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600482)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2024-08-30 21:14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600482,简称为中国动力[1] - 债券代码为110807和110808,简称分别为动力定01和动力定02[1] 会计政策变更 - 2024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政策,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调整[3][6] - 保证类质量保证预计负债列示从“销售费用”改至“营业成本”[8] - 采用追溯调整法重述比较期间合并财报,对重要财务指标无影响[9] 数据影响 - 本期营业成本影响119,622,979.75元,销售费用 -119,622,979.75元[10] - 上年同期营业成本影响99,179,517.02元,销售费用 -99,179,517.02元[10]
中国动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8-30 21:14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45,243万股A股,发行价29.80元/股,募集资金1,348,227.30万元,扣除承销费后实际到账1,338,051.97万元[2] - 2024年1 - 6月投入项目募集资金18,652.62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94,600.00万元,归还148,970.0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净额 - 54,370.02万元,投入募集资金净额 - 35,717.40万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入项目募集资金累计840,040.89万元,对母子公司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357,004.43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94,785.56万元,累计投入1,291,830.88万元[4] - 2024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88,998.28万元,含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净额42,777.19万元[4]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598,848.35万元,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44.76%[16] 项目投资情况 - 支付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承诺投资47,079.08万元,投入进度100%,本年度实现效益585.50万元[16] - 年产400万只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50,000.00万元,本年度投入48.23万元,累计投入48,337.29万元,投入进度96.67%,本年度效益 - 300.29万元[16] - 新建年45,000吨铅酸蓄电池壳体注塑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7,500.00万元,本年度投入281.52万元,累计投入20,568.54万元,投入进度74.79%,本年度效益548万元[16] - 年产200万千伏安时工业(储能)用蓄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44,500.00万元,本年度投入2,291.84万元,累计投入23,262.75万元,投入进度52.28%,本年度效益380万元[17] - 汽车用动力电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承诺投资62,000.00万元,调整后为56,000.00万元,本年度投入1,878.15万元,累计投入36,499.77万元,投入进度65.18%[17]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清苑分公司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4,457.00万元,累计投入6.00万元,投入进度0.13%[17] - 收购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控股权承诺投资228,858.30万元,投入进度100%,本年度实现效益1797.38万元[16] - 风帆(扬州)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大容量密封铅蓄电池建设项目新增投资23,100.00,累计投入15,527.49,投入进度67.22%[18] - 船用化学电源生产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调减投资,承诺投资90,000.00,累计投入85,886.62,投入进度99.58%[18] - 船用综合电力推进试制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承诺投资93,000.00,累计投入35,767.13,投入进度38.46%[18] - 海工及舰船综合电力发配电系统及汽轮机辅机总装总调及核心零部件加工建设项目调减投资,承诺投资92,000.00,累计投入34,224.36,投入进度91.75%[18] - 工业高端及舰船特种大功率传动装置制造条件建设项目调减投资,承诺投资45,000.00,累计投入15,091.94,投入进度83.84%[18] - 燃气轮机关键部件试制及生产能力建设项目调减投资,承诺投资95,000.00,累计投入61,523.73,投入进度100.53%[19] - 船舶动力配套件生产及XX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调减投资,承诺投资135,000.00,累计投入72,010.89,投入进度100.71%[19] - 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2,000.00,累计投入18,924.17,投入进度86.02%[19] - 生产布局调整及补充设施建设项目新增投资33,394.50,累计投入18,267.76,投入进度54.70%[19] - 临时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投入94,785.56,投入进度23.78%[19] 项目进展与终止情况 - 40MW燃气轮机研发项目终止,金额为52,000.00[20] - 舰船及工业用蒸汽动力装置产业化建设项目终止,金额为55,000.00[20] - 高端蒸汽动力装置验证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终止,金额为40,000.00[20] - 2022年3月完成VC银粉150吨/年生产能力,产品处于试生产办理验收阶段[20] - 生产布局调整及补充设施建设项目(大连厂区)于2021年7月建设完成[20] - 生产布局调整及补充设施建设项目(青岛厂区)于2021年7月形成双燃料低速柴油机的研发和总装能力[20] - 2019年12月建设完成船用低速机关重件100万马力的配套能力并产生效益[20] - 汽车用动力电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保定部分)2023年12月建筑工程基本完成[20] - 船用综合电力推进试制能力提升项目因进口设备交付拖期和填海手续问题导致建设周期延长[20] - 宜昌厂区100万马力船用低速柴油机总装能力迁移至青岛厂区需求未完成,因填海手续问题[20] - 2023年6月,年产200万千伏安时工业(储能)用蓄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保定部分)建设完成[21] - 2021年7月,年产200万千伏安时工业(储能)用蓄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淄博部分)形成30万千伏安时生产能力[21] - 截至目前,新建年45,000吨铅酸蓄电池壳体注塑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形成38000吨加工能力,剩余7000吨产能预计2024年12月达到可使用状态[21] - 2019年12月,风帆(扬州)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大容量密封铅蓄电池建设项目达到建设目标一半能力,形成年产200万只生产能力,剩余200万只能力未实施也未调减[21] 资金补充与使用情况 - 2017 - 2024年各董事会会议批准补充流动资金限额不同,如2021年3月16日第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批准限额为689,216.75万元[8][9] - 2016年公司对最高8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9月13日使用80亿元,12月13日50亿元理财产品到期获收益3,989.04万元,30亿元通知存款获收益1,515.15万元[28] - 2017年1月20日公司使用5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买结构性存款,4月20日到期获收益3,989.04万元[28] - 2017年4月21日公司使用5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买结构性存款,7月24日到期获收益3,989.04万元[28] - 2017年11月16日公司用15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结构性存款,年利率4.30%,2018年2月归还[28] - 2022年12月29日提前归还募投资金31,850.00万元[28] - 2023年3月16日董事会同意使用不超408,099.25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十二个月[28] - 2024年3月25日董事会同意使用不超398,554.25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十二个月[28]
中国动力:船舶的“心脏”,产业链的核心(更正报告)
国投证券· 2024-08-21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A"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全球造船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处于上升阶段,本轮上升周期或将长于上一轮 [3][5][6][7] 2) 造船产业链已从日、韩逐步转移至中国,目前船舶行业量价齐升趋势不变,我国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3][15][17] 3) 动力系统是船舶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公司作为动力系统核心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3][16] 报告分类总结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我国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的核心力量 [25][26][27][28] - 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拓展多业务多板块 [31][32][33][34][35][36][37][38][39][40][41][42] - 新一轮造船周期启动,公司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提高 [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 2. 行业分析 - 船舶行业地位重要,航运占比全球贸易 80% [56][57][58] - 船舶行业具备周期性且变化大、跨度长的特点 [59][60][61][62][63][64][65][66][67][68][71] - 本轮船舶大周期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 [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 - 受益于全球船舶产能转移,本轮周期聚焦中国 [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3. 动力系统分析 - 动力系统是船舶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 [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 公司是船用低速机核心制造商,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29][130][131][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 - 中船工业集团收购 WinGD,未来存在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 [145][146][147]
中国动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监事会主席辞职的公告
2024-08-15 17:22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600482,简称为中国动力[1] - 债券代码为110807,简称为动力定01[1] - 债券代码为110808,简称为动力定02[1] 人事变动 - 监事会主席陈朔帆因工作调动辞职[3] - 辞职后担任控股子公司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3] - 辞职未使监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报告送达生效[3]
中国动力-20240813
中国饭店协会酒店&蓝豆云· 2024-08-14 11:3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目前覆盖了机类动力业务和机电配套业务,包括柴油动力、燃气动力、蒸汽动力、综合电力、化学动力、热气机动力和核动力等7大动力业务 [1][5][6] - 公司的柴油动力业务占收入和毛利的比重较大,利用率较高 [5] - 公司的柴油动力业务经历了复杂的资产重组,逐步整合了多家子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务布局 [6] 公司发动机业务优势 - 公司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的子公司,能获得较多的订单资源,订单确定性较高 [2][20] - 公司在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2][21] - 公司近年来低速柴油机产量和新接订单持续增长,在手订单充足 [23][24] 行业需求分析 - 发动机需求主要跟随造船需求,造船需求受宏观经济、更新计划和短期运输效率等因素影响 [8][9][10][11] - 从长周期来看,造船需求与全球经济增长相关,当前处于弱复苏阶段 [9][10] - 从中期来看,造船需求受更新计划驱动,预计未来几年将进入高峰期 [10][11] - 从短期来看,地缘政治和环保政策变化也会对造船需求产生影响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发动机制造市场主要由韩国、中国和日本几家头部企业主导 [13][14][15][16][17] - 这些头部企业普遍与母公司造船厂关系密切,与专利商合作时间较长,重视双燃料发动机研发 [16][17][18][19] - 这些企业也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自身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 [16][17][18][19] 公司发展前景 - 公司发动机价格有望受益于整个产业链涨价和双燃料渗透率提升 [25][26] - 公司成本端有望受益于钢材价格下滑,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26] - 未来几年公司收入和利润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估值具有较大上行空间 [26][27][28]
国投证券:中国动力:船舶的“心脏”,产业链的核心-20240812
国投证券· 2024-08-12 15:46
公司概况 - 中国动力是中国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唯一上市船用动力平台[4] - 公司在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研发、设计、制造、配套等领域居领先地位,2023年实现营收451.03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34.30%[4] 行业分析 - 全球造船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处于上升阶段,本轮上升周期或将长于上一轮[3] - 造船产业链已从日、韩逐步转移至中国,目前船舶行业量价齐升趋势不变,我国产业链将持续受益[3] - 全球造船周期呈现跨度长、变化大的特点,长度一般集中在5~15年,各周期造船量从高峰到低谷的平均降幅为52%,从低谷到高峰的平均涨幅为332%[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增持-A,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3.60元[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403台,同比增长10.71%;接单量560台,同比增长42.49%;其国内市场份额提高至78%,国际市场份额提高至39%[4] 行业周期分析 - 目前船舶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催生运力需求[5] - 长周期: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对中国采取制裁、脱钩、遏制等一系列打压手段,试图推进全球产业链重构"去中国化",这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的碎片化,推动了全球贸易量上升[6] - 中周期:全球航运减碳政策推行,加速旧船更新[7] - 短周期:由于红海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导致航程增加,苏—亚航线绕行南非好望角将使航运里程增加约30%,新加坡港—荷兰鹿特丹港航线绕行南非好望角将使航运里程增加约40%,进一步推动运力需求上升[7] 公司投资建议 - 目前船舶行业正处于此轮周期景气上行阶段,订单有望随船价保持量价齐升趋势,产业链将持续受益[14] - 公司作为我国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核心力量,在供需错配以及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的背景下,未来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14] - 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540.2、640.2、748.8亿元,同比增长19.8%、18.5%、17.0%;2024年-202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8、21.0、30.7亿元,同比增长64.2%、64.0%、46.2%,6个月目标价为23.60元,对应2024年40xPE,给予"增持-A"评级[14]
中国动力:船舶的“心脏”,产业链的核心
国投证券· 2024-08-12 15:32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动力的投资评级为“增持-A”,维持评级 [序号][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造船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处于上升阶段,本轮上升周期或将长于上一轮 [序号][3] - 造船产业链已从日、韩逐步转移至中国,目前船舶行业量价齐升趋势不变,我国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序号][3] - 动力系统是船舶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公司作为动力系统核心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序号][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唯一上市船用动力平台,在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研发、设计、制造、配套等领域居领先地位 [序号][4]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51.03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34.30% [序号][4] - 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和接单量持续增长,国内市场份额提高至78%,国际市场份额提高至39% [序号][4] 行业周期分析 - 全球造船周期呈现跨度长、变化大的特点,长度一般集中在5~15年,各周期造船量从高峰到低谷的平均降幅为52%,从低谷到高峰的平均涨幅为332% [序号][5] - 目前船舶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催生运力需求 [序号][5] 长周期因素 - 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对中国采取制裁、脱钩、遏制等一系列打压手段,导致全球产业链的碎片化,推动了全球贸易量上升 [序号][6] 中周期因素 - 全球航运减碳政策推行,加速旧船更新 [序号][7] - 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环保减排政策,催生运力需求,加快旧船换新 [序号][7] 短周期因素 -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航程增加,催生运力需求 [序号][7] 本轮周期特点 - 本轮造船周期整体需求强劲,但产能较上轮周期出现较大下滑,造船厂数量从2007年的约700家下降至2022年的约300家 [序号][12] - 目前船舶市场处于供需错配阶段,量价齐升趋势持续 [序号][12] - 本轮造船周期持续性较强,上升周期或将长于上一轮 [序号][12] 动力系统重要性 - 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公司作为动力系统核心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序号][13] - 价格拐点向上:全球新船价格从2020年末开始快速提升 [序号][13] - 成本拐点向下:钢材价格从2021年的最高点至2023年末已下降28.41%,因此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 [序号][13] 投资建议 - 目前船舶行业正处于此轮周期景气上行阶段,订单有望随船价保持量价齐升趋势,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序号][14] - 公司作为我国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核心力量,在供需错配以及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的背景下,未来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序号][14] - 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540.2、640.2、748.8亿元,同比增长19.8%、18.5%、17.0%;2024年-202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8、21.0、30.7亿元,同比增长64.2%、64.0%、46.2% [序号][14] - 给予公司“增持-A”评级 [序号][14]
中国动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4-07-31 19:01
利润分配 - A股每股现金红利0.10641元[3] - 以总股本2198942070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233989425.67元[5]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4/8/7,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4/8/8[3][7] 税收政策 - 个人股东及基金持股1月内税负20%,1月 - 1年税负10%,超1年免税[10] - QFII和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税后每股派0.09577元[11][12] - 其他机构投资者不代扣,税前每股派0.10641元[12]
中国动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暨转股复牌的公告
2024-07-31 19:01
可转债发行 - 公司2020年定向发行可转债2142.5万张,总额21.425亿元[5] 转股价格 - 动力定01、02初始转股价格20.23元/股[5] - 经多次权益分派,转股价格调至19.91元/股[5][6][7] 转股时间 - 可转债2024年7月31日至8月7日停转,8月8日恢复[3][7] - 转股价格调整实施日期为2024年8月8日[4]
中国动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调整的提示性公告
2024-07-30 18:54
| 证券代码:600482 | 证券简称:中国动力 | 公告编号:2024-045 | | --- | --- | --- | | 债券代码:110807 | 债券简称:动力定 01 | | | 债券代码:110808 | 债券简称:动力定 02 |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调整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每股分配比例:每股派发现金红利由人民币 0.107 元(含税)调整为人民 币 0.10641 元(含税,保留小数点后五位,实际派发金额因尾数四舍五入可能略 有差异,下同)。 本次调整原因:由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转股,导致公司总股本变动,因此公司按照现金分配 总金额不变的原则,相应调整每股分配金额。 一、利润分配方案的基本情况 二、利润分配方案的调整情况 因公司可转债转股,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7 月 30 日期间,公司总股 本由 2,186,718,355 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