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能慧充(600212)

搜索文档
绿能慧充(600212) - 绿能慧充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7-24 18:00
担保金额 - 为绿能慧充担保333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66230万元[2] - 截至公告日,对外担保总额70190万元,占净资产137.90%[3] - 2025年为西安子公司多笔担保共33300万元[4][5] - 为西安子公司120000万元授信额度内贷款担保[5] 子公司情况 - 绿能慧充为全资子公司,持股100%[7]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129650.01万元,负债89673.59万元,净额39976.42万元[8] - 2025年1 - 3月,营收19452.99万元,归母净利润106.60万元[8] 银行担保限额 - 与民生银行西安分行担保限额10000万元[9] - 与咸阳秦都农商行担保限额分别为1000万元、2300万元[10][11] - 与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担保限额15000万元[12] - 与浙商银行西安分行担保限额5000万元[13] 其他情况 - 2025年4月28日审议通过西安子公司融资授信及担保议案[15] - 无逾期对外担保及为关联方担保情况[16] - 无违规、逾期担保情形[16]
政策暖风催涨!海南自贸区、免税店概念齐掀涨停浪
格隆汇· 2025-07-24 15:18
政策驱动海南板块爆发 - 7月24日A股市场海南自贸区、海南板块集体大涨,康芝药业、神农种业20CM涨停,海南机场、海德股份等近20只个股涨停 [1] - 免税店概念股同步走强,中国中免、海南机场、凯撒旅游、步步高等涨停 [2][3] - 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是上涨主因,包括《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出台及2025年12月18日全岛封关时间敲定 [4][5] 海南自贸港政策核心内容 - 跨境资产管理试点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资管产品等,涉及账户开立、资金划转等具体安排 [4][5] - 封关后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货物"零关税"范围从1900个税目扩至6600个,贸易管理更宽松 [5][6] - 封关不改变人员、物品进出海南现行管理规则,强调扩大开放而非封闭 [5] 免税店行业直接受益 - "零关税"政策直接利好免税店,商品价格优势增强且覆盖品类扩大,预计吸引更多岛内外消费者 [7]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309.4亿元,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历史累计金额突破2530亿元 [7] - 封关后旅游业发展将带来新客源,但进口商品价格普降可能削弱免税品价格优势 [8] 个股表现数据 - 康芝药业现价7.56元(+20%),神农种业5.47元(+19.96%),海南机场4.14元(+10.11%) [2] - 中国中免现价70.84元(+10%),海汽集团23.73元(+10.01%),海南发展11.65元(+10.01%) [3] - 凯撒旅业涨幅9.98%,步步高涨9.94%,西藏珠峰涨7.45% [3]
绿能慧充(600212):充电桩业务基本盘日渐夯实,重载无人机业务未来可期
华福证券· 2025-07-23 17: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积极转型,新兴业务实现业绩突破,业务日趋多元,无人机有望成为新增长曲线,新能源业务表现亮眼,未来随着新兴业务成熟放量,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3] - 充电桩业务受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公司作为行业技术标杆,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4] - 无人机业务处于低空经济新蓝海,公司通过收购切入该领域,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积极转型,新兴业务实现业绩突破 1.1 剥离传统业务,紧抓行业风口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原主营热电和铁路运输业务,2021 年收购绿能慧充新增新能源业务,2022 年剥离热电业务,2024 年布局无人机赛道,实现业务转型升级 [18] - 2024 年公司营收 10.15 亿元,同比+56.05%,归母净利润 0.14 亿元,同比 -19.28%;25Q1 营收 2.01 亿元,同比+31.33%,归母净利润 -0.07 亿元,同比+7.19% [18] 1.2 业务日趋多元,重载无人机有望成为新增长曲线 - 公司主营新能源充电及储能业务,2024 年新增重载工业无人机业务 [34] - 2024 年新能源行业营收 9.64 亿元,同比增长 64.17%,占总营收 94.95%,毛利率 28.52%;铁路运输业务营收 0.21 亿元,同比下降 36.52%,占总营收 2.05%,毛利率 -16.43%;无人机业务营收 0.17 亿元,占总营收 1.72%,毛利率 36.28% [37] 1.3 财务分析 - 近五年营收“先稳后升”,2024 年营收 10.15 亿元,同比增长 56.05%;25Q1 营收 2.01 亿元,同比增长 31.33% [40]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1405.41 万元,同比减少 19.28%;25Q1 归母净利润 -6.98 万元,同比增长 7.19%,因开展新兴业务投入增加 [40] - 新兴业务毛利率支撑综合毛利率增长,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业务 [43] - 近年销售净利率波动大,费用增长削弱净利,管理、销售、研发费用率有变化,24 年利息收入增加,25Q1 短期借款增加 [48][49] 2 主业:新能源充电桩业务增长迅速 2.1 行业发展趋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 政策全面落地,2024 年储能相关政策确立行业地位,充电桩 CCC 认证政策将优化竞争格局,公司 2025 年 5 月成为首批通过认证企业 [5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 年我国汽车销量 3143.6 万台,同比+4.46%,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40.93%,较 2023 年提升 9.38 个百分点,车桩比矛盾突出 [53][61] - 快充超充车型增多,2024 年 800V 高压平台车型商业化爆发,新能源汽车快充催化直流桩功率提高 [71] 2.2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与集中化并存 - 产业链呈现“上游集中、中游整合、下游寡占”格局,上游充电模块由英飞源等主导,中游整桩制造分散但头部企业突围,下游运营服务形成“三强鼎立”寡占市场 [72] 2.3 绿能慧充业务分析:技术驱动的差异化竞争 - 技术创新表现突出,2025 年 4 月获“480/640/800/1000kW 大功率直流充电机全国销量第一”认证,7kW 交流充电机通过 CCC 认证,构建“研发+生产+服务”三维体系 [82][86] - 市场布局表现出色,产品覆盖全国 29 个省份和海外 40 余国,与多方客户及合作伙伴深度绑定 [87] 3 低空经济发展提速,大载重无人机有望率先产业化落地 3.1 政策加持低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 - 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 年市场规模突破 5000 亿元,同比增速 33.8%,预计 2026 年跨越万亿大关,地方试点示范工程密集落地 [88] 3.2 重载无人机:多场景应用有望爆发 - 无人机符合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将率先产业化落地,产业正从试点验证向规模化应用发展,在物流、电力等领域有多种规模化应用场景 [92][93] 3.3 绿能慧充战略布局:控股中创航空打造增长新引擎 - 2024 年 7 月收购中创航空 57%股权,实现战略协同 [100] - 中创航空技术实力突出,掌握领先飞控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应用广泛,2023 年营收 2000 万元,净利润 532 万元;2024 年 1 - 4 月营收 1028 万元,净利润 323 万元 [101] - 下游应用广泛,涵盖军用物资投送、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 [105] - 全面布局国内外市场,国内与中国邮政合作,海外获印尼 120 套订单,未来有望持续领跑 [116]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4.1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 89.8%、38.3%、29.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830.7%、76.9%、52.6%,对应 EPS 分别为 0.19、0.33、0.50 元 [121] 4.2 估值与投资建议 - 选取盛弘股份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布局新业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5][129]
低空经济行业深度报告:战略升维驱动产业变革,低空经济万亿蓝海生态图谱
国元证券· 2025-07-14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开启,2026 年规模破万亿,飞行器制造与运营服务占比 55%,供应链、消费、交通等占 40%,基础设施潜力待释放,中美引领全球,中国无人机产业全球领先,eVTOL 商业化加速 [1] - 政策+资本双轮驱动,立体化生态加速成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战略,发改委设低空经济司,空域管理改革深化,30 省纳入政府重点,2024 年投融资规模显著扩大 [2] - 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共促商业化落地,核心技术迭代加速,场景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 - 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三足鼎立、安徽地区健康发展,各地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空经济崛起,铸就发展新篇 - 低空经济是低空飞行活动与产业融合的综合经济形态,相关产品包括无人机、eVTOL、直升飞机等 [13] - 发展低空经济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成为经济转型新引擎、提升应急救援和安防监管效率 [16] 立体化生态体系:顶层设计、地方实践与资本赋能 政策赋能与消费牵引,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创新局 - 国家战略深化,2024 年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 年战略升级,相关政策推动其从政策红利期向商业化成熟期跨越 [17] - 管理机构完善,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中央空管委、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21] - 立法保障,我国通过多层次立法与政策创新,构建起低空经济发展的法治框架 [22] 地方突破与多省推动,场景落地助力低空经济全链跃升 - 全国 30 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重点,上海、深圳、合肥等地形成示范应用,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产业化 [27] -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政府展示新进展与新规划,围绕中央战略部署,结合区域特色提出发展计划 [30] 专项债扩容与地方基金协同,多维资金赋能低空经济全链攻坚 - 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允许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上限提高至 30% [33] - 产业基金方面,多地成立低空经济专项基金,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4]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洞察 万亿市场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大 - 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 5059.5 亿元,增速 33.8%,预计 2026 年突破万亿元,达 10644.6 亿元 [37] - 2024 年预计可达 6702.5 亿元,低空航空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占比近 55%,其他领域贡献近 40%,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环节潜力大,2025 年预计达 8591.7 亿元 [40] 低空经济投融资:资本涌动与趋势洞察 - 资本密集涌入,多企获大额融资,2024 年沃兰特航空、沃飞长空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 [41] - 无人机赛道是成熟市场下的资本优化,2019 - 2024 年有 113 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 94.37 亿元,2024 年事件活跃但金额小,天使轮和 A 轮占比大 [48] - eVTOL 赛道是千亿级市场启动期资本抢跑,2024 年投融资金额达 89.7 亿元,同比 +310%,数量达 27 起,同比 +170%,早期项目主导资本流向,16 起项目投资额超 1 亿元 [50] 低空空域改革,二十年推进激活新动能 -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历经二十年“三步进阶”,以“国家统筹、地方赋能”为双核驱动,逐步构建灵活高效的空域管理体系 [52]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特征 - 我国低空经济企业增长快,通用航空市场持续扩大,无人机产业领先,eVTOL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相关企业超 8000 家,无人机实名登记数达 198.7 万架,eVTOL 产业规模 2023 年达 9.8 亿元,预计 2024 年达 32 亿元 [54]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评估 - 中国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创新驱动下快速发展,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但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存在短板,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程度有限 [59] - 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低空经济发展指数位于第一梯队 [59] 中国低空经济竞争格局 - 通用航空领域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导,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排名第一,中航无人机、航天彩虹为军用无人机行业龙头 [62] - 长三角构建城际“空中走廊”,推动交通一体化;珠三角立法突破与商业化探索;成渝经济圈聚焦山地特色与产业协同 [64] 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格局:加速布局,发展显著 - 低空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大区域,中美两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达,中国在通用航空和无人机领域具备优势,欧洲国家产业链布局领先,亚太地区日本和韩国积极布局 [67]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 - 政策规划体系加速完善,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71] -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支撑 2026 年万亿级市场规模目标 [71] - 基础设施网络全面铺开,实现低空飞行“一站式”服务保障 [71] - 数据要素赋能智能发展,保障飞行安全与效率,支撑场景智能化升级 [71] - 产业融合拓展多元场景,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培育跨领域增长点 [72] - 人才与创新生态持续夯实,打造梯度化产业创新矩阵 [72] - 安全监管体系筑牢底线,防范低空运行风险 [72] - 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全球竞争力 [72] 投资建议 - 核心技术领域,建议关注航空电池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以及低空安防与空管系统企业如莱斯信息、纳睿雷达等 [5][73] - 整机制造与运营服务方面,建议关注 eVTOL 与无人机企业如亿航智能、绿能慧充,以及低空运营与维护企业如中信海直、海特高新 [5][73] - 基础设施方面,建议关注中国卫通、四川九洲、深城交、苏交科及华设集团 [5][73]
绿能慧充(600212) - 绿能慧充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7-01 16:18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12月5日[3] - 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3] - 预计回购金额6000万元至12000万元[3]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871.94万股,占总股本1.24%[3][6] - 累计已回购金额7119.32万元[3][6]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6.75元/股至8.96元/股[3] - 2025年6月未进行回购[6]
绿能慧充(600212) - 绿能慧充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06-03 17:01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12/5[3] - 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3] - 预计回购金额6000万元~12000万元[3]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871.94万股,占比1.24%[3] - 累计已回购金额7119.32万元[3]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6.75元/股~8.96元/股[3] - 2025年5月未进行回购[6] - 截至2025年5月月底回购符合要求[6]
绿能慧充(600212) - 绿能慧充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5-30 17:33
股价情况 - 2025年5月29 - 30日公司股票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属异常波动[3][4][7] - 2025年5月30日公司股票换手率为19.32%[3][7] - 2025年5月30日公司股票市盈率(TTM)为417.87,同期申万其他电源设备为58.70[3][7]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 698.45万元[3][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 741.72万元[3][7] 其他情况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未重大调整[5] - 公司及相关方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3][5][6] - 未发现影响股价的媒体报道等事项[6] - 未发现相关人员在异常波动期买卖股票情况[6]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等[9]
绿能慧充: 绿能慧充关于经营范围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9:21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 - 公司已完成经营范围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新营业执照 [1] - 变更后的经营范围新增智能输配电设备销售、充电桩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储能技术服务等业务 [1] - 新增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作为许可经营项目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704,267,213元人民币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临沂市罗庄区罗庄镇龙潭路东 [1] - 公司成立日期为1992年12月14日 [1] 公司治理 - 经营范围变更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公司法人代表为尹雷伟 [1] - 公司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 [1] 业务拓展方向 - 新增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业务 [1] - 新增普通货物仓储服务及装卸搬运业务 [1] - 新增铁路运输辅助活动业务 [1]
绿能慧充: 绿能慧充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9:20
充电桩业务 - 公司自主掌握新能源充电及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高效充电模块、充放电双向灵活变换和控制技术、环星大功率柔性充电技术等 [1] - 主要产品包括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充电产品、光储充产品、储能产品、充放电机器人等 [1] - 新推出移动储充机器人,支持自动寻找目标车辆、自动充放电 [1] - 海外市场拓展方向为欧洲、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日本、南美等区域,产品已通过欧盟CE认证 [2] - 海外产品线包括7-480kW欧标直流充电机和120/180kW日标直流充电机 [2] - 未来研发方向将更注重高效、智能、安全,包括大功率快充、自动充电产品、安全监测等功能升级 [5] 无人机业务 - 通过收购中创航空新增重载无人机业务,该公司专注于工业级无人直升机研发生产 [2] - 在售产品包括ZC300(最大载荷140kg)和ZC500(最大载荷300kg)无人直升机 [4] - 核心技术壁垒为自主研发的灵翔飞控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4] - 应用场景包括应急救援、城市消防、电力吊装、物资投送等领域 [2] - 正在研发下一代重载无人机产品,预计最大载荷达500-600kg [5]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充电桩支持双机并联技术,最大支持800A液冷超充 [1] - 推出2.5MW分体式充电机满足商用车充电需求 [5] - 开发120kW/160kW充放电一体机支持V2G功能 [6] - 针对电网负荷问题推出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6]
绿能慧充(600212) - 绿能慧充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025-05-28 19:01
新产品 - 2024年推出640KW、800KW、1000KW大功率充电堆[3] - 针对商用车充电推出2.5MW分体式充电机[7] - 推出新一代分布式储能系统[7] 现有产品 - 海外市场有7/11/22kW欧标交流充电机等充电桩产品[4] - V2G方面有120kW / 160kW充放电一体机[7] 无人直升机 - ZC300最大起飞重量300kg等[5] - ZC500最大起飞重量650kg等[5] 新技术研发 - 下一代重载无人直升机预计最大载荷达500 - 600k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