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渝农商行(601077)
icon
搜索文档
农商行板块7月29日跌1.76%,沪农商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527.7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16:47
农商行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9日农商行板块整体下跌1.76% 跑输大盘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33% 深证成指上涨0.64% [1] - 板块内10只个股全部下跌 沪农商行领跌2.35% 渝农商行跌2.03% 苏农银行跌1.45% 常熟银行跌1.32% [1] - 成交额最高为沪农商行3.53亿元 渝农商行4.64亿元 常熟银行3.14亿元 最低为瑞丰银行9196.61万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1527.75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793.62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3321.37万元 [1] - 青农商行主力净流入4267.56万元 占比17.3% 居板块首位 瑞丰银行主力净流入1861.18万元 占比20.24% [2] - 沪农商行主力净流出5630.37万元 占比-15.97% 为板块最高 渝农商行主力净流出2760.04万元 占比-5.95% [2] - 游资净流入最高为沪农商行2548.36万元 占比7.23% 张家港行1072.72万元 占比5.41% [2]
银行股再现普涨,已有银行年内涨幅超30%,未来行情如何演绎
北京商报· 2025-07-28 17:56
银行股市场表现 - 7月28日早盘银行股普涨 齐鲁银行盘中涨幅超5% 青岛银行涨超3% 江苏银行涨超2% [1] - 截至7月28日收盘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收涨 齐鲁银行涨幅1.94%居前 青岛银行涨1.65% 宁波银行等6家银行涨幅超1% [3] - 2025年A股银行板块稳健上涨 青岛银行等3家年内涨幅突破30% 兴业银行等7家涨幅超20% [3] 上涨驱动因素 - 基本面改善 银行业资产质量提升 不良贷款率下降 拨备覆盖率保持合理水平 经济复苏预期缓解净息差压力 [3] - 杭州银行等4家银行披露业绩快报 均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3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 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或持平 [4] - 政策环境边际改善 降准释放流动性 优化监管考核 为银行业创造更好外部环境 [4] - 估值修复需求推动行情 银行股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 基本面改善促估值修复 [4] 资金面支撑 - 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因低利率环境增加银行股配置 银行股稳定分红特性契合其需求 [5] - 银行板块作为宽基指数核心权重标的 受益于被动型基金规模扩容 [5] - 主动型基金逐步回补银行股仓位 北向资金二季度以来持续流入银行股 [5] 服务实体经济正向循环 - 银行股价上涨提升市值和市场形象 降低股权融资成本 减少增发配股对股东稀释 [6] - 良好资本市场表现增强银行信用形象 有利于发行二级资本债等资本工具 [6] - 部分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条款 加速转股补充核心资本 增强信贷扩张能力 [7] 未来走势展望 - 银行板块或呈现结构性行情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支撑基本面改善逻辑 [7] - 资产质量优良 盈利能力强 数字化转型领先的大型银行和优质城商行具配置价值 [7] - 区域性银行中受益于地方经济发展 风险控制能力强的银行值得关注 [7] - 2025年下半年板块或震荡上行 低估值股份制银行和优质区域性银行获更多关注 [7]
复盘:牛市氛围渐浓,顺周期优质个股迎较好布局时机
国信证券· 2025-07-27 15:31
报告核心观点 - 牛市氛围渐浓,银行板块回调接近尾声,后续政策发力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时,银行板块将加速上涨并跑出超额收益 [5][33][35] - 建议精选大零售占比较高的优质个股布局,如宁波银行、常熟银行、长沙银行、招商银行和渝农商行 [5][35][36] 复盘2010年以来三轮牛市银行板块行情演绎 整体表现 - 2010年以来三轮牛市中,除2014 - 2015年资金驱动牛市,另两轮中后期银行板块跑出超额收益 [4][9][28] - 牛市行情银行板块分三阶段:初期普涨,银行有绝对收益且跑输大盘不明显;中期难跑超额收益,成长板块更优;后期是银行最佳投资机会,有绝对和超额收益 [4][9][35] 各轮牛市具体情况 - 2014/7/1至2015/6/12,上证指数涨152.2%,申万银行指数涨96.8%,2014年四季度申万银行指数涨幅60.4%超上证指数36.8%涨幅 [6][8][10] - 2016/2/2至2018/1/26,上证指数涨32.3%,申万银行指数涨44.8%,2017年二季度起银行板块持续跑超额收益,6月至2018年1月申万银行指数累计涨幅24.0%超上证指数10.4%涨幅 [6][8][10] - 2019/1/4至2021/2/19,上证指数涨50.0%,申万银行指数涨37.1%,2019年银行指数涨23.9%与上证指数23.8%接近,四季度有绝对和相对收益;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银行指数涨幅22.2%超上证指数7.0%涨幅 [6][8][10] 银行板块内部轮动及个股表现 2014 - 2015年 - 城商行和股份行涨幅好,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宁波银行领涨,涨幅分别为181.6%、171.3%和154.6%,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涨幅落后 [12] 2016 - 2018年初 - 招行、宁波和建行领涨,涨幅分别为144.6%、126.5%和126.4%,股份行受金融严监管冲击表现一般 [15] - 申万银行指数2017年二季度加速,优质区域行如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2016年跑超额收益,招行和大行启动与指数同步 [15][28][32] 2019 - 2021年 - 2019年平安和宁波领涨,涨幅分别为79.1%、77.9%,个股分化大 [18] - 2019年前4月普涨,申万银行指数9月上涨,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和常熟银行6月启动 [21] - 2020 - 2021年初,优质区域行和股份行涨幅领先,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涨幅居前,申万银行指数2020年四季度加速,优质区域行4月启动,股份行四季度加速 [25] 总结 - 除2014 - 2015年普涨行情,其他两轮精选个股和把握轮动重要,优质高成长银行行情早于指数启动 [28] - 领涨个股方面,2016 - 2018年大行、招行和城商行有收益,股份行不佳;2019 - 2021年优质高成长银行有超额收益,个股分化大 [28] 牛市氛围渐浓下半年银行个股布局 板块回调原因及趋势 - 回调因牛市氛围浓,交易性资金撤退,回调大概率接近尾声,后续政策发力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时迎加速上涨和超额收益 [5][33][35] 个股布局建议 - 精选大零售占比较高优质个股,“胜率提升 + 高赔率” [5][35][36] - 胜率提升因牛市氛围浓,市场预期稳增长政策发力;赔率高因大零售银行个股估值处低位 [35][36]
本周聚焦:银行理财2025H1半年报: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母行代销占比降至65%左右
国盛证券· 2025-07-27 14: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政策或冲击出口,但中长期国内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有持续性 [9] - 顺周期策略下关注宁波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红利策略下关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重庆银行 [9] 各部分总结 2025上半年理财市场运行情况 - 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同比增长7.53%,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6.4万亿元,同比下降14.55% [1] - 市场格局:截至二季度末,32家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比89.61%,较上年末提升1.8pc,理财产品净值化推进加剧市场马太效应 [2] - 资产配置:截至二季度末,理财产品以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为主,合计占比80.4%,较上年末下降1.4pc,债券占比41.8%,较上年末下降1.7pc,信用债占比下降,利率债占比提升,同业存单占比下降,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提升,公募基金配置比例提升1.3pc至4.2% [3] - 理财收益:2025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较2024年下降53bp,收益率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行 [4] - 理财代销:截至2025年6月末,569家机构代销理财公司产品,较年初增加7家,母行代销金额占比降至65%左右 [5][8] 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 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8489.02亿元,环比上周增加3025.15亿元 [10] - 两融:余额1.94万亿元,较上周增加1.96% [10] - 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76.04亿元,环比上周增加61.20亿元,7月以来发行925.76亿元,同比增加390.93亿元,其中股票型282.73亿元,同比增加231.01亿元,混合型85.31亿元,同比增加54.03亿元 [10] 利率市场跟踪 - 同业存单:本周发行规模5156.9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4307.90亿元,当前余额20.75万亿元,较6月末减少3657.80亿元,本周发行利率1.61%,环比上周减少1bp,7月发行利率1.61%,较6月减少5bps [11] - 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0.74%,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0.86%,环比6月下降20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0.90%,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1.02%,环比6月下降20bps [1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平均为1.71%,环比上周增加4bps [1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2054.4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440.16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5943.86亿元 [11] -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本周新发行118.65亿元,平均利率2.08%,全年累计发行18304.35亿元 [11] 本周聚焦 相关图表 - 展示理财产品存续情况、平均年化收益率、资产配置情况、理财公司代销机构数量和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情况等图表 [15][16][18] 主要新闻 - 央行公布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等数据 [25] - 央行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意见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25] - 财政部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税收收入情况 [26] 主要公告 - 多家银行有债券发行、人事变动、业绩快报、诉讼、分红、授信等公告 [27][28][29] 附:周度数据跟踪 - 各地区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及平均利率 [34] - 本周金融板块表现 [35] - 金融涨跌幅前10个股情况 [37] - 银行票据转贴价格走势 [39] - 资金市场利率近期趋势 [42] - 3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势(分评级) [48] - 股票日均成交金额和两融余额 [44] -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规模 [46] - 银行转债距离强制转股价空间 [49] - 各类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50] - 非货币基金发行情况 [52]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情况 [54] - 银行板块部分个股估值情况 [55] - 券商板块及部分个股估值情况 [56] - 保险股P/EV估值情况 [57]
二季度公募基金大幅增持银行股
财经网· 2025-07-25 18:45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宁波银行股价创近2年新高 单日涨幅达6.24%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3.01% [1][2] - 城商行集体跟涨 常熟银行(2.85%) 渝农商行(0.74%) 江苏银行(0.62%)年初涨幅均超13% [1][2] - 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超12% 多只银行股刷新历史新高 浦发银行年初涨幅达30.87% [2] 公募基金持仓动态 - 2025Q2公募基金银行持仓总市值超2000亿元 行业排名第五 环比增持超400亿元 [3] - 招商银行获759亿元基金持仓(967只) 兴业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持仓均超百亿 [3] - 主动偏股基金银行持仓环比增持6.64亿股至49.17亿股 市值增加135亿元至640.78亿元 [3] - 被动型基金银行持仓环比增16.23亿股至71.47亿股 市值增加288亿元至1332.61亿元 [3] 资金流入结构 - 上半年ETF流入银行板块122亿元 沪深300ETF(89亿) 红利ETF(32亿) 银行ETF(32亿)贡献主要增量 [4] - 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 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城商行净流入均超5亿元 [4][5] 配置逻辑分析 - 银行板块在主动权益基金中配置权重3.35% 较沪深300基准15.71%存在12.36%配置空间 [5] - 公募基金改革强化业绩基准约束 低配的银行板块有望获得系统性增配 [5] - 险资增量资金可能进一步助推银行板块流动性改善 [5]
首批中期业绩快报出炉,银行股再迎上扬!杭州银行净利涨16%,宁波银行股价半日涨超6%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25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7月25日早盘银行板块走高,宁波银行领涨6.5%,常熟银行涨3.26%,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杭州银行等区域银行跟涨 [2] - 宁波银行股价上涨6.50%至29.01元/股,成交额19.01亿元,常熟银行上涨3.26%至7.61元/股,换手率1.96% [6] - 2025年初至今银行板块累计上涨12.40%,远超大盘平均水平,42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实现上涨,9家全国性股份行平均上涨16.3% [2][6] 银行业绩快报 - 宁波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营收371.6亿元,同比增长7.91% [2][4] - 杭州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资产规模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3%,不良贷款率0.76% [3] - 常熟银行上半年营收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0%,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5%,总资产首次突破4000亿元至4012.51亿元,较年初增长9.46%,不良贷款率0.76% [3]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港股通持有的银行股市值从2023年末不足4000亿港元跃升至突破1万亿港元,2025年持仓市值增幅超50% [7] - 北向资金2025年二季度持有的A股银行股市值增长266亿元,持仓比例进一步提升 [8] - 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度银行股仓位达4.33%,为2021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9] - 机构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宏观经济预期向好及区域银行差异化优势显现,建议关注盈利能力及稳定性领先的银行 [9]
行长隋军代行董事长董秘两职超期违规 渝农商行不回应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14:32
高管代职超期问题 - 渝农商行行长隋军自2024年10月17日起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已持续9个多月 自2025年1月18日起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已超6个月 均超出监管规定的6个月期限 [1][2] - 根据《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代为履职人员需符合任职资格且代职不得超过6个月 公司需在期限内选聘正式任职人员 [1][2] 高管变动情况 - 原董事长谢文辉因工作调动于2024年10月辞职 董事会推举隋军代行董事长职务直至新任董事长资格获核准 [2] - 原董事会秘书张培宗因工作调动于2025年1月辞职 隋军同时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3] - 2025年4月董事会提名刘小军为执行董事候选人并选举其为董事长 但其任职资格尚未获监管核准 [3][4] 公司治理进展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已通过选举刘小军为执行董事的议案 但其董事及董事长资格仍需监管核准 [4] - 截至新闻发布时 隋军仍同时代理董事长和董事会秘书职务 刘小军的任职资格核准公告未出现在监管网站 [4] 高管背景信息 - 隋军为经济学博士 2023年3月起任渝农商行行长 2023年7月任执行董事 2024年10月开始代行董事长职务 [5]
“反内卷”如何影响信贷脉冲?
东北证券· 2025-07-24 1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反内卷”对信贷冲击整体较小,但略大于供给侧改革,可能导致相关行业不良率向上跳跃 [11][42] - 信贷管理是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对整体信贷增速影响较小,对股份行影响大于国有行,且会使产能过剩行业不良率断点跃升 [6][13] - 建议关注厦门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等,以及国有大行 [2][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管理是银行响应供给侧改革的手段之一,但对整体信贷增速影响较小 - 2013 - 2016年,政策多次提及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涉及钢铁、水泥等行业 [12] - 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的信贷管理手段为减持过剩产能行业信用债,细化客户名单和总行上收准入权限以限制信贷额度 [12][13] - 2015 - 2017年,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同比增速分别为14%、13.5%和13.5%,社融整体增速分别为12.5%、12.6%、14.8%,增速波动较小 [6][13] 供给侧改革对信贷冲击程度小于1%,且股份行影响更大 信贷压缩节奏:2H16 - 1H17是信贷管理高峰 - 过剩产能行业信贷占对公信贷比例,股份行大于国有行,如2015 - 2017年建行占比小于招行、中信银行 [18] - 2H16 - 1H17是银行信贷压缩高峰期,以钢铁行业为主,压缩后过剩产能行业贷款占比减小,增速低于一般对公贷款 [18] 信贷冲击测算:整体小于1%,股份行影响大于国有行 - 用受冲击规模占比衡量供给侧改革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样本数据中建行2016 - 2018年受冲击规模占比区间为[-0.1%,-0.4%],招行2016年为-0.4%,中信银行为[-0.4%,-0.8%] [22] - 行业测算中,国有行2016 - 2018年受冲击规模占比为[-0.17%,-0.33%],股份行为[-0.42%,-0.72%],整体冲击较小,对国有行冲击小于股份行 [22][23] 上市公司验证:与信贷冲击测算一致,但钢铁行业最先受到影响 - 从各行业上市公司获取信贷规模数据推算行业信贷规模,2016 - 2018年信贷规模压缩明显,钢铁行业压缩高峰在2016年,其余行业在2017年,整体节奏与银行信贷测算一致,但测算可能偏高 [28] 不良率的影响:信贷管理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不良暴露 - 招商银行过剩产能行业信贷压缩后,不良率缓慢下行但高于2016上半年以前水平,2H16跳跃上行,同期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也跳升,推测是信贷管理加剧了不良暴露速度 [32] - 此前报告发现股份行2016 - 2017年对公信贷实现收益率相对2015年之前下降且低于国有行,是对公不良贷款释放所致,本报告认为是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占比高对应所致 [32] 从锚定到调整:预测反内卷的影响更大 - “反内卷”涉及行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占比大于供给侧改革时期,银行偏好国有企业信贷供给,信贷调控时民营企业可能率先受冲击 [45] - 目前银行业面临资产荒,处于信贷低增速时代,信贷调控对信贷增速冲击可能略大 [45] - 银行信贷重定价加权久期虽下降但仍高于2017年以前水平,信贷调控限制新增额度时,达到一定压缩水平需更长时间调控 [45]
债务周期视角下,目前银行资产质量处于什么阶段?
东方证券· 2025-07-24 1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不良率整体稳中有降,不良认定相比于阶段三仍有一定缺口 2021年以来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关注率和不良生成率均稳中有降,但城农商行不良生成压力偏大;截至2024年末,上市银行隐含不良率约5bp,股份行、中西部或弱资质区域城农商行潜在资产质量压力或仍较大 [4] - 信用成本下行反哺利润,拨备安全垫依然较厚 近年上市银行信用成本持续下行,截至2024年末基本覆盖不良生成,城农商行减值计提力度下降较快,对应拨备指标的回落;截至2025Q1,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238%、2.93%,安全垫依然较厚;结合三阶段数据来看,股份行、部分城商行阶段三贷款拨备覆盖率同样偏低,金融投资拨备则分化显著,部分国有行和优质城商行处于极高水平,意味着更强的拨备资源调配能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如何理解实体经济债务周期与银行体系风险周期的关系 - 实体经济的债务对应银行的资产,信用扩张是资金从银行流向实体经济,风险暴露则是实体经济发生债务风险,然后传导至银行体系 [16] - 一个典型的债务周期通常包括经济上行、杠杆率上行、风险显现、风险爆发几个阶段 [16][17] 2008年起过剩产能逐渐积累,银行业经历一轮对公不良周期 - 2009年、2012 - 2014年宏观杠杆率两度上行,企业部门为加杠杆主力 2009年宏观杠杆率攀升,企业部门上升接近20pct;2012 - 2014年宏观杠杆率持续上行近40pct,企业部门依然是加杠杆主力,杠杆率上行23.7pct [21][25] - 上游行业信用风险持续积累,核心原因是ROIC无法覆盖债务成本,2013年起银行制造业、批零贷款不良率快速抬升 基建、地产链上游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盈利能力恶化,投资回报率无法覆盖债务成本;2013 - 2015年,银行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率分别累计抬升175bp、264bp [27][35] - 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棚改货币化刺激新需求,本轮不良周期到2018年基本见顶 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棚改货币化提速;银行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存量风险逐步出清,商业银行制造业、批零不良贷款率均在2018年见顶回落 [37] 2016年起新一轮地产周期启动,房地产、政府、居民部门风险预期演绎 - 新一轮地产周期启动,居民和政府部门更多承接杠杆 2016年前后新一轮地产周期启动,此轮周期更多由居民和政府部门承接杠杆,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各部门杠杆率变化不同 [40][44] - 2020 - 2021年地产融资政策收紧,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集中暴露,2023年基本见顶 “三道红线”收紧房企融资,2020H2起对公房地产风险集中暴露;2022年起政策松绑,银行业对公房地产不良到2023年基本企稳 [46] - 政府部门在保持基建投资力度的同时开展多轮化债,呵护相关资产质量及预期的平稳 政府部门在保持较高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开展多轮化债防控地方债务风险,2023H2以来经营性债务和隐债加速化解,银行相关资产质量预期改善 [49] - 居民部门杠杆率经历一轮显著上行后,随着收入和资产价格预期的走弱,2022年起风险生成压力逐渐显现 2016 - 2020年居民部门持续加杠杆;疫情冲击以及经济弱复苏的影响下,居民收入和资产价格预期走弱,2022年起居民部门风险生成压力逐渐显现 [50][52] 如何看待当前债务周期下的银行资产质量 - 居民部门风险仍在演绎,但判断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有望好于此前周期 对公部门资产质量已较为平稳;居民部门贷款具有小额分散特征,按揭、经营贷抵质押率较高,监管政策更注重呵护资产质量,风险暴露有望更为平滑,居民部门风险的见顶有赖于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以及收入预期的改善 [58][59] - 不良水平:不良率整体稳中有降,不良认定相比于阶段三仍有一定缺口 上市银行不良相关指标稳中有降,城农商行不良生成压力相对偏大;截至2024年末,上市银行隐含不良率在5bp左右,股份行、中西部或弱资质区域城农商行潜在压力或较大 [61][67] - 拨备水平:信用成本下行反哺利润,拨备安全垫依然较厚 近年上市银行信用成本持续下行,截至2024年末基本覆盖不良生成;拨备安全垫依然较厚,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股份行、部分城商行阶段三贷款拨备覆盖率同样偏低,金融投资拨备分化显著 [70][77] 投资建议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宽货币有望延续,低波红利策略有效性料延续,公募改革和保险预定利率下调有望助力银行跑出超额收益和呵护绝对收益,预计银行业基本面25Q2环比25Q1边际将有所改善 [10][80] - 现阶段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为三季度保险预定利率下调提前布局高股息类银行,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渝农商行;二是关注中小银行,如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 [10][81]
上证西部大开发龙头企业指数上涨0.2%,前十大权重包含伊利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7-23 23:59
上证西部大开发龙头企业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上证西部大开发龙头企业指数上涨0.2%报6529.57点 成交额629.57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上涨4.75% 近三个月上涨3.46% 年至今下跌2.45% [1] - 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构成与样本特征 - 指数从沪市证券中选取相应区域各二级行业中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5.19% 前五大为陕西煤业(15.2%)、贵州茅台(14.42%)、伊利股份(14.27%)、赛力斯(13.44%)、特变电工(6.64%) [1] - 样本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特点 - 主要消费占比最高达29.48% 其次为可选消费(16.92%)和能源(16.30%) [2] - 工业占比14.69% 原材料12.04% 金融7.96% 其他行业占比均低于2% [2] - 信息技术(0.15%)、通信服务(0.14%)和房地产(0.02%)占比最低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重大变更时参照细则处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