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代电气(03898)
icon
搜索文档
时代电气(688187)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30 16:28
财务业绩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9.73亿元,同比增长8.10%[2]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2.56亿元,同比增长15.33%[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4亿元,同比增长10.61%[2]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2亿元,同比增长21.82%[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9亿元,同比增长18.27%[2]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47亿元,同比增长21.86%[2] - 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56亿元,同比增长15.33%[11]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2.56亿元,同比增长15.3%[17]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1亿元,同比增长21.9%[17]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77元,同比增长22.1%[19] 现金流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5亿元[2]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8.04亿元,同比增长16.1%[20]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5亿元,同比增加788.31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60亿元,同比减少46.98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0亿元,同比增加31.91亿元[20,21] - 2024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92亿元,同比减少7.84亿元[21]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21.64亿元,同比减少14.49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41.64亿元,同比增加21.38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45.43亿元,同比增加45.93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49亿元,同比减少25.47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8.67亿元,同比增加5.78亿元[20] 研发投入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6.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30%,同比增加1.82个百分点[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5.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77%,同比增加0.38个百分点[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5.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4%,同比增长21.0%[17] 资产负债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为632.2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38%[3]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资产总额为632.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4%[15][16]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流动资产为439.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2%[15]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非流动资产为192.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15]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负债总额为196.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0%[16]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所有者权益为436.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16] 业务板块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94.34亿元,同比增长22.16%[12] - 其中轨道交通电气装备收入76.31亿元,同比增长22.05%[12]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67.55亿元,同比增长11.05%[12] - 其中功率半导体器件收入27.12亿元,同比增长26.84%[12] -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15.72亿元,同比增长27.42%[12] 其他综合收益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为3.77亿元,同比增长25.7%[19]
时代电气: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公司类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4-10-30 16:28
公司变更 - 公司拟将企业类型从“股份有限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上市)”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上市)”[1] - 变更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定及股东会审议[1] - 董事会提请股东会授权办理工商变更事宜[1]
时代电气: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车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估报告
2024-10-30 16:26
股权结构 - 中车财务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20,000万元[2] -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中车财务公司8.64%股权,对应出资金额人民币27,648万元[2] -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中车财务公司91.36%股权,对应出资金额人民币292,352万元[2] 财务数据 - 截止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634,404.91万元[9] - 截止2024年6月30日,存放同业款项为人民币2,299,044.10万元[9] - 截止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为人民币1,075,940.97万元[9] - 截止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186,401.63万元[9] - 截止2024年6月30日,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为人民币3,179,486.73万元[9] - 截止2024年6月30日,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2,960.31万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1,544.30万元[9] 指标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为22.61%,规定值≥10%[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固定资产净额/资本净额为0.09%,规定值≤20%[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总额/资本净额为0.00%,规定值≤70%[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性比例为60.14%,规定值≥25%[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 + 实收资本)为40.52%,规定值≤80%[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外负债总额/资本净额为0.00%,规定值≤100%[10] 公司业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中车财务公司存款余额(含应计利息)为29,050.69万元,贷款类业务余额(含应计利息)为0万元,其他金融服务0万元[11] 未来策略 - 公司将每半年取得并审阅中车财务公司的财务报告,评估其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等[12]
时代电气(0389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2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XXX元,同比增长XX%[12]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XXX元,同比增长XX%[12]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XXX元,较上年末增长XX%[12]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XXX元,较上年末增长XX%[1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99%[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56%[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77%[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加7.2%[14] - 总资产增加16.0%[1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2.10%[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65个百分点[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38个百分点[1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7%[16]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轨道交通电力驱动系统、工程机械电控系统等[1] - 公司在轨道交通电力驱动系统、工程机械电控系统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1] - 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快国内外市场拓展[1] - 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1] 技术创新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XXX元,占营业收入的XX%[12] - 公司深耕軌道交通牽引變流系統領域,形成了突出的科技創新實力[23] - 公司擁有3,540項有效境內外註冊專利對核心技術進行保護[23] - 公司擁有電氣系統集成技術和系統仿真技術,可實現牽引變流系統產品在技術、性能、質量及成本方面的全面提升[24] - 公司擁有變流器總體技術、變流器拓撲技術、電傳動控制技術和功率半導體器件應用技術,可滿足大功率機車、高速動車組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應用需求[25] - 公司在「雙碳」背景下,新能源發電產業「風-光-儲-氫」市場多點耦合爆發,市場前景巨大[22] - 公司在「雙碳」政策推動下,能源低碳轉型將帶動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半導體器件和傳感器等產業的快速發展[22] - 公司圍繞系統全壽命週期,向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建立世界領先的現代軌道交通產業體系[22] - 公司在城際高速鐵路作為「新基建」核心工程、城際╱市域領域發展迎來良好契機[22] - 公司在軌道交通檢修後市場容量巨大,產業增長趨勢明顯[22] - 公司聯合生態夥伴構建一個風、光、儲、氫與電控技術深度融合的端到端技術生態體系是產業發展的關鍵[22] 技术突破 - 公司聚焦礦山、冶金、暖通、船舶、新能源產業,攻克了多器件、多功率模組、多變流機組並聯集成等關鍵工業變流技術[7] - 公司設計了統一的新型融合式列車控制系統架構,打通了各車載子系統垂直邊界,為整車功能最優化和智能化提供基礎[9] - 公司攻克了基於電台、GSM-R、LTE專網、WIFI等無線通信網絡的列車重聯控制技術,實現了不同類型、不同位置的多機協同控制[10] - 公司構建了軌道車、起重軌道車、軌道平車等軌道工程機械整車研發能力,打造了具有快速檢測、高效作業、一機多能的專業化整車及系統產品平台[11] - 公司圍繞結構強度、減振降噪、工業造型、新材料應用等專業技術方向,針對車體、車架、轉向架、制動等關鍵系統部件進行優化設計[12] - 公司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低压IGBT及配套FRD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15] - 公司建立了全套特色先进碳化硅工艺技术的6英吋专业碳化硅芯片制造平台[16] - 公司开发了高性能、高可靠的750V-6500V IGBT器件和750V-3300V的SiC器件[17] -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电压系列IGBT、SiC、双极器件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18] - 公司成功应用了自主城轨信号ATP/ATO技术于长沙地铁、佛山地铁、无锡地铁等项目[20] - 公司攻克了长距离、多分区、多种供电方式、复杂安全系统设计与集成等关键技术,建立了面向高速磁浮信号系统领域的技术开发平台[21] - 公司完成了数据平台产品的研制,基于大数据技术深入开展了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22] - 公司攻克了基于在线参数辨识与大数据分析的电容器、接触器、电抗器、充/放电电阻、各类传感器以及冷却风机等故障诊断关键技术[23] - 公司攻克了多目标约束最优运行规划、精准跟随控制、重载列车平穩操縱、貨運列車全場景運行控制、重載列車運行環境仿真、自動駕駛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24] - 公司攻克了高性能邊緣計算平台技術、雷達感知技術、視覺感知技術和多傳感融合等關鍵技術,打造了面向多領域全工況的智能感知應用平台[25]
时代电气:大规模检修和以旧换新有望带动增长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9-17 13: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时代电气未被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大规模检修和设备以旧换新有望带动轨道交通装备业务增长 [1] 2) 新能源车相关业务价格承压,时代电气积极应对 [2] 3) 创新驱动时代电气的长期增长 [2] 4) 时代电气跟随中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 分组总结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 - 2024-2027年将处于动车组高级修的相对高峰期,时代电气有望充分受益 [1] - 时代电气积极参与中车新能源机车和国铁主导的CR450动车组的研发和配套 [2] 新兴装备业务 - 半导体业务和电驱业务的盈利能力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2] - 时代电气计划在印度尼西亚进行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产能布局 [2] - 时代电气正在拓展传感器客户和产品品类 [2] 国际化发展 - 时代电气的产品服务了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和地区 [2] - 时代电气紧跟中车各大主机厂海外市场开拓步伐,不断扩大产品种类和市场份额 [2]
时代电气:动车组大修加速,功率半导体新产能即将投产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8-29 21: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同比增长19.9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56% [1] - 动车组大修加速,老旧内燃机车淘汰逐步推出,为公司轨交业务增长提供支撑 [1] - 功率半导体新产能即将投产,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 [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快速增长 [3] 主要财务指标总结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261.48、327.41、384.91亿元,同比增长19.9%、25.2%、17.6% [3]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7.02、45.95、52.84亿元,同比增长19.2%、24.1%、15.0% [3] - 毛利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33.9%逐步下降至2026年的32.5% [5] - 每股收益预计将从2.19元增长至3.73元 [5] 财务数据分析 - 2023-2026年资产负债率将从29%逐步下降至26% [6] - 2023-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将从27.82亿元增长至67.44亿元 [6] - 2023-202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将从22.77亿元增长至63.62亿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6] - 2023-2026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将从70.09亿元增长至67.52亿元 [6]
时代电气:2024年中期业绩点评:维保需求高增推动业绩增长,轨交+新兴装备双曲线可期
东吴证券· 2024-08-29 18: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4H1 公司轨交装备实现营收 61.4 亿元,同比+31%,其中轨交电气装备/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其他轨交装备分别实现营收 49.5/5.6/4.2/2.2 亿元,同比分别+27%/+15%/+132%/+52% [3] 2) 铁路投资快速增长,轨交装备需求释放。2024年1-7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5.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9454.5亿人公里,同比分别+16%/+11%,均创历史新高。公司作为国内轨交牵引变流系统龙头供应商,轨交装备业务有望维持高增 [3] 3)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需求稳步提升,公司新兴装备业务维持增长。24H1公司新兴装备实现营收40.9亿元,同比+9%,其中功率半导体器件/传感器件/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工业变流产品/海工装备分别实现营收17.5/1.4/9.0/9.0/4.1亿元,同比分别+27%/-47%/+8%/-4%/+18% [4] 4) 公司新能源汽车、光伏领域市占率持续提升。24H1公司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行业第二,光伏逆变器中标量国内第五。此外,公司中低压IGBT产能持续提升,新兴装备业务有望维持增长 [4]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为266.72亿元,同比增长18.82% [2] 2)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6.15亿元,同比增长16.39% [2] 3) 2024年EPS预计为2.56元,对应PE为10.35倍 [2] 4) 2025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为312.54亿元,同比增长17.18% [2] 5)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3.76亿元,同比增长21.05% [2] 6) 2025年EPS预计为3.10元,对应PE为8.55倍 [2]
时代电气:上半年业绩高增长,轨交业务持续回暖,半导体利润增厚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8-28 2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中车时代电气(3898)买入评级,目标价42.4港元,较现价有44.5%的上升空间。[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4上半年收入102.84亿元,增长19.99%;净利润15.07亿元,增长30.56%。[2] 2.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61.39亿元,增长30.87%;新兴装备业务收入40.94亿元,增长9.21%,其中功率半导体器件收入17.47亿元,增长26.63%。[2][3] 3. 轨交业务持续回暖,国铁集团动车组招标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公司占有率保持稳定。[2] 4. 功率半导体等新兴业务规模持续提升,经过业务培育期,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4] 5.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42亿元、271亿元和306亿元,增速为11.1%、11.8%和13%;净利润分别为36.3亿元、41.7亿元和44.6亿元,增速为17%、14.8%和7%。[4]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年预测收入为242亿元,较2023年增长11.1%;净利润为36.3亿元,增长17%。[4][5] 2. 2025年预测收入为271亿元,增长11.8%;净利润为41.7亿元,增长14.8%。[4][5] 3. 2026年预测收入为306亿元,增长13%;净利润为44.6亿元,增长7%。[4][5] 4. 毛利率在32.9%-33.9%之间,EBITDA利率在18.2%-21.5%之间,净利率在14.2%-15.4%之间。[5] 5.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99.4天降至168.6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90.9天升至94.2天。[5] 6.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0.4-0.5之间,总资产/股东权益在1.4-1.5之间。[5]
时代电气(0389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9:57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软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44][45][46] - 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秉持"高质量经营,高效率运营"理念,坚持"同心多元化"战略[45]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软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软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等[46] - 公司还积极布局软轨道交通以外的产业,如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业变流产品、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传感器件、海工装备等[46] - 公司具备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在多个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6] 业绩情况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56%[37]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8]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2.10%[3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84亿元,同比增长19.99%[189]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7亿元,同比增长30.56%[189] - 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07元/股,同比增长32.10%[189] - 实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3%,同比增长0.65个百分点[189] - 软轨交通装备业务收入61.39亿元,同比增长30.87%[193] - 其中软轨交通电气装备收入49.47亿元,同比增长27.33%[193]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40.94亿元,同比增长9.21%[193] - 其中功率半导体器件收入17.47亿元,同比增长26.63%[193] 财务数据变动分析 - 货币资金增长36.51%,主要系本报告期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所致[1] - 应收票据减少58.50%,主要系本报告期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所致[2] - 应收账款增长31.32%,主要系本报告期收入增长带来的应收账款增量所致[3] - 合同资产增长31.69%,主要系本报告期建造服务产生的合同资产增长所致[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长99.50%,主要系本报告期一年内到期的大额存单增长所致[5] - 在建工程增长153.50%,主要系本报告期在建产线投资增长所致[7] - 合同负债增长36.43%,主要系本报告期与销货合同相关的预收款项增长所致[8] - 应付职工薪酬增长93.17%,主要系本报告期按进度计提年度奖金尚未到支付期所致[9] - 其他应付款增长146.21%,主要系本报告期宣告分配现金股利尚未支付所致[11] - 递延收益减少38.54%,主要系本报告期与收益相关的递延收益项目结项结转至其他收益所致[14] 技术创新 - 公司深耕軌道交通牽引變流系統領域,形成了突出的科技創新實力[50] - 公司擁有3,540項有效境內外註冊專利對核心技術進行保護[50] - 公司擁有電氣系統技術、變流及控制技術、工業變流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51][52][54][55][56][57] - 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系統集成技術、系統仿真技術等先進技術[51][52] - 公司攻克了變流器總體技術、變流器拓撲技術、電傳動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54][55][56] - 公司形成了穩定可靠的多電壓等級IGBT器件應用技術平台[57] 新兴业务发展 - 「雙碳」背景下,公司新能源發電產業「風-光-儲-氫」市場前景巨大[49] - 「雙碳」政策推動下,公司能源低碳轉型將帶動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等產業快速發展[49] - 公司新兴装备业务取得突破,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位居行业前二,市场占有率达13.4%[156] 技术研发投入 - 新增授权专利142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60%[11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47%[119]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2.97%[120] 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 - 公司治理情况和环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4,6] - 公司通过多项国际标准认证,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获得中国质量奖等重要奖项[159] - 公司在售后服务领域建立了"绿荫服务"品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一站式现场服务[160] 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 技术研发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对技术及产品发展趋势判断失误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74] - 公司将緊密跟蹤行業技術發展動態,加強科技研發與市場經營的聯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175]
时代电气(688187)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3 16:5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7%[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0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4.68亿元人民币[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3%,同比增加0.65个百分点[20] - 公司总资产为61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95.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0%[20]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56%[22]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2.10%[2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所致[22]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958,532元[21] - 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59,866,247元[21]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2.84亿元,同比增长19.99%[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07亿元,同比增长30.56%[1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07元/股,同比增长32.10%[1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3%,同比增长0.65个百分点[118]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74.21亿元,同比增长19.20%[1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6.70亿元,上年同期为负4.68亿元[1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0.74亿元,同比减少4496.47%[1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4.95亿元,同比增长11787.63%[119] -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为人民币9.03亿元,同比增长8.23%[121] - 货币资金为人民币107.8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42%,同比增长36.51%[124] - 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9,521,193,989元,其中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233,249,992元[137] - 公司2024年度外汇衍生品交易预计额度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141]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7%,同比减少0.50个百分点[20] - 公司拥有3,540项有效境内外注册专利[30] - 公司攻克了异步牵引系统、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磁浮牵引系统等集成技术,形成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领先的系统研发能力[1] - 公司通过多层次虚拟测试验证及评估技术,实现了牵引变流系统及关键部件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提升了产品技术、性能、质量及成本[2] - 公司攻克了功率模块应用技术、系统散热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满足大功率机车、高速动车组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用需求的系列化变流器产品平台[3] - 公司攻克了多电平变流技术、多重串并联或级联技术等变流器关键技术,开发并成熟应用了相应变流器产品,满足轨道交通和工业变流领域的应用需求[45] - 公司攻克了器件应用特性技术、驱动与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了稳定可靠的多电压等级IGBT器件应用技术平台[6] - 公司攻克了多器件、多功率模组、多变流机组并联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变流技术及产品平台[7] - 公司攻克了列车网络控制与诊断领域高安全、强实时、高可靠等技术,搭建了DTECS-1、DTECS-2等网络控制平台,产品已大批量应用于机车、动车、城轨等领域[8] - 公司攻克了确定性以太网通信、虚拟化、高性能计算等关键技术,设计了统一的新型融合式列车控制系统架构,为整车功能最优化和智能化提供基础[9] - 公司攻克了基于电台、GSM-R、LTE专网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列车重联控制技术,实现了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多机协同控制[10] - 公司构建了轨道车、起重轨道车等轨道工程机械整车研发能力,打造了具有快速检测、高效作业、一机多能的专业化整车及系统产品平台[11] - 公司掌握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MOSFET芯片及SBD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构建了全套特色先进碳化硅工艺技术的6英寸专业碳化硅芯片制造平台[16] - 公司开发了高性能、高可靠的750V-6500V IGBT器件和750V-3300V的SiC器件,产品批量应用于机车、动车、城轨、柔性输电、矿用变频、风电、光伏、高端工业装备等领域[17] - 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电压系列IGBT、SiC、双极器件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包括单物理场和多物理场的可靠性仿真建模和可靠性试验设计技术[18] - 公司攻克了干线铁路列车自动运行技术、安全计算机技术、车载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以及信息系统技术,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19] - 公司完成了自主城轨信号ATP/ATO技术攻关,掌握全套自主城轨信号系统技术,成功应用于长沙地铁、佛山地铁、无锡地铁等信号工程项目[20] - 公司攻克了长距离、多分区、多种供电方式、复杂安全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建立了面向高速磁浮信号系统领域的技术开发平台[21] - 公司在轨道交通和清洁能源领域交付了50套以上的数据平台产品,基于大数据技术深入开展了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22] - 公司攻克了基于在线参数辨识与大数据分析的电容器、接触器、电抗器、充/放电电阻、各类传感器以及冷却风机等故障诊断关键技术,已成熟应用于城轨车辆牵引系统的状态感知、故障诊断预警、状态评估及健康管理[23] - 公司攻克了多目标约束最优运行规划、精准跟随控制、重载列车平稳操纵、货运列车全场景运行控制、重载列车运行环境仿真、自动驾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安全、平稳、正点、节能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24] - 公司智能感知技术平台已在西安局、太原局、广州局等铁路公司实现常态化运行,累计安全运行超过330万公里[34] - 公司攻克了高性能边缘计算平台技术、雷达感知技术、视觉感知技术和多传感融合等关键技术,打造了面向多领域全工况的智能感知应用平台[25] - 公司攻克了基于数据加解密、软件可靠性保护、设备访问验证等系统安全技术,构建了涵盖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隔离等多维度的纵深防御安全体系[26] - 公司攻克了交直流牵引供电变流器系统的模块化与小型化、全环境适应性、高频高效化等关键技术,批量应用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整流器、能量回馈等领域[27] - 公司建立了电子电气产品抗电磁辐射干扰、抗静电干扰、抗浪涌和脉冲群干扰试验验证体系,建成了整车现场电磁兼容试验平台[30] - 公司具备全面的列车以太网和车载总线测试能力,攻克了车载专有以太网协议TTDP/TRDP的协议一致性测试难点[32] - 公司攻克了水下机器人电力推进技术、水下远程高压直流输配电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水下遥控作业机器人、水下挖沟铺缆机器人的海试及批量交付[33] - 公司攻克了高功率DC/DC双向变换器、充电机、车载电池充电器等集成一体化设计技术,产品已批量应用于纯电/混合动力乘用车领域[34] - 公司攻克了自主传感芯片、多物理量融合传感、无线无源传感等关键检测技术,研制出新一代电量、速度、压力、温度等传感器[35] - 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涉及特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技术、高速铁路弓网系统运营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42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60%,授权欧美日专利3件,目前有效专利数量3,540件[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为9.74亿元,同比增长13.95%,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9.45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2,891万元[43]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47%,较上年同期减少0.50个百分点,资本化研发投入比重为2.97%,减少2.28个百分点[43] - 公司完成CR450动车组牵引网络关键系统研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成复兴号机车永磁牵引系统匹配与控制技术装车与调试[40] - 公司完成4500V压接式产品抗宇宙射线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攻克大面积烧结技术,完成1200V车规级L5塑封SiC模块[40] - 公司完成组串式光伏225kW、320kW逆变器批量应用,储能户外型变流器覆盖1725kW至3400kW功率等级,产品关键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40] - 公司完成海上漂浮式20MW全功率风电变流器开发,打造首款P1+P3架构混动总成产品,完成双系统深度集成、高效热管理等技术开发[40] - 公司完成120t氢能混动矿用车电驱动系统矿山示范应用,突破大坝检修作业机器人及工具系统关键技术,完成示范验证[40] - 公司主持或参与交通与能源领域国际标准阶段文件3份、国家和行业标准报批4项,巩固提升行业地位[40] - 完成模块化逆变器批量生产,最高转换效率不低于99%,达到业界领先水平[57] - 发布行业首个《基于IGBT的水电解制氢电源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形成1000标方及以下IGBT制氢电源产品平台[57] - 完成宁波、长沙等外部专家方案评审,获得一致好评,为现场线路实车验证打下坚实基础[57] - 完成宁波外场线FAO级软件业主厂验工作,攻克不同距离跳跃测试难题,完成FAM、CAM模式下的跳跃专项测试[59] - 双动力源钢轨探伤车和综合检测车完成车辆试制、调试及用户出厂验收,运抵用户现场[62] - 完成市域铁路柔性贯通同相供电系统技术需求分析,完成系统仿真、系统技术方案设计、评审[62] - 研制首套支撑光/储新能源接入的27.5kV大容量单相并网双向变流装置[64] - 提出铁路大容量全功率能源路由器系统方案,系统集成和装备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4] - 公司完成3-10MW级多源融合能量调度装置研制,掌握协同供电系统构架设计方法[66] - 公司完成储能接入铁路供电的DC/DC变流装置研制[66] - 公司攻克装备系统集成与协同控制保护技术,大容量储能充放电及能量调度与管理技术[66] - 公司完成时速200公里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电气系统研制,提升20%[70] - 公司完成大屏人机交互系统研制与装车,提升操纵便捷性与智能化水平[70] - 公司完成低比导通电阻1200V SiC沟槽栅MOSFET芯片样件开发,达到国际第四代水平[77] - 公司完成高效率、大出流STMOS IGBT芯片研发,启动首件试制[80] - 公司完成大量程单芯片开环传感器原型机的试制和摸底测试,测试结果满足技术指标[84] - 公司完成强抗扰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客户端单体测试,正在装机测试中[84] - 公司完成4款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配套电流传感器开发,产品性能满足客户应用要求[88] - 公司完成800V高压平台电流传感器方案设计,模具定点开发,提升传感器的耐压等级和安规性能[88] - 公司研制峰值功率>180kW、峰值扭矩>350Nm的电励磁驱动电机系统功能样机,开发电励磁发电机的电磁仿真软件和控制软件[89] - 公司完成600KW磁悬浮飞轮双向变流器的施工图纸设计,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89] - 公司完成水下DC4500V高压直流变换电源、高频高效的双向转换的DCDC机械臂双向电源等方案设计,已完成12种电子器件65MPa静态压力测试试验[8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07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7.08%,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6,558.76万元,平均薪酬15.1万元[93]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01人,占比3.28%,硕士研究生1,225人,占比39.83%,本科1,702人,占比55.33%[94]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540件,其中发明专利2215件[100] - 公司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0项、国内标准174项[100] - 公司近五年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37项[100] - 公司研发人员3076人,占比37.08%,其中43%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03]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等[27] - 公司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业变流产品、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领域开展业务[27]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全面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27] - 公司在"双碳"背景下,积极布局新能源发电产业,包括风、光、储、氢市场[29] - 公司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2024年上半年位居行业前二,市场占有率达13.4%[99] - 公司光伏逆变器2024年上半年中标8.35 GW,位居国内前五[99]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装机量持续增加,国内市场排名行业前九,新能源汽车电控装机量同比增加57%,稳居国内行业前六[99] - 公司通过ISO9001、EN15085 CL1级、ISO22163、IATF16949等多项国际标准认证[101] - 公司于201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质量奖[101] - 公司在青岛、洛阳两地成立了检修分公司,并在全国建立了若干个属地化检修基地[10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轨道交通牵引变流系统、轨道工程机械、通信信号系统、功率半导体器件等[102] - 公司管理团队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原董事长丁荣军先生拥有超过38年行业经验[103] - 公司现任董事长李东林先生和副董事长尚敬先生均拥有超过20年的轨道交通行业经验[103] - 国铁集团动车组招标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公司市占率保持稳定[104] - 公司系列化新能源机车研发持续推进,部分型号实现样车装车[104] - 宜兴3期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产,中低压器件产能持续提升[104] - 新能源乘用车电驱板块单月产能屡创新高,配套合众和上汽通用五菱实现海外出口约4万台[104] - 传感器板块2024年上半年收入下滑,受光伏行业需求增速下降和汽车传感器产品单价下滑影响[104] - 公司工业变流产品在新能源发电、冶金、矿山、船舶、空调等领域获得新订单[104] - 海工装备板块水下挖沟敷缆产品全球市占率持续保持头部地位[104] - 公司境外项目执行周期长、技术要求严格、文件标准高、本地化要求高等,涉及总包方、业主、供应商等多方关系[108] - 汇率波动导致公司持有的外币资产与负债、外币销售及采购业务面临的资产损失增加,成本增加等风险[109]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巨头可能采用规模优势及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111]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环保资金投入为396万元[162] - 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2024年1-6月废水总量为54.05万吨,中水回用量为12.1447万吨,废水处理量和排放量均为54.05万吨,危险废物处理量为897.9475吨[166] - 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完成碳化硅芯片生产线技术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新增酸性废气洗涤塔和碱性废气排气筒,并增加光触媒处理系统和燃烧+水洗预处理装置[167] - 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2024年4月和5月分别完成中低压功率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和功率组件基材及配套组件产能提升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68] - 公司2024年1-6月废水、废气、噪声实现100%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实现100%合规处置[170]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6月废水总量为8.25万吨,废水处理量和排放量均为8.25万吨[174] -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024年1-6月废水总量为1.73万吨,废水处理量和排放量均为1.73万吨[17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采取减碳措施,包括研发生产新产品、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制定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碳排放计算和管理标准,并开展企业碳盘查和碳足迹工作[177] - 公司在深圳地铁线路完成国内首个采用自主SiC器件牵引系统并实现装车应用,线路实测节能率超10%[179] - 国内首台氢能源动力接触网作业车单台车运行1年可减少CO2排放量75t以上[179] - 公司完成1+X模块化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开发,全面提升系统效率、兼容性、电网友好性和安全性[179] - 公司完成海上20MW全功率及12MW双馈变流器开发,填补海上变流器空白[179] - 公司制氢电源已在15个市场项目应用,匹配了13家电解槽,类型覆盖ALK和PEM,规格从200标方至2000标方[179] - 2024年公司继续新增屋顶光伏3MW,年发电能力约300万度[179] - 上半年公司购买绿电500余万度,全年计划购买绿电1800万度,可减少碳排放约10000吨[179] - 公司通过节能技改年节约用电约120万度[179] - 公司部分试点智慧空调照明末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