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江龙盛(600352)
icon
搜索文档
H酸价格上行 染料上市公司谨慎释放产能
快讯· 2025-07-01 18:22
H酸价格及产能情况 - H酸价格近期明显上涨 当前报价超过44000元/吨 较年初上涨8000元/吨 [1] - 四家上市公司中仅浙江龙盛有部分H酸产能处于试生产状态 [1] - 闰土股份和吉华集团的H酸装置目前均为停产状态 [1] - 锦鸡股份的8000吨H酸产能尚未开始试产 [1] 染料行业动态 - 上市公司对H酸产能释放持谨慎态度 多数选择维持停产状态 [1] - 价格上涨背景下 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 [1]
浙江龙盛: 浙江龙盛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43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浙江染化、浙江鸿盛、浙江安诺、浙江科永、浙江恩盛提供最高额保证担保,担保金额分别为12.01亿元、9.2亿元、2亿元、0.89亿元、0.5亿元 [1][2] - 截至2025年6月14日,公司实际为上述子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分别为29.54亿元、20.17亿元、7.16亿元、2.83亿元、0.44亿元 [2] - 担保对象浙江染化、浙江科永、浙江恩盛资产负债率超过70% [3]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浙江染化2024年末资产总额78.2亿元,负债总额52.2亿元,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5.5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77亿元 [6] - 浙江鸿盛2024年末资产总额177.3亿元,负债总额63.39亿元,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0.76亿元,归母净利润8.89亿元 [6][7] - 浙江安诺2024年末资产总额31.58亿元,负债总额11.53亿元,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5.84亿元,归母净利润1.16亿元 [7] - 浙江科永2024年末资产总额27.86亿元,负债总额22.5亿元,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63亿元,归母净利润0.78亿元 [7] - 浙江恩盛2024年末资产总额12.21亿元,负债总额11.83亿元,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46亿元,归母净利润0.14亿元 [8]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公司为浙江染化在招商银行提供4.5亿元担保,民生银行2亿元担保,绍兴银行1.81亿元担保,杭州银行2.2亿元担保,浙商银行1.5亿元担保 [3][4][5] - 公司为浙江鸿盛在招商银行提供4亿元担保,民生银行1亿元担保,杭州银行2.2亿元担保,浙商银行2亿元担保 [3][4][5] - 担保期限一般为3年,部分协议担保期限至2027年或2028年 [9][10][11][12][13][14][15][16][17][18] 担保必要性和合理性 - 担保均为对全资子公司的担保,公司拥有被担保人的控制权,担保风险整体可控 [18] - 担保符合子公司日常经营需要,有利于公司业务正常开展 [18] - 公司董事会已审慎判断被担保人偿还债务能力 [18]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14日,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为82.26亿元,占公司2024年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34.45% [19] - 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情形 [19]
浙江龙盛(600352) - 浙江龙盛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6-18 17:47
担保情况 - 公司为浙江染化担保最高债权额12.01亿元,为浙江鸿盛9.2亿元,为浙江安诺2亿元,为浙江科永0.89亿元,为浙江恩盛0.5亿元[3] - 截至2025年6月14日,公司为浙江染化担保余额29.54亿元,为浙江鸿盛20.17亿元,为浙江安诺7.16亿元,为浙江科永2.83亿元,为浙江恩盛0.44亿元[3][8] - 公司为浙江染化向招商银行担保最高限额4.5亿元[20] - 公司为浙江染化与民生银行签订最高债权本金额2亿元的保证合同[23] - 公司为浙江染化与绍兴银行债务提供最高1.81亿元本金余额连带责任保证,主合同签订期为2025年6月16日至2028年6月16日[27] - 公司为浙江科永与绍兴银行债务提供最高0.89亿元本金余额连带责任保证,主合同签订期为2025年6月16日至2028年6月16日[28] - 公司为浙江恩盛与绍兴银行债务提供最高0.5亿元本金余额连带责任保证,主合同签订期为2025年6月16日至2028年6月16日[30] - 公司为浙江染化与杭州银行债务提供最高2.2亿元融资余额连带责任保证,主合同签订期为2025年6月12日至2028年6月11日[30] - 公司为浙江鸿盛与杭州银行债务提供最高2.2亿元融资余额连带责任保证,主合同签订期为2025年6月12日至2028年6月11日[31] - 公司为浙江染化与浙商银行债务提供最高1.5亿元主债权余额连带责任保证,主合同签订期为2025年6月2日至2028年6月2日[32] - 公司为浙江鸿盛与浙商银行债务提供最高2亿元主债权余额连带责任保证,主合同签订期为2025年6月2日至2028年6月2日[33] - 公司为浙江染化另一笔债务提供最高1亿元债权本金及利息等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被担保主债权发生期为2025年6月16日至2026年6月16日[26] - 截至2025年6月14日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为82.26亿元[38] - 对外担保总余额占公司2024年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23.99%[38] 公司及子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末资产总额1772950.16万元,2025年3月末为1896806.96万元[13] - 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07565.41万元,2025年1 - 3月为73125.61万元[13] - 浙江染化2024年末资产总额782,021.97,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908,426.99[10] - 浙江染化2024年末负债总额522,003.75,2025年3月末负债总额650,627.92[10] - 浙江染化2024年末贷款余额190,400.00,2025年3月末258,500.95[10] - 浙江染化2024年末流动负债492,003.75,2025年3月末620,627.92[10] - 浙江染化2024年末归母净资产260,018.22,2025年3月末257,799.07[10] - 浙江染化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55,439.60,2025年1至3月62,473.24[10] - 浙江染化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 -27,675.63,2025年1至3月 -2,247.36[10] - 浙江安诺2024年末资产总额315810.51万元,2025年3月末为443129.19万元[15] - 浙江安诺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58430.91万元,2025年1 - 3月为39319.37万元[15] - 浙江科永2024年末资产总额278590.37万元,2025年3月末为316527.51万元[17] - 浙江科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6305.38万元,2025年1 - 3月为15562.30万元[17] - 浙江恩盛2024年末资产总额122067.20万元,2025年3月末为97752.89万元[19] - 浙江恩盛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4617.47万元,2025年1 - 3月为9529.10万元[19] 其他情况 - 公司分别于2025年4月11日、2025年5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子公司担保额度议案[8] - 2025年4月11日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担保议案,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37] - 浙江染化、浙江科永、浙江恩盛资产负债率超过70%[5] - 虽浙江染化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但经营正常,担保风险可控[36] - 公司未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38]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情形[38]
化纤头条 | 十五年“收购长跑”尘埃落定!浙江龙盛50亿收购全球染料巨头!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33
收购背景与交易细节 - 浙江龙盛以50亿元收购全球染料巨头德司达37.57%股份,实现对德司达100%控股[2][3] - 此次交易源于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裁决,要求出售德司达100%股权[6] - 交易实际收购价达6.97亿美元,远超2018年估值4.816亿美元[8][11] - 收购历时15年,始于2010年通过可转债布局,2012年债转股获62.43%股权[7] 战略价值与协同效应 - 全资控股消除股权纷争隐患,整合德司达全球资源[11] - 德司达拥有多项专利及环保染料技术,与浙江龙盛专利形成互补,可提升毛利率3-5个百分点[15] - 整合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拓展东南亚和欧洲市场[13] - 德司达2024年净利润1.16亿美元,2025年Q1扣非净利润2304.7万美元,年化预测约9218.8万美元[17] 公司业绩与发展规划 - 2024年浙江龙盛营业收入158.84亿元,同比增长3.80%,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增长逾30%[13] - 2025年Q1营业收入17.78亿元,净利润2.35亿元[14] - 实施纵向延伸战略,从染料业务向特殊化学品领域拓展,布局核心中间体生产[14] - 德司达现金流和品牌价值或为浙江龙盛拓展新材料领域提供支撑[17]
浙江龙盛50亿收购全球染料巨头 十年股权交易纠纷迎来终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6-05 17:58
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6.97亿美元(约50.19亿元人民币)收购印度KIRI持有的德司达37.57%股权 交易完成后德司达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2] - 此次收购需经相关政府部门审批 后续进展将及时公告 [2] 德司达背景与诉讼历史 - 德司达是全球最大纺织染料供应商之一 客户包括顶级服装品牌和零售商 [3] - 2010年KIRI以4000万欧元收购破产的德司达 同年公司出资2200万欧元认购KIRI可转债并于2012年债转股获得62.43%控股权 [3] - 2015年KIRI起诉公司"压迫小股东利益" 要求公司收购其37.57%股权 诉讼导致估值从2018年4.816亿美元跳涨至2023年最终判决的6.038亿美元 本次实际收购价达6.97亿美元 [3] 交易动机与战略价值 - 交易起因是新加坡法院判决德司达股份整体出售 公司作为控股股东有意收购剩余股份以彻底解决诉讼问题 [4] - 全资控股德司达可消除股权纷争 整合全球资源 巩固全球染料市场领导地位 [4] 协同效应与行业分析 - 收购核心价值在于整合德司达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 提升运营效率 借助其全球销售网络拓展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5] - 德司达稳定盈利表现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改善财务状况 [5] - 2020-2024年公司业绩波动明显 2020年营收156.05亿元(同比-26.96%) 净利润41.76亿元(同比-16.86%)[6] - 2021年营收166.60亿元(同比+6.8%) 净利润33.74亿元(同比-19.2%)[6] - 2022年营收212.26亿元(同比+27.41%) 净利润30.03亿元(同比-10.99%)[6] - 2023年营收153.03亿元(同比-27.90%) 净利润15.34亿元(同比-48.92%)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率承压 [6][7] - 2024年业绩反弹 营收158.84亿元(同比+3.80%) 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30%)[7]
浙江龙盛拟50亿收购解决海外诉讼 累计分红105亿派息融资比258.86%
长江商报· 2025-06-04 07:37
并购交易 - 公司拟以6.97亿美元(约50.14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司达37.57%股份,实现100%控股[1] - 交易将彻底解决与印度KIRI公司关于德司达股份的诉讼问题[1][5] - 德司达是全球最大纺织染料供应商之一,2024年扣非净利润1.03亿美元[1][6] 德司达概况 - 德司达拥有高端染料技术,客户包括全球顶级服装品牌和纺织制造商[1][5] - 2024年营收7.53亿美元,净利润1.16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营收1.78亿美元,净利润2347.54万美元[6] - 公司估值17.91-19.01亿美元,存在明显溢价[6]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收158.84亿元(+3.8%),归母净利润20.30亿元(+32.36%)[8]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2.35亿元(-7.21%),归母净利润3.96亿元(+100.44%)[8] - 上市以来累计归母净利润392.15亿元,累计分红104.95亿元[2][11]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纺织用化学品生产服务商,拥有30万吨染料和10万吨助剂年产能[9] - 中国染料产量占全球70%以上,但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低迷[8] - 通过整合德司达资源,公司在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9] 财务情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211.36亿元,有息负债170.72亿元[11] - 2024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25.07亿元(+1519.9%)[11] - 2024年现金分红14.64亿元,分红率72.11%创历史新高[11]
浙江龙盛拟6.97亿美元买子公司德司达37.57%股份
中国经济网· 2025-06-03 10:22
交易概述 - 浙江龙盛拟以69,65478万美元收购KIRI公司持有的德司达全球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3757%股份,交易完成后德司达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1] - 本次交易源于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判决德司达股份需整体出售,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原持股6243%)选择收购剩余股份以避免德司达被第三方收购[1] 交易标的详情 - 德司达已发行股本为69,828,741新加坡元(折合6,982,875股),其中KIRI公司持有2,623,354股(3757%),该部分股份存在质押给BNP Paribas的情况[2] - 德司达主营业务为纺织染料及化工产品的制造销售及相关服务[2] 估值方法 - 采用EBITDA倍数法估值:以86倍EV/EBITDA和2024年EBITDA138亿美元计算,企业价值1187亿美元[2] - 收益法估值显示企业价值在1178-1288亿美元区间,综合现金及类现金资产6126亿美元,得出100%股权估值1791-1901亿美元[2] 财务影响 - 交易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将小幅提升公司负债率但不会造成重大影响[3] - 完成收购后德司达将成为全资子公司,预计将增厚公司未来利润[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5884亿元(同比+379%),归母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323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265亿元(同比+23679%)[4][6] - 2025Q1营收3235亿元(同比-721%),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1004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507亿元(上年同期为-176亿元)[6][7]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21136亿元[7]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3:07
股东大会决议 - 2024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30日在绍兴市上虞区公司总部召开,出席股东符合法定要求,会议由董事长阮伟祥主持 [2] - 会议审议通过10项非累积投票议案,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预算报告、利润分配预案、董事监事薪酬、银行授信及担保额度等,所有议案均获1/2以上表决权通过 [4][5][6] - 累积投票议案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成员(阮伟祥等9人)、独立董事(徐金发等3人)及监事会成员(王勇等3人) [9] -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对会议程序合法性出具无保留意见的见证报告 [7] 董事会换届及高管任命 - 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董事长选举,阮伟祥连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一致 [12][15][18] - 董事会下设四大专业委员会完成组建:提名委员会(徐金发牵头)、审计委员会(梁永明牵头)、战略委员会(阮伟祥牵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赵刚牵头) [14] - 高管团队包括副总经理何旭斌(分管研究院及染料化工事业部)、姚建芳(兼任董秘)、卢邦义(财务总监),均具有10年以上公司任职经历 [17][19][20] 德司达股权收购 - 公司以6.965亿美元收购KIRI公司持有的德司达37.57%股权,交易完成后德司达将成为全资子公司,需完成中国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备案手续 [21][23] - 标的估值采用EV/EBITDA倍数法(8.6倍)与收益法交叉验证,企业价值区间11.78-12.88亿美元,叠加6.126亿美元现金后整体估值17.91-19.01亿美元 [26][27] - 付款分三阶段:先支付348万美元保证金,交割时支付剩余对价,最终根据调整金额补足,违约方将没收保证金或承担赔偿责任 [29][30][33] - 德司达是全球最大纺织染料供应商之一,2024年经审计EBITDA达1.38亿美元,拥有覆盖三大洲的生产基地和"DyStar"高端品牌 [25][27] 监事会改组 - 第十届监事会选举王勇为主席,其自2000年起在公司任职,曾任多届监事会主席,现任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 [38][41]
拟约7亿美元收购德司达剩余股权 浙江龙盛15年收购长跑“行至终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3:30
收购案概述 - 浙江龙盛拟以6.97亿美元收购KIRI公司持有的德司达37.57%股份,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1] - 此次收购旨在解决公司与KIRI公司关于德司达股份的诉讼问题,避免德司达被整体出售 [1] - 公司2010年耗资2200万欧元入局德司达收购案,历时近15年 [1] 德司达股权估值变化 - 2018年7月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判决KIRI公司持有的37.57%股权估值为4.816亿美元 [2] - 2023年3月法庭最终判决该部分股权估值升至6.038亿美元 [3] - 最新交易估值较2023年3月进一步增加逾9300万美元 [3] 诉讼历史 - 2015年KIRI公司起诉浙江龙盛全资子公司盛达公司,指控其压迫小股东利益 [2] - KIRI公司要求按公允价值收购其股权,否则寻求清算德司达 [2] - 2022年7月法庭支持KIRI公司关于不适用19%流动性折让的请求 [3] 德司达业务表现 - 2024年德司达实现营收7.53亿美元,扣非净利润1.03亿美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8亿美元,扣非净利润2304.70万美元 [5] - 德司达控制世界级染料供应商德司达集团,2008年全球市场份额约21% [4]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德司达将成为浙江龙盛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 [5] - 交易资金来自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将小幅提升公司负债率 [5] - 符合公司成为全球一流特殊化学品生产服务商的战略目标 [5] 历史收购背景 - 2010年KIRI公司支付4000万欧元收购德司达集团全球业务 [4] - 浙江龙盛2010年耗资2200万欧元认购可转换债券,2012年完成转股并合并德司达 [5] - 德司达2009年因金融危机进入破产程序 [4]
5月3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锦: 中国交建拟5亿元至10亿元回购股份
证券日报· 2025-05-30 22:11
中国交建 - 拟5亿元至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回购价格上限为13.58元/股 [6] 中简科技 - 拟14.02亿元投建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项目 建设周期36个月 年产2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产品 [12][13] 浙江龙盛 - 拟6.97亿美元购买控股子公司德司达37.57%股份 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9] 映翰通 - 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38元/股调整为65.04元/股 因股价持续超出原定上限 [3] 渤海汽车 - 拟购买北汽模塑51%股权等多家公司股权 股票6月3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航天晨光 - 被暂停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 因存在违规行为 [2] 杰华特 - 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及上市的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4] *ST庚星 - 证券简称自6月6日起变更为"*ST海钦" [5] ST百利 - 收到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因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 拟被罚款400万元 [7][8] 菲林格尔 - 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6月3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9] 有研硅 -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因未能就部分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0] 香农芯创 - 部分控股股东终止协议转让公司股份 原拟转让5%股份总金额6.25亿元 [11] 迈为股份 -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19.67亿元 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11] 中红医疗 - 拟5.57亿元投建SEA2生产基地一期10条丁腈手套生产线项目 建设周期18个月 [11] 锦富技术 - 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因未正确核算业务虚增营业收入 拟被罚款合计750万元 [12] 国民技术 - 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商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