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得利控股(06909)
icon
搜索文档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8:5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为人民币87.46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8.5%[2] - 2024年亏损约为人民币1620万元,上一年度溢利约为人民币8440万元,净溢利率从约0.8%降至约 - 0.2%[2] - 2024年12月31日净现金状况约为人民币4.61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357亿元[2]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2.78722亿元,上一年度为人民币5.78434亿元[4] - 2024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4069.4万元,上一年度为人民币1.809亿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4元,上一年度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9元[4]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7.390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8.93168亿元[7]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24059000元,2023年应占溢利56813000元[25] - 2024年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22112068股,2023年为622500000股[25] - 2024年公司整体收入下滑约18.5%,仅为约人民币87.46亿元[40] - 2024年公司净溢利从2023年约人民币84.4百万元下滑至净亏损约人民币16.2百万元[4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约43.7%,净现金为人民币4.6亿元[40] - 本年度总收益约87.46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9.825亿元或约18.5%,汽车平均售价由约50.1928万元下跌约21.1%至约39.581万元[58] - 销售成本由2023年约101.5亿元减少约16.6%至本年度约84.673亿元[59] - 本年度毛利约2.787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51.8%,毛利率由约5.4%下降至约3.2%[60] - 其他收入、收益或损失由2023年约4.107亿元增加约22.6%至本年度约5.037亿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约1620万元,2023年溢利约8440万元,本年度净溢利率约为–0.2%,2023年约为0.8%[67]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10万元,2023年为溢利约5680万元[68]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2分,总派息约1230万元,2023年为每股3分[69] - 2024年末集团总权益约27.39亿元,2023年末约28.932亿元;流动资产约24.697亿元,2023年末约24.635亿元;流动负债约15.778亿元,2023年末约12.117亿元[71] - 2024年末贷款及借款约4.384亿元,较2023年末的约4.414亿元减少0.7%,负债权益比率约16.0%,2023年末约15.3%;净现金状况约4.61亿元,2023年末约5.357亿元[72]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8.994亿元,2023年末约9.771亿元[73] - 2024年末资本承担约250万元,2023年末约350万元;2024年11月7日集团拟9.65亿元收购债权,已支付保证金及首期付款共约3.86亿元[74]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4.909亿元,2023年约2.866亿元[7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售出合共18,905辆乘用车,较上一年度增加约0.7%[2] - 2024年销售汽车所得收益约为人民币74.828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0.6%[2] - 2024年售后服务所得收益约为人民币12.632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2.9%[2] - 2024年销售乘用车收入7482793千元,2023年为9427205千元;2024年提供售后服务收入1263247千元,2023年为1301255千元[19] - 2024年从合约负债确认的销售乘用车收入100370千元,2023年为121557千元;2024年售后服务收入66100千元,2023年为49779千元[21] - 2024年利息收入10879千元,2023年为18171千元;2024年佣金收入474802千元,2023年为311532千元等[22] - 2024年财务成本31813千元,2023年为47515千元;2024年员工成本319706千元,2023年为346532千元等[2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25040千元,2023年为49002千元[24] - 2024年已确认应付股息37350千元,2023年为18675千元;2024年建议股息12326千元,2023年为18675千元[24] - 2024年整车销量达18,905辆,较2023年略微上涨约0.7%[40] - 2024年新车销量比2023年下滑约12.9%,完成14,271辆[40] - 2024年平均单车售价从2023年约人民币55万元降至约人民币49万元[40] - 2024年二手车销量上涨94.0%[40] - 2024年售后服务含佣金收入的零服吸收率从上年约107.4%上涨至135.3%[40] - 本年度售出18,905辆乘用车,较去年增加约0.7%,汽车销售所得收益为约74.828亿元,较去年减少约20.6%,占总收益约85.6%[56] - 本年度售后服务所得收益为约12.632亿元,较去年减少约2.9%,占总收益约14.4%[56] - 本年度五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8.0%,去年为约6.4%,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2.6%,去年为约2.1%[56] - 本年度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约62.2%,去年为约74.6%,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约25.6%,去年为约34.9%[56]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415,952千元,较2023年末的526,824千元下降20.9%[27] - 2024年末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10,557千元,较2023年末的877,083千元下降7.6%[28] - 2024年末商誉账面值为367,944千元,较2023年末的378,625千元下降2.8%[29] - 2024年末存货账面值为829,099千元,较2023年末的801,288千元增长3.5%,其中67,734,000元存货已质押用作其他借款抵押品,281,094,000元存货已质押用作应付票据抵押品[30]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77,317千元,较2023年末的54,544千元增长41.7%[32] - 2024年末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即期部分为647,903千元,较2023年末的607,255千元增长6.7%,其中收购债权预付款项为385,996千元[33][34]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0,605千元,较2023年末的858,471千元下降47.5%[35]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882,144千元,较2023年末的391,755千元增长125.2%,其中应付票据以281,094,000元存货及430,170,000元已抵押银行存款作抵押[36] - 2024年末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438,4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41,445千元人民币[37] - 存货结余从2023年的约8.013亿元增加3.5%至2024年的约8.291亿元,2024年平均存货周转日数约35.2日,2023年约29.8日[70] - 截至2024年末,部分银行贷款等以存货抵押,账面价值约3.488亿元,2023年末约1.428亿元;以存款抵押,账面价值约4.302亿元,2023年末约1087万元[80]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首次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14]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和第7号等修订对公司负债分类无重大影响或需额外披露[16][17] 市场环境相关 - 2024年中国豪华车销量下降7.8%[39] 业务运营相关 - 2024年度新车销售线上签署率达100%,线上支付率约85.6%[47] - 百得利小程序客户数约26.59万,客户满意度约96.6%[47] - 公司计划引入可靠的新能源豪华汽车品牌[48]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在中国八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一间捷豹—路虎陈列室及一间梅赛德斯—奔驰陈列室[50] - 公司在北京有8家门店,上海有2家,山东青岛、浙江杭州、四川成都各有1家,福建厦门、黑龙江哈尔滨各有1家[51] - 公司提供进口及国产汽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融资及二手车相关业务服务等全方位汽车相关产品及服务[53] - 公司就4S经销店实行标准中央管理,构建智能业务平台提升运营效率[53] - 公司坚守“待客以恒”理念,设立“管家式服务”[54] - 公司为客户提供购买新车详细服务及全面售后服务[54] - 公司通过服务模式增加与客户互动频率,维持统一服务质量并获得忠诚客户[54] - 2024年度新车销售线上签署率达100%,线上支付率达约85.6%,百得利小程序客户数达约26.59万,客户满意度达约96.6%[55] 债权收购相关 - 2024年11月公司与蒙商银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拟965.0百万元收购债权,已支付保证金及首期付款386.0百万元[34] - 2024年11月7日,集团与蒙商银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蒙商银行以约9650万元人民币转让债权,年内集团已支付保证金及首期付款共约3860万元人民币,交易于2025年3月20日获股东批准[82] 人员变动相关 - 2024年1月1日至3月9日,周小波兼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3月9日周小波辞任,周松波和徐涛分别接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85][86] - 自2025年3月31日起,周小波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孙靖任成员,刘登清任主席,变更后提名委员会由刘登清、孙靖和卢世东组成[95] 公司治理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卢世东、刘登清和褚福民组成,卢世东任主席,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和2024年度合并业绩[88] - 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核对本集团2024年度合并财务数据,认为金额一致,但未提供保证[89] - 公司2025年股东大会将于5月30日召开,5月27日至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据须于5月26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91][92] - 为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资格,公司6月5日至10日暂停办理过户登记,未登记股份持有人须于6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93] - 2024年度业绩公告可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查阅,年度报告将适时在上述网站发布[94] - 公司本年度及截至公告日期维持了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90] 员工数量相关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有1450名雇员,2023年末为1440名[81] 股息派发相关 - 公司拟就2024年度向2025年6月10日在册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2元人民币(2023年为每股0.03元人民币),待2025年5月30日股东大会批准,预计不迟于2025年6月30日派付[83]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16:05
公司概况 - 公司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山东、四川、浙江及广东七个省市经营14家4S经销店及2间陈列室[6][7] - 公司提供新能源及汽油型号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及其他汽车相关产品销售、保险代理服务和车牌登记服务等全方位汽车相关产品及服务[8] - 公司实行标准中央管理,包括投资新店、定价、采购、存货管理、财务管理及预算制定等,形成可复制的高效经营模式[8] - 公司建立先进信息技术系统,作为整合客户及汽车品牌数据与信息的统一数字平台[8] - 公司致力于建立自家"百得利"品牌,以"待客以恒"的以客为本理念提供定制化服务,包括管家式服务和全面售后服务[8] - 公司致力于提高客户满意度,旨在成为向客户提供汽车产品及服务的一站式供应商[8] 经营业绩 - 公司于期间内售出9,141辆乘用车,较上年同期增加约8.4%[9] - 汽车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3,673.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2.2%[9] - 售后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606.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8%[9] - 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约7.8%,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5个百分点[9] - 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约62.7%,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4.9个百分点[9] - 毛利约为人民币203.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6.2%[10,11] - 毛利率约为4.8%,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2个百分点[11] - 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259.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42.3%[12] - 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47.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8.1%[16,17] - 平均存货周转日数约为36.8天,较上年末增加约7天[18]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总权益约为人民幣2,915.0百萬元[19] - 本集团流動資產約為人民幣2,676.0百萬元,流動負債約為人民幣1,327.5百萬元[19] - 本集團的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為人民幣373.9百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15.3%[19] - 本集團的淨現金狀況約為人民幣893.7百萬元[19] - 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途現金、已質押銀行存款及受限制存款約為人民幣1,267.6百萬元[20] - 本集團的資本承擔約為人民幣2.8百萬元[21] - 本集團正計劃進一步擴充其經銷網絡,但未作出任何大額資本承擔[22] - 本集團的資本開支總額約為人民幣54.6百萬元[23] 股东及管理层 - 公司最大股东为Chou Dynasty,持有72.29%的股份[30] - 公司第二大股东为星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5.34%的股份[30] - 公司董事会副董事长孙靖女士及副首席执行官魏红晶女士的任期于2024年4月30日终止[32]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9日期间,周小波先生兼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35] - 公司于2024年3月9日委任周松波博士为董事长,徐涛先生为首席执行官[35] - 公司根据2021年6月17日的决议案采纳了一项购股权计划,目的是激励和吸引对公司业绩、增长或成功有重大意义的合资格人士[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3,000,000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约0.5%[42,43] - 期内根据购股权计划授予的5,800,000份购股权已失效[43] 财务报告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42.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2%;毛利为2.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3%[4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750.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4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稀释盈利为0.0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4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732千元[4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2,675,999千元,总负债为1,327,450千元,净资产为2,914,971千元[49,5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全面收益总额41,168千元,其中本公司股东应占24,965千元,非控股权益16,203千元[4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存货余额为845,88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5%[49]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26,65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1.3%[4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为4,249千元[5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宣派股息18,675千元[51,5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购了部分非控股权益[51] - 公司2023年下半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为2,954千元[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7,502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9,779千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948千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4,987千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66,740千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26,654千元[54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6:5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42.80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0.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溢利约为475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8.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39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溢利率上升至约1.1%,2023年同期约为1.0%[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现金状况约为8.937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5.357亿元[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1.409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49051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3.274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11676亿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收入4,280,157千元,2023年同期为5,363,537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6,143千元,2023年同期为6,461千元;佣金收入214,434千元,2023年同期为134,486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305千元,2023年同期为2,606千元;政府补助1,483千元,2023年同期为605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收益11,531千元,2023年同期为6,623千元;其他收入26,004千元,2023年同期为31,948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16,349千元,2023年同期为25,764千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2024年为5,681千元,2023年为16,038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143,252千元,2023年同期为156,588千元,其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2024年为132,576千元,2023年为136,354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4,017,800千元,2023年同期为4,994,249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8,980千元,2023年同期为59,481千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所得税拨备21,812千元,递延税项暂时差额产生及拨回(1,010)千元,总计20,802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0,936千元、(6,114)千元、24,822千元[16] - 2024年建议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3分,金额为18,675千元;2023年同期为零[18] - 2024年和2023年下一个中期期间内批准有关过往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均为每股普通股人民币3分,金额均为18,675千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股东应占溢利33,878,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22,500,000股计算;2023年同期分别为35,529,000元、622,500,000股[20] - 公司收益由2023年同期约5,363.5百万元下降约1,083.3百万元或约20.2%至期间约4,280.2百万元[32] - 销售成本从2023年同期约5044.0百万元降至约4076.5百万元,下降约19.2%[33] - 毛利从2023年同期约319.5百万元降至约203.7百万元,下降约36.2%,毛利率从约6.0%降至约4.8%[34] - 其他收入从2023年同期约182.7百万元增至约259.9百万元,增加约42.3%[35] - 除税前溢利从2023年同期约76.6百万元降至约68.3百万元,下降约10.8%[39] - 期内溢利从2023年同期约51.7百万元降至约47.5百万元,下降约8.1%,净溢利率从约1.0%升至约1.1%[41] - 存货结余从2023年12月31日约801.3百万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约845.9百万元,增加约5.6%,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从约29.8日增至约36.8日[4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3年12月31日441.4百万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373.9百万元,减少约15.3%,负债权益比率从约15.3%降至约12.8%[45] - 资本开支总额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93.1百万元降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54.6百万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存货抵押账面总值约370.6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142.8百万元),存款抵押账面总值约124.7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108.7百万元)[51] - 雇员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1440名降至2024年6月30日1405名[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售出9141辆乘用车,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8.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汽车所得收益约为36.7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2.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售后服务所得收益约为6.06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8%[1] - 2024年上半年销售乘用车收入3,673,665千元,2023年同期为4,719,710千元;提供售后服务收入606,492千元,2023年同期为643,827千元[11] - 期间内公司售出9,141辆乘用车,较2023年同期的8,433辆上升约8.4%[31][32] - 期间汽车销售所得收益约为3,673.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22.2%,占总收益约85.8%[31][32] - 期间售后服务所得收益约为606.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8%,占总收益约14.2%[31][32] - 期间五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7.8%,2023年同期约为6.3%;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2.7%,2023年同期约为1.9%[31] - 期间来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总采购约62.7%,2023年同期约为77.6%;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约25.4%,2023年同期约为38.4%[31] - 车辆平均售价由2023年同期约559,700元下跌约28.2%至期间约401,900元[32]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总计857,366千元,其中办公室软件28,274千元,汽车经销权829,092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877,083千元、30,830千元、846,253千元[2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商誉成本均为1,030,656千元,累计减值亏损均为(652,031)千元,账面价值均为378,625千元[23] - 2024年6月30日存货汽车经销商业务中汽车804,665千元、零件及配件75,733千元,减存货拨备后为845,882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740,558千元、92,806千元、801,288千元[23] - 2024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61,370,000元的存货已质押用作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的抵押品,2023年12月31日为35,326,000元[23] - 2024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309,256,000元的存货已质押用作应付票据的抵押品,2023年12月31日为107,438,000元[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46,393千元,其中三个月内46,170千元、三至六个月213千元、六个月至一年1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544千元,其中三个月内54,266千元、三至六个月277千元、超过一年1千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95,080千元,应付票据为519,114千元,总计614,194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13,984千元、277,771千元、391,755千元[2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以账面价值为309,256,000元之存货及金额为124,747,000元之已质押银行存款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07,438,000元、108,747,000元[27]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公司在七个省市经营14家4S经销店、一间捷豹—路虎陈列室和一间梅赛德斯—奔驰陈列室[28] - 2024年1月1日至3月9日,周小波兼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3月9日周小波辞任,周松波及徐涛分别获委任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54][5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于2024年8月26日举行会议,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业绩[57] - 董事会于2024年8月28日建议向2024年9月17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3.0分(2023年同期为零),以港元派付,每股0.033港元,预期派付日期不迟于2024年11月28日[58] - 公司将在2024年9月12日至9月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未登记股份持有人须在2024年9月11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59]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60] - 中期业绩公告可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阅览,中期报告将适时刊登并寄发印刷本给有需求的股东[61] - 期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6月30日无库存股份[53] - 期间内,集团无对任何公司股权的重大投资[53] - 期间内,公司无收购及/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合营企业权益或联属公司[5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在期间遵守规定标准[56] 其他 - 香港强积金计划下,雇主及其雇员各须缴纳雇员相关收入的5%,每月相关收入上限为30,000港元[14]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08 16:07
公司业务 - 公司经营15家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汽车4S店,分布在中国七个省市[6] - 公司提供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保险代理服务等全方位汽车相关产品和服务[7] - 公司是奥迪和保时捷在中国的首批经销商之一,成功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提供优质服务[8] - 公司拥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持日常运营和管理,包括ERP系统整合业务信息[9] - 公司战略目标包括扩大汽车经销网络、提升信息技术系统、加强售后服务、拓展二手车业务、培训员工以支持增长和扩张[10] - 公司计划收购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其他豪华及超豪华品牌的4S经销店,包括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宾利、捷豹-路虎、沃尔沃、新能源汽车等[12] - 公司设立二手车中心,专注于发展二手车业务,提供透明的价格和综合服务,以增强消费者对二手车的信心[13] - 公司计划进一步发掘商机,拓展经销网络,促进业务增长,依靠优质产品和服务、优质客户群、行业经验和与高级汽车制造商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持续健康增长[25] - 公司在2023年售出18,782辆乘用车,较去年增长约23.9%,汽车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9,427.2百万元,占总收益的87.9%;售后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1,301.3百万元,占总收益的12.1%[22]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入为人民币10,728.5百万元,较上一年增长约6.4%[5] - 2023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84.4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65.2%[5] - 本年度汽车销售收入增长约6.4%,达到107.3亿人民币[27] - 毛利率由上年度的8.7%下降至本年度的5.4%[2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约60.4%,达到41.1亿人民币[30] - 所得税开支减少约37.7%,为49.0百万人民币[35] - 存货周转日数持平,约为29.8日[3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途现金、受限制现金及已质押存款约为人民币977.1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29.2%[43] - 公司资本承担主要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形资产及业务收购的资本支出,2023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3.5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75.9%[44] - 公司2023年度的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286.6百万元,较2022年度减少63.5%[47]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8] - 公司抵押集团资产用于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包括存货抵押和存款抵押,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货抵押约为人民币142.8百万元,存款抵押约为人民币108.7百万元[49]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并不知悉2023年12月31日后及直至本年报日期有任何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事项[50] - 公司首席执行官孙靖女士负责公司战略发展、投资者关系协调及中高级管理人员管理,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51] - 公司首席执行官徐涛先生拥有约20年汽车行业经验,曾在多家汽车授权经销商担任要职,于2022年1月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官[54] - 公司已委任新核数师填补前核数师辞任后的空缺[178]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良好的企业治理常规,包括内部控制、公平披露和向股东负责等方面[187] - 公司董事会认为周小波先生同时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有利于确保领导层一致性和制定更有效的战略规划[188] - 周小波博士和徐涛先生分别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189] - 公司未能维持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审计委员会成员人数符合上市规则的要求[190] - 盧世東先生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主席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91]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监督公司的重要事务,包括政策制定、战略发展、内部控制和高级管理层表现[193]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17:29
财务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约为10,728.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约为84.4百万人民币,净利润率下降至约0.8%[1] - 公司的净现金状况约为535.7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249,05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345,196千元有所下降[6] - 公司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858,47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701,887千元有显著增长[6] - 公司流动负债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41,445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572,075千元有明显减少[6]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合同负债为157,248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051千元有所增加[7] - 公司股本及储备总额为2,693,401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660,613千元有增长[7]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销售乘用汽车和提供售后服务[16] - 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豪华及超豪华品牌的4S经销店,展现强大购买力和需求[33] - 公司已设立二手车中心,专注发展二手车业务,提供透明价格及综合服务[39] - 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汽车經銷服務供應[42] - 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及陈列室[43] - 公司提供全方位汽车相关产品及服务,包括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保险代理服务等[44] 财务成本及盈利情况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成本为47,515千元,较2022年增长25.7%[19]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的员工成本为346,532千元,较2022年增长7.6%[19]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的存货成本为10,043,921千元,较2022年增长10.4%[19]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的即期税项为49,002千元,较2022年减少37.6%[19]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为3分,较2022年减少86.3%[20]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91元,较2022年减少66.8%[21]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12-19 16: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溢利约为人民币517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2.137亿元下降约75.8%[5] - 期内公司售出8433辆乘用车,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30.8%[22] - 期内汽车销售收益约为47.197亿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16.3%,占总收益约88.0%[22] - 期内售后服务收益约达6.43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3.4%,占总收益约12.0%[22] - 期内五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6.3%,2022年同期为约5.0%[23] - 期内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1.9%,2022年同期为约1.5%[23] - 期内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约77.6%,2022年同期为约79.8%;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约38.4%,2022年同期为约45.1%[24] - 公司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4578.7百万元增至约5363.5百万元,上升约17.1%[27] - 汽车销售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4056.8百万元增至约4719.7百万元,上升约16.3%,销量上升约30.8%至8433辆[27] - 汽车平均售价从2022年同期约629200元下跌约11.0%至约559700元[28] - 售后服务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521.9百万元增至约643.8百万元,上升约23.4%[28] - 销售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4091.2百万元上升约23.3%至约5044.0百万元[29] - 毛利从2022年同期约487.5百万元下降约34.5%至约319.5百万元,毛利率从约10.6%降至约6.0%[30] - 其他收入从2022年同期约117.9百万元增加约55.0%至约182.7百万元[32] - 除税前溢利从2022年同期约263.3百万元下降约70.9%至约76.6百万元[36] - 存货结余从2022年12月31日约853.8百万元减少约19.6%至2023年6月30日约686.5百万元[4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约为2859.5百万元,流动资产约为3065.1百万元,流动负债约为1903.1百万元[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0.5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21亿元增加约84.1%,年利率介乎约3.2%至约5.7%[43]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权益比率约为36.8%,2022年12月31日约为20.2%[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现金状况约为5.5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846亿元[4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16.121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7.567亿元[44] - 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担约为57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450万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1.931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5.506亿元[48] - 2023年6月30日,存货抵押账面总值约为2.236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4770万元;存款抵押账面总值约为1.04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3660万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454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490名[50] - 应付公司股东过往财政年度股息约1870万元已于2023年8月15日派付[51]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7.068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56][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53.64亿元,2022年同期为45.79亿元,同比增长17.14%[90]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20亿元,2022年同期为4.88亿元,同比下降34.46%[9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02亿元,2022年同期为2.80亿元,同比下降63.44%[90]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173.2万元,2022年同期为2.14亿元,同比下降75.78%[90]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6元,2022年同期为0.26元,同比下降76.92%[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2.93亿元,2022年末为23.45亿元,较年末下降2.21%[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30.65亿元,2022年末为24.96亿元,较年末增长22.80%[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9.03亿元,2022年末为14.06亿元,较年末增长35.35%[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8.59亿元,2022年末为28.33亿元,较年末增长0.91%[9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4116.8万元,2022年同期为2.39亿元,同比下降82.74%[9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582,463千元,2022年为127,279千元[9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3,536千元,2022年为450,348千元[9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67,778千元,2022年为56,718千元[97]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6,018千元,2022年为996,454千元[9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乘用车收入4,719,710千元,2022年为4,056,797千元[107] - 2023年上半年提供售后服务收入643,827千元,2022年为521,905千元[10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182,729千元,2022年为117,859千元[108]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25,764千元,2022年为16,616千元[108]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156,588千元,2022年为107,446千元[1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成本为4,994,24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055,376千元人民币[111]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所得税拨备为30,93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1,951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为 - 6,11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22,331千元人民币[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股东应占溢利35,529,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22,500,000股计算,2022年同期股东应占溢利为159,124,000元[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原始成本为94,193,000元,2022年同期为249,361,000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42,925,000元,2022年同期为39,778,000元,出售净收益为6,623,000元,2022年同期为13,571,000元[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订立新租赁协议,无使用权资产增加,2022年同期增加164,750,000元[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96,39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897,450千元人民币[1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货中汽车经销商业务账面净值为686,45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853,774千元人民币;112,891,000元存货已质押用作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抵押品,2022年12月31日为31,766,000元;110,713,000元存货已质押用作应付票据抵押品,2022年12月31日为15,911,000元[120][1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6,84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56,106千元人民币,所有款项预期一年内收回[122]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即期部分为7.0627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9947亿元[124] - 2023年6月30日已质押银行存款中应付票据相关为1.0492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55.7万元[125]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6018亿元,2022年为7.01887亿元[126] - 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10.53032亿元,2022年为5.72075亿元[12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4.31596亿元,2022年为3.34144亿元[1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购股期权行使,总开支424.9万元,2022年同期为817.7万元[132] - 2023年下一个中期期间批准有关过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3元,金额1867.5万元,2022年为每股0.22元,金额1.3695亿元[1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附属公司未向非控股股东宣派及派付现金股息,2022年同期为1.2亿元[133] - 公司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均为6.225亿股,金额均为6225万港元[135]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5,65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544千元[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付款总额为15,392千元,2022年同期为14,675千元[137] - 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23,624,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926,000元;使用权资产为27,633,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283,000元[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650,000元,2022年同期为13,046,000元;利息开支为730,000元,2022年同期为2,071,000元[1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付款及应付款项总金额为15,021,000元,2022年同期为14,760,000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售后回租交易所得款项约为16,374,000元,2022年同期为8,504,000元;租赁付款约为8,750,000元,2022年同期为8,752,000元;售后回租交易年利率介乎5.88%至14.55%[140] - 2023年6月30日与易汇资本售后回租负债为17,042,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92,000元[1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汽车所得款项为15,942,000元,2022年同期为12,999,000元[14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为13,43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65千元;应付关联方款项为17,76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14千元[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7,066千元,2022年同期为11,425千元[143]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一间捷豹—路虎陈列室及一间上汽奥迪陈列室[6]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一间捷豹—路虎陈列室及一间上汽奥迪陈列室[16] - 20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12-11 22:4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人民币53.635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7.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为人民币517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5.8%,净溢利率下降至约1.0%,2022年同期约为4.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现金状况约为人民币5.5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846亿元[2]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6元,2022年为人民币0.26元[5] - 2023年6月30日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4116.8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38591亿元[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8.59494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8.32752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总权益为人民币26.71094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6.60613亿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182729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17859千元增长[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2576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6616千元增长[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为156588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446千元增长[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项目成本为512034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159292千元增长[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为2482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9620千元下降[22] - 2023年下一个中期期间内批准有关过往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03元,2022年为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22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附属公司未向非控股股东宣派及派付现金股息,2022年同期为120000000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股东应占溢利35529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22500000股计算,2022年同期股东应占溢利为159124000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溢利约为517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137亿元下降约75.8%[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963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745亿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3.78625亿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30] - 2023年6月30日存货账面值为6.864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3774亿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并计入损益的存货金额为49.94249亿元,2022年同期为40.55376亿元[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684.5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10.6万元[32]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即期部分为7.0627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9947亿元[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4.3159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4144亿元[35] - 集团总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约4578.7百万元升至约5363.5百万元,上升约17.1%[64] - 销售成本从2022年同期的约4091.2百万元升至约5044.0百万元,上升约23.3%[65] - 集团毛利从2022年同期的约487.5百万元降至约319.5百万元,下降约34.5%,毛利率从约10.6%降至约6.0%[66] - 其他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约117.9百万元增至约182.7百万元,增加约55.0%[68] - 五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约5.0%升至约6.3%,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从约1.5%升至约1.9%[5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2.131亿元增至约2.723亿元,增幅约27.8%,占总收益从约4.7%升至约5.1%[6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1.124亿元增至约1.276亿元,增幅约13.5%,占总收益从约2.5%降至约2.4%[70] - 财务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0.166亿元增至约0.258亿元,增幅约55.4%,占总收益从约0.4%升至约0.5%[71] - 除税前溢利从2022年同期约2.633亿元降至约0.766亿元,降幅约70.9%[72]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0.496亿元降至约0.248亿元,降幅约50.0%,实际税率从约18.8%升至约32.4%[73] - 期内溢利从2022年同期约2.137亿元降至约0.517亿元,降幅约75.8%,净溢利率从约4.7%降至约1.0%[74] - 存货结余从2022年12月31日约8.538亿元减至2023年6月30日约6.865亿元,降幅约19.6%,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从约29.6日降至约27.6日[76]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2年12月31日0.5721亿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1.053亿元,增幅约84.1%,负债权益比率从约20.2%升至约36.8%[79] - 资本开支总额从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5.506亿元降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931亿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454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490名[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售出乘用车8433辆,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0.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汽车所得收益约为人民币47.19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6.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售后服务所得收益达约人民币6.43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3.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乘用汽车收入4719710千元,提供售后服务收入643827千元,分别较2022年同期的4056797千元和521905千元增长[17] - 集团售出乘用车数量从2022年同期的6448辆升至8433辆,上升约30.8%[58][64] - 汽车销售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约4056.8百万元升至约4719.7百万元,上升约16.3%,占总收益约88.0%(2022年上半年约88.6%)[64] - 售后服务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约521.9百万元升至约643.8百万元,上升约23.4%,占总收益约12.0%(2022年上半年约11.4%)[64] - 汽车平均售价从2022年同期的约629200元降至约559700元,下跌约11.0%[64] - 销售乘用车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约5.9%降至约0.9%,售后服务毛利率从约47.5%降至约43.4%[67]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一间陈列室及一间上汽奥迪陈列室[38] - 公司提供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是奥迪及保时捷在中国的首批经销商之一[39][41] - 公司在七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一间捷豹—路虎陈列室和一间上汽奥迪陈列室[49] - 2023年上半年在上海开设一间捷豹—路虎新陈列室,预计下半年在北京开设一间梅赛德斯—奔驰新陈列室[45][50] - 公司计划收购经营豪华及超豪华品牌的4S经销店,目标位置与计划开店位置相似[46] - 公司目标是通过扩大经销网络、升级信息技术系统等战略提升市场地位[43] - 公司计划为现有品牌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开设新经销店,尤其考虑长三角和大湾区[45] - 公司门店战略性设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富裕城市商业区附近[50] - 公司提供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全面服务组合对成功至关重要[51][52] - 公司实行标准中央管理,形成可复制的高效经营模式[53] - 2016年公司推出涵盖业务信息的ERP系统[42] 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因素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2022年同期下跌,因消费者情绪未完全恢复拉低汽车销售平均售价及毛利率[44] 公司上市及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2021年7月15日上市,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068亿港元,发行1.725亿股股份,净价约为每股4.10港元[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收购其他汽车经销店网络、开设新汽车经销店网络、装修现有4S经销店、改良及升级信息技术系统、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的款项动用比例均达100%,分别为3.18亿港元、2.12亿港元、7100万港元、3500万港元、7100万港元[90]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周小波先生,董事会认为其兼任能确保集团领导层一致性,目前安排不会损害权力平衡[95] - 审核委员会由卢世东先生、刘登清先生及黄家杰先生组成,卢世东先生为主席[97] 财务业绩审核与股息政策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12月11日会议审核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业绩[98] - 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99]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3年9月1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持续至满足复牌指引为止[103] 公司税务情况 - 集团中国附属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成都金保、成都新保可自2022年起九年内享15%优惠税率,海南莉雅2022 - 2024年享15%优惠税率[24]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7 18:17
公司业务及发展 - 公司2022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10,081.7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约1.2%[5] - 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242.8百万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56.7%[5] - 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豪华及超豪华品牌的4S经销店及一间陈列室[6] - 公司提供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保险代理服务、车牌登记服务等全方位汽车相关产品和服务[7] - 公司是奥迪及保时捷在中国的首批经销商之一,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并建立长期客户关系[8] - 公司拥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持日常运营和管理,推出ERP系统整合业务信息[9] - 公司的战略包括扩大汽车经销网络、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加强售后服务、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招聘培训员工以支持增长[10] - 公司受到地区疫情爆发和公共卫生控制措施影响,业绩有所下滑,但计划在一线和二线城市进一步扩展经销网络[11] - 公司完成收购北京一家宝马4S经销店和一家宝马汽车维修厂,总代价分别为80.0百万美元和人民币5.0百万元[12] - 公司计划收购其他豪华及超豪华品牌的4S经销店,包括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宾利、捷豹-路虎、沃尔沃和劳斯莱斯[12] - 公司已开设上海和成都的两家捷豹-路虎4S新经销店和一家位于北京的上汽奥迪新陈列室[17] - 公司已获得梅赛德斯-奔驰和捷豹-路虎制造商初步批准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新陈列室,已完成收购北京一家宝马4S经销店和一家宝马汽车维修厂[18] - 公司提供全方位汽车相关产品和服务,包括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保险代理服务、车牌登记服务等[19] - 公司实行标准中央管理,包括投资新店、定价、采购、存货管理、财务管理和预算制定,建立先进信息技术系统作为统一数字平台[20] - 公司致力于建立自家品牌,提供定制化服务,包括管家式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21] - 公司重视客户保留率,要求员工利用信息技术系统为客户提供服务,鼓励在线服务檢讎,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22] -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团队和行政人员,致力于培育本地人才,通过内部提升填补管理空缺,定期组织实际职场培训和会议[23] - 公司计划拓展经销网络,促进业务增长[27] - 公司營運受到地区性疫情爆发影响,导致经营业绩下降[28] 财务状况 - 本年度乘用车销售量增加约7.0%,汽车销售收入增加约2.2%[24] - 五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比例增至约5.3%[25] - 来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总采购的比例下降至约76.5%[26] - 公司销售成本增加约4.6%[30] - 公司毛利率下降至约8.7%[31] - 乘用车销售毛利率下降至约4.1%,售后服务毛利率下降至约43.9%[32]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约16.3%[33]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22.7%[34] - 公司建议每股派发3.0分的末期股息,总派息约为18.7百万元[41] - 存货周转日数从2021年底的约22.3日增加至2022年底的约29.6日[42] - 公司拥有充裕的财务资源以满足履约和运营需求[43] - 公司总权益约为2,832.8百万元,流动资产约为2,495.6百万元,流动负债约为1,406.0百万元[44] - 公司贷款及借款增加约156.0%,负债权益比率约为20.2%[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56.7百万元,负债權益比率约为20.2%[46] 主要人员信息 - 孙靖女士,53岁,于2006年12月加入本集团,于2020年12月被任命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授权代表[58] - 孙女士于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担任北京百得利汽车总经理,主要负责制定战略、销售目标及经营计划[59] - 孙女士于2001年6月毕业于中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获得管理(主修会计)学士学位[60] - 徐涛先生,45岁,于2008年4月加入本集团,于2022年1月被任命为本公司执行董事[61] - 徐先生在汽车业拥有约19年经验,曾担任北京百得利之星销售总监和总经理[62] - 徐先生于2000年7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并获得汽车与内燃机学士学位[63] - 邹国强先生,46岁,于2020年9月加入本集团成为首席财务官,于2020年12月被任命为执行董事[64] - 邹先生曾担任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卡姆丹克太阳能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65] - 邹先生自2002年6月起为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会员、自2003年9月起为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特许金融分析师[66]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周小波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刘登清先生等,符合上市规则[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1:3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约为100.817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2%[1] - 2022年溢利约为2.428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56.7%,净利率降至约2.4%,2021年约为5.6%[1] - 2022年12月31日净现金状况约为1.846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1.346亿元[2] - 2022年毛利为8.77543亿元,2021年为11.65814亿元[4] - 2022年经营溢利为3.59233亿元,2021年为7.46937亿元[4]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8元,2021年为0.86元[4]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65347亿元,2021年为5.50105亿元[5] - 2022年公司收益约为100.817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1.188亿元或约1.2%;2022年净溢利为2.428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56.7%[31] - 公司收益由2021年度约人民币9,962.9百万元增加约人民币118.8百万元或约1.2%至本年度约人民币10,081.7百万元[56] - 销售成本由2021年度约人民币8,797.1百万元增加约4.6%至本年度约人民币9,204.2百万元[57] - 本年度公司毛利约人民币877.5百万元,较2021年度约人民币1,165.8百万元减少约24.7%;毛利率由约11.7%下降至约8.7%[58]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约2.203亿元增至2022年约2.561亿元,增幅约16.3%[6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约4.181亿元增至2022年约5.132亿元,增幅约22.7%,占总收益比例从约4.2%增至约5.1%[61]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约2.211亿元增至2022年约2.612亿元,增幅约18.1%,占总收益比例从约2.2%增至约2.6%[62] - 财务成本从2021年约0.196亿元增至2022年约0.378亿元,增幅约92.9%,占总收益比例从约0.2%增至约0.4%[63] - 除税前溢利从2021年约7.273亿元减至2022年约3.214亿元,减幅约55.8%[64] - 年内溢利从2021年约5.607亿元减至2022年约2.428亿元,减幅约56.7%,净溢利率从约5.6%降至约2.4%[66] - 存货结余从2021年约6.411亿元增至2022年约8.538亿元,增幅约33.2%,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从约22.3日增至约29.6日[69] - 贷款及借款从2021年2.235亿元增至2022年5.721亿元,增幅约156.0%,负债权益比率从约8.0%增至约20.2%[72] - 净现金状况从2021年约11.346亿元降至2022年约1.846亿元[73] - 资本承担从2021年约0.172亿元降至2022年约0.145亿元[75] - 本年度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7.843亿元,2021年约为1.834亿元[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存货抵押账面总值约为4770万元,2021年约为7250万元;存款抵押账面总值约为3660万元,2021年约为10万元[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售出15154辆乘用车,较2021年增加约7.0%[1] - 2022年销售汽车所得收益约为89.159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2.2%[1] - 2022年售后服务所得收益约为11.659亿元,较2021年减少约5.6%[1] - 2022年销售乘用车收入8915862千元,2021年为8727977千元;2022年提供售后服务收入1165867千元,2021年为1234893千元[16] - 2022年从合约负债确认的销售乘用车收入218503千元,2021年为178791千元;2022年售后服务收入41476千元,2021年为57923千元[17] - 2022年利息收入8309千元,2021年为1205千元;2022年佣金收入164681千元,2021年为150263千元等[17] - 2022年财务成本37836千元,2021年为19609千元;2022年员工成本321052千元,2021年为321160千元等[18] - 2022年所得税开支78554千元,2021年为166643千元[18] - 本年度公司售出15,154辆乘用车,较去年的14,158辆增加约7.0%[51][56] - 本年度汽车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8,915.9百万元,较去年增加约2.2%,占总收益约88.4%[51][56] - 本年度售后服务收益达人民币1,165.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6%,占总收益约11.6%[51][56] - 本年度五大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5.3%,去年为约4.2%;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1.6%,去年为约1.3%[52] - 本年度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约76.5%,去年为约85.2%;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总采购约43.2%,去年为约48.5%[53] - 销售乘用车毛利率由2021年度约7.0%下降至本年度约4.1%;售后服务毛利率由约46.0%下降至约43.9%[59]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9745亿元,2021年为5.25166亿元[23] - 2022年商誉账面值为3.78625亿元,2021年为2.10396亿元[24] - 2022年存货账面值为8.53774亿元,2021年为6.4109亿元;2022年质押存货用于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抵押品账面值为3.1766亿元,2021年为7.2493亿元;2022年质押存货用于应付票据抵押品账面值为1.5911亿元,2021年为零[24]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5610.6万元,2021年为4111.3万元[25] - 2022年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即期部分为8.19947亿元,2021年为5.25766亿元[2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01887亿元,2021年为13.33369亿元[27]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34144亿元,2021年为1.18998亿元[27] - 2022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为5.72075亿元,2021年为2.23516亿元;2022年银行贷款年利率介乎3.20%至3.80%,2021年为3.80%至3.85%;2022年其他借款年利率介乎5.69%至7.60%,2021年为6.13%至7.60%[28][29]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839998千元,累计折旧278578千元,账面净值561420千元;2021年成本577458千元,累计折旧211987千元,账面净值365471千元[22] 股息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建议派付末期股息18675千元,每股0.03元;2021年为136950千元,每股0.22元[19] - 2022年批准及派付上一年度末期股息136950千元,2021年无[20] - 公司拟就2022年度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3元,2021年为0.22元[85] 公司经营与发展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及一间上汽奥迪陈列室[32] - 公司目标是扩大汽车经销网络及品牌组合、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加强售后服务及增值服务、扩大新能源汽车业务、招聘培训挽留雇员[37] - 本年度公司经营业绩受疫情影响下跌,但计划在一二线城市拓展经销网络,预计2023年开设新陈列室[38] - 本年度完成收购北京一家宝马4S经销店及一家宝马汽车维修厂,总代价分别为8000万美元及500万元人民币[39][43]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及一家上汽奥迪陈列室[42] - 本年度上海及成都两家捷豹 - 路虎4S新经销店及北京一家上汽奥迪新陈列室开业[43] - 已获奔驰及捷豹 - 路虎制造商初步批准在北京及上海开设新陈列室,收购奔驰展厅物业代价约1.55亿元人民币[43] - 公司提供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及增值服务,注重全面服务组合以提高客户满意度[44][45] - 公司对4S经销店实行标准中央管理,建立先进信息技术系统作为统一数字平台[4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15家4S经销店及1间陈列室,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家4S经销店有所增加[56] - 2022年4月14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8000万美元收购YZB Auto Services Group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本年度完成收购[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1490名雇员,2021年为1320名[81]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7.068亿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99%,未动用200万港元[83] - 本年度集团未发行任何股本证券,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集团无重大投资及附属公司等权益的收购出售[85][86][87][8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本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未区分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角色[89][90]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规管董事证券交易,除周小波先生外其他董事遵守规定[91] - 董事买卖公司证券受标准守则相关条文限制[92] - 2022年8月2日,执行董事周小波买入551,000股公司股份,违反标准守则[93] - 公司将采取与董事沟通、传阅标准守则、安排进修培训等措施避免类似违规[94]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邱家赐、刘登清、黄家杰组成,邱家赐为主席[9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讨论审计及财务汇报事宜[97] - 毕马威核对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并财务数据,认为金额一致[98] - 本年度及直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99] 公司会议与信息披露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6月28日召开[100]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资格,2023年6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据须于6月21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101] - 为确定获派建议末期股息资格,2023年7月5日至10日暂停办理过户登记,过户文件须于7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102] - 本年度业绩公告和年度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发布,年度报告将寄发给股东[103][104]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百得利控股(0690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3 17: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溢利约为人民币213.7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约人民币266.8百万元下降约19.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售出6448辆乘用车,较2021年同期的7410辆下降约13.0%[3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约为4578.7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4942.6百万元下降约7.4%[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汽车销售收益约为4056.8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6.3%,占总收益约88.6%[3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售后服务收益约为521.9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14.6%,占总收益约11.4%[31][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为487.5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551.8百万元下降约11.7%,毛利率由约11.2%降至约10.6%[3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为117.9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1.0%[3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约为263.3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22.8%[4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为49.6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33.0%,实际税率由约21.7%降至约18.8%[4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约为213.7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19.9%,净溢利率由约5.4%降至约4.7%[45] - 公司存货结余由2021年12月31日的约641.1百万元增加约32.3%至2022年6月30日的约848.3百万元,平均存货周转日数由约22.3日增至约32.9日[4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权益约为28.005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28.076亿元[5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26.705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26.239亿元;流动负债约为16.091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9.661亿元[5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74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35亿元增加约112.2%;负债权益比率约为16.9%,2021年12月31日约为8.0%;净现金状况约为6.028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1.346亿元[51]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10.769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3.581亿元[53] - 2022年6月30日资本承担约为2680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720万元[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5.506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7970万元[5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若干应付票据及计息银行等借款以存货抵押,账面价值约为2.487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7250万元;以存款抵押,账面价值约为4120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0万元[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535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1320名[62] - 2022年上半年收入4578702千元,2021年为4942644千元[116] - 2022年上半年毛利487530千元,2021年为551750千元[11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279893千元,2021年为350075千元[116]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213657千元,2021年为266840千元[116]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26元,2021年为0.46元[1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213,657千元,2021年同期为266,840千元[1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24,934千元,2021年同期为 - 11千元[12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38,591千元,2021年同期为266,829千元[12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372,91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535,228千元[1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670,458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623,872千元[1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609,11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966,089千元[1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061,34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57,783千元[1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633,783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85,375千元[1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800,471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807,636千元[1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总权益为2,645,11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586,812千元[126] - 截至2022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2807636千元,截至6月30日为2800471千元[1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159124千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84058千元[13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6778千元,2021年为71943千元[13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50348千元,2021年所得现金净额为226729千元[13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6718千元,2021年所用现金净额为96909千元[140]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46852千元,2021年增加净额为201763千元[140] - 2022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3369千元,6月30日为996454千元[140] - 2022年销售乘用车收入4056797千元,2021年为4331489千元;2022年提供售后服务收入521905千元,2021年为611155千元[150] - 2022年其他收入总计117859千元,2021年为106159千元,其中利息收入2022年为4299千元,2021年为565千元等[152] - 2022年除税前溢利扣除的财务成本为16616千元,2021年为9176千元;员工成本2022年为107446千元,2021年为136790千元[152] - 2022年存货成本为4055376千元,2021年为4378896千元;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2年为48150千元,2021年为40573千元等[156] - 2022年所得税即期税项中中国所得税拨备为71951千元,2021年为88441千元;递延税项中暂时差额产生及拨回2022年为 - 22331千元,2021年为 - 14382千元[1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59124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22500000股计算,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09140000元及450000000股[16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总原始成本为249361000元,2021年为97765000元;出售账面净值为39778000元的相关项目,2021年为33738000元,出售净收益2022年为13571000元,2021年为6946000元[1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添置使用权资产164750000元,2021年为7800000元[164] - 无形资产成本方面,2022年6月30日为1061497千元,2021年1月1日为662441千元;累计摊销2022年6月30日为 - 150648千元,2021年1月1日为 - 113321千元;账面净值2022年6月30日为910849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525166千元[165] - 2022年6月30日商誉成本为10.30656亿元,账面价值为3.7862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0396亿元增长80.05%[167] - 2022年6月30日存货账面价值为8.4830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4109亿元增长32.32%,其中1.58486亿元存货已质押用作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抵押品,较2021年12月31日的7249.3万元增长118.62%;9020.9万元存货已质押用作应付票据抵押品(2021年12月31日无)[168][1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并计入损益的存货金额为4.05537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378896亿元下降7.39%[170]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786.9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11.3万元增长16.43%[172] - 2022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即期部分为6.8859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25766亿元增长30.97%[174] - 2022年6月30日已质押银行存款为4367.4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万元大幅增长[176]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9645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33369亿元下降25.26%[178] - 2022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为4.741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3516亿元增长112.14%[181]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1259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8998亿元增长162.69%[1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人员开支为人民币817.7万元,2021年同期为零[187]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报告期末后,均无建议中期股息;2022年下一个中期期间内批准有关过往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22元,共计人民币13695万元,2021年同期为零[189][1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若干附属公司向非控股股东宣派及派付现金股息为人民币1.2亿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5000万元[192]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法定普通股和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的股份数目均为62250万股,金额均为6225万港元,人民币等值均为5180万元[194] - 2022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零;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000万元,分类为第二级估值[200]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七个省市经营15家4S经销店、一家宝马汽车维修厂及一家上汽奥迪陈列室[8] - 公司分别于2000年及2003年在北京经营第一家奥迪经销店及保时捷3S经销店[10] - 公司2016年推出ERP系统,涵盖存货、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信息[1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上海及成都开设两家捷豹—路虎4S新经销店,在北京开设一家上汽奥迪新陈列室[14] - 公司已获梅赛德斯—奔驰及捷豹—路虎制造商初步批准分别于北京及上海开设新陈列室,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设[14] - 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分别在上海及成都开设两家捷豹—路虎4S新经销店,在北京开设一家上汽奥迪新陈列室[25] - 公司已获梅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