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行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又有豪车品牌4S店退网!车企等三方应提前作出预案
第一财经· 2025-07-08 23:55
2025.07. 08 本文字数:157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车企和经销商也应重新思考在汽车行业新竞争环境以及新业态下,传统的返利机制、压库惯例、价格 体系是否还行得通。 近日,一位奔驰车主告诉笔者,收到了标注为"梅赛德斯-奔驰"发送的短信。该短信称,因为业务调 整,宝利德集团旗下绍兴之星汽车有限公司的梅赛德斯-奔驰授权将于2025年6月27日终止。车主原 厂保修保养套餐可到任何一家梅赛德斯-奔驰授权店继续使用,而车主购买的仅限宝利德集团兑付使 用的售后产品,只能联系该集团进行后续协商。 车主供图 而宝利德集团的400热线无法接通。与此同时,宝利德集团分布在多地的汽车4S店也陆续闭店。今 年以来,该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4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余海军三次被限消。这导致了众多消费者保 养、延保等权益受损,叫苦不迭。 近年来,随着车市竞争的加剧,汽车经销商也普遍面临库存高企、市场竞争失序、企业资金链断裂风 险加剧等严峻挑战。经销商闭店、倒闭、跑路等现象频发,比如去年10月下旬,G.A.集团旗下宝马 4S店也同样密集出现了闭店停业、经营异常的情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202 ...
长安汽车调整报表: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未出现在6月产销数据中
巨潮资讯· 2025-07-05 17:06
产销数据变化 - 2025年6月长安汽车整体产量229,112辆同比增长10.64%,销量235,098辆同比增长4.48% [5][7] - 自主品牌产量192,885辆同比增长12.39%,销量195,321辆同比增长3.39% [5][7] - 新能源汽车产量93,502辆同比增长71.55%,销量100,815辆同比增长57.11% [5][7]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1,355,256辆同比增长1.59%,其中海外销量299,426辆 [2] 合资品牌数据调整 - 6月产销快报中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数据未被单独列出,而5月仍包含该数据 [1][4][6][7] - 5月长安福特产量13,574辆同比下降28.48%,销量16,481辆同比下降7.95% [3][7] - 5月长安马自达产量7,289辆同比增长34.81%,销量7,750辆同比增长29.97% [3][7] 战略调整分析 - 数据调整可能反映公司聚焦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方向 [8] -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业务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49.05% [8] - 合资品牌市场表现相对疲软,可能影响整体数据表现 [7][8] - 行业层面显示中国汽车企业加速向新能源和自主品牌转型的趋势 [8]
数说“价格战”与“反内卷”:车企梯队分化正加剧
第一财经· 2025-06-16 20:19
行业整体状况 - 中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经历销量增长、技术突破、出口爆发的高光期,但内卷加剧导致产能过剩、价格战、盈利困难等问题显现 [1] - 2025年价格战以来行业销量走高,5月库存预警指数创年内新低,但6月销售仍面临挑战 [1] - 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波动远大于整体工业,2024年Q1降至64.9%,显著低于2023年Q4的76.9%和同期整体工业的73.6% [2] - 2025年Q1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1.9%,但仍低于75%的健康临界值,警示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 [2] 主机厂表现 - 技术红利和产品定义能力成为行业梯队分水岭,领先企业通过供应链优化和账期管理缓解资金压力 [4] - 行业毛利率中位数仅15%~20%,电池成本刚性背景下中低端市场或加剧分化 [4] - 第一梯队中赛力斯毛利率27.6%(较2023年提升17.2个百分点)、理想20.5%、北汽20.2%、比亚迪20.1% [4] - 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415.9亿,是吉利2.5倍、长城3.3倍 [6] - 新势力车企中理想稳定盈利,赛力斯扭亏为盈,零跑2025年Q1亏损大幅收窄 [6] - 吉利、理想、小鹏、零跑存货周转天数低于50天,其中理想、零跑、赛力斯2024年低于30天,小鹏2025年Q1从57天降至39天 [8] 经销商与市场动态 - 2025年5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2.7%,同比降5.5个百分点,环比降7.1个百分点 [11] - 1-5月仅35%的4S店完成销量计划,64.9%未达标,其中17.8%接近完成(90%-100%区间) [11] - 5月乘用车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13.3%,累计零售881.1万辆同比增9.1%,厂商库存下降11万辆 [11] - 5月新能源促销环比增1.6%达11%,经销商对6月销量预期谨慎,35%判断销量将下滑 [12]
独家|贝瑞德:“价格战”势必影响供应链,大众中国反对过度竞争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1 00:01
行业动态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集团4家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1] - 大众中国CEO支持中国政府"反对过度竞争"的表态,认为无底线价格战已对供应链产生不良影响[1] - 中国汽车市场约有130个品牌,成熟车企面临转型投资压力,初创电动车企则面临盈利困难[2] 市场现状 - 中国汽车市场价格体系承受巨大压力,价格水平难以回到过去[1] - 行业面临困局:企业要么依赖低价赢得销量,要么面临滞销风险[2] - 部分品牌退出市场导致已售车辆残值趋近于零,消费者无法获得应有售后服务[2] 企业战略 - 大众中国将优化业务运营,包括强化本土化研发,打造全新技术、平台和产品阵容[1] - 大众中国强调要持续为客户提供售后和维修保障,维护品牌信誉[2] - 企业需要平衡行业健康发展与客户责任,既要满足新功能需求,也要保证质量和可靠性[2] 消费者趋势 - 消费者看重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先进功能[2] - 长期来看消费者将更加关注车辆质量和可靠性[2] - 车辆残值对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2]
重组预期落空“东风系”全线大跌 前5个月集团年度目标完成率仅22%
新浪财经· 2025-06-06 17:10
重组结果 - 东风汽车集团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分立汽车业务为独立央企[1] - 持续四个月的"东风长安重组猜想"正式终结 此前市场预期合并后将形成年销量超500万辆的"中国神车"[2] - 重组预期落空导致"东风系"上市公司股价全线大跌 而"长安系"普遍上涨[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061.97亿元 同比增长6.86% 净利润0.58亿元实现扭亏 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0.25亿元[2] - 净利润较2017年140亿元峰值差距巨大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际净亏损达7亿至7.5亿元[2] - 总销量189.59万辆同比下降9.2% 仅完成年初320万辆目标的77.5%[2] 业务结构 - 合资品牌销量110.52万辆同比下滑9.2% 其中东风日产下滑12.7% 东风本田暴跌29.2%[3] - 新能源汽车销售39.46万辆同比增长13.4% 占总销量比重提升4.1个百分点至20.8%[3] - 岚图品牌年销量8万辆 仅占集团总销量的4.2%[3] 转型挑战 - 2025年销售目标设定为300-32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100万辆 海外出口50万辆[4] - 前5个月整体销量下降17.1%至67.28万辆 乘用车销量下降20.5% 全年目标完成率仅22.4%[4] - 要实现年度目标 剩余7个月月均销量需达34万辆 是目前月销量的3倍[5] 发展规划 - 计划2024年推出10款新车 新能源车占300万辆年度目标的三分之一[6] - 东风本田2025年将推出纯电SUV S7 东风日产亮相首款纯电车型N7并计划推出五款新能源车[3] - 公司在氢燃料商用车领域取得突破 开发出400kW氢燃料电堆[5]
官宣!沃尔沃全球裁员3000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7 19:40
5月26日,沃尔沃汽车官宣,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将削减3000个工作岗位。据悉,沃尔沃目前正面临成本高企、电动汽车需求放缓以及关税不确 定性等方面的挑战。 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哈坎・塞缪尔森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充满挑战的时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提高现金流生成能力,并从结 构上降低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沃尔沃集团上月宣布削减成本的同时,也撤回了财务指引,指出消费者信心减弱和贸易关税导致全球汽车行业动荡,市场难以预测。 上周,沃尔沃还更换了首席财务官,并任命新负责人掌管美国业务。 哈坎・塞缪尔森上周五表示,消费者将承担与关税相关的成本增加的很大一部分,50%的关税可能会使沃尔沃最实惠的汽车之一——比利时制造的 EX30电动汽车无法进入美国。 沃尔沃汽车为应对美国关税影响上个月已经开始对美国工厂进行裁员。 4月18日,沃尔沃集团发言人表示,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政策对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该集团计划未来三个月内在美国的三家工厂 最多将裁员800人。随后,沃尔沃集团北美分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计划将在宾夕法尼亚州麦克根尼的麦克卡车工厂以及弗吉尼亚州都柏林和马里兰 州哈格斯敦的两家沃尔沃 ...
上汽集团(600104):2024计提减值轻装上阵 2025内外部转型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5-01 08:25
2024年全年业绩 - 公司2024年营收6275.90亿元,同比下滑15.73%,归母净利润16.6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8.19%,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54.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全年销量401.30万辆,同比减少20.07%,销量下滑导致营收同比下降 [1] - 毛利率9.38%,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 [1] - 计提资产减值71.30亿元(含转回),导致全年业绩下滑,净利率0.95%,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 [1]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2025Q1营收1408.60亿元,同比小幅下滑1.55%,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长11.40%,扣非归母净利润28.50亿元,同比增长34.38% [1] - 销量94.5万辆,同比增长13.3%,但单车营收14.91万元,同比减少2.24万元,或因产品终端价格调整 [2] - 净利率2.91%,同比提升0.86个百分点,主要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67亿元,同比增加15.48亿元 [2] - 期间费用率8.74%,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3.17%,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反映内部整合提升经营效率 [2] 公司转型与战略布局 - 内部成立大乘用车板块,整合荣威、名爵、飞凡、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板块,通过内部竞聘提升自主板块研发与运营效率 [3] - 外部与华为合作发布新品牌"SAIC 尚界",定位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首期投入60亿元建设专属超级工厂,团队规模超5000人 [3] - 尚界首款车型预计2025年秋季上市,整车生产和电池配套项目已落户临港新片区,5月开工 [3] 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778.40亿元、7153.30亿元、7646.73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82亿元、127.12亿元、151.98亿元 [3]
收入利润双降,奔驰如何反攻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23 23:49
撰文 / 张霖郁 设计 / 师 超 2023年10月的某一天,北京诺金酒店聚集了奔驰亚太区法务与合规团队部分成员。 会场在酒店二楼,两个小会议室合并成一个大会场。现场摆放了三款车型,其中两辆是中国新势力竞品,蔚来EC7和理想L9 Max,另一辆是奔驰自己即 将上市的E-Class。 来自亚太区不同国家的法务人员聚在一起,讨论本部门如何应对转型,尤其是数字化带来工作模式以及方方面面的冲击。他们讨论对德国总部制定的转 型战略是否充分理解以及相应的建议和帮助,此外,还涉及转型期对合规的新挑战,比如新的售车方式、各国推出的数据安全法规等。 会场主舞台上的奔驰E-Class两个月后上市,在同一空间对比完理想L9 Max和蔚来EC7后,这些从亚太区不同国家来的奔驰内部员工对自己公司车型的竞 争力有了真实的认识。 "我们的车这么贵,配置没有人家高啊……"几个奔驰内部员工私下交流。 事实上,奔驰E-Class上市第二年后降价超过10万元以上,销量出现同比下滑。 这场人数不超过150人、为期两天在北京五星豪华酒店举办的会议,多少让人感受到全球车企转型风潮的急促气息以及对每个人的影响,但奔驰内部上 下有多急迫,尚未可知,因为那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