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象屿(600057)
搜索文档
厦门象屿:独立董事关于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有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2023-08-18 17:38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我们作为公司的独立董事,依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关于 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及其他相关规定,我们对第 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相关事项发表如下独立意见: 一、关于申请开展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议案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认为,本次公司申请开展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能够盘活存量资 产,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此事项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我们同意公司开展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 项计划进行融资。 独立董事关于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有关事项的独 立意见 二、关于转让参股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我们认为,此次公司将哈尔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关联 方,关联交易遵循了自愿平等、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原则,操作具有公允性,交 易没有损害公司利益和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意公司进行股权转让。 (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独立董事关于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有关事项的独立 意见的签字页) 公司独立董事签名: 薛祖云 : ...
厦门象屿:厦门象屿关于转让参股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3-08-18 17:38
| 证券代码:600057 | 证券简称:厦门象屿 | | | 公告编号:临 | 2023-053 | 号 | | --- | --- | --- | --- | --- | --- | --- | | 债券代码:188750 | 债券简称:21 | 象屿 | Y1 | | | | | 债券代码:115589 | 债券简称:23 | 象屿 | Y1 | | | |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将持有哈尔滨农村商业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农商行")9.9%股权转让给公司控股股东厦门 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屿金象控股集 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象屿金控"),转让价格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的 评估价值为基础,考虑过渡期损益(归公司所有)。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实施不存在重大法律障碍。本次转让事项尚需银 保监会审批核准。 至本次关联交易为止,公司过去 12 个月内与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主 体之间发生的购买或出售资产的累计交易金额未达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 产的 5%,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 ...
厦门象屿(600057) - 厦门象屿2023年5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24 19:08
公司业绩与战略规划 - 2022年公司净利润达37.78亿元,归母净利润26.37亿元,制造业企业服务量占比超60% [2] - 近三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22%、51%、41% [4] - 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 [4] - 2023年目标营业收入6,124亿元,成本费用控制在6,062亿元以内 [4] - 公司战略定位为"成为大宗供应链行业龙头,做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 [3] 行业趋势与业务模式 - 大宗供应链行业三大趋势:安全稳定性凸显、制造业需求升级引领模式升维、数智科技赋能效率提升 [3] - 公司业务模式迭代:依托"象屿数智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商品组合与高效物流服务 [4] - 平台核心优势:多式联运物流能力、多渠道采销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 [4] 数智化转型成果 - "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已与10家银行合作,专项授信近90亿元,客户累计用信超11亿元 [6] - 平台实现最快10分钟完成数字仓单质押,1小时放款 [5] - 农业产业级互联网平台"兴兴象农"APP直连农户,覆盖种植、仓储、流通全链条 [6][7] 国际化与重点项目 - 为印尼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提供全供应链服务 [10] - 在荷兰、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布局光伏仓储物流解决方案 [8] 客户合作案例 - 铝产业链客户:2016年合作至今,覆盖氧化铝、铝锭等全品类,提供保供服务 [9] - 农产品客户:2022年玉米业务量达60万吨,三年复合增速超100% [9] - 新能源客户:象屿海外仓储网络支持通威光伏业务拓展 [8] 风险管理与资本运作 - "屿链通"平台不承担担保责任,通过智能监控体系管控货权风险 [11][12] - 定增计划旨在补充资本金,与招商局、山东港战略协同 [11]
厦门象屿(600057) - 厦门象屿关于参加厦门辖区上市公司2023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3-05-05 16:16
公告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600057,证券简称为厦门象屿,公告编号为临 2023 - 036 号,债券代码为 188750,债券简称为 21 象屿 Y1 [1] 活动信息 - 公司将于 2023 年 5 月 12 日参加“2023 年厦门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2] 说明会召开信息 - 会议召开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12 日(星期五)14:30 - 16:15 [3] - 会议召开方式为网络远程,投资者可登录“全景路演”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或下载全景路演 APP 参与互动交流 [3] 参加人员信息 - 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齐卫东先生,独立董事薛祖云先生,副总经理程益亮先生,董事会秘书廖杰先生,财务中心总监林靖女士(如有特殊情况,参会人员可能调整) [4] 联系人及咨询办法 - 联系人是史先生,联系电话为 0592 - 6516003 [4]
厦门象屿(60005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人民币,净利润超37亿,归母净利润超26亿,净资产收益率超18%[16] - 2022年营业收入5381.48亿元,同比增长16.35%[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7亿元,同比增长20.18%[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06%,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4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463.89亿元,为全年单季最高[43] - 基本每股收益1.10元/股,同比增长18.28%[38] - 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9.90亿元,为全年单季最高[4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5381亿元,同比增长16.35%[118] - 2022年净利润37.78亿元,同比增长37.18%[118] - 归母净利润26.37亿元,同比增长20.18%[118] - 销售净利率0.70%,同比增加0.10个百分点[118] - 净资产收益率18.06%,同比增加0.92个百分点[118] - 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2.2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1.30%[113] - 公司营业收入为5381.48亿元,同比增长16.35%[150]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成本为5266.73亿元,同比增长16.42%[150] - 研发费用为5217.74万元,同比增长69.73%[150] 业务线表现: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 - 黑色金属供应链业务占比19.3%,不锈钢钢材占比10.3%,铝锭占比7.7%,钢材占比1.2%[7] - 公司聚焦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主要涉及黑色金属、铝、煤炭、谷物原粮和新能源等领域[7] - 金属矿产占公司2022年期现毛利构成61%为最大品类[71] - 黑色金属不锈钢铝分别占期现毛利27%19%12%[71] - 动力煤和谷物原粮各占期现毛利12%[71] - 化工及油品占期现毛利6%[71] - 金属矿产经营货量11665万吨,同比下降5.65%[123] - 大宗商品经营营业收入为5206.79亿元,同比增长16.00%[154] - 农产品营业收入为519.69亿元,同比增长12.45%[154] - 新能源营业收入为250.70亿元,同比增长176.23%[154] - 新能源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76.23%[123] 业务线表现:物流服务 - 综合物流营业收入63.97亿元同比增长9.79%毛利率21.78%同比增加0.98个百分点[127] - 农产品物流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下降16.08%但毛利率60.76%同比增加9.73个百分点[127] - 铁路物流营业收入9.79亿元同比下降15.33%毛利率8.31%同比增加1.95个百分点[127] - 公司总营业收入76.88亿元同比增长4.53%总毛利率11.81%同比增加1.12个百分点[127] 业务线表现:国际化业务 - 国际化业务总额约247亿美元其中进出口总额超160亿美元[139] - 铝供应链出口额同比增长超360%黑色金属出口额同比增长67%[139] - 境外营业收入为469.44亿元,同比增长104.27%[154] 业务运营和基础设施 - 公司物流基础设施覆盖全国、连接海外,提供"物贸联动、产融联动"服务[18] - 公司自有运输车辆超1300辆[102] - 公司网络货运平台整合社会车辆5.7万辆[102] - 公司铁路年发运能力超3500万吨[102] - 公司水路运输年运量超2500万吨[102] - 公司自有粮食仓容超过1300万吨[102] - 公司自有及包租管理仓库面积逾150万平方米[102] - 汽运运输量同比增长超160%累计整合社会车辆5.7万辆[134] - 大豆压榨年加工量超75万吨同比增长超90%工厂产能达产率94%[130] - 煤炭供应链总进口量全国占比约8%蒙煤进口量同比增长超115%[133] 客户和市场规模 - 公司2022年客户数量超1.4万家近3年复合增速达13%[75] - 年业务规模超3亿元的中大型客户数量达408家近3年复合增速超30%[75][76] - 制造业企业客户数量及服务量占比分别达50%和60%以上[78] - 新能源供应链制造业客户服务量占比达90%以上[78] - 黑色金属不锈钢铝煤炭供应链制造业客户服务量占比达60%以上[78] - 谷物原粮供应链制造业客户服务量占比达50%以上[78] - 中国大宗供应链CR4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2.19%提升至2022年4.18%,呈现加速集中态势[55] - 大宗供应链市场规模稳定在40-50万亿元,CR4企业营收从2018年9000亿元增长至2022年2.3万亿元[55] 数字化和技术创新 - 公司构建"屿链通"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物流可视化和数字资产凭证管理[11] -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大宗供应链服务行业[5] - 屿链通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客户取得专项授信近90亿元[93] - 屿链通平台客户累计用信超11亿元[93] - 网络货运平台为客户取得专项授信近90亿元累计用信超11亿元[141] - 兴兴象农APP注册种植户达3.8万户,录入土地面积689.4万亩[145] - 公司完成16个仓库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仓库总数达34个[146] 盈利模式和收益结构 - 公司形成"供应链服务+生产制造"的产业链运营模式,提高综合收益水平[9] - 公司服务收益占总盈利比例超过70%[88] - 交易收益占总盈利比例低于30%[88]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23亿元,同比增长14.82%[37] - 2022年末总资产1150.56亿元,同比增长20.06%[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92亿元,同比下降0.71%[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23亿元,同比增长14.82%[150] - 资产负债率68.37%,同比增加1.06个百分点[118] 非经常性损益和金融工具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0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42亿元增长106.7%[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亏损5.83亿元人民币,主要源于大宗商品及汇率风险对冲操作[45]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3771.93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2.25亿元下降83.2%[45]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844.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42.11亿元,当期对利润影响金额为2206.42万元[52] - 衍生金融资产当期减少1364.33万元,对利润产生负向影响1352.62万元[52] - 永续债利息支出1.70亿元,扣除后归母净利润为24.67亿元[41] - 公司通过期货和外汇合约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波动风险,相关损益与主营业务经营密切相关[45]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1元(含税),分红总额超13亿人民币[23] - 股权激励总量达授予时总股本近8%[117] 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 - 2021年中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9.7%(预计2022年为10.7%),工业和服务业分别为22%和43%[12] - 制造业企业客户需求升级正在引领供应链行业模式升维[4] - 海外大宗供应链巨头利润率水平达2%以上,显著高于国内龙头企业[59]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 - 公司2022年固废处置量:废液压油105.92吨、油漆桶和塑料桶275.73吨、含油废水9.5吨、漆渣321.74吨、废活性炭9.81吨、废滤芯18.75吨、含油废水27.74吨[164] - 公司2022年危废处置量:化验废液0.6086吨、试剂瓶0.46987吨、废油漆桶0.15871吨、废油桶0.12445吨、铅蓄电池2.74吨、矿物油2.378吨[168] - 公司为租户减免租金2426万元[175] - 公司拥有18个废气排放口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161] - 公司购置智能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码头污染物[164] - 公司采用SBR生物处理法处理废水并配备COD、PH、流量、氨氮、总氮在线检测设备[169] - 公司委托第三方进行厂界噪音排放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162] - 公司危险废物委托日照凯润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处置[167] - 公司每月开展环保专项检查并每日点检环保设施状态[169] - 公司未发生环境超标排放现象且未因环境问题受行政处罚[172][173] 关联交易和承诺事项 - 新疆象道2022年经审计净利润为-965.71万元,未达到业绩承诺目标2,375.78万元[186] - 新疆象道2022年业绩承诺额为2,375.78万元[186]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向象屿集团及其关联方借款2022年度最高余额为亿元级别[199] - 新疆象道2021-2023年净利润承诺标准为不低于3亿元加累计净利润与现金分红的差额的12%[186] - 控股股东象屿集团承诺在满足条件后两年内将铁路物流投资等公司注入厦门象屿[184] - 注入条件包括标的公司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及重大或有事项[184] - 公司向PT Obsidian Stainless Steel等关联方销售硅铁、无烟煤等原材料[194] - 公司承租象屿集团及相关控股子公司的办公场所及经营场地[192] - 公司接受象屿集团及相关控股子公司提供的软件及信息系统服务[193] 法律和风险事项 -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91]
厦门象屿(60005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9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915,020.41万元,同比增长13.4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635.88万元,同比增长14.5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同比增长15.00%[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3元,同比增长21.05%[5] - 总资产为13,850,778.26万元,同比增长20.33%[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29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5%[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280.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1%[16]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80.7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17] - 净利润为75.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7%[17] - 每股收益为0.23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18] 风险提示 - 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主营业务经营损益密切相关[7]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7.22亿元,主要是公司为配套主营业务现货经营所持有期货合约、外汇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增加[8] 股东情况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最多,持股比例为49.59%[10]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57,809,939股,持股比例为2.55%[10] 其他信息 - 哈尔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计提不良贷款减值准备16.23亿,公司持有其9.9%股权,确认投资损失1.48亿[12] - 公司向符合条件的59名激励对象授予608.71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5.36元/股[12]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项目已移交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目前已受理并审核中[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16232.48亿人民币,现金流出为18813.23亿人民币,净现金流出为2580.75亿人民币[20]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1243.67亿人民币[21] - 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2131.99亿人民币[21]
厦门象屿(60005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4%[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3%[5]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51%[11] - 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90%[11] - 净利润为30.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7%[39] - 营业利润达3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8%[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从3444.2亿元增至3917.6亿元[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4%[42] - 基本每股收益0.96元,同比增长35.21%[4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3.7%,从3366.2亿元增至3828.3亿元[36] - 销售费用为1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5%[39] - 财务费用为6.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13%[39] - 研发费用为0.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28%[39] - 所得税费用1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4%[3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大宗商品经营板块货量1.41亿吨,营业收入3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9%[8] - 公司新能源供应链营业收入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毛利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8] - 公司大宗商品物流板块营业收入5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1%;毛利7.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2%[8] - 公司综合物流营业收入4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6%;毛利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1%[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1233.5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8.72%[15]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28.7%,从9583.4亿元增至12335.5亿元[31][34]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57.8%,从1361.4亿元增至2148.6亿元[31] - 短期借款激增190.8%,从824.6亿元增至2397.2亿元[34] - 应收账款增长42.3%,从1439.6亿元增至2047.8亿元[31] - 预付款项增长34.9%,从1699.6亿元增至2292.2亿元[31] - 存货增长34.5%,从2219.5亿元增至2985.7亿元[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2.8%,从1721.4亿元增至1769.5亿元[34] - 少数股东权益增长25.0%,从1411.5亿元增至1763.8亿元[3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7.1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65.59%[45]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4426.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5%[45] -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为3.57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增长约872%[4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9.62亿元,同比增长15.4%[4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8.54亿元,同比增长72.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2亿元,同比由正转负下降约151%[48]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81.74亿元,同比增长约354%[4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938.15亿元,同比增长3.7%[4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19.95亿元,同比增长10%[4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815.2亿元,同比增长2.2%[4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30.52亿元,同比增长37.3%[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0亿元,同比增长95.2%[4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8,809户[19] -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1,122,603,723股,持股比例49.80%[22]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持股数量60,000,004股,持股比例2.66%[22] - 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50,226,994股,持股比例2.23%[22] - 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持股数量43,149,000股,持股比例1.91%[22]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持股数量37,899,943股,持股比例1.68%[2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数量33,933,388股,持股比例1.51%[22] - 象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数量30,388,100股,持股比例1.35%[22] 资本运作和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子公司象屿物流引进三家股东合计增资25亿元人民币[27] - 公司控股子公司象屿农产引进农银投资增资10亿元人民币[27]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15.26%,同比增加1.91个百分点[5]
厦门象屿(60005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8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541.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0%[18] - 基本每股收益0.59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5%[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9%,同比增加0.37个百分点[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2%,同比增加1.10个百分点[1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1%[93] - 归母净利润13.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6%[93] - 每股收益0.60元/股,同比增长22.75%[9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59%,同比增加0.37个百分点[93] - 营业收入254.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1%[1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47.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4%[137] - 研发费用1140.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93%[137] 各业务线表现 - 能源化工经营货量2649万吨,同比增长113.22%[95] - 煤炭业务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384.19%[95] - 新能源业务毛利2.92亿元,同比增长329.88%[95] - 铝产品营业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且高于货量增速,但毛利略有下降,还原期货套保后的毛利同比增长[99] - 玉米库存约400万吨[99] - 蒙煤经营货量增长33%至161万吨[99] - 大宗商品物流板块综合物流营业收入31.69亿元,同比增长13.24%,毛利2.76亿元,同比增长13.32%,毛利率8.71%[99] - 农产品物流经营货量492万吨,同比下降2.96%,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下降3.64%,毛利1.00亿元,同比下降14.40%,毛利率47.53%[99] - 铁路物流经营货量1,055万吨,同比增长22.96%,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下降8.80%,毛利0.80亿元,同比下降5.16%,毛利率16.46%[99] - 网络货运平台新增注册司机2.08万名、车辆1.92万辆,累计整合社会车辆4.7万辆,报告期内完成运输量480万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70%[106] - 长江散运体量超640万吨,同比增长超90%[106] - 自备箱发运量同比增长47%[106] - 子公司象屿物流本期营业收入3,585,350万元,净利润63,973万元(同比增长7.23%)[154] - 子公司香港拓威本期营业收入1,364,248万元,净利润32,887万元(同比增长128.5%)[154] - 子公司福建兴大本期净利润14,473万元(同比下降54.3%),上年同期为31,655万元[155] - 子公司象屿铝晟本期净利润18,355万元(同比增长364.1%),上年同期为3,955万元[155] 财务结构和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52亿元人民币[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68.5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30.9%[137][13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1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94%[137][13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17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41%[137][138] - 存货规模392.9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77.04%[142] - 短期借款262.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12%[142] - 应收账款204.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3%[1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18.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12%[142] - 资产负债率74.50%,同比保持平稳[93] - 信用减值损失占营业利润比例63.5%[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89,454.82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47.34万元,投资收益4,032.71万元[153]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47,244.39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9,895.38万元,投资亏损3,026.53万元[153] 资产和资本运作 - 总资产1219.5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7.2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3.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5.28%[18] - 报告期归属于永续债持有人的税后利息为0.75亿元人民币[18] - 受限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合计870,749.57万元,其中在建工程5,201.86万元(抵押)、无形资产52,164.62万元(抵押)、其他非流动资产71,037.83万元(质押)[149] - 子公司象道物流以成都青白江象道物流100%股权质押借款3,965万元,以新疆象道物流100%股权质押借款33,000万元[149] - 报告期内对外股权投资额111,161.25万元,同比增长10.23%(上年同期100,841.28万元)[150] -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人民币,其中招商局认购10亿元,山东港口认购10亿元,象屿集团认购15亿元[162] - 公司分别以10.03亿元和10.11亿元受让工银投资和农银投资持有的象屿物流各9.37%股权[163] - 工银投资和农银投资2019年各增资10亿元人民币获得象屿物流各9.37%股权[163] - 招商局与山东港口分别出资10亿元认购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19] - 战略投资者认购后将成为持股5%以上股东并派驻董事[11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39亿元,其中政府补助分摊金额为9655.49万元,本期实际收到政府补助金额为0.87亿元[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3.69亿元,主要用于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波动风险[2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为721.76万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资金占用费为958.57万元[22] 市场地位和行业情况 - 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规模稳定在40-50万亿元左右[24] - 中国大宗供应链CR4市场占有率从2017年1.77%提升至2021年4.06%,对应营收规模从8000亿元增长至超2万亿元[28] - 中国大宗供应链CR4销售净利率平均为0.6%,较海外头部企业2%以上水平仍有较大差距[28] - 公司核心产品市占率大多在2%-3%之间[37] - 2023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6.1万亿元[134] 业务构成和客户 - 公司制造业企业服务量占比达50%以上,其中黑色金属供应链占比超60%,不锈钢供应链占比超70%,新能源供应链占比超90%[41] - 公司金属矿产业务占比57%,能源化工占比19%,农产品占比19%,新能源占比6%[36] - 服务收益占比约40%[63] - 金融收益占比约30%[63] - 交易收益占比约30%[63] - 为大型养殖、饲料和深加工企业年供应原粮超千万吨级[58] 重点项目和增长驱动 - 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虚拟工厂)项目营收贡献超600亿元[52] - 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虚拟工厂)项目毛利贡献超13亿元[52] - 项目数量增加至14个[52] - 新能源供应链业务净利润复合增速超100%[55] - 碳酸锂年经营量超3万吨[54] - 粮食年经营量超1,000万吨[58] 物流和基础设施能力 - 公司铁路运输年发运能力超1600万吨,拥有15个铁路货运场站(自有12个、租赁3个)及47条铁路专用线[73] - 公司公路运输整合车辆超10万辆,网络货运平台整合车辆4.7万辆[73] - 水路运输实现国内沿海及长江流域年运量约2000万吨,印尼-中国航线年运量约500万吨[73] - 粮食仓容能力约1500万吨(自建约1000万吨),配备8条铁路专用线[73] - 钢材/塑化等商品仓储能力约300万吨,准入仓库超2500家[73] - 公司自有运输车辆超800辆,集装箱堆场和仓库面积逾250万平方米[73] - 公司拥有自备集装箱超2.6万个,堆场面积逾40万平方米[73] 金融和风控 - 公司通过"屿链通"平台为客户取得授信超70亿元[79] - 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均维持AAA级,年度综合授信达千亿级[79] - "屿链通"服务平台已为客户取得授信超70亿元,"屿仓融""屿采融"业务累计落地近30单,用信超5亿元[107]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占营业利润比例逐年降低,2019-2021年分别为4.64%、4.48%、1.96%[68] - 公司通过远期外汇合约等工具管理汇率风险,应对进出口贸易规模提升带来的汇率波动[160] - 俄乌冲突后公司成立业务保障小组实施风险筛查[124] 数字化和科技 - 陕西象道智能化场站改造后整体作业效率提升约50%[117] - 新增部署7个数字化仓库累计完成25个仓库智能化改造[117] - 农业产业级互联网平台上线订单业务系统及WaaS试点项目[114] - 网络货运平台升级至4A级并上线水运平台1.0版本[117] - WaaS粮食仓点联盟系统构建纳入数字化重点项目[125]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 - 公司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登记数量1,514,700股[173] - 公司回购注销4名离职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238,478股限制性股票[173] - 公司调整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首次授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调整为5.40元,预留授予调整为7.08元[173]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20,738万元,购买公司股票19,929,788股[176]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自筹参与配股资金3,039.29万元,认购配售股份4,982,447股[177] - 公司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36,870,108股[177]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减持36,859,152股,剩余持有10,956股[181] 环保与合规 - 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被列为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监管企业[182] - 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8个废气排放口[183] -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值最高为0.100 mg/Nm³(标准限值未明确)[186] - 总悬浮颗粒物监测值最高为0.467 mg/m³(标准限值1.0 mg/m³)[184] - 非甲烷总烃排放监测值最高为1.74 mg/Nm³(标准限值6 mg/Nm³)[186] - 甲苯排放监测值最高为19.5 µg/Nm³[186] - 间,对-二甲苯排放监测值最高为11.1 µg/Nm³[186] - 邻二甲苯排放监测值最高为6.9 µg/Nm³[186] - 公司控股子公司日照象明油脂有限公司被列为重点排污单位[182] - 象屿海装厂界噪音监测点N1昼间等效声级58.1分贝低于标准65分贝,夜间47.0分贝低于标准55分贝[189] - 象屿海装厂界噪音监测点N2昼间等效声级57.6分贝低于标准70分贝,夜间48.2分贝低于标准55分贝[189] - 象屿海装2022年1-7月固废处置量:废液压油118.98吨,油漆桶塑料桶192.11吨,含油废水9.5吨,漆渣258.46吨,废活性炭12吨,废滤芯8.42吨[190] - 象明油脂2022年1-6月危废处置量:废矿物油0.505吨,废油桶0.2266吨,试剂瓶0.3816吨,废液0.4247吨,油漆桶0.1443吨[197] - 象屿海装厂界噪音监测点N3昼间等效声级55.7分贝低于标准60分贝,夜间45.4分贝低于标准50分贝[189] - 象屿海装厂界噪音监测点N4昼间等效声级57.2分贝低于标准65分贝,夜间46.2分贝低于标准55分贝[189] - 象明油脂2022年7月完成排污许可证重新申请,识别出8个有组织排气筒[194] - 象明油脂2022年5月新增氨氮总氮在线监测设备,预计8月完成验收备案[198] - 象屿海装码头配备智能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装置及油水分离器[190] - 象明油脂危废贮存符合国家标准并配备防爆灯消防器材及导流槽[199] - 象屿海装整体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7年9月编制完成[200] - 南通市通州区行政审批局于2017年10月17日批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 -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号为通行审投环[2017]205号[200] 未来计划和指引 - 下半年重点推进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项目发股登记[126]
厦门象屿(60005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38.64亿元,同比增长27.3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6亿元,同比增长31.8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51.13%[5]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同比增长42.86%;稀释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增长35.7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3%,较上年增加0.44个百分点[5]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138.64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893.88亿元增长27.38%[27]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8.21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6.71亿元增长22.38%[30]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6.97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4.95亿元增长40.81%[30] - 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6.89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5.04亿元增长36.65%[33]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0.14元/股增长42.86%[33] - 2022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0.19元/股,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0.14元/股增长35.71%[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121.40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881.05亿元增长27.28%[30] 其他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252.5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0.7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6.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0%[5]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1068.0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79.95亿元[21]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84.50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8.39亿元[24]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1252.5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958.34亿元[24]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848.64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564.03亿元[24]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78.0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1.02亿元下降3.63%[27]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926.7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45.05亿元增长43.67%[27]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1252.5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8.34亿元增长30.70%[27] 现金流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34.99亿元[5]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67.98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046.02亿美元[34]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6917.02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1.35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76.88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077.15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11.88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264.89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34.9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 - 187.73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3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42.50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7.64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6.11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25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6.39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83.92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377.00亿美元[37]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2.92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17.35亿美元[37][40]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0139户[14] -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23亿股,持股比例52.03%[14]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持有普通股5899.99万元[17] - 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持有普通股5022.70万元[1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4048.84万元[17]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持有普通股3789.99万元[17] - 象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3038.81万元[17] 激励计划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10787万股,约占总股本的5%,首次授予9857.73万股,占比91.38%,预留929.54万股,占比8.62%[18]
厦门象屿(600057) - 2022年4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04-21 18:21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时间为2022年4月20日10:00 - 11:35,形式为电话会议,地点在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厦门国际航运中心E栋9层 [1] - 接待人员包括副董事长、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齐卫东,副总经理程益亮,董事会秘书廖杰,财务副总监林靖 [1] - 参与活动的机构人员来自83家机构的代表 [2] 2021年财务指标与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4625亿元,同比增长28.40%;归母净利润21.60亿元,同比增长66.2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14%,同比增加6.38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93元/股,同比增长72.1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20亿元,同比增加41.40亿元;年末资产负债率67.31%,同比减少2.35个百分点 [2] 2021年经营举措 平台化 - 构建物流服务、智慧科技、金融服务、风险管控四大支撑平台,培养“地推团队”,形成“服务平台 + 地推团队”运营模式 [2] 国际化 - 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业务国际化,深化“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布局,提升海外供应链服务能力 [3] - 随着“象屿集团印尼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投产,配套供应链业务放量,利润贡献增长 [3] - 整合印尼当地资源,为中资企业印尼项目提供服务,构建东南亚大宗供应链服务能力 [3] 数智化 - 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组建数字化转型委员会和办公室 [2] - 推进农业产业级互联网平台、“屿链通”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智慧物流服务平台、网络货运平台等项目开发建设 [2] 未来展望 业务拓展 - 立足三大核心板块,拓展新能源、油脂油料等供应链,打造新利润增长极 [4] - 优化客户结构,延伸服务链条,升维业务模式,提升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收益率 [4] - 推动“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虚拟工厂)”模式跨产业链复制,推广利润分成合作方式,提升经营规模收益率 [4] - 依托海外子公司,开拓印尼及东南亚大宗供应链服务市场 [4] - 推进农业产业级互联网平台开发建设,力争2023年覆盖黑龙江20万种植户 [4] - 提升象道物流管理和业务开拓能力,提高运力利用率,深化物贸联动,提升利润水平 [4] 市场分析 - 大宗供应链市场规模稳定在40万亿左右,中国CR4市场占有率不足4%,头部企业有望提升市场占有率 [3] 互动交流 与其他供应链企业的差异 - 经营商品有机组合,风险防控和增长潜力好;重视风险控制;团队管理和激励市场化;拥有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以制造业客户为主;是纯粹的供应链上市公司 [4][5] 大宗商品价格判断与应对策略 - 预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公司转型为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受价格波动影响有限 [5] - 应对策略包括提高制造业企业占比、打造商品组合、完善风控体系;动态保证金管理,灵活客户结算,运用风险管理工具;集中采购获得成本优势 [5] 玉米、煤炭敞口比例与盈利弹性 - 煤炭加强海外上游资源获取,开拓国内业务;粮食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粮源掌控,2021年末库存粮食超330万吨,2022年3月末近700万吨 [5] - 以服务收益和金融收益等为核心构筑稳定盈利底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计能享受一定价格弹性 [5] 业务团队考核和激励机制 - 考核以战略规划为指引,增加ROA、经营活动现金流、OPM等指标,引导资源向高收益、高增长业务板块倾斜 [6] 新冠疫情影响 - 受疫情影响有限,经营业绩稳定增长,得益于客户以制造业企业为主、需求稳定,客户遍及全国,疫情延缓需求但不会消失,客户多为长期合作战略型客户 [6] 货量增速与毛利预期 - 经营货量平稳,聚焦高附加值业务和产品,优化结构,通过“物流 - 贸易联动”提高毛利率 [6] - 未来持续优化客户结构,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6] “虚拟工厂”经营情况与展望 - 项目数量达12个,覆盖产业链拓展,经营规模超千亿元 [7] - 2021年升级模式,探索利润分成合作方式,建设供应基地 [7] - 未来推动模式跨产业链复制,推广利润分成合作方式,提升经营规模收益率 [7] 象道物流经营情况与展望 - 2021年铁路发送量508万吨,同比增长2%;到达量769万吨,同比增长97%;仓储量384万吨,同比增长157%;营业收入18.70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增长41% [7] - 未来抓住政策机遇,拓展运输品类,深化物贸联动,提高运力利用率,推进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7] 新能源供应链经营情况与展望 - 专注锂电和光伏赛道,最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超100% [7] - 锂电构建物流网络,强化海外资源获取能力,与多家企业合作,钴原料进口市场份额占比15%,碳酸锂年经营量约1.55万吨 [7] - 光伏为上下游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7] - 未来在锂电整合矿山资源,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在光伏拓展EPC一体化项目,深化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8] 国企改革与协同效应 - 参与厦门市港航资源整合,象屿集团打造港口航运建设和发展平台 [8] 股权激励情况 - 2020年、2022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激励总量达总股本的8%,激励份额向核心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团队倾斜 [8] - 2022年新计划提高考核目标,2022、2023年每股收益考核要求较上期分别增长约42%、3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