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交通(601188)
搜索文档
龙江交通:董事、总经理孔德楠辞职
格隆汇· 2025-09-10 16:38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总经理孔德楠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9日收到书面辞职报告 [1] - 董事长王海龙在总经理空缺期间代行总经理职责 [1] 公司治理安排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临时会议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董事长代行总经理职责的议案》 [1] - 代行总经理职责安排将持续至公司按程序聘任新任总经理为止 [1]
龙江交通(601188.SH):董事、总经理孔德楠辞职
格隆汇APP· 2025-09-10 15:51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孔德楠因工作调整原因辞职 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公司董事长王海龙在总经理空缺期间代行总经理职责 直至按程序聘任新总经理 [1]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1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临时会议 审议通过相关代职议案 [1]
黑龙江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9 02:28
股东持股基本情况 - 杭州合赢壹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8,00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5.93% 股份来源为协议转让 [2] 减持计划主要内容 - 杭州合赢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3,158,786股 占公司总股本1% [3] -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 若遇股票停牌则相应顺延 [3][5] - 股东无其他特殊安排 此前未对持股比例及减持方式作出承诺 [6] 减持实施相关说明 - 减持计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股东将根据市场情况 公司股价等因素决定具体实施方式 [6]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7] - 本次减持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证监会 交易所相关减持规定 [8]
龙江交通:股东杭州合赢拟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的股份
证券日报网· 2025-09-08 21:45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杭州合赢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3,158,786股公司股份 [1] - 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1] - 减持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开始 实施期间为3个月 [1]
龙江交通(601188.SH):杭州合赢拟减持不超1%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17:51
股东减持计划 - 杭州合赢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315.88万股公司股份 [1] - 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计划实施时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 [1]
龙江交通:杭州合赢拟减持不超1%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08 17:47
公司股东减持计划 - 杭州合赢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龙江交通股份不超过1315.88万股 [1] - 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1] - 减持计划实施时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龙江交通(601188) - 龙江交通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9-08 17:46
股东减持 - 杭州合赢持股78,000,000股,占总股本5.93%[2] - 拟减持不超13,158,786股,不超总股本1%[2]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期间2025年9月30日~12月29日[5] - 减持股份来源协议转让,原因是股东资金需求[5] - 减持计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7]
龙江交通(601188.SH):杭州合赢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8 17:28
股东减持计划 - 杭州合赢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龙江交通股份不超过13,158,786股 [1] - 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计划实施时间为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 [1]
龙江交通:杭州合赢拟减持1%
新浪财经· 2025-09-08 17:28
股东持股情况 - 杭州合赢持有龙江交通7800万股 占总股本5.93% [1] 股东减持计划 - 杭州合赢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315.88万股 [1] - 减持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 [1] - 减持时间区间为2025年9月30日至2025年12月29日 [1]
事关体育产业,国办最新印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2:10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6方面20条重点举措 明确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1] - 2023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增加值为1.49万亿元 其中体育服务业占增加值比重72.7%[6]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40%以上 202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7]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7] - 政策明确出台赛事经济发展专项政策 培育国际品牌赛事 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开放[6] 户外运动与冰雪产业 -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8]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8]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8] - 政策要求制定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山地/水上/低空等运动项目 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8] 资本市场反应与企业支持 - 9月4日A股冰雪旅游指数领涨3.99% 元隆雅图涨停9.99% 长白山涨8.70% 大连圣亚涨7.43%[3][4] - 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 发行债券及资产证券化 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1] - 鼓励公共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 培育专业化运营主体 支持体育装备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11] 体育设施建设与消费刺激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近2万个老旧小区配建17万多套健身设施[10] - 政策要求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REITs等支持体育场地建设 配建全民健身中心及体育公园[10] - 各地可发放体育消费券 推消费满减等优惠 对体育消费领域贷款给予财政贴息[11]