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得利控股(06909)
icon
搜索文档
百得利控股(06909)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8 16:31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3]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刊发[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周小波等四人[3]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登清等三人[3] 公告渠道 - 公告可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浏览[3]
卖车销售盆满钵满,卖车老板赔得退网?
创业邦· 2025-08-09 09: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超4400家4S店退网,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50.8%,后因补贴政策略有收窄 [9][17] -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84.4%经销商,其中60.4%倒挂幅度超15% [17][18] - 7月多品牌密集投放10余款新车,但经销商库存支撑天数达54天,资金压力加剧 [9][23] 经销商财务表现 - 中升控股2024年新车销量同比降3.3%,新车销售毛利暴跌402%至-32亿元 [19] - 永达汽车净利润同比降81.8%,正通汽车新车销售毛利降375%至-16.83亿元 [19] - 美东汽车新车销售毛利降674%,净利润暴跌1717%至-22.64亿元 [19] - 和谐汽车是唯一销量增长(4.6%)但毛利仍转负的经销商 [19] 销售端两极分化 - 问界M9上市期间单月销售冠军成交28台,M8销售月入3-4万元 [6][10] - 7月淡季鸿蒙智行单店销冠仅成交5台,乐道L90预售订单达70-80单 [13][15] - 汽车销售离职率高,工作强度包含深夜送车、高频试驾等超负荷内容 [12][15] 转型突围路径 - 中升控股售后业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9.6%,毛利102亿元占比总毛利95.8% [25][26] - 安徽东和汽车新能源销量4.8万辆位列行业第四,但百强总榜仅排91位 [29] - 零跑经销商盈利率达85%,比亚迪单店两月活动可售70台车 [30][32] - 中升控股与赛力斯合作后股价单日涨超50%,战略合作被视为转型关键 [27][28] 渠道变革方向 - 多地经销商协会联合倡议主机厂减少压库、给予灵活定价权 [23] - 售后业务三年复合增长率10.8%,维修保养成核心利润增长点 [26] - 头部经销商通过绑定新势力(如鸿蒙智行)实现业务重组 [28]
卖车销售盆满钵满,卖车老板赔得退网?
36氪· 2025-08-07 09:10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销售存在个体高薪机会但伴随高强度工作压力 而传统经销商面临大面积亏损和转型困境 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 [3][4][6][9][10][12][14][23] - 经销商行业整体面临营收利润双下滑 但售后业务和新能源合作成为关键转型方向 [10][11][15][16][17][18][21] 销售个体表现 - 问界M9上市期间有销售月销28辆 问界M8销售月销18辆且月收入达3-4万元 [1][4] - 乐道L90预售期间单店订单70-80个 平均每位销售手握10个订单 [8] - 7月淡季问界销售当月仅成交5单但仍为店内销冠 [6] - 汽车销售岗位流动率高 工作强度大且需随时响应客户需求 [6][9] 经销商经营状况 - 2024年超4400家4S店退网 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1.7% [3][10] -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84.4%经销商 其中60.4%倒挂幅度超15% [10] - 河南某大型4S店10天仅售5辆车 月房租等固定成本近20万元 [14] - 2025年5月底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45万辆 库存支撑天数54天 [14] 经销商财务数据 - 中升控股2024年新车销量48.5万辆(-3.3%) 新车销售毛利-32亿元(-402%) 总营收1681亿元(-6.2%) [11] - 永达汽车净利润1.65亿元(-81.8%) 正通汽车净利润-15.29亿元(-86.5%) 美东汽车净利润-22.64亿元(-1717.1%) [11] - 中升控股售后收入220亿元(+9.6%) 售后毛利102亿元(+9.8%) 三年复合增长率10.8% [16] - 美东汽车售后毛利26.6亿元(+105.9%) 成为逆势增长亮点 [16] 行业转型举措 - 中升控股与赛力斯达成战略合作 消息传出后股价单日涨幅超50% [17] - 零跑汽车2024年全国经销商盈利率接近85% 领先行业水平 [21] - 安徽东和汽车集团以4.8万辆新能源销量位列新能源经销商榜第四 百强总榜仅排91位 [20][21] - 比亚迪销售在厂家活动支持下2个月销售70辆车 [21] 区域市场表现 - 云南昭通某汽车销售中心3月28日全中心零成交 涵盖比亚迪/长城/奇瑞/吉利等品牌 [12] - 湖北地区在补贴政策激励下出现单销售2个月售70辆的案例 [21]
百得利控股(06909):债权转让协议及以资抵债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已完成交割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6:49
债权转让及以资抵债协议完成交割 - 北京百得利集团与蒙商银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并与债务人及余瑶女士订立以资抵债协议,相关交易已于2025年8月4日完成交割 [1] - 交易完成后,北京百得利集团已享有债权,极光置业成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综合入账至公司财务报表 [1] - 该等物业及全部目标业务已由集团合法拥有 [1]
百得利控股:债权转让协议及以资抵债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已完成交割
智通财经· 2025-08-04 16:46
交易完成情况 - 北京百得利集团与蒙商银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 北京百得利集团、债务人及余瑶女士订立以资抵债协议 相关交易已于2025年8月4日完成交割[1] - 北京百得利集团已享有债权 极光置业已成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其财务业绩将综合入账至公司财务报表[1] - 该等物业已由集团合法拥有 全部目标业务已由集团合法拥有[1]
百得利控股(06909) - 完成关於收购(1)债权;(2)极光置业;(3)目标业务;及(4)该等物...
2025-08-04 16:3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百得利控股2025年8月4日完成收购债权、极光置业、目标业务及物业重大收购事项交割[2] - 完成后北京百得利集团享有债权[3] - 极光置业成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且财务业绩综合入账[3] - 公司合法拥有该等物业及全部目标业务[3]
百得利控股(06909)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
2025-08-01 11:31
股份情况 - 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亿股,面值0.01港元,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万港元[1] - 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6.225亿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225亿股[2] 购股权计划 - 2021年6月17日采纳的购股权计划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均为225万股[3] - 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股份数目为225万股,可转让股份总数为5020万股[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百得利控股(06909.HK)7月4日收盘上涨15.52%,成交22.4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04 16:29
市场表现 - 7月4日百得利控股股价上涨15.52%至0.67港元/股 成交量35.6万股 成交额22.46万港元 振幅27.59%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9.59% 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38% 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9.99%的涨幅 [1] - 专业零售行业市盈率平均值13.85倍 行业中值-0.1倍 百得利控股市盈率-13.9倍 行业排名第50位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7.46亿元 同比减少18.48% 归母净利润-2405.9万元 同比减少142.35% [1] - 毛利率3.19% 资产负债率43.69% [1] 同业对比 - 陈唱国际市盈率4.7倍 宝胜国际5.78倍 傲基股份6.14倍 周生生7.38倍 ASIA COMM HOLD 7.63倍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8年 总部位于北京 主营豪华汽车经销 覆盖宾利/保时捷/宝马等品牌 拥有15家4S店 [2] - 业务涵盖新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金融/二手车经纪 采用"管家式服务"模式 [2] - 未来计划在一二线城市扩展经销网络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2]
汽车股集体大涨!
格隆汇· 2025-07-03 02:36
市场整体表现 - 以伊停火协议达成缓解地缘政治风险,推动全球股市集体上涨,汽车板块结束连续5周下跌趋势实现反弹[2] - 中国三大股指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涨1.91%至3424.23点,深证成指涨3.73%至10378.55点,恒生指数涨3.2%至24284.15点[3] - 汽车行业100只样本股中近9成上涨,平均涨幅达5.32%,总市值增长约4000亿至10.75万亿元[3] 领涨板块及个股 - **智能化/智驾板块**:禾赛科技(NASDAQ:HSAI)因小米YU7激光雷达订单刺激上涨21.48%,小马智行(NASDAQ:PONY)受Robotaxi概念推动涨15.47%[4][6][11] - **新能源板块**:国轩高科(SZ.002074)因固态电池技术突破领涨24.94%,科力远(SH.600478)和天齐锂业(HK:09696)分别涨15.34%和14.99%[4][5][12] - **商用车板块**:安凯客车(SZ.000868)以18.55%涨幅居首,汉马科技(SH.600375)涨14.96%[4][13] 个股驱动因素 - 国轩高科发布第二代金石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带动固态电池概念股集体上涨[5] - 宁波华翔(SZ.002048)因签订双足机器人生产合同涨停15.89%[6] - 百得利控股(HK:06909)在经销商板块中表现最佳,涨幅达20.45%[4][12] 板块分化现象 - 乘用车板块部分龙头股逆势下跌:江淮汽车(SH.600418)跌3.39%,比亚迪双股(SZ.002594/HK.01211)分别跌1.77%和1.27%[7][10] - 下跌个股仅10只且跌幅有限,跌幅超3%的个股仅江淮汽车一只[7] 市值与资金流向 - 小米集团-W(HK:01810)市值达1.53万亿港元但股价仅涨9.07%,显示市场对其新车订单反应理性[10] - 宁德时代双股(HK:03750/SZ.300750)分别涨9.07%和4.47%,港股市值达1.48万亿港元[12]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8:13
市场整体情况 - 2024年中国豪华车销量下降7.8%[8] -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越50%[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整体收入下滑约18.5%,仅为约人民币87.46亿元[9] - 公司2024年净溢利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84.4百万元下滑至净亏损约人民币16.2百万元[9]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为87.46亿元,较2023年的107.285亿元下降约18.5%,汽车销售收益约74.828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20.6%,售后收益约12.632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2.9%[27]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约101.5亿元减少约16.6%至本年度的约84.673亿元[28]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2.787亿元,较2023年的约5.784亿元减少约51.8%,毛利率从约5.4%降至约3.2%[29] - 公司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从2023年的约4.107亿元增加约22.6%至本年度的约5.037亿元[30]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约5.652亿元减少约6.3%至本年度的约5.298亿元,行政开支从约2.431亿元减少约12.8%至约2.12亿元,财务成本从约0.475亿元减少约33.1%至约0.318亿元[31][32][33] - 公司除税前溢利从2023年的约1.334亿元减少约93.3%至本年度的约0.089亿元,所得税开支从约0.49亿元减少约49.0%至约0.25亿元[34][35] - 公司2024年度亏损约1620万元,2023年溢利约8440万元,净溢利率从约0.8%降至约 - 0.2%[36] - 公司建议本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2元,2023年为每股0.03元,总派息约1230万元[38] - 公司存货结余从2023年的约8.013亿元增加约3.5%至2024年的约8.291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约29.8日增至约35.2日[39]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8.994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771亿元[42]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约为2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50万元[43] - 本年度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4.909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为2.866亿元[4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用於從股份溢價分配的儲備(經扣除累計虧損)約人民幣350.1百萬元,2023年為人民幣388.7百萬元[78] - 董事會建議本年度派發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2.0分,2023年為人民幣3.0分,總派息約為人民幣12.3百萬元[7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整车销量达18,905辆,与2023年相比略微上涨约0.7%[9] - 2024年新车销量比2023年下滑约12.9%,完成14,271辆[9] - 新车平均单车售价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55万元降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49万元[9] - 2024年二手车销量上涨94.0%[9] - 2024年售后服务收入下滑约2.9%,但含佣金收入的零服吸收率从上年的约107.4%上涨至135.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售出18,905辆乘用车,较去年增加约0.7%[24] - 本年度汽车销售所得收益约为人民币7,482.8百万元,较去年减少约20.6%,占本年度总收益约85.6%[24] - 本年度售后服务所得收益约为人民币1,263.2百万元,较去年减少约2.9%,占本年度总收益约14.4%[24] - 本年度五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8.0%,去年为约6.4%[24] - 本年度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2.6%,去年为约2.1%[24] - 本年度来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总采购约62.2%,去年为约74.6%[24] - 本年度最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总采购约25.6%,去年为约34.9%[24] - 公司本年度售出18905辆乘用车,较2023年的18782辆增加约0.7%,但平均售价从约50.1928万元降至约39.581万元,下降约21.1%[27] 公司业务布局与规划 - 公司判断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区间,相关部门推动市场回暖[11] - 公司着手从利用自身优势、调整发展规划、品牌结构及区域结构维度优化,提高抗风险能力[11] - 公司在品牌收购与并购方面进行战略性布局,同时优化和收缩一些品牌[12] - 公司调整区域结构,舍弃非重点区域,加强重点区域网络布局和开拓[12] - 公司未来规划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计划引入可靠的新能源豪华汽车品牌[16] 公司数字化建设 - 2023 - 2024年公司数字化建设彰显管理优势,构建业务智能平台[13] - 公司线上共享平台覆盖客户用车全生命周期,构建私域运营体系[14] - 2024年度新车销售线上签署率达100%,线上支付率达约85.6%[14] - 百得利小程序客户数达约26.59万,客户满意度达约96.6%[14] - 2024年度,新车销售线上签署率达100%,线上支付率达约85.6%[23] - 百得利小程序客户数达约26.59万,客户满意度达约96.6%[23]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变动 - 周小波于2025年1月获委任为董事长兼执行董事[53] - 孙靖于2020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授权代表[53] - 徐涛于2024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首席执行官[55] - 李丹女士44岁,2020年8月加入集团,2024年10月任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有约21年财务相关经验[59] - 刘登清先生54岁,2020年12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6月至2024年6月任东方电气独立董事,2016年12月至2023年4月任华创云信独立董事[61] - 卢世东先生57岁,2023年11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专业经验[63] - 褚福民博士46岁,2024年10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等领域教学与研究[65] - 罗超先生54岁,2002年4月加入集团,2020年12月任售后总裁,2023年1月任审计总监,有约22年服务经验[66] - 马少晖先生42岁,2015年7月加入集团,2022年1月任北京百得利汽车总经理及销售总裁[68] - 周小波于2024年3月9日辭任董事長,2025年1月1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兼董事長[88] - 孫靖於2025年3月31日獲委任為提名委員會成員[93] - 李丹於2024年10月1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88][93] - 周松波於2024年3月9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兼董事長,2025年1月1日辭任[88] - 黃家傑於2024年10月1日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88][93] - 褚福民於2024年10月1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88][93] - 劉登清於2025年3月31日獲調任為提名委員會主席[93] -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9日,周先生兼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3月9日,周先生辞任,周松波博士及徐涛先生分别获委任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159] - 2024年1月1日至3月9日,周先生兼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3月9日周先生辞任,周松波博士及徐涛先生分别获委任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171] 公司股权与股东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孙靖女士持有公司200万股,权益约0.32%;徐涛先生持有100万股,权益约0.16%;李丹女士持有8.3万股,权益约0.01%[95] - 2024年12月31日,Chou Dynasty、Red Dynasty、Butterfield Trust (Asia) Limited、周小波先生均持有公司4.5亿股,权益约72.29%;另有股东持有186.2万股,权益约0.30%;星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202.6万股,权益约5.34%[97] 公司债权收购情况 - 2024年11月7日集团拟9.65亿元收购债权,年内已支付3.86亿元,交易于2025年3月20日获股东批准[43][45][51] - 2024年11月7日,集团与蒙商银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蒙商银行以约9.65亿元现金代价转让债权,集团已支付保证金及首期付款共约3.86亿元,收购事项2024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2025年3月20日获股东批准[100] 公司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 - 2021年6月17日,股东有条件批准并经董事会采纳一项购股计划,目的是激励合资格人士[105] - 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计划授予的购股后可发行股份最高数为6000万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约9.64%[107] - 不得向单名购股计划参与者授予购股,使12个月内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超公司已发行股本1%[107] - 2021年9月1日公司向4名承授人授予980万份购股,授出前一日收市价为每股8.260港元[108] - 报告日期公司有300万份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48%[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购股计划可进一步授出涉及5120万股股份的额外购股,占已发行股份约8.2%[110] - 2024年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购股,580万份购股已失效[111] - 2021年9月1日授予购股按时间表归属,每年归属25%,行使期10年[111] - 2024年8月28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以现有股份拨付[112]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最高奖励数为3112.5万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5%[113]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2024年8月28日至2034年8月27日,年报日期剩余有效期约9.5年[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受托人在联交所购买并持有622.5万股股份,支付总代价约525.7万元,2023年无此情况[114] 公司框架协议情况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框架协议截至2024年、2025年及202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估计年度上限分别为2000万元、2100万元及2200万元,2024年集团支付物业管理费及水电费总额约1540万元[122][123] - 2024年信息技术支援服务框架协议截至2024年、2025年及202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估计年度上限均为1000万元,2024年集团支付服务费总额约70万元[124][125] - 2024年售后租回框架协议截至2024年、2025年及202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估计年度上限分别为3000万元、3300万元及3600万元,2024年集团支付租赁付款及车牌使用费约2150万元,出售汽车所得款项总额约1610万元[126][127] - 2024年汽车买卖框架协议截至2024年、2025年及202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估计年度上限分别为1.2亿元、1.4亿元及1.6亿元,2024年易汇资本向集团支付汽车采购交易款项总额约1570万元[128][129] - 2024年合作协议截至2024年、2025年及202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估计年度上限分别为200万元、240万元及288万元,2024年易汇资本向集团支付佣金总额约30万元[130][131] - 2024 - 2026年汽车维修及保养框架协议估计年度上限均为100万元人民币[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易汇资本未向集团支付汽车维修及保养服务费[133] - 2024 - 2026年二手车买卖框架协议估计年度上限均为500万元人民币[1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向易汇资本购买二手车[134] - 2024 - 2026年协议估计年度上限总额分别为1.58亿元、1.814亿元、2.0488亿元人民币[136] 公司融资情况 - 2023年12月29日,公司五家全资附属公司获恒生银行北京分行最高2亿元人民币定期贷款融资[138] - 根据融资协议,最终控股股东周小波须直接或间接拥有公司不少于51%已发行股本[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融资协议对周小波的特定履约责任仍存在[139] 公司员工与福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1450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440名[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1450名雇员[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