大重新分类,部分修订因无相关业务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7][8][9]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租赁及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仅拥有一个经营分部,主要于中国运营[10][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4414万份购股权可供授出[43]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分开,由刘嘉先生担任[45] - 董事会宣布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78分人民币(相当于0.85港仙)(2023年:1.06分人民币(相当于1.16港仙))[47] - 公司将在2024年10月7日至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公司无库存股份[49]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共同审阅集团采用的会计准则及惯例,讨论财务申报事宜,包括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业绩[5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将在相关网站刊登,中期报告将寄发有需求股东[51]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使用计划 - 预计分配用于收购英国主要城市物业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馀额将於2025年底前悉數动用[40] - 预计分配用于升级建造设施及╱或翻新集团物业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馀额将於2025年底前悉數动用[41]
光大永年(0369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为46,77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2,29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为26,29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8,80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 - 2023年公司本年度利润为19,25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2,053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 - 2023年公司总资为1,194,29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181,261千元人民币有所上升[6]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221,93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15,973千元人民币有所上升[6] - 2023年公司净资产为972,35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965,288千元人民币有所上升[6] -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8.6%,较2022年的18.3%有所上升[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468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跌10.5%[13][22][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93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跌12.7%[13][22][24] - 2023年公司收益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5230万元减少约10.5%,主要因租金收入下跌[22][24]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210万元减少约12.7%,因毛利下降及行政开支增加[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04元(2022年:人民币0.05元)[2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9724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96530万元有所增加[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2222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1490万元有所增加[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为人民币2056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0030万元有所增加[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2314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2290万元有所增加[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580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260万元有所增加[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8.6%,较2022年的18.3%略有上升[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应占公司总收益(不包括利息及股息收入)的比例为19.8%[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五大客户总计应占公司总收益(不包括利息及股息收入)的比例为52.8%[55]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为3320万元,较2022年的3830万元减少[26] - 2023年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约为89,507平方米,与2022年持平[26] - 光大金融中心2023年平均租用率为57%,低于2022年的63%,租金收入为1570万元,低于2022年的1890万元[27] - 光大国际大厦2023年平均租用率为67%,略低于2022年的68%,租金收入为990万元,高于2022年的980万元[27] - 明昌大厦2023年平均租用率为77%,低于2022年的96%,租金收入为760万元,低于2022年的960万元[27]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为1360万元,较2022年的1400万元减少,管理的总建筑面积增加11.2%至约66,051平方米[30]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9.595亿元,较2022年的9.541亿元增加约0.6%,估值收益约为530万元,高于2022年的10万元[31] - 2023年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减少是因每平方米平均管理费下降,而管理的总建筑面积增加[30] 公司人员变动 - 王云女士于2023年12月12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尹俊妍女士于同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3] - 王云于2023年12月12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尹俊妍于2023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47] - 2023年王云女士于12月12日辞任,尹俊妍女士于12月12日获委任[18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为3699,網站为www.ebgca.com.hk[5]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4] 股息派发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人民币0.6分(相当于0.66港仙)[13] 现金及等价物与资本负债比率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222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8.6%[15] 公司业务展望 - 展望2024年,中央政策支持行业及整体经济发展,成都商业地产潜力大,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17][18] - 未来公司将审慎寻找新投资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19] 公司物业情况 - 公司旗下管理物业主要为商用物业,下调幅度相对住房低,租户、租务合同及出租率持续稳定[37] - 预期在客户经营稳定、出租合约稳定及政策支持下,租金走势回稳,有助于物管行业改善[37] 公司资产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抵押资产,2022年也无[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或然负债,2022年也无[54] 公司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8年1月16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1610万元[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150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480万元)[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011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0130万元)[64] - 预计用于收购英国主要城市物业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将在2025年底前用完[65][66] - 预计用于升级建造设施及/或翻新集团物业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将在2025年底前用完[67] 公司人员规模与成本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139名雇员(2022年为137名)并委任8名董事[70] - 集团雇员成本总额(包括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169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600万元)[70] 公司重大投资与收购情况 - 报告期内无持有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59] - 除报告其他地方披露外,报告期后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件[60] 公司投资计划 - 集团计划投资产能扩张及合适投资项目,资金主要来自外部资源[58] 公司董事履历信息 - 刘嘉59岁,1991年11月加入集团,现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等职[73] - 刘嘉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金陵科技学院,1992年8月获东南大学研究生证书,2016年7月成为香港董事学会资深会员[77] - 刘嘉1988年加入国际永年,1991年任董事兼副总经理,2004年晋升总经理[74] - 刘嘉自2014年8月起任中国光大(香港)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及国际永年主席[75] - 马贺明55岁,2021年4月加入集团,现任执行董事,有房地产、国际贸易及公共关系经验[79] - 马贺明1990年7月获北京市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证书,2000年7月获国家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研究生证书[83] - 马贺明1990年8月 - 1992年2月任职于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0] - 庄民荣50岁,2021年8月加入集团,现任非执行董事[86] - 庄民荣1996年7月获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89] - 庄民荣1996年9月 - 2001年3月在福建省华侨信托投资公司担任业务经理[87] - 尹俊妍女士50岁,2023年12月加入集团,此前于2000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光大集团任职[92][93] - 尹女士1997年8月至1998年11月任北京豆制品三厂会计师,1998年11月至2000年3月任北京天华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95] - 蔡大维先生76岁,2017年12月加入集团,自1981年9月起为执业会计师[99][100] - 蔡先生自2022年10月1日起任黄龙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自2006年1月起任维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100] - 蔡先生自2013年6月起任环球实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號1026[101] - 蔡先生自2017年6月起任格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號2700[101] - 蔡先生自2017年8月起任天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號0117[101] - 蔡先生自2021年5月起任威讯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號1087[101] - 蔡先生自2001年10月至2017年7月任乐透互娱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股份代號8198[102] - 蔡先生于1986年10月取得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2] - 石禮謙先生78歲,2017年12月加入集團,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104] - 石先生於2002年7月起任百利保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股份代號0617[106] - 石先生於2004年5月起任莊士機構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股份代號0367[106] - 石先生於2004年9月起任新創建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股份代號0659[106] - 石先生於2006年5月起任鷹君資產管理(冠君)有限公司管理人,冠君產業信託股份代號2778[106] - 石先生於2006年11月起任富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人,富豪產業信託股份代號1881[106] - 石先生於2022年6月起任高銀金融主席,該公司2023年8月11日被下令清盤,10月31日退市,股份代號0530[108] - 石先生曾於2006年6月至2017年3月任保德國際發展企業獨立非執行董事,股份代號0372[109] - 石先生曾於2007年3月至2024年3月任碧桂園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股份代號2007[109] - 李佐雄先生69歲,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薪酬委員會主席等職務[112] - 李先生于2017年12月加入集团,1993年8月及2003年10月获证监会发牌从事第1类和第4类受规管活动[113] - 李先生于1977年5月取得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商学学士学位,1986年10月取得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17] - 李先生于2000年获颁香港特别行政区铜紫荆星章[118] - 汪先生80岁,2022年8月加入集团,自1969年起任沙龙电影(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及董事[120] - 汪先生于1972年取得加州惠蒂尔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121] - 邓女士于2018年5月加入集团,在公司秘书及合规领域有超15年经验[126] 公司董事服务协议 - 刘嘉先生为董事会主席等职,公司与他作为执行董事订立自2024年1月16日起为期三年的重续服务协议[123][128] - 马贺明先生为执行董事等职,公司与他作为执行董事订立自2024年1月16日起为期三年的重续服务协议[124][128] - 公司与庄民荣先生作为非执行董事订立自2024年1月16日起为期三年的重续服务协议[129] - 公司与蔡大维先生等四人作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自2024年1月16日起为期三年的重续委任函[130] 公司董事辞任情况 - 蔡大维自2023年8月8日起辞任国恩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3年12月5日起辞任伟能集团国际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石礼谦自2024年3月15日起辞任碧桂园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C.2.1条文外的所有适用条文[138]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分开,由刘嘉担任[139] - 董事会目前由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1]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在2023年已遵守规定[143] - 董事的履历资料载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表第21至32页[147] - 董事会成员之间无财务、业务、家族或其他重大相关关系[1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定期会议至少举行4次,约每季一次[153]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刘嘉先生同时担任该两个职位[155] - 自上市日至202
光大永年(0369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1:22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46,77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2,29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5%[2] - 2023年毛利为34,61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8,50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2] - 2023年经营利润为26,33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9,03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1%[2] - 2023年年内利润为19,25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05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7%[2] - 2023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4元,2022年为人民币0.05元,同比下降20%[2]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0,1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8,92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4%[3]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930万元,较2022年的2210万元减少约12.7%,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4元[31][32] - 2023年集团收益约为4680万元,较2022年的5230万元减少约10.5%[31][32]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62,86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958,34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7%[4]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31,4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2,92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5,81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6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8%[4] - 2023年资产净额为972,35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965,28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3%[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699.3万元,较2022年的522.9万元增加[29]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277.4万元,较2022年的1917.5万元增加[30]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9.595亿元,较2022年的9.541亿元增加约0.6%;估值收益约为530万元,较2022年的10万元大幅增加[3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9.72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9.653亿人民币有所增长[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馀约为2.222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149亿人民币有所增长[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2.056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003亿人民币有所增长[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2.31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229亿人民币有所增长[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258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2260万人民币有所增长[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8.6%,较2022年的18.3%略有上升[47] 客户收益占比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两名单一客户收益分别为926.1万元和591.4万元,占总收益19.8%及12.6%;2022年分别为926.1万元和691.3万元,占总收益17.7%及13.2%[22][23]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中,物业管理服务为1.3545亿元,投资物业租金总额为3.3234亿元,总计4.6779亿元;2022年分别为1.4002亿元、3.8295亿元、5.2297亿元[24] - 2023年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为3320万元,较2022年的3830万元减少[33] - 2023年光大金融中心平均租用率为57%,较2022年的63%下降;租金收入1570万元,较2022年的1890万元减少[34] - 2023年光大国际大厦平均租用率为67%,较2022年的68%略降;租金收入990万元,较2022年的980万元略增[34] - 2023年明昌大厦平均租用率为77%,较2022年的96%大幅下降;租金收入760万元,较2022年的960万元减少[34]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为1360万元,较2022年的1400万元减少;管理总面积上升11.2%至约66051平方米[35] 其他收入及成本情况 - 2023年其他收入净额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644.5万元,外汇收益净额12.5万元,政府补助3.3万元,其他23.2万元,总计683.5万元;2022年分别为237.9万元、327万元、19.3万元、249.3万元、833.5万元[24] - 2023年融资成本中,银行贷款利息无,租赁负债利息4.1万元,总计4.1万元;2022年分别为16.9万元、6.2万元、23.1万元[26] - 2023年税前利润扣除项目中,已提供服务成本1.2162亿元,物业等折旧16.4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20.6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70.4万元,出售物业等亏损净额1.8万元,雇员福利开支1693.5万元;2022年分别为1.3788亿元、15.8万元、115.1万元、71.4万元、无、1602.5万元[26] - 2023年所得税中,即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239.2万元,递延税项390.8万元,预扣税73.4万元,总计703.4万元;2022年分别为363.3万元、311.8万元、无、675.1万元[27] 股息分配情况 - 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90分,派付838.7万元;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6分,派付467.8万元;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6分,为264.8万元;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为838.7万元[27] - 公司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6分(相当于0.66港仙),2022年为人民币1.90分;全年股息为每股人民币1.66分,2022年为每股人民币1.90分[63]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10万人民币,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11亿人民币[51][53] - 预计分配用于收购英国主要城市物业及升级建造设施或翻新集团物业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将于2025年底前悉数动用[54][56] 雇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139名雇员,较2022年的137名有所增加,雇员成本总额约为169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1600万人民币有所增长[59] 股东大会及股份过户登记情况 - 公司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6日举行[61] - 为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2024年5月31日下午4时30分是交回股份过户文件登记的最后时限,6月3日至6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6] - 为确定股东收取末期股息权利,2024年6月21日下午4时30分是交回股份过户文件登记的最后时限,6月24日至6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登记日期为6月28日[66] 证券交易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7] - 公司2017年12月15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4日,自采纳后未授出购股[68][69]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但偏离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71]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3年度全体董事遵守规定[7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75]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初步公告所载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同意,与公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76] 准则影响情况 - 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部分无重大影响[16][17][18][19] 政府补助情况 - 2023年政府补助3.3万元为中国政府稳定就业补助;2022年香港政府补助16.8万港元(约14.4万元)及中国政府补助3.4万元分别为防疫抗疫基金及稳定就业补助,另有1.7万港元(约1.5万元)为发还产假薪酬计划款项[24][25]
光大永年(0369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4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为2210万元,2022年同期为2710万元,同比减少约500万元[8][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330万元,2022年同期为1230万元,同比增加约100万元[8][11]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3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11]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22,12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7,083千元人民币[129]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6,62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807千元人民币[12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7,22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6,497千元人民币[129] - 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7,20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6,295千元人民币[12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3,32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2,250千元人民币[12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均为人民币0.03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130]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965,288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972,737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3,321千元人民币,全面收益总额为15,836千元人民币[135] - 2022年末期股息为8,387千元人民币[13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05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779千元人民币[13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02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25千元人民币[13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60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7,800千元人民币[13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47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减少2,796千元人民币[138] - 2023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14,908千元人民币,期末为223,982千元人民币[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中总收益2023年为22122千元,2022年为27083千元[1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净额总计2023年为3987千元,2022年为2537千元[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总计2023年为23千元,2022年为202千元[1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总计2023年为3884千元,2022年为4045千元[17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332.1万元及44140万股普通股计算,2022年同期利润为1225万元[1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资产成本为2万元,2022年同期为6万元[191] 物业相关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组合总建筑面积约为89,507平方米,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1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租金收入约为1620万元,2022年同期为2000万元,同比减少约380万元[12]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平均租用率约为73%,2022年同期为86%[12]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人民币9.59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541亿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估值收益约为人民币54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7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470万元[15]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959,50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954,100千元人民币[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中来自投资物业的租金总额为16217千元,2022年同期为19978千元[168]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估值由独立估值师用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技术更新[190]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590万元,较2022年的710万元下跌约人民币120万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益中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为5905千元,2022年同期为7105千元[1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与关联方物业管理收入为153千元,2022年同期为153千元[199] 公司资本结构及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9727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6530万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224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1490万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及流动资产净额分别约为人民币23760万元、人民币3280万元及人民币20480万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2290万元、人民币2260万元及人民币20030万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9.0%,2022年12月31日为18.3%[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已抵押资产,2022年12月31日也无[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或有负债,2022年12月31日同样无[39]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23,982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14,908千元人民币[13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2,789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2,646千元人民币[13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972,737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965,288千元人民币[1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1个月内为10,332千元,1 - 2个月为0千元,2 - 3个月为282千元;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2,973千元,总计13,587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4,361千元、243千元、625千元、2,784千元和8,013千元[1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59千元,其他应付税项及费用为652千元,已收按金为4,229千元,应计薪金及其他福利为617千元,预收租赁款项为12,184千元,应付股息为8,831千元,其他应付款项为744千元,总计27,816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621千元、401千元、3,777千元、3,400千元、10,008千元、0千元、968千元和19,175千元[1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3个月内为19千元,3个月以上为540千元,总计559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39千元、482千元和621千元[196]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8年1月16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1610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动用约人民币1510万元,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人民币1480万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收购英国主要城市物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8974.2万元,预计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悉数据动用[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升级建造设施及/或翻新集团物业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383.5万元,预计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悉数据动用[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101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0130万元[48] - 预计2024年底前将动用完收购英国主要城市物业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50][51] - 预计2024年底前将动用完升级建筑设施及/或翻新公司物业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52] 公司人员相关数据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36人,较2022年的138人减少2人[56] - 报告期内,公司雇员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660万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640万元增加约3.13%[57]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彩连投资有限公司拥有297,9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67.49%[64] - 2023年6月30日,领美投资有限公司拥有33,1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50%[64] - 2023年6月30日,国际永年有限公司拥有331,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4.99%[65] - 2023年6月30日,中国光大(香港)拥有331,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4.99%[65] - 2023年6月30日,中国光大集团拥有331,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4.99%[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441,400,000股[66] - 彩連和領美分别直接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67.49%及7.50%,国际永年持有彩連及領美全部股份,视作拥有297,900,000股及33,100,000股股份权益[66] - 中国光大(香港)直接持有国际永年99.997%股份,其中0.3%代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间接持有0.003%股份,视作拥有297,900,000股及33,100,000股股份权益[67] - 中国光大集团持有中国光大(香港)全部股份,视作拥有297,900,000股及33,100,000股股份权益[68] - 汇金持有中国光大集团63.16%股权,视作拥有297,900,000股及33,100,000股股份权益[69] 公司治理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偏离条文第C.2.1条[78]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分开,由刘嘉先生担任[81]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遵守规定交易准则[86]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及投资四个委员会监管公司事务[87] - 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协助董事会审阅财务信息等,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91][92]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能包括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等[93][95]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组成等[97][98] - 投资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审阅及评估投资项目等[101][102] 公司人员任职变动 - 王云女士自2023年5月5日起任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自2023年7月11日起任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自2023年7月14日起任英利国际置业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及非独立董事[103][104] - 石礼谦先生自2022年6月6日起任高银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该公司于2023年8月11日被百慕达最高法院颁令清盘[106] 公司购股计划及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购股期权计划披露外,公司、附属公司或相联法团无安排使董事或其联系人通过收购股份或债权证获益[108] - 公司于2017年12月15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至2027年12月14日[109][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44140000份购股权可供授出[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13] 公司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宣布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1.06分(相当于1.16港仙),2022年无[115] - 中期股息将于2023年10月18日或前后以港元支付,汇率为中国人民银行于2023年8月28日公布的港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115][116] - 公司将在2023年9月26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填妥的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2023年9月2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117] - 2023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