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农商行(601077)
搜索文档
跻身农商行“资产万亿俱乐部” 谁是下一位
中国证券报· 2025-11-07 04:15
行业竞争格局 - 农商行行业呈现“头部立标杆、尾部竞新局”的格局,资产规模前十大农商行形成“头部稳守规模、尾部加速突围”的态势 [1] - 重庆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北京农商行稳居“资产万亿俱乐部”,四家银行资产合计超5.9万亿元,在资产规模前十大农商行中占比近六成 [1][2] - 第二梯队由成都农商行、深圳农商行、东莞农商行等组成,正分层加速、蓄力突围,形成一场“新万亿竞逐” [1][3] 头部农商行财务表现 - 重庆农商行以1.66万亿元资产规模蝉联榜首,较去年末增长9.30%,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9.25亿元 [2] - 上海农商行资产规模为1.56万亿元,增速4.72%,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8.14亿元,与重庆农商行共同构成“盈利双百亿标杆” [2] - 广州农商行资产规模1.42万亿元,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8.73%至17.22亿元,是“四驾马车”中盈利承压最显著的银行 [2] - 北京农商行资产规模1.35万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3%至59.66亿元 [2] 第二梯队农商行财务表现 - 成都农商行资产规模达9991.85亿元,距万亿门槛仅差不足20亿元,其增速处于资产规模前十大农商行前列,营收同比增长7.34%,净利润同比增长6.97% [3][7] - 深圳农商行资产规模8024.66亿元,较去年末微降1.78%,但资本充足率保持15% [3] - 东莞农商行资产规模7694.05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5.43%,但净利润同比降幅超20% [3] - 江苏江南农商行、杭州联合银行、青岛农商行形成5000亿至7000亿资产阵营,资产规模分别为6165.10亿元、5961.21亿元、5099.20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5.39%、6.39%、3.01% [3] 头部农商行竞争优势 - 重庆农商行拥有遍布城乡的网点布局,共设7家分行、35家支行及1733个营业机构,近80%分布于县域及农村地区,客户存款规模10270.92亿元,其中个人存款占比超过85% [4] - 重庆农商行是四家万亿农商行中唯一拥有理财公司并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银行,为其综合化经营及盈利结构优化提供重要抓手 [4] - 上海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北京农商行在县域、郊区、城中村等下沉市场深入布局,形成较高市场占有率,并依托所在地经济基础和产业特色推动业务扩张 [5] - 上海农商行依托上海经济根基及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在小微企业、“三农”及科技金融业务上具有竞争优势 [5] 行业整体发展与挑战 - 截至2025年9月末,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61.0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1% [6] - 行业面临挑战,中小银行在资源、贷款定价竞争力、资金成本及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方面与大型银行差距较大 [6] - “深耕主业、立足本土”成为行业共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深入掌握当地经济产业“软信息”,决策链条短,能有效服务小微、“三农”等“长尾客户” [7] - 差异化发展路径是高质量增长关键,需聚焦“本地+普惠+特色”构建壁垒,结合地域产业特色开发产品 [7]
渝农商理财迎新副总裁,近年净利润经历“腰斩”后回升
南方都市报· 2025-11-06 21:01
近日,重庆金融监管局发布任职资格批复,核准谭迪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渝农商理财")副 总裁的任职资格,要求其自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正式到任。 固收产品独大面临需求多元化挑战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已有近半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超万亿元,理财行业竞争日 益加剧,而渝农商行(601077)产品结构仍相对"单一"。 据理财业务报告,截至2025年6月末,渝农商理财存续理财产品807只,均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国理财 网显示,2025年9月,渝农商理财成立了一只混合型产品,也是该公司目前唯一一只风险等级为R3(中 风险)及以上产品,而R2(中低风险)产品占比达97.7%,R1(低风险)产品占比约2.2%。 净利润"腰斩"后回升 截至目前,有关谭迪本人的履历资料非常有限。据官网信息,渝农商理财现任董事长为李思豆,张菲任 执行董事兼总裁;董事会成员还包括江莉(股东董事)、颜波渝(股东董事)、王定祥(独立董事)、 邓纲(独立董事)。 从监管机构披露的任职批复看,除邓纲外,渝农商理财现任董事、董事长、总裁均从该公司开业即任职 至今,管理层相对稳定。 渝农商理财于2020年6月29日正式开业, ...
农商行板块11月6日跌0.04%,江阴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7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6 16:51
农商行板块整体市场表现 - 2023年11月6日农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04%,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上涨0.97%)和深证成指(上涨1.73%)[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3只上涨,4只持平,3只下跌,江阴银行以0.40%的跌幅领跌[1] - 常熟银行涨幅最大,为0.70%,收盘价7.24元,成交额2.77亿元[1] 个股价格与成交情况 - 常熟银行成交额最高,达2.77亿元,成交量38.42万手[1] - 渝农商行成交量最大,为55.90万手,成交额3.94亿元,但股价下跌0.14%[1] - 江阴银行跌幅最大(-0.40%),成交额2.59亿元,成交量51.55万手[1] - 无锡银行成交额最低,为7799.08万元,股价微涨0.16%[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农商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4亿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入4286.4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31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占比最高的个股为渝农商行(-7285.27万元,净占比-18.47%)和常熟银行(-4363.85万元,净占比-15.73%)[2] - 紫金银行是唯一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469.32万元,净占比5.16%[2] - 江阴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2466.25万元,净占比-9.51%[2] - 散户资金净流入最高的个股为渝农商行(5562.86万元,净占比14.10%)和江阴银行(2915.13万元,净占比11.25%)[2]
五家银行跻身绿色信贷“万亿俱乐部” 绿色债券存量规模近2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07:42
绿色金融的战略重要性 - 绿色金融对银行业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是战略转型的新引擎和未来蓝海市场 [1] - 绿色金融业务如绿色贷款已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新动力,被视为优质、低不良率的资产 [1] - 银行通过支持环保减排项目可直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提升自身ESG评级和公众声誉 [1] 政策与监管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统一了各类金融产品的支持范围 [2] - 多地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推动绿色金融落地,例如青岛推出的绿色金融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发布绿色项目白名单精准引导银行资金对接 [2] 绿色信贷市场格局 - 截至2024年末,42家A股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合计超2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 [3] - 六大国有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1万亿元,占全部A股上市银行总额的77.6%,工商银行余额超过6万亿元为领头羊 [3] - 股份制银行增速迅猛,城农商行在细分领域实现高增长,呈现大行稳规模、股份行强活力、区域行快增长的格局 [3] - 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上升至1.08万亿元,跻身万亿俱乐部,绿色贷款不良率仅0.57% [1][3] 银行绿色金融实践与创新 - 多数银行已将绿色金融纳入顶层设计,如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建立独立绿色金融部,工商银行将绿色贷款指标纳入分行绩效考核 [1] - 银行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形成覆盖信贷、债券、资产证券化、保险、理财及碳金融的多维度产品体系 [5] - 创新工具加速普及,如兴业银行落地全国首笔附带绿色保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贷款,渤海银行推出全国首单数据中心绿色算力指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5] 多元化绿色金融工具发展 - 绿色债券发行持续扩容,2024年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4万亿元,存量近2万亿元 [6] - 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积极参与绿色理财与基金产品供给,如中信证券与农银理财联合创设全国首只银行理财绿色信用债篮子 [6] - 碳金融工具实现从试点到推广的跨越,多家银行推出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产品,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累计撬动碳减排贷款超1.2万亿元 [6] 增长动力与区域分布 - 2024年A股上市银行绿色信贷平均增速为20.6%,头部机构保持强劲增长,部分中小银行实现跨越式提升,如浙商银行同比增长95.6%,瑞丰银行同比增长144.62% [4] - 绿色信贷投放高度集中于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四大领域 [4] -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三大核心区域,区域银行依托地方政策支持形成差异化优势 [4] 未来展望 - 银行业将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通过发展转型金融支持高碳行业升级,设计ESG挂钩贷款激励企业减排 [7] - 创新融资模式如以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为质押将得到探索,这些创新助力社会实现双碳目标并为银行培育新增长动能 [7]
银行行业2026年度投资策略:“稳健锚”与“增长帆”,从红利重估到能力定价
开源证券· 2025-11-05 23:17
核心观点 - 投资逻辑进阶为同时关注"稳健锚"(高股息、防御性)和"增长帆"(增长动力与长期价值)[4] - 低利率与资产荒环境凸显稳定高股息资产的稀缺性,银行股业绩稳定性强、股息率高[4][12] - 地方债务化解系统性降低潜在信用风险,夯实银行信用风险的"稳健锚"[4][15] - 经济转型从土地信用驱动转向科技消费驱动,对公深耕与财富管理提供"增长帆"[4][18] - 市场对银行股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增加银行板块配置是均衡配置思路下的较优选择[22][23] 政策背景与投资脉络 - 2023年至2025Q2债市利率持续下行,贷款、债券等收益率不断下降,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因业绩稳定、股息率高受资本青睐[12] - 2025Q3利率震荡上行但持续性待观察,低利率与资产荒常态化阶段高股息资产仍具较好投资性价比[12] - 利率下行期银行净息差随之收窄,2023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催化银行更重视非息业务拓展[12] - 国有行和股份行股息率TTM均值分别为3.64%和4.99%[13][14] - 地方债务化解对商业银行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拖累贷款增速约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显著降低信用风险[15] - 2025Q3上市银行单季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54%,为2022年初至今单季增速最高值,主要受资管产品、代理证券交易等收入上升推动[18] - 以招商银行为例,2025Q3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31.92%,代销基金、代理证券交易收入增速居前[19][20] "稳健锚"的深度重估——价值的底线 - 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营收增速小幅回落,盈利能力延续修复[28][29] - 国有大行营收增速稳定(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87%),归母净利润增速转正(同比增长1.22%),经营层面改善[28] - 多数上市银行营收承压,营收增速高于10%的银行仅有西安银行(39.1%)、重庆银行(10.4%)[30] - 业绩归因显示规模扩张是主要支撑项,息差仍是负向拖累但收窄幅度放缓,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40%,较上半年持平[34][35] - 假设四大行业绩增速长期为1%,测算当前隐含必要收益率约为5.0%,与无风险利率(10年国债)的利差约为3.2%[37][39] - 银行分红能力受盈利能力、分红政策和资本考量三因素影响,盈利水平有保证、分红比例稳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的头部银行红利属性具可持续性[41][43] - 上市银行普遍分红比例为25%-30%,国有行分红比例更加稳定[44][46] - 2025H1上市银行存款平均剩余期限为1.40年,较2023年明显下降,显示存款低价短期化趋势[48][49] - 反内卷逻辑下净息差或筑底回升,新发放贷款利率已边际企稳,部分银行如民生银行(+3BP)、华夏银行(+1BP)等净息差已企稳回升[52][53] - 银行经营资金属性增强,2025H1除工商银行外,其他国有行的资金业务营收贡献度普遍提高,其中农业银行资金板块营收较上年增加292亿元[55][60] - 2025Q1-Q3上市银行金融投资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为29.1%,较2023年提升3.6个百分点,城农商行贡献度最高均超过35%[61][62] - 考虑FVOCI账户浮盈后,2025Q1-Q3上市银行金市业绩贡献度为24.18%,较2025H1下降3.34个百分点,主要因三季度债市利率上行[61][63] - 2025Q1-Q3国有行交易盘业绩贡献度逆势提升至7.96%,较2025H1提升0.29个百分点,反映其对利率走势把握更准[70][71] "增长帆"的能力破局——价值的弹性 - 报告强调了稳定较高RAROC(风险调整资本回报)及使用效率的重要性[6] - 财富属性及客群基础占优的银行更具增长弹性[6] - 拥有优良不良资产结构、强大不良处置能力以及平滑业绩能力的银行更具价值弹性[6] - 金融市场投资能力强且调节能力佳的银行在增长方面具备优势[6] 中长期增量资金驱动 - 险资对银行股配置偏好或发生趋势性转变,3.5%-4%股息率或为合意底线区间[7] - 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板块配置比例较低,存在增配空间[7] - 资产管理公司(AMC)加速布局银行板块[7] 投资建议 - 底仓配置(拥抱"稳健锚"):大型国有银行,从性价比上看H股领先于A股,受益标的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8] - 核心配置("锚""帆"兼备):兼具稳健基本面和强大财富管理能力的银行,是"能力定价"典型代表,受益标的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8] - 弹性配置(乘风破浪的"增长帆"):具备细分领域特色的优质区域性银行,在特定区域或业务上拥有极深护城河和高成长性,受益标的包括江苏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等[8]
农商行板块11月5日涨0.09%,沪农商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974.7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5 16:55
板块整体表现 - 农商行板块在11月5日整体上涨0.09%,表现略强于上证指数(上涨0.23%)和深证成指(上涨0.37%)[1] - 板块内10只成分股中,4只上涨,1只持平,5只下跌,呈现分化格局[1] 领涨个股及市场表现 - 沪农商行领涨板块,收盘价为8.86元,单日涨幅达1.26%,成交量为28.55万手,成交额为2.53亿元[1] - 瑞丰银行上涨0.36%,收盘价为5.64元,张家港行上涨0.22%,收盘价为4.61元,紫金银行股价持平,收盘价为2.87元[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农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1974.7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191.92万元[1] - 散户资金成为板块主要流入方,当日净流入7166.67万元,抵消了部分机构资金流出压力[1] 个股资金流向分化 - 常熟银行和沪农商行获得主力资金青睐,主力净流入分别为3261.23万元(占成交额10.25%)和1992.81万元(占成交额7.88%)[2] - 张家港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达2363.24万元,占其成交额的11.53%,江阴银行成交量最大,为75.82万手,成交额3.84亿元[1][2] - 多只个股呈现主力流出但散户流入态势,如渝农商行主力净流出2003.44万元,散户净流入1341.19万元[2]
银行业2025年三季报综述:业绩稳健性凸显,引领银行价值回归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2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银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4] 核心观点 - 银行业绩稳健性凸显,盈利稳中有进,估值有望向1倍净资产回归 [4] - 银行板块股息率重回性价比区间,稳盈利与持仓底存在显著背离,可期的业绩增长是引领价值回归的基石 [4] - 投资结构上,继续聚焦“龙头搭台+底部股份行、优质城商行唱戏”双组合 [4] 业绩表现与驱动因素 - 9M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增长0.8%(1H25为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1H25为0.8%) [4] - 盈利核心驱动源自利息净收入企稳、中收低位修复、资产质量平稳确保利润可持续 [4][10] - 子板块业绩分化:国有行稳健性好于预期,股份行分化扩大,优质城商行业绩领跑,农商行延续承压 [4][11][13] - 3Q25单季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速转正至0.6% [10] - 9M25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其中中收增速提速至4.6%(1H25为3.1%) [10] 资金面与持仓分析 - 三季度以国资和险资为代表的耐心资本继续增持银行股,且不乏配置提速 [4][23][24] - 3Q25主动基金重仓银行占比降至近十年最低的1.74%,环比下降幅度超3个百分点 [4][27][28] - 机构重仓个股仓位回落最为明显,如招商银行、优质城商行等 [4][28] 信贷投放与结构 - 3Q25上市银行贷款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7.7% [4][32] - 国有行贷款增速约8.5%锚定行业基本盘,但票据贴现贡献当季增量的近7成 [4][32] - 城商行贷款增速近13%领跑,中西部(政信强β)、江浙优质区域银行继续领跑 [4][32][42] - 假设全年增量持平2024年,年末信贷增速将放缓至7.3% [4][40] 息差表现与趋势 - 估算9M25上市银行净息差环比1H25持平于1.5%,其中估算3Q25息差季度环比回升3个基点至1.5% [4] - 以期初期末平均口径估算,3Q25生息资产收益率/付息负债成本率分别季度环比下降5/9个基点 [4] - 今明两年是银行存量高息长久期存款到期高峰,明年银行存款成本下行幅度或不弱于今年,息差有望延续平稳 [4] 资产质量 - 3Q25上市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为1.22% [4] - 加回核销后的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61%(2024年/2Q25为0.60%/0.64%) [4] - 资产质量分化显现,3Q25多数银行关注率指标环比提升,尤其是大行中的邮储银行以及农商行,反映小微业务潜在风险压力 [4] 重点银行表现 - 部分银行三季报业绩超预期,例如重庆银行营收增速10.4%、归母净利润增速10.2% [5] - 优质城商行如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等营收和利润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 [5][11] - 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表现突出 [5]
农商行板块11月4日涨1.31%,江阴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791.6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4 16:48
板块整体表现 - 农商行板块在11月4日整体上涨1.31%,表现显著强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41%,深证成指下跌1.71% [1] - 板块内个股全线上涨,领涨股为江阴银行,涨幅达3.67% [1] - 板块成交活跃,多只个股成交额超过1亿元,其中常熟银行成交额最高,达6.61亿元 [1] 领涨个股表现 - 江阴银行收盘价5.08元,涨幅3.67%,成交量98.26万手,成交额4.94亿元 [1] - 瑞丰银行涨幅2.00%,收盘价5.62元,成交额1.46亿元 [1] - 常熟银行涨幅1.83%,收盘价7.23元,成交额6.61亿元 [1] - 张家港行、苏农银行、沪农商行涨幅均超过1.6% [1] 板块资金流向 - 农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9791.6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33.15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05亿元 [1] - 资金流向分化明显,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911.25万元和667.91万元 [2] - 常熟银行、江阴银行、无锡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达3397.91万元、2903.66万元和2436.47万元 [2] - 散户资金普遍呈净流入状态,常熟银行散户净流入4653.76万元,占比7.04% [2]
投顾晨报:震荡整固,交易占优-20251104
东方证券· 2025-11-04 16:42
市场策略观点 - A股慢牛行情延续,当前阶段属于典型的筹码夯实期,中短期维度看,指数或围绕3900点上下100点震荡[9] - 重视交易层面因素,把握区间波动节奏,近期资金正从风险偏好中段的科技成长股,重新流向两端的高红利与微盘股,"哑铃策略"重回视野[9] - 相关ETF包括港股通央企红利(159266)、标普红利ETF(562060)、中证2000ETF(562660)[9] 风格策略观点 - 在贸易博弈进入阶段性休战的宏观背景下,市场行情处于过渡与再平衡阶段,筹码结构和交易因素在投资中的权重提高[9] - 短期周期和消费风格相对占优,周期板块的投资逻辑核心在于供给端的主动优化与成本端的让利[9] - 消费板块估值水平极低,提供了安全边际,可围绕"结构性红利"及"困境反转"把握投资机会[9] - 相关ETF包括钢铁ETF(515210)、消费ETF(159928)、酒ETF(512690)、建材ETF(159745)[9] 银行业观点 - 三季度银行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息差企稳,负债成本改善有效对冲资产端压力,净息差环比基本持平[9] - 国有大行利润增速回正,受益于非息收入韧性与信用成本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减值计提压力缓解[9] - 建议把握基本面确定性更强、具备成长性的优质高弹性中小银行,投资标的包括渝农商行(601077)、宁波银行(002142)、南京银行(601009)[9] - 相关ETF为银行ETF(512800)[9] 碳中和主题观点 - 第三十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将于2025年11月10-21日举行,重点从规则制定转向行动落实和强化[9] - 中国NDC新目标彰显大国担当,"十五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9] - 重要的气候峰会通常成为A股市场新能源、环保相关板块的短期催化剂,存在事件驱动机会[9] - 长期受益的领域包括能源转型核心领域(光伏、储能、电网设备等)、循环经济与节能增效、碳汇监测与交易等[9] - 相关标的包括雪迪龙(002658)、远达环保(600292),相关ETF有科创新能源ETF (588830)、储能电池ETF(159566)[9]
银行25Q3综述:韧性好于预期
华泰证券· 2025-11-04 10: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银行25Q3业绩韧性好于预期,息差逐步企稳叠加中收持续修复,驱动核心盈利改善 [6][15] - 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不良生成率边际下行,信用成本同比下行 [6][11] - 当前银行板块PB(lf)估值0.70倍,处于2010年以来25.37%分位数,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6] - 经过两年上涨后银行筹码波动性放大,选股重要性提升,建议聚焦优质基本面银行和稳健高股息标的两大方向 [6][8] 经营概览:利润增速边际回稳 - 9M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0.9%,净利润同比+1.5%,增速较25H1分别-0.1pct、+0.7pct [8][15] - 营收增速边际下滑主因债市波动导致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放缓,净利润增速改善得益于减值计提减少 [8][15] - 披露三季报息差的26家银行中,有8家银行息差企稳回升 [15] 盈利拆分:息差边际稳定,财富管理发力 - 25Q1-3上市银行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1%,测算口径较25H1基本持平,较2024年下降11.9bp [9][28] - 25Q1-3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0.6%,增速较H1提升0.7pct,城商行净利息收入同比+10.3%,改善幅度最大 [9][25] - 25Q1-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4.6%,增速较H1提升1.5pct,区域行中收修复弹性更强,宁波银行、江苏银行中收增速分别达29.3%、20.0% [9][16][34] - 25Q1-3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较H1下降5.3pct,主因Q3债市利率上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Q2提升25bp至1.90%) [9][16][31] 资产负债:信贷稳健投放,存款定期化持续 - 25Q3末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9.3%,增速较25H1末下降0.3pct [10][17] - 资产端: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7.8%、+15.8%、+8.5%,增速较25H1分别为-0.2pct、+0.9pct、-8.5pct [10][17] - 优质区域行信贷增长韧性较强,重庆、江苏、宁波、成都、齐鲁等银行仍保持15%以上贷款增速 [10][17] - 负债端:25Q3末上市银行存款增速7.8%,较25H1下降0.5pct,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样本银行活期率37.5%,较25H1末下降0.5pct [10][17] 风险透视:不良整体稳健,拨备略有波动 - 9M25末上市银行不良率1.23%,与6月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36%,较6月末微降2pct [11] - 25Q3上市银行年化不良生成率0.55%,较25Q2环比下降13bp,各类型银行不良生成率均边际下行 [6] - 25Q3上市银行年化信用成本0.48%,较24Q3同比下行 [6] 后市展望:聚焦优异基本面+优质股息 - 预计26年上市银行息差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资本市场持续活跃,中收改善动能较强,业绩有望逐步筑底回稳 [6] - 选股建议聚焦两大方向:1)基本面优质,有望随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修复估值溢价的银行,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渝农商行AH股;2)稳健高股息标的,如上海银行、工商银行H股、建设银行H股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